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顗的“不定教”概念与天台宗思想结构


2014/9/3    热度:372   

  “不定教”是南北朝佛教判教中創立的概念,當時稱為“偏方不定教”。智顗是在對“偏方不定教”徹底否定的基礎上,提出自己新創的“不定教”說。智顗的“不定教”概念,是貫通天台宗判教結構的一個核心概念。其重要意義在於,由於通過判教建立了中國佛教的一種完整的思想結構,並以此作為天台宗教理體系基礎。隋唐時中國佛教各宗派的出現,都與此有關。 一、南北朝的“偏方不定教”及智顗的否定   一般以為,中國佛教判教始於南北朝時期的慧觀(劉宋元嘉年間425—458卒,年71歲),基本思想,是根據(涅槃經)中有關說法,把全部佛教分為頓、漸兩大類;其中,“頓教”是指佛向上根大機菩薩所說的全面圓滿教法,代表經典是《華嚴經》,經典依據出自《華嚴經》本身,此經中說日出先照高山,然後普照平地幽谷,猶如佛初說法,先悟上根大機,然後才普對淺根眾生,《華嚴經》即代表佛只對上根大機說法的經典(《華嚴經.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之一》)。“漸教”是指佛向淺根小機由淺入深地所說“五時教法”,經典依據出自《涅槃經》,此經中說:“善男子,譬如從牛出乳,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從生酥出熟酥,從熟酥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眾病皆除。所有諸藥,悉入其中。善男子,佛亦如是,從佛出於十二部經,從十二部經出修多羅,從修多羅出方等經,從方等經出般若波羅蜜,從般若波羅蜜出大涅槃,猶如醍醐。言醍醐者,喻于佛性。佛性者,即是如來。”(《涅槃經.聖行品第七之四》)   漸教“五時教”即:1.“三乘別教”(諸小乘經典) 2.“三乘通教”(《般若經》) 3.“抑揚教”(《維摩經》) 4.“同歸教”(《法華經》) 5.“常住教”(《涅槃經》)(參見吉藏《三論玄義》卷上)。   類似的判教思想,其實早在慧觀之前,僧睿已經提出過。他曾概括當時各種佛教學說思想,總結說:   三藏(小乘)祛其染滯,《般若》除其虛妄,《法華》開一究意,《泥洹》闡其實化。此三津開照,照無遺矣(《喻疑》,《出三藏記集》卷5)。1   《泥洹經》是(涅槃經)中部分內容,《泥洹經》、《涅槃經》相繼譯出,中經竺道生大力闡發推動,涅槃佛性理論遂取代般若學成為佛學主流。這是南北朝佛教界大事。南北朝時無論毗曇、成實、三論等諸學派,無不深涉涅槃佛性學說的研究。僧睿置《泥洹經》為各種經典中最高,謂其理論性質是“闡實化”,與慧親判教中,置《涅槃經)為五時教中最高的“常住教”,二者思路一致。而且,比較一下可見,二說之思想結構,也基本一致。《涅槃經》乃是當時最為人們重視的佛經,慧觀的判教因有此經明文為証,遂被奉為定式。   但是慧觀的“二教五時”判教結構中,有一個明顯的邏輯矛盾,從價值作用而言,應判為最高的《涅槃經》,因被置于“漸教”中,與“頓教”《華嚴經》相比,反成為層位較低者了。這與作為涅槃師的慧觀之流判教的本意,或對於當時《涅槃經》與《華嚴經》所處的實際地位而言,都不合適。“偏方不定教”之說,實際上,就是為補救此漏洞,才應運而生。   