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论坛:佛典教材数字化与青年学佛——陈士滨
2014/9/6   热度:615
佛典教材数字化与青年学佛 德霖技术学院通识中心生死学专任讲师/陈士滨 摘要 本文探讨佛典的「数字化教材」与青年学佛间的关系,由于近年计算机科技突飞猛进,已进入64、128位时代,所有佛典经论几乎皆已全面数字化,但目前佛教界对数字佛典的「运用」仍有待努力,现代的青年学佛者并没有因佛典数字普级而显著提升佛学的认知能力。本论文将从没有计算机时代的佛陀谈起,探讨佛菩萨们为了方便度众生而以「神力」变现出类似多媒体的「实境仿真教学」,进而介绍青年学佛应如何学习制作「数字化教材」以利弘法度生。全文大纲如下: 一、前言 二、佛陀善用身教的譬喻法说教 三、佛陀是重视多媒体「实境仿真教学」的人 四、菩萨亦以神力实行多媒体「实境仿真教学」 五、青年学佛应如何制作「数字教材」略举 六、结论
一、前言 近年来「数字化」(digitalization?字化)[1]科技发展迅速,网络上也有一大堆的佛学数字数据库提供下载,[2]如成立于1998年2月16日且最具代表性的「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http://www.cbeta.org/),目前已接近二亿字的经典电子文件。1999年10月台湾也成立「佛学数字图书馆暨博物馆」(http://ccbs.ntu.edu.tw)。2005年台湾大学亦举办过「佛学数字资源之应用与趋势研讨会」(http://ccbs.ntu.edu.tw/BDLM/seminar/book0.htm),里面有多篇专文介绍。2009年4月15日有中研院史语所主办的「佛学数字典藏资源整合之国内研讨会」(http://content.ndap.org.tw/index/?p=930),亦有很多相关专题报导。这十多年来,台湾与大陆不断的开发「汉语佛典数字」信息相关网站,从以前皇帝才能拥有的纸本《大藏经》,到现在是人人的计算机内都能装下数十部的《大藏经》,除了电子版的CBETA及WORD档名外,还有PDF、DJVU檔名的《佛梅大藏经》、《宋碛砂藏经》、《高丽大藏经》、《干龙大藏经》、《赵城金藏》、《中华大藏经》、《永乐北藏》、《房山石经》、《嘉兴藏》、《频伽大藏经》……等,而且每天都还在快速的增加中。面对这些数字化佛经的时代,青年学佛者应如何善加利用这些数据?如何应用这些数据而制作「数字教材」?甚至3D动画?[3]本论文将以青年学佛者应如何研发或学习「汉语佛典数字教材」为重点,至于「3D动画」则属于多媒体的影音设计范围,此文暂不论之。 二、佛陀善用身教的譬喻法说教 佛陀讲法常以多种方式度众,大致分为「身教」与「言教」,「言教」部份如《出曜经?卷二》佛告比丘云:「或有众生应闻切教而得度者,或有众生应闻妙智思惟分别而得度者,或有譬喻而得度者,或有愚闇趣闻一句便得度脱。」[4]尤其佛陀更重视「譬喻」教法,在《楞严经?卷一》中载:「佛告阿难:如来今日,实言告汝,诸有智者,要以譬喻而得开悟。」[5]为了使用「譬喻」教法,佛又结合了「身教」方式,通常以六根作为「身教」譬喻法,如用众生的「眼见所及处」当譬喻,或「耳闻、鼻嗅、舌尝、身触、意念」所及处作种种譬喻说法。兹举「身根」方式,如《楞严经?卷一》云:「阿难!譬如我拳,若无我手,不成我拳。若无汝眼,不成汝见。以汝眼根,例我拳理。其义均不?」[6]这是佛以自身拳头来做「身教」的譬喻教法。 在《楞严经》中,佛为了让阿难能懂「见性无有动止」的义理,采用了轮掌「放光」的「身教」方式,如经云:「如来于是从轮掌中飞一宝光在阿难右,实时阿难回首右盼;又放一光在阿难左,阿难又则回首左盼……世尊!我头自动,而我见性,尚无有止,谁为摇动?佛言:如是!」[7]佛陀从「六根门头」放光说法的方式在经典记载中非常多,每种放光都代表佛即将宣说不同的法教,如《杂譬喻经》云: 诸佛之法,说地狱事,光从足下入。 欲说畜生事,光从膊入。 欲说饿鬼事,光从髀入。 欲说人事,光从脐入。 欲说诸天事,光从胸入。 欲说声闻事,光从口入。 