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戒律与社会道德
2014/9/3   热度:179
序言
佛教是作为一种宗教而闻名于世的。佛教拥有自己的伦理道德学说,并且对整个东方世界的思想意思形态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种作用集中体现在佛教戒律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净化与改造,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与弘扬。佛教道德体现的是佛教的教义与主张,是为协调僧团内部、僧俗二众、教团之间,以及国家、社会民众的关系服务的,是一定时期伦理观念、道德意志、道德标准与规范、道德行为的总和,在今天仍然有着积极的现实作用。
一、佛教戒律的产生
戒,是梵文“Sila”的意译,音译为尸罗,意为惯行,转为行为、习惯。虽然“戒通善恶”,但在一般的情况下,多从善的意义对“戒”进行解释,所以在有的场合也译作道德、性善、虔敬等。《大智度论》卷十三记载:“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罗。”
佛教创立后,随着规模的不断壮大,它与外界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于是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为了保持僧团的和谐与清静,协调各方面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了传教的需要,佛陀以根本教义为出发点,根据随犯随制的经验性、因时因地制宜的机宜性、集众议定的民主性、以定慧圆满为究竟目的的几大原则,提出了修行的目标和方法,制定了相应的行为规范和禁条,用以防非止恶,获得人生的究竟解脱
从内容上看,佛教戒律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从当时社会通行的道德乃至法律条规中选择适用于自己的内容,使之成为佛教的戒条,例如五戒中的“不偷盗”与“不杀生”中包含的“不杀人”的内容,取自于当时各国国家法律通行的法律条款;而“不妄语”及在家众的“不邪YIN”等,则是取自社会公德的行为规范。佛教将这类戒规称之为“性戒”,亦称“性重戒”,意为对重罪的禁戒。
第二种情况是佛教为了贯彻自己的教义主张,维护教团正常的存在和发展,从教义中引伸制定出一些戒条,例如五戒中的“不饮酒”,八戒、十戒中都有的“不涂饰香鬘,不睡不坐高广大床”、“不观看歌舞”、“不非时食”,十戒中的“不畜金银宝戒”,以及比丘、比丘尼具足戒、大乘戒中的大量限制衣物过量,禁止语言和行为不检点等的戒条,都是为了贯彻佛教的少欲知足、断除贪爱等欲望和清净修行的教义,以利于引导教徒达到摆脱生死烦恼的目的而制定的。这些禁戒与前述“性戒”相对,被称为“遮戒”,也称“息世讥嫌戒”,是对轻罪的戒条,为的是防止世人的讥讽批评。
另外一种情况是:佛教对社会上已有的道德规范或某些法规中的条款加发改造,扩大它的内涵,使之成为佛教的戒条,例如比丘具足戒中的“不妄语”戒(大妄语戒),禁止自我吹嘘已经得悟,已成阿罗汉,已得神通等等;将“不邪YIN”扩展为“不YIN”,禁止与任何女人发生性的关系;将“不杀生”扩展为不杀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如果是杀人,其含义包括“若自杀,若教杀,若遣使杀”等一切促成杀的行为在内。
二、佛教戒律的特胜
佛教戒律与社会道德有密切的关系,它的一些重要的戒条就是以社会道德规范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但它除了有与普通社会道德相似的地方外,尚有不同于普通社会道德的地方。
社会道德主要靠经过长期的文化、习俗、传统的沉积与熏陶形成的社会风尚、伦理道德、社会舆论和个人的道德意志、思想情操来加以维护。若有人具有较高的道德情操,出色地做出符合道德规范的事情,便受到社会舆论的褒扬,个人也会获得道义上的欣慰与满足;反之,将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个人也会感到内疚,自我谴责。既然佛教戒律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佛教的伦理道德,当然也可以运用带有佛教特色的道德概念对它的信徒进行监督与评价,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维护戒规的尊严,促使佛教信徒主动遵守戒条和道德规范的作用。
然而佛教戒律不同于社会道德,主要区别在于:(一)佛教戒条不全是道德观念和规范,例如僧尼具足戒中有大量是关于日常生活和行为的具体规定,如“僧残”罪中的不许在不适当的地方建造房屋,在“舍堕”罪中的对个人持有衣物数量的具体规定,在“众学法”中的对日常生活规则和礼仪的规定等等,虽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道德精神,但它们本身并不属于道德的范畴;(二)佛教戒律不仅仅借助僧众和社会舆论、个人道德自觉和内心谴责来加以维护,而在维持过程中具有特定的强制性,例如违犯YIN、盗、杀、妄语四重罪,将被驱逐出僧团;违犯“僧残”等罪,将按规定程序进行忏悔,达到要求才有可能继续被留在僧团内;这与社会道德一般通过家庭规矩、社会团体纪律等进行批评,并唤起个人忏悔和自我谴责有所不同;(三)佛教戒律整体上从属于佛教教义体系,与佛教特有的善恶因果报应说教、修行解脱理论密切结合。
三、佛教戒律对现代社会的作用
在当今世界,人类社会面临种种问题。然而在高度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提高人们自身的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的问题,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人共识。在这里我只是想说,我们应当积极发挥宗教在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中的作用。宗教具有历史悠久的为信徒熟悉的道德说教的基础,只要对这些道德作出新的诠释,就完全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为现代人所接受,并推进人类文明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佛教道德如何适应现代社会,为现代社会做出新的贡献?我想对佛教戒律进行重新解释,并赋予它积极的现实意义不为是一个好的方法和思路。例如:五戒的不杀生,不仅包含不杀人的意义,也要爱护动物,并且提倡仁慈之心,做到尊重生命,爱护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民众,反对民族歧视和迫害,制止战争,维护和平;不偷盗,不仅意味着不偷盗别人的东西,也不用不正当手段骗取别人的财物,并且反对强国以不公正的贸易乃至其它强制手段掠夺贫弱国家的财富,致力建立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的新秩序;不邪YIN,不只是禁止个人发生非正当的两性关系,也应当制止各种危害妇女、儿童和青年的色情买卖的丑恶现象;不妄语,不仅包含个人之间不说谎话,不进行欺骗,提倡人际之间的诚信关系,而且也应反对国际间制造谎言,以讹诈和恐吓的手段达到政治企图的做法;不饮酒,对于一般人是提倡适量饮酒,并且提倡节制吸烟,还要制止危害公众卫生健康的污染、公害和贩毒吸毒的现象。至于十善中的不贪、不嗔、不邪见,包含方面广泛,可以与现代社会的提倡的“公正无私”、“服务于社会大众”、“宽容”、“谦和”、“追求与坚持真理”等加以会通,在不同场合广加宣传和提倡,对于建设现代社会的道德文明是十分有利的。
关于佛教适应现代社会的问题,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我想,上述对于佛教道德的重新认识和适应新的世界和社会环境加以诠释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