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的感悟与旨趣一(缘起向佛)
2014/9/6   热度:89
我们常常都在谈论学佛的问题,但是为什么要学佛?学佛的根本旨趣何在?这些问题却有许多人不甚明了。学佛并不是无《思义、无目的的,而是想获得一种高尚、圆满的成果,能够深刻理解到学佛的根本意义,进而感到非学佛不可。有了这种坚强的信念,才能真正地走向学佛之路,而不会在佛门边缘歇歇脚,或者走入歧途。 一、缘起向佛我常常想,别人是否也和我一样,在认识一个陌生的人或接触一种新生事物的时候,总会有些问题禁下住想问一间。以前我不肯提问题,别人怎么说我就怎么听,别人问我是否懂了,我点点头应付过去就完了,以致后来做了一些引人发笑的蠢事。信佛之前我不肯提问题,其原因大概是伯别人笑话我的无知吧。现在我才明白,原来一时的糊涂并不可怕,而不懂装懂以至痴迷。世乎是最可悲、最愚蠢的。就像我现在信佛,我认为这样做是对的,而有些人却认为他讥笑我信佛才是对的;我觉得信佛是由迷到悟,而有些人却以为我是由悟转迷,甚至以为我的头脑有些不正常,用一种半疑惑、半惊讶的神情问:“你没毛病吧?什么事不顺心?谁招你惹你了?”紧接著便“开导”、“劝慰”一番,拉我回头”,大有不把我拉回头就没有尽到做朋友、做同事的责任。但是,人们往往是固执的,自己觉得对的事就义无反顾地去做,九牛莫挽,任凭别人怎么拉怎么劝都无济于事。别人劝我“回头”我不接受,我劝别人信佛别人也不听。既然如此,那就只能是悟者自悟、迷者自迷了。说心里话,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现在会信佛。最早听说“佛”这个字眼还是在《西游记》的神话小说里,那时以为如来佛、观世音菩萨、孙悟空等等都是作者笔下杜撰出来的人物,也就没再过多地去想佛是什么、是从哪里来的。而在我迅速成长的重要年代裹,佛教对我的全部教育就是被千万只脚踏烂的寺门。因为是“四旧”,该烧的都烧了,尼姑、和街都还了俗,我从成人口中得知的佛事也是断断续续的。从此我对宗教一直抱著谨慎的态度,既想知道“那是什么”,又惟恐深受其害。虽然历史早巳翻过了砸“四旧”的一页,可是嵌在心头上的粉尘是最不易除去的,怕影响自己,其实学校对信佛的人也是颇为侧目的,于是把对佛教的向往暂时搁下。后来有了烦恼,自己便开始向往小说中提到的西方极乐世界了。于是就有了一个问题:“世间真的有佛存在吗?真的有极乐世界吗?”虽然不能肯定它们的存在,但还是希望它们存在的好。 随著年岁的增长,“我是谁?为什么活著?”这些自古以来的人生难题自然困扰了我,尤其在远离童贞,由各种欲望导入更深的红尘生活时,这种困扰就变得日益尖锐和痛楚。而且能够这样不停地叩问自己、反观灵魂的,大概正是不想虚度此生的一种纯乎自然的心理状态吧,由悟而穷究,最后了悟人生,通达彼岸。这种苦求的心态,从屈原到李清照,都在诗词中有过流露。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推荐了几本佛教知识的书,我方知人世还有这样一处洞天,也才知道自己的佛学知识不仅少得可怜,而且是恶法障眼的。从而经常对千百年来宗教情结竟能在人类的血脉中代代相袭,感到由衷的不解,这是非常神秘的力量。看了一些有关佛教知识的小册子后,我也才恍然大悟,原来世间真的有佛、有西方极乐世界的存在,并非是子虚乌有凭空捏造的神灵、虚境,释迦佛的生平事迹在历史上确有记载,高僧大德确实能感悟到极乐世界的美妙:时常感到佛法的广大无边在于它适于一切众牛,无论是平头百姓还是达宫贵人,在佛国里都会各得其所,佛教的相容实在超出了我的想象。我是一个敏感的人,尘世的生活需要磨砺,这种敏感达到心灵深处,才能少受伤害。佛使我在一生的迷茫中找到了停泊灵魂的处所,对于一个传统根系较深的人,我更适应这种在中国修炼了千年并渗入中华血液的佛文化。 不知道究竟是好奇心的驱使,还是真的与佛有缘,我终于有机会跨进佛的门坎。