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觉域派
2014/9/3   热度:257
藏传佛教觉域派
觉域派,藏传佛教的宗派之一。“觉域”一词在藏文史籍中有两种写法,由此该宗派名称蕴含两层意思。比较常用的写法是“觉域”,这里“觉”字意指“断”或“断灭”,“域”则为“境”,意思是指该宗派的教法能够断灭人世间的所有苦恼的根源;另一种写法为“角域”,这里的“角”字又通过心理训练体悟一切皆空的万物本性,从而达到涅槃境界。觉域虽有两种写法,但其意思基本一致,就是以菩提心或慈悲心来断灭自利心,以般若性空来断除我执。
觉域派的教法传承也源于帕丹巴桑杰的学说。所以,土观·却吉巴尼玛对觉域派这样称呼道:“希解派的旁支觉域派”。由此可见,两支宗派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土观宗派源流》记载,帕丹巴桑杰第三次进藏时,将“觉”的教授传给觉丹·索南喇嘛和雅鲁·玛热赛布,雅鲁·玛热赛布又传授给其侍者宁巴赛荣,宁巴赛荣再传授给孜郭和松敦两人。孜敦传年敦,松敦传格丹舍摩,格丹舍摩传藏敦,藏敦又传给宁敦等人。这一传承均为男弟子,故后人称其为“男传觉派”。而觉丹·索进喇嘛将“觉”传授给女弟子玛久拉珍,从她开始传承下来者大多为尼姑。因此,从玛久拉珍传承下来的被称为“女传觉派”。
觉域派虽然从公元11世纪末就开始形成,并在藏区流传,但由于此派没有严密的制度,组织松弛,纪律涣散,特别是因缺乏雄厚的经济基础未能建立更多的寺院。所以,觉域派的寿命也与希解派一样,极其短暂,到15世纪末已经不存在了。但由于觉域派依据的是《般若波罗蜜多经》与密咒相随而行持的法门,其教义源于广中略三品《般若经》,尤其以《集经》为根本,这是众学僧大德都承认的,因此,觉域派的教义教规已被藏传佛教的其它宗派所吸收。
目前,在今西藏自治区内还保存着觉域派的根本道场,即桑日卡尔玛寺。它位于山南地区桑日县以东的一个小山坡上,寺院建筑规模虽不大,只有上下二层,一层内供奉着释迦牟尼、宗喀巴师徒三人的雕像,以及藏文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等;二层作为经堂,主要供奉着以玛久拉仲为主尊的觉域派高僧大德的雕像。另外,大殿附近还有玛久拉仲当年的修行洞,里面供奉着她的雕像以及神鞋等供品,据说修行洞内有一个洞中之洞,称之为“十万欢乐大殿”,是玛久拉仲的秘密修行洞,也是一个有108个柱子的大殿。桑日卡尔玛寺是玛久拉仲于1086年亲自创建的觉域派的根本道场,经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之后,这一寺院已不再是单纯的传播觉域派教法的寺院,它同时在传播格鲁派、噶举派等宗派教法。尽管如此,人们仍感到它在以深沉的内涵和独特的形式,展示着觉域派精神的存在。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