智顗在《法華玄義》、《維摩玄疏》等著作中,將南北朝各家判教概括為“南三北七”十家,又進一步指出:“南北地通用三種教相,一頓、二漸、三不定”,這裡的“不定”就是“偏方不定教”,他說:   別有一經,非頓漸攝,而明佛性常住,《勝鬘》《光明》等是也,此名偏方不定教。此之三意,通途共用也。(《法華玄義》卷10上,並可參見《金光明玄義》卷下)   吉藏(549—623)《法華玄論》中以為“不定教”是在慧觀判教說之後出現的概念(見《法華玄義》卷3)。吉藏說,當時還有人立“頓、漸、無方不定”三教:   無方之教,出前二種,即《勝鬘》尊經是也。故此經過《大品》、《法華》,與《涅槃》齊極;雖以一乘為體,而顯言常住,故得與《涅槃》理同;雖說一體三歸,而以一乘為極,故包《法華》之說;既義通兩教,故屬無方。又是別應于機,非雙林之說,故異涅槃。立三教者云:《楞伽》《法鼓》及此經,並屬無方之教。(《勝鬘經寶窟》卷上)   意謂“無方不定教”在于“別應于機”。因此實際上與“偏方不定教”類同。慧均在《大乘四論玄義》中釋“偏方不定教”中的“偏方”之意說:   舊相傳云:偏方教正意,處所偏,從眾偏等為宗也。(《大乘四論玄義》卷9)   意思也是說“偏方”即“特別”、“偏重”之謂。   綜合智顗、吉藏(《法華玄論》、《三論玄義》、《彌勒經游意》、《勝鬘經寶窟》、《大品經游意》),及基本同時期的慧均(《大乘四論玄義》)等文著中的各種說法,被判為“偏方不定教”的,主要是《勝鬘經》、《金光明經》、《大集經》、《央掘摩羅經》、《楞伽經》等。2這些經典都是在《涅槃經》同時或稍後譯出流傳的,3共同特徵是與《般若》類經典迥異,內容都是集中在佛性如來藏問題方面,並因之而開闢出南北朝時“佛性論”這一新的佛學領域。   這些經典中,如《大集經》、《金光明經》等,更有突出鬼神和咒語禁術等以及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二十八宿,十二生肖之說結合的顯著特徵。在中古封建社會時期,這是其容易與民間民俗信仰合拍,從而受到各階層重視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智顗視《大集經》如同《法華經》一樣重要,說唯此二經,“具有四教之文”(《四教義》卷1),對《金光明經》,他曾在重要場合多次宣讀(今存某著作《金光明玄義》卷2,《金光明文句》2卷),在他的各種文著中,又可見他無數次引證上面這些佛經中內容,奉為圭梟。   但是,智顗指出,南北朝各家判教,之所以判這些經典為“偏方不定教”乃是以為它們“謂非次第,別為一緣”(非依次第循序漸進地宣傳佛教宗旨,而是另有特別開導作用),對此,他表示斷然否定。他說:   次難偏方不定教,謂非次第,別為一緣,如《金光》、《勝鬘》、《楞伽》、《央掘》之流。(《法華玄義》卷10上)   智顗斷然否定佛經中有所謂“偏方”之說(“偏方”即針對特別病症的特別藥方,另有特別作用之意)。智顗舉《央掘摩羅經》與《維摩經》比較,指出二者內容相若,並問難道,既然舊判教各家把《維摩經》列入“漸教”中,又何以說《央掘摩羅經》卻是“偏方”?顯然於理不通。   智顗以為佛經並無什麼偏方(《法華玄義》卷10上),以上這些經典主旨都在闡發佛性常住的如來藏緣起之理,這個思想,本已包含在《涅槃》、《華嚴》、《法華》經中。從邏輯上言,另立“偏方不定教”,對原有判教結構中的漏洞既無補,而新的“三教”(頓、漸、不定)結構只有更顯得支離。