欲说缘觉事,光从眉间相入。 欲说诸佛菩萨事,光从顶入。 阿难见光从胸入,知佛欲说诸天事。[8] 如《佛说光明童子因缘经?卷一》中也有相同的说法: 世尊若欲说过去事,其光即当从佛后隐。 欲说彼未来世事,其光即当从佛前隐。 欲说彼地狱趣事,其光即从佛足心隐。 欲说彼傍生趣事,其光即从佛足面隐。 欲说彼饿鬼趣事,其光即从佛足指隐。 欲说于人趣中事,其光即当从佛膝隐。 欲说彼小转轮王事,其光从佛左手心隐。 欲说彼大转轮王事,其光从佛右手心隐。 欲说彼天趣中事,其光即当从佛脐隐。 若欲说彼声闻菩提,其光即当从佛口隐。 若欲说彼缘觉菩提,其光即当从佛眉隐。 若欲说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光从佛顶门而隐。[9] 由上述经典可知,佛陀时代没有计算机,当然佛陀也不需要计算机,但佛陀会以「放光」身教方式而让说法更加生动,身为凡夫的我们不可能「放光」,故只能以身边现有的「教具」去做发挥,或以计算机「多媒体软件」方式去做仿真,所以处于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学佛者应多善用计算机「数字教材」,这也是当代要弘扬佛法的必然趋势。 三、佛陀是重视多媒体「实境仿真教学」的人 佛陀除了常以「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10]的度众方式外,更以「神通」方式让众生能目睹「圣境」,可说佛陀绝对是位重视「实境模拟教学」的人。如在《大宝积经》中佛陀宣讲了不动如来净土的殊胜,但凡夫众生并无天眼能见,佛即用「神通」让大众皆能目睹不动如来的「圣境」,经云: 「舍利弗!彼佛剎土成就如是无量功德。尔时舍利弗作是思惟,我今欲见彼佛世界不动如来,应正等觉及声闻众。尔时世尊知舍利弗心之所念,则以『神力』,不起于座,皆『令得见』,告舍利弗言:汝今见不?答言:已见!」[11] 在佛经中「西方极乐世界」是佛陀介绍最多次的一个殊胜净土,也因此佛陀屡次以「神通」力让大众皆能亲见「极乐世界」,这在《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中皆有详细记载。底下将原经典说明于下: 吴?支谦译《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载: 「佛告阿难:我哀若曹,『令悉见』阿弥陀佛,及诸菩萨阿罗汉所居国土,若欲见之不?阿难即大欢喜,长跪叉手言:愿皆欲见之。佛言:若起,更被袈裟,西向拜,当日所没处,为阿弥陀佛作礼,以头脑着地言:南无阿弥陀三耶三佛檀。阿难言:诺!受教,即起,更被袈裟,西向拜,当日所没处,为弥陀佛作礼……阿难未起,阿弥陀佛便大放光明威神……实时阿难诸菩萨阿罗汉等,诸天帝王人民,悉皆见阿弥陀佛。」[12] 东晋?竺难提(法喜)译《请观世音菩萨消伏毒害陀罗尼咒经》亦载: 「尔时世尊告长者言:去此不远,正主西方有佛世尊,名无量寿。彼有菩萨,名观世音及大势至,恒以大悲,怜愍一切,救济苦厄。 汝今应当五体投地,向彼作礼,烧香散华,系念数息,令心不散,经十念顷,为众生故,当『请』彼佛及二菩萨。 说是语时,于『佛光』中,得见西方无量寿佛,并二菩萨,如来神力佛及菩萨俱到此国,往毘舍离,住城门阃。」[13] 宋?施护等译《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卷上》亦云: 「尔时胜华藏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惟愿如来……如其所应,现『神通相』,使彼佛剎二大士等来此娑婆世界,复令此会大众得见极乐世界,瞻覩无量光如来……尔时世尊受胜华藏菩萨摩诃萨请已,即从眉间放大光明,其光金色,于此三千大千世界普遍照耀……是时光明金色晃耀,照彻西方百千俱胝佛剎,乃至极乐世界无量光如来所……是时极乐世界所有菩萨声闻,及余众生之类,乘前『光明』,悉能见此娑婆世界,及见释迦牟尼如来……时此娑婆世界……人非人等,悉能『见』彼极乐世界,及见无量光如来……此彼『互见』,亦复如是……皆生欢喜爱乐之心……会中有八万四千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以此善根当得生于极乐世界。」