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志愿者日:“自讨苦吃”的快乐
2014/9/6   热度:199
“有一种精神叫奉献,有一种性格叫执着,有一种情感叫火热,有一个名字叫志愿者。”
无论是在海啸过后的废墟上,在被火山灰覆盖的村庄,在爆炸袭击现场,还是在奥运赛场积水的场地或是巨头鲸搁浅的海滩,你们的身影无处不在,虽然来去匆匆,没有留下名字,但是你们共同的名字志愿者,永远印刻在人们心中。
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联合国大会于1985年通过决议,决定从1986年起,将每年的12月5日设为国际志愿者日,以强调志愿者的重要作用并鼓励更多的人以志愿者的身份开展活动,促进社会发展。
在刚刚结束的广州亚运会,激烈的赛事、运动健儿的努力拼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同时,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也成为了亚运会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任何一项现代的运动赛事,都离不开志愿者的贡献。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的重要程度并不逊于运动员。明年即将在深圳举行的大运会,同样离不开这些充满了热情的志愿者。
志愿者起源于西方,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经在“2001国际志愿者年”启动仪式上这样诠释志愿精神:“志愿精神的核心是服务、团结的理想和共同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志愿者队伍在中国的出现虽然只是近10几年的事情,但发展非常迅速。不过,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之前,志愿者主要还是集中社区服务,赛会志愿者还基本是一个空白。志愿者不断在各种赛事中积累经验,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中国的大型运动会的志愿服务基本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的水平。
其实,要成为一名赛会的志愿者说难不难,说易不易。曾经参加过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的梁先生表示,作为志愿者首先要有一颗服务社群的心,其次要能够吃苦耐劳。“至于技能,只要不是特别专业的某些志愿服务,一般都可以通过培训来达到。”梁先生说,许多志愿者都觉得志愿服务很有意义,甚至很好玩,但是只抱着“很好玩”的好奇来报名参加志愿服务,那肯定不行。本次大运会志愿者、深圳大学的古维同样参加了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她说,作为志愿者,其实是一件“自讨苦吃”的事情,但在其中能够体会到一种快乐。
像古维这样的已经成为大运会志愿者的深圳市民不少,而在明年6月之前,市民们还有更多的机会成为大运会志愿者。据悉,2011年的深圳大运会将招募127万志愿者,其中2万名为赛会志愿者、25万名为城市志愿者、100万名为社会志愿者。从深圳成功申报大运会开始,深圳市民就热情高涨,不少人很早开始咨询如何成为一名大运会的志愿者。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个城市这届盛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今天是“国际志愿者日”,让我们走近这些大运会志愿者,看看他们都有些什么样的故事,看看他们是如何享受这种“自讨苦吃”的快乐的。
A
志愿者·古维
亚运会取经归来
古维到广州亚运会参加志愿服务有些“公派”的性质,她是报名参加深圳大运会志愿者服务,后来经大运局执行局选拔,成为第十六届亚运会深圳地区群体性志愿者队伍的一员。她说,到亚运会取经、服务明年的大运会也是他们此行的任务之一,
今年30岁的古维是深圳大学的老师,在被确定为大运会志愿者以后,她已经参加过多次培训,还参加过今年9月在深圳举行的世界大学生射箭锦标赛的志愿服务工作。但这一切,都没有到广州参加亚运会这么令人兴奋。
参加志愿服务多年的古维总结说,志愿服务是一种“自讨苦吃”的快乐。“就拿我们这次到广州参加亚运会的志愿服务来说,到广州以后进行了3次培训,负责了9场赛事的观众服务。每天下来,都非常累,有时候感觉骨头都要散架了。第二天起来,照样得精神抖擞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对观众展露最好的一面。因为作为志愿者,你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影响你的服务质量,你关系到的是国家的形象。”
古维最终不负众望,圆满完成了志愿服务工作,她还获得了亚运志愿服务的“微笑之星”的殊荣。
但在古维看来,亚运虽然结束了,她的赛会志愿服务工作才刚刚开始。
