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藏传佛教的尼姑寺院
2014/9/3   热度:410
结古尼姑寺大经堂 摄影 凌晨 记者通过翻译与管家交流 摄影 凌晨 国际在线报道(驻青海记者 凌晨):行走过青藏高原不少的喇嘛寺院,与活佛也有不浅的缘分,只是未曾有过机会走进尼姑寺。当玉树藏族自治州的结古尼姑寺出现在视野中时,想深入这神秘之地探究的欲望随心而生。如果你也未曾接近过这方秘境,不妨相随我,通过尼姑们的生活状态,感悟藏族尼姑的自由生活。 夕阳美景中的尼姑寺 在青藏高原冬春季更替的日子,我深入到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采访。湛蓝高远的天际,静谧超强的空间,让我们远离城市的繁华和喧嚣,进入辽阔的草原。 尽管高寒缺氧带给我们身体不适,但是,好客的主人确保了我的采访十分顺利。陪同我采访的藏族帅哥尼玛是公务员,身材魁梧,为人率真。谈过了藏族人的现实生活、宗教信仰,话题一转过度到了女人们这个永恒的话题:“我们玉树有一个地方叫杂曲卡玛,那里的女人特别漂亮。”尼玛说:“美女们到结古镇逛街,会招惹满街的人围观!” 尼玛对美丽姑娘的描述绘声绘色,颇具感染力,以至于我在心中猜想,尼玛所说的藏族美女有多美?十余年前,我目睹过一位藏族美女,那是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的一个集会上,远嫁尼泊尔王国的一位藏族少妇,引得家乡人和游人纷纷驻足眸望,白皙而美丽的脸庞上显出的一丝似有似无的淡定,浅色简约的藏服,衬托出她的飘逸和活力,给人一种超然的气场,来自西北民族大学的几位画家不失时机,在画板上速写。时光流逝,这一场景在我的心中模糊又清晰。 同车人的话题之所转移到美女的身上,是因为结束在牧民点的采访返回结古镇的途中,一座风格独特的尼姑寺吸引了我的目光。在夕阳的映衬下,由蓝、白、紫红色线条与金黄色塔顶合成的建筑,犹如镶嵌在山峦之中,构成草原上独特的景观,也许,就是受到这种美景的感染,我陡生出探访尼姑寺的愿望。 尼玛十分赞同我的采访要求,他希望我能亲眼去看看藏人的自由生活,他说:“不了解藏族人真实的生活,无权评述藏族人的今天。” 飘向天际的诵经声 翌日,我们备了一些米和面,在尼玛的一位同事的陪同下,前往尼姑寺探访。由远及近,尼姑寺在采访车的风挡玻璃窗中渐渐放大,直至我们的越野车停在主寺门口时,大门里才步出两位身裹袈裟的尼姑。 尚未进寺,就听见了朗朗的诵经声飘向蓝色与白云相间的天际。 不知道尼姑寺的规矩,不敢造次,等翻译与她们沟通一番后,我才走近们向她们问好。有些小小的遗憾,尼姑寺寺主出远门了,接待我们的是尼姑伊西卓玛。 翻译文毛是一位典型的藏族知识女性,着装时尚,性格文静,不仅如此,她还是本地一名颇有知名度的诗人,她对我的问题理解的很到位。尼姑、翻译、记者构成了“三角形”,在问-译-答中面对面交流。 伊西卓玛,28岁,主持日常事务。她向我们介绍了尼姑们的作息时间。最早一批尼姑6点钟起床,为9点钟念经的尼姑们煮茶做饭。午间12时午饭,14时30分回到经堂,18时下课,中间有一个时段休息。晚上23时以后入睡。 尼姑们在研习什么课程呢?伊西卓玛对着墙上贴的课程表介绍说,尼姑们在这里大致要完成三个层次的任务,一是掌握字母,二是学习拼音,三是拼读练习书法,这是尼姑们的基础课。除了学习文化课外,尼姑们今生还要诵读大量的经卷,博学各类经典。 清静的生活 格桑丘伽,29岁。