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7


2014/9/3    热度:358   

 

四、因缘观善根发相。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欲界未到地,身心静定,忽然觉悟心生,推寻三世无明行等诸因缘中,不见人我,即离断常,破诸执见,得定安隐,解慧开发,心生法喜,不念世间之事,乃至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中分别亦如是,是为因缘观善根发相。
 
因为修定会发出来宿世的善根,这一科里面一共有五段。现在是第四段,因缘观善根发相。这个修毗钵舍那里面有因缘观这样的修行法,而这样的修行法,还是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观察人的生命是因缘有的,不是大自在天、梵天王赐给的;也不是无因缘的。所以这里边,它排出去两种事情:一个是无因论,一个是恶因论。无因论就等于是自然而有的,这样的理论是邪知邪见,是不对的。第二种是恶因论,恶因论说是,世间上的万事万物,都是自在天给的,自在天创造的,或者是大梵天王创造的,那么这样的说法是不对的。佛教的理论是因缘论,缘起论。缘起论的意思就是你自己的思想行为创造你自己的生命,这就是缘起论。或者是宿世多少生以前,曾经这样学习过,曾经这样修行过,修过这样的毗钵舍那观的,栽培了很有力量的善根。现在因为修止观的关系,它现出来了,所以叫「因缘观善根发相」。
 
这个发相是怎么样的情形呢?说「行者因修止观故」,这个修行人,他因为修奢摩他的止,修毗钵舍那观的缘故。「若得欲界未到地」,他修行得很好,他得到了欲界定了,进一步又得到未到地定。「身心静定」,得到这样的定了,虽然不是很高深的,但是他的身体各部分的生理,和他的内心都是很寂静、很安定的,不是那么容易冲动。「忽然觉悟心生」,在欲界定里面,或者是未到地定里面,这是很寂静的。但是我们从前面正修行那一大段文我们看,这位修行人,并不全是修奢摩他的;他也是修观的,观就是毗钵舍那嘛!所以这个善根的发相,有可能是在修奢摩他的时候,心里面把一切的烦恼都停下来,就是这毗钵舍那也停下来,心里面明静而住的时候,忽然间「觉悟心生」,那么可能是这样子发出来的。但是也可能是你在修习毗钵舍那的时候,你观察一切法因缘生,观察现前的一念心是因缘生的,或者一念不觉,有了贪瞋痴的烦恼,那么你用这个毗钵舍那的智慧,观察这个贪瞋痴也是因缘生的,就是毕竟空的、无我、无我所的。那么正在这样忆念的时候,「忽然觉悟心生」,这也是有可能的。
 
所以这天台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里面说,解释这个三三昧的时候,他就说;先是由内心的寂静,而后生起智慧。那生起智慧就是刚才说,观一切法空的这种智慧。在智慧的运作的时候,忽然间发出无漏的智慧了,那就是得无生法忍了。若是这样讲,这无漏的智慧叫「大王」,这个智慧叫「大王」,前面奢摩他的止叫「大臣」,那么这样子称呼。如果说是他先是修毗钵舍那的智慧,而后又修奢摩他的寂静,在寂静里面忽然间生出来无漏的智慧了,这太阳出来了。这样说呢,这个奢摩他的三昧叫「大王」,而那个智慧叫「大臣」。那么智者大师这样子来解释这个修行人内心里面定慧的变化,给他不同的名称。而这个意思,在《大智度论》里面有,但是智者大师这么一解释就更分明了。
 
所以这个地方说得了欲界定,进一步得未到地定,在寂静的心里面,「忽然觉悟心生」,那么这是其中的一种了。
 
这个「觉悟心生」,什么叫「觉悟心生」呢?是「推寻三世无明行等诸因缘中,不见人我」。这个「推寻」就是观察的意思,也可以说是分析,也可以是思惟的意思。当然这是属于正忆念的这个范围内的。「三世」,就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这个时间把它分成三部分,在现在的过去,在现在的未来,总合起来就是三世了。但是这三世指什么说的呢?就是「无明行等」说的,就是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这是十二因缘。这个十二因缘,这里面说是三世,「无明、行」是过去的;简单的说无明是属于烦恼,行是业力,这个烦恼一动就有了业力,这两种是属于过去世的。「识、名色、六入、触、受」,这是现在世的果报,现在世的果。爱、取、有;「爱、取」是现在的烦恼,「有」是现在的业力。「生、老死」是未来的果报。这样说就是有现在、有过去、有未来,分这么三世。
 
「诸因缘中,不见人我」,这个十二个等于是分成十二节,一节、一节的。这个众生有天、有人、也有地狱、饿鬼、畜生,但是佛在人间说法,就用人作例子,把它详细的分析出来,就是例出来十二节。如果把它综合起来,也还就是惑业苦这三种。这十二因缘,是说明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情况。若是住过佛学院的,当然是会听讲过。或者没有住过佛学院,在书本里面也可能看到过,我不想详细说明十二因缘,我简单就是说:惑、业、苦。
 
这个「惑」,就是迷惑,不明白道理,也就是我们头些日子讲的「取相惑」,取相惑是最根本的。由于取相的关系,我们的分别心就展转的变化,就会有种种的业力,由业力招感果报就是苦恼。这个苦当然包括六道轮回都在内的。这个「业」包括福业、罪业、不动业;这个业力当然是很多很多,大概的分类就是这三种:一个福业、一个罪业、一个不动业。「福业」就是有利益人的动机,作一些利益他人的事情,就是福业;或者是五戒、十善,这都算福业。这「罪业」就是有伤害人的动机,所作出来的伤害人的事情,这就是罪业了,这就是五逆十恶这一切的事情。这经论上佛、菩萨、历代高僧都劝人受三归五戒,但是劝人学习十善法的地方也不少的。譬如受五戒里面,拿口业来说,说是不妄语。但是在十善里面,它就分成四种了;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就分成四种了。若是一个人欢喜这样学习十善法,我们注意自己的语言,我不要违犯这四种,我不说这四种语言。我感觉人与人之间若有…若把这个「不妄语」分成四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好得很多。所以这个福业,或者说五戒、十善。罪业,或者说五逆十恶。这个「不动业」就是静坐了,当然这个静坐不是属于佛法的,是一般的静坐法;他没有发无上菩提心,他也没有发出离心,他的意思或者为了身体健康,或者愿意享天福、享受这个三昧乐。享受三昧乐这句话,也还有对于我们人的境界,就是所谓欲乐。享受欲乐的人,他放不下欲乐的话,这三昧乐也不能得到的;所以若是有心享受三昧乐,是要放下欲乐才可以。那么这种人没有发无上菩提心,没有发出离心,他修学禅定,那么就是不动业了。这不是属于佛法的。
 
这三种业都是属于「无明缘行」,属于「行」的范围内的。这种「行」当然也是不错,假设成功了的话,或者生到色界天,或者生到无色界天去,寿命很长,在那里很清净、很高尚。但是寿命尽了,也是要死掉的。这个福业、罪业、不动业,就是「无明缘行」这个「行」。
 
这惑业苦,这个取相惑的这个「惑」就是无明。但这「无明」这地方,应该说出两种,就是发业的无明,还有润业的无明。这个发业的无明,就是这一个业力的开始的时候,那个烦恼推动他成就了业力,或者是瞋心推动他造作了什么什么样的恶业,或者是贪心推动他造作什么什么的罪业,当然贪心也好、瞋心也好,都是取相惑推动的,取相惑为根本而发动的。这个业力造好、造成了以后,或者再继续造,那么它还不能立刻得果报的,它还潜伏在你自己的心里面。潜伏在心里面,等到它要得果报的时候,还要有一个烦恼去帮助它一下,它才能得果报的,不然就不能得果报。在这个地方,怎么知道有这么一回事呢?这个地方也关乎到有修行的人的事情。
 
我们就说这个阿罗汉,阿罗汉他得到了圣道了,他无始劫来的业力还有很多没有受果报,不过是,假设他得圣道之前,他造的罪业应该到地狱、饿鬼、畜生去受果报的,得初果以后,这种业力就停下来了,就不会堕落到三恶道去了。但是有的圣人,譬如说这个初果,他不到三恶道去,他还在人间、天上还要流转生死的,二果也是,三果他到了色界天或者无色界天去了。那么这四果圣人,他也无始劫来,到三恶道的罪业没有,在人间、天上的福业还是有的,因为无始劫来的业力太多了,那么他死了以后,他怎么不在三界里面得果报了呢?就是,这个润业的无明没有了;虽然有那个业力,但这个润业的无明没有了,那个业力得不到这个因缘的支持,得不到这个润业无明的帮助,它不发生作用,所以阿罗汉入涅槃的时候,前一念灭了,后一念不生,就入无余涅槃了。所以这个受生死果报这回事情,就是有发业无明,它还要有润业无明,就从这个地方看出来,有润业无明,看出来有这么一回事。我们凡夫,他就是有发业无明,也有润业无明,我们没有修行,到时候遇见什么境界心就动了,你心一动,这个中阴身他去受果报的时候,他心是动的,有时候动贪心,也可能动瞋心,那这就是得果报了。
 
这经上说,这个人下地狱去,是这个人恶业作得太厉害了,临死的时候,他自己感觉到热得厉害,非常的热,他心里面就希望到一个凉快的地方去,一看那个地方有冰山,很凉快,他就跑到那儿去了,那个地方就是八寒地狱。就是你自己愿意去的,你欢喜去的,那就是「润业无明」,它帮助你去受果报。所以佛法的理论,完全要自己负责,这件事创造也是你自己,它的结果也是由你来享受,是不能怨天尤人的,佛法的理论是这么回事。
 
所以这叫「惑、业、苦」,这个「惑」总而言之说是「取相惑」,把它分开来说,或者是爱烦恼、见烦恼,或者是发业无明、润业无明,就是这样子。那么发出来的「业」力有福业、有罪业、有不动业。「苦」,就是六道轮回的果报。「惑、业、苦」。若是有了惑就有业,有业就有苦的果报。有了苦的果报,这个苦的果报和这个惑的关系,在唯识论上说得微细了一点,它说到这个烦恼都是由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的,都是这样子,说得比较微细。所以有的人为什么烦恼轻,有的人为什么烦恼重。这个烦恼重也可以转变为轻的,烦恼轻的也可以转变为重的,就是按你自己怎么样活动,它就怎么样变现,它也不是固定的。因为不固定,所以我们若是努力修行,它就会有效,它就会有进步。如果固定下来,就没有希望了,你不能转变它了。
 
那么这位修行人,他得到了欲界定、未到地定,在他的心里面「觉悟心生」,他能「推寻三世」的因果,这个无明缘行这惑业苦的事情,在这么多的复杂的惑业苦的变化里面,「不见人我,即离断常」。
 
「不见人我」这句话怎么讲呢?这个「人我」就是他执着一个常恒住、不变易的理性。你若看这印度的外道,他们讲的理论。当然印度人也好,中国人也好,我们不注意这个哲学的事情,我们只是学一点生活的知识,维持生活发财,享受五欲,或者是倒楣的生活,就这样过一辈子,什么叫「我、不我」?这事我不懂。那么这也谈不到这个事情。可是印度的外道,他们是很有学问的人。我们通常佛教徒,说非佛教徒、其他的宗教就称之为「外道」。但是印度的外道,你注意读一读这小乘经论,你会知道印度的外道,有些外道是很有学问的人,不是大老粗,不是一般的;很有学问的人,他有一大套理论的。所以这个唐太宗劝玄奘法师把中国的《老子》,《老子五千言》把它翻成印度话,看这是我们中国的哲学,请你们印度人也学习学习。最初玄奘法师不愿意翻,就因为这种理论若和印度的外道的经书比较起来,还是很粗的,不愿意翻。好像我在那里看见的这个说法。就是他们有一大套理论的。
 
他们就是执着,在他们的思想里面,宇宙万物生灭的变化,其中有一个不生灭、不变化、常恒住的「我」,有这么一个「我」,你读《楞伽经》的时候,《楞伽经》有这个说法的,也是这么说,有这个我的。我们昨天讲的十六特胜,这非非想定,就是所有的万事万物都灭掉了,就剩一个我,真常的我独存,是这么回事。
 
那么现在这个未到地定这个人,他在他心里面,「忽然觉悟心生,推寻三世无明等诸因缘中,不见人我」,我没有看见有一个常恒住、不变易的「我」,没有;只是惑、业、苦的变化,就是这样子。若是得阿罗汉果,他入无余涅槃的时候,他前一念灭了,后一念不生,就是这么一个不可思议境界,就是只此而已,并不是有个「我」独存,不是那么回事,所以「不见人我」。
 
这个「不见人我」在《瑜伽师地论》里面,《显扬圣教论》,这唯识的理论和中观的理论是不大一样,但是也是主张是无我,说得很多。这《瑜伽师地论》里面说这无我的道理的地方,有一段文和外道辩论,说了很多。而《大智度论》里也有多少个地方还是辨别这个无我的道理。不过我看那个意思,这龙树菩萨在前,无著菩萨、世亲菩萨是在后的。不过说是《瑜伽师地论》是弥勒菩萨造的,如果是天上的弥勒菩萨造,那就没有话说。如果说弥勒菩萨是人间的学者,是无著菩萨的老师,是无著菩萨的阿阇黎的话,那就在龙树菩萨以后了。如果这样讲,我们把《大智度论》说「无我」的地方,和《瑜伽师地论》说「无我」的地方,把它排在一起去读,他是学过《大智度论》的,可以看出来这一点的。是说了很多的。我们中国传统的佛教学者对这「无我」的理论,当然我是孤陋寡闻,我读这些注解,就是简简单单说几句就完了。我们看了好像也懂了,又好像没懂。如果你把这些讲「无我」的地方,深入地的去看读一下,那里面有很多事情的。
 
说现在这个未到地定这个人,他「忽然觉悟心生」,忽然间就开智慧了,啊!人的生命就是十二因缘,惑、业、苦的变化,在这个生灭变化里面并没有一个真实性的、不变化的「我」可得的,所以「不见人我」。是这么讲。
 
「即离断常」,那么他开了这样的智慧,他就远离了断见和常见。说是有一个常恒住、不变易的我,这就是常见了。现在「不见人我」,就没有常见了。那么一切法也没有断灭,因为有因缘可以生起,缘起法是相续不断的,所以也没有断见。它有生灭变化,所以没有常见。所以「即离断常」。这个断见和常见,这都是外道的邪知邪见,但是我们没有觉悟圣道的人,也还是有这种思想的,不是常见、就是断见。不过你若不注意,心里面不明显,这个常见和断见,在自己的心里面不现出来,若是你学习佛法的时候,你会碰到,你会接触到。接触到,你也可能会有常见、断见;你也可能或者能降伏一下,轻一点。
 
「破诸执见」,这一位有修行的人,这位未到地定的修行人,他的大智慧开了,「破诸执见」,其他的一切的有见、无见、我见、我所见,这一切的恶执见、邪执见都破掉了。如果这是破除我见,那么他就是得无生法忍了,他就是得须陀洹果了。「得定安隐,解慧开发」,他这个时候得到的这个定也更加安隐了,他的智慧也增长了,也开发出来了。「心生法喜」,这就是他又进步了,他的定慧又进步了,所以心里面生欢喜心,在清净的法上有了欢喜心了。「不念世间之事」,这时候他对世间的尘劳,色声香味触这些五欲的境界,这些戏论的境界,这些苦恼的境界,他心里面不念,「不念世间之事」,他是在他那戒定慧的清净界里面明静而住,没有这些掉举妄想的事情。
 
「乃至五阴十二处十八界中,分别亦如是」,这个修行人在未到地定里面开了智慧,从这十二缘起里面觉悟了,得无生法忍了。那么也有的修行人他在未到地定里面,他不是以十二因缘作推寻的境界,他是观察这五蕴,观察这色受想行识,从这里开了大智慧,在这里面知道也是缘起的,也是不常亦不断的,及不见人我,破除诸见,得定安隐,解慧开发的。或者他是在十二处,内六根外六尘,十二处。或者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在这里面推寻它是缘起的、是自性空的、是无我、无我所的,他开大智慧,得无生法忍了,所以「分别亦如是」,也和那十二因缘是一样。
 
「是为因缘观善根发相」,这是这个修行人在因缘观上的善根发出来的相貌,是这样子。其实发出相貌,也就是他以前这样学习过,他这样修行过,所以他现在就这样现出来了。
 
五、念佛善根发相。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欲界未到地定,身心空寂,忽然忆念诸佛功德相好不可思议,所有十力、无畏、不共、三昧、解脱等法不可思议,神通变化、无碍说法,广利众生不可思议;如是等无量功德不可思议。作是念时,即发爱敬心生,三昧开发,身心快乐,清净安隐,无诸恶相,从禅定起,身体轻利,自觉功德巍巍,人所爱敬,是为念佛三昧善根发相。
 
「五、念佛善根发相」,这是第五,念佛善根发相。其实这个就是按照那个五停心分这么五类的。「念佛善根发相」,「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欲界未到地定,身心空寂,忽然忆念诸佛功德相好不可思议,所有十力、无畏、不共、三昧、解脱等法不可思议,神通变化、无碍说法,广利众生不可思议,如是等无量功德不可思议。作是念时,即发爱敬心生」。这是第五条,是念佛善根发相。这是又一个法门,前面是缘起法。这个地方是另一个法门,是念佛善根发相,就是这个修行人宿世他学习过,他修行过念佛法门。修行过这个法门他就栽培了这样的善根了,现在得到未到地定的时候,他就把这善根发出来了。
 
是怎么样发的呢?什么样子呢?「行者因修止观故」,这还是这个为根本。「若得欲界未到地定的时候,身心空寂」,得到未到地定,这身是空了,不见有身的相貌,他的心也是特别寂静的。「忽然忆念诸佛功德相好」,就在这个身空心寂,身心空寂的境界里面,忽然间发出来另一种功德,是什么呢?「忆念诸佛的功德」,忆念十方三世诸佛,无量劫来所成就的功德。这个「功德」,这句话是总说的,底下是别说,是相好的不可思议功德,还有所谓的十力、无畏、不共三昧、解脱等法的不可思议功德。或者说「功德相好」,这是说佛的福德,底下「十力、无畏…」是说佛的智德,或者这么解释也可以。那么忆念诸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功德。
 