“大运会明年在深圳召开,作为一个深圳人,能够为它服务是一种荣幸,而赛会志愿服务相对来说,是一种专业要求较高的工作。”古维表示,深圳志愿者的基础很好,拥有广大的志愿者队伍,但毕竟这是深圳第一次承办如此大型、规模如此高的运动会,在赛会方面的经验还会有欠缺,因此,志愿者们也必须更多更专业的培训。
“我觉得亚运会在广州举行,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幸运的,我们能够就在家门口去学习举办大赛的各种经验,其中也包括了志愿者的工作。”古维说,从广州回来以后,她一直在准备向有关部门提交一个建议,希望能够组织一支高质量的培训师团队,培训大运会的志愿者。
“我不敢说自己多专业,但经历了亚运会的"洗礼"以后,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如果有这样的培训,我愿意去把自己的经验提供给别人,和大家一起分享大赛志愿服务的快乐。”
B
志愿者·陈锦花
不把自己变成
“程序化”志愿者
陈锦花有一个志愿者家庭,她和老公都是深圳义工联的义工。因为女儿才1岁多,老公权衡再三,放弃了申请深圳大运会志愿者,转而做陈锦花的后方支持。
陈锦花告诉记者,她是一名基层志愿者。从2000年10月加入这个队伍开始,就一直为脑瘫儿童、自闭症儿童、地贫儿童等开展服务。“这个群体很特殊,他们也是有尊严的人,我们要平等地对待他们,尊重他们的意愿,把他们真正当成自己的朋友。”陈锦花说,其实越是特殊的群体,就越渴望同正常人交流。
有一次,她陪一位侏儒残疾人参加残疾人招聘会,有一家招聘单位的凳子比较高,陈锦花问那名残疾人,需不需要她扶他上去。旁边的招聘人员悄悄说:“你干吗还要问他?直接扶他上去不就好了。”陈锦花说,我们看到的,也许并不是他们想要的。我们的帮助,要建立在尊重他们的前提之下。最后,那名残疾人只靠着陈锦花一只手上去,而没有让陈锦花抱他上去,他有他的尊严。
陈锦花还帮助过一个因脑部长瘤、导致眼睛失明的小女孩茵茵。从正常人适应眼前一片黑暗,茵茵的脾气有时变得很差,连家人都无法开导她。茵茵的妈妈把陈锦花的手机号码,给女儿设置成一个快捷键,只要茵茵有什么事,她第一想倾诉的人就是陈锦花,陈锦花陪着她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她看不见了,我愿意做她的眼睛。”茵茵去世后,她的妈妈找到陈锦花,希望她能帮忙从电视台要一点茵茵的影像资料(电视台曾经报道过茵茵)。陈锦花不仅帮茵茵妈妈找来了影像资料,还把自己原来给茵茵拍摄的照片,也送给了茵茵妈妈。
陈锦花说,她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做点有意义的事,实现人生的另一种价值。作为一名基层志愿者,她做的都是很小很小的事情,希望这种微小的帮助,能给别人带来温暖。
对于即将到来的大运会,陈锦花十分期待。她说,这是一种荣耀,在面对不同领域时,志愿服务是有相通之处的。比如,她在帮助孤残儿童时,给予他们的是最人性化的力量。面对大运服务,陈锦花也想用心去与人交流,用心去感受他人的需要,而不是把自己变成生硬的“程序化”志愿者。
C
志愿者·李泓霖
微笑与激情
深圳最好的名片
42岁的李泓霖是深圳大运会的1号志愿者,他曾作为北京奥运志愿者,在“水立方”展示深圳人的风采。9个月之后,李泓霖将实现在自家门口当志愿者的愿望。
李泓霖是广东梅州人,现任福田区竹园小学副校长。从1997年起,他就加入了深圳义工联。“我本身是个热心的人,从小受父母影响,帮助到别人,自己就很快乐。”这种天然的性格让李泓霖在从事志愿者工作时,如鱼得水。
在北京奥运会之前,李泓霖就有了两段志愿者的经历。第一次是1998年在贵州支教一年,每天,他要走6公里的山路,才能赶到学校,常常衣服都湿透了。那一年,他付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最后,他所带的那群初三学生,很多都考上了高中、中师。能够改变别人命运的成就感,让李泓霖的心装满了快乐。一年之后,当他和其他几名志愿者结束支教,坐车返深时,那些可爱的孩子们、那些朴实的老百姓,竟然跟在车的后面跑了很久很久。李泓霖说,这种感情是他一辈子都无法忘怀的。直至今天,他还经常联络深圳本地的企业,给自己原来支教的那所小学捐款捐物。
2002年,他又响应团中央号召,作为第一批国际志愿者,于2002年到老挝志愿服务。188天的服务历程,让他对老挝这个国家留下了深厚的感情。今年,广州亚运会时,他除了关注中国的夺金情况外,老挝是他最关注的另一个国家。
成为奥运志愿者,是李泓霖很早的心愿。得知省里在选拔奥运志愿者后,他就毫不犹豫地报名了。据说当时和他一起报名的一共有3000多人。后来只有100多人通过团市委的政审,上报团省委。接下来就是笔试、面试。每一次过关,他都很兴奋。李泓霖成了广东省选送的80名奥运志愿者当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我并不认为自己和那些年轻人相比有多大的不同,我性格很开朗,也喜欢微笑,我相信自己会给这些年轻的志愿者带来快乐。他们和我在一起会感到很轻松,不会感到年龄的差距。”李泓霖说。在“水立方”,李泓霖主要负责场馆内部资料的复印和传送。正式比赛开始后,李泓霖和其他的志愿者们,经常一天下来要工作十六七个小时。“水立方”的确很漂亮,但李泓霖甚至没有多少机会,细细地体会它的美。
