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终南读经书 一个家庭的另类教育实验(二)


2014/9/6    热度:328   

教育孩子在人格上独立

  “希望周围的人想到她时,以她为荣。不是因为赚了多少钱,而是因为德行。小时候学道理,大了按照道理做,做到‘君子不自弃’就行了。”

  如今,孟尧夫妇给西西设定了完整的教育计划,并打算在13岁以前完成所有经典教育。而在此之前,他们不准备送西西去学校。至于13岁之后,或者上学,或者去游学,真正地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上大学,考上了也好,考不上也只是遗憾而已。她有了安身立命的东西,人格建立了,上不上大学,对我们以及这个社会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孟尧说。

  不过,孟尧还是准备了小学一到六年级的语文和数学教材,并表示,过阵子会抽出一段时间,专门来给孩子过一遍。

  对于数理知识,孟尧的理解是:孩子的语文基础打好了,理解就不成问题。到时集中学一段时间就可以。她说,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她一直提醒自己:技能性的知识可以晚一步,现在做的是开发思维的工作。有人建议西西现在做笔记,她也不赞成。“因为这都是技能的知识。”

  孟尧承认自己的选择没有可效仿性。“首先我们自己的生活是有保障的。”

  她说。

  这对早年曾经是“工作狂”的夫妇,有着殷实的家境保障他们如今的隐居生活,而且他们也有自己的佛教宗教信仰,这使得他们在山中的居住“能安下心来”。

  “别人未必要效仿我们。不过,多给孩子读诵经典总是有好处的。”孟尧说。

  孟尧夫妇的教育目标是:“让孩子有一个完整的人格,培养一个有用之材。当孩子走向社会,能自己照顾自己,也能照顾别人,在人格上独立。”

  “希望让周围的人想到她时,以她为荣。不是因为赚了多少钱,而是因为德行。小时候学道理,大了按照道理做,做到‘君子不自弃’就行了。”西西的父亲说。

  回归传统的民间自觉

  当西西在山中背诵《论语》时,在距离她几十公里的西安高新区某公寓,十多名孩子正在参加一个暑期的“国学班”,摇头晃脑地大声朗诵着“孝经”。

  在中国,读经运动发起至今,已有10年左右,至今方兴未艾。

  读经运动 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2000年左右,国学大师牟宗三的弟子、中国台湾的王财贵博士开始在大陆推广“读经运动”,希望通过传统的中国典籍教育,让孩子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奠定优美人格的基础,并继承中国的文化传统。与此同时,台湾的南怀瑾先生也开始在全球华人中推广儿童读经运动。

  或许是对传统文化的饥渴已经太久,在大陆,“读经运动”立即得到了许多家长的回应。在各地,“读经班”兴起,远离传统太久的中国人,试图让孩子从经典的读诵中,寻找古代中国的诗意以及智慧哲学。“在联合国总部,有一张标语内容是孔老夫子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实则我们的古人有太多的智慧,今人因无法企及而存有误解。”一位学者如是说。

  而上海一位叫黄玉德的老教师则发表演讲:“人是怎么不见的”。演讲内容被贴在“绍南文化”这个国学推广网站上。黄玉德认为,在中国,教育正在成为功利主义的工具,而功利主义的最大危害,在于牺牲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态,以及对社会的责任与对他人的爱,专门在技能和智力上进行强化训练。这样其实是把人训练成了工具。

  这一切,在许多年轻的家长心中引起共鸣。在对现有的功利主导的教育体制失望之后,人们回望传统经典,不仅是寻求教育的方法,更希望找回中国人自身的认同感。

“国学热”争议中前行

  2006年,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的王毅峰开始做这样的工作。他和一些志同道合者一起成立了西安明德国学教育中心,开始推广国学教育工作。

  在西安这个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他们不缺少同道,但“缺少相关的资源整合”。

  不久前,他们和中国汉字网 www.hanziwang.com 举办“2009汉字族寻根之旅国学夏令营”活动。此前,他们在碑林百人诵读《弟子规》;冬至时孩子们穿上汉服包饺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孩子们还带着东西去救助站慰问流浪者……在这些让人们感到新奇又亲切的活动中,传统似乎正在细微地回归。

  而在北京、上海、厦门等地,“国学热”的兴起似乎比西安还要猛烈。

  上海的私塾孟母堂即是一例。2006年,孟母堂因被认为缺少存在的“法律依据”,而被当地教育局停办。虽然他们存在法律上的尴尬,却有“传承中华文化”的使命感,也得到了社会上某些人的同情与支持。

  搜寻网上,看不到孟母堂2006年后的消息。知情者告诉本报记者,孟母堂在刻意低调、回避媒体关注。他们走过了风口浪尖,现在急于培养出一些人来,给社会看。事实上,“孟母堂事件”反而使之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并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加入,初具规模。

  在得到赞赏的同时,读经运动也招来了相当多反对的声音。有人质疑,传统典籍中一些与现代社会不相符合的君臣观念等,会影响孩子的思想,与公民社会的建立违背。

  至此,读经运动已不仅是民间的参与,也引起了学界的关注。2004年前后,在国内学术界曾发起著名的“读经”论战。著名学者薛涌、秋风等都曾加入。

  虽然像学者蒋庆那样绝对推广读经的做法,被认为是极端的文化保守主义,但秋风等人还是认为,至少应该给愿意读经的人们以自由。

  民间回归传统 逃避还是抗争

  事实上,孟尧等人的实验,是民间回归传统、寻求文化认同的自觉。无论是逃避还是抗争,面对一个大家都认为存在积弊的教育体制,他们有勇气来做真正的探索。“我忘不了那一年。在广西,是一个美国人在给我们讲《易经》。后来虽然知道他讲得很浅,但作为中国人,我当时的确对《易经》竟然一无所知。”王毅峰说。这也刺激了他,去做相关的工作。如今,他的国学教育中心是勉强维持,但他很乐观,觉得关注者还是会越来越多。“万丈高楼平地起。当孩子有了完整的人格,她自己去发展,至少不会变成恶人。当她生命的记忆这么雄厚时,安身立命的东西就存在了。有了一个完整的生命,还担心她对社会不利,对家庭有害吗?”当孟尧这样说时,她的理想让旁听者动容。

 

五明学佛网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 生活艺术人与自然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