那么这个人,他得到欲界定、未到地定,他并不是观佛相好而得的;但是在这个定里面,忽然间就能够观佛的相好不可思议功德,那这真是,你不能不说他是宿世修行过这个法门的了。所有「十力、无畏」,他也能够通达佛的十力的这种功德,四无所畏的功德、十八不共法的功德、这三三昧的功德、八解脱等法的不可思议,神通变化的功德,还有无碍说法的功德,无障碍为一切众生宣说真理,广利一切众生,这样的利益众生,利他的不可思议功德。这个里面,这十力…,这都是名相,若每一个都讲,可是不行的,太多了。我把这个「十力」讲一讲好了。
 
云何如来十力:一者处非处智力,二者自业智力,三者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四者根胜劣智力,五者种种胜解智力,六者种种界智力,七者遍趣行智力,八者宿住随念智力,九者死生智力,十者漏尽智力。
 
「十力」,佛的十种智慧,这是按照佛所成就的智慧之中的后得智,把它分开成为十种。第一种是「处非处智力」。这个「处」是什么意思呢?或者我们明白点说,就是合理的,合理的就叫「处」,不合理就叫「非处」。作善因就得善果,作恶因就得恶果,那么这是合理的。说是作善因得恶果,作恶因得善果,那就是不合理。或者这个「处」当「处所」讲,这个「处所」就是能容受的意思,能容受,有这么一个地方,我们可以在这里住,那么就是容受的意思。容受,也就是容纳、容许。说是作善得恶报,是不容许这样子,这叫「非处」。作善得善报,这是可以容许的。这「处」、「非处」可以这么讲。这个意思,就是六道众生的善恶果报,它是有一个道理的,不是无因论、恶因论的道理,也是否定这件事的。这是「处非处智力」,就是佛是这样子来宣扬这个道理的。
 
第二个是「自业智力」。这个六道众生,他的果报有苦有乐,有高有下,有种种的差别,都是你自己的业力创造的,你自己的业力给你分别的,不是大自在天,也不是上帝给你的,不是。是你自己的业力创造的。
 
那么这两个智力,是说佛为众生说法里面,说这个增上生的法,用这两种智慧为众生说法,是属于增上生这一类的。佛为众生说法,虽然说是无量无边,大概说就是两类,一个「增上生」,一个「决定胜」;为一切众生宣扬佛法,大概的说就是这两类,就是一个是「增上生」这一类,一个是「决定胜」这一类。这个「增上生」怎么讲呢?就是给你说的佛法,你若肯这样作,使令你在人天里面生活得更好一点,就是这样子。说我今生在人间是这样子,假设你肯努力修学佛说的道理,这五戒十善,那么你可能会生天,比人间更好一点,或者是你更容易进步一点,更好一点,身体更健康一点,智慧更大一点,福报也更大一点,心情更快乐一点。不像今生,有的时候好,有的时候倒楣了,不会;更好一点,使令你更容易得解脱一点。这是增上生,就是在生死流转里面,你在人天的世界生活好一点,这是「增上生」。「决定胜」呢,就是三乘的圣道。三乘圣道怎么叫「决定胜」呢?就是你若这样修行的时候,你得了阿罗汉、辟支佛、成佛了,你永久的胜利了,不会再失败的。「增上生」,说我在人间享福,到天上享福,但是有的时候又跑到地狱里面去了,又失败了,不是决定胜,不是最后的胜利,你可能还要垮台了的,所以不是决定胜。
 
那么佛为一切众生说的法门,当然佛的目的就是「决定胜」,希望一切众生皆得无余涅槃,皆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希望你成佛。但是有的众生不肯这样修行,那么只好叫你在人天里面享享福吧!好过在三恶道嘛!所以只好分这么两类。这十种智力,前两个智力就是为众生说「增上生」法门的智力。你要靠你自己努力,你可以得增上生的功德。这样意思。
 
第三个是「静虑解脱三昧智力」。这个「静虑」就是色界四禅。这个名字,这经论上有的时候这样说,有的时候那样说,说的不是完全一致,但那意思就是得了色界四禅,无色界四空定,得了三三昧,得了八解脱,就是得了这么多的禅定;佛得了这么多的禅定的功德。当然这都是无漏的,而是究竟圆满的佛境界的。那么佛有这样的智慧力量,就能够深入的观察一切众生的内心世界。我们说浅白一点说有他心通,其实用他心通还不够,就是佛能知道你的内心的世界是怎么回事。
 
那么这样子,第四个「根胜劣智力」,就可以知道你这个众生的善根,你宿世你的信进念定慧,你无贪、无瞋、无痴所作的善法,你栽培的善根是胜、是劣?是很有力量呢?是很微弱呢?那么都知道了。由于有这个「静虑解脱三昧」的智力,所以知道众生根性的胜劣。
 
「种种胜解智力」,这个「胜解」是什么呢?这个玄奘三藏翻个「胜解智力」,鸠摩罗什法师他就翻个「欲」。这翻个「欲」是什么意思呢?「根胜劣智力」是过去;你过去栽培过善根没有?你栽培的善根是很强有力呢?是很软弱?就是「劣」,是指过去说。这个「胜解」是指现在;佛他不是用散乱心和众生接触的,都是在禅定里面,当然我们看见佛还行住坐卧的,但是佛的心都是在禅定里面的;那么他也看出来你现在这个「欲」,这个「欲」不是别的意思,就是你现在这个人的兴趣在什么地方?说这个人他的兴趣欢喜作医生,他就对作医生的这件事「胜解」,他有很丰富、很深刻的知识,强有力的知识,就叫作「胜解」。人是这样子嘛!你对什么事情有兴趣,你就对什么事情特别注意学习,那么你对那件事,你就有胜解了。所以这个「胜解」,玄奘法师翻个「胜解」,罗什法师就翻个「欲」,他们是一回事,是这么意思。那么佛也看你现在兴趣所在,你有什么知识,有什么专长,你的心里活动是欢喜在那一方面的。
 
「种种界智力」,这个「界」在这里说就是「因」,因就是种子,是指烦恼说的。这个「根胜劣智力」,这个「根」是指善根,是清净的。「种种界智力」这个「界」是指染污的烦恼的种子。佛在那个甚深的三昧里面那个清净的智慧,看你这个人,你这个烦恼,你是那一个烦恼重?那一个烦恼轻?「种种界智力」都知道了。这个烦恼,这里面也包含了业障。这个业障和善根,互相中间有问题,它有时候障道,是不是障道?或者是不障道。这人的烦恼,我们头几次也讲过,烦恼和业力有点不同。什么叫烦恼障?就是你要想修行的时候,这烦恼就来了,烦恼一来,你这个心没有力量去修行了,就障碍你修行。如果虽然有烦恼,但修行的时候没有烦恼;有烦恼而烦恼不障碍你,你就可以修行。那么这个业力也是有相同的意思,你不修行的时候也没有什么事,我身体也四大调和、心情正常,等到要修行的时候这业障来了,来一场重病就不能修行;等到病好了又不发心修行了,这叫作「业障」。现在佛就是看一看你的种种界,你这个烦恼、你这个业障,它是不是「障」?谁没有烦恼?谁没有业障?都是有,但是有的人虽然有但是不障,这事情也是很妙。那么这样情形,佛的大智慧,就像医生看病开方似的,应该怎么样开示你什么法门,你应该怎么样修行,是这么意思。
 
「遍趣行智力」。遍趣行智力,这个「行」就是人的…也可以说是业;譬如说你静坐修学禅定,这禅定也就是一种「行」,这是「不动行」或者「不动业」。那么你欢喜持戒、欢喜造佛像、欢喜忍辱,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都是「行」,都是一种功德行。本来这个行也应该包括五逆十恶这个罪业的行,福行、罪行、不动行也应该包括在内,但是前面「处非处智力」、「自业智力」,这是一切有漏业放在这两个智力里面了,所以这「遍趣行智力」就是三乘圣道之行;你修学小乘佛法也好,你学习大乘佛法也好,你所有这一切清净的行。这「趣」字是什么意思?「趣」就是向前进,向前进步就叫作「趣」,这就是由因而向果,这个「行」就是个「因」,这因有向果的能力,就叫作「趣」,所以叫作「趣行」。「遍趣行」呢?这「遍」就是一切的,你在佛法里面修学的圣道,当然无量无边的法门,也就无量无边的行,遍趣行,是一切依据佛法修学的圣道之行,佛都通达;你若这样修行,你会从那里经过,后来结果怎么样?你若这么修行又是怎么样?无量无边的法门它的因果的情况,佛都明白,而且知道你这个多业障的众生这样修行会怎么样?你这个少业障的修行又怎么样?佛都「遍趣行智」,这无障碍的智慧都是通达的。
 
「宿住随念智力」,那这就是宿命通。佛能通达,你这个众生前多少生你是造了多少罪,你是怎么样栽培善根,所有的事情都通达。
 
「死生智力」,死生智力就是天眼通。天眼通能看现在的事情,又能看见未来的事情。说是这个众生死掉了以后生到什么地方去了?喔!他生到天上去了,喔!这个人死了,他到阿弥陀佛国去了,佛都是知道。那么就是佛知道你这个众生若是修行这个法门的话,如果不退转的话,你将来到那个地方去了,佛也知道。虽然现在你还没开始发心,佛已经知道了。
 
「漏尽智力」,漏尽智力就是你若入圣道,你若能够得无生法忍了,你这个时候断除去多少烦恼,佛都知道。你这个「漏」,你这个烦恼断除去多少?所有的众生,说这个修行他得初果了,那个人修行得初果了;初果与初果也不一样的,他断除去我见的烦恼也有多少的不同的,一直到由初地菩萨、二地菩萨、…乃至十地菩萨,它是有无量无边的差别的,叫「漏尽智力」。
 
那么这后面的八种智力,就是佛为一切众生说这「决定胜」的法门的智力,有这种智慧。而这十种智力,为什么叫作「力」呢?就是不可屈服。就是佛这个智慧这样观察到了是这样的,任何人你不能够屈服他的,就是决定这样就是这样了。「十种智力」,这是按照佛的大悲心为一切众生说法的智慧,把它分成这么十样,就是度化一切众生已经圆满了。
 
这是说这个修行人在未到地定里面,身心空寂的境界里面,忽然间忆念诸佛的功德相好不可思议,忆念诸佛的十力的功德不可思议。
 
云何为四:一正等觉无畏,二漏永尽无畏,三说障法无畏,四说出道无畏。
 
这个「无畏」,就是四种无所畏惧。四种无所畏惧,第一种是佛在为众生说法的时候,佛自己说:「我是正等觉者」,就是佛具足了一切的智慧,具足了一切种智,通达觉悟一切法的真相了。没有人说:「喔!这件事你还不明白」,没有人敢说这句话。如果有人说这句话,佛也无所畏惧。
 
「我是诸漏尽者」,佛自己说:「我是一切烦恼完全都灭尽了」,心里面是究竟的清净了,不像阿罗汉还有余习,菩萨也不能和佛比,唯有佛是一切都漏尽了,究竟清净了。没有人说是:「你这个人还有烦恼,你这个烦恼还没去掉」,没有人敢说这句话的。这是佛在世的时候,佛曾经诃斥提婆达多尊者,诃斥他。有的时候对罗睺罗似乎是照顾了一点。
 
就是律上,出家人,这些大比丘住的房间,总是先分配好房间给上座住,是论你的戒次这样分配房间。那么罗睺罗是个沙弥,他也占一个房间,但是有比丘来了,你就得让出去。让出去嘛,罗睺罗没有地方住,就跑到什么地方去呢?跑到佛的厕所去了,在那里住一宿。这时候佛在入定,就知道有问题;说是这个天要下大雨,这个地里头有个大蛇要出来,这个大蛇出来了,这个水大了,这个蛇的洞灌水了是怎么的,这个大蛇出来也是要到佛的这个厕所来的。罗睺罗在厕所里危险啊!如果我若不照顾的话,这个释种姓会有问题,释种姓会起来反对,会怎么怎么的。所以佛就预先,就是这个大雨要下还没下,佛就把罗睺罗叫到他自己的房间住一宿,有这个事情。
 
有这个事情呢,说是人家又讥嫌了:「啊!你佛是断了烦恼了,你对罗睺罗就特别爱护,你对提婆达多就特别的诃斥他,你不是还有烦恼吗?」就是有人这样讥嫌。佛说:「不是,这是各有各的原因,并不是烦恼。」就像刚才说,罗睺罗如果不照顾,释种姓很多人起来会毁谤三宝,那么不是断善根了?对这个提婆达多,提婆达多的性格,他要作恶业,应该要诃斥他的,这不是烦恼的事情。所以这是「我是诸漏尽者」。
 
「我为弟子说诸障法」,这个想要修行修学圣道,有些事情你不能作,你若作这些染污的事情,就障碍你自己的修行不能成就的。若有人说:「这件事作了不能为障」,这地方也有个原因的,什么原因?譬如说这个在家人也能得初果,也能得二果,再努力也可以得三果,那么就有人说了:「这个夫妻,这个YIN欲不障道,因为在家人他有太太,他有能得初果嘛!」佛说:「他在家人,他是有夫妻,他得初果,这个事情他一定是很轻微,他的欲心不重。但是你出家人,你若去这样子,你就不行,你就不可以。你若这样子,你就不能得初果,因为你犯戒了就有罪。但是在家人,你若受了五戒,你若犯了邪YIN戒,那也不行,你也不能得初果,也是不能的。」它就是有这么一个分际,有这么一个界限,你超越这个界限就不行。那么这是「说诸障法」。
 
「说出离道」,说出离道,譬如你这样修学戒定慧,你就能够出离生死,得大解脱,得涅槃的,就能得涅槃。有人说:「不,我这么修行,不能出离。」佛无所畏惧。所以这叫作「四种无所畏」,无所畏惧。其实这里面事情也很多的,我说不那么多了。
 
「所有十力、无畏」,「不共」就是十八不共法,十八种不共法,就是超越了阿罗汉一切菩萨的境界,唯独佛有这种功德。「三昧」就指三三昧说的,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这「无作三昧」,鸠摩罗什法师翻个「无作」,玄奘法师翻个「无愿」,意思也是一样。「解脱」就是八解脱,「等法」。
 
「不可思议」的「神通变化」,这「神通」包括六种神通。「变化」就是神通包括一切变化,或者另外有十四变化。「无碍说法」,佛为一切众生说法,都是无障碍的,佛能够知道一切众生的根性,能够契理而又能契机,所以叫「无碍说法」,这个凡夫不行的,这个阿罗汉也是很好,但是还不如佛。
 
「广利众生不可思议」,这个得未到地定的这位修行人,在他的清净心里面,他忆念诸佛的功德,那么这就是念佛的善根发相。这个「念佛善根发相」,我们现时代的念佛,多数是「持名念佛」,就是念佛的名号,自己能够摄心不乱,专心念佛的名号念佛;我们若说「念佛」,就是说这样念佛。而实在这念佛法门,在经论上说的那样念佛法门,是指念佛的功德,念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不可思议功德,念佛的十力,念佛的四无所畏,念佛的十八不共法,念佛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念佛的这些功德,这叫作「念佛法门」。所以这念佛的善根发相就指这些,在他的未到地定寂静心里面,就是等于念佛的功德了,这样子,这叫「念佛的善根发相」。
 
「作是念时,即发爱敬心生」,这个修行人,他在心里面这样子念的时候,他对于佛这个爱敬心就生起来了,因为,这就是佛有这么多的无量无边的道德,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是特别的发出来恭敬心,就是尊重他的道德,这恭敬心就生出来了。我们凡夫对于圣人的恭敬心也会有,我们多少相信佛法,佛法里面说的圣人我们有多少恭敬心,但是这个恭敬心也不是太强。
 
要到什么时候,那个恭敬心才是特别的比较开始好一点呢?要初果圣人以上。因为初果圣人,在他的清净心里面,他那个正念一提起来的时候,他有圣人的境界,他那无我的智慧一现前的时候,也见到那个我空的真理了,这是圣人一部分的功德他见到了,他心里面正忆念,「啊!佛菩萨这广大无边的功德。」他的恭敬心就生起来。我们凡夫,圣人的功德我们一点也没有,也没有成就,我们只是在文字上分别「佛有这个功德,佛有那个功德」,只是忆念功德的名称,忆念功德的名字生一点恭敬心,这个恭敬心不能和初果圣人对佛的恭敬心相比,不能比的。
 
所以这个地方说「即发爱敬心生」,看这个文的意思,这个人就是得无生法忍了,所以他对于佛的境界,发出特别诚恳的爱敬心。
 
「三昧开发,身心快乐,清净安隐,无诸恶相」,那么这个修行人,他这样念佛的功德,爱敬心一生出来,他的三昧也开发,又进步了。他身心上也特别快乐,这轻安乐也增长了,他这个清净心也增长了,特别安隐。「无诸恶相」,这个凡夫的恶相除掉了很多,所以「无诸恶相」,这些五盖,这都是恶相,其他的这些微细的执着也都是恶相,「无诸恶相」。
 
「从禅定起」,从禅定里面出来。「身体轻利」,这个身体不浊不重,身体很轻、很灵利。「自觉功德巍巍」,他自己也就感觉到这功德很高大。「人所爱敬」,其他的人看见他呢,也对他生欢喜心。「是为念佛三昧善根发相」。
 
复次,行者因修止观故,若得身心澄净,或发无常、苦、空、无我、不净、世间可厌、食不净相、死离尽想、念佛、法、僧、戒、舍、天,念处、正勤、如意、根、力、觉、道,空、无相、无作,六度、诸波罗蜜、神通变化等,一切法门发相,是中应广分别。故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前面是约这个五停心,分这么五类善根发相。这底下又说出来其余的,还有不同的善根发相。
 