智顗明確稱“偏方不定教”為“舊不定教”(《法華玄義》卷10上)。他否定佛經中有所謂偏方,實際上也就是否定了偏方不定教說。4 二、智顗新“不定教”的含義   “不定”概念在漢譯佛典中常見,如《無量壽經》卷下中,有“不定聚”、“不定性聚”之說(正定性聚必能悟,邪定性聚畢竟不能悟,處二者之間待緣可成正定聚或邪定聚者,為不定性聚,佛教以此三聚收攝一切眾生);又《大智度論》卷9中有“黑白三業”說,《瑜伽師地論》巷9中有“定不定”三業說(定業,定受果報,不定業,不定受果報);《大乘義章》卷7中也有據《成實論.三業品》而有六業之說:地獄業、畜生業、餓鬼業、人業、天業、不定業(前五業皆是“定業”)。在唯識論中又有“不定種性”之說。律典中述出家人當受的八類戒條,也有一類名為“不定”。《涅槃經.德王菩薩品第二十二之二》中有“不定涅槃”(即“不定佛性”)之說,說所謂“一闡提”、“須陀洹”乃至“諸佛如來”皆“亦名不定”,“若佛不定,涅槃體性亦復不定,至一切法亦復不定”;“云何不定”?經中說:“諸佛如來,亦應如是,入涅槃已,亦應還出,不入涅槃;若如是者,涅槃之性,則為不定;不決定故,當知無有常樂我淨。”這就是佛為利益眾生不住涅槃而入世間的思想,故佛性“常樂我淨”而又“非常樂我淨”;這是對佛性論的一種深入闡發,南北朝“偏方不定教”說肯定是受了這種說法影響的。   智顗雖然否定“偏方不定教”,但是卻充分採用了“不定教”這一概念。如天台宗三種止觀之一的“不定止觀”(或略稱“不定觀”)是一例,智顗說:   不定者,無別階位,約前漸後頓,更前更後,互淺互深,或事或理,或指世界本第一義,或指第一義為為人對治,或息觀為止,或照止為觀;故名不定止觀。(《摩訶止觀》卷1上)   “不定止觀”本是天台宗教理思想的一大特徵,“不定教”說,同樣如此。二者之“不定”概念的含義一樣,都和“偏方不定教”中的“不定”,迥然不同。   智顗一再指出,他的“不定教”,“不同舊解,別有偏方不定之說”(見《法華玄義》卷10),而是指“于五味教內,利根之人,不同教義,悉皆得見佛性”(見同上書。意即佛教可分為次第“五味”,而能悟之人,各能秉受不同教義,而得實相佛性)。   湛然對智顗的“不定教”曾明確解釋:“今釋不定,非但《涅槃》之中,七種方便,皆得入實,名為不定,前諸教中,亦復如此。若教中及別登地得入實者,不名不定。故不定名,必在方便。”(《法華玄義釋義》卷10上)就是說“不定即是方便”   這種思想,與舊不定教的“偏方”之說,正好截然相反。按照智顗一而貫之的思想,如《華嚴經》是對“上根大機菩薩”所說,“鈍根小機雖復在座,如聾如啞”,是“隔小明大”。而《阿含》三藏等,是接引聲聞,“引接小機,令斷見思”,“則以小隔大”,如此則“二道不一”,“不一即不合也”(《法華玄義》卷10下),所以佛之說教中,必包含有“方便”,也即是《法華經》所謂的“開權顯實”。在智顗看來,要把握“不定”,“此無別法,但約頓漸,其義自明”(同上),所有頓教漸教,同時都必定包含“不定教”,即方便說法,也包含秘密教,使不同根機都可得悟佛法,如大地草木,都可沐浴雨露陽光。   智顗的“不定教”概念常和“秘密教”概念和用,對此需特別注意。   他在“不定教”概念中進一步區分出“秘密不定教”和“顯露不定教”並說明,這是受《大智度論》“教有二種,一顯露教,二秘密教”之說的啟發(《法華玄義》卷10上)。