[14] 在《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中胜华藏菩萨要求释迦佛要以「神通力」让娑婆世界人皆能「亲见」西方三圣,首先要求能见西方二圣的观世音、大势至菩萨,目的是让「所有此土修菩萨乘诸善男子善女人,善根增长,或复于彼二大士所闻说法已,即令获得『如幻三摩地』。」[15]其次要求能亲见无量光(阿弥陀)佛,目的是「若得见彼无量光如来,即能发起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各各愿生于彼佛剎,普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16]在胜华藏菩萨祈请下,世尊便以「放光」方式的「神变」让娑婆众生亲睹极乐世界圣境,而极乐世界的圣贤众亦能得见娑婆世界。笔者认为这种此彼二方世界互见的「圣境」场面一定非常感人,甚至「百千万劫难得值遇」[17],对于处在「佛已灭度」的末法众生来说实在太令人羡慕感动了。这就是佛陀能以「神通力」作「实境模拟教学」的经文例证,这种教学效果就如《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后面说的「皆生欢喜爱乐之心,咸作是言:南无世尊无量光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作是言时,会中有八万四千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以此善根当得生于极乐世界。」[18] 现代的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已非常发达,笔者相信只要青年学佛愿意善用计算机软件工具,则亦可如佛陀的「实境模拟教学」方式,将佛典中「圣境」以3D动画模拟出来,如此便能让佛法的智慧快速的深入人心。 四、菩萨亦以神力实行多媒体「实境仿真教学」 上节探讨佛典以「神力」接取他方世界给娑婆世界人看,这节要探讨菩萨的教学方式也是以神力作「实境模拟教学」,最有名的例子就是《维摩诘所说经》的维摩菩萨(Vimala-K1rti)。如:《维摩诘所说经?卷三》云: 「是时大众渴仰,欲见妙喜世界无动如来,及其菩萨、声闻之众。佛知一切众会所念,告维摩诘言:善男子!为此众会,现妙喜国无动如来及诸菩萨、声闻之众,众皆欲见。于是维摩诘心念:吾当不起于座,接妙喜国……乃至无动如来及菩提树……以『右手』断取……现『神通力』,以其右手,断取妙喜世界,置于此土……尔时释迦牟尼佛告诸大众:汝等且观妙喜世界无动如来,其国严饰?菩萨行净?弟子清白?皆曰:唯然,已见!」[19] 经中描述佛曾告诉舍利弗说,维摩诘是不动如来妙喜世界转世过来的在家菩萨,当是时「大众渴仰,欲见妙喜世界无动如来,及其菩萨声闻之众」。佛就请维摩诘以「神力」将妙喜世界「接」过来给娑婆世界的人看。维摩诘菩萨便用「右手」将妙喜世界接来娑婆世界,当大众「亲见」妙喜世界后,皆发大欢喜心「皆愿生于妙喜佛土」,而释迦佛也为大众授记说「当生彼国!」 另一部《大方等陀罗尼经》中也叙述华聚菩萨将「妙乐世界」接取过来的事迹。《大方等陀罗尼经》第三卷的「梦行分」云: 「尔时阿难语华聚言:若谓诸法不定者,十方诸佛亦应不定。诸佛不定者,十方世界亦复不定乎?尔时华聚即以『右手』,接取『西方妙乐世界』,举着虚空,犹如大士取阿摩勒果,置于右掌,无所妨碍。尔时大众遥见西方妙乐世界,河池华树,庄严之事,无不明了。尔时大众欢喜踊跃,至心敬礼无量寿佛,各各求生妙乐世界。」[20] 经文中的原意是为了破众生对妙乐世界「方位」的「执着」,所以便将原为「东方」的妙乐世界改成「西方」[21],最后出现的佛并非是不动佛,又改成无量寿佛。但我们从经文中发现华聚菩萨为了回答阿难的问题亦以「右手」神力将他方世界「接取」过来「展示」给大众看,这再次说明菩萨亦重视「实境模拟」的教学方式。 五、青年学佛应如何制作「数字教材」略举 (一)制作经文比对的图表 佛经中有很多部经都是「同本异译」的,故可以此方式而互相比对,进而达到「以经解经」的方式。例举《不空罥索神咒心经》相关经文如下:
