金刚经研读之七十--佛陀思想的精华(三)


2014/9/3    热度:225   

我们再来看看,以毕生投入禅行旅的上白下云老禅师于般若经钻研所获的心得。

老禅师说:〝盲然则茫然,不盲则不茫,有眼无根见,茫然无异盲。见见而性见,无盲亦无茫;行者常静虑,寂然透体光。〞

这是主张修行者要常常从事止观静照的工夫;既然〝见〞为问题之源,那就要面对〝见〞去做深入的认识和研究。从根见、见见到性见,这是探本寻源的方法,所以强调〝无不是没有〞。

佛法既然不离世间觉,佛法既不是武器,世间法也不是敌人,因为佛法是探讨一连串的为什么,并且要能化解一连串为什么;佛法是如何从世间的问题现象中出离的,是突破世间的对立,而完成绝对的饶益的;要如此,便要深入作般若的观照。

心经云:〝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主张面对五蕴去作止观调理,五蕴的内容是什么?

其实五蕴──色、受、想、行、识的完成,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我〞,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华严经说:〝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五阴即五蕴);所以说〝五蕴即我〞,而且它的作用完成于刹那之间,通常这种显现可直接的反应,也可以说是道地的业的现象,而学佛的人都知道,业作是生死轮回的根本原因;恶业得苦果,善业得乐果,还有苦乐不分明的无记果;依着这些业作,出入于三界六道的轮回中,所以必须面对自己去作观行,作一种谛审深察的内照思惟,才有办法改变、突破,转业而成道;这一种内照思惟,其实就是一种禅定思惟修的工夫。

老禅师说:〝禅定不是盘腿昏迷,更不是灰身灭智;习定的人,最忌耽着空境, 意念亡失,禅定在调理散乱的思绪,维护正念。

简单的说,禅定修养在奢摩他,要止于一念,去作研究、分析、认识;禅定理念在毗婆舍那,要观照菩提,必须要做到察觉和返照〞,这便是老禅师的止观法门。

这止观法门是一种实用止观法,从世间法的自我修养,到出世间的了生脱死,由浅而深的都涵盖在其中。

老禅师对学佛者曾提出一个“学佛的方程序”:

〝当分别心生起来的时候,不要一味地去计较执着,先去认识了解,进而有所发现,久而久之,必然有所突破。〞

于止观法门中,则提示:于五蕴的想、行二蕴之间,建立起间隔,即可改变原来的〝受〞,而使〝想〞提升为〝非想〞。

此方法使行者面对色尘缘境的当下,即可转业成道,不致随业再造业。

老禅师曾说:〝如何明心见性呢?唯有修心养性。〞

又说:〝五蕴的调适,在作自我意识的修养。依于外缘,而有色蕴的发动(色),色心相应而启动感受(受),人的思想是因感受而运作(想),然后进行内在行为的策划(行),最后形成意识的结果(识)。

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便是依此色受想行识的作用而定型的,种种的自我意识──基于这种次第,所以便可以利用想、行之间的关系,藉禅定的修养,于中建立起间隔的缓冲,作想与行的调适。这种修养的用意,主要是因为:

当一个人自我的〝想〞尚不成熟之前,先不要发动〝行〞,以禅定的工夫加大想与行之间的空间。因为五蕴的作用常常是一气呵成的,迅速无比,所以经常处在业作中;想、行之间若能建立起间隔,〝想〞的思绪有了筛拣的机会;修养的妙诀就在这里。

老禅师更清楚的说:〝禅定是为了调理纷扰,以身静、语净、意不乱,为修养的要旨;因为身、语的行为,源于意的作用,意源于心的主宰,心的力源全归无始的过去所造之业;因此,禅在静虑,定在不乱,藉禅定的修养,调理身、语、意的偏邪犯错。〞

由此可见,运用得好,受用无尽。所以老禅师说:〝要明心见性,先要修心养性。〞因为要明心见性才能发挥般若的修养!

什么是般若呢?在《禅的语丝》中说:〝般若是慧,慧要藉智而显;阇那是智,智就是知识经验。运用既有的知识和经验,使之发挥有饶益性的价值,那就是般若。因为禅的旨趣,要于实相中,掌握绝对的饶益性,亦即是确切地,面对任何的现前,不为过去的事而懊悔,不为未来的事而编制,唯独把握住每一个现在。如此必然的,过去不会空白,未来可以安心。〞

这就是参禅明心所获得的饶益。

老禅师用浅明的话告诉我们:

〝智,梵语是阇那,举凡一切的知识与经验都是;慧,梵语是般若,运作知识与经验于现前,使其成为力量,化解问题,结果所得是肯定的饶益。〞

〝所谓般若运作于善巧之时,不是投机取巧,而是契应时空,利乐众生,权宜方便,圆成饶益性的功德,所行者即是菩提大道。〞

怎么去呈现般若的力用呢?我们前面曾提到,般若的修养,心量要如虚空。老禅师说:

〝究竟空,在探讨理与事发起的因缘法则,以及形成的因果关系所涉及的有、空之法,以究竟微妙甚深的方式,展现行者的般若波罗蜜的修养。〞

所以老禅师说:〝修行办道的人,不要一味地在乎别人说些什么,必须冷静地考量自己正在做些什么!〞

这是老禅师主张把佛法的知解化为行动,活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证明。

更说:

〝修行的人,若欲不伤害他人,同时也要保护自己,首先学着,不将自己的痛苦与快乐任性地加之于他人身上;其次是,修养自己的受、想,远诸色尘缘境,别让它发生情识作用,因为情识作用肯定都是业;务期从自我所起的受、想,转变为道我的“非”受、想,而后在时空中恒久的精进,以至入于觉道的“非非”受、想,方称是个真实的修行人。〞

所以说学佛即是学智能,而且是突破,也就是有了智能,才能出离色尘缘境,化解问题,远诸烦恼;也就是具足觉悟的能力。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