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或能满足私企文化建设的需求
2014/9/6   热度:265
企业文化是我们经常要谈到的,可究竟什么是企业文化呢?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教授特雷斯·迪尔和艾伦·肯尼迪的回答十分简洁,所谓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所信奉的主要价值观。在他们看业,企业文化由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文化网络、企业环境共同构成。 在一些人的意识中,企业文化是所谓的阳春白雪,属于高谈阔论,是大企业或企业发展到成熟阶段才考虑的问题。实际上,文化问题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切企业,也包括任一企业的各个发展阶段,都存在文化问题,区别在于有意无意而已。那我国为数不少的私营企业目前的文化现状是怎样一个情况呢?笔者也算私营企业主,也接触和了解过不少的私营企业,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简单谈几点看法。 从文化层面讲,私营企业的亮点也非常多。最明显的,私营企业内生动力强劲,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效率意识和人才意识,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使得他们必须不断进取,不断追求。有些私营公司善于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提升,与时俱进,重视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强化公司的管理,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私营公司中的佼佼者。 但的确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最明显的一个感觉就是,不少私营企业的文化仍然处于低层次、追求单一经济效益的状态。我国的私营企业成长过程大多含辛茹苦,财富的积累来之不易,艰难的创业经历使得大多数人自然具有一种效益观,这当然不算错,但对效益的过分追求,有时候会使公司的企业文化处于一种低层次状态,束缚乃至危害企业的长远发展。这一点在房地产行业和煤炭行业表现最为突出,不少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置顾客利益、员工利益、社会责任于不顾,甚至置顾客和员工的健康与生命于不顾。假奶粉事件、假疫苗事件、矿难事件难道不就是具体的证明? 第二,由于现实上企业文化的形成具有自发性,很多私营企业难以在文化上自觉变革。对于大多数私营企业来说,现有的企业价值理念,许多是在长期经营中自发形成的,带有浓厚的狭獈的经验色彩,零碎而不稳定。有的私营企业虽然在文字上提出系统的文化理念,但往往徒留于形式,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企业文化的形成与超越,首先需要企业家根据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作出系统思考,并将其系统表达。很明显,大部分私营企业领导人还没兴趣去做这种短期内难以带来经济效益的功课,所谓的企业文化建设,多是装装门面、跟跟时尚而已。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很需要对企业文化进行自觉变革。 其三,私营企业的文化理念多而杂,缺乏明确的核心。就笔者的了解,在私营企业的文化理念体系中,所用到的主题词至少有几十个,诸如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核心理念、企业宗旨、企业愿景、企业品性、经营理念、管理理念、企业道德、企业使命等等。其中不同主题词表达的可能是同一内容,同一主题词表达的也可能是不同的内容,这种基本概念上的不统一导致文化建设的障碍。究其原因,是私营企业在文化建设中过于强调个性的结果。个性化在文化建设中有一定的意义,但为个性而个性就会走入误区,就成为形式主义。 存在问题不要紧,关键是要敢于面对,迎难而上,解决问题。事实上,我国私营企业建设企业文化存在一个巨大的宝库,那就是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最强调诚信,《中庸》反复强调要“诚”:“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唯天下至诚为能化。”“至诚无息。”反之,“不诚无物。”诚信人与人相互交往最基本的准则,是立身之本,也是立业、立国之本。 市场经济是交换经济,一切商品的交换活动,形式上都要求交换双方履行合同,诚信也是市场经济得以运行的基本准则。这与市场经济的竞争本质并不矛盾,竞争是多方位的, 不仅是物质、技术的竞争,也是商品质量和人才资源的竞争,更是企业品牌与信誉的竞争。对商品生产或经营者来说,诚实守信的良好企业形象和卓著的商业信誉,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而中国当下缺失诚信,一些企业为图眼前利益,不顾诚信,不讲品牌,不仅对消费者和社会不讲责任,甚至对员工也不讲信誉。这样的企业可能也能够赚些快钱,但终究是不长久的。反之,也有一些企业不仅讲诚信,而且重诚信;不仅对消费者和社会负责任,而且就从对待自己的员工做起。作为最成功的民营企业之一,华为或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它把“至诚守信”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任正非曾表示:“我们只有内心坦荡诚恳,才能言出必行,信守承诺,诚信是我们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华为坚持以诚信赢得客户。”完全可以说,如果没有始终如一的坚持以诚信对待客户和员工,华为不会有今天的辉煌业绩,即便有一时的非凡业绩, 也不可能像今天这样立于不败之地。 不只是华为,以诚信为核心的儒学思想正被越来越多的私营企业奉为圭臬,这不仅表明儒学思想本身的强大生命力,更重要的是,儒学思想对于引导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乃至和谐社会的建设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大力借鉴,古为今用。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