唐?玄奘译《不空罥索神咒心经?卷一》[22] 唐?菩提流志译《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一》[23] 北宋?施护译《佛说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卷一》[24] 复获八法,何等为八? 一者、临命终时,见观自在菩萨作苾刍像,来现其前,欢喜慰喻。 二者、安隐命终,无诸苦痛。 三者、将舍命时,眼不反戴,口无欠呿。手绝纷扰。 世尊复有八法,何名为八? 一者、临命终时,观世音菩萨自变现,身作沙门相,善权劝导,将诣佛剎。 二者、临命终时,体不疼痛,去住自在,如入禅定。 三者、临命终时,眼不谩顾,现恶相死。 四者、临命终时,手脚安隐,右胁卧死。 若有持诵此陀罗尼者,别得八种善相。 一者、临命终时,我作苾刍相,为现其前。 二者、临命终时,目不动乱,身心安隐。 三者、临命终时,手不拏空,足不蹴地。
唐?玄奘译本的《不空罥索神咒心经?卷一》中有句「眼不反戴」,这个「反戴」有点难解。如果比对唐?菩提流志译《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一》则作「眼不谩顾」,指眼睛不会动乱。北宋?施护译《佛说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卷一》作「目不动乱」,则玄奘译本的「眼不反戴」可推出应作「眼睛不侧目歪斜」义,因为「戴」有时通「载」,作「侧目」解。如《汉书?贾山传》:「赋敛重数,百姓任罢,赪衣半道,群盗满山,使天下之人戴目而视,倾耳而听。」杨树达《窥管》云:「『戴、载』通用……『戴目』,即侧目也。」
例举《佛说老母女六英经》相关经文如下: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佛说老母女六英经》[25]
《佛说老母经》
(《僧佑录》云:阙译人名,今附宋录)[26]
吴?支谦译《佛说老女人经》[27]
佛语阿难:听我所言,前过去佛,名曰拘楼秦。尔时此母是我之亲,我行学道,恋闭我身,忧思不食一日之间。
缘此恩爱,五百世贫,今我得佛,万福皆臻。
众生无量清净佛前,过六十亿劫当得作佛,号萨婆,国名多华,劫名礼禅。
佛言:乃昔拘楼秦佛时我为菩萨道,意欲作沙门,母以恩爱故,不听我作沙门,我忧愁不食一日。
以是故,前后来生世间,五百世遭厄如是。
佛语阿难:是老母寿终,当生阿弥陀佛国中,供养诸佛。却后六十八亿劫,当得作佛,字扶波健,其国名化作。
佛言:往昔拘留秦佛时,我欲作沙门,是母慈爱,不肯听我去,我忧愁不食一日。
因是故,五百世来生世间,辄贫穷。
今寿尽,当生阿弥陀佛国供养诸佛,却后六十八亿劫当作佛,号波犍,其国名化华。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佛说老母女六英经》的「众生无量清净佛前」当作何解?阙译人名的《佛说老母经》作「佛语阿难:是老母寿终,当生阿弥陀佛国中」。吴?支谦译《佛说老女人经》则作「今寿尽,当生阿弥陀佛国供养诸佛。」故我们可由这另外二部经的比对而推出求那跋陀罗译《佛说老母女六英经》中的「众生无量清净佛前」当指世尊之母亲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之意。
例举《大乘显识经》相关经文如下:
隋?阇那崛多译《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九》[28]
唐?地婆诃罗译《大乘显识经?卷上》
[29]
譬如欝金香子,或红蓝花子,或分陀利花子,其体本随分色不定。
识如欝金红蓝芬陀利等,其子皆白,破其子中,不见芽花不见异色。
