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楞伽经四种禅(讲于法云寺禅学院)


2014/9/3    热度:342   

 

这个《楞伽经》的四种禅,我们突然间要讲这四种禅,也应该是有一个缘起的。现在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我下一个月要到台湾去,到福严佛学院去主持禅七。主持禅七,我心里面想要讲这个四种禅。讲这四种禅,我想要先熟悉一下,所以就先在这里讲它一次,也想要在北院讲一次的,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就是我写了一篇文章,里边也提到这四种禅。但是我写的时候,我没有把它变成白话文,就是用原来的经文这样写的,这样子写有一点不合适,想要把它变成白话文,所以现在要和各位来讲这个,讲这个自然是变成白话了。有这两个原因,所以要讲这一段文。
 
这四种禅,宋译的《楞伽经》是有,唐译的和魏译的也同样是有这四种禅,彼此之间,在文句上也不完全一样。
 
我这一开始,说到这件事的时候,也是提到了达摩禅师,他来到中国,在《达摩禅师传》,并不是梁武帝那个时候来的,他是刘宋的时候就来了,看那个传上,但是没有说那个年月,没有说清楚。来了,他在北魏那个地区弘化,汉人僧可禅师欢喜禅,所以就去亲近他。亲近他的时候,他就对僧可禅师说,应该学习这《楞伽经》——这四卷的《楞伽经》。这个时候求那跋陀罗他翻译的《楞伽经》已经流传在中国,那么达摩禅师(这个传上说得太略了)就是告诉僧可禅师,他说是:「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这个时候,这个《大品般若经》应该在中国已经流行了,但是他不说《大品般若经》,他欢喜《楞伽经》,在他的传上就是这么几句话。但是我们若读这个经的内容,就可以知道,达摩禅师他是唯识学者,我们读《楞伽经》,一直地说是「唯心所现」这件事。所以这位禅师修的禅,实在就是唯识观,而不是《大品般若经》的般若的性空观,和那个完全不一样。
 
这个宋译的《楞伽经》。
 
(宋译)复次,大慧!有四种禅。云何为四:谓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如禅、如来禅。
 
这标出来四种禅的名字。我们从「禅」这句话来观察这件事,「禅」这个字,翻到中国话翻个静虑。静虑这两个字,寂「静」应该就是奢摩他,「虑」应该就是毗钵舍那,是观了;就是止观两个字,这两个字合起来名之为禅。
 
(宋译)云何愚夫所行禅?谓声闻、缘觉、外道修行者,观人无我性自相、共相骨锁,无常、苦、不净相,计着为首;如是相、不异观,前后转进,相不除灭;是名愚夫所行禅。
 
先解释什么叫做「愚夫所行禅」。「谓声闻、缘觉、外道修行者」:这「愚夫所行禅」,「愚夫」这两个字,就是愚痴的人。我们初开始学习禅的人,当然是个凡夫,凡夫是愚痴的人;这样讲,不管是小乘佛教徒或大乘佛教学者,初开始都是凡夫,那说是愚夫也还是恰当的。但是看这个文又不像是这个意思,有一点诃斥的意思。所以这上说,「谓声闻、缘觉、外道」这三种人叫做愚夫。声闻、缘觉这是佛教徒;外道不是佛教徒。声闻、缘觉当然也有凡、有圣,这里都叫做愚夫;外道不明白佛法,有邪知邪见,称之为愚夫,也是恰当的。
 
「修行者」:这三类人,要发心修行的。「修行」这个话怎么讲呢?就是不欢喜我现在的情况,我有更高尚的意愿,想要改造自己,就可以名之为修行,可以这么说。「修」这个字,我们经论上说有闻、思、修,这三个字都是表示我们用功修行的一个相貌,但闻、思两个字力量小,修这个字力量大。力量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在禅定里边、在奢摩他里边去修止观,这个时候的力量大,所以叫做修。「修」,就是它有力量改造你现在的不如意的地方;我们一般来说,就是有贪瞋痴的烦恼,你想要改造它不容易,但是若在禅定里面,是能改造的,所以叫做修。若不在禅定里边,是属于闻、思;闻、思改造我们的烦恼、消灭我们内心的烦恼,也有力量,但不是那么大。
 
「行」这个字怎么讲呢?行实在就是心。行者,心也,就是心行,你内心的活动叫做行。原来我内心活动的时候,有贪瞋痴的烦恼,我现在要消灭内心的贪瞋痴,这叫做行。怎么样修行呢?
 
