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异” 才有印证生命的机会
2014/9/6   热度:169
许多人常说“男女因误解而结合,因了解而分开”,这话的确说中了恋爱的特质,不过只说了一半。 诚然,恋爱是透过两个生命的结合来完成生命的圆,但“以为”对方整个人或其中的某些特质是自己所需要的,这“以为”,往往并无视于对方“真实的存在”。不仅单相思如此,即便两个互看中意的男女,最初阶段,也常只能说是惑于一种“来电”的感觉而已。 “来电”之后,真正的探索才算开始,一个成熟的恋爱,正是这种逐渐挖掘真实的过程:我自己要的是什么?对方实际又是怎样?自己到底能为这种追求付出多少?而在长期或亲密的相处后,这些问题都将逐渐地清晰实在,最终你才“有资格”决定:是结合还是分开? 因此,了解的结果原就有不同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主观意愿与客观情境相互参酌后的产物。但不管是合是分,都不表示有一定的成败,重点反在于:如果分开,是否能因此更了解自己的局限?如果结合,是否能在两者生命相同处之外,接纳乃至欣赏彼此之间的“相异”? 男女结合是长久之事,但其间的任何一个小摩擦都可能因时间而扩大。避免摩擦是消极的办法,积极或成熟的方式应该是去欣赏对方属于自己所没有的那部分。只有这样,结合才不会变成只是要“多一个与自己完全相同的人”,或导致因“了解”而终致“一朝生变,一世惘然”的结果。 欣赏对方属于自己所没有的部分—包含对方原有的,以及因与自己在一起而改变调适的,生活的摩擦就可能变成一种趣味与同情,两性世界的修行意义即在于此:由之逐渐发觉生命的“如实”,在一定差异下,体会生活的有机对应及超越之道。 所以说,恋爱、生活、修行对一个能观照生命处境的人来说,是一件事中必然存在的三部曲。“恋爱的本质是浪漫,生活的落实在现实”,只有恋爱会困于无明,只有生活将流于物化,而也只有修行的心才能统摄两端。 禅家常说:“境界现前时,如何?”这说明有了“异”,也才有了印证生命的机会,从这个体会出发,两性间的问题就会少上许多。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