唐?地婆诃罗译《大乘显识经?卷上》的「识如欝金红蓝芬陀利等」究竟应作何解?如何断句?如果比对隋?阇那崛多译的《大宝积经?卷第一百九》的经文,则可完全破解如下:识如欝金(kuvkuma茶矩么、郁金香)、红蓝(kusumbha俱逊婆,意译为红蓝花)、芬陀利(pundarika分陀利花,白莲华)等,其子皆白,破其子中,不见芽花,不见异色。
(二)将《佛光大辞典》电子版数据表格化
《佛光大辞典》几乎是四众弟子的计算机都有装的一部数化位辞典,但如何将复杂的「文字叙述」转成容易看懂的图表方式?这也是青年学习「数化教材」的一门必修功课。底下例举《佛光大辞典》中对「如来藏」解释的文字[30]:
如来藏
梵语 tathagata-garbha。指于一切众生之烦恼身中,所隐藏之本来清净(即自性清净)的如来法身。盖如来藏虽覆藏于烦恼中,却不为烦恼所污,具足本来绝对清净而永远不变之本性。又一切染污与清净之现象,皆缘如来藏而起之教法,即称如来藏缘起。经论中常以该思想阐明人之迷、悟对立意义。胜鬘经法身章(大一二?二二一下):「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大方等如来藏经亦列举莲花内有化佛、淳蜜在岩树中、真金堕于不净处、弊物裹金像、贱女怀贵子等九喻,详加解说其义。
佛性论卷二如来藏品谓「藏」有三义:(一)所摄藏,一切众生悉摄于如来之智内。(二)隐覆藏,如来法身无论因位、果位,俱不改变;然众生为烦恼所覆,故不得见。(三)能摄藏,如来果德悉摄于凡夫心中。于同论卷二自体相品与胜鬘经自性清净章谓「藏」有自性、因、至得、真实、秘密等五义,即:(一)万有悉为如来之自性,由自性之义而言,称为如来藏。(二)此藏乃圣人修行正法而生之对境,由成为境界之「因」义而言,称为正法藏,或法界藏。(三)信此藏可得如来法身之果德,由至得之义而言,称为法身藏。(四)此藏超越世间一切虚伪,由真实之义而言,称为出世藏,或出世间上上藏。(五)一切法若顺此藏则得清净,反之则成染浊,由秘密义而言,称为自性清净藏。以上五项称为五种藏。
大乘止观法门卷一,则列举能藏、所藏、能生之三义;圆觉经略疏卷上,亦举出隐覆、含摄、出生等三义,称为三种如来藏。另据胜鬘经空义隐覆真实章载,如来藏可分二种:(一)如来藏超越烦恼,或与烦恼不同,亦即于如来藏中烦恼为空,称为空如来藏。(二)如来藏具足一切法,而与烦恼不离、不脱、不异,此即不空如来藏。
又同经法身章载,如来藏尚可分为二义:(一)在缠,被烦恼所缠缚之状态,包含空与不空二如来藏。(二)出缠,脱离烦恼缠缚之状态。大乘起信论则谓,真如有如实空与如实不空二面;觉之体相若以四镜为喻,即:(一)如实空镜,即空如来藏。(二)因熏习镜,即不空如来藏。(三)法出离镜。(四)缘熏习镜。前二者为在缠,后二者则为出缠。
释摩诃衍论卷二归纳以上诸说,而立十种如来藏。即:大总持如来藏、远转远缚如来藏、与行与相如来藏、真如真如如来藏、生灭真如如来藏、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能摄如来藏、所摄如来藏、隐覆如来藏等十种。
如果将上述《佛光大辞典》的文字全部转成「表格」,再加以整理成「色彩」,则可得如下清楚的表达方式,如下所制:
如来藏
1 梵语 tath2gata-garbha。指于一切众生之烦恼身中,所隐藏之「本来清净」的「如来法身」。盖「如来藏」虽覆藏于「烦恼」中,却不为「烦恼」所污,具足本来「绝对清净」而「永远不变」之本性。
2 一切「染污」与「清净」之现象,皆缘「如来藏」而起之教法,此即称「如来藏缘起」。经论中常以该思想阐明人之「迷、悟」对立意义。
3 《胜鬘经?法身章》云:「如来法身不离烦恼藏,名如来藏」[31]。
如来藏三义
1 指如来藏之三义。依《大乘止观法门?卷一》之说,「如来藏」有三义,即:
(1)能藏
(2)所藏
(3)能生
果德之法身,与性净之净心,包含「染净二性」及「染净二事」,而无所妨碍。
自性清净心为「无明」之壳所覆藏。
此心体具「染净二性」之用,而有染净二种「熏力」,能生「世间、出世间」之诸法。
2 依《圆觉经略疏?卷上一》之说,如来藏,指如来之法身,具有如下三义:
(1)隐覆
(2)含摄
(3)出生
如来之法身隐覆于「烦恼生死」之中,如同真金坠入污秽物中。
