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不平静的地球


2014/9/6    热度:268   

  吴建民:极端性气候频发 源于人类的过度索取和破坏

  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对居住在蓝色星球上的我们来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从年初到年末,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不断地发生着人类和地球相互伤害的灾难的故事。大地震、火山喷发、矿难、暴雪严寒、森林大火。现在,当我们回顾这一年所发生的各种灾难,我们需要反思,为什么人类的生存和地球的矛盾会越来越大?我们需要怎样来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我们自己?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史小诺和特邀评论员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主席、欧洲科学院院士、知名外交家吴建民,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国际关系专家郑永年共同评论。

  2010,全球制造业风起云涌。通用浴火重生,苹果产品热卖,中国高铁再创新速度,扫描全球制造业,正在发生着怎样的新变革?

  王玉国:图文巴市被突如其来的洪水袭击

  (央视记者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这里是位于布达佩斯多瑙河一侧著名的旅游景观鱼人堡,半个小时之前我们登山来到这里的时候,向下面张望,隐约还可以看到多瑙河上桥梁的影子,但是现在已经是模模糊糊的一片。

  杨平:暴风雪袭击美国南部地区

  (央视记者)

  我现在是在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国际机场,从当地时间9号开始,暴风雪袭击了美国南部地区,佐治亚州是灾情最为严重的州之一,由于恶劣天气这一地区的大部分机场被关闭,2000多架航班被取消。

  迪尔玛·罗赛夫:暴雨袭击巴西

  (巴西总统)

  我们现在应该怎样应对呢?暴雨还将引发更多的泥石流,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量保护当地民众的生命安全。

  吴建民:极端性气候频发 源于人类对地球的过度索取和破坏

  (知名外交家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地球已经存在了很长的时间,但地球还会存在很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灾难是不可避免的,但现在气侯变化所带来的各种极端性的气侯在全世界的频发,比如2010年中国南方的雨雪,美国东海岸大雪,几十年以来最大雪,而其他地方都没有雪。自然灾害频发引出来一个问题,就是人类对地球对自然界的索取是不是过度了,是不是破坏太多了,所以造成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这就是人类正在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郑永年:人类现在汲取的太多 地球就没有未来了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最近十几年来,自然灾害越来越多,自然界的变化已经激烈到这样一个程度了。有些科学报告说现在的环境污染是以前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对环境的破坏造成的,但当时的工业化,实际上比现代规模要小的多,如果当时的工业化造成的后果,现在已经体现出来了,那么我们今天所经历的工业化,如果再过一百来年,那可能地球就没法存在了。所以环境的问题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也是我们子孙后代的问题,你现在汲取太多了,就没有未来了。

  沙祖康:有的灾害是由于人类过度的开发和利用所造成的

  (联合国副秘书长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这几年确实自然灾害很多,有的是不可避免的,比如火山爆发、地震,这属于自然的灾害,是超出人类能够控制能力的。但有的灾害是由于人类过度的在自然界的开发和利用所造成的,这些灾难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是可以缓解甚至解决的。

  吴建民:人类必须要进行新能源革命、新产业革命和新生活方式革命

  (知名外交家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地震的原因是否和人为活动有关系,现在还讲不太清楚,但俄罗斯大火、BP漏油、智利的矿难是可以避免的。至于欧洲的暴雪,那是气侯变化造成的,这和人类活动有关系。另外,冰岛火山喷发就是自然界的变化。

  今天世界在发生大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一批发展中国家在崛起。亚洲有印度、中国以及东南亚联盟一些国家;非洲有南非;拉丁美洲有巴西、墨西哥;这些国家的人口有30多亿,占世界人口的一半,这些国家崛起意味着很多的人生活会改善。另一方面,现在占世界人口一半人的崛起,再按照原来西方国家工业化的模式,再有8个地球也不够,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这就迫使人类必须要进行三场革命:第一是新能源革命;第二是新产业革命;第三是新的生活方式革命。在今后的几十年里,这三大革命蓄势待发。一切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一切的过度浪费和过度消耗资源的国家都会走向灭亡。

  郑永年:人和自然的供求不平衡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经济学里讲供求平衡,现在就是人跟自然的供求不平衡,供应地球的不能供应那么多,人类索取得太多。我们现在提倡消费社会,但是消费社会要重新建立,如果像美国消费社会和欧洲消费社会,那么人类大灾难是消费地球,会导致会非常大的灾难。现在的英国就要开始花大量的钱去恢复维多利亚时代破坏的环境,这个代价太高了。

  人类与生活环境如何和睦相处?应对气侯变化,拯救地球的艰难国际合作之路,如何风雨兼程?