「观人无我性自相、共相骨锁,无常、苦、不净相,计着为首」:「观人无我」,「人」这个字就是补特伽罗;补特伽罗翻到中国话就翻个数取趣,就是数数、一次又一次地在生死里得果报,叫做数取趣。数取趣,这本来是形容我们凡夫在生死里流转的情况的,但是里边特别的意义,就是执着有个「我」。我在生死里面一直地得果报,我得人的果报,经过或者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万年又死掉了,死掉又再得果报,或者到三恶道去得果报,或者在人天得果报。这样有一个真实的体性,叫做我,这个我数数地得果报,这叫做我。现在观察这个我——没有,没有这个我,所以叫做「观人无我」,就是观察众生,在色受想行识里边没有我的体性,这叫做「人无我性」。
 
这个「自相、共相」,通常应该是这么说:就是,色受想行识,色就是地水火风,地水火风以变碍为自性,变动、还有质碍是它的自相;受以领纳为自相;想以取相为相;行以造作为相;识以了别为相;这是它的「自相」。「共相」:色受想行识都是无常、无我的,这是它的共相。这是观察自相、共相。现在「观人无我」是共相,观察色受想行识都是无我的,都是无常变化的。
 
「骨锁,无常、苦、不净相」:这是单独指色法说的。我们这个身体是四大组成的,是个骨锁,是一节一节的骨连结起来,像一个锁链似的;这个骨锁是无常的、是苦恼的、是不清净的。这特别地说出来五蕴里边的色的相貌,这是我们佛教徒,尤其是出家人修不净观这样修,这是一样。
 
「计着为首」:就是执着,计着就是执着,执着色受想行识是真实的,不是虚妄的,是这个意思。但是其中最主要的是执着有我,现在要破除这个我的执着。但是声闻、缘觉虽然是观察无常、无我、不净、观察苦——就是四念处观,但是还没能够通达它是毕竟空寂的,所以虽然这样修,他还是有执着的。
 
「如是相、不异观」:就是照这样的开示去修止观,不作其他的观察。
 
「前后转进,相不除灭」:从开始这样修四念处观,渐渐、渐渐向前进步,那就是由外凡、到内凡、到见道、修道、无学道,渐渐向前进步。「相不除灭」,就是这些不净相、苦相、无常相、无我相,它还是存在,他心里面还有这样的行相。这样子最后,佛教徒得了声闻阿罗汉道、辟支佛道。
 
「是名愚夫所行禅」:这「愚夫所行禅」,这完全是诃斥了小乘佛教学者。这个外道他们因为不修无我观,所以他们没能得阿罗汉道,当然最后,或者得色界定、得无色界定,或者是得无想定、得非想非非想定,到此为止,那还是凡夫境界,还没能够得圣道。这是指「愚夫所行禅」大概的情形就是这样。
 
(唐译)云何愚夫所行禅?谓声闻、缘觉诸修行者,知人无我,见自他身骨锁相连,皆是无常、苦、不净相;如是观察,坚着不舍,渐次增胜,至无想、灭定;是名愚夫所行禅。
 
这我又引来唐译的大概的说法:「知人无我,见自他身骨锁相连,皆是无常、苦、不净相;如是观察,坚着不舍,渐次增胜,至无想、灭定;是名愚夫所行禅」。唐译里边的道理,就比宋译圆满了一点。唐译也同样,佛教徒修四念处观、修无我观,但是说到最后能得到灭尽定,那么外道最后得到无想定;这叫愚夫所行禅。
 
这个文里面另外有个特别的意思,特别的提到不净观。修不净观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破除障道因缘!它并不能断烦恼,它只是对于我们这个欲心,破掉了它,但是欲的烦恼没能根本地断除去;最后是修无我观而得圣道,是这样子意思。这是「愚夫所行禅」大概情形是这样子。
 
(宋译)云何观察义禅?谓人无我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无性已;观法无我,彼地相义,渐次增进;是名观察义禅。
 
第二个是「观察义禅」。「云何观察义禅?」什么叫做观察义禅呢?
 
「谓人无我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无性已;观法无我,彼地相义,渐次增进」:这个地方也说到人无我、同时也说到法无我,那这就不全是小乘的四念处观了,这是有大乘的法无我观。
 
「谓人无我自相、共相、外道自他俱无性已」:这个小乘佛教的止观里边——就是四念处,有「人无我观」、没有「法无我观」;这里说到有法无我观,应该是属于大乘佛教学者所修的。初开始应该是发无上菩提心的愿,然后修四念处、修止观;修止观,同时也修人无我观,观察人无我,就是观察「自相」不可得、「共相」不可得。
 
「外道自他俱无性已」:这个话是说外道的思想,他们有我的执着,认为人的生命体、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由自性生的。在其他的文上,有所谓「冥性」。这个冥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外道已经得到禅定的人,他在禅定里面观察,观察到这个中阴身(人的生命的开始,由中阴身去投胎,才有这个生命的);但是他向过去去推求的时候,观到八万劫以前,就看不见了,看不见是怎么回事儿了,所以就名之为「冥性」。那个地方看不见,就是从那个地方开始,人有生命,所以也叫做「自性」、也叫做「冥性」。由这个冥性,生命开始的,这是一种外道的思想。
 
其次,有的外道,认为世间上的万事万物是由梵天创造的,或者说是大自在天创造的,那叫做「他」。由「冥性」创造生命、创造万事万物,那叫做「自」;由梵天创造,那叫做「他」。现在是佛教徒观察外道的这个自性的说法、他性的说法,「俱无性已」:完全都是没有体性的,只是虚妄分别而已,这个意思。这样这上面这一句话,「外道自他俱无性已」,这是我空,是我空的意思。
 