《大智度論》中說:   諸佛事有二種,一者密,二者現。(卷95)   佛法有二種,一秘密,二顯示,顯示中佛、辟支佛、阿羅漢皆是佛田,以其煩惱無餘故;秘密中說諸菩薩得無生法忍,煩惱已斷,具六神通,利益眾生。(卷4)   原意都是以顯、密來解釋(般若經)中佛說法何以先聲聞(小乘),後菩薩(大乘)的道理。因佛有“顯說”,“密說”,則教法自然也就有顯、密之分。理解“秘密教”的含義,對於理解智顗的“不定教”概念,是很重要的。灌頂解釋說:   同聽異聞,互不相知,名秘密教,同聲異聞,彼彼相知,名不定教。秘密不定,名下之法,只是藏、通、別、圓,佛世逗機,一音異解,從化儀大判,且受二名。(《天台八教大意》)   他說得很清楚,秘密和不定只是對佛說法方式的一種區分。《大智度論》在提出顯密說法的同時,對顯密另有一個規定,卻一向被人忽視:   《般若》未明二乘作佛故,為淺,是顯示,是方便;《法華》明二乘作佛故,為深,是秘密。(《大智度論》卷100)   吉藏曾據此判定說:“就大乘中自有淺深,故分顯密二教”(《法華玄義》卷3)。因此,吉藏以為也可以顯密來判分大小乘,他說:“秘密不秘密有二門,一以大乘為秘密,小乘非秘密,大乘甚深,不妄傳授,故稱秘密;小乘淺近,可隨意而說,故非秘密。(《法華游意》)這都明確是以密顯為深淺之意。智顗則是這樣說的:   密、顯通大、小(乘),《釋論》第四云:“顯示教”明羅漢所惑清淨,菩薩不斷惑不清淨,故菩薩在後列,若“秘密法”,菩薩得六神通,斷一切煩惱,超二乘(聲聞、緣覺)上,當知顯示淺,秘密深。(《法華玄義》卷7)   《涅槃經》中反覆強調,“如來實無秘密之藏”,佛法“如秋月處空,顯露清靜無翳,人皆睹見”,“所有正法,具足無缺,令人睹見”,“愚人不解,謂之秘密藏,智者了達,則不名(秘密)藏。”(《如來性品第四之二》)相應的,《涅槃經》中對“不定”概念也是在“深”的意義上使用,如說:“雖有佛性,不說決定,是故名深。(《獅子吼菩薩品第十一之七》)”   由此可以肯定四點:   第一,智顗的“不定教”概念,基本涵義,是“方便說法”;或簡單地說,“不定”就是“方便”;   第二,智顗的“秘密教”指的是較深遂之佛法;   第三,“不定”與“秘密”二個概念約合用,在于揭示佛法之顯密、深淺的靈活性、對治性、不拘一格性;   第四,智顗的“不定教”是一個理性的概念,與此相關的“秘密教”同樣是理性概念,(與現在一般說的“秘密教”概念,意思大不一樣)。 三、智顗的“不定教”在天台宗思想結構中的作用   智顗的“五時八教”判教結構,首先,是將判教對象——佛教,視為不可分割的整體,其次,是承認整體中各組成部分的差異性,再次,是以統一的價值標準,予以“料簡”(批判)、會通。由之而建立天台教理體系的思想結構。   在此思想結構中,“不定教”乃是一個貫通全局的核心概念。   1.新“五時教”的創立——整合佛教使之成為整體   智顗“五時八教”中的“五時教”是他新創的,這一點,以前也從未有人注意到。   相對而言,南北朝的“五時教”,可稱為“舊五時教”,是以牛乳煉取過程中的乳、酪、生酥、熟酥、醍醐五味,喻佛教說由淺入深,次第開導約五個過程(五時)。這種說法,對於解釋不同佛經中不同的含義,乃至由於時空上的關係而包含著許多自我矛盾的說法,是有利的,因此自慧觀立說之後被南北朝多家判教所採用,並不偶然。   但是,智顗認為,舊“五時教”有一個根本缺陷,即未能包含全部佛教,因此迷失宗旨。