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南山宗之思想要旨
2014/9/3   热度:404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其思想与中国本土固有文化不断磨合交融,隋唐时达到极盛,至此宗派并起,形成了独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佛教。其中宗以《四分律》之律宗融通大小两乘教义,这种特色便显得尤其突出。 《四分律》为昙无德部所传的广律。姚秦弘始十二年(公元四一一年)至十五年(公元四一四年),罽宾的三藏佛陀耶舍与凉州的竺佛念共同翻译。耶舍为罗什昔时从学之师,善诵昙无德部律。姚兴疑其遗谬,乃请耶舍诵羌籍、药方,可五万言,经二日乃执文核之,不误一字,众服其强记。乃由耶舍诵出梵文,竺佛念译为秦言。初成四十四卷,今开为六十卷,主要在关东河洛一带盛行。北魏孝文帝时法聪在平城讲《四分律》,并口授弟子道覆创制《四分律疏》六卷。道覆弟子,相州南派地论师慧光,专攻四分,造《四分律疏》(又称《略疏》)四卷,并删定羯磨戒本。慧光弟子道云,“奉光遗令,专弘律部”,造疏九卷。道晖亦慧光弟子,更略道云之疏为七卷。道晖弟子洪理,著钞两卷;昙隐,著疏四卷。又道云、道晖之弟子洪遵,力阐四分,“旦剖法华,晚扬法正;来为开经,说为通律”。僧祗至此,乃成绝唱。与昙隐并称通律之道乐,有弟子名法上,法上弟子法愿,有律虎之称,著《四分一本》十卷、《是非钞》两卷。又道云弟子道洪,道洪之下有智首,有感于当时五部律相互混杂,著《五部区分钞》二十一卷;又比较诸律之同异,定其废立,以道云所撰疏为基本,制《四分律疏》(又称《广疏》)二十卷,与慧光之《略疏》四卷、法砺之《中疏》十卷,合称为律部之三要疏。智首弟子,道宣、道世、慧满等。 道宣从智首受具足戒,从首听律经二十遍,后入终南山,居紵麻兰若,因而又称南山律宗,或南山宗。大阐四分,制作宏富。当时和道宣并弘四分律的,还有法砺开立之相部宗、怀素开立之东塔宗,称作律宗三家。但此二宗很快衰微以至废绝不行。故后来被列为中土大乘八宗之一的律宗是指以道宣律师为代表的南山律宗。 道宣律师所阐发之思想要旨盖有三端: 一是将释迦牟尼佛一代的教法,判作化制二教。亦称化行二教。于化教中开为三教[1],所谓三教,约定慧建立,其中兼摄佛一代的戒法:1.性空教,含摄一切小乘法,建立诸法性空无我的教法,指四阿含等经,僧祗四分等律,俱舍成实等论。2.相空教,含摄一切浅教大乘,建立诸法本相是空、唯情妄见的教法,指诸般若经和般若系的论部。3.唯识圆教,一切大乘深教悉此中摄,建立诸法外尘本无、实唯有识的教法,指华严、楞伽、法华、涅槃、摄论等经律论。三教摄尽大小乘一切教法,道宣本意在立三学圆融无碍,判属唯识圆教中。于制教下又分为三宗[2],所谓三宗,约戒建立,其中也兼摄佛一代的定法慧法:1.实法宗,建立一切诸法实有的萨婆多部等,小乘有部以色法为受体(即戒体)。2.假名宗,建立一切诸法唯有假名的昙无德部等,《成实论》以非色非心法为受体。3.圆教宗,建立一切诸法唯有识的唯识圆教等,唯识宗的以藏识薰种(即心法种子)为受体。用三教三宗以判摄如来一代时教。经论所诠定慧法门,是为化教;律藏所诠戒学法门,是为制教。然三乘圣道,以戒为基,戒行清白,定慧斯立,故须先树净戒,后修定慧断除烦恼。南山宗正是自称为唯识圆教宗。 