「复次」,这个修行人「因修止观故」,他「若得身心澄净」,就是得到欲界定,又得到未到地定,他身心很清净。或者呢,他不但是前五种善根发出来,这也是不一定,有的时候发出一、两种,也可能发出来五种,这是也不一定的。那么这个人或者发出来这「无常、苦、空」这个地方,这个就是在《大智度论》上看呢,这就是「十想」。说是「十想」也可以,或者说「十念」也可以。不过其中,这里面有个「空」,「发无常、苦、空」有个「空」字,在那个《大智度论》那个「十想」上面没有这个「空」字。下面那个「死离尽想」应该有个「断」,在那「十想」里面有一个「断」,这里面没有「断」,加一个「空」,就是这点和《智度论》有点不同。底下「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这个是「六念法门」。
 
就是这个得未到地定这个人,在定里面他能发出来这样的智慧。「十想」这个「想」实在也就是智慧,他有这个「无常」的智慧、「苦」的智慧、「空」、「无我」的智慧、「不净」的智慧。这个「不净」就是观身不净。这个「世间可厌」,这个世间不是一个可爱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不可爱的,叫「世间可厌」。
 
这「世间可厌」这句话,这个凡夫的世界就是好好坏坏的这样子。这个增劫的时候,凡夫的世界分两个时期,一个是「增」,一个是「减」。这个「减」就是人的道德渐渐的向下减、不道德,由道德向不道德那方面去,这个大方向来说,那么就是叫作「减」。这个「增」,由不道德向道德那方面去,那叫作「增」。「增劫」的时候,人的寿命、福报越来越大,品德越来越好。这个「减劫」就是人的寿命渐渐少,福报也渐渐小,这个道德、品德渐渐的坏,这是大方向这么说。尤其这个减劫的时候,世界上多灾多难,有战争的灾难、有传染病的灾难、有饥馑,世界上天旱,这个粮食不够吃,很多人饿死了,这样的世界当然是可厌,不可爱的地方。就算是增劫的时候,人的品德好一点,但是所有的这些贪瞋痴的烦恼还都在那里,就是遇见好因缘,人就向上,遇见坏因缘人就向下,众生没有固定性了,就是这样,这就是流转的意思。若到圣人的世界呢,「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他们都断烦恼,究竟的和平了,所以那才是可以安居的地方了,所以世间是可厌。
 
「食不净相」,这个世间上的人,这个食都是不清净的。这个「不清净」怎么样说法呢?我们若是看比丘律,看出家人的戒律,这样的道理会容易明白一点。怎么叫作「不清净」?譬如说,这个人是作土匪的,他作土匪,他赚了很多钱,他偷到了很多钱,他用这个钱来供养三宝,来给你作用途,作生活的所须,这就是「不清净」,这个饮食就不清净,食就不清净。如果说这个人他是一个很守本分、有道德的人,用他合法的生活方式赚来的钱来供养三宝,那么这样的为我们出家人作生活所须的一切,这叫作清净。说「食不净相」,当然这是一种解释,其他的解释,我们观察吃的这个汤,吃的这个饭,我们说厨房作菜的人怎么怎么的,是不清净,我们这样想,当然这也可以解释。
 
这在优波鞠多尊者,有一个大比丘跟他来学禅。他一入定一看,喔!这个比丘贪着饮食,对这个饮食特别讲究的。因为他爱着这个饮食,使令他不能够成道。我们人的境界,要去调查一下,或者问问你自己坦白坦白,可能知道你的消息。这个优波鞠多尊者是大阿罗汉有神通,他就入定一看,就把你完全看明白了。那么这一天优波鞠多尊者说:「你到这儿来跟我学禅,我明天请你吃饭。」这个比丘对这件事很注意的,他听见这句话,心里很欢喜。那么优波鞠多尊者作了乳糜,大概「乳糜」我看这意思,就是这个饭里面加牛奶的意思,叫「乳糜」。就放在这个比丘前面,另外又放一个空碗,放在那里。这个比丘,他这个脾胃好,所以一看见饭来了心里非常欢喜,就想吃,但是又很热,又不能吃,他就用口吹,吹那个饭叫它凉。优波鞠多尊者说:「你为什么要吹呢?」说是:「这个饭太热不能吃呀!」那么优波鞠多尊者说:「你心里面那个热若凉了,问题就解决了。」这个比丘忽然间有点感觉到惭愧。这个时候尊者就告诉他:「你现在吃,你吃一口,不要咽下去,就吐在这个空碗里头。」当然他就听着他这样作,吃一口就往空碗里吐,吐完了。优波鞠多尊者说:「你把这个吐的再吃下去。」那么这个比丘说:「已经吐出来怎么能吃?那已经不干净了,我不能吃。」那么优波鞠多尊者就从这里开示他,就说:「你出家这么久了,你没得圣道,你的业障就是在这里,你从这么以后不要再贪着饮食。」那么他就跟他学禅,就得阿罗汉果了。所以这是,人不是圣人,总是有一些地方有点不对劲。
 
那么这个地方,说是「无常、苦、空、无我」这样修行,修这个观法,可以得初果须陀洹了。得了初果须陀洹以后呢,他还有欲心,就用这个不净观,世间可厌、食不净想、死想,用这个修行方法来离欲,就是初果修行这个方法就可以进步到二果、到三果了。得到三果以后呢,就修这个离想、尽想,用这个法门来断除去剩下的烦恼,就可以得阿罗汉果了。所以这样说,这个「无常、苦、空、无我」这是见道位;不净、世间可厌、食不净想、死想是修道位;底下这个离想、尽想,应该加个「断想」,这是到无学道的时候,就是得阿罗汉果以后的境界了。
 
这是初果修这个无常观、苦观、空观、无我观,得初果。得初果以后就修这个不净观、世间可厌、食不净想、死想,这样就得三果了。得三果以后再修这个断想、离想、尽想,就得涅槃,所以是见道、修道、无学道,修这个「十想」可以能这样成就的。
 
问:这有几个问题。「修念佛定中行者的神识脱离身体飘游空中,神识动念欲至何处即至何处,但一方面神识尚在念佛,请法师解说此种修定方法之利害得失。」
 
答:这个方法不好!不要这样子。因为你若是神识离开了身体在空中飘游,这里面有几方面有问题。你身识不在了,你这个身体在这里也并不是死尸,不是死尸但它也没什么作用;没作用,你这个地方有什么问题的时候你不能处理。
 
我说这个灭尽定的问题。这得灭尽定的人,他要入灭尽定的时候,他要预先防范几项事;就是入了灭尽定以后老鼠不要来咬我,水不能漂我,火不能烧我,所有伤害我的事情都不能伤害;先要这样祝愿然后才能入定的。你若不这样祝愿,你入了灭尽定以后,你在房子里住,老鼠到处都有,那么就会咬你;有时候大火来了,把房子烧了,这个身体也烧了。如果你若祝愿呢,老鼠不能咬;有时候有大火,而这个入灭尽定的人身体不会被烧;任何的伤害都不能伤害他。你要预先祝愿的。
 
如果你念佛,你说你这个心走了跑到虚空去了,你这个身体在这里随时有问题你不能处理,因为你也不是有甚深的禅定,这个定不能保护你。
 
第二,你这个神识跑到…(其实就是妄想),跑到虚空里;虚空里很多的鬼神邪魔妖怪,多得很,如果你遇见了他,他伤害你,你有什么办法?所以不应该这样子做。
 
你还就是保护这个身体,在这里一心念佛;不要动,不要离开这个身体。
 
问:这又一个「那种食物对身体于修打坐禅定有帮助?
 
答:这是不一定的事情。人与人都不一样的,不能说你合适,我也合适,不是那么回事。就是你自己要试验,你自己要注意,就会知道了。
 
问:「在定中,外面的声音是否听到?」你问这个问题。
 
答:本来应该说,这前五识不动了,就是入定了。这入定与出定有什么分别?前五识不动就是入定了,前五识若动就是出定了。但是我看那《成实论》上说,(不要说欲界定、未到地定),就是到了初禅的时候,还能听见声音,二禅已上不听见声音了。你说在定中外面的声音是不是听到?那么欲界定、未到地定都是听见声音的,虽然入定了,外面的声音还是能听到,但是心不乱;你若乱,那就是没有定。
 
念佛、法、僧、戒、舍、天、念处、正勤、如意、根力、觉道、空、无相、无作、六度、诸波罗蜜、神通、变化等,一切法门发相,是中应广分别。故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现在的文是说这个修行人善根的发相。善根的发相是分两段文说明的,第一大段是约五停心,分五类善根发相。后边这段就把其余的善根又说明了一下。昨天说过了的是「十想」,也可以说是「十念」。现在刚才念的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是「六念」。下面「念处、正勤」是三十七道品。
 
这个「六念」一开始的是说「念佛」。昨天说过,我们现在的佛教通行的念佛法门,多数是「念佛名号」。当然这也是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所开示的,不过在古代,它是注重念佛的功德名为「念佛」,也可以说是「实相念佛」也在内。这个就说到这里。
 
「法」,是「念法」,这个念法,可能在我们的佛教里面,不大常讲怎么叫作「念法」?所以现在我简单的为各位介绍一点。「念法」,这在《大智度论》里面有说到,可是在玄奘法师翻译的《法蕴足论》里面也同样有说到,它就是例出来这么七条。这个比丘,这个出家人在阿兰若处住,如果有什么问题的时候,应该这样念。在这个经论上说这个「六念」的法门,是因为在阿兰若处住的比丘,这个时候心里面有点恐怖,有点害怕。那么害怕的时候怎么办呢?佛就说:「你念这个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就不怕了,这个心就会安下来。」这个六念法门的缘起是这样子。
 
那么这个「法」怎么样念法呢?我们一般说「佛法」,但是什么是「佛法」呢?就是教、行、理,分这么三部分,教法、行法、理法。这个天台智者大师他这样为全部的佛法分类,就是教、行、理。全部的佛法就是这么三类。但是到后来,到唐朝玄奘法师的大弟子,窥基法师他又添个「果」字。就是教、理、行、果,他这样分。那么智者大师的意思,这个「果」就是含摄在「理」里面了。但是《俱舍论》上它只说两种,就是「教」和「证」,(证道的「证」,言字边的「证」,教、证)。我们现在呢!还就说是「教、行、理」,分这么三类,教、行、理。现在说这个「念法」,在《法蕴足论》里面说的,也是说是佛说的,分这么七条来念这个法。我们静坐的时候,修止观其实也就是「念法」。但是现在佛所开示的「念法」,比较全面了一点。
 
第一条是「善说」。佛的正法是佛经过长时期的修行成功了、觉悟了,然后把它善巧的宣说出来,说得恰到好处,恰如其分的,那么叫作「善说」。那么这样的解释就不是凭虚妄分别去讲说的,是他真实证悟了以后他有清净微妙的智慧,他按照闻法人的程度,用语言文字把它表达出来,所以叫「善说」。这样这个「善说」正好就是「教法」,是这个语言文字的佛法了。
 
第二条是「现见」。这个「现见」是什么呢?就是佛说的这个正法,你若肯努力的学习、修行,你现生就可以见道、就可以证悟了,不是一定要等到来生的,所以叫作「现见」,有这么一句话。
 
第三条是「无热」。无热,「热」是热恼,就是烦恼。见到这样的正法有什么好处呢?就是没有苦恼了,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你见到这个真理的时候,所有的贪瞋痴的烦恼,六道轮回生死的问题都消除了;使令你清凉、安隐、自在、解脱,所以叫作「无热」。
 
「应时」,这个「应时」也有的地方翻个「不时」,玄奘法师翻个「应时」。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学习佛法,你修行佛的正法,你随时都可以修行都可以契入的,并不受时间的限制的。不是说这个时候不可以静坐,那个时候你不可以去拜佛,没有这种限制的。
 
「引导」。这个「引导」怎么讲呢?这个就是指行法,教、行、理这个行法,这个三十七道品这就是个行法。你按照佛说的正法去修行,他能引导你通达佛的正法。佛在经里面说的这个圣人的那种清净的、高尚的、不可思议的境界,我们能够明了都算很不容易了,说是要我们修行,有那种可能会成功的吗?所以佛说「引导」,你按照这个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你按照这个四念处去修行,它有能力引导你通达,有这个通达的能力的。像一个人身体很软弱,那么他去跟那个懂得拳术的人练功夫,渐渐的身体健康了,这一个手就可以拿五百斤。那么最初这软弱的人说:「我现在拿二十斤都很辛苦,拿五百斤,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你不断的运动、不断的锻炼,这个身体的健康逐渐的进步,喔!就成功了。说我们人的身体,这心力,这虚妄分别的境界,似乎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但是佛说「引导」,这个教法你不断地学习和修行,能够引导你通达的,你应该相信,有这个意味。
 
「近观」,「近观」这个「近」字,远近,就是距离得不远,很近。但是这个字在这里,它也有进步的「进」的意思,不断的努力你就不断的进步,你就继续和圣人的境界距离越来越近。所以这「近观」,这个「观」或者说是你所修的奢摩他、毗钵舍那,你不断的修、修、修,就是越来越和圣人的那个清净的境界越接近,你就得到阿罗汉果了;或者大乘佛法里面说,你也就可以成佛了。那么这样解释呢,这个「近观」是由见道而后的修道,到无学道。这个「引导」是由凡位入圣位,就是入到见道。见道以后的修行的行法,就是近观了。这样解释,就是这个引导和近观有这样不同的地方。
 
「智者内证」。佛说的这个正法,是有教、有行、有理,是一切智者;这个「智者」是什么呢?是谁呢?就是佛和佛的这些圣弟子,已经成功的、得到圣道的弟子,是这些人都称之为「智者」。是他们已经修行成功了,在他们的内心里面已经证实了的,不是说说而已的,有实效的。你若肯这样努力,你也一样的会成功的,所以叫作「智者内证」。
 
这一共是分这么七条,在《法蕴足论》(T26.492c)上也说是佛说的,告诉我们这样念法。在这个《大智度论》解释这个「念法」的地方,说出来一段事情,说这个阎浮阿罗汉,这个阿罗汉他的名字叫「阎浮」。他得阿罗汉果以后,他说出了四句话。这个阎浮阿罗汉他说:「我昔作外道,五十有余年,但食干牛屎,裸形卧棘上」(T25.221c),说我以前是个外道,不是佛教徒。作外道作了多久呢?作了五十多年了,可见这个阿罗汉年纪也不小了。那么他在五十多年,怎么样用功?怎么样修行呢?「但食」这个「干牛屎」,「裸形」、不穿衣服,卧在那个「棘」上面,那个有刺的木头上面去,修那种苦行,修那苦行。修了五十多年,无有少法可得,一点成就也没有,只是自己苦恼。现在出了家,见佛闻法三个月,「所作事办」,我应该作的事情都作好了,就得阿罗汉果了。那么这个阿罗汉,他出家三个月得阿罗汉果。作外道作了五十多年就只是苦恼,没有得到什么好处。
 
那么这个意思就是佛法是现见的,是智者内证的,的确是无热、引导、近观、智者内证,的确是这样子。那么这个念法,佛告诉我们这样念法,若是能这样忆念,能这样观念,能这样的正忆念,那么我们修行的信心也就会提起来,这个勇猛心也会生起来,也就不会懈怠了。
 
念佛、念法、念僧。这个「念僧」这里说这个「僧」当然是指圣人说的,圣僧说的,不是凡夫僧。这个「僧」当然有凡夫僧,也有圣僧。这个「念僧」这个「僧」是指圣僧说的。我们一般说归依三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归依僧这个「僧」是什么僧?严格的说也是圣僧,不是凡夫僧,是指圣僧说。这个归依僧,我们通常说归依三宝;佛宝,这当然是最圆满的清净的圣境。法宝,当然也是大般涅槃,也是圣境。这僧宝,说是「宝」,要称之为「宝」,当然指圣僧说的,不是指凡夫僧说的。
 
我也听人说过,有些在家居士,最初对佛法有一点信心,对出家人也有恭敬心,所以就发心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了。但是过了多少年以后,他对人宣布说:「我归依佛、我归依法,我不归依僧。」我听见了这个话,我有两个想法;一个想法呢,我们出家人被人这样子说,我们应该发惭愧心,这是我的想法。第二个想法;这个居士他懈怠,他有没有修行不说,他没有学习佛法。因为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这个「僧」是圣僧,你怎么可以说「我不归依僧」?你什么理由不归依僧?说是这个圣僧,当然是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这些大阿罗汉,乃至初果圣人都是僧啊!连这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世音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弥勒菩萨,这都是僧啊!是大乘的僧宝,你怎么可以说「我不归依僧」?说这些圣僧你都瞧不起了?你不归依啊?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这个居士,他对佛法的认识不够,所以说出来这种外行的话:「我不归依僧」。
 
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说这个六念法门,这个「念僧」当然是指圣僧说。可是我又回头来一想,说是归依佛宝、归依法宝、归依僧宝;我不归依僧。这个问题还应该再想一想。说是所有的出家人,也不是生来就是出家人,他原来都是在家人,都是相信了佛法,然后才出家作僧人的。作僧人,那一个人他是见了佛?尤其是现时代、末法时代,他见了佛,他见了真实是明明白白的见到舍利弗尊者了,说是他见到文殊菩萨,听他说法有了信心的;我看这样的人可能没有,就是有也很少,也还靠不住。多数也还是这四大,地水火风造的庙,我们就姑妄言之,是说这个出家人是凡夫,他在这里住持这个庙,他供的佛像是这样的佛像,也是这样的白纸黑字的书,那么这个凡夫僧在这里住持佛教,他就在这样的佛法僧上面受到了感动,他有信心的。说:「我不归依你这凡夫僧,我归依圣僧」,是对的;但是你的信心还是由这个境界上引生出来的、引发的,不能与凡夫僧完全没有关系,还是不能的。所以严格的说,归依三宝,这僧宝里面是圣僧,但是与凡夫僧还是有关系的。
 
