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述唯识三十颂之转变
2014/9/3   热度:264
题目:略述唯识三十颂之转变 作者;无尘
本文:
千古以来,人类总是或隐或显,或积极或消极地追求两件事,一是快乐,一是永恒不朽
。然而终必发现,生命只是一缕轻烟,你可以袅绕於树际,流连於广漠,纡曲欠伸,盘旋自
如,但是终归翳入天听,化为乌有。人生又如舞台,你尽管笑说哭唱,极尽悲欢,却总不是
真实的,而台前幕落,一切便都结束。以为生命如轻烟的,也许恬淡宁静,颇能自得,但却
抑不住一缕淡淡的哀愁,说人生如舞台的,翻滚於十丈红尘,激荡在强烈的感受里,终其一
生,无有宁日,最後无可奈何地死去。两种人都不快乐,两种人都迫求所谓的快乐而无所得
,因为无常和幻灭,永远虎视着众生。
世间的一切都是相对而起的,有老,方有少,有死,方有生,有苦,方有乐,有失去,
方有获得,……辗转轮回,相因相成,人便牵扯在这个巨轮里,运转不息,犹如处身汪洋,
随波浮沉,而不见彼岸。於是没有人不追求那个离苦得乐的方法,没有人不寻找那片纯净安
宁的栖身之地。然而什麽才是真正的有效的离苦得乐的方法呢?有人举杯浇愁,一日须尽三
百杯,然而有醉则必有醒分暂时的麻醉,并不能铲去苦痛的根源。又有人说:「至乐忘乐」
,以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达则达矣,即依旧有着我执,要能了脱生死,跳
出轮回,得到真正的快乐,则必先澈底地了解何谓生死?何谓苦乐?因何而有生死?因何而
有苦乐?譬如我们在黑暗中感到恐惧,是因为在黑暗中我们看不见,不知道将有什麽发生?
什麽袭来?我们无从应付,无从闪避。如果除去这层黑暗的障碍,那麽我们可以清楚地认清
环境,解脱它,而思考对策。同样的,世人们被自以为的生丶死丶苦丶乐所蒙闭,不能了知
究竟,犹如一群在黑暗中恐惧地乱跑的人,只能加深其恐惧,而找不到通向光明的路途。杂
部经中佛说,凡是真正见到苦的,也必见到苦的生起,也必见到苦的止息,也必见到导至苦
的止息之道。
世人扰扰攘攘浮沉於苦海,总是窥不透诸法本空,不知诸法无我,不体认诸法无常,执
着於我丶法丶执着於由无明而起的诸惑,由惑而不断造业,得报。悟道者於是生无量慈悲心
,开示我丶法之本无,谓「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
这是唯识三十论中的头两句话,在此,便可以引入正题,讨论到三十颂的转变了。
所谓「我」,定义有三,一是「主宰」,说是那个能支配能拿主意的是「我」,二是「
常住」,以为必有一个永恒不灭的东西,它不随躯体的死灭而幻化的,叫着「我」;三是「
一体」,只有一个,决无二体,并且是不变异的,恒常的,那个就是「我」。而现今我们一
般所谓的「我」,则是指的能吃能唱的,有感觉的身体,或是那个能思能想能做决定的「心
」。然而在後面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根本无所谓「我」,不管是能主宰的也好,永恒不
灭的也好,或是独一无二不变异的也好。世间无所谓能思考能主宰能接受的个体,一切皆是
因缘和合而生,思想的,是思想本身才行动的,是行动本身,所谓「仅有苦难存在,却找不
到受苦的人,事迹是有的,却找不到行事之人」,便是说的这个道理。人之所以能思想能行
动,能感觉能接受,乃至造业得报,都是识的作用,所以,由於内识的活动,便产生了种种
的我相和法相。
至於「法」,则指的是世间万有,一切事物乃至思想,都是「法」。这些外境,也都是
因缘所生,无有实自性,也都是出於识的转变,所谓万法唯识。
於是在唯识三十颂中明白指出,「我丶法」本无,皆是假说。世人凡情,执着虚妄,以
为真有,出世圣教,则是方便说法,故言「我」「法」。且云:「彼依识所变」。
说到这里,那麽识又从何而来呢?识由本性而来,此「性」是不可言说,不可形容,非
有非无的,不作用,也不接受,没有过去未来,也没有增长减损。由於一念不觉,便生无明