二是融通大小两乘:谓小乘之四分律义通大乘(即“以小会大”)。道宣律师深取大乘圆实了义,决开权教,就四分律成立一乘圆顿的妙戒。他认为四分律的本位虽是小乘,但义通大乘,依大乘唯识义,以第八阿赖耶识的种子为戒体。此四分大乘说尤其是以戒体融通小乘和大乘的心法戒体说非常富于个性。 三是总戒学为四大科:1.戒法,如来所制,法通万境,体通出离之首。即佛所制定的种种戒律。2.戒体,受戒时所熏识中种子为体,此为出生众行之根本。即授受戒法时所产生的防非止恶的功能,也就是所发生的领受于自心中的法体。3.戒行,受已随行,遮禁外非,方便善成,顺彼受体。即持戒的行为,随顺戒体,防止三业罪恶的如法行为。4.戒相,形之于身口,则美德外彰;或列之于文,亘通篇聚。即持戒所表现于外的相状。 综上所述,道宣律师之思想精髓在于建立一切诸法唯有识的唯识圆教。这大概是受到盛弘法相唯识、开立唯识一宗的玄奘法师的影响。唐贞观十九年,玄奘在弘福寺从事翻译,道宣被召,列席译场,掌管缀文,笔受润文,被推作上首。永徽元年,再入弘福寺参加翻译。显庆三年,西明寺落成,诏令充任上座,玄奘入西明寺从事翻译,道宣依然列席译场。[3]而众所周知,玄奘法师西行取经,确立大乘,道宣律师“以小会大”的思想多少亦应受此启发。道宣时代,天台华严二宗以圆教自命,弘布学说,道宣也不可能不受到其影响,才会产生所谓圆融无碍相即无尽的理论。 道宣律师以《四分律》为基本戒律依据,用《四分律》的基本戒律学说来融通大乘佛教,把佛教戒律学说与大乘佛教的主流思想融合起来,融通佛教的“三学”,用化教指定学和慧学,用制教指戒学,还将大乘三聚净戒的思想与《四分律》的学说相联系,使得戒律理论和佛教的其他义理相结合,在中国佛教史上进一步扩大了律学的影响。道宣律师依《四分律》把诸戒分为止持与作持二门。止持为“诸恶莫作”,即比丘戒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条。作持为“众善奉行”,包括受戒、说戒、安居、悔过及衣食坐卧的种种规定。《四分律》不仅成为律宗所依据的基本典籍,而且成为中国佛教戒律的基本依据,是佛教诸部戒律中最有影响的一部,《十诵律》虽然是最早传入中国的佛教戒律,却远不及《四分律》之影响深远。道宣律师的努力具有不可磨灭的意义。道宣门下弟子千人,著名的有大慈、文纲、周秀、怀素、恒景等,其中恒景的授戒弟子中还有鼎鼎大名的鉴真。正是因为有众多的杰出弟子,律宗与《四分律》才得以发扬光大。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1] 《行事钞》云:“然理大要,不出三种:一者诸法性空无我,此理照心,名为小乘。二者诸法本相是空,唯情妄见,此理照用,属小菩萨。三者诸法外尘本无,实唯有识,此理深妙唯意缘知,是大菩萨佛果证行。”
[2] 《资持记》云:“一者实法宗,即萨婆多部,彼宗明体则同归色聚,随行则但防七支,形身口色,成远方便,此即当分小乘教也。二者假名宗,即今所承昙无德部,此宗论体则强号二非,随戒则相同十业,重缘思觉,即入犯科,此明过分小乘教也。三者圆教宗,即用涅槃开会之意,决了权乘,同归实道,故考受体乃是藏识薰种,随行即同三聚圆修,微纵妄心,即成业行,此名终穷大乘教也。”
[3] 宋赞宁《宋高僧传》卷十四云:“及西明寺初就。诏宣充上座。三藏奘师至止。诏与翻译。”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