「观法无我」: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也不是自性生的、也不是他性创造的,这是观我空;剩下来的色受想行识的法,也是无我的、没有体性的,色也没有自性、受想行识也没有自性,观法无我。
 
我读这个《楞伽经》,《楞伽经》本身有解释什么叫做「法无我」。它的说法,这个「法」是内心的虚妄分别的变现,正是唯识上说的这个道理;是内心分别的变现,法本身是没有体性的,所以叫做法无我,这么解释。
 
「彼地相义,渐次增进」:「彼地相义」,就是从外凡到内凡,这是属于大乘佛教的观法。大乘佛教的观法,我们若读《华严经》,就是由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有这么多的次第。这么多的次第,是到十地的时候才入圣位。前面十信是外凡;十住、十行、十回向是内凡;由外凡到内凡,然后得无生法忍就是到十地。「彼地相义,渐次增进」,就是由十信、渐渐地向前进步,经过十住、十行、十回向,是这个意思。「彼地相义,渐次增进」,逐渐地进步,他的信进念定慧逐渐、逐渐地增长。
 
(唐译)云何观察义禅?谓知自共相人无我已,亦离外道自他俱作,于法无我诸地相义,随顺观察;是名观察义禅。
 
我这下面引唐译的文句。唐译说:「谓知自共相人无我已,亦离外道自他俱作,于法无我诸地相义,随顺观察,是名观察义禅」。这样,比宋译说得更清楚了一点。就是修人无我观、也修法空观,这样子从外凡到内凡,逐渐、逐渐地向前进,这叫做「观察义禅」。这样,观察义禅看出来什么事情呢?就是还没有得圣道,还没能得圣道,这个时候。
 
以彼彼诸名,诠彼彼诸法,此中无有彼,是诸法法性。
 
我这下面引这个《瑜伽师地论.真实义品》的说法:「以彼彼诸名,诠彼彼诸法,此中无有彼,是诸法法性」。我们同学,不知道讲〈真实义品〉的时候,你们来没来。
 
「以彼彼诸名」,就是这个名字,这叫做房、这叫做碗、这叫做盆,这叫做桌子、这叫做书、这叫做人,各式各样的名字,诠显各式各样的物相,诠显各式各样的事情,叫做「以彼彼诸名,诠彼彼诸法」。「诠」就是显示,显示各式各样的事情。「此中无有彼,是诸法法性」:这个名字里边,并没有所诠显的事情,这就叫做「空」的意思。
 
举一个例子来说,比如说火,这个「火」这个字。火这个字,我们说火,或者一张纸,你放在火里头,就把这个纸烧成灰了;或者一根木头,你若放在火里,把这木头也烧坏了,这是火的作用。但是我们在说「火」的时候(我们嘴说话的时候,说火,说火的时候),我们嘴里边不感觉到被火烧了。这什么意思呢?这火的名字并不就是火的那件事,并不是那件事。譬如说我们现在口渴了,口渴了,我们说水,说水,我们并没有水喝在口里边,就是这个名字不就是那件事。所以这样说呢,「以彼彼诸名,诠彼彼诸法,此中无有彼,是诸法法性」。
 
这样说,能诠显各式各样的事情的是名,所诠显的那件事、和能诠显的名,不就是一件事。能诠显的、和所诠显的,是两件事,是这个意思。而这个名,是我们要经过学习,还经过我们的记忆力,我们一直地记住这件事,记住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我们记住「人之初,性本善」、「赵钱孙李」,记住这些名字,但是名字不就是那件事。所以彼彼诸名所诠显的事情,这个名字里边没有那件事,是这个意思;这就叫做「法空观」。
 
譬如说我们赞叹人,我们赞叹这个人怎么、怎么好,这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组成一句、一句的话;用这样的话来赞叹人,我们若用这个意思说,「以彼彼诸名,诠彼彼诸法」,这样去观察,都是假名字,不就是那件事。这样说,我们骂人的时候也是,一句、一句话来骂人嘛,骂人,它也是,这个名字里边不就是那件事。就是「以彼彼诸名,诠彼彼诸法,此中无有彼,是诸法法性」,这叫做「法无我观」,法无我观是这样意思。
 
这样叫做修法无我观,可是这个文句上只说到这里。我们若进一步地去思惟这件事,种种的名字所诠显的事不在名字里边,名字里边没有这件事;没有这件事,能诠的名字也不存在了。我们内心里面用种种的名字去说种种的事,但经过观察的时候,所诠显的事是没有的,能诠显的名字也不存在了。没有名字的时候,我们心里面不能动,心里面不能思惟。
 
