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欧洲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三昧耶林
2014/9/3   热度:839
去年夏天,我因与英国利兹大学东亚系蹉商一个研究课题,有机会对英伦三岛作了为期两个月的学术访问。其间,我曾向英国同行问起佛教在英国的弘传情况,得知在英国藏传佛教的影响远远超过汉地佛教,整个大不列颠境内,大大小小的藏传佛教寺院不下十几处。这消息令我既感到惊讶也很兴奋。十几年来,由于学习和研究藏族历史的缘故,我曾先后参谒过许多寺院,如哲蚌寺、甘丹寺、色拉寺、塔尔寺、桑耶寺、须弥福寿寺等著名寺院,但还从未去过建在境外的藏传佛教寺院。我很想了解这些建在异国他乡的藏传佛教寺庙是如何创立并发展起来的?它们的建筑风格还是纯粹藏式的么?僧人都是藏人么?有没有当地人?其传承内容是历史的延续抑或发生了某些变化?有无派系分别?信众的情况怎样?……带着这许许多多的迷惑,在朋友的建议下,我独自参访了位于苏格兰境内、欧洲最早的同时也是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三昧耶林。 单是寺院的名字就令人十分向往。三昧耶林,本是藏语Samye Ling的音译。早在公元779年,在天竺高僧寂护、莲花生主持下修建的吐蕃时期第一座佛教寺院就叫Samye Ling,汉译“桑耶寺”。在桑耶寺开光典礼的同时,有七位吐蕃贵族青年剃度出家,史称“七觉士”。这是佛教在藏地弘传的重要标志,从此,方真正三宝具足,佛教深深扎根于西藏地区。桑耶寺在吐蕃时期是最早的佛寺和修学中心。至后弘期,虽然藏传佛教派系增多,寺院林立,但桑耶寺的历史地位总是无可替代的。同样,建于欧洲的第一座藏传佛教寺院也取名为Samye Ling,体现了创建者的良苦用心,即希望他们的新Samye Ling能真正成为西方世界的藏传佛教中心,以与西藏山南的桑耶寺遥遥相应,不负其名。新Samye Ling的主人自译其名为“三昧耶林”。其实,藏语Samye本是来自梵文Samaya,一般译为“三昧耶”。三昧耶有很丰富的含义,如平等、誓愿、惊觉、除垢障等。Ling是藏语,意思是法轮中心及其土地,常用来称呼寺院。笔者在此也照译为“三昧耶林”,一则为名从主人故,二则为与西藏山南的同名寺院桑耶寺有所区别,三则也觉得“三昧耶”比之“桑耶”更符合汉译传统。 三昧耶林座落在苏格兰南部一个名叫艾斯克戴慕的(Eskdalemuir)寂静的山谷里。谷内人烟稀少,附近的一个与山谷同名的苏格兰小村落不过十来户人家。山谷中有一条河潺潺流过,周围是一望无垠的森林、牧场,环境幽雅,清翠如染,真是绝好的修习所在。当桔红色的晚霞洒满山谷时,从寺院大殿内不时传来阵阵悠扬的法号声,在狭长的山谷中久久地回荡。在三昧耶林,我见到它的创建者之一阿贡活佛(Dr.Akong Tulku Rinpoche)和他的胞弟,现任三昧耶林住持的益希洛赛(Ven.Lama Yeshe Losal)。能见到阿贡活佛真使我喜出望外,听说他教务繁忙,几乎一年到头在世界各地奔波、巡视,难得回来住几日。阿贡活佛在百忙中抽出一个上午和一个晚上的时间约见我,热情、细致地介绍了三昧耶林的历史、现状及对未来的瞻望,同时也十分耐心地回答了我所提出的各种问题。 时至今日,三昧耶林已经创建近三十个年头了。说起它的创建因缘,还要从两位仁波且即阿贡仁波且和创巴仁波且(Grum Pa Rinpoche)来英国说起。1964年,两位仁波且从印度来到英国,因创巴仁波且在牛津大学做司普汀特别研究员(Spaulding fellow),他们就在牛津住下来,开始学习英语及西方礼俗。也许是由于天生的好奇心理,人们对这两位来自世界屋脊的年轻活佛十分崇仰,经常从牛津、伦敦等地前去向两位仁波且请教,想学习藏传佛教和禅修。