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馆:古韵新风之间


2014/9/6    热度:144   

10月1日,新中国建国61周年纪念,中国馆也迎来盛大的国家馆日活动,掀起本届世博会又一个新高潮。

庄严、大气、华美的“东方之冠”矗立在世博园中,格外醒目。这座巍峨的红色建筑,将是本届世博会留给上海的最美纪念和华丽回忆,也将成为一个凝聚中华文化和中华精神的新地标。

中国馆馆长徐沪滨,在中国馆运行的150多个日子里,接待了无数中外宾朋,听过无数肯定和赞美,他印象最深的是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先生在参观中国馆时,看完主题影片《和谐中国》后,泪流满面地说:“我是看着中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太了不起了。”

能让外国政要和普通观众都动容的中国馆,不再只是一座无声建筑,而是见证中国发展变化历程、再现了中国艰辛探索城市化道路的精神家园,生动诠释了本届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30年辉煌巨变

当下,中国的城市标志性符号是什么?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川流不息的车流、流光溢彩的灯火,还是那急促轻快的脚步和一张张进城农民工期待的笑脸……进入中国馆,开始一次“寻觅”之旅。

中国馆一层,飞驰的“列车”就带领观众重温“春天的故事”,浏览30年来那看似眼花缭乱却又是人们亲身经历的城市变化:

每分钟增加27个城市人,城镇人口由1.7亿增至6亿;

每年增加3个百万级人口城市,百万级人口城市由29个增至122个;

人均住房面积增加了4倍,达到27平方米;

人均可支配收入,30年增长了46倍……

这一个个发展的数字是枯燥的,但中国馆的展示却是鲜活的。

81岁的老季是土生土长的上海嘉定人,有每天记账的习惯,他家的老账本和家居原汁原味地搬进了中国馆。“1978年,凭票买了一个电风扇;1988年,花掉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个时髦的电器吸尘器;1997年,花了5800元,买了这辈子最贵的一样家什空调;2010年,换了一台冰箱,2500元,只及半个月工资,毛毛雨了……”一个家庭的变迁,让中国参观者备感熟悉和亲切,也让外国参观者对30年无数中国家庭生活的变迁一目了然。

“在这场城市化进程中,我们的生活方式变了,我们的精神面貌变了,但我们内心对家庭和传统的渴望和尊重并没有改变。”电影导演陆川洞察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巨变,在导演中国馆主题影片《历程》时,通过一个家庭四代人的8分钟短片,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30年进行诗意化展现,他体会“城市生活的完善,家庭价值的加强和彰显,正是这个意义上,城市才让中国人的生活更美好”。

中国的城市化,实际上是父辈与子辈们的一次对话,是传承与革新的一次对话,是城市与乡村,新城与故土的一次对话,是历史与未来的一次对话……

60年艰苦创业

30年的巨变,是以60年的艰苦创业为基础的。

60年一个甲子,见证了中国的复兴,见证着中国对城市化道路的探索:1952年的建设“生产城市”,开启了新中国城市化的第一个春天;1980年“经济特区”喷薄而出,改革开放拉开序幕;1990年开发浦东,中国开始参与全球化进程;2007年,统筹城乡综合配套试验区……中国的城市化一步一个脚印,同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60年来,中国的城市数量从1949年的135个,增加到现在的655个,城市化率从7.3%增加到46.6%,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GDP占全国的62%,城市化在国民经济中日益扮演中心角色。

在60年波澜壮阔的城市化发展中,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把世界城市化的历史翻到了新的一页,中国成为高速城市化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

年过七旬的中国馆建筑设计师何镜堂,同新中国一起成长。60年前,新中国百废待兴;60年后,新中国欣欣向荣。“我一直有一个原则,就是让人远远一看,就知道这个建筑一定是中国的。上海世博会是中国第一次举办综合类世博会,对于这座世博会上的东道国展馆,要重点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精神,特别是要反映出中国人从古至今都在追求的天人合一、万物和谐的理念以及新中国建立60年来所迸发出来活力和朝气。”——正是有这种自信和情怀,何镜堂领衔的设计从300多个竞标设计中胜出,“东方之冠”才能以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雄姿呈现给世人。

5000年文明延续

中国馆150多天的展示中,最亮的“明星”当属那卷“活”着的《清明上河图》。进入中国馆二层,长达128米,高为6.5米的长卷扑面而来,栩栩如生,再现古代汴京的都市繁华:做生意的商贾、看街景的士绅、骑马出行的官宦、边走边吆喝的脚夫、拉着船索唱起劳动号子的纤夫……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参观者身临其境、流连忘返,纷纷用“震惊”、“不可思议”、“无与伦比”、“伟大”、“精妙绝伦”等来描述自己的参观感受。

历史长河中,有多少城市不断兴起壮大发展,真实地表现了中华民族在城市建设发展史上独有的中华智慧、文明传承和历史积淀。

如此生动、逼真地穿越历史,不仅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也有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涌动在心间。上海世博局中国馆部部长钱之广告诉记者,中国馆展示有一个明确的“中国式”思维——和世界很多国家一样,中国也处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但中国不会像一些海外机构担心的,因为人口众多、需求快速增长导致占有越来越多的资源乃至对外扩张。相反,中国悠久深厚的历史传统蕴藏着足够的智慧,引导当代中国走出一条以和谐为核心理念的科学发展之路。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而不同,师法自然。这是中国古人留下的大智慧,要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困难和挑战,就要充分发挥传承千年的中华智慧,这也是本届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带给我们的启示。

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来到中国馆的屋顶花园,荷花与水帘,组成动人的感悟之泉,片片涟漪形成源头,汇入未来,朵朵莲花正在绽放,它有个美丽的名字“新九洲清晏”,取意于圆明园四十景之终景“九洲清晏”,寓“河清海晏,天上生平,江水永固”。

水,中国国家馆的一个主线索,形态各异的“水流”联系了各个展层,既有真“水”,也有高科技的模拟“水”,还有装置性的抽象“水”……

水,是东方智慧中的一个元素,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中国国家馆将‘水’元素贯穿始终,既是对东方智慧的一种凝炼,也是一次对全球水资源紧缺问题的呼应,更是展现了人与人、人与环境、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展示总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如此解释。

“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主要体现在人与人相处的智慧、人与自然相处的智慧上,归结起来就是“和谐”两个字。尼日利亚前总统奥巴桑乔深有感触地说,和谐是中国馆影片的主题,也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主题。希望世界能将和谐作为发展和处理全球性事务的指导原则,从而使我们拥有稳定、安全、合作、可持续性发展的美好未来。

走出中国馆,远远还能见到那抺亮丽的“中国红”,古韵新风之间,这片红色带着中华民族热忱、奋进、团结的民族品格,透过这世博的舞台,气宇轩昂展示和传达给全世界……

 

五明学佛网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 生活艺术人与自然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