在我们学的《瑜伽师地论》第三十八卷里面有一段文:「名为先故想,想为先故说」。有了名字的时候,我们才能思想,有了名字才能思想,「名为先故想」。「想为先故说」,你心里面先思惟、观察,然后你才能说话;若没有名字的时候,你心里面不能想、不能思想,你不能思想,也就不能说话了。这样说呢,说是「以彼彼诸名,诠彼彼诸法,此中无有彼,是诸法法性」,这表示我们心里面也不能思想、嘴里边也不能言说的,就是不可思议了!就变成这样子。这就是「观法无我,彼地相义,渐次增进,是名观察义禅」。这观察义禅这个「义」,就是名所诠显的事叫做义。观察这个义是不可得的、观察这个义是无所有的;义无所有,名字也无所有了,你就这样观察。
 
我们刚才说,所观察的义不可得,名字也不可得,我们心里面就不能思惟了;你作这样的观察,并不是说我们内心里面不修止观了,不是这个意思;说我们不思议了,就不能修止观了,但这个意思不是。你要观察义不可得,思惟,就时时地思惟这个义是没有的,名字也不可得,你这么思惟这个意思,这叫做「观察义禅」。我们刚才说过,你要在奢摩他里边作如是观,不是散乱的思惟,这叫观察义禅。
 
(宋译)云何攀缘如禅?谓妄想二无我妄想,如实处不生妄想;是名攀缘如禅。
 
「云何攀缘如禅?谓妄想二无我妄想,如实处不生妄想」:这个地方就像刚才说的了;这是攀缘如禅。「攀缘」就是观察的意思,攀缘这个「如」。刚才是说观察义,也就是观察义禅;现在是观察这个如,这个「如」和「义」有差别。看下面的解释。
 
「谓妄想二无我妄想,如实处不生妄想,是名攀缘如禅」:「谓妄想二无我妄想」,「妄想」这个字,我们平常用这个话,是说我们做一般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心里面想东想西、想古想今、想这个人我的是非,这就是「妄想」,就是虚妄分别的意思。现在,是观察的意思,观察「二无我」:观察人无我、观察法无我,这样思惟的时候;这样思惟,就是观察我不可得——人我不可得、法我不可得。但是你作如是观的时候,还没能得圣道;还没得圣道,所以你这个观也是个妄想,是这个意思。
 
「如实处不生妄想」:「如实」就是这个如,如的这个地方。就是第一义这个地方叫做「如」,叫做「如实处」。第一义就是胜义,这个殊胜的真如这个地方,是佛智慧的境界,这个地方是一切法的真实相,所以叫做「如实」,真实处。这个真实处这个地方,「二无我」的妄想也没有,所以「如实处不生妄想」,这也是修观的意思。
 
前边这个观察义禅是观察所观境——所观察的人我、所观察的法我——无所有;现在这个地方,「如实处不生妄想」,就是观察这能观察的,也是没有的;一个能观察、一个所观察。前面那个观察义禅,是(观察)所缘境没有;现在攀缘如禅,是观察能观察的也是毕竟空寂的;就是一个能、一个所。观察这个能观察的不可得,就是你心里面观察这个能分别人无我的、能分别法无我的,观察这个也是因缘有的,它也是不可得的。你若有所观察,就有能观察;所观察无所有,能观察也没有了,你作如是观;「如实处不生妄想」。这是宋译的文句。
 
(唐译)云何攀缘真如禅?谓若分别无我有二是虚妄念,若如实知彼念不起;是名攀缘真如禅。
 
我下面引唐译:「谓若分别无我有二是虚妄念,若如实知彼念不起,是名攀缘真如禅」。这个义和宋译是一样的,「若分别无我有二」:宋译是「妄想二无我」,唐译说「若分别」,分别也是观察的意思,观察这「无我」有两种差别,一个人无我、一个法无我。「是虚妄念」:你这样子,也是虚妄分别。「若如实知」去观察呢——「彼念不起」,人无我的观察、法无我的观察,若真实的到诸法如的时候,这样的分别也是不现起了,是名叫做「攀缘如禅」。这是经文的正文。
 
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我下面引《唯识三十颂》的话:「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这是《成唯识论》、《唯识三十颂》上的话。
 
「现前立少物」:「现前」就是当前,当前你要选择一个所缘境,你修止观要有一个所缘境,修止要有所缘境,修观也要有所缘境,所缘境就是「立少物」。「立」实在就是心里的妄想,你心里面这样子成立一个所缘境,叫做「少物」。
 
「谓是唯识性」:这一点东西是心里面变现的,是以你的识为体性的。修止观的时候,随人、随自己的意愿,或者用地水火风这个地作所缘境;或者是愿意用一盆水作所缘境;或者是用光明(就是火)、用火作所缘境;地水火风,出入息就是风;所以地水火风都可以作所缘境的。作所缘境这个事情,譬如说是用水作所缘境,我们可以用一个大碗,里边盛上水,盛上水,你去观这个水,这个时候是有碗、有水;或者用盆也可以,盆里边有水。在你心里面取得这个相貌以后,这盆水或这碗水不要了,拿走了。但是你在静坐的时候,心里面现出来这个水的相貌,你把心安住在这水上面,这就是修止,止在这一盆水上面。
 