對此,他的批評十分嚴厲。他說:   “若五時教,得五味方便之文,而失一道真實之意,雖得其文,配對失旨,其文通用,其對宜休。”(《法華玄義》卷10上)   是說舊“五時教”從表面看來,與《涅槃經》經文一一配對,以解釋佛經次第發展過程,實際上所“配對”解釋的佛教義理,已“失一道真實”,正所謂“滯文失意”。而且,智顗以為,其所失者,又正是最重要者,即“頓教”被排在“五時”之外了。智顗說:   “如牛新生,血變為乳,純淨在身,犢子若吮,牛即出乳,佛亦如是,始坐道場,新成正覺,無明等血,轉變為明,八萬法藏,十二部經,具在法身。大機犢子,先感得乳。乳為眾味之初,如頓在眾教之首,故可以《華嚴》為乳耳。”(同上)   認為必須將《華嚴》頓教,概括在“五時”之內,並列在“五時教”之首,猶如乳雖非酪、酥、醍醐等,但乳中實已包含酪等在內。這個思想,實際上是在《涅槃經》中,也多處出現過的。智顗據此更加發揮,說:“夫日初出,先照高山。日若垂沒,亦應餘輝峻嶺”(同上)。這樣,又以開權顯實,明萬善同歸的《法華經》,作為貫穿、會通眾經的核心,以邏輯結構上看,與《華嚴經》為頓教,也沒有矛盾。   這樣,智顗的判教,就跳出了南北朝判教中,以“頓、漸”為判教基本框架的舊思路,而以新的“五時教”,融全部佛法為一整體。   或者說,智顗的判教,否定了南北朝時“二教五時”的判教結構,建立了新的“一教五時”結構。這個看起來似乎最簡單的“五時教”,其實與南北朝時相比,性質已經根本不同。   這樣,以判教而言,對當時中國流行的全部佛教學說思想進行整理,並總結、批判的作用,也才真正得到實現。於所謂“一道真實之意”,才妥貼自然。呂澄先生曾說,所有判教基本不出慧觀範圍,湯用彤先生認為,慧光判教對後人影響最巨,實際上都是因為未深解智顗判教。   智顗的判教結構,完全突破慧觀和慧光的框架。此後隋唐各家判教,都是循智顗成說。   2.獨創的“化法四教”:藏、通、別、圓   智顗判教思想結構中,“化法四教”也是他的獨創,佛經中從無這種說法。他在《四教義》中假設論辭問難:“立四教”名義,若無經論明文,豈可承用?繼而舉梁代三大師判教,及地論四宗、五宗、六宗判教等為例駁論道:“古來諸師講說,何必有經論明文?……怕言隨情所立,助佛揚化,其有緣者,莫不承習,信解弘宣”,進而宣稱:“但使義符,經論無文,不足致疑。”(《四教義》卷1   他把“化法四教”又稱為“四教門”:藏教門、通教門、別教門、圓教門。對“四教門”,他作了極其詳盡的分析。每一教門又包含四門:有門、空門、有空門、非有非空門 (或一切實、一切不實、不切亦實亦不實、一切非實非不實) 四門。他說:“門以能通為義”,這“四門”(或“十六門”)能“通行人(學法人)至真性實相之理”。他又評析十六門各有各的作用,如藏教四門中,“有門”、“能破十六知見,……因有見真”(從分析事法達到真理);“空門”,“能破假賞之感,……因空見真”(由析“空”而達真理);“有空門”,“能破偏執有無之惑,……因有空見真”(從雙析有無達到真理);“非有非空門”,“能破有無迸邪執見”(破除單執或雙執“有無”的邪見達到真理)。顯然每一門都是由淺入深,到達真理的通道。他又詳析每一教門包含的教法內容,簡而言之,藏教主要指《阿含經》、《阿毗曇經》等;通教主要指《維摩經》等;別教主要指《般若經》、《三論》等;圓教主要指《法華經》等。但又強調,“諸經同明體宗用,赴緣利物,而有同異者”。