  吴建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环境问题方面必须达成协议 来面对共同的威胁

  (知名外交家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几十年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承担环境问题的责任方面的矛盾很大,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里,两者就吵的很厉害,后来的天津和坎昆的会议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是相当艰难的。不管怎样,最后大家都必须达成协议,因为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地球受不了,就意味着人类灾难的来临。面对共同的威胁,人类就会联合起来,所以我相信最后总会找出一个解决办法。毫无疑问,发达国家要承担更大的责任,但我们作为一个后期的新兴大国,也要承担自己的责任。

  郑永年:每一个国家都有责任共同面临挑战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最近,澳洲的大水水灾马上就导致中国的煤价上升,因为中国从澳洲进口大量的煤,所以尽管我们属于不同的主权国家,但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实际上已经没有边界了,已经是全球化了,因为整个经济全球化了,我们任何的生活方方面面都是全球化的。我们就是一个地球村,只要有任何灾难,马上就影响到其他的国家,所以每一个国家都有一份责任,大家必须要共同面临挑战,都要做出让步和牺牲,否则,地球受到了惩罚,每个人都会受到惩罚。

  吴建民:我们既要保护环境 又要取得经济发展

  (知名外交家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现在中国政府非常强调的科学发展,我们的科学发展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我们在过去的30多年里发展非常快,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我们所付出的资源代价和环境代价非常沉重,所以中央一再强调要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就是要在二者之间找一个平衡,既要保护环境,又要取得经济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人们有惰性,因为过去30多年发展方式已经让人们形成了惯性的思维,但是我们一定要强迫自己改变,因为我们付出的环境代价资源代价太大了,这是危害子孙后代的,所以中央强调科学发展是很及时的。

  郑永年:科学发展就是人跟自然和谐的发展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其实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不矛盾,比如这几年占中国经济很大一块的环保产业就是照样发展,其实这就是发展方式的问题,就是要避免对环境造成损害的方式。有些生活方式对环保是有利的,比如一百多年以前,欧洲被工业化大量破坏,但它会找到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发展方式。那么现在的发展中国家已经可以从欧洲、美国早期的经验获得很多的经验,去避免那些对环保造成破坏的经济发展方式,这并不矛盾,科学发展就是人跟自然和谐的发展。

  马丁·沃尔夫:经济系统的内部存在着巨大的力量 阻止外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如果我们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完全不可能,我们的努力可能在20年、30年,或者是40年以后,才会对地球的运转产生影响。因为气侯变化时间滞后性很强,有些应对气侯变化的政策,是十几年前就制定的,可能到明年才能看到效果。比如温室气体的浓度在不断加大,这将影响整个世界和世界经济。毫无疑问,大自然就是要不断给我们制造意外,有好也有坏,不过只要地球上不发生过多的大灾难,那就不会对世界经济产生严重影响,因为经济系统内部,存在的巨大的力量,来阻止外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沙祖康:我们要对地球和人类的发展健康有信心

  (联合国副秘书长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2012年在里约热内卢的地球峰会有三个目的,这联大决议一致通过的。目的之一,要重申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第二,回顾二十年来,我们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我们取得了哪些进展以及存在的差距在什么地方;第三,二十年来,出现了哪些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我们如何来应对这些挑战。这三个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同时,这次会议提出两个主题:一个主题是可持续发展和解贫框架内的绿色经济,简称为绿色经济;第二个主题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安排,或者机制框架。我相信通过人类的智慧和高科技的发展,通过我们的国际合作,我们应该对地球和人类的发展健康有信心。

  郑永年:人类的诺亚方舟已经被自己给弄破了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我们人类的这条船已经破了,被我们弄破了,现在造这条诺亚方舟已经太晚了,在电影《2012》里的诺亚方舟就是中国西藏,海平面上升了就在西藏。从这个电影的情节来看,如果以及走到了这一步,那么人类已经没有失望了,并且不是说这条船谁来造的问题,是你根本没有时间造。

  吴建民:人类要防患于未然

  (知名外交家 《今日观察》特邀评论员)

  电影《2012》是想提醒人类注意自己将会面临的灾难,它是借诺亚方舟这样一个圣经故事来提醒大家造船,这个意思是要我们防患于未然。为了避免大的灾难,我们现在该做些什么?我认为每个人都能够做些事情,比如低碳环保是每个人都能做的。现在我们对环境的破坏已经非常大了,比如长江的游人把什么东西都往江里扔,破坏性太大了。

 

五明学佛网 五福文摘 佛教入门历史传记身心灵生活艺术 人与自然人文杂话其它素食起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