以至后来,这种求法的兴趣日益浓厚,求教者也日益增多,两位仁波且认为应该找一个适当的地方,以便能较为正式地教学。他们时常以客座教师的身份访问苏格兰艾斯克戴慕的一个名叫“姜司敦舍”(Johnstone House)的宗教社团,而姜司敦舍也终于成了他们所选的定居之所。 姜司敦舍这个宗教社团,是1963年由一位西方的佛教比丘阿难陀菩提(Anandabodhi)所创建的,其目的在于建成一个以佛教为主的泛宗教会所,藉以促进人类的觉悟。阿难陀菩提是一位充满活力的人,他在世界各地从事旨在启发道心的工作,姜司敦舍便是他出于这种用心的一个创举。但后来,财务的困难与行政的间断,终于导致它的瓦解。姜司敦舍托管理事会知道两位仁波且在寻找传道场所,于是想把该社团房产卖给他们。而其中一位名叫罗伯特·克普莱的理事了解到两位仁波且的目标与理事会的目标极为一致,都是为人类基本的内在福祉及佛法的弘扬,于是提出一项卓越的建议,即让两位仁波且成为托管理事会的成员,并以理事的身份接管理事会。结果,两位仁波且以象征性的3000英镑,购得姜司敦舍的产权。就这样,西方世界的第一座藏传佛教中心终于于1967年在苏格兰的艾斯克戴慕出现。 阿贡仁波且及创巴仁波且起初是把姜司敦舍更名为“西藏僧侣中心”,后来感到这个名称含义太狭,让人觉得这个中心的主要目的只是为了给僧侣居住。考虑到它是第一座向西方各阶层人士弘扬大乘金刚乘佛法的寺院,所以两位仁波且决定,“三昧耶林”才是它最适当的名称。 我们知道藏传佛教的主要教派有四个,即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和格鲁派。阿贡活佛与创巴活佛本属噶举派僧人,因而他们所创建的三昧耶林是噶举派寺院。噶举派是藏传佛教中的重要一系,其主要特点是派系多、分布广、注重密法传承。噶举派创建于公元11世纪,最初形成两个传承系统,一个是香巴噶举,一个是塔波噶举,香巴噶举至15世纪后中断传承,而塔波噶举则逐渐兴旺发达,形成若干派系,史有“四大八小”之称。塔波噶举的创始者玛尔巴(Mar Pa)、米拉日巴(Mi La Ras Pa)师徒二人在藏族历史上影响甚大,他们修法传道的故事在藏区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另外,这一派系在历史上与中央政权也有过许多密切的往来关系。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大理时,曾在康区召见过噶玛噶举的领袖人物噶玛拔希(Kar Ma Pag Shi),1256年,噶玛拔希又北上蒙古和林会见蒙哥汗,蒙哥赐给他一顶金边黑色僧帽及金印一颗。同时,噶玛噶举也是藏传佛教历史上最早采用活佛转世制度的教派,曾先后形成黑帽系与红帽系两大活佛转世系统,其中红帽系在清代乾隆年间因与境外廓尔喀人勾结,被朝廷废止转世,故世系中断,而黑帽系则传承至今。明成祖时,黑帽系五世活佛得银协巴(De Bzhin Gshegs Pa)应诏入京(南京),被明成祖封为“大宝法王”,这在当时是朝廷对藏传佛教各派宗教领袖的最高封号。此后,“大宝法王”便成为历代噶玛噶举黑帽系活佛的专有称号,他的主寺便是位于西藏堆龙德庆县的楚布寺(Tsurphu)。1992年6月寻访认定并经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及中国佛教协会批准转世的噶玛巴活佛便是第十七世黑帽系大宝法王。 三昧耶林建立后,曾得到十六世噶玛巴大宝法王的亲切关怀和支持。十六世噶玛巴大宝法王于五十年代末期在锡金创建了著名的噶举派寺院隆德寺,六七十年代,十六世噶玛巴主要在美欧、东南亚等地传法,但隆德寺始终是他的主寺。1981年11月,十六世噶玛巴活佛在隆德寺圆寂。