門有正有偏,藏教如州城四偏門,通教如州城四正門,別教如台城(天子住處)四偏門,圓教如台城四正門。   而無論正門偏門,都可以進入州城,然後進入台城。入城之後,見到的“至性真理”,如比“天子”,只是一個。再反過來說,各教門側重點不同,“四門中俱得入道,然隨教立義,必須逐便”。他又分別指出每一教門重點:若是三藏教四門,雖俱得人道,而諸經論多用有門(藏教四門側重見有得道,因離真理實相最遠,相對難度較大),通教四門雖得入道,而經論多相空門(通教四門側重在析相空入道),別教四門雖俱得入道,而經論多用亦空亦有門,圓教四門中俱得入道,而經論多用非空非有門也(見《四教義》卷一)。   這不禁使人想起黑格爾所說的:“我們要求,對於全體的性質和目的有一個概括的觀念。遮幾我們可以知道,我們所期待的是什麼。……事實上,個別部分之所以有其優良的價值,即由於它們對全體的關係。”5黑格爾又把哲學精神比喻為“一個有機的結構—一個大教堂,這個教堂有它的拱門、走道、多排圓柱和多間廳房,以及許多部門,這一切都出於一個整體,一個目的”6   智顗創立“四教門”(化法四教),作用在於進一步溝通“五時教”結構中顯現出的各種教說的差異性。因為各種佛經,各種理論,佛教傳入中國以後發展起來的各種學說思想,各有側重,內容形式亦各有深淺不同,但用殊途同歸的“教門”,則明白清晰地說明了其內在的秩序性、和諧性、統一性,或者說,其價值目標的一致性。   3.“化儀四教”及“不定教”的作用   智顗說,“化法四教”如藥味(藥的功效),“化儀四教”如藥方(藥的用法)。“化儀四教”即頓、漸、不定、秘密。其中“頓”、“漸”概念與南北朝判教視為佛法內容不同,成為一種與“秘密”、“不定”同樣的說法方式,這點也應特別注意。智顗釋“顯露不定”說:   若說不定,義則不然,高山頓說。不動寂場,而游化鹿苑,說四諦生滅,雖為菩薩佛境界,而有二乘智斷;雖五人証果,不妨萬諸天獲生忍;當知即頓而漸,即漸而頓。《大經》云:“或時說深,或時說淺”,應開即遮,應遮即開,一時、一說、一念之中,備有不定。不同舊義中專判一部,味味中悉如此,此乃顯露不定。(《法華玄義》卷1上)   可見所謂“不定”就是“即頓而漸,即漸而頓”,“或時說深,或時說淺”,“應開即遮,應遮即開”。而且特別指出,非如舊“不定教”專判某部經為“不定”,而是“味味中悉如此”,就是說“五味”(五時)教整體中每一種經典都包含“不定”之義。他又釋“秘密不定”道:   秘密不定,其義不然,如來于法得最自在,若智若機若時苦處,三密四門無妨無礙,此座說頓,十方說漸、說不定;頓座不聞十方,十方不聞頓座;或十方說頓、說不定,此座說漸,各各不相知聞,於此是顯,於彼是密;或謂一人說漸,為多人說頓,各各不相知,互為顯密;或一座默十方說,十方默一座說,或俱默俱說,各不相知,互為顯密。(同上)   這是對佛之法力的誇張說法,但基本思路同前說。智顗一再強調,“不定教者,此無別法,但約頓漸,其義自明”(同上書,卷10下)。又一再強調,他的“不定”、“是名不定教也,非不定部”(同上)。智顗又用“置毒乳中,乳即殺人”(毒喻法性,乳喻教法,殺人喻得解脫)等說法,解釋以各種方便,“皆入究究涅槃,即其義也”(同上)。   他在其他地方(如《維摩經玄疏》等),對“秘密教”的多種問發,細審之,也都是對佛說法過程中的頓、漸、深、淺“不定”的闡發,意思都有一樣,從略。   總之,智顗的“不定教”,意在強調佛教的每一種經典、教派乃至學說思想的對治性、不同適應性,目的則在對現實中各種學說思想,在共同的價值取向的前提下,予以肯定、會通。   