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曲灾害损失重过汶川 专家称将来会再发泥石流
2014/9/6   热度:170
最新灾情 死亡:702人 失踪:1042人 重伤:42人 获救:1243人(统计截至昨日中午12时) 热点1 灾情 昨日17时,舟曲“8·7”特大泥石流灾害抢险救灾领导小组在舟曲县委大楼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兰州军区、甘肃省水利厅和甘肃省民政厅的相关领导介绍工作进展。甘肃省民政厅厅长田宝忠在会上透露,截至昨日中午12时,这起地质灾害造成的统计死亡人数已上升至702人。 灾害损失严重过汶川地震 甘肃省民政厅厅长田宝忠坦言:“甘肃是个多灾的省份,民政部门参与救灾非常频繁,但论灾害损失的严重程度,哪怕是汶川大地震,也难以与舟曲"8·7"特大泥石流灾害相比。” 据他介绍,截至昨日中午12时,舟曲县的4700名受灾群众中,死亡702人,失踪1042人,重伤42人。1243名受困群众被成功解救,2万灾民获转移安置。 对于本次灾害造成的居民房产损失,经过估算,田宝忠已心中有数:除受泥石流直接摧毁所致的危房外,703户民房灾后至今一直浸泡在水中。他预测,在成功解决堰塞湖后,今后无法继续居住的民房总数应在2900多户左右,“破坏力远远大于地震”——要知道,此番受灾的舟曲县城总人口才5万人。 从10日起,甘肃将对受灾群众每人按150元发放生活补助,时限为15天。 热点2 堰塞湖 三眼峪爆破后水位降1米 甘肃省水利厅副厅长魏宝君在会上着重介绍了各界关心的堰塞湖问题,他说,这次特大泥石流山洪灾害,造成白龙江河道严重堵塞,形成了长1.2公里以上、宽约100米的河道堵塞带,河道堵塞的总量在120万方以上。 从8月8日22时开始,甘肃省水利厅开始着手与兰州军区、武警水电部队共同商定如何开展爆挖结合的堰塞湖清理方案,经过数次爆破和挖掘,问题已获初步解决,河道的泄量明显加大。但魏宝君谨慎地表示:“到目前为止,堰塞湖的清理只能算得上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还称不上"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甘肃省抗旱防汛指挥部前方工作组称,10日13时22分对三眼峪主体阻塞物实施的首次爆破效果明显,据观察,截至下午4时30分,三眼峪沟口水位下降1米。 魏宝君在会上透露了舟曲县城堰塞湖破解工作的下一步部署:由国家有关部门紧急调拨20个高压水枪,火速空运至现场,实施“冲锋舟+高压水枪”的针对堰塞湖内沉积物的冲刷工作。另外,通过铺设特殊材料,克服灾区道路条件极差的困难,引进大型机械设备,开展河道挖掘,尽快加大其下泄能力。“降低白龙江县城段的水位,是当前的首要目标。”他说。 热点3 降水 若有中到大雨或再发泥石流 据气象部门预测,11日,舟曲县及白龙江流域上游将出现中雨,局部地区将有大雨,降雨量达20-40毫米;预计未来5天,舟曲县及白龙江流域上游阴雨天气较多,累计降雨量有40-80毫米,局部地区有90-100毫米,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1倍,局部地区偏多2倍以上。而据甘肃省气象局预计,8月11日-9月10日期间,甘肃省白龙江上游及舟曲县气温略偏高,降水总体呈偏多的趋势,主要降水过程有两次,分别是8月中旬和8月下旬后期到9月上旬前期。连续降雨无疑将给舟曲县的抢险救灾工作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会后,本报记者就舟曲可能迎来的连续降雨对堰塞湖爆挖工作的影响采访了魏宝君,他思索片刻后回答说:“我们正在不间断地采取措施。但我敢说,如果连续降雨导致上游来水猛增,也不会出现灾后初期那么严重的情况。因为毕竟现在堵塞河道的过流能力已经得到了明显的加大。” 甘肃省民政厅厅长田宝忠则坦言:“如果有中到大雨,再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性还是有的。我们有思想准备,但具体怎么防,我很难说,因为无法预测具体哪条山沟会出事。但再次发生泥石流后怎么预警、怎么疏散群众,我们有准备。希望老天爷能多给我们几天时间!” 曾专门研究三眼峪沟的地质专家马东涛:舟曲将来肯定会再发泥石流 早在1997年,马东涛在一篇公开发表的论文中,对此前饱受泥石流蹂躏的舟曲县可能再发泥石流作出预言:“目前,泥石流淹没和危险区内有人口1.49万,财产1.38亿元,若发生大规模泥石流,其造成的灾害将大大超过1992年。” 今年8月7日,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马东涛不幸而言中。 听到舟曲爆发特大泥石流的消息,让马东涛“心里很难受”。马东涛是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教授,14年前,作为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的一名研究人员,他曾带队专门到三眼峪沟进行了全面勘察,掌握了该沟泥石流的发育特征,他也因此成为中国最早对三眼峪沟进行研究的专家。 昨日,马东涛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称,由于三眼峪沟内有近2000万立方的堆积物,将来肯定还会再发泥石流。 舟曲县位于泥石流扇上 舟曲县城和城郊的10个自然村就坐落在该泥石流堆积扇上。可以说,“没有泥石流,就没有舟曲县城”。 1996年8月至9月,马东涛带队对三眼峪沟进行了全面勘察,此举与该地区大规模的泥石流灾害息息相关。 