如来之法身含摄身相国土神通大用无量之功德,亦含摄一切众生,此皆含摄于「如来藏」内。
就悟时而言,如来之法身既含众德,得了达证入,即能出生。
3 《佛性论?卷二?如来藏品》谓「藏」有三义:
(一)所摄藏
(二)隐覆藏
(三)能摄藏
一切众生悉摄于如来之智内。
如来法身无论「因位、果位」,俱不改变;然众生为烦恼所覆,故不得见。
如来果德悉摄于凡夫心中。
如来藏五义
《佛性论?卷二?自体相品》与《胜鬘经?自性清净章》谓「藏」有「自性、因、至得、真实、秘密」等五义,即:
(一)
「如来藏」
(二)
「正法藏」或
「法界藏」
(三)
「法身藏」
(四)
「出世藏」或
「出世间上上藏」
(五)
「自性清净藏」
万有悉为如来之自性,由「自性」之义而言。
此藏乃圣人修行正法而生之对境,由成为境界之「因」义而言。
信此藏可得如来法身之果德,由「至得」之义而言。
此藏超越世间一切虚伪,由「真实」之义而言。
一切法若顺此藏则得清净,反之则成染浊,由「秘密义」而言。
十种如来藏
《释摩诃衍论?卷二》根据《大乘起信论》所说之如来藏所别立之十种,如下:
(一)
「大总持」
如来藏
(二)
「远转远缚」
如来藏
(三)
「与行与相」
如来藏
(四)
「真如真如」
如来藏
(五)
「生灭真如」
如来藏
此藏总摄「一切诸藏」,无所不通,圆满平等,为一切如来藏之根本。
此藏无「惑因、惑果」,亦无「觉因、觉果」,一味清净圆满。
此藏能给予「流转力」,令「法身如来」覆藏。
此藏唯有「真如」而无彼彼;既非「正体智」之所证得,亦非「意识」之所缘境界。
此藏即「不生不灭」之「真如」被生灭所染,故称为「生灭真如」如来藏。
(六)
「空」如来藏
(七)
「不空」如来藏
(八)
「能摄」如来藏
(九)
「所摄」如来藏
(十)
「隐覆」如来藏
即一切「染法」为幻化差别,体用无实,作用非真,故称为空。此「空」能覆藏如来实德真体,故称为「空如来藏」。
即一切净法远离虚伪,体用俱真,名为「不空」;此「不空」能被「空」所染。
即「无明藏」中之自性清净心,能摄一切诸功德。
即出离一切「染法无明地藏」,圆满觉者为所摄持。
「法身如来」为烦恼所隐没覆藏。
二种如来藏
1 指「空如来藏」与「不空如来藏」。
2 如来,即「理性如来」;藏者,「含摄」之义。一切众生烦恼心中,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无漏清净之业,称为「如来藏」。
3 据《大乘止观法门?卷一》载,如来藏有二种,即:
(一)「空」如来藏
(二)「不空」如来藏
此心性虽随「染净」之缘,建立「生死涅盘」等法,然心体平等,离性离相,所起染净等法及能起之心,皆不可得,故称「空如来藏」。
此心性具足「无漏清净功德」及「诸有漏业惑染法」,包藏含摄,无德不备,无法不现,故称「不空如来藏」。
4 据《胜鬘经?空义隐覆真实章》载,「如来藏」可分为二种:
(一)「空」如来藏
(二)「不空」如来藏
如来藏「超越烦恼」,或与烦恼不同,亦即于如来藏中「烦恼」为「空」。
如来藏「具足一切法」,而与烦恼「不离、不脱、不异」。
5 据《胜鬘经?法身章》载,如来藏尚可分为二义:
(一)在缠
(二)出缠
被烦恼所缠缚之状态,包含「空」与「不空」二如来藏。
脱离烦恼缠缚之状态。
6 据《大乘起信论》则谓,「真如」有「如实空」与「如实不空」二面;「觉之体相」若以四镜为喻,即:
(一)在缠
(二)出缠
1如实空镜,即「空如来藏」。
2因熏习镜,即「不空如来藏」。
1法出离镜。
2缘熏习镜。
(三)制作PPT简报并转成影片
将佛经的艰涩经文以「简报」方式表达,让它「图文并茂」,甚至再将制作好的「简报」转成影片,这样的「数字教材」就可成为最佳的说法方式。兹举《楞严经?卷四》中的经文如下:
「由明暗等二种相形,于妙圆中,粘湛发见。见精映色,结色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眼体如蒲萄朵。」[32]
将此佛典内容转成「简报」则如下图:
下面再举《楞严经?卷一》经文云: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祇陀林今何所在?