这里面说念佛、念法、念僧,是念的圣僧。这个「圣僧」怎么念法呢?就从这个须陀洹开始,须陀洹向、须陀洹、斯陀含向、斯陀含;那么四向、四果,这都是圣人。但是这个须陀洹向这个地方,还有一点问题。当然经论上说得很明白,四向、四果都是圣人,他用这个「圣」字来表示这个四向、四果,当然这个分际是很明白的了。就是须陀洹向也是圣人,不是凡夫。但是有的地方呢,在四向之前,这个暖、顶、忍、世第一,他还不是圣人,但是说他是须陀洹向;这样说,这个地方就有点出入的。不过这个不管它了。是念这个圣僧的时候,怎么念呢?就念他有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有这五分法身的无漏的功德。这个僧,这个比丘、比丘尼,或者这个沙弥、沙弥尼,他心里面有无漏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的功德,所以称之为宝。这个阿兰若处的比丘,他就这样忆念。
 
「念戒」,念佛、念法、念僧,还念戒。「念戒」是这个阿兰若的比丘他自己在忆念,因为他害怕了,这佛告诉你要念自己的戒,说:「我从出家以来,我持戒清净,重戒、轻戒都清净的,就是有的地方不清净,我也忏悔清净了。有清净戒的功德,我不害怕,我就死了的话,我也不会到三恶道去。」所以就是这样念这个戒。
 
还「念舍」。「念舍」就是这个比丘,他也能够舍,他的衣食住的盈余,他也可以去帮助他人,也有这种功德。
 
「念天」,念天是说六欲天,欲界的六天。欲界的六天有什么功德他生到天上去了呢?他是有几种功德的。这个比丘他念天,是「天」原来在人间的时候,他有这五种功德,所以他在人间死了以后就生到天上去了,信、闻、戒、舍、慧,就是这样。他对于佛法僧有信心,他又能听闻佛法,对于佛法的道理也很纯熟的,这叫作「闻」。他又能受持三归五戒,他也多少有点布施的功德,他还有这个智慧。这个智慧是什么呢?知道无常、无我的道理,苦集灭道的道理,他能够深深的信受,那么这就是「慧」。他具足了这五种功德,所以他生到天上去了;我现在也有这五种功德,我若死了,我也可以生天的,所以不怕,不怕死。在阿兰若处住,有什么问题的时候、恐怖的时候不怕!自己给自己强力起来,强硬起来。
 
那么,这就是六念。底下是「念处、正勤」,这是三十七道品。
 
这个三十七道品,在佛法里面说,在我们出家人来说,这倒是很重要的佛法。就是应该是出了家以后学了戒,学了戒以后就应该学这个三十七道品的,就是应该学,学了以后就应该修行的呀!我现在也想把它简单介绍一下。
 
这一共是七段,「念处、正勤、如意、根、力、觉、道」,这是七科。第一科就是「念处」,「念处」就是四念处。这个「处」就是所缘念的境界,所念的境界,这个所念的境界一共是有四样。这鸠摩罗什法师他翻译的翻个「处」,「四念处」。玄奘法师翻的是「四念住」,行住坐卧的「住」,翻的字是不一样。玄奘法师翻的这个意思,这个「念住」,这个「念」是明记不忘的意思,因为这个「念」,把这个法门都能忆念明记不忘,安住在这个境界上,然后用智慧来观察。如果你没有这个念的话,这个境界不现前,那么智慧观察什么呢?所以一定要有「念」,可是其中主要的,要发生作用的又是智慧。所以,以智慧为主,但是又要有「念」的帮助,所以「念」和「慧」是互相支持、互相合作的。那么这个智慧是什么呢?就是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个无常、无我、不净这就是智慧,用这样的智慧来观察这四种境界。观察这四种境界,就破除去我们在这四种境界上的颠倒,我们认为这个身体是清净的、是很美妙的、是很可爱的,佛说这是颠倒,你应该观察这个身体是不清净的、是臭秽的,应该这样子把这个颠倒破除去。
 
有一个颂说:「是身属老死,众病之所归,薄皮覆不净,愚惑为所欺」。「是身属老死」,我们这个身体他是不能自主的,他是属于老、属于死的,他终究有一天他要老了、他要死了。「众病之所归」,不但是老死,还有很多的病痛都是储藏在那里头,储藏在这个身体里;这个身体就是又要老、又要死,若没有老、没有死,而还有很多病痛的。头几天说「如粪中果」,就是这么个问题,这样子。「薄皮覆不净」,这个身体本来是很臭秽的,但是有一层薄皮把这个不净包起来,看上去就好像清净似的。如果把这个薄皮剥下去的时候,那就是本来面目就现出来了,就是不清净的了。说是你看上去,说这个人美,那个人不美;还有那个分别吗?若把这个薄皮拿掉了,我看就没有那个分别了。「愚惑为所欺」,说是这个身体实在是个欺诳性的东西,不是个美的,也不是清净的;但是我们凡夫这个愚惑的人,就被这个臭皮囊欺骗了,总感觉到很美。
 
这个《大智度论》里面说四念处不净观那个地方那个颂,你常常念念;不要说你常修这个不净观,你就这么一念,这个心就清净了很多。所以这个身体是不清净的,身体不是清净,「观身不净」。
 
「观受是苦」,这个眼耳鼻舌身意接触到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它就有受,一触它就有受;说眼所生受、耳所生受…乃至意所生受,就是有六种受,每一种受里面有苦受、有乐受、有不苦不乐受,就十八种受了。从表面上看并不全是苦受,也有乐受;我们饿了吃饱饭了,那么它就感觉到舒服嘛!你渴了你喝点水,那么不渴了也感觉到舒服嘛!那么不能说没有乐受,是有的,是有乐受。但是这个乐受它是要坏的,它若坏了,人就苦了。因为人有特别的希望要得到什么,得到了认为很快乐,认为很快乐,但是这个快乐非要坏不可呢,那么人就又苦恼了。所以这个「乐受」叫作「坏苦」,这也就是因为它是无常的,所以是苦的,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苦受」叫「苦苦」。苦受叫苦苦,什么理由呢?这个苦恼的感觉,它原来也没有,有了以后人就苦恼,它还继续存在下去,你继续的苦恼,所以生时苦、住时苦;所以生苦、住苦,所以叫作「苦苦」。这个「乐受」生起来的时候不苦,它存在的时候也不苦,它坏的时候才苦,所以「乐受」是「坏苦」,「苦受」是「苦苦」。
 
这个「不苦不乐受」是「行苦」,这个「行苦」怎么讲呢?这个「行」字是迁流变化的意思,就是它不停留在那里,它要继续向前进的。这个不苦不乐的感觉,它不停留在那里,它要继续向前演变,终究有一剎那它就变了,它就变了什么呢?不是坏苦就是苦苦,所以它叫作「行苦」,这是一个解释。其次在行苦里面,它那里面就储藏了很多坏苦、苦苦的力量在里面,它并不是很轻松自在的,它是很麁重的。就像人驾这个汽车,已经有了毛病了但是还能向前走,还能向前走,如果你在公路上走你若不赶快的想办法,它忽然间爆炸了就有问题的。所以这个行苦暂时好像没什么事,但是很多的危险的东西还储藏在里面的,虽然它还没有出现,你若能觉悟一点的话,你心里面也是很担心的。所以它叫作「行苦」。
 
这个「受」就是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三受中都是苦,所有的受都是苦。我们人都是爱着这个乐受的,现在佛叫我们不要爱着这个乐受,乐受也是苦,要有厌离心。要有厌离心,这个贪瞋痴引起的机会就减少了。
 
「观心无常」,观察这个心是无常的。这个「心」就是眼识、耳识、…乃至意识,这六个识要依赖六根、六境的和合才能够现起的。现起的因缘变化了,识也就变化了,所以眼根若坏了,他的眼识就不行了,不能生起。乃至这个人的意根若是有了问题,那个人就是成了白痴了,他就有问题的。所以这个识,他本身不能自主的,也是有变化的,要依赖因缘,所以他就不能常住,他要变化。那么本来执着有我,就是执着这个识是我的,多数是这样执着的;若观察这个识是依赖因缘而有,那也就等于说没有我了,它是无常的,也就是没有我了,没有我的体性了。
 
其次是「观法无我」。观心无常是破除我的体性,观法无我就是不能在种种的事物上执着有我的,是这样意思。就是这个人他作出来种种的事情,或者作善事,或者作恶事,这就是「法」。在这一切法上来说也都是无常的,种种因缘变化的,所以这里面没有一个自主性的东西,所以也是无我的。
 
前面观身不净、观受是苦是破除爱烦恼。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是破除见烦恼,这两种烦恼若究竟破除了,那就是大阿罗汉了。这个四念处的意思也很多,但是我们不讲太多了。
 
其次说到「正勤」,四正勤。这个四正勤是什么呢?其实明白点说,是精进的修习四念处观,就是这么一句话;精进的修行四念处,就叫作「四正勤」。因为修这个四念处的时候,人有可能会懈怠的,所以佛现在第二段就告诉你要精进,你要观身不净、观受是苦,你作这样的毗钵舍那观的时候,你要精进才可以。这里面有什么问题呢?当然这个地方是说,若是出家的比丘,当然他先受了戒。受了戒他现在开始修行,开始应该修这五停心观,或者得了奢摩他了,现在修四念处就是修毗钵舍那了,就是这么意思。修这个毗钵舍那的时候,但是他有的时候会懈怠,佛就说「四正勤」,你在这个四念处的圣道,四念处就是成圣之道、成佛之道,这就叫作「正」,在这件事修行上,你要努力的修行,所以叫作「勤」。
 
但是在这里面有两件事,就是一个善、一个恶。这个恶有两种,就是已经生出来的恶法叫「已生恶」,还有一种是「未生恶」。善也分两种,是「已生善」,或者是「未生善」。这个「已生恶」、「未生恶」究竟指什么东西说的呢?就是你在奢摩他里,说是得奢摩他当然也有深浅的不同了,那么在修毗钵舍那的时候,有昏沉、掉举,其实就是这个。因为这位比丘,当然他已经受了戒了;受了戒了,其他的粗鄙的恶法已经都停止了。就是你在静坐的时候,你心里忽然有的时候昏沉了,你有时候掉举了,这已生的恶法就是这些东西,要去掉它。若是这个昏沉掉举没有生起来呢,你要精进的修行叫它不要生起,就是指这个说的。这个善法指什么说的呢?就是后面那个五根、五力;信、进、念、定、慧这些善法,这个信、进、念、定、慧也有深浅的不同。你在修四念处的时候,在心里面这个殊胜的信、进、念、定、慧还没有生起来,叫「未生善」,或者已经生起来。没有生的时候,你要努力的修行,你本身逐渐的进步,你就会生起来。若已经生起来,你还要努力的修行,要保护它,叫它不要失掉了。「已生善、未生善」就指这个说的。这个,一个善、一个恶,都有已生、未生的不同,在这上面你要努力的修行,要去掉这个恶,要增长善法,这就叫作「四正勤」。
 
「如意」,也叫作「四如意足」,或者也有翻作「四神足」。这若是翻作「四神足」,这个「神」就是指神通说的,指六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还有漏尽通,一共六种神通。这个六种神通它有「足」,这个「足」是什么?就是依止处。我们人若想到什么地方去,你要靠这两个足能走你才能到。那么你若想要得神通,你一定要有禅定,禅定是神通的足,如果没有禅定是没有神通的。那么这个地方就等于说,你要修禅定,这个意思。
 
这个「四如意足」,就是你修这个四念处观,由于你特别精进勇猛的关系,你这个定力软弱了薄弱了,这个智慧强了。那么定和智慧不平均,你很难得圣道的,所以现在应该调整一下,要修定,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加这个「如意」。这个「定」一共是分四种。「定」,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有「欲」,这个欲就是你要有特别深厚的愿望,我希望我要得定,你这个希望心要很强,所以叫作「欲」。如果你没有这个心,这个定是修不来的。「勤」,因为有了欲,你希望心很强,当然你就会采取行动了,就是「勤」,就是很精进、勇猛的修行。这个六波罗蜜;施波罗蜜、戒波罗蜜、忍波罗蜜,这不一定需要精进的;但是这个禅波罗蜜就非要有精进波罗蜜不可,所以这精进波罗蜜和禅,把它连接起来。这个地方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勤」就是你若想要静坐得禅定,你一天就坐半小时,这是不行的,就坐四个钟头也不行的,你非要多坐才行的,所以要「精进」才可以。「心」,心是什么意思?就是由于你精进的静坐学习禅定,你得到成功了,你心里面能定下来了,这叫作「心」。这「观」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观」,这个时候你得了定以后,你要观察你这个定的深浅,这个时候去掉了多少烦恼,还有多少烦恼没有去掉?这叫作「观」。或者说是,你得了定以后,就像我们讲过的,你这入、住、出,你都要如法的这样去作的,你不能马虎的,你粗心大意还不行的,那也叫作「观」。
 
那么由这四个字,表示从开始想要学习定到最后成功,这么四个字表示这个定,这样意思。那么内容怎么样情形,那当然是在奢摩他那个地方要讲出来的。这是「四如意足」。
 
「根」,因为这个四念处、四正勤,特别精进,智慧太强了,这个定力不够所以先修这个四如意足,就是修这个禅定。这时候定慧好了,比较平衡了,所以信、进、念、定、慧发出来了,在你的四念处观里面,这信、进、念、定、慧这五种善根发出来了。这信、进、念、定、慧这五种善根,这个烦恼不能够动摇他,虽然这个修行人这个时候还不是圣人,但是他的善根,烦恼不能动摇他,所以叫作「根」。
 
这个「力」,还是信、进、念、定、慧,这时候又继续修四念处观,你得到的这个信进念定慧力量更强大了,他能够破坏一切烦恼了,能破坏一切烦恼了,所以叫作「力」。这个「根」也是信进念定慧;「力」也是信进念定慧,但是其中的力量有大小的不同。这是因为定慧平均了,现在现出来,有信进念定慧的这个善法生出来了。
 
这个时候,这个修行人到了什么程度了呢?就是暖、顶、忍、世第一,到了世第一这个时候了,进一步就是须陀洹了,就是七觉支。七觉支,在小乘佛教来说就是初果须陀洹了。这个七觉支;这由于以前的努力,生出来信、进、念、定、慧,很有力量的善根了,这个时候就一念相应,你太阳出来了,这个无我、无我所的智慧出现了,就是初果须陀洹了,就是七觉支。「七觉支」这个「觉」就是无漏的无我、无我所的智慧,就是这个「觉」,就是如实的觉悟了胜义谛了,叫「觉分」、「七觉支」。「七觉支」,这个「支」就是一部分,像那个树一支一支的。这个初果圣人,他成就的这个清净无漏的无我的智慧,并不单是智慧,其中还有其他的,一共是七个。
 
这个「念」,就是还是明记不忘,他把这个法门能明记不忘,在心里面能现出来,这可见佛法很重视这个「念」,明记不忘。若忘了,这个事情就不要谈了,他不忘。把这个法门能够现前了的时候,他这个智慧成就了。
 
「择法」。「择法」这个「择」,就是「观察」的意思,或者是「选择」。这里面这东西有好的、有坏的;坏的不要,把这好的留着,那么这叫作「选择」。现在是观察这个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到最后只是「观法无我」的,观这个身、受、心、法都是无我的。他这个无漏的智慧一出现了的时候,这就叫作「择法」的智慧成就了,是这么意思。
 
「进」,这个「进」是什么意思呢?他这样清净的、无漏的、无我、无我所的智慧的成就,是由精进成就的;你不精进,这个智慧是不成就的,所以这个精进也很重要。其实这个精进也就是四正勤了。
 
「喜」,以前费了很多的辛苦很精进,当时还没有见效;现在成功了,得到无我、无我所无漏的智慧了,心里面欢喜。这大乘佛法里面的十地菩萨,头一地是欢喜地,和这个意思是一样的,也是欢喜。成功了,人就是欢喜嘛!
 