2006年尼姑寺建寺就来到这里了。父亲去世,母亲已届花甲之年,她是家中唯一的女儿。为什么要出家做尼姑呢?她说:“我有四个哥哥,他们都对我很好,但是渐渐地,我感到对家里的帮助也不太大,所以就想出家当尼姑。”文毛翻译说:“格桑丘伽的意思是,她当尼姑以后不用给别人造成麻烦,想对生灵,对别人有一颗慈悲的心。” 我问格桑丘伽:“你习惯尼姑寺里的生活吗?”她说:“没有什么不习惯,镇里太喧哗了,我喜欢这里的清静。” 尼姑们的食物比较单一。她们不食肉,面、米、糌粑、酥油和品种单一的时令蔬菜是主要食物。“如果生病了怎么办?”“看医生啊!”尼姑解释说:“以前吃肉的时候病也不多,不吃肉以后,病更少了。如果有病就到州医院看。” 尼姑们也享受假期,春节放假15天,夏季有10天假。有事还可以告假。 结古尼姑寺有尼姑百余名,年龄在9岁至46岁之间。尼姑们说:“我们很自由,剃度出家不难,想还俗也不难,只是一旦选择了当尼姑,就要严格遵守清规戒律”。 小百货是尼姑们的最爱 与尼姑面对面时,我第一次意识到头发对女孩子的非凡意义,剃度意味着曾经拥有美发的少女、少妇将与世俗划清界限,进入一个特殊的生存环境。不同于汉族尼姑寺的僧尼,当身裹与喇嘛同样颜色的袈裟的尼姑们行走在街上时,很难判断出她们的性别。 我坚信,剃度美发,出家当尼姑的女性们的勇气令人佩服。探究姑娘们放弃美发的原因,估计不仅仅只限于热爱、信仰藏传佛教及其他原因,更为重要的是,尼姑寺对他们而言可能是一个追求精神境界的乐园。只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众生生存的金字塔法则在这里也不例外,勤奋、天资、毅力、机遇和学识,决定着她们在寺院中的地位。 宗教和尼姑寺带给她们谈定,但是,参观她们的厨房、餐厅、卧室,尤其是面对小小的百货店,我还是能够感悟到尼姑们身上特有的女性特质--细腻、恬静、笑容、羞涩,以及爱美之心。 我问格桑丘伽:“在家乡你会认识很多人,可以买很多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在尼姑寺这些机会少多了,你不觉得有什么遗憾吗?” 格桑丘伽说:“实在想的话,可以请假去城里,也可以去看亲戚和朋友,还可以到尼姑家里做客。”我问:“去城里都买些什么东西?”她说:“主要是吃的和穿的。小小的东西在寺院的小卖部都可以买到。” 得与失是相对的。小卖部有一间房大小,玻璃柜宽而大,一面木架墙,摆满各种各样的物品,称不上琳琅满目,但都是尼姑们的生活必需品,比如,蜡烛、火柴、针线、擦脸油、饮料、方便面及女性用品等等。 女孩子喜欢整洁,尼姑们也不例外。尼姑寺按照单元户分居生活。一楼是储藏间。尼姑们居住在二楼,室内陈设简单,床上铺毡毯,花面被子挺厚,屋里有一种淡淡的藏香味。 厨房存放食物的柜子里,米面、酥油、食糖,调料摆放整齐,炉具、锅碗瓢盆、长条茶几擦拭的锃光瓦亮。 自来水、太阳能光伏电源和手机,不仅方便了尼姑们的生活,而且给她们的生活凭添了现代化的气息。尼姑们说,我们对这里的生活非常满意。 感悟 宗教带给想脱离尘世的人以信念,对尼姑而言,尼姑寺就是她们读书、诵经、修身养性的神圣殿堂,是放飞理想,实现梦想的乐园。告别尼姑寺,与尼姑们道别,顿生多多感悟,人类所选择和面对的现实生活,犹如世间的花朵一样五彩缤纷,面对多元的生活,相互尊重是维系人类和谐的基石。 来源: 国际在线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