,此无明,便是识。识,便有了作用和接受。勉强作一比方,犹如注满了水的湖泊,它可以
含藏生物,可以照见飞鸿,微风过处,便有涟漪,天地变化,便有波涛,它影响外界,也被
外界影响,互为因果地轮回了下去。
何以识能够转现出种种的我相和法相,这就必须知道识是什识?识的性质作用如何?颂
文中说:「此能变唯三」,以为识可大别为三类,即眼丶耳丶鼻丶舌丶身丶意六识是为一类
,第七末那识是为一类,第八阿赖耶识是为一类。
现在依三十颂中的次第各别的来看他们。
「初阿赖耶识,异孰一切种」。此句颂文里提到第八识的异名,以及它的重要性,以为
是初能变的一类。关於它的重要性,且放在最後的结论里,在此先列出它的异名,籍知此识
的性质和作用。
一丶所知依。摄大乘论云:「此中最初且说所知依,即阿赖耶识」。又云:「谓薄伽梵於阿
毗达摩大乘经伽忙中说,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故知,此识是所知三性诸法之所依止
,因名所知依,即是阿赖耶识。
二丶一切种子识。摄大乘论云:「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
。」此识在相续的识流中,具有能生的功能,有如花草树木一切作物,皆由种子萌发一般,
所以称为种子识。在无着一系的学说中,种子和本识是非一非异的,摄大乘论谓:「一切有
生杂染品法,於此识藏为果性故,又即此识了於彼摄藏为固性故……或诸有情摄藏此识为自
我故,是故说名阿赖耶」。依印顺法师的讲记,把「摄藏」二字解作共转,则此句意谓:本
识与杂染二识是共生共灭的,在此共转中,一切杂染由种子识而生起,也由之而存在。摄大
乘论中又有一句:「复次,阿赖耶识中诸杂染品法种子,为别异住?为无别异?非彼种子有
别於实物於此中住,亦非不异。然阿赖耶识如是而生,有能生彼功能差别,名一切种子识」
。在这一句里,就清清楚楚地指出了种子和本识的关系,是如涟漪波涛之於水,非一亦非异
,并且它能生出其他七识,转而现出众生万法,故名种子识。
三丶阿陀那识。摄大乘轮云:「复次,此识亦名阿陀那识」。引解深密经来证此别名曰
:「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暴流」。摄论又云:「何缘此识亦复说名阿陀那识?执受
一切有名根故,一切自体取所依故。所以者何?有名诸根,由此执受丶无有失坏丶尽寿随转
。又於相续正结生时,取彼生故丶执受自体,是故此识亦复说名阿陀那识。」由这一句里,
又看出了第八识的重要作用,它摄受前一生命的熏习,直到命终,并不因躯体之毁坏而灭去
,它又连接了下一生,是为生命相续的主体。并知,使我们生理机构的五根,能够活泼地在
一期生命中继续存在着并引起觉受的,都是由於阿陀那识在执受,使其无有失坏,如本识不
加以执受,则有情的生命立刻就会崩坏。
四丶心。摄大乘论谓:「此亦名心」。又谓:「何因缘故亦名为心?由种种法熏习种子
所积集故」。无着菩萨摄大乘论中的主要思想之一,就是反对种子本有而建立种子新熏说,
以为前七识所造的业,其影子落谢在第八识上,也就是说前七识不断的造业,其习抗四熏阿
赖耶识,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待缘受报。在此,我们又应知阿赖耶识是非苦非乐而唯有
受的。唯识三十颂曰:「常与触作意受想思相应,唯舍受」。
五丶异熟识。异熟有三种意义;一是由因变异为果而成熟,谓之异熟。二是异类而熟;
因有善因恶因,果则无记,不能预计其为善为恶。由因成熟为果,名为异熟。三是说因果不
同时,今生做的事,也许过一丶二生或百千生,然後才受报,异时而熟,故谓异熟。
存在於第八识中的善恶种子,是无量无数,多如恒河沙数不可胜数的,其中因缘具足已
受报的,则消灭,未受报的皆存在,待缘化作现行,而前七识又不断四熏新种子,是故如不
断念绝意,轮回永不止息。
由上面所引诸经文字等,便可知第八识的性质是;异熟,无覆无记的,与其本应的心所
是五遍行:
触……由根境识和合而生。
作意…引心趋境。