「轻安」,这个轻安呢,定舍是在一块的;因为有了禅定,所以他就轻安,就是这个身体不是那么粗重,他这个身体是如云如影的这样子。如云如影里面,他身体里面有起了变化,就是有轻安乐。为什么会有轻安乐呢?因为有定。当然这个时候,在这个小乘的说一切有部这些大德的主张,你想要得圣道,你最低限度要有未到地定。你没有未到地定,你这个圣慧没有依止处,是不能出现的;这是说一切有部这样主张。那么所以这个定最低限度是个未到地定。
 
「舍」,得了定以后,在这样的定里面,又有轻安,又有无漏的、无我的智慧,他这个时候这个心情欢喜,也是欢喜而又有舍,这个「舍」是什么舍呢?是无贪、无忧。我们头几次讲过,说这个出家人把世间的五欲乐放弃了,出了家修行,修行又没得圣道,这两头都是空的,这个出家人在中间,这个时候心情是什么样的呢?就是贪、忧;又有一点贪着五欲,还不能去贪,就心里面有忧,就是这么一个境界。现在这个人努力的修行得圣道了,得了圣道的时候四大轻安,心里面又寂静的时候,这个贪、忧没有了,弃舍了,成功了,所以心里面没有贪、没有忧了,所以叫作「舍」。这和那个「苦乐舍」,那叫「受舍」,和那个「舍」不同。
 
这是叫作「七觉支」,七觉支里面主要的是择法,其他的是支助他的,是帮助他成就的。那么得到了初果须陀洹了,或者我们说是到了一个段落了,出家没有白出家,今天有成就了,很欢喜。但是出家的目的还没有完全成功,还要继续修行,就是底下这个了。底下就是这个「道」。
 
这个「道」就是八正道。这个八正道在这儿前后的次第看,八正道是得到初果以后修行的法门,七觉支是见道,八正道是修道。八正道,「正道」就是圣道,这是最正确的,没有错误的。其中分成八分。
 
第一个就是「正见」,这个正见是什么东西呢?正见就是七觉支里面那个「择法」,就是那个无我、无我所的,无漏的无我、无我所的智慧,就是正见,当然这是出世间的正见。若按大乘佛法来说,当然是观一切法毕竟空,离一切相那个无分别的智慧。这个智慧应该说分两种,就是一种是无分别的智慧,因为得到圣道的时候,他那个是无分别的境界,是不带名言的,没有一切名字相,没有一切语言相的。但是他还有一个后得智,后得智就是有分别的了。这个圣人他能入于无分别的境界,但是他也能分别,分别他也能的。能分别,就是他能够把他所觉悟的真理,用世间人的语言文字去分析它,去分别它的,他能这样作的。所以,第一个是正见,这包括着无分别智,就是根本智和后得智两种。
 
「正思惟」,这个正思惟怎么讲呢?正思惟就是和这个正语有关系。就是他在为人说法,他是圣人了,他为人宣说佛法的时候,他能够思惟他这正见的真理的相貌。其实真理是无相的,但是无相,而表达它出来,表达这个无相的境界;就是他要思惟,要思惟怎么样怎么样表达,就叫作「正思惟」。当然也有其他的含义,其他的,在《阿含经》上说,有人问舍利弗尊者,说是:「我们刚出家,你教我们这样修四念处观,你们已经得了须陀洹的人,他怎么修行呢?」舍利弗尊者说:「得须陀洹的人修行,还是观察色受想行识是无常的、是无我的、是不净的,如病如痈,如箭恼害,还是这样修行。」所以有的地方叫「重虑缘真」。这「正思惟」就是他为人说法的时候,他先要入定,在定里面思惟他自己觉悟的真理的相貌,然后有这个正语,用语言文字把它表达出来,就叫作「正语」,他不说这些非法的语言的,所以叫「正语」。
 
这样说,这「正思惟」包括两个意思,一个是为人说法的时候,他要用正思惟来发动语言,这是一种。一种是他自己修行的时候要用这个正思惟,还是修这个四念处观;这个初果须陀洹,他还要修不净观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还是这样观的。不过他这个修行,我们通常说一个真修,一个缘修。不过这「真修」和「缘修」这个话,在中国的南北朝时代,佛教里面常用这种话,现在人的文章里面很少用这个字了。这个「缘修」就是思惟,就是正忆念这样思惟。这个「真修」呢,唯独是得入圣道的人,这无分别境界,那叫作「真修」。这初果须陀洹,这已经是圣人了,他当然有这两种修行。现在说这「正思惟」,刚才说包括这两种,一个是他自己修行的时候,这缘修就是正思惟,一个是为他人说法的时候,他要正思惟来发动这个语言,所以叫「正语」。
 
「正业」,这个「正业」,看这个《法蕴足论》和《俱舍论》,这些论上解释这个正业是什么呢?就是这个圣人他行住坐卧的时候,或者到聚落里面去乞食、或者说法,或者他自己要搭衣、抽衣,这眼睛一看,一举手、一投足,不论什么,一切时、一切处,这个心,他的内心是正知而住,叫作「正业」。他无论什么时候,他的心正知而住。这件事我们若是注意的去思惟这件事,的确不是容易的。你譬如说是我们吃饭,我们中国人的习惯拿个筷子,这个筷子去挟菜,然后挟回来送到口里,这么一去一来,这个心都是在这里的。没有一念说是你身体作这件事,而心里面打别的妄想,那就不是正知而住了。他不是,他这一念心常是正知而住。我感觉这还不是容易,这是要有点定的功夫才可以。那么这叫作「正业」。当然这里面也包括着,他不作其他的错误的事情。
 
「正命」,这个修行人,他的生活的来源就是由乞求而来,他缺什么就向施主求什么,他自己不生产不去赚钱,不自己去赚钱,然后用钱,又去赚钱。我们劳力赚钱,赚了钱以后用钱又去赚钱。而这个比丘不是这样子,比丘若这样作就是邪命了,比丘就是你自己不积蓄钱,但是需要的时候就是乞求,叫作「正命」。我们释迦牟尼佛是这样规定的,所以叫作「正命」。
 
这几样,正语、正业、正命是属于戒。正见、正思惟,这是属于智慧的。
 
这个「正精进」,正精进是什么呢?因为这个时候这个修行人,他还有烦恼没有除掉,他还要继续的精进修学圣道,修这四念处观去破烦恼的,所以要精进。
 
「正念、正定」。这「正念」就是他修这个法门的时候,他要忆念分明不忘的,然后这个心安住在那儿不乱,不乱那么就是定了,「正定」。他也可能是未到地定,或者是由未到地定又向前进要得四禅,都在正定之内的。
 
这样说,这个八正道合起来说,这个正念和正定是属于定。这个正精进它是通于戒定慧的,就可以这样讲好了。这合起来就是个戒定慧。这圣人修学的法门还是戒定慧。由这样不断的努力,他就所作已办了,这个爱烦恼也去掉了,见烦恼也去掉了。我们凡夫有的时候有一点成就,有什么长处,心里面就高起来了,就会慢,会有我慢。这个圣人,这个我慢这回事情,圣人也都有的。初果、二果、三果,三果圣人还都有慢,还有我慢;要到四果阿罗汉没有我慢了。所以到了初果以后的圣人还要继续精进的修行,我慢就是属于我见的烦恼之内的,他到了三果以后,这欲界的色声香味触的这些烦恼是没有了,但是色界、无色界的禅定的爱烦恼还是有的,爱着禅定的轻安乐还是有的。所以还是有见烦恼、还是有爱烦恼,他还要继续的修这个戒定慧来对付它,到最后究竟清净,得阿罗汉果了,是所作已办、不受后有了,这时候成功了。
 
这从四念处开始到八正道,就是出家的佛弟子由最初修行的法门,到最后得阿罗汉果的一个经过,就是这么意思。
 
「空、无相、无作」,这个是三三昧。这个三三昧也是在禅定里面修的法门。你已经得了未到地定了,或者是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了,在禅定里面观察这个我、我所是不可得的,观察色受想行识里面没有我、我所的,那么那叫作「空」。这个「无相」就是观察涅槃的境界是离色受想行识相的,一切相都是不可得的。这个「无作」,鸠摩罗什法师翻个「无作」,玄奘法师翻个「无愿」。而这个「无作」怎么讲呢?这《大品般若经》说就是「无作愿」,他不作愿,不作愿叫作「无作」;那么和玄奘法师翻的意思是一样了。这个「不作愿」怎么讲呢?他不作愿就是对于世间的一切有漏法他不存希望心了,不希望什么,所以叫作「无愿」。就在禅定里面修这三种智慧,那么叫作「三三昧」。如果没得阿罗汉果以前,那叫作「三三昧」,得了阿罗汉就是「三解脱」了,当然也还可以称为三三昧,那就是无漏的了,无漏三昧了。
 
「六度、诸波罗蜜」,是施波罗蜜、戒波罗蜜、忍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这是六波罗蜜。「神通」就是六种神通。「变化」,这神通它的作用就是有各式各样的变化,或者是特别说有十四种变化等。
 
「一切法门发相」,在这个得欲界定,进一步得未到地定的这个修行人,在他的清净心里面,发出来这样的法门,也就是他的智慧增长了,他的定力增长了,一切法门发相。「是中应广分别」,在这个地方,这些情况,发出来这样的法门的情况,应该详细的分别分别。那么智者大师这样讲,就是把这个法门的名字标出来,但是法门的内容没有解释,没有解释,但说出一句话:「应广分别」,事实上还是没有分别。
 
「故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所以经上说;由前面这一段文,由正修开始,到善根发相,到这个地方,这两大段文合起来看,就可以知道,经上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你若能够调伏你的心住在一个地方,得了禅定了的话,「无事不办」,没有什么事情办不成的,所以这个定有堪能性,得了定呢你的能力就加强了;断烦恼的能力也加强了,你办事的能力也加强了,很多很多的功德的事情你都能成就了,所以就是「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反过来说呢,你不能制心一处,心里面散散乱乱的,那么就是什么事也办不成。就是世间上的事情,你散散慢慢的也是不行的,何况佛法的事情;你想要转凡成圣,那是非要努力不可的了。
 
我就想讲到这里,但还有五分钟,我讲一个小故事。
 
这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大长者,他当然财富很多,什么事情,钱能办到的事情他都是办到了。但是没有儿,后来也是有儿了。但是生了一个儿,这个儿有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相貌特别的丑陋。但是是自己生的,也还是要养他,养他,他渐渐大了,越大,这个丑陋得更厉害,不要说别的人,就是连自己的母亲也不高兴了,就把他驱逐了,不管他了。那么他怎么办呢?这个丑陋的孩子就到山里面去,到山里面摘一个生果吃,或者吃草,就这样子维持生活。在山林里面,这个鸟看见他也都不高兴,也都跑了。他就这样感觉到也很苦恼,他不能同任何人接近,任何人一看见他都赶快要离开,不愿意看见他。这个时候,唯有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大慈大悲,这一天对大众僧宣布,说是:「这个山林里面这个丑陋,我们今天要去访问他。」那么这些大比丘,这是佛说的话,当然大众僧都是无条件的接受的了。「好!」那么就随着佛就都去了。
 
到那山林里面,远远的看见那个丑陋了,这个丑陋他已经习惯了任何人一来,他知道人家看见他就会烦他的,所以他也不等别人不高兴他,他先走,他先跑。现在看见佛和大比丘来了,他也是跑。跑,但是佛就用神通的力量把他停下来,你不可以跑。这时候,佛就用神通力量变化出来一个人和他一样,也是个丑陋,但是手里拿一钵饭,很香美的饭,就向他那儿去了。这个丑陋一看,喔!你也是这样丑陋,那我们是朋友,那么他心里欢喜了,他就不跑了,和这个丑陋在一起。这个来的这个丑陋说是:「我们今天这一钵饭很好,我们两个人吃。」就吃。这个丑陋从来也没吃过这样好东西,所以又是很欢喜。吃完饭了以后,由外来的这个丑陋忽然间端正了,相貌很美好很端正。那么这个森林里面的这个丑陋就说:「原来我们两个一样的丑陋,怎么你忽然间端正了呢?」他说:「我有个原因的」,「什么原因呢?」说:「我吃这个饭吃得心里欢喜,我又用这个欢喜心,看见这个树下这些比丘在那里坐禅,所以我就端正了。」
 
那个丑陋说:「那么我也可以这样作?」说:「也可以呀!你也是用欢喜心看这些大比丘在那儿坐禅,看佛在那儿坐禅,你用欢喜心,用善心去看,你看看怎么样?」喔!他也就这样看,然后他也端正了,那么心里非常欢喜。正在欢喜的时候,对面这个比丘忽然间变了,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佛,并不是丑陋比丘,不是这样子。那么才变成端正的这个丑陋,一看这是,原来是丑陋,又变成端正,现在又变成佛了,心里面也很纳闷的:是怎么回事情?这时候佛开始为他讲解佛法,这个丑陋就得须陀洹果了。
 
所以佛要宣布一件事,它是有个原因的。我们凡夫弘扬佛法,佛菩萨也都是欢喜了。我这么想,佛菩萨也随喜这个功德,也能赞叹,但是就是讲解而已,我看。佛菩萨的说法「不空说法」,你在《阿含经》上看,佛这个时候住在这里,忽然间他要走,他到另一个地方去了,那个地方有可度的众生了,到那里一定有人因听佛说法而得圣道了,一定是这样子的。
 
那么这个丑陋听佛说法,得了须陀洹果了,那么他也就这个智慧开了,就是太阳出来了。那么他就要求佛:「人生是苦啊!我也想要作比丘。」佛就答应了,就领他到庙上去,那么就作了大比丘了。那么这个时候就有别的,是阿难尊者,是谁?就问佛:「为什么这个比丘这么丑陋?那么佛的度化,他会转变到现在这么好的情况,怎么回事情?」佛说:「是在弗沙佛的那个时代,释迦菩萨和弥勒菩萨在赞叹弗沙佛的时候,说:『天上天下无如佛…』的这四句话赞叹,那是在山里面。但是山的那一面,有个地方有个恶鬼,有个夜叉鬼,这夜叉鬼他有神通,他就不高兴,他就现出来特别恐怖的事情来破坏这两位菩萨赞叹佛的这种事情,他现出这些事情。这个时候释迦菩萨不是凡夫嘛!用神通的力量就把他隔住了,就他过不来,不能破坏。所以这个丑陋比丘就是那个时候那个恶鬼,他那时候动了恶心想要障碍这种功德,所以他就得这种果报,丑陋。但是当时他感觉到释迦菩萨的神通力把他制伏住了,那么他就又后悔了,又向佛菩萨忏悔,所以今天遇见佛的这样的因缘,他能恢复端正,就是因为那时候忏悔的关系。」
 
释迦牟尼佛这样回答这个问题。他为什么端正了呢?释迦牟尼佛没有说:「这是我的神通叫他端正的。」没有这么说;是说他以前忏悔的关系,他又恢复端正的。我们的释迦牟尼佛这样说话。那么他忏悔了,他这个心性柔软了,他又随喜佛菩萨的功德,所以今天闻佛说法又能得圣道。
 
二、分别真伪者有二:一者、辨邪伪禅发相。行者若发如上诸禅时,随因所发之法,或身搔动,或时身重,如物镇压,或时身轻欲飞,或时如缚,或时逶迤垂熟,或时煎寒,或时壮热,或见种种诸异境界,或时其心暗蔽,或时起诸恶觉,或时念外散乱诸杂善事,或时欢喜躁动,或时忧愁悲思,或时恶触,身毛惊竖,或时大乐昏醉;如是种种邪法与禅俱发,名为邪伪。
 
「二、分别真伪者有二:一者、辨邪伪禅发相」。前面是善根发相的第一段,但是这个善根的出现,有的是真实的,也有的是虚伪的。这个「真」和「伪」应该说明白它,所以这有第二段,分别真伪。分别真伪又分成两段,第一段辨邪伪禅的发相,辨这个虚妄的、不是真实的禅,不是真实得到初禅了、得二禅了,这是虚伪的禅定发出来的相貌。
 
「行者若发如上诸禅时,随因所发之法,或身搔动,或时身重,如物镇压」,这个修行人,这个修禅的这个人,假设他发出来像上一段文说的这些诸禅的时候。前面已经说过的五段,那个是好的现象。但是「随因所发之法」,随他因为所发出来的境界,可是有一点差别的,什么呢?「或身搔动」,或者他这个身体搔动,就是有的时候用这个手去挠一挠、扒一扒,抓抓这里、抓抓那里,那么动。在头多少次,我们说过,就是在得欲界定的时候,也有这种情形,它也有的时候会动,动、还是各式各样的动。现在是进一步到了未到地定,未到地定又修了多少时期,又有所进步了,进步了,这个时候又现出来这种行相,是「身体搔动」,不但身,手动、身动,有的时候这个脚也会动,那么现出来这种情形。
 
「或时身重,如物镇压」,或者有的时候感觉这个身体很沉重,就像有什么东西把自己压住了,这样的感觉。本来这欲界定的时候,这个身体就是很轻快的,如云如影那样子。到了未到地定,忽然间这个身体就是没有了,感觉像虚空似的,那么在定的次第上看,是向前进步的行相。现在忽然间身体很沉重,像有东西把自己压住了似的。「或时身轻欲飞」,或者有的时候不是重而是轻,好像这个身体要飞起来了。「或时如缚」,好像用绳子把自己绑起来了,有这样的感觉。「或时逶迤垂熟」,这个「逶迤」就是精神不好,精神不振作。「垂熟」就是坐不住了,要倒下去了,就是这么意思。「或时煎寒,或时壮热」,或者有的时候寒冷得很厉害。这个「煎」是逼迫的意思,为这个寒所逼迫。「或时壮热」就是热得很厉害。
 
「或见种种诸异境界」,前面这个都是你内心的感觉。或者是看见了一些奇怪的境界,不同的境界,但是这个地方没有说。「或时其心暗蔽,或时起诸恶觉」,或者有的时候,静坐的时候,入到未到地定的时候,心里面很明静,本来是很好的,现在忽然间「暗蔽」,就是很蔽塞,不那么灵明。「或时起诸恶觉」,能有很多恶心的分别、恶事的分别,就是「恶觉」。「或时念外散乱诸杂善事」,或者有的时候他在忆念外散乱,就是心不住在所缘境上了,就在色声香味触上散乱的分别,但是是属于善事、杂善事,或者愿意同谁结缘,帮助谁作什么好事,谁有病了愿意送他到医院去,给他找医生,总是一些帮助人的事情。但是这个在禅定之中,等于有这样的妄想。
 
「或时欢喜躁动」,或者有的时候他心里面不愿意在那里明静而住,不愿意入定,愿意去动一动。这个动当然还是身体动。「或时忧愁悲思」,有些忧苦的事情,心里面很悲痛。「或时恶触,身毛惊竖」,有的时候感觉到有很恶的触,触击他,其他的不明白的境界来触击他,很恶的境界。他心里面有点恐怖,所以身体这个毛都竖起来。「或时大乐昏醉」,或者有的时候,心里面身体这个快乐得很厉害,把自己的心识像喝醉酒了似的,都不是很明了了,昏迷了。
 
「如是种种邪法与禅俱发」,像前面这一段文说的,这都是邪法,和你的这个禅定同时的出现了。「名为邪伪」,这就叫作「邪伪」,这都是恶法。
 
此之邪定,若人爱着,即与九十五种鬼神法相应,多好失心颠狂;或时诸鬼神等知人念着其法,即加势力,令发诸邪定邪智,辩才神通,惑动世人。凡愚见者,谓得道果,皆悉信伏。而其内心颠倒,专行鬼法,惑乱世间。是人命终,永不值佛,还堕鬼神道中。若坐时多行恶法,即堕地狱。行者修止观时,若证如是等禅,有此诸邪伪相,当即却之。云何却之?若知虚诳,正心不受不着,即当谢灭。应用正观破之,即当灭矣。
 
「此之邪定,若人爱着,即与九十五种鬼神法相应」,这时候的这个定现出来这样的行相,这都是邪定,不是那个好的定,更不是无漏的禅定。若是这个人欢喜这种境界,他就会和九十五种的鬼神法相应了,和他们通气了,也等于是连系上了,和他们合作了。这个「九十五种鬼神法」,是有一部经叫九十六种鬼神的一种经,说明每一种鬼神的情况,但是这部经我没有读过。
 