綜上所述可見,智顗的“不定教”,是溝通“五時教”、“化法四教”(藏通則圓)乃至“頓教”“漸教”的一個特殊概念。它是天台宗“五時八教”判教思想結構得以建立的一個核心概念。實際上,“不定教”也是一種基本思想方法,它是天台教理思想體系的一個重大特徵。 四、天台後人背離了智顗原意   智顗是歷史上首次採用密顯概念作深淺對應的判教的,此後,密顯與頓漸同樣成為中國佛教判教的兩對基本範疇。後來禪宗的頓漸之分,實際上是這兩對範疇合二為一的用法。這種用法,又是受唐代真言密宗的影響有關的。   唐玄宗開元年間(8世紀上半期)中國佛教密宗作為一個宗派,正式形成,顯密概念,從此徹底改變。如果用智顗的話說,就是從判"教”的概念,變成了判“宗”的概念(智顗認為,佛教有“教法”、“教門”、“教相”區別,無“宗旨”區別,詳見(《法華文義》卷10)。而在實際執行中,又成為判分教派的基本範疇。這種新的顯密判教思想結構,始於一行,他在《大日經疏》中說:   略說法有四種,謂三乘及秘密乘(卷9)   秘密者,即是如來秘奧之藏,久默斯要,猶如優曇花,時乃說之,苟非人則不虛受,不同顯露常教也(卷15)   一行實際上將全體佛教分為顯教、密教二大部分。這樣,一方面,與南北時判教將全體佛教分為“頓教”、“漸教”兩大部分。固然完全不同,另一方面,“顯、密”的概念,與智顗在“深、淺”的意義上使用,並以之作為靈活不定的示教方式的概念,也就完全不同。   後來,惠果的弟子,入唐求法的日僧空海,作《辨顯密二教論》,將唐玄宗、代宗時的金剛智、不空等傳譯的佛教真言一宗歸之於密教,將此前發展的佛教諸宗派,包括天台、三論、唯識、華嚴、禪、淨在內,全部歸為顯教。從五代、宋之後,凡顯密並論,就完全是在這種意思上說的。   天台后人釋“不定教”,明代智旭可為代表。智旭釋“不定教”說:“不定有三義,一不定教,謂于前四時中,或為彼人說頓,為此人說漸,彼此互知,各別得益,即是宜聞頓者聞頓,宜聞漸者聞漸也;二不定益,謂前四時中,或聞頓教得漸益,或聞漸教得頓益,即是以頓助漸,以漸助頓也。”(《教觀綱宗》)這是指顯露不定教。   對“秘密不定教”的解釋,尤為有意味,他說:   秘密亦有三義:一秘密教,謂于前四時中,或為彼人說頓,為此人說漸等,彼此互不相知,各自得益;二秘密咒,謂一切陀羅尼章句,即五時教中,皆悉這種說法,完全不符智顗原意。   智顗的確說過“第五時”(涅槃法華時),是“非頓、非漸、非秘密、非不定”,但既如此,則又是頓、是漸、是秘密、是不定。對照之下,可以看出,智旭之說,有二大問題,其一,是將“顯露不定”二義及“秘密不定”前一義僅限在“於前四時中”起作用,與智顗將“不定”貫通在全部“五時教”中不符。其二,是將“秘密不定”第二義說成是“陀羅尼章句”(即密咒),則完全是他的發明,智顗根本無此意。他這樣一來,將智顗原本屬理性性質的“不定教”概念,導向了一種非理性化的詮釋理路。   智旭這種纂改,有特定時代原因,在其當時,也有重要社會意義,限於主題和篇幅,此不具論(作者另文專論)。但是,問題在於,智旭之後,人們往往卻就在智旭解說的基礎上,去了解智顗的“不定教”,導致許多歧義,因此產生。7 五、智顗判教的價值意義   智顗指出:“佛教無窮,桓沙非譬。東流之者,萬不一達。智人君子,希更詳焉。”他認為固守某一教義,無異守株待兔,他諄諄告誡:“寧可守株待兔?