受……领纳顺违俱非境。
想……於境取像。
思……令心造作。
其受是舍而已,故有不明确的所缘和行相。它在识所缘的三境中,既非性境,亦非带质
境,亦非独影境,它是无本质性的。於识能缘三量中,属现量,於三界九地则是随他业力生
,不一定在欲界,或色界丶或无色界中。它所依缘的是境(根身器界种子)作意俱有依(末
那)种子。
「次第二能变,是识名末那,依彼转缘彼,思量为性相」。其次提到的一类能变的识,
是第七识末那识。此识量依阿赖耶诫而转现的。如从恒和审的观点来看八识,那麽阿赖耶是
恒而不审的,前五识是非恒非审,第六识是审而非恒,唯有第七是恒而且审的,这是它的特
色,故此识亦有末那恒识之称。
此识属带质境。所谓带质境,是依於本质起别异解,解境违质而带彼质之意;例如我们
於黑暗中见物,只能看到一个大概的轮廓而不知究如何物。见其突兀参差块然幽微之影,竟
疑以为遇鬼物。这就是第七识的作用。
在七识能缘三量中属非量;例如我们乍见迤逦地面的草绳,惊以为蛇,见转动不已的火
圈疑以为轮,凡此种种,都是第七识的作用。
与此识相应的心所是五遍行,五别境之一的:
慧……缘所观境而起抉择。
根本烦恼中的四样:
贪……无餍足,障戒德。
痴……愚痴不见真如,障慧德
慢……恃已才能於他高举
恶见…身见丶边见等五种见惑。
以及大随烦恼八:
掉举……令心与境不寂静,能障止及行舍。
昏沉……令心与埔无堪任能障观及轻安。
不信……於实德业不忍乐。
懈怠……惰於修善断恶,障精进。
放逸……不能防染修净,障不放逸。
失念……於诸所缘不能明记。
散乱……於谙所缘令心流荡。
不正知…於所观境起错谬解。
故可知此识是有覆,但是无记的。它依缘境丶作意丶根本依,种子而起,是前六识转染
净之依。
最後的一类能变,就是眼丶耳丶鼻丶舌丶身丶意六识,此六识是为了别境识。督识依眼
根而了别色尘,耳识依耳根而了别飞尘,鼻识依鼻根而了别香尘,舌识依舌根而了别味尘,
身识依身根而了别触尘,意识依意根而了别法尘。识是依根而缘境的,离根则不能发识,故
六根缘六尘而生六识,这是十八界成立的因由。
前五识在识所缘的三境中属性境;比如眼识依眼根而见到了山河大地,宇宙万象,耳识
依耳根而听到了天籁人籁等等。或事或理,皆是显现不虚,纯其性质,非从计度的,在识能
缘的三量中,属现量;比如我们见眼前矗立之房宇即知为屋,听到耳旁传来呜呜者,即知为
飞,等等。一切皆是眼前现在之境,真宝不虚,亲证无谬的。在三界九地中,属欲界和色界
,五趣杂居地,离生喜乐地。这眼耳鼻舌身五识的活动,能造善业丶恶业,也能造不善不恶
的业,即唯识三十烦所谓;「了境为性相」,「善不菩俱非」。
此五识的现起,是随缘显现的,每一识之生,都有其必要的条件,例如眼识需要空丶明
丶净色根丶境丶作意丶分别依丶染净依丶根本依丶种子依等九缘;耳识依八缘(除明),鼻
丶舌丶身则依七缘(除空丶明);有偈云:「眼识九缘生,耳识唯从八,鼻舌身三七,後三
五三四」。
与他们相应的心所有法,则是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根本烦恼三中随烦恼二,大随烦
恼八:遍行五:
欲………缘所乐之境而起希望。
胜解……缘决定之境心印持之
念………缘曾习之境令心明记
定………缘专一之境令心不散
慧………缘所观之境而起简泽
善十一:
信………於实德能深忍乐欲
惭………依自法力崇重贤善
愧………依世间力羞耻过恶
无贪……於欲色无色及造成三有之具无执着
无絈……於三苦及造成三苦之具无恙
无痴……於诸事理明了
勤………精进能勇於修善断恶
轻安……调畅身心堪任有为
不放逸…由前精进三善根能防恶修善
行舍……由前精进三善根令心平等正直
不害……悲悯有情不为损恼
以及贪絈痴三样根本烦恼,中随烦恼二:
无惭……不知自短轻拒贤善
无愧……不顾世间崇重暴恶
大随烦恼八(见前)
以上是前五识。至於第六识意识,与前五识则有一大别;前五识随缘而起,缺一缘则不
生,所以是时有时无的。而意识则除了起入无想天的天人,及无想定丶灭尽定,还有当睡眠
和闷绝时也暂时没有之外,任何时间任何环境之下,它总是存在的,我们平日的言行与动中