「多好失心颠狂」,如果你爱着这种邪定的境界,和鬼神连在一起的话,和鬼神合作的话,那么这个人多数都成为失掉了正常的精神状态了,就变成一个神精病了,变成一个颠狂的人了。「或时诸鬼神等知人念着其法,即加势力,令发诸邪定、邪智」。「或时」,或者有时候这个诸鬼神这一类的鬼怪,他知道人念着其法,就是爱着鬼神的那些事情。这个鬼神有什么事情呢?鬼神他是有些神通的。这个修禅的人得到欲界定,得到未到地定,这个人他还没有神通的;不过得到未到地定的人,可能会有些灵感,就是没有理由的就会知道一些事情,知道一些事情,不一定是准,他并没有神通。没有神通,鬼神有神通。鬼神有神通,鬼神来同你合作的时候,他就告诉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那么鬼神告诉了你,你就知道了,你若向外一说呢,别的人就认为你有神通了。那么这种境界,有些人欢喜,欢喜这种事情。欢喜这个就是念着其法,「念着其法」嘛!「即加势力」,这个鬼神就是逐渐地加强这样的力量给你,不知道的人就认为这个人有神通了。前面说的这种邪禅,也多数都是鬼神的力量,鬼神来向你捣乱,破坏你的禅的境界的。
 
「即加势力,令发诸邪定、邪智」,前面说的这个邪定,就是这个鬼神。我们修这个欲界定的时候,你修这个定进步到欲界定的时候,或者再进一步到未到地定的时候,你本身本来是很清净,但是你若爱着这些很微小的名利的境界,这个鬼神他就会来迷惑你的,迷惑你他就会出现这些事情了。「令发诸邪定、邪智」,就像前面说这一些,就叫你发出来这些邪定、邪智。「辩才、神通」,因为发出来邪定,所以好像有神通,发出来邪智,所以也好像有辩才。
 
「惑动世人」,他这个辩才和他的神通,实在神通也并不很大,这还不能和得到四禅发出来六神通相比的。但是我们一般的人来看就是不得了了,就「惑动世人」,这个世间人都被迷惑了,都被动摇了。「凡愚见者,谓得道果」,平常的这些愚人看见了,说这个人本来就是很有修行的人,现在得了道果了。「皆悉信伏」,都是相信他、恭敬他了。「而其内心颠倒,专行鬼法」,但是这个修行人为这个鬼神迷惑了,他内心里面都是颠倒境界,不是佛法。「专行鬼法」,他是专一的去行这个鬼神的那些小境界,行那些鬼法,就是骗人的那些法。但是他也有多少智慧的,比社会上一般的人骗人的方法可能高明一点,都是骗人;也有笨的,也有高明的不同。「惑乱世间」,他就是来迷惑、来扰乱世间人的这个正法的境界。
 
「是人命终,永不值佛」,这个人若是死了,他永久不会再遇见佛了。「还堕鬼神道中」,就是和鬼神在一起了,将来别的人修行,他也照样这样子来扰乱的。「若坐时多行恶法,即堕地狱」,若坐时多行恶法,若是他得到这种邪定邪智的时候,他作了很多的恶事欺骗人,罪过大了,他想作鬼神还作不来了,「即堕地狱」,到地狱去受苦了。「行者修止观时,若证如是等禅,有此诸邪伪相,当即却之」,说这个修行人,修奢摩他的止,修毗钵舍那的观的时候,若是你得到这样的邪禅了的时候,「有此诸邪伪相,当即却之」,你不要接受,你应该立刻的拒绝他。
 
「云何却之?」怎么样排除他呢?「若知虚诳,正心不受不着,即当谢灭。应用正观破之,即当灭矣」,这个地方智者大师说出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若知虚诳」,如果你若知道你现在得的禅有这些邪伪的境界,这些境界都是鬼神来欺骗你的境界,那么你怎么办呢?你「正心不受」,你心不要爱着它,你还是明静的这样明静而住,不接受这个鬼神的这些小便宜的境界,不接受他。「不着」,你不爱着他,你拒绝他。「即当谢灭」,他这个境界自然就会除遣了,就没有了,你不接受就没有事了。这个也类似社会上的这些虚狂的境界,鬼神他来迷惑你,你自己修行到了一个程度;如果没有修行的人,当然也没有这些事情。你有了修行,这个鬼神他就来迷惑你,他先是给你个便宜,表示有神通,那么你爱着这个境界了,那么他继续的给你合作。那么现在你若知道这些小便宜的事情,就是名闻利养了,这些事情都是虚妄的,这个禅定、智慧、无漏的功德,那才是真实不虚的。你不接受他、你不爱着它,也就没有事,鬼神他也没办法迷惑你了。这是一个方法。
 
第二呢,「应用正观破之,即当灭矣!」这个就是更进一步。这个正观,就是毗钵舍那的无常、无我、诸法毕竟空的这种智慧,用这个智慧来观察这些鬼怪的境界,和自身这一切法的境界,都是平等不二的。你这样观察呢,就能破坏了他,「即当灭矣」,这鬼神的这些技俩就不出现了。
 
那么从这个地方看,来降伏这些境界,第一个方法你就是不接受,当然这不接受里面,也有一个不贪在里面,你不要有贪心,不要贪他这个便宜。若是应用正观破除呢,那你要把般若波罗蜜要预先多学习,你这个时候你才能用,不然的话你用不来的。
 
二者、辨真正禅发相。行者若于坐中发诸禅时,无有如上所说诸邪法等,随一一禅发时,即觉与定相应,空明清净,内心喜悦,憺然快乐,无有覆盖,善心开发,信敬增长,智鉴分明,身心柔软,微妙虚寂,厌患世间,无为无欲,出入自在,是为正禅发相。譬如与恶人共事,恒相触恼;若与善人共事,久见其美。分别邪正二种禅发之相亦复如是。
 
「二者辨真正禅发相」,前面是邪伪禅的发相。这个邪伪禅的发相,若是到了未到地定以上,那还稍微高一点,程度稍高一点。有的人是欲界定的境界,他得到欲界定的境界之后,他就和鬼神连系上了。连系上了,贪着鬼神的便宜,那么继续这样的搞,有这种事情。当然本身的程度有关系,你本身的定力浅,你作的这个怪也会轻一点;如果你本身到了未到地定,就比欲界定高了,那么作的怪会更大一点。不过在我们没有修行的人看,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都感觉到,这是圣人。
 
这第二,「二者,辨真正禅发相」,就是真正禅的发相是什么样子呢?「行者若于坐中发诸禅」的时候,「无有如上所说诸邪法等」,没有这些事情,这些邪法都没有。「随一一禅发」的时候,「即觉与定相应」,就感觉到和定是相应的、是一致的,没有这冲突的地方。这「一一禅发时,即觉与定相应」,这个「一一禅」,譬如说你得到欲界定这个时候,和欲界定这个相貌是相合的,再进一步呢,和未到地定也是相合的。说出来这个名字很简单了,欲界定、未到地定,但是真实的情形,这欲界定是很长一大段的,未到地定也是很长一段的。其中的相貌,在你修行的境界里面是相应的,所以这里面表示,在没有修定的时候,或者修定的同时,你一定要读这种书,熟悉这件事,那么你就会知道,「随一一禅发时,即觉与定相应」。
 
「空明清净」,总而言之还是这句话,就是感觉到「空」,感觉到「明」,感觉到「清净」。这个「空」这个话,在定的境界里面看,就是不闭塞,你像有物很重的压在身上,这都不是空的境界。现在说这个「空」不是讲理论的空,讲你的感觉,感觉到很空,不那么壅塞、闭塞,就是很灵活的。「明」,心里面不暗蔽,很灵明的,就是这个智慧很敏的,不那么迟钝。这个「清净」,内心也特别清净,没有这些恶觉,没有这些事情。但是这里面的意思,得欲界定的人他当然还有烦恼的,但是你入在欲界定里面的时候,心里面是清净的。出了定,当然他的眼耳鼻舌身意还是心随境转的,心随境转可是和一般人也不同了一点,所以说「清净」是说他在定里面的时候。所以前面那个邪伪禅发相的时候,「念外散乱诸杂善事,欢喜躁动,忧愁悲思」,这就是不清净了。所以你若在定里面感觉到「空明清净」,那么这是一个很好的很正常的现相了。「内心喜悦」,心里面喜悦,并不忧愁,没有这些事情。
 
「憺然快乐」,「憺」就是「安」的意思,「安然」,心里面很安静、很安闲,很快乐。很快乐,当然这个是,前面说「喜悦」,这个「喜」和这个「乐」有一点不同。这个「喜」是指第六意识的感觉,这个「乐」是前五识的感觉。譬如我们感觉冷,感觉热,先由前五识感觉。那么这个「乐」也是先由前五识感觉到乐,而后第六意识才知道的。「无有覆盖」,没有其他的这一些不合理的现象的障碍。
 
「善心开发,信敬增长」,这个时候他这善良的心开发出来了,就是没有恶心,接触什么境界的时候都有善心,所以就是善心开发出来。「信敬增长」,对于这佛菩萨,佛法僧,对于一切境界,接触到任何人,而本身的这个信敬都是增长的,信心和恭敬心都是增长的。「智鉴分明」,不糊涂,因果是分明的,事理是分明的,凡圣也是分明的,他不混乱。「身心柔软,微妙虚寂」,这个身体和他的内心,他不是很强硬的感觉,感觉到很调柔,譬如走路的时候感觉到很轻,这个腿抬起来就是很轻,走上坡的时候他也感觉很轻,不是说有几百斤重,抬不起腿来,这身体柔软,身心柔软。「微妙虚寂」,这个身体很微妙的,若有若无那样子,这就叫「虚寂」。
 
「厌患世间」,世间上五欲的境界,这个修行人他厌患,厌患世间的五欲的境界,欢喜清净的境界,欢喜阿兰若处的境界。「无为无欲」,他心里面明静不动,不欢喜世间这个杂乱的境界,所以心里面「无为」,对于世间的境界也没有「欲」,他「不欲」,不欢喜那些境界。「出入自在」,他出定也好,入定也好,都是很自在的,那就是没有障碍的关系,没有这些鬼怪的障碍。「是为正禅发相」,这就是你没有遇到这些鬼怪的扰乱,你得到这个禅是正禅,发出来的行相是这样子。
 
「譬如与恶人共事,恒相触恼,若与善人共事,久见其美。」这底下用一个譬喻说明前两段的情形。譬如这个人和恶人共同作事情。「恒相触恼」,那个恶人,什么叫作「恶人」?就他常触恼你,不讲道理来触恼你,那他就是恶人了。「若与善人共事,久见其美」,这个善人他不触恼你,你时间久了,你知道这个人是善人。所以你得到这个禅定,这个禅定究竟是虚伪的邪禅定?是不虚伪的真实的禅定呢?你就从这个地方可以得到消息了,你就可以辨别了。「分别邪正二种,禅发之相,亦复如是」,说是和善人作朋友,和恶人作朋友是这样子,你分别邪禅或者正禅发出来的行相也是这样子。
 
三、明用止观长养诸善根者。若于坐中诸善根发时,应用止观二法修令增进。若宜用止,则以止修之;若宜用观,则以观修之。具如前说,略示大意矣。
 
「三、明用止观长养诸善根者」,这是第三段。第一段是善根发相,第二段分别真伪。现在是第三段,「用止观长养诸善根者」。
 
这一段是说什么话呢?「若于坐中诸善根发时,应用止观二法修令增进」,若是你在静坐的时候,诸善根发出来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法呢?我们应该「用止观二法修令增进」,还是用奢摩他、毗钵舍那这两个法继续的修行,使令那个善根向前进步、增长,应该这样办法。「若宜用止,则以止修之」,你发出来的这个境界,你应该用止去修行的话,你就用止修之。「若宜用观,则以观修之」,这个「具如前说」,就像前面坐中修止观那五条,这么说。「略示大意矣!」这里就是略示大意,不详细说了。
 
像前面说的这五条里面,那里面说的是「或观无常、苦、空、无我」这个话,那么这就是应该用观,观这个无常、苦、空、无我,应该这样子。若是在三十七道品里面,有那个四如意足,四如意足里面是禅定。五根里面,信、进、念、定、慧,里面也有定,它如果发出来定,你就用止来调养它、滋养它。如果说是发出来无我的智慧,那么你用无我的智慧继续的修这个观,这个无我的智慧就增长了。像人这个有烦恼,我们发了脾气,你今天发脾气,你明天再发脾气,这个瞋心就增长了。说是我今天发脾气,我觉悟了,我不发脾气,再有发脾气动瞋心的机会的时候,你再降伏它,这个瞋心它渐渐就薄了,它就软弱了,而你这个降伏的力量就增长了。这道理是一样的,这染污法是这样子,清净法也是这样子,所以应该用止修,应该用观修,你这样调,它就进步了。
 
这是善根发相,第七段说完了。现在是觉知魔事是第八段。
 
觉知魔事第八
 
梵音魔罗,秦言杀者,夺行人功德之财,杀行人智慧之命,是故名之为恶。魔事者,如佛以功德智慧度脱众生入涅槃为事,魔常以破坏众生善根,令流转生死为事。若能安心正道,是故道高方知魔盛。仍须善识魔事,但有四种:一烦恼魔,二阴入界魔,三死魔,四鬼神魔。三种皆是世间之常事,及随人自心所生,当须自心正除遣之,今不分别。鬼神魔相,此事须知,今当略说。鬼神魔有三种:一者、精魅。十二时兽,变化作种种形色;或作少女、老宿之形,乃至可畏身等,非一,恼惑行人。
 
「梵音魔罗,秦言杀者,夺行人功德之财,杀行人智慧之命,是故名之为恶」。这觉知魔事这一段和前面善根发相,它有连带关系的。「梵音」,这个印度的梵音叫作「魔罗」。「秦言杀者」,这「秦言杀者」这句话,就是鸠摩罗什法师到中国来的时候,是在长安,长安那时候是姚秦,智者大师常用他的话,所以说「秦言杀者」。怎么叫作「杀者」呢?「夺行人功德之财」,这个修行人,这个戒定慧的功德就好比世间人的财富那样子,这个魔王,他把你这个功德财给你夺走了,破坏你的功德。「杀行人智慧之命」,这个修行人什么事情是最重要的呢?就是般若的智慧,这般若的智慧等于像人的生命似的,你有智慧的时候就等于你的命还存在,如果你没有这个智慧的时候就等于是没有命了。
 
这些大乘经论上有的时候说譬喻的时候,总是用智慧譬喻人的头,所以他是最高上而又是最重要的,所以行人的智慧是命;这慧命须菩提。如果没有这个般若的智慧,那也就不是圣人;你是不是圣人,就看你有没有这无漏的智慧。那么你没有这个智慧,就是凡夫了。说是你有没有禅定,这还不一定,有的圣人没有禅定,所以这个定,虽然也重要,还没有智慧那么重要。当然,你若想要逐渐的功德增长圆满,那么当然定也一定还要修习的;没有定,一定要修习成就的。
 
这里面是说魔王叫「杀者」,就是他破坏你的功德财和智慧命,所以叫作「杀者」。「是故名之为恶」,所以这个魔王是一个最坏的东西。也有不同的翻译,也有把这个「魔罗」翻成「扰乱」,翻个「障碍」,翻「破坏」,也还是扰乱、障碍、破坏你的功德,那么这就叫作「魔」,叫做「魔罗」。
 
「魔事者」,这个魔事,前面是翻译他的名称。这底下说,这魔王他究竟作什么事情呢?「如佛以功德智慧度脱众生,入涅槃为事」,像我们的佛陀,他是以功德智慧这个善法度化一切众生令得解脱,令他入涅槃,入到大安乐的地方去,就是作这样的事情。这个「功德智慧」;譬如按六波罗蜜来说,最后的般若波罗蜜就是智慧,前五波罗蜜就是功德了。前五波罗蜜的这个功德,有各式各样的功德,合在一起名之为功德;最后的般若波罗蜜单独称之为智慧,这也看出来智慧的重要。「魔常以破坏众生善根,令流转生死为事」,这个魔王他就是破坏众生的善根,破坏你的功德智慧,叫你流转生死,作这种事情,魔王就是这样子。
 
在《阿含经》里面,有一个经上说到这个魔王,他来触恼佛的事情。他在天上,他看见佛出来乞食,托钵乞食的时候,这个魔王就来了。来了,他变化一个人世间的一个婆罗门,这头发很蓬乱的,衣服也很破烂的,手里拿个杖,站在道边上。那么佛走过来了,他就:「瞿昙啊!你有没有看见我的牛?」这时候佛一注意,你是魔王,你向我来捣乱,那里有牛呢?有什么牛呢?这魔王说了(T46. 406a):「是眼触入处,耳触入处,乃至意触入处,是我乘」,说这么一句话。这句话用白话说就是;「世间上所有的人都是牛,他有眼耳鼻舌身意,就是这个车。这个车,这个众生这个牛驾这个车各处走,我是一个御者,我拿这个杖是驾车的人,我是在控制一切众生,在欲界里六道轮回,或者到天上去,在三界里面流转生死,都不超出我的控制的,不能超越我的控制的。」说完了这个话,就问:「瞿昙,你到什么地方去?」佛说:「我到无眼耳鼻舌身意那个地方去,是你所不能到的,我到那个地方去。」这是佛说了这么一句话。
 
当然,这句话正好像《心经》说那个意思;「照见五蕴皆空,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就是诸法实相的境界,就是涅槃的境界,到那里去了。这个时候,这个魔王就说:「你瞿昙,你自己得解脱就好了嘛!你何必还要为人讲,演说佛法作什么呢?」佛说:「有人请问,我就会讲嘛!我怎么不讲呢?」底下还有一大段。
 
所以这个魔王他的目的,就是要控制一切众生,不超出他的势力范围之外,他欢喜这样子。若是有人欢喜学习佛法得解脱了,他不能控制了,他就不高兴,问题就是在这里。所以「魔常以破坏众生善根,令流转生死为事。」
 