若修观,也可以,还可以观这个水,或者观火都一样 。事实上,你前面并没有水、也没有火,可是你在观的时候,这里有火、这里有水,所以那个火、那个水,是「唯识为性」,就是你的心是那个水的体性、你的心的分别是火的体性,并不是离开了你内心的分别,另外有水、有火、有地水火风,不是的!所以是「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你心里就想:这是我内心的分别,不是真实这里有火、不是真实这里有水,不是的。说「我观一个大莲花」,这个莲花是你心的变现、是你心的分别,并没有真实的有个莲花在这里。那么这个地方应该容易理解是心的体性(以心为体性),另外不是真实有的。若把这个义扩大了的话,这个世界都是我心的变现,并不是离开了我的心,有这个大地在这里,所以「谓是唯识性」。
 
「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你自己虚妄分别嘛!这里那有火呢?这里那有水呢?这是你的内心的分别,这叫「有所得」,你还有这样的执着,就是这个意思。「非实住唯识」,不是真实的安住在唯识观。那么现在这一段文,「谓妄想二无我妄想,如实处不生妄想」,这正好是这个意思,和这个意思是相合的,是名叫做「攀缘如禅」。
 
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又这个《唯识三十颂》上,还有一个颂:「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这是进一步了。「若时于所缘」:若这个时候你对于所缘的地水火风,就是所缘的是没有的,所缘的地水火风本身是没有的。「智都无所得」:你能观察所缘境不可得的这个智慧,它也同样是无所得的。这样子,「尔时住唯识」:这个时候你是成就唯识观了。什么理由呢?「离二取相故」:你远离了所取相、也远离了能取相,所取的分别境界、能取的分别心都远离了,这个时候,这叫做安住在唯识观了。这个文的意思也和《楞伽经》这句话——「谓妄想二无我妄想,如实处不生妄想」——和这个义也是相合的。是名叫做「攀缘如禅」。
 
我们学习《摄大乘论》的时候,我不知道各位同学还记得住吧!《摄大乘论》说,暖、顶、忍、世第一这个内凡的境界,暖、顶这两个位次,就是观所缘境不可得,观所缘境是毕竟空寂的;到忍位——忍位的时候有下忍、有中忍、有上忍,下忍也还是观所缘境不可得,到中忍也是观所缘境不可得,到上忍的时候就是(观察)所缘境不可得、能缘的智也是不可得的;到世第一的时候,就是忍可了所缘不可得、能缘的也不可得;再一剎那间就到见道、得无生法忍了。若是我们大概地说,暖、顶是观察所缘境不可得,忍、世第一观察能缘智不可得,那也和这个地方有点相似了。「观察义禅」,是观察所缘境不可得;「攀缘如禅」,能缘智也不可得,一相应了的时候,是名攀缘如禅。这句话也是可以通于凡、也通于圣,可以在这个内凡(内凡还是凡),再进一步就是圣人了。这样说,这个「观察义禅」还是凡;这「攀缘如禅」就接近圣位,或者说这个地方就是得无生法忍了,也可以这么说。
 
(宋译)云何如来禅?谓入如来地,行自觉圣智相三种乐住,成办众生不思议事;是名如来禅。
 
下面是第四个禅。「云何如来禅?」怎么叫「如来禅」呢?
 
「谓入如来地,行自觉圣智相三种乐住」:「入如来地」就是得无生法忍了,得无生法忍就是初欢喜地。初欢喜地这个时候,就是「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就是得无生法忍的境界,这个时候见到胜义谛了,名之为「如」、名之为「如来」。就从初欢喜地的时候,名为「如来禅」。
 
「自觉圣智相三种乐住」:这个「自觉圣智相」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闻思的时候,要假借佛菩萨的法语,来思惟第一义谛,那是要有佛菩萨的法语的力量,你有一点智慧。现在是成就唯识观的时候,你内心里面成就圣智了。不是假借外边的力量,所以叫「自觉」。这个时候这个无所得的智慧,叫「圣智」。
 
「自觉圣智相」:「自觉圣智」的相貌是什么呢?就是「三种乐住」。三种乐住就是三三昧——空、无愿、无相三三昧。这三三昧为什么称之为乐住呢?因为这是在禅里边。如果是欲界定,还没有乐住,欲界定没有轻安乐;要到未到地定以上,有轻安乐了,所以叫做乐住;若到初禅以上,那当然也是称之为乐住。这个乐住,表示你的定力已经达到未到地定以上了。这个「三种乐住」,就是你这空、无愿、无相都是在定里边的境界,所以叫乐住。
 
前面只说到作如是观——修空观,前面都是修空观,一个所缘境是空的、一个能缘智也是空的;现在说「三种乐住」,就不只是空观,也有空观、也有无愿、也有无相,三种观了。
 
(魏译)大慧!何者观察如来禅?谓如实入如来地故,入内身圣智相,三空三种乐行故,能成办众生所作不可思议。大慧!是名观察如来禅。
 
这下面我引魏译,魏译云:「入内身圣智相,三空三种乐住行故」。这个魏译加上一个「入」字,就是相应的意思。「内身」是你本身,内身实在就是内心,内心里边有「圣智相」,就是断了烦恼,成就了清净的无分别智,叫做「圣智相」。「三空」就是「三种乐住行故」。
 