,无不有它参与,并且是指挥着前五识,造作善恶,无记诸业的,所以第六识概括识所缘的
性丶带赞丶独影三境,以及调所缘的现丶比丶非三量。至於跟它相应的心所,则有遍行五,
别境五丶善十一,根本烦恼六,中随烦恼二,大随烦恼八,及小随烦恼十,与不定四:
小随烦恼十:
忿………对现前不饶境愤发为性
恨………由忿为先怀不舍
覆………恐失利誉隐藏自恶
恼………忿恨为先追触暴热
嫉………不耐他荣妒忌为性
悭………鄙吝财法不能惠舍
诳………为获利誉矫现有德
谄………矫设异仪以罔冒他
害………损恼有情心无悲悯
濠………於自盛事染着醉傲
以及不定四:
悔………追悔往事障止
眠………令身昧略不自在障观
寻………於法推求未审细审令心粗转
伺………於所寻法数数推求令心细转
此识所需要的生起条件别是境丶作意丶染净依丶根本依及种子等缘。
此识还有一特色,就是具有独头意识,凡是无境而动念,不与他五识俱,例如睡眠中做
梦,都是出於第六识中的独头意识。
唯识三十颂中说,「意罚为大罪」;佛陀以为身丶口丶意三业中,意业的责罚最重。八
识规矩颂中说:「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可见此识性质之重要。
唯识论中的所谓识,至此已明其大要,八识各有其性质功能,皆能转变,在他们的作用
下,遂现出我法种种相来。
阿赖耶识是为本识,能转现前七识,又摄藏前七识回熏的习气,这些种子成熟之後,又
各别变示无量无数不同的境界。由於种子之能力,生出八心王和五十一心所法,再由现行八
识果法力故,回熏阿赖耶识,又成各类新种子如此不断回熏,现行丶现行丶回熏,辗转在生
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的苦苦中,不明白诸识乃是因缘和合而生,万法众生皆
由识变,既由因缘和合而生,则无自性,为幻有,执着此虚妄不实为实我,解苦妄作而复造
苦因,於是加苦续苦,无有已时。
唯识三十颂文曰:「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转变二字
,玄奘法师与安慧法师解法稍异。玄奘法师以为转是随缘设施,有异如是诸相,若由假说,
依何得成?彼相皆依识所变而假设施。变则见:识体转似二分,相见俱依自证起故,依斯二
分施设我法,彼二离此无所依故,或须内识转似外境。安慧法师以为,在因灭的刹那,果即
产生,此之谓转变。且不论二说的优劣,由前论述。已确立识的转变情形;颂文谓:「由一
切种识,如是如是变,以展转力故,彼彼分别生,」故佛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论述唯识三十颂的转变」一题,至此已可结束。百喻经中异学梵志五百人向佛曰:「
天下为有为无?答曰,亦有亦无。梵志曰,如今有者云何言无?如今无者云何言有?答曰生
者言有死者言无。故说或有或无。问曰,人从例生?答曰,人从五谷而生。问曰,五谷从何
而生,答曰,五谷从四大火风生。问曰,四大火风从何而生?答曰,四大火风从空而生。问
曰,空从何生?答曰,从无所有生。问曰,无所有从何而生。答曰,从自然生。问曰,自然
从何而生。答曰,从泥洹而生。问曰,泥洹从何而生?佛言,汝今问事何以尔深,泥洹者是
不生不死法。问曰佛泥洹未?答曰我未泥洹。若未泥洹云何得知泥洹常乐。佛言,我今问汝
,天下众生为苦为乐?答曰,众生甚苦。佛言,云何名苦?我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
苦,佛言,汝今不死,亦知死苦,我见十方诸佛,不生不死,故知泥洹常乐。」在这一段经
里,佛已开示了一切皆是因缘所生,转变而来,故使「五百梵志心开意解求受五戒」。又晓
示见微即应知着,举一即应以三反之理,故我今虽未彻底照见诸识之转变,也愿敬信佛言,
此篇短文谨转述先哲慧言,尚待行证,以了知佛法。
第2期 公元1971年4月发行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