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戒律在社会中的实践性


2014/9/3    热度:296   

  佛教戒律在社会中的实践性——黎文松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不知有多少的宗教经过了缘起缘灭,组织崛起又解散,但到目前为止,被世界所公认的宗教还很少,主要原因是离开了戒律与教义。宗教要被人肯定,必须要有明确的圆满教义与戒律,因为戒律的功用,不只是防止信徒的腐化,更要能够增进大众的福祉,促进社会的发展,否则会被社会所淘汰。每个宗教都有它自己的戒律,可佛教戒律与其他宗教的戒律是不大相同的,因为佛祖在人间亲身体证。这样,佛教的戒律是有其实践性的。

  社会这个词在佛教中,相当于“世间”(梵Iok9)。佛教强调出世间法,主张克服人间之苦,然其意义并非脱离社会,而是超越亲人之羁绊与种族血缘之束缚,即超越家与国。佛教成立之初,即具有深厚的社会意义。阿育王(261B.C~-232B.C.顷在位)以佛法为其施政方针而统一全印度,此对西方社会影响极大。盖所谓“世间”解,必须兼具出世之特质。换言之,必须有一种超越社会之立场,方能深刻了解社会,而将社会净化成一种善良和谐的社会,此即佛教所谓之社会性。

  佛教把出世法称为究竟法,世间法称为方便法。菩萨为众生安乐,所以惠能(坛经)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所以佛法不离现在的社会生活,可有些人误认为儒家是人世法,佛教是出世法,所以佛教对国家和社会很少贡献。了解了佛教就不会赞同这种看法。众佛弟子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四种。其中比丘众(包括沙弥众)、比丘尼(包括沙弥尼众)都属于出家众,优婆塞、优婆夷都属于在家众。在家信徒有的是干部,有的是医生,有的是教师,有的是工人、农民等等,他们的工作从来还没有因为佛法而受到障碍。

  宗教在善恶意志方面有助于匡正世道人心,确立伦理道德,乃至于发动社会反省、调整舆论风潮等积极之价值。从社会实际性来看,法律与舆论可以制止各种罪恶行为,可是有了佛教的戒律,也能消灭在心中还没发生的各种罪恶,因为在佛教道德方面,自己评价自我的行为是很重要的。

  在社会上,佛教戒律具体说来有如下的影响:

  1.五戒的精神影响:

  在当前的人类世界,可以说人人都生活在恐惧之中,除了时时担心着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报纸上,每天都能看到人类悲剧的报道,而它们无非是金钱、女人与酒在作祟,而演出了一幕幕的悲剧,那些罪恶又都不离杀、盗、YIN、妄的范围。人类的安全虽有法律的保障,但它只能在事情发生后才能予制裁,却不能防患于未然。因此,每个人应按如下的根本的道德原理规范自己:

  第一,不杀生,即尊重人们享受的权利,以维持社会的秩序,保障人类的生存,因此,“不杀生”不但是佛教的第一戒条,同时也是国家的重要法律。

  第二,不偷盗,即尊重大家所公有的物质财产,不拿取不属于自己的财物,不收受贿赂,在生活、工作方面表现出公平、合理。

  第三,不邪YIN,从个人来说,表现夫妻之间互相尊敬、爱护,始终如一,保持自身的贞节;从社会来说,是为了人类不断地生殖繁衍,遵守国家的法律与社会的伦理道德。邪YIN会丧失个人的品格,破坏家庭的和谐,有害社会的风化。

  第四,不谎言,表示自己的话具有真实性和可信性,值得别人信任,只有这样,彼此才能传达真情实感,互相交换意见,不至于破坏人与入之间的联系,使社会更美好。

  第五,不饮酒,不吸毒,不会因此而浪费、延迟工作时间,不会出现不文明的行为。

  2.十善戒的精神影响:

  十善戒也称十善业。它分身、口、意三类。

  身善业有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YIN,与五戒的前三项相同。

  语善业有四: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妄语,与五戒同。不两舌是:不存破坏他人和好的动机,东家说西,西家说东,搬弄是非,挑拨离间。不恶口是:不说粗恶的、使人难堪的语言,如呵骂、冷嘲热讽、尖酸刻薄的批评、恶意攻击等。不绮语是:不说无意义语,如海盗诲YIN、情歌艳曲、说笑搭讪,或者天南地北,言不及义,这不但浪费时光,而且有害身心。十善业重视语业,正说明了这是人类和乐共处的根本德行。人类以语言来传达彼此的感情,如人与入之间,尽是些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试问人类的和乐,从何说起?虽说“人口快如风”,但语言的传达毕竟有其局限性。自从有了文字,就能传播的更久远,加上近代发明的电话、电视等,世界人类更是息息相通。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充满了妄语、两舌、恶口、绮语等,要是现在进入这样的世界,那么,一方面宣传建设人类的永久和平,另一方面却违反人类的正常德行,这不是“缘木而求鱼”吗?