「成办众生不思议事,是名如来禅」:入了圣道以后,你本身有了禅定、又有圣智,你能发出来不思议事——「成办众生」的「不可思议」的「事」情。那应该是我们学的《瑜伽师地论》上说有三种神变,那就是「成办众生不思议事」,是名叫做「如来禅」。
 
云何菩萨空三摩地?谓诸菩萨观一切事,远离一切言说自性,唯有诸法离言自性,心正安住;是名菩萨空三摩地。
 
我这下面引《瑜伽师地论》四十五卷十七页上说的。「云何菩萨空三摩地?」就是解释这个「三种乐住」。怎么叫做空三摩地呢?「谓诸菩萨观一切事,远离一切言说自性」:谓诸菩萨观察这一切因缘所生法,远离一切言说自性;「唯有诸法离言自性,心正安住;是名菩萨空三摩地」。这句话我不知道各位同学记住没有。
 
「观一切事,远离一切言说自性」: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一接触这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通过前五识而第六识再分别的时候,所有的一切法,都是心的变现;但是我们自己不感觉,我们就执着这个所变现的,我们不知道是我们变现的,认为它是真实有体性的,我们的习惯是这样子。认为它真实有体性,就在这里边虚妄分别,在这里边有贪瞋痴的活动,就是这个境界。但是若是我们经过修唯识观的时候,观察所接触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寂的,我们看见的一切法都是内心的变现。就刚才说的,我们以水作所缘境的时候,这个水是没有体性的;我们用火作所缘境的时候,不是真实有火,都是毕竟空寂的。把这个义推广了的话,我们所见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寂的。这个毕竟空寂,是说你心里变现那一部分,是毕竟空寂的,这就是「遍计执」是空的,是这个意思。
 
「观一切事,远离一切言说自性」:「言说」就是能诠显的名句,能诠显的名句是不可得的、所诠显的义也是不可得,剩下来的这一切法还是宛然而有的,这是「依他起」——这是如幻如化的境界,在这个地方是没有名言的。「唯有诸法离言自性」:这一切法还是有,但是没有言说。
 
在这个地方,我们再多说几句!我们学习《中观论》、学习《大智度论》的时候,它也修止观,也说观一切法空;也说观一切法空,但是同时它也说一切法还是假名有的、一切法还是如幻有的,在《大智度论》里面这样告诉我们修止观。可是也有一点分别,若是我们初开始修止观,你只是观察色受想行识是毕竟空寂的,另外不再有什么观察;可是它同时告诉你,你观察色受想行识是毕竟空,但同时色受想行识还是宛然而有,我们若学习《大智度论》和《中观论》,是这样意思。我们初开始修观,可以偏于空,我们只是观察一切法空、不观察一切法是宛然而有,这还是可以的。但是法的本来的面目,是一切法是毕竟空、同时一切法还是宛然而有,是这样子。
 
这样说,性空观和唯识观是有相契合的地方。我们修唯识观,观察一切名言所表示的一切法是毕竟空的,无有少法可得,但是依他起还是宛然而有的,这样和性空观是一致的。所以这个地方,「谓诸菩萨观一切事,远离一切言说自性」,这是毕竟空观;「唯有诸法离言自性」,那就还是如幻有,如幻有还是存在的。这样说,这是一个空、一个假,是这个意思。
 
「心正安住」:就是安住在这空、假这个地方,但是这是离言说性的。离言说,也就是远离了内心的分别,心正安住,是名叫做「空三摩地」,这空三摩地是这样意思。这按天台宗话不是偏空,「即空即假」是这样意思。最初,我是学过天台教,学的时候只是记住这句话,「即空即假」,心里面还不是太明白,后来去学习《中观论》、学习《大智度论》,才知道空、假,现在学习唯识,还是空、假,所以这个意思是一致的。
 
云何菩萨无愿三摩地?谓诸菩萨即等随观离言自性所有诸事,由邪分别所起烦恼及以众苦所摄受故,皆为无量过失所污;于当来世不愿为先,心正安住;是名菩萨无愿三摩地。
 
「云何菩萨无愿三摩地?谓诸菩萨即等随观离言自性所有诸事」:「谓诸菩萨即等随观」,这个「等」是平等,你这个能观察的智慧对于所观察的境界要真实,叫做「等」。「随观」:随你在所缘境上观察的时候,也就是(观察)那个离言自性所有的事情。
 