十六世噶玛巴曾分别于1974年及1977年两度驾临三昧耶林,亲自为住众灌顶、说法,并鼓励阿贡仁波且好好维护三昧耶林,并保证在锡金隆德寺的噶举派大师们和法王自己都将对三昧耶林给予支持。法王还在英国建立了噶玛噶举信托基金会(Karma Kagyu Trust),另在三昧耶林设立了一个有自治权的基金分会,名曰噶玛竹居达吉林(Karma Drubgyud Darjayling),意为“实修传承法教弘扬之所”,指派阿贡仁波且为其住持及主管。 噶举派的传统教法主要是讲“大手印”。噶举派重视密乘,而且采取口耳相传的传授方法,重视在呼吸、风息(脉)等生理方面下功夫。主要内容是从类似“气功”的修练入手,修到一定程度得到一种感受,再把这种感受用佛教哲学训练所得到的“境界”结合起来,其步骤大体说是先从“拙火定”入手,用调整呼吸的方法使全身发热,以至穿单布衣都可以御寒。此后再修“那若六法”,最后得到所谓“万有一味”、“怨亲平等”、“净染无别”的境界。在禅定修到一定境界后,再观察自己安住于一处的心到底是在身内还是在身外。如果处处觅心了不可得,于是就会明白这颗心并不是一个实有的东西,也就是在一个非实有的心上“专一而住”,这就是“大手印”修法给人们的启示。这种方法也叫“修空性”,也是噶举派最独特的内容。另外,噶举派修法有一个特点,就是把一些人们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当作修法的“助缘”,提倡人们在逆境中隐忍顺从,并从中得到磨炼,以利学法和修练。 现在三昧耶林在修法方面基本上保持了噶举派古老的传统,当然也有某些变通。首先,在西方社会各种阶层的民众有着各自不同的信仰,而三昧耶林则是在更高的水准上提出自己的修法宗旨:提供清净的闭关场所,令具有各种宗教信仰的人士均能在那里追求精神上的新生。其次,传统的师徒相承、口传心授的传法方式也难适应众多求法者的实际需要,于是三昧耶林借助于现代化手段,将那些老一辈弘法大师们的演讲予以录音录像,即可将这些宝贵的资料得以积累和保存,也可使众多修法者同时修练团体课程。当然,只有那些立志于修道和利他的人才可能长期深入地修习噶举派教法。这种学法过程是艰苦而漫长的,他们首先需接受为期四年的佛教基本训练,然后再闭关四年,接着还要进修两年。在三昧耶林,完成此课程前二阶段的第一组学生,已在1988年3月出关。构成闭关的最核心方法便是上面提到的“那若六法”(Six Pratices of Naropa)。那若巴是古印度佛教高僧,曾在印度著名佛教寺院那烂陀寺任教多年,而后专习金刚乘法,并将庞杂繁众的金刚乘密法总结为六种高等修法实践。 三昧耶林创建后,寺院规模不断扩大,寺院有自己的牧场、林地,同时也还先后建起了陶器厂、蜡烛厂、车库、细木工厂、打铁厂、电器厂、金属加工厂,还有唐卡画室、佛教资料印刷厂、缝纫室、食品店及浴室,还有一个十分清雅别致的小花园,以及一块菜地与草药园。估算起来,三昧耶林的地产大约有六十英亩。 现今的三昧耶林大殿建于1988年,这是全欧洲最大的藏式佛寺。这是一座三层楼的建设,其设计综合了西藏传统建筑的风格和现代的建筑材料,从外观上看,是很典型的藏式风格。一楼大殿约有38米长,12米宽,能容纳几百人。殿内有两排柱子,每排七根,空间为长方型,中间有可移动的隔板,能迅速调整以适合日常或特殊节日之用。北端主要是佛龛,供奉一尊释迦牟尼佛的巨像,两侧为较小的舍利弗和目犍连像,二者皆为佛陀的著名弟子。于此三像四周,置有千尊镀金小佛像,象征贤劫千佛,此外还有用锦缎包裹的佛经及诸大师所造之论。西墙的巨幅唐卡,所绘大部分是佛教史上的重要人物,尤其是噶举派的传承大师。寺的二楼是为来访大师所设的套房,三楼是安放圣物之所,屋顶是宝塔。三昧耶林的住持益希法师告诉我,此寺功用有三:第一,集中佛像与经典,分别代表完美的佛身、清净的佛语及崇高的佛意,同时也以文字与象征传达法意;第二,为佛教徒聚会之处,在此教徒可共修禅观和祈祷;最后,为弘法之所,在此博学的法师可解说佛教的观念和举行佛教的仪式。 