  意善业有三:离贪欲、离嗔恚、离邪见。离贪欲是:对于他人的财物、妻子(丈夫)、权位、不起贪恋欲得的心理,不作取得他财等计划,自己安分知足,离贪欲心。离嗔恚是:对他人不起嗔恚、忿恨心,不作损害他人的想法。离邪见就是指不否定善恶因果理法的见解。意业虽是内心的,但表现出来,就成为身、语的行为。十善业的反面,是十恶业。

  3.六和敬的精神影响:

  即身和同住(谓生活上互相照顾)、口和无诤(谓言语上互相劝善止过)、意和同悦(谓思想上彼此友爱敬重)、戒和同修(谓遵守共同的戒律)、见和同解(谓见解一致地共同修学)、利和同均(平等受用合法的财物)。

  实践上面的六和敬,对邻居、同胞等人类都能发起慈悲心,互相团结,互相帮助,而不分别是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宗教,将戒律和法律结合应用,对国家有很多的益处。

  4.出家戒律的精神影响:

  出家人行持戒律能起到模范作用。他们的行为举止都不能随便,要合乎规矩,要有见之能使人起崇敬之念的仪容。在佛教里,一切生活起居皆有与其相应的作法、观念及祈愿,如睡醒时唱“睡眠始寤,当愿众生,一切知觉,周顾十方”偈后,安详而起;睡觉时诵“以时寝息,当愿众生,身得安稳,心无动乱”,此等均是僧之威仪。

  又出家众所持之戒律甚多,异于在家众,故诸经论有“三千威仪,八万律仪”。此外,对行、住、坐、卧四威仪,若行、若坐,昼夜常调恶业之心,忍行坐苦,非时不卧,非时不住。所住内外若床,若地,若草,若叶,于四处常念供养佛法僧宝,赞叹经法,受持禁戒,持无上法广为人说,正思惟义如法而住。

  这样做带给人民很多切实的利益,能为大家树立榜样。同时,产生对外号召作用。《菩提道次第广论》:“尸罗庄饰,老幼,中年任谁具足,皆生欢喜,故为第一庄严之具。”又说:“虽未以勤勇力积集,所须资财任运而得,不以暴业而令怖畏。然诸众生悉然礼敬。非为亲属,先未利彼,初本无识,然众生自然慈爱,足迹之尘亦为天人恭敬顶礼,得者持去供为福田,此诸胜利悉由戒生。

  5彳U他菩萨戒的精神影响:

  菩萨戒之内容为三聚净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等三项,亦即聚集了持律仪、修善法、度众生等三大门之一切佛法。

  (一)摄律仪戒乃舍断一切诸恶,含摄诸律仪之止恶门。为七众所受之戒,随其在家、出家之异而分别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戒条,亦可总归为别解脱戒。又此戒为法身之因,而法身本自清净,由于恶覆,故不得显,今离诸恶,则功德成。

  (二)摄善法戒,谓修习一切善法。此为修善门,系菩萨所修之律仪戒,以修身、口、意之善回向无上菩提,如常勤精进、供养三宝、心不放逸、守摄根门及行六波罗蜜等,若犯过,则如法忏除,长养诸善法。此即报身之因,以其止恶修善,故成报身佛之缘。

  (三)摄众生戒,又作饶益有情戒,即以慈心摄受利益一切众生,此为利生门。<菩萨地持经·卷四)举出十一种,即:(1)众生所作诸饶益事,悉与为伴。(2)众生已起或未起之病等诸苦地病者,悉与为伴。(3)为诸众生说世间、出世间法,或以方便令得智慧。(4)知恩报恩。(5)众生种种恐怖,悉能救护。若有丧失亲属、财物诸难,能为开解令离忧恼。(6)见有众生贫穷困乏,悉能给予所须之物。(7)德行具足,正受依止,如法畜众。(8)先语安慰,随时往返,给施饮食,说世善语。进止非已,去来随物。(9)对有实德者,称扬欢悦。(10)对有过恶者,慈心呵责。折伏罚黜,令其悔改。(11)以神通力,示现恶道,令彼众生畏厌众恶,奉修佛法,欢喜信乐,生稀有心。

  此三聚净戒为乘僧、俗之通行戒,然大乘僧众先受摄律仪戒,即受二百五十戒,此谓别受,后再总受三聚净戒,称为通受。

  再说,“菩萨以利生为本怀”的精神已影响到佛教信徒,使他们发大悲心把财物给别人,作公益慈善,例如:建造学校,帮助病人,将财物送给受洪水、天灾的人等等。他们都认为:“服务众生即供养诸佛”,所以在现在社会中去作一切利他事业,谓其本分,精勤去作,即为正修行。

  总之,佛教戒律有安定社会的作用。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哪都有杀人、偷盗、强暴、欺骗等不良现象,使社会不得安宁。不杀、不偷盗、不邪YIN、不妄语、不饮酒的五戒就是为了禁止这些恶行。一人遵行五戒、十善戒,社会上就会减少一分危机,多一分安全感。由六和敬、别解脱戒建立起来的僧团,具有教化社会、净化人生的作用。菩萨戒的精神是以慈悲利他为前提,其内容是六度、四摄,人人倘能奉行,人间便是净上。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 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