「由邪分别所起烦恼及以众苦所摄受故,皆为无量过失所污;于当来世不愿为先,心正安住;是名菩萨无愿三摩地」:「由邪分别所起烦恼」:我们没有学习佛法的时候、我们学习佛法之后、我们修止观还没有成功的时候,没有成功的时候「由邪分别所起烦恼」,我们在依他起的因缘所生法上,由种种的「邪分别」,就是不合道理的贪瞋痴的分别,由这些分别「所起烦恼」,感觉这个地方可恶、可憎恶,瞋心就来了;感觉这个地方很可爱,这贪心就来了;这是由邪分别所生起的烦恼。
 
「及以众苦所摄受故」:这个依他起性、离言说的这一切因缘所生法,「众苦所摄受」,在这地方有很多的苦恼来触恼你,「所摄受故」;老病死一定是要有的,这个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很多的、很多的苦恼来苦恼你。
 
「皆为无量过失所污」:这个离言自性,远离一切言说的因缘所生法——就是依他起性,有无量的过失来污染这件事,这依他起不是好东西,「皆为无量过失所污」。
 
「于当来世不愿为先,心正安住」,说我现在已经拿到了这个色受想行识,这是我的生命体,我没有办法解脱它,但是将来我再不要这个生命了,我不愿意有这个老病死、众苦所污的这个生命体,我不要,不要再有这个东西了,所以叫做「不愿为先」,我不高兴这件事,要厌离、厌离这件事。「心正安住」:你在奢摩他的禅定里边,你要作如是观。这也等于是一个苦观、无常观、不净观,也等于是包括了这个意思。前面是空观;这个是「不愿为先,心正安住;是名菩萨无愿三摩地」。
 
云何菩萨无相三摩地?谓诸菩萨即正思惟离言自性所有诸事,一切分别戏论众相,永灭寂静,如实了知,心正安住;是名菩萨无相三摩地。
 
「云何菩萨无相三摩地」:这三三昧,空三昧、无愿三昧,现在讲无相三摩地。什么叫做无相呢?「谓诸菩萨即正思惟离言自性所有诸事,一切分别戏论众相,永灭寂静」:「诸菩萨即正思惟离言自性所有诸事」,就在三摩地里边思惟这些因缘所生法,「一切分别戏论众相,永灭寂静」:这些色受想行识都没有了,「永灭寂静」。
 
「永灭寂静」,可以从两方面观察它是永灭寂静。两方面就是,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这个生命体,它是因缘有,因缘有就是自性空,那这就可以用《大智度论》、《中观论》的自性空观,观察它是不可得的。它这个色受想行识从什么地方来的?就是从我们的遍计执、虚妄分别来的。我们这样子虚妄分别,造了很多的业,都是虚妄分别,有现在这个身体。有这个身体,我刚才说,观察它是自性空的,色不可得、受想行识不可得,这样子观,这是一种。
 
第二种,这个身体是有时间性的;「为无量过失所污」、所染污的这个依他起,就是我们的色受想行识,它是有时间性的,你活一百岁、活二百岁,或是一千岁、一万岁,终究到时候它灭了,就是没有了。这「没有了」这件事,若是我们没得禅定的人,那当然就是你要到时候才没有,没到时候它还是有。但是这个得了禅定、得了空三昧的人在禅定里面一观察,这灭的相就现前,得禅定的人是有这个境界。说这里有一个房子在这里,但是他在禅定说:「没有这个房子,这只是空地」,那么这空地就现前、这空相就现前。
 
所以这个地方可以这样观察,就是:一个是观察它是自性空,这色受想行识不可得;一个观察它终究是要灭的,这是无常观了,它就灭了。可以从这两方面观察「一切分别戏论众相,永灭寂静」,没有这个生灭苦恼的境界,「永灭寂静」。
 
「如实了知,心正安住」:你观察它是空无所有的、是永灭寂静的,是真实不虚的,不是妄想,「如实了知,心正安住」。安住在「永灭寂静」这里,「是名菩萨无相三摩地」。这《楞伽经》上说是「自觉圣智相三种乐住」,是这样意思。
 
我讲完了,这四种禅讲完了。
 
这个文上没有说,但是在《瑜伽师地论》里面,我们自然的会知道,是在奢摩他里边修毗钵舍那观的,而这四种都称之为禅,应该具足这样的意义的,不是散乱心的分别。是你奢摩他要修好,在奢摩他里面作如是观,这四种禅都是这样子。
 
从《瑜伽师地论》里边也感觉到,在奢摩他没修成功的时候,也可以修毗钵舍那观,在〈声闻地〉我们看出这件事。我们可以在心里面寂静住八个钟头,然后修毗钵舍那观;或者是你寂静住一刻钟,然后修毗钵舍那观;或者寂静住一小时,然后修毗钵舍那观,都可以。若是你奢摩他修成功了,那么你寂静住二十四小时,然后修毗钵舍那观也可以,你寂静住一个钟头也可以。我们奢摩他没有成功,寂静住二十四小时恐怕不行,那么你寂静住三十分钟可以,寂静住六十分钟也可以,然后再修毗钵舍那观。毗钵舍那观你也可以修半小时,或修十五分钟都可以,然后再修奢摩他。就是也修奢摩他、也修毗钵舍那;不要等待奢摩他成功了,再修毗钵舍那,不是这个意思。
 