三昧耶林建立以来,僧人数量逐年增加,现在共有僧尼五十余人,除住持外,清一色都是来自英伦三岛的本地人,以英格兰人为主,也有一些苏格兰和威尔士人。这些僧尼的文化程度不等,有高中、大学本科,还有研究生。来三昧耶林时间最长的已有十六年之久了。不管是哪里人,操何种语言,都依照传统由师傅起一个藏文法名,原来的名字就基本废止不再使用了。除了必须的佛教理论及禅修实践外,他们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学习藏文。在三昧耶林的小图书馆里,有许多藏英对照的学习书籍和课本。初级与中级的藏文,通常是在暑期讲习会以正式课程教授,偶尔也开特别班,专教文法或某一典籍中的特殊词汇。在这些僧尼中,学会初级读写的人已经不少,有几位现已在藏文及佛学方面达到相当的程度,可以翻译藏文典籍或文章,这些译作都由三昧耶林的印刷厂出版。 三昧耶林的僧尼们除了每天学习和修行以外,还要做些其它工作,比如做饭、进城购物、接待观光客人、打扫客房、修剪草坪等杂事。也还有些专门工作,诸如画唐卡、修理、印刷等。 随着三昧耶林的兴旺发达,来这里的游客也日益增多。虽然现在欧美的许多地方也兴建了一些藏传佛教寺院,但来苏格兰艾斯克戴慕的人仍是有增无减。游客大概主要是两类人,一类是附近的游人,把这里当作一个观光的场所,到处转转,看看经堂大殿,听听喇嘛念经,到小商店买点纪念品,拍几张照片。这样的观光客每天都很多。另外一种游客则很不同,他们是为某种特别的精神需求而来。其中有些人对佛教已有一些认识,有的人甚至已受过皈戒;有的人不一定有很特别的信仰,但由于种种原因,希望来此静修一下,以求得心灵的安宁与解脱。这些人大多慕名而来,看看接待处的登记簿,知道他们大多来自欧洲各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游人来这里是付费的,每天食宿费20英镑。居住的客房里只有一张床和一个小桌子,没有电视、电话之类的设施,很象是静修的小室。吃饭与中心的僧众共一个食堂,在这里大家平等,一律素食。每到开饭时,食堂内静而有序,大家排队自助取餐,饭后自洗碗具。如果喝水,也是自己动手烧。 现在,想要到三昧耶林法轮中心附近定居的人,蜂拥而来,使得艾斯克戴慕地区生气蓬勃。山谷中已出现几种小行业,这是苏格兰西南部少有的现象——渐趋繁荣而非日趋没落。这使得当地的学校不致关门,同时每年上千在三昧耶林中心逗留的付费访客,不用说也给该地区带来了可观的观光收入。一向默默无闻的艾斯克戴慕因三昧耶林的缘故也变得赫赫有名了。问及以后的发展规划,阿贡仁波且告诉笔者,噶举三昧耶林不仅仅是为要弘扬藏文化与藏传佛教,还有更高远的目标,他还建立了救济难民慈善会“绕克巴中心”(Rokpa),“绕克巴”,是藏语“帮助”之意。该中心的宗旨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者,主要项目是帮助有困难的地方建立医院、学校,资助缺医少药地区以及救助失学儿童等。现在该中心发展很快,已在欧洲、美洲、非洲及亚洲的80多个国家建立了1000多个分中心,在中国的西藏、青海、四川等地也都有阿贡仁波且资助建设的项目,包括维修寺庙,建立学校、医院等。另外,三昧耶林法轮中心还购买了一个苏格兰小岛,名曰“圣岛”(the Holy Island),准备把圣岛建设成更宏伟的藏传佛教中心。有关圣岛 的规划已经就绪,下一步是如何付诸实施了。 临别前,阿贡仁波且热情而真诚地对我说,“你是访问三昧耶林的第一位中国大陆学者,我们非常欢迎。希望你转告你的学术同行及其他朋友们,三昧耶林欢迎大家来这里参访作客,开展学术交流或联谊活动。” 作者:陈楠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