必貽斯責!”(《四教義》卷1他的判教,概而言之,乃是整理爬梳各種經教,以眾生機緣不同名義,將各種經教作出由淺入深,由深達真,或由假入空,由空至中,一心三觀的系統化安排,使仿佛雜亂無章的各種經教,按認識過程的秩序,組織成井然有序的和諧整體,由此肯定中國佛教的新發展,構築成充滿美感的佛教思想體系。智顗通過判教,建立的天台宗思想結構,表明了一種覺醒的主體意識,努力去實現同對象的絕對同一性的理性努力。   智顗判教的價價意義在多方面體現。要而言之,有如下幾點。   第一、首次建立起一個完整的思想結構。對佛教傳入中國以來,所有流行的經典以及發展起來的學說,進行了整合、梳理和安排,使“佛教”成為一個能包容所有流行經典和各家學說的體系化的思想結構,均衡、和諧、完整、明確地表達出特定的價值取向,以至幾乎成為一種固定模式,以後隋唐各宗判教,在批判和自我批判中,往往指責批判對象因襲天台宗判教,但又無一能擺脫它的巨大影響,原因在此。   第二、首次建立起宗派教理體系建構的思想基礎。不但符合中國文化精神“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周易.繫辭上》),肯定各種學說思想在統一的價值取向前提下的合理性,而且由而建構出一種新的教理思想體系,即宗派教理體系,使中國佛教宗派得以形成。以後隋唐各宗派相繼建立,都與有了這樣一種,以判教為思想結構的宗派教理體系建構的思想方法,有直接關係。 注釋: 1.僧佑《出三藏記集》中誤置《喻疑》一文為慧睿作,此文實際是僧睿作。 2.此外,還有僧宗提到《大云經》(見《涅槃經集解》卷4),吉藏提到《遺教經》、《佛藏經》(見《大品經游意》)、《法鼓經》(見《勝鬘經寶窟》)為“偏方不定教”。但是,以上述五種佛經為“偏方不定教”,是當時最為一致的說法。 3.各經首次譯出時間如下:《涅槃經》421年,《勝鬘經》436年,《金光明經》412-427年、《大集經》約與《涅槃經》、《金光明經》同時,《央掘摩羅經》約與《勝鬘經》同時,《楞伽經》443年,此外,《華嚴經》421年,《大云經》443年前。 4.《佛學研究》《北京》1995年5期刊文《“不定教”的源流與智顗的“不定教規”》(屈大成),認為,“不定教”說的出現是因為“當時很多佛徒”把不能判“定”為是“頓教”或“漸教”的經典,歸入不定教,全文以此立論。這種論點,似未完全理解“偏方(或無方)不定教”含義。 5.(德)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巷1,商務印書館,1981年,11頁。 6.(德)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巷1,商務印書館,1981年,56頁。 7.本世紀60一70年代或之後,日本有一些學者曾提出,智顗只提出頓、漸、不定三種教相,無“秘密教”之說,從而引發過一場“化儀四教”是否智顗本人思想的討論。這種說法,顯然就是從智旭詮釋的立場,去理解智顗的“不定教”本義的結果,只能說是一種誤解。國內近有一些學者亦襲此說。 (本文作者王仲堯係杭州商學院東方文化和中國思想史研究所所長)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 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