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祇陀林实在堂外。
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
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33]
将此佛典内容转成「简报」则如下图:
以上只举两例作为示范,若再将这种「图文并茂」的简报转成生动的「影片」外加音乐,则人人皆可将佛典「数字化」而成为「多媒体」的教材。
(四)利用屏幕「录音录像软件」录制教材
网络上的屏幕「录音录像软件」非常多,如:Webcam and Screen Recorder、TechSmithCamtasia Studio、SnagIt、Wink、SCREEN、Freez Screen Video Capture、iShowU HD……等。这些软件都逐渐为社会大众所使用,尤其在制作「数字教学」时是非常好用的,不过据笔者所知,台湾佛学院内真正有在使用「屏幕录音录像」方式授课情形非常少,大多仍停留在前面有人讲经讲课,后面有人拿录像器材录音录像,事后再加上「中文字幕」,然后「对嘴」校准。其实这种模式一直为各大道场所使用,这中间也要耗费大量的「人事」成本才能制作完成。但相对的缺点如下:
1 请人录音录像,若机器在后面录音时,因距离较远,所以还要加装近距离的「录音器」。但有时为了省成本,这种加装器材的动作就省掉,造成影片中的声音与演讲者有差距,或者声音变调、周遭噪音干扰太多等情形。
2 录像后由工作人员「转档」,然后聆听内容打字,常常造成「耳误」或者「打错字」。因为工作人员不是百分之百佛教徒,也不是个个具有「高深」的佛学素养。
3 在台前讲课者几乎没有参与过「修片」的工作,所有片子均任由工作人员操作,授课者本人并无「参与修正权」,录到那就「发行」到那。其实里面常常有些「不妥」的内容也都没有修订过,任由工作人员播放,这种情形在电视台的「讲经弘法」常常发现。
4 录制一张光盘,从请人录像录音,到「后置作业」,花费成本太大,又要烧成光盘,也是浪费地球资源。因为光盘片加上「包装盒」,体积庞大,常常堆积如山,而且也不好处理,信徒听完后,常常有不知要「弃置」何处的困扰。
5 演讲者有时随兴凭记忆而「举经典」开示,但也可能「误记、弄错」经文,这些情形也都没有修正,或者消音动作,任由光盘片流通。
如果是自己用「屏幕录音录像软件」制作「数字化教材」的优点如下:
1 节省讲义纸张,不需再印纸本给听众。
2 不需人工字幕,因为事先已将讲义「数字化」整理好了。
3 字幕不需对嘴,因为字幕就已事先在「数字讲义」上,只需看光标所指之处即可。
4 自己可以对演讲过的「教材内容」可做修订、编辑、剪接、配乐,完全由本人操控,不假他人之手。
5 不需发行「光盘片」,只需制成avi、flv、rmvb、wmv、mp4、mpg……档名,听众只需准备「随身碟」或「2.5吋硬盘」储存演讲者的教学档案来观赏复习即可。看完后也可删除,避免浪费空间,这样就没有「光盘片」的产生及「包装盒」问题。
6 演讲者的「wrod文件内容」、「简报ppt彩色图解」、或jpg图档……等,都可完整的呈现在个人计算机前,这比有人在后面录音录像还要「逼真」。
7 可实现「远距教学」的方式。
这种个人「数字教材」制作还是有小缺点的,如:
1 计算机硬件效能要提升,否则有可能因计算机效能太差而造成画面迟钝。
2 演讲者必须将授课内容全部「电子化」,包括彩色图表、图像、简报……等,所以事先功课很重要,当然也会很累人的。
3早期软件并没有支持Webcam,但目前屏幕「录音录像软件」大多皆已支持Webcam(即笔电上的视讯装置),所以仍然可制作出右上角或左上角「演讲者大头照」的同步动作。
4 如果要「高画质」录像录音,档案相对也变大,但经过压缩转档,其实档案还是可以变小的。若录制1小时AVI影音档,在没有压缩的「原始画质」下,大约需800MB,如果转档压缩成RMVB档名,则只需230MB,压缩前后大小比例是1/4。
结论:
笔者从事大专院校及佛学院教学已有十余年,使用自行录制的「数字影音文件」也有四年的经验,亦开设过「佛典数字教材研习会」。目前的网络影片,如You Tube 已提升到HD蓝光版(1080 P),甚至开始支持4K (4096x3072简称4096 P),各大专院校也都成立「网络教学平台」,强调「数字教学平台」及「远距教学」。如果佛学课再停留于原始「人工」状态,如:黑、白板写字,或打开现成经典授课的「方式」,势必会渐被时代淘汰的。
本论文从佛陀乃善于运用「身教」譬喻方式说法谈起,所谓的「譬喻」其实就是一种「创意教学」,这种「譬喻」包括吾人六根所见、所闻、所嗅、所尝、所觉、所知的一种「身教」方式,在多部经典的举证下,皆可发现佛陀与菩萨们为了「观机逗教」,为了达到教学的「实效」性,也采用类似多媒体的「实境仿真教学」方式。在没有计算机、没有数字的时代,佛菩萨们皆用「神通力」变现出「实境模拟」,这对于没有神通力的末法众生是不可能办到的。然而很庆幸的,我们今天正处于「数字化」全面计算机的时代,90%以上的《藏经》论典都有了,现只差后人努力去「整理比对、设简报、制图表、影片、创新」而已,甚至我们也应开始研发制作HD或3D的数字教材。