我感觉他们南传的禅,是马哈希、帕奥禅师他们,他们的意思:奢摩他修成功了,再修毗钵舍那!当然这样也可以,也是合道理。但是我们学习《瑜伽师地论》,似乎说,你现在没成功奢摩他,也可以修毗钵舍那的,也可以这样子。这里面我感觉到有个好处,就是我们奢摩他没成功的人,你一定修奢摩他的时候有妄想,这个时候心里面不能寂静住;或者是打瞌睡了、有昏沉了、有掉举了。但是,你不要等昏沈的时候、有掉举的时候,你心里面就作毗钵舍那观。你这样修观的时候,使令你精神好一点了,就不打瞌睡;同时也避免了散乱、掉举。你修毗钵舍那使令精神好一点,修它半小时,或者你修一小时也可以,然后再修奢摩他。这样子,毗钵舍那帮助你修奢摩他,而奢摩他也能帮助你修毗钵舍那,有互相帮助的力量,你也容易成功一点,可以这样修。
 
现在这里告诉我们,《楞伽经》的四种禅是这样修。其他的人我不知道,我知道我自己,我初出家的时候,怎么叫做修行?不懂!这两个字会说,要修行;但是怎么叫做修行?不懂!就是经过多少年在经论上的学习,实在已经说过了,告诉你修不净观、告诉你修五停心观、告诉你修无我观、告诉你修一切法空观、告诉你即空即假即中,也还是不知道怎么修行,还是不知道!经过了……我在佛学院,我看是经过了至少五年,我说我自己,我是笨人,经过五年,佛学院住了五年,我看我住佛学院不满七年,离开佛学院之后,我才多少知道一点:静坐的时候是应该修不净观、应该修无我观、应该修法空观!我才知道。在佛学院也有静坐,倓老法师领导我们静坐,但是静坐的时候,还是不知怎么回事儿!心里要怎么用心都不知道。离开佛学院之后,我还算侥幸,愿意继续学习,所以,后来,「喔!是这样子」。我离开佛学院以后,才学习《楞伽经》,就读蕅益大师的《楞伽经义疏》,才知道这件事。
 
我们现在还知道更多的事,唯识观也是修我空观、法空观;《大智度论》、《中观论》所修的性空观也是我空观、法空观,还是这样修,还是这样的。我们不修空观,补特伽罗我、一切法执着有真实性,就是从这里所有的烦恼现起了,烦恼是从这里来的。现在修我空观、修法空观,这烦恼就没有了,就是这么回事儿。烦恼不现起,就是圣人。烦恼为什么不现起?因为我空、法空,所以是圣人!就是这么回事儿。
 
不过,天台智者大师说那个即空、即假、即中,那就是利根人,利根人这样修,得无生法忍!我们钝根人不行!钝根人你现在修假,修一切法都是假的,修不来。为什么修不来?因为我们执着是有,假也是有,它和烦恼不相障碍。非要修空不可!没有可爱的、也没有可恨的,这时候烦恼逐渐、逐渐才能调伏,非要修空观不可。但是佛菩萨也知道,修空观也不行。那得修什么?要修不净观!修空观为什么不行?就是心里头有欲,欲是障道因缘,障碍你得圣道。你要把障道因缘消灭了:我修不净观,把这个爱去掉了;我修慈悲观,把这个瞋心去掉了。爱和瞋是障道因缘,用这两个观把它消灭了,没有障道因缘,然后修空观就相应了,是这个意思。但是你若是只修空观而不修假观,就是断灭了,那也不符合诸法实相的道理,所以一定还要修假观。那个时候空观已经差不多相应了,就可以修假观,这样子就通达了诸法实相、而没有过失,是这样意思。
 
我们看禅师的语录,你不容易……,他不明白地告诉你,为什么不明白地告诉我?你去问那个禅师,为什么不明白说呢?我们读这个经论的时候,佛菩萨是明明白白地告诉你,说我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但是那些祖师他不说,他不这么说,这禅师他不这么说。若是你读了经论,须要学习多少年,然后看禅师语录能看懂。他虽然说的是隐语,这意思隐藏在里面,不告诉你,不告诉你是怎么回事儿,他不告诉,但是你也能看得懂,你若读经论,能看得懂。若是经论没有读,你去看祖师语录,你不知道他说什么!你看不懂。但是我们现在学习经论,它明明白白地告诉你。那么这个地方就有问题,那为什么不明明白白告诉人家呢?要说隐语,是什么意思?禅师为什么要那样讲话?
 
我看有一个禅师他说,就是有一个人他好像学禅学了多少年了,同他来谈话的时候,那个禅师说:「你这个人怎么那么俗气!」他这么讲话。你若是按照经论的语句、按照经论的言句去讲话,他说你俗气,他那样讲。不过这不说了!
 
现在我就是勉强地把这四种禅解释了。

 ---------------------------------------------------------------------------------------
 
妙境法师佛学文集
 
妙境法师佛教视频专题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