也许是受到佛陀的感召吧,我不学佛则己,一学佛便对佛——这个对于我来说一直是既神秘又陌生的事物产生了兴趣。从本质上说,佛在你我的身上,佛在你我的心中,只要二日一行按佛经所说去践行,佛时时刻刻都与你我在一起。由此引发了我学佛的信心,开始了信佛、拜佛、学佛的新生活。虽然我现在还不太会诵经、拜佛,但已经感觉到了佛法的博大圆融及利益之所在。我不清楚别人信佛之后在行动上和思想上是否有所改变,但就我来说变化很大,至少在思想上已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以前我做错事后从不以为然,认为做错的事,只要没人发现、没人追究就是万幸。信佛之后我才知道,原来人的所作所为是有因果业报的,造善业得善报,造恶业遭恶报,善恶业报如影随形,任性不得,放纵不得,丝毫也马虎不得。现在想起过去做了错事之后的那种侥幸心理,真是又好笑又惭愧。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做错了事总以为别人不知道,殊不知第一个欺骗的就是自己,人不但经常欺骗自己,更糟糕的是,有时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不但不知悔过,反而还要找些理由为自己开脱、辩护,这也许是社会上的争吵谖骂声日渐增加而不见减少的原因吧!正是由于人们的自私,自以为是,缺少忍辱精神,造成了社会的不安和动荡,而佛教恰好是以慈悲为本、忍辱为行的宗教,它教育我们如何慈悲为怀、如何忍辱负重,可以说佛教是最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了。 假如人人都能学佛,都能发扬“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一定不会再有争吵声和枪炮声。多一个人信佛、学佛,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就会多一片祥和、多一份安宁。有信佛、学佛人居住的地方,就会有祥和与安宁,就会是一片净佛教是劝人向善的宗教,“众生平等”是佛的胸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佛对芸芸众生的告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足佛家的宽容,而“在尘不染,随缘不变”更是佛家灵魂的保洁和适应尘世的妙法。至于佛教的六道轮回、因果报应,更使众生有所为有所不为,它与我们渴求世间安宁的愿望是一致的。佛文化敦我们用另一种眼光看待人生。虽然找没有去过占刹,书面知识因没有实际感受而自感欠缺,但是追求做人的理想境界和向往一个自我满意的人,应该是我不懈的功课。佛讲随缘,不求苛刻,所以我纳佛至今从未上香打坐:作为主炊的主妇,也难戒杀生:而为工作之故也无法戒酒。经上说:“勿持空忍”违背本心的刻意营造,并非佛家的意境。能做到守本真心,心中有佛,就是虔诚的修行,佛经上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佛,所以我坚信学佛是对的,是明智的人生抉择,绝不像有些人的误解,错误地把佛教当成一种迷信,认为佛教只是那种烧香拜神、求得保佑的宗教。使我不能理解的是,人既然是固执的,经常不肯相信别人所说的话,总要亲自看看,大有一眼见为实一的求是精神,甚至非要试试下可,那么对于佛教又怎么能够只听别人的传闻,而不想亲自去了解和体认它呢?难道也和我一样,只是别人怎么讲自己就怎么听吗?苌至本来不了解的事物还要再加上一些错解,这岂不是也要做出蠢事来吗?痴迷一生一世,甚至到生命终结时还不能了悟宇宙人生的真谛,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吗?
编辑: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