本文中的「第五节」是建议青年学佛者应如何制作「数字教材」,但受限于「纸本论文」,故笔者亦无法在此节多做发挥或「实地操作」,实为一小小的遗憾,只能期许活在这个时代的青年学佛者应该好好研发「佛典数位教材」,将近二亿字的汉语佛典CBETA「运用」出来,并善用计算机工具制作更精彩更丰富的「全新教材」以迎合高科技数字时代的来临。
?考书目
《大正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83年11月修订一版。
《佛光大辞典》。高雄佛光山出版。
黄连忠:〈数字时代数字化思考的学术研究程序及其意义〉,《高苑学报》第15卷,2009年7. 月,页623-653。
蔡曙山:〈??字化〉《中国社会科学》 2001第 4期。
谢清俊:〈佛教资?电子化的意义〉,《图书馆馆讯》 18期,1999? 9月。
[1]「digitalization」在台灣的中文譯名為「?位化」,在中國大?的譯名為「?字化」,所謂的「?位化」,如蔡曙山〈??字化〉中指出:「在目前的計算機(電腦)系統中,信息的加工、傳輸和存儲都是以二進制?的方式進?的,即用二進制的?個?0和1?表示。我們把二進制?的一個位稱為一個「比特」(bit)。計算機中所有信息對像如?字和運算、字符、聲音、顏色、圖形、圖像,?同計算機指?,都用「比特」?表示,這一關鍵技術被稱為『?字化』(digitalization)。」?蔡曙山:〈??字化〉,《中國社會科學》,2001?第4期,頁33。
[2]諸如「佛教影音下載」(http://big5.jiexieyin.org/show.aspx?id=1035)。
「佛學多媒體資料庫」(http://www.buda.idv.tw/)。
「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index.htm)。
「藏經目錄數位資料庫」(http://jinglu.cbeta.org/)。
[3]目前網路上已有《地藏菩薩的故事》3D動畫DVD、彌勒菩薩(Maitreya)上生經的3D動畫版、《妙法蓮華經》(3D精緻動畫)……等多部影片供應下載,將來還會有更多的佛學3D影片出現。
[4]詳《大正藏》第四冊頁616中。
[5]詳《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09中。
[6]詳《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09中。
[7]詳《楞嚴經?卷一》。《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09下。
[8]詳《大正藏》第七冊頁525下。
[9]詳《大正藏》第十四冊頁856上。
[10]《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十九》云:「是菩薩摩訶薩住不二地,觀諸有情應以何身而得度者,即便現受如是之身」。詳《大正藏》第五冊頁276下。
[11]詳唐?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卷二十》。《大正藏》第十一冊頁108中。
[12]《大正藏》第十二冊頁316中。
[13]詳《大正藏》第二十冊頁1043下。
[14]詳《大正藏》第十二冊頁358下。
[15]詳《大正藏》第十二冊頁358下。
[16]詳《大正藏》第十二冊頁358下。
[17]《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五十二?如來出現品云:「如是微密甚深法,百千萬劫難可聞」。詳《大正藏》第十冊頁278下。
[18]詳《大正藏》第十二冊頁358下。
[19]詳《大正藏》第十四冊頁555下。
[20]詳《大正藏》第二十一冊頁654中。
[21]如《大方等陀羅尼經?夢行分卷第三》云:「爾時華聚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恭敬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從『東方』妙樂世界,為佛所遣,故來救此雷音比丘,令住堅固心。」詳《大正藏》第二十一冊頁653下。
[22]詳《大正藏》第二十冊頁403中。
[23]詳《大正藏》第二十冊頁228中。
[24]詳《大正藏》第二十冊頁444中。
[25]詳《大正藏》第十四冊頁912下。
[26]詳《大正藏》第十四冊頁912下。
[27]詳《大正藏》第十四冊頁912上。
[28]詳《大正藏》第十一冊頁611中。
[29]詳《大正藏》第十二冊頁181中。
[30]詳《佛光字典》頁2361。
[31]詳《大正藏》第十二冊頁211中。
[32]詳《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23中。
[33]詳《大正藏》第十九冊頁107上。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