「若能安心正道,是故道高方知魔盛,仍须善识魔事」,若是一个人他是接受了佛的教诲,能安心在圣道里面,安心在戒定慧修学这个圣道,那么就能够超出去魔王的势力了。「是故道高方知魔盛」,你若修学圣道的时候,你的修行如果不是太高,你还感觉不到。如果你的道力渐渐高起来的时候,你才知道魔王的势力也是很大的。就像你得欲界定的时候,可能魔王也不睬你,你若未到地定的时候,那可就可能会有麻烦。不过也有人没有什么事,很顺利就得了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了。「仍须善识魔事」,因为魔王这件事,向修行人捣乱,修行人也就需要好好的认识这个魔的事情,那么你可以预防一下的。
 
「但有四种」,这个魔事有四种。「一烦恼魔,二阴入界魔,三死魔,四鬼神魔」,这是有这四种魔,四种魔。第一个就是烦恼魔,这个烦恼就是扰乱,烦恼这两个字的意思就是扰乱你的身心不得安静,那么就叫作烦恼。这所有的贪、瞋的这些烦恼,你有了贪心的时候,你心里也就不安静;有了瞋心的时候也是不安静。它能够障碍你修学戒定慧的,所以叫作「烦恼魔」。「阴入界魔」,「阴」旧翻译是「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新翻译是「五蕴」。那么十二入和十八界,那么这些也是魔。这个魔,为什么也说它是魔呢?其实这个地方呢,这个蕴入是我们一切的凡夫人的果报,色受想行识是我们的果报,这个果报是由烦恼招感来的,而这些烦恼就在这里面,就在这个五蕴里面。不过没有发作的时候,就叫作「阴入魔」,叫作「蕴魔」。发作出来就叫「烦恼魔」,所以它也是魔了。「三、死魔」,有了阴魔,他会死掉的,不会永久存在嘛!他会死掉的。这个「死」怎么也是魔呢?它能破坏你的寿命,我们有一个好的寿命存在,我们可以继续修学圣道嘛,若死掉了,那么这件事就停止了,所以也是魔了。第四是「鬼神魔」,这个鬼神的世界,他们自己的问题也很多,他还欢喜管闲事,还欢喜破坏修行人的事情,所以他也是魔。
 
「三种皆是世间之常事」,这个烦恼魔、阴入界魔、死魔,这是世间的常事,任何人都有烦恼魔,都有蕴魔,都有死魔,你修行不修行都是有的。「及随人自心所生,当须自心正除遣之」,这个烦恼魔,日常的这一些生活上的事情,都是「随人自心所生」,你随时怎么样分别,怎么样理解,它就会现出来一种情形。譬如说两个人说话,当时说话没有事,过了一会儿,一想,喔!这句话有点事情。疑惑心来了,那么这时候就有烦恼了;你若不疑惑,也就什么事没有,这就是「随人自心所生」,随你自心所生,你看见一个境界,你能用佛法去体会它,你的道业就增长了;你偏要用烦恼去思惟,那么业障就增长了,就是随你自己去分别,就会出现一些事情的。
 
那么我们佛教徒呢,「当须自心正除遣之」,我们应该自己按照佛法的真理,把这个心放在戒定慧上,除遣贪瞋痴的烦恼,不要自己把自己放在苦恼的境界上去。「今不分别」,这个前三种魔,我们现在不讲这个。
 
「鬼神魔相,此事须知」,鬼神的魔相这件事,我们若发心修行的话,我们要知道,知道它是怎么回事。「今当略说」,现在我们简单说一说。「鬼神魔有三种」,鬼神魔是有三种的,不是一种的,就是分三类了。「一者精魅。十二时兽,变化作种种形色」,这个精魅,也就是这鬼怪这些东西。究竟什么叫作「精魅」呢?是「十二时兽」,这在《大集经》上说这个事情,这是十二时的这个兽,这个十二时,就是我们中国的古代,这子丑寅卯这个十二时,十二时,子鼠、丑牛、寅虎、卯兔,每一个时有这个兽,但是在《大集经》上说,好像每一个时有三种兽。「变化作种种形色」,这十二个兽就是精魅,就是它们有多少小小的神通了,它能变化出来种种的形色,它的本来面目是隐藏起来的,它来向你捣乱的时候,是变化出来的形相。「或作少女、老宿之形」,它来捣乱的时候,譬如说它是个老鼠,它现在不现老鼠的面目同你见面的,它作一个少女的形相,或者作个少男的形相,或者作个老男、老女的形相,向你捣乱。「乃至可畏身等,非一」,也不只于是少女、老宿,还有其他的一些形相,还有可畏惧的一些身相,不是一种的。
 
这个《摩诃止观》上,智者大师也说到有一种降伏这些鬼怪的方法。就是你静坐的时候你旁边放个镜子,放一个方镜。现时代弄一个大的镜子还是不难。问题是什么呢?这些鬼怪,这些精魅,它不愿意现出它的本来面目叫你知道的,你若有一个镜子,它若一来,一看这个镜子,它的本来面目就现出来了,它怕这个镜子。所以你若放一个镜子,它就走了,还有这个事情。所以它若变化出来少男、老女的事情,当然一方面来迷惑人,一方面隐藏它的真面目的。是「恼惑行人」。
 
此诸精魅欲恼行人,各当其时而来,善须别识。若于寅时来者,必是虎兽等;若于卯时来者,必是兔鹿等;若于辰时来者,必是龙鳖等;若于巳时来者,必是蛇蟒等;若于午时来者,必是马驴驼等;若于未时来者,必是羊等;若于申时来者,必是猿猴等;若于酉时来者,必是鸡乌等;若于戌时来者,必是狗狼等;若于亥时来者,必是猪等;子时来者,必是鼠等;丑时来者,必是牛等。行者若见常用此时来,即知其兽精,说其名字诃责,即当谢灭。
 
「此诸精魅欲恼行人,各当其时而来」,这有这个事情,这个精魅它想要恼乱这个修行人的时候,它每一个精魅正当它那个时候它才来的。「善须别识」,你要好好的识别它。「若于寅时来者,必是虎兽等」,若是你早晨起来静坐,是寅时;子、丑,寅时,就是三点钟到五点钟的时候是寅时。这个时候若是静坐的时候有魔来,那必是这个虎兽,它来捣乱。「若于卯时来者,必是兔鹿等」,这是这个兔,这个精怪来捣乱。「若于辰时来者,必是龙鳖等」,辰龙。「若于巳时来」的时候,「必是蛇蟒等」;「若于午时来者,必是马驴驼等」,这些兽、这些精怪。「若于未时来者,必是羊等」,未羊。「若于申时」那个时候来的精怪,「必是猿猴等」。「若于酉时来者,必是鸡乌等」精怪。「若于戌时来者,必是狗狼等;若于亥时来者,必是猪等;子时来者,必是鼠等;丑时来者,必是牛等」。「行者若见常用此时来,即知其兽精,说其名字诃责」,这个修行人,你若看见常是在这个时候来;每一天静坐,别的时候静坐没有什么事,总是到了那个时候的时候,总是有个鬼怪,有个精怪来捣乱,你就知道那个精怪的名字了,它是谁了,你就说它的名字来诃斥它。「即当谢灭」,它就不来捣乱了,这样子看呢,也并不难。
 
二者、堆剔鬼。亦作种种恼触行人,或如虫蝎缘人头面钻刺熠熠,或击枥人两腋下,或乍抱持于人,或言说音声喧闹,及作诸兽之形,异相非一,来恼行人。应即觉知,一心闭目,阴而骂之,作是言:我今识汝,汝是阎浮提中食火嗅香、偷腊吉支、邪见、喜破戒种;我今持戒,终不畏汝。若出家人,应诵戒本;若在家人,应诵三归五戒等。鬼便却行,匍匐而去。如是若作种种留难恼人相貌,及余断除之法,并如禅经中广说。
 
「二者堆剔鬼」,「亦作种种恼触行人」。这个「堆剔鬼」是什么呢?这是《禅经》上说,是在拘那含牟尼佛的那个时代,那个佛法的末法时代,有一个比丘,他恼乱大众僧;当然大众僧可能都是坐禅,他恼乱他们。恼乱他们,这些坐禅的修行人就把这个比丘驱逐了,把他驱逐了。驱逐了,他就发了恶愿,他说:「我世世的,我要向坐禅的人捣乱。」那么就是这个「堆剔鬼」了。不过是,智者大师说:「由拘那含牟尼佛到现在,时间太久了,那么他也可能会有变化。但是可能继续有新的这种鬼怪继承他的事业,还在向修行人捣乱,也可能的。」所以这个鬼呢,「亦作种种恼触行人」,作出来种种的怪事恼触行人。作什么事呢?
 
「或如虫蝎缘人头面」,就在人的头上、在面上爬,那么又「钻」、又「刺」。「熠熠」,这个「熠熠」,我查字典,它是说是闪烁不定,说这个光忽有忽无的这样子。那么在这里就是说,你用功修行的时候,他在你脸上爬,这个虫子在你脸上爬,有的时候钻,或者刺,有的时候又没有了,忽然间又有了,是这样子。「或击枥人两腋下」,这个「击枥」这个「枥」,这是个木字边,应该是提手才对,「击攊人的两腋下」,这肩的下边,他在那里触动你。「或乍抱持于人」,或忽然间他抱着你。「或言说音声喧闹」,或者他发出来音声,说出什么话来打扰你。「及作诸兽之形,异相非一,来恼行人,应即觉知」,你应该知道他。「一心闭目,阴而骂之」,那么这个堆剔鬼,他的恼乱修行人是这样子办法的,那么你就应该知道了,你怎么办呢?你「一心」,心不要乱,把眼睛闭上,「阴而骂之」,就是默默的诃斥他。怎么骂法呢?「作是言:我今识汝」,我现在认识你,你是「阎浮提中食火嗅香偷腊吉支」,就这么说。这个「阎浮提」就是我们住的这个地方,他这个鬼是吃火的,也嗅香的,「偷腊吉支」。
 
这个「偷腊吉支」,这个「腊」,我们佛教里面说这个「腊」是说夏腊,或者戒腊。查这大辞典上的解释,这个「腊」是在家人年尾的时候祭神,祭祀祖先,祭祀什么神叫作「腊」,那么这个「腊」字就表示这个年尾,年到终了的时候叫「腊」。说我们出家人每一年都要结夏,结夏嘛,你结一次夏,你就是一岁,再结一个夏,你是第二岁,用这个结夏安居来计算你的年岁,那么也是用这个「腊」字。这样说,说是「偷腊」,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这个比丘,你结夏安居,没有那么几十年那么多,他自己就说:「我结夏四十年了」。若出家人结夏四十年,就等于是四十岁了,那么这个已经很高了。这「偷腊」就是你没有那么多,自己妄称,妄语说我有那么多,就是「偷腊」。或者这么解释。这个「吉支」是这个鬼的名字,你是偷腊的鬼,这么意思。
 
「邪见喜破戒种」,你是邪知邪见欢喜破戒这一类、这种人,「我今持戒,终不畏汝」,我现在能受持如来的戒法,我不怕你。「若出家人,应诵戒本;若在家人,应诵三归五戒等」,这个修行人若是出家人呢,应该你背诵这个戒本,背诵, 这个比丘戒本,或者是《梵网经》也好,或者是《瑜伽菩萨戒本》也好。若是在家的修行人呢,应该诵这个三归五戒,要这样子。「鬼便却行匍匐而去」,这个鬼他就退下去了,「匍匐而去」就是爬着走了。
 
这个鬼来向修行人捣乱,而这个鬼虽然有点神通,但是也不可以随意的侵犯人的。如果一个大福德人,虽然就算他不修行,鬼神也是怕他的。假设这个修行人持戒清净,这个威德也是很大的,如果你若能这么诃斥他,他也是怕你的,所以想要修禅定的人说:「哎呀!有鬼神魔来捣乱」,心里面怕了,其实也不必。「鬼便却行匍匐而去」。「如是若作种种留难恼人相貌,及余断除之法,并如禅经中广说」,禅经中还有一些说法的。
 
三者、魔恼。是魔多化作三种五尘境界相来破善心:一、作违情事,则可畏五尘,令人恐惧。二、作顺情事,则可爱五尘,令人心着。三、非违非顺事,则平等五尘,动乱行者。是故魔名杀者,亦名华箭,亦名五箭,射人五情故名。色中作种种境界,惑乱行人,作顺情境者,或作父母兄弟、诸佛形像、端正男女可爱之境,令人心着。作违情境界者,或作虎狼师子罗剎之形,种种可畏之像来怖行人。作非违非顺境者,则平常之事,动乱人心,令失禅定,故名为魔。
 
「三者、魔恼」。「是魔多化作三种五尘境界相来破善心」,这前面说有精魅的魔,有这堆剔鬼的魔,现在说第三个是魔恼。这个魔就指天上的魔,这个魔是更厉害了。「是魔多化作三种五尘境界」来破坏修行人的善心。「一作违情」的事情,「则可畏五尘,令人恐惧」。「二作顺情」的事情,「则可爱五尘」,「令人」生贪爱心的色声香味触,化作这样的五尘,叫你生爱着心。「三非违非顺」的事情,「则平等」的五尘,就一般性的五尘。「动乱行者」,它也能发出来动乱行者的善心的作用。「是故魔名杀者」,「亦名华箭」,这个箭是用华,叫作「华箭」,因为他用可爱的五尘来破坏你,而实在可爱五尘是能破坏你的,所以又称之为「箭」,但是又能令你生欢喜心,所以叫作「华」。「亦名五箭,射人五情故」,射人的眼耳鼻舌身意。这个前五根发五识,一剎那间第六识就活动了,所以「射人五情」,也就一定会伤害你的第六识的。「射人五情故名」,或者这样念,这个「名」到这里是一句,「故名华箭」,这样意思。
 
「色中作种种境界惑乱行人,作顺情境者」,或作父亲、母亲、兄弟,或作「诸佛形像」,或作「端正」的「男女可爱」的境界,「令人心着」。「作违情境界者,或作虎狼师子罗剎之形,种种可畏之像,来怖行人」,来恐怖这个修行人。「作非违非顺境者,则平常之事,动乱人心,令失禅定,故名为魔」。
 
或作种种好恶之音声,作种种香臭之气,作种种好恶之味,作种种苦乐境界,来触人身,皆是魔事。其相众多,今不具说。举要言之,若作种种五尘,恼乱于人,令失善法,起诸烦恼,皆是魔军。以能破坏平等佛法,令起贪欲、忧愁、瞋恚、睡眠等诸障道法。
 
「或作种种好恶」的「音声」,「作种种香臭之气」,「作种种好恶」的「味」,「作种种苦乐」的「境界」,「来触人身」,来触动你的身体。「皆是魔事」,这都是魔事。「其相众多」,这个天上的这个魔王,他来捣乱,他会作出来种种的事情了,「其相」是特别多的。「今不具说」,现在不多说了。「举要言之,若作种种五尘,恼乱于人,令失善法」,叫你失掉了你成就的善法;你已经成就的破坏了,没成就的不能成就,令你「起诸烦恼,皆是魔军」。这有的地方说,这个魔王破坏修行人,你这个修行人功夫不一定高深,但是你很努力,你能守护你自己的心,守护得很得法,那么魔王不能乘虚而入,他不能直接向你捣乱,他怎么办法呢?他去向你的好朋友去捣乱,叫你的好朋友向你、打扰你,或者他推动这个施主,来护持你修行的这些在家居士,男女居士,这个魔王到那里去愚弄这个人,叫你的施主向你捣乱,来破坏你,也有这个事情的。所以这个,如果一个人要用功的话,你的善知识;你的同行善知识,你的外护善知识也应该要注意的,不能上这个魔王的当。
 
「以能破坏平等佛法,令起贪欲、忧愁、瞋恚、睡眠等诸障道法」,反正魔王的意思就是想出来多少种的办法,来破坏你的平等的佛法。平等的佛法就是诸法实相了,使令你不与诸法实相相应,令你生起来贪欲心,叫你常忧愁、叫你瞋恚、叫你多睡眠等诸障道法都现出来,叫你不能修行。
 
在《贤愚经》上说到这个优波鞠多尊者和这个魔王的事情。优波鞠多尊者有一天是在森林里面、山里面静坐,入定了。入定了以后,等到出定的时候,感觉到这头上有花,有花嘛!说:「这谁给我戴上花了呢?」那么优波鞠多尊者又入定一看,「喔!这是魔王来戴的,魔王来给我戴上花。」魔王的意思就是来弄耸他。因为出家人是不能着这香花蔓的,这等于是你破戒了,你大比丘戴着花了,就是弄耸你。后来优波鞠多尊者在有一个大的集会来宣扬佛法,来了很多的居士。来了很多的居士,说法的时候忽然间外边有个大象,这个大象上面有很多的女人,在大象上又唱歌又跳舞,那么听经的人就不听经了,就光是看这个大象看热闹了。连继了三天,就这么捣乱。捣乱,这时候优波鞠多尊者当然就入定一看,这谁来向我捣乱呢?一看,「喔!又是魔王」。
 
这时候优波鞠多尊者:「好!」那么他一入定用这个神通,就把魔王请来了。请来了,这优波鞠多尊者说,说是:「你头些日子蒙你的好意给我戴花了,但是这礼尚往来嘛!我今天也送个花给你。」魔王心里也很欢喜:「好呀!」他就把这个头伸过来了,优波鞠多尊者就把这个花蔓给他戴在脖子上,戴在脖子上一看就变了,不是花,是什么呢?是蛇的死尸、狗的死尸、和人的死尸,三个死尸连在一起套在脖子上。这个魔王,虽然是魔王,但是他是天上人,那特别清净的,这个死尸戴在脖子上,这心里面非常的厌恶、不高兴。然后这魔王就说:「你这个阿罗汉真是坏,说是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我常常的向他捣乱,他都没有说出一句话毁辱过我,今天你这个阿罗汉,就在大众之中毁辱我。真是不知怎么办呢?」
 