自1823年以来至2000年的170多年间,三眼峪沟泥石流曾11次爆发较大规模的泥石流灾害。特别是1992年6月4日,舟曲骤降暴雨,从而引发50年一遇的大规模泥石流,共冲毁房屋344间,农田87.73公顷,死伤87人。 为消除隐患、根治泥石流,受舟曲县政府委托,马东涛带专家团队进驻舟曲勘察。一段时间后,马东涛终于认识极具破坏力的三眼峪沟。 三眼峪沟流域属白龙江左岸一级支流,是一条灾害性稀性泥石流沟。沟的面积很大,约有25.75平方公里,呈“瓢”状。三眼峪沟流域最高点海拔3828米,最低点的海拔仅有1340米,落差高达2488米。两侧山坡坡度大都在50度以上。 舟曲县城地处高山峡谷,正好位于三眼峪沟与另外几条大沟的汇合处。马东涛说,自古以来的泥石流在几条大沟的汇合处淤积,形成了一个面积约0.87平方公里的空地。这块从三眼峪沟的沟口到白龙江边的空地看起来像一把扇子,其实就是泥石流形成的堆积扇。 马东涛说,舟曲县城和城郊的10个自然村就坐落在该泥石流堆积扇上。可以说,“没有泥石流,就没有舟曲县城”。 多次大地震堆积物满沟 三眼峪沟多次发生大规模泥石流与历史上的数次大地震有关。 对于三眼峪沟频发大规模泥石流灾害的原因,在多年前,马东涛就进行了专门的调查分析。 马东涛说,舟曲属于地震强烈活动区,有史以来至上世纪90年代末,引起房倒屋塌、山崩和滑坡的地震多达8次。 三眼峪沟所在区域历史上曾发生过4次大地震。一次地震是在公元前186年;一次发生在1634年;第三次是在1879年农历五月十二,武都、文县一带发生8级大地震;第4次是1960年的地震。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879年的大地震。 马东涛说,陇南和甘南地区成为我国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地区,都与这4次大地震有关。 他说,由于历史上的几次大地震,造成沟内的堆积物很多。极其罕见的一点是,崩塌的山体在沟内形成了4座高80米至283米的巨大石坝,拦蓄了沟内大部分泥沙。三眼峪沟内和沟道堆积物超过5000万立方米,其中2000万立方米堆积物是不稳定的,可直接成为泥石流的补给物。 遇到下雨,这些堆积物就会被逐步搬出来。100多年来,陇南和甘南地区都是这样。 对于马东涛所称的三眼峪沟多次发生大规模泥石流与历史上的数次大地震有关,甘南州宣传部长赵敏学称,他并不清楚这方面的情况。 县城发展快危险区增多 随着人口的增长,县城的范围迅速扩大,泥石流危险区也被开发。 舟曲县自建制以来,县城就一直坐落在三眼峪沟泥石流堆积扇上。过去由于人口较少,城区集中分布在泥石流危害较轻的白龙江两岸。“随着人口的增长,县城的范围迅速扩大,泥石流危险区也被开发。” 马东涛回忆说,14年前,他来到当地进行勘察时,县城区域只有2万人员,现在已超过4万。县城的面积也扩展得很快。严格来说,这里不能住很多人,但没有地,沿着白龙江想要找到一块开阔地并不容易。 1997年,马东涛在一篇公开发表的论文中写道:“目前,泥石流淹没和危险区内有人口1.49万,财产1.38亿元,若发生大规模泥石流,其造成的灾害将大大超过1992年。” 马东涛说,随着人口增长,生态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三眼峪沟流域内林地面积减少100平方公里,加剧了水土流失和泥石流活动。 由于人口不断增加和山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人在泥石流沟下游与泥石流争地的现象并不是舟曲县所独有。全国一些山区都面临着这样的两难境地。 暴雨一激发又发泥石流 沟里还有很多堆积物,还没有流出来。“以后肯定还会有泥石流,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 马东涛说,大量研究表明,泥石流与前期降雨量和短时降雨强度密切相关。根据相当的观测资料,当30分钟降雨量超过10毫米即可诱发泥石流。近年来,舟曲县暴雨有增加的趋势。“暴雨为泥石流的暴发提供了充分的水源和水动力条件。”马东涛说,在暴雨的激发下,一般首先二级支沟形成泥石流,它们又汇合后一起冲出三眼峪沟。 对于今后还会不会有大规模的泥石流,马东涛说,“以后肯定还会有泥石流,这不是第一次,也不是最后一次。”沟里还有很多堆积物,还没有流出来。 此外,针对有人将大规模泥石流灾害归因于山体植被被破坏的原因,马东涛表示,这只是可能有影响。因为他曾到过沟的上游,发现植被很好。 杜绝泥石流难度很大 如何防范泥石流灾害?作为山地灾害方面的权威专家,马东涛说,要想预防以后类似的大灾害不再发生,首先要把次灾害的原因查清楚,“要组织真正有水平的专家好好调查,看到底是在沟的哪个部位开始滑坡的,一定要把真相查出来。”只有在原因查明后,才能制定下一步的减灾规划和灾后重建的安排。 马东涛说,泥石流灾害要想完全治理,不大可能,现阶段只能是把灾害控制到一定的范围之内,削弱危害程度。“杜绝泥石流的办法之一就是把雨水截住,形成水土分离。这在理论上可行,但在实现操作中,难度太大。”马东涛说。 灾区航拍图首次公布 据新华社电 记者10日从国家测绘局了解到,国家测绘局已紧急制作完成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区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和一批灾前、灾后航空摄影影像图等,供抢险救灾使用并向社会公布。
舟曲道路脚下泥泞(新华社 发)
解放军战士在废墟中挖土,希望找到生还者。
10日,救援人员用探测仪搜寻生命迹象。李强 摄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