对于2011年将在深圳举行的大运会,李泓霖很是期待。他说,自己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尽善尽美地完成志愿服务。作为深圳人,他们要把这个主人当好。“我在接受奥运志愿者培训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微笑是最好的名片"。明年为深圳大运会服务,我想再加上"激情"二字,微笑和激情是深圳最好的名片。”李泓霖说。
D
志愿者·林仪
要为深圳做点什么
1984年出生的林仪,刚刚从深圳大学毕业不久。当记者问及他为何要做一名大运会志愿者时,林仪的回答朴素得不能再朴素:“作为一名特区培养的大学生,我只是想,自己能为深圳做点什么。”
想做一名志愿者的种子,是在汶川地震时播下的。5月12日那天下午,林仪正在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就传播着地震的消息。等到晚上看了新闻,林仪受到了特别大的震动,心里十分难受。“我真想自己能去做点什么。”可是,当时修读法学与行政管理两个学位的林仪,课程繁重,这个念头只好暂时埋了下来。“早在湛江读高中的时候,我就听闻有志愿者这样一个群体。但真正对他们有具体的印象,还是到了深圳。每当看到街头为他人忙碌的穿着红马甲的义工,我的内心就有一种感动。”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在深圳传递时,林仪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志愿者。
2009年,林仪面临毕业,当时,已经有好几家企业表示要录用林仪,并给出了较好的待遇。2009年5月,深圳大学的校园网上有了一个关于“西部计划”的通知,口号是:“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林仪只犹豫了一会儿,便作出报名“西部计划”的决定。“如果当时没有去,我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这个机会了。能做力所能及的事,帮助到别人,是一种幸福。”林仪说。
林仪成了被派往甘肃陇南的大学生志愿者的队长。一开始,他被安排到机关。但林仪自己请求要深入农村,到山区的小学教孩子们书法,给孩子们补课。那些可爱的、纯朴的孩子的面孔,至今仍然印在林仪的脑海中。“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他们,那是我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经历。”
林仪给记者讲了一件让他感动至深的事:山里的夜通常都黑得早,也比城市的夜要黑,走山路,只能依靠手电筒。那天下午,林仪和其他志愿者刚到了一所小学,他负责带一个二年级的班。傍晚6点放学了,孩子们都回家了,林仪和其他老师也回到了休息的地方。夜里10点多,校门口那扇破旧的大铁门突然响了起来,林仪满心疑惑地打开了门,一个二年级的小男孩将一包核桃塞给他,然后转身跑了。“原来,这个小男孩是专程回家给我们取核桃的,可他回家要走近两个小时的山路啊!”林仪第一次有了种被需要的感觉,一个晚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另一方面是因为担心,那么小的孩子在山里走,可能将近12点才能到家,会不会出事啊?第二天,他早早就守候着那个孩子,并清清楚楚地看清了他的样子。
做一名志愿者,是幸福的,能让人生照到更多阳光,这是林仪悟出来的。2011年深圳大运会招募志愿者,林仪迅速报了名,并顺利成为一名大运会志愿者。“我在深圳学习、成长、生活,无论是做人的价值观,还是对生活的态度,都受这座城市影响很大。”林仪说,他是一名特区的大学生,能够为深圳大运会服务,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幸运。他希望深圳既能办一个让世界感受到深圳活力的大运会,也能办一个低碳环保的大运会。
2011年深圳大运会
志愿者招募种类
赛会志愿者:是指以大运会名义从事赛会志愿服务的人员。赛会志愿者将统一制发身份注册卡,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岗位工作、赛会期间承担相应岗位职责。赛会志愿者分为普通赛会志愿者、专业赛会志愿者两类。专业赛会志愿者将在赛会期间承担有专门知识、技能或特定资格条件要求的特定岗位职责。2万名赛会志愿者将主要面向学校及各区招募。
城市志愿者:是指于大运会期间,依托城市服务站点,在重要交通枢纽、商业网点、旅游景点、医疗机构、住宿酒店、文化广场等重点区域和窗口行业开展信息咨询、文明引导等志愿服务的人员。25万名城市志愿者以全市25万义工为主体进行整体招募转换。
社会志愿者:是指于大运会筹备和举办期间,在社区传播大运会文化理念,维护社会秩序、优化城市环境,倡导文明行为,促进社区和谐的志愿服务人员。100万名社会志愿者以全市共青团员、少先队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社区居民为主要力量,进行招募转换。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