然后优波鞠多尊者说:「你说对了!我是声闻人,是个阿罗汉,怎么能和佛比呢?但是你知道,佛的意思就是叫我来降伏你的,所以佛不说你什么。」这魔王就听不下去这句话,就是到了四王天,到了释提桓因那里去;他自己想要把这死尸拿、拿不掉的,那么请求诸天给他拿这个死尸,也是拿不掉。那么他就到了梵天王那里去,请梵天王给他拿掉,梵天王说:「你这个死尸谁给你戴的?」说:「是优波鞠多尊者。」说:「他是大阿罗汉,他要给你戴,谁能拿掉啊?这是任何人拿不掉的。」不过从这地方看,这个欲界天的人,能飞到梵天上去,还有这个事情。那么梵天王就说:「你还是得要求这个优波鞠多尊者才能拿掉的。他是大阿罗汉的神通道力,三界之内任何人都不可以动的,你求我们怎么行呢?」那么他只好回来了,回来了就向优波鞠多尊者磕头、哀求:「请你给我拿掉了啊!」
 
那么这时候优波鞠多尊者说:「拿掉,可以。但是有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你从今以后不可以再破坏修行人,修行人用功修行你不能破坏,不能去打扰他,这是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呢,我没有看见过佛,你现个佛的身像来我看看。你若能答应这两个条件,我就给你拿掉。」这魔王说:「可以,我答应。」答应了,那么好!那么就拿掉。那么他说是:「你让我现佛身,我也有个条件。我现出佛身以后,你不可以磕头。」说:「好!我不磕头。」那么这个魔王就到森林里面去,隔一会儿从林里面出来,就现出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大光明,也有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千二百五十个比丘围绕着出来。这个优波鞠多尊者一看这佛相的威德,自然的就磕头了,就顶礼了。顶礼了,这魔王说:「我们说好了不磕头嘛!」那么优波鞠多尊者说:「我不是拜你,我是拜佛啊!」有这个事情。所以若看这个故事呢,天上的魔王他是答应优波鞠多尊者的条件,不再破坏修行人的事情了,有这个事情。
 
所以这上说:「能破坏平等佛法,令起贪欲、忧愁、瞋恚、睡眠等诸障道法」,这个修行人,他起贪欲心,起忧愁、瞋恚、睡眠等诸障道法,那么自己调得不好,那么心里面会生起来这个障道法。那么现在看这个文呢,也有魔王的力量,这个魔王他来愚弄你,叫你生起贪欲、忧愁、瞋恚、睡眠等诸障道法。可见同样的事情,原因还不是一样的。
 
如经偈中说:「欲是汝初军,忧愁为第二,饥渴第三军,渴爱为第四,睡眠第五军,怖畏为第六,疑悔第七军,瞋恚为第八,利养虚称九,自高慢人十,如是等众军,压没出家人,我以禅智力,破汝此诸军,得成佛道已,度脱一切人。」
 
「如经偈中说:欲是汝初军,忧愁为第二,饥渴第三军,渴爱为第四」,说这个魔王是向修行人捣乱,他用什么办法呢?他第一线上的军队就是「欲」,他叫你修行,自己生出来欲心,你修行人是心里面要远离一切烦恼的,他偏叫你生了欲心的烦恼,这个欲当然可能就是男女之欲了,生出这种心。「忧愁为第二」,你有所忧愁,有所不足而不能得,心里面忧愁,叫这个修行人有这样的心理。有这饥渴的心理,你正是入定、修行、跑香的时候,需要精神,喔!感觉渴、感觉饥,精神疲乏了,又有问题。「渴爱为第四」,他有这个渴爱,这个爱像渴似的。
 
「睡眠第五军」,这个睡眠是第五军,就是这个修行人是要争取时间,减少睡眠才能修行的,可是你越减少,这欢喜睡眠的心就越强,越强就越想要睡,所以这一睡就耽误修行了,所以睡眠是第五军。「怖畏为第六」,有恐怖心。「疑悔第七军」,疑悔,有点疑惑、后悔,这前面讲过。「瞋恚为第八」,这瞋恚心是第八,本来心里面并不是瞋恚的,向来都不大瞋恚的,忽然间在修行的时候,小小的事情不对劲儿,这个瞋心很大。
 
我听人说,这可能是民国初年吧,有一个普照老和尚,这个人他和一个同参两个人共同修行,共同修行就是忽然间有点什么事情不如意,就发了脾气。发了脾气了,脾气过去以后就后悔,后悔过了一个时期又发脾气,发了脾气又后悔。那么然后他就对这个同参说:「我发脾气是不对的,我是知道的,但是当时一冲动,自己不能作主,控制不住。但是现在我要求你一件事。」说:「什么事?」说:「我们同住修行,本来大家是不错的嘛,才肯这样的,我常向你发脾气是不对。但是从这么以后,我若再发脾气的时候,你就打我,你可以打我。」那么这个同参就答应了。不知道又过了多久,又有些不如意事,又发了脾气了,他这同参真就按照以前的约定,就打他一下,打了一下,立刻就不发脾气了,立刻的这脾气就停下来,从那么以后不管怎么大的事情,不发脾气。经过这么一回的调伏就有效了。
 
这个普照法师,原来是怎么回事呢?他在齐齐哈尔是作律师的,是律师。作律师,代表一方打官司打输了,输了从那么以后不作律师了,就出家作了法师了,自己修行。修行,后来在北京的北部有个淮阳山作了一个道场,作一个寺庙。这个寺庙和我们一般的寺庙都不同,当然也有佛殿,但是都是各别各别的,一个单位、一个单位的,类似茅蓬那样子。所有的人,只要你肯修行的话都可以到这儿来,你的衣食住,他完全负责供养,你只要在那儿修行。但是他也有个条件,你来的时候要由韦陀菩萨批准,就允许你来里面住。怎么办法呢?就在韦陀菩萨那儿抓阄,把你的名字写上,连续抓你抓到三次,你就可以到里面住,他是那样办法。那个修行人,你到里面住,你今天说你要吃饺子,他就给你厨房预备饺子,大家不是在一起吃的。说是你要一个手表,他就给你买个手表,完全满你愿的。这个普照法师在淮阳山立了这么样一个道场。那么他是降伏自己的瞋心,有这么一个办法,是很有效。
 
「利养虚称九」,「利养」就是贪着这个财利的供养。「虚称」就是名誉,还欢喜名闻利养。你这个心若爱著名闻利养的时候,也就不能修行了,那么心就向外攀缘就乱了。「自高慢人十」,自己感觉自己很高,「慢」就是瞧不起别的人,「你们都没有修行,只有我是有修行的,我是最好了。」那么这就是「自高慢人」,这又是一个魔王的军队这是。「如是等众军,压没出家人」,这么多的军,都是魔王利用这些军队,来压没出家人,把出家人都放在这里面去了,困在这里面了。
 
「我以禅智力,破汝此诸军」,这是释迦牟尼佛说的话;我用这个禅,和这个无漏的智慧、无漏的禅定、智慧的力量,能破坏你这么多的军队,你的军队都败了。「得成佛道已,度脱一切人。」佛是在菩提树下,先是降魔而后得无上菩提的。所以「破汝此诸军,得成佛道已,度脱一切人。」
 
这个佛在菩提树下成佛这一段事,这降魔这一段,在《大毗婆沙论》上说的比其他的地方好像详细一点。佛是在菩提树下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成佛,他心里想:「我现在继续的修这个缘起观,我就可以得圣道。但是我已经得了圣道以后,魔王还不知道,这是不对的,我应该先通知他,通知他,然后我再得无上菩提。」于是佛就放光,照到魔王的宫殿。魔王的宫殿是震动了,魔王一看,这什么事情我的宫殿震动了?一看,喔!这个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要成佛了,喔!这个事情不可以,他不能成佛,于是乎他就来了。到这儿来,这魔王就问这个悉达多太子:「你在这儿干什么?」说:「我在这里要成佛,要得无上菩提的。」魔王说是:「现在这个是什么时代,你要成佛啊?这是一个很恶的世间,众生都不能受你的教化的,你不要成佛,你离开这个座位,我给你七宝,你可以作转轮圣王。」悉达多太子说:「你这个话等于和小孩子说,你怎么可以和我说这种话呢?我怎么能够起这个座呢?我不得无上菩提不起这个座的。」说:「我现在和你是有礼貌的和你谈话,如果你不听我话,我就领着军队来了,要和你斗的。」那么悉达多太子说:「好了,你去准备好了。」那么魔王就走了。
 
魔王走了,这悉达多太子这时候就入了禅定里面,就思惟这件事。说是和世间一般的人若是有了纠纷的时候,你都要注意的准备准备,何况魔王要来捣乱呢?「那么我应该怎么样预防他呢?」就那么想。悉达多太子这时候有宿命通,一观察自己过去,是「我作过无量无边的无遮大会,作这么多的功德。这个魔王只作了一个无遮大会,无遮大会里面有一个辟支佛来受他的供养,所以他现在有这个魔福,你只作了一个无遮大会,你想和我斗,你斗不过我的。」这个悉达多太子就是想到这问题。第二个又想到:「我久远以来,我有没有破坏人家修行?别人发心修行的时候,我破坏他、我障碍他,叫他不成功。我有没有作过这种事情?」那么他自己观察自己过去久远以来没有作过这个事情。「若是我没有作过这个事情,今天魔王他不能障碍我,他障碍我不了的。」悉达多太子先这么观察自己。
 
然后悉达多太子用这个神通力,禅定的力量就变化了很多事情来保护自己,有这个事情。那么这时候魔王过了一会儿就来了很多的军队,很多魔军都来了。我看到这个文的时候,我就特别注意,我想,平常这个梵天王和这个释提桓因,这都是很良善的天神,魔王向悉达多太子捣乱,这些善神诸天有没有采取行动来保护佛呢?我一看那个文上,没有。这些诸天完全都回到自己的地方,不管这件事。只有悉达多太子一个人来对付魔王的三十六亿多少魔军来的,只有他一个人。哎呀!我一看这个事情,诸天是这样子?
 
这个魔王当然很多的恶相,来对付悉达多太子。这个时候魔王在前面和悉达多太子说话,悉达多太子这样说过一句话,说这么一段话,说是:「我刚才我观察了一下,我久远以来我作了很多很多的无遮大会的功德。我观察你过去你只作一次无遮大会的功德,其中有一个是辟支佛你供养他了,所以你今天是有这么大的福报。但是你只有一个无遮大会,你怎么能够和我斗呢?」这个太子这么说。魔王说:「我以前我作过无遮大会的功德是你说,你可以证明我是作了这个功德。你自己你说你作了很多很多的无遮大会功德,谁证明呢?你自己说的不算数啊,谁能证明你这件事呢?」这个魔王还有这个辩才。那么这时候悉达多太子说:「这地下它能作证明」,佛就是手这么一指,这个地里面就发出来像打雷的声音,忽然间有这个声音发出来,这魔王就怕了,就领着他的魔军都跑了,就回去了。那么佛就是这样的把这个魔降伏了。
 
但是在《大智度论》上说呢,佛是入这个不动三昧,用这个不动三昧降伏了天子魔。《大智度论》是这样说的。「破汝此诸军,得成佛道已,度脱一切人」。
 
那么这一段文是说魔怎么样来破坏修行人呢?就叫修行人有欲心,有忧愁、饥渴、渴爱、睡眠、怖畏、疑悔、瞋恚、利养虚称、自高慢人,就叫你生出来这些烦恼,就破坏你的修行了。所以若是修行人降伏魔,怎么降伏?你心里面保持清净不生烦恼,就是降魔了。
 
行者既觉知魔事,即当却之。却法有二:一者、修止却之。凡见一切外诸恶魔境,悉知虚诳,不忧不怖,亦不取不舍,妄计分别,息心寂然,彼自当灭。
 
「行者既觉知魔事,即当却之」,你若知道魔是怎么回事,「即当却之」,你应该拒绝它,这样子才可以。这个「却法」有两种:「一者修止却之。凡见一切外诸恶魔境,悉知虚诳」,《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何况魔王现的境界,都是虚妄的。这也等于是用智慧观察它是虚妄的。「不忧不怖」,你心里面不忧愁,也不要害怕。「亦不取不舍」,这个「取」就是不执着,你心里面不去执着它。这「不执着」这句话,我们出家人常会说这句话,「不执着」,不要执着。但是实在这个「不取着」这句话是很微细的,我们怎么知道这句话微细呢?譬如说是我们饥饿的时候,饿了,要吃饭、还没吃饭,很饿的时候,大家谈话,说是这个饺子怎么好吃!馒头怎么好吃!我吃得很有味道,这么一谈话的时候,这口水就来了,从这个地方看,当然你自己反省一下也并没有说,怎么样听到这句话就怎么想要吃,也并没有那么明显,但是口水就来了,为什么呢?就是已经有执着了,你已经有执着了。说是我们日常,我们看见色声香味触这一切的境界的时候,心里面我也没有说有什么特别执着,实在已经执着了,就有执着了。
 
所以这个地方说:「亦不取不舍」,这句话是这么说,但是我们不容易作到,不容易作到「不取」。那么这个地方怎么办呢?就是前面这句话,「悉知虚诳」,这就是般若的智慧,观察它是虚妄的、是毕竟空的,然后心里面不分别了,就能接近这个不取着了,就是能接近的。如果你不加上般若的智慧的观察,这个「不取」是很难,不容易的。「不舍」,你不取,当然就是不舍,没有嘛!舍什么呢?所以这个地方是很微细的。
 
「妄计分别」,你不要特别的执着去分别它,你心里面安住正念就好了。「息心寂然,彼自当灭」,你令这个心,要它平静、寂静下来,把所有的杂念都停下来,使令心寂然,「寂然」就是寂静。「彼自当灭」,那么所有的魔王的把戏,就自然的就停下来了,就没有事情了。
 
问:这位法师有这么两段话,「快乐的一天从早课开始,课诵时是念得又快又熟」,这上早晚殿的时候课诵的时候念得很快,念得也很熟。「但常常是念到那里、念些什么也不知道,脑海一片空白,妄想纷飞,都不得随文作观,明静而住。要如何止观双运于课诵上呢?
 
答:这个事情啊!我们现在的…我头多少日子我说过;我们早晚课诵的这种办法,如果用佛在世时教授比丘的修行来对比的话,我们现在课诵的办法很杂乱,就是又有显、又有密,又是净土、又是华严,又是这个、又是那个,不是专一的法门;就又是这个、又是那个,一个大混合的境界。早课、晚课,就是这样子;最后又祝韦陀、伽蓝这样子。祝韦陀伽蓝这个,我还没有看见什么人表示什么意见。但是我们若学学律,你学学律,律上有些地方说出一些话来,如果你敏感的话你就想到这个地方,对比一下,你就会有一些认识,不过我现在也不必说了。
 
这个问题,说是你念咒也好、念经也好,我的意见呢,念咒也不要太快,这个心不要杂乱、不要有妄念,就念咒的音声,随这个音声念下去,不要有杂念也是好!若是念经,它是中国话,汉文的经,更不能够念得太快。你不要念得太快,你心里面一句一句地念,就可以随文入观了。这样观,就是你的内心和那个法门相应了,这样是有功德。如果念得很快,你想要作观也观不来、来不及,心就不与法相应了,但是心又不能闲下来,那么就是打妄想了,这样做是不合适的、是不对的,所以不应该太快。
 
说是「不得明静而住」,这「明静而住」这个话是修止观的时候用的,说你读诵经的时候,也可以说明静也可以。
 
「要怎么样止观双运于课诵上?」这个止观双运…有的人,说我念经没有别的杂念,这就是止;我能随文入观,就是观;当然也可以这样说。但是你若看《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说,他不是那么说。他是说:你自己经行的时候你可以诵经,诵经,一方面诵,你也可以作观;因为你一个人诵,你可以自由嘛!我诵这一段文的时候,我可以慢慢地诵,我同时也可以作观。你若大众一起诵,你不能自由活动嘛!所以只有稍微慢一点;太慢了,或者不合适。你就可以明静而住了,也可以说是止观双运了。
 
但是你若像《小止观》上说的这种止观双运,那和诵经又不同,和作早晚课的情形又不同,那是不一样的。这个《小止观》,我看这个文,除了前面引了《起信论》几句话之外,完全是根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道理作的,那也等于是说要读《大品般若经》,然后自己或者是坐、或者经行,常有如理作意,那样子止观双运的。不是我们现在作早晚课这个情形,不同。但是这样的早晚课也是不错。人多了,人的程度不一样嘛,你不这样做,做什么呢?
 
问:第二,静坐念佛拜佛时见瑞相灵异或感应,当如何?
 
答:这后边也有说到。我们若是静坐的时候,或者读经的时候,你修行的时候看见一些瑞相应该怎么办呢?就是你还是内心清净、明静而住念佛好了。或者看见阿弥陀佛了,你心里念阿弥陀佛名号,或者你见到阿弥陀佛,你也可以同他说话问法,看他怎么说,也都可以。也可能他不出声,也可能。或者是你也用这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观察;看见佛相,你观察这佛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你还可以这样观察的。你这样观察,如果这个佛真是阿弥陀佛来现的呢,阿弥陀佛会有更好的表示,如果是魔王来的,那么就是灭掉了,就没有事了。若是看见其他的可恐怖的境界,像刚才说了,也就是一个止、一个观的办法,并没有其他的办法。
 
问:当如何?是喜?是惧?还是平常心?
 
答:这三个心,我们不用这个词。你就是用止观来应付这件事。中国古代禅宗的人,常好用这「平常心是道」,常用这个字。但是后来人的解释,你解释一样,我解释一样,究竟谁说的对,我们也不必说了。现在若是你相信般若法门,你就是常用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去作观,就是用这个办法。
 
问:着魔与见佛,怎样分判?
 
答:这个着魔,就使令你这个人精神不正常了,你变成一个狂妄的人了,这着魔的人是这样子。若是你见到佛了,真是佛来照顾你的话,那么你还是很正常的,你心里面很明静,也会很谦让的,不会狂妄。这就是着魔、不着魔的分别。
 
 ---------------------------------------------------------------------------------------
 
妙境法师佛学文集
 
妙境法师佛教视频专题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