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上师与灌顶
2014/9/3   热度:1191
今天作一个简单的开示,讲金刚上师和灌顶。在藏地,人们对于金刚上师与灌顶的认识一般没有太大问题。但是目前在汉地,很多居士对于金刚上师与灌顶的认知存在十分严重的问题。很多人因为缺少这方面的知识,所以盲目地依止一些金刚上师,然后盲目地接受一些灌顶,结果造成不好的后果,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其后果涉及到方方面面,但主要有二,一、这是那些金刚弟子(即学密之人)个人修行上的一个大问题;二、这些现象对于整个藏传佛教及密宗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使得社会各界人士,无论学佛或不学佛的人对藏传佛教产生误解。所以我们要讲这两个问题。
一.金刚上师
是不是从藏地出来、穿藏红色僧装的人都俱足了金刚上师的条件?不一定。或者具有活佛、堪布等名字的人是不是都是金刚上师?也不一定。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什么样的人可以做金刚上师,同时,再讲讲做小乘和大乘显宗上师所要具备的条件。
1.为什么要择师
有些人也许会想,我们也不做金刚上师,为什么要讲这些?你们虽然不会做金刚上师,但是你们会依止金刚上师,那时就要依止一位真正的金刚上师。因为,依止上师是刚刚开始学佛时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依止不正确的上师而走错了路,就浪费了这珍宝人生。人的生命本来就很短暂,在这短暂的一生中,遇到正法很难,之后遇到真正的善知识——金刚上师就更难,此后能依止金刚上师如理如法地修行更是难上难,所以要想学正法就有一系列的困难。我们学佛就要学一个正规的法,要走一条正规的佛教道路。
佛教就象一个超级市场,其内容十分丰富。如宁玛巴的《大幻化网》里讲,佛法可分为五乘。第一是人天乘,只求人天福报;第二是声闻乘;第三是缘觉乘;第四是大乘显宗的菩萨乘,第五是密乘。如果你想求人天福报,佛教里有这样的法;你想修声闻的法、缘觉的法,佛教里也有;若想修大乘显宗的法或者密乘的法,佛教里还是有。超市里有很多东西,自己可以随意选购。同样,佛教里从世间法到最顶峰的无上大圆满,有一层一层的很多修法,其中选择哪一个,是由自己决定的,这是每个人的自由。诸佛菩萨虽然希望大家都修解脱法,不要去追求人天福报,但这只是他们的期望而已。他们既不会勉强所有的人都去修密法,也不会勉强所有的人都去修大乘法或小乘法。因为众生的根机不一样,而一个法门能不能度化所有的众生呢?显然是不能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释迦佛才会一转、二转、三转法轮,传了八万四千法门。如果仅一个法门就能够度化所有众生,佛也不会说那么多的法了。如太虚老和尚提倡的人间佛教,也不代表整个佛法。他们主张建立慈善机构、承办社会福利,帮助人或动物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行持这些善法可以说是人天乘,也可以说是大乘菩萨的行为,因为大乘菩萨非但不排斥而且十分赞叹,除了传法和劝人修行以外的、其它利益众生的事业。这些善行是大乘菩萨的行为还是世间法,关键是由自己的发心(动机)决定。
现在很多居士自称是学佛的,但实际上,他是如何学佛呢?上至知识分子和商人,下至农村里的太婆,很多居士都是修人天福报。为什么学佛?为什么受皈依戒?为什么受五戒?所有的都是为了健康长寿、工作顺利、事业有成、孩子们能够顺利地考上大学、能够找到很好的工作……。这是不是学佛呢?佛没有这样做过。我们都知道,自从佛发了菩提心后,于三大阿僧祗劫中,从没有为自己希求过这些世间安乐。这样的“学佛”更应该叫学法。梵文的法(Darma),中文译音为达摩,其意很广,包括世出世间一切法。在修持正法上讲,“法”具有度众生的能力,可直译为“持”,抓住义。若修人天福报,此人则可享受一些人天报应而不堕恶趣,具有“法”的意义。由此可见,只是为求人天福报或现世利益而行善,不是学佛,只是学法。现在,很多自称的学佛之人都是这样发心的。
在剩下的修行人中,又有一部分人是为了自己的解脱而修行。虽然我们都会说 “我是大乘佛教徒”,而实际上,相当一部分人却是为了个人的解脱。我们修加行是为了自己,放生也是为了自己,烧香磕头还是为了自己,处处都是这样,和上班或处理一些家务事没有很大差别。上班不是为了其他人,就是为了自己的生活;修五加行、听法也不是为了其他人,就是为了自己的解脱,都是同样的为自己。
只有剩下的一部分人才是真正在考虑众生的事情。自己的事,他没有去考虑。如经中所喻,种谷可得谷,但稻草不求自得,无须专门求得(种谷喻为菩萨行六度万行,谷喻为众生的利乐,稻草喻为自己的利乐)。又有一个比喻是,烧火做饭可得饭,火起而烟自然冒出,不须专门求烟(烧火做饭与种谷义同,饭与谷义同,烟与稻草义同)。这是什么意思呢?虽然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但不管你的能力怎样,如果你真正能够放下自己(不要说现世生活上的问题,甚至后世的解脱也不去管它),根据自己的能力,只是一心一意、无条件地利益众生,那自己的事情怎么办呢?自利之事不需要专门去做,会不求自得。其实,只是我们放不下而已,如果放得下,就不用专门做。对此,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证明。我们众生从无始以来,生生世世流转轮回,无论做高贵的帝释、天王,还是转生为微践的蚂蚁、蚯蚓,随时随地无不为自己打算,从来没有考虑其他人的解脱,但是今天我们有什么结果呢?还是流转于轮回中,什么也没有得到。今生去世时依然空手而归,以后也是这样,世世代代都是这样。而佛真正把自己的一切都放下了,没有去管自己,只是一心一意利益众生,正如佛的广传里所记载的,就是为了填饱一个众生的肚子,他都会舍弃自己的身体甚至生命,更不要说其它的。他没有管一己之事,但是佛已经成佛了,他的福德和智慧都已经圆满了。所以能够放下就会和佛一样,不能放下就和六道众生一样。学佛人当中,真正能够学到大乘佛法的人较少。但这是从外显上得到的结论,即以我的发心以此类推而得到的,所以有可能是不准确的。
凡是只考虑自己的解脱,无论闻思修或做世间善法都是小乘的道路;凡是考虑其他人的解脱,不要说闻思修,即使外表上是造罪,也是积累成佛的资粮。佛经里有许多这样的公案。我们经常为了自己去放生、修法……,表面上做得非常好,但实际上,我们从根本上已经错了。
是不是为他人着想的所有事情都是正法呢?不一定。社会上确实有很多善良的人,每当见闻他们的事迹时,我感到非常惭愧。他们也不是学佛人,也没有说为了度化众生而成佛,但是他们做得那么好,这是我们有目共睹的。而我们天天从早到晚念了一遍又一遍:为了度化众生发菩提心,这只是口在念,但我们的心行是否与之相应呢?
总之,只有是为了众生的解脱而行利益众生的事业,才是正确的路,是我们要走的路,是菩提之路。
这样的路我们该如何走呢?我们需要一个人的引导,才能顺利地走上菩提道。例如世间的学问,无始以来,我们在生生世世中,肯定学了很多次,只是现在想不起来了,然而,如今只学其中一种,尚需一位老师的引导,否则难以学会。但放下自己的事,是无始以来我们从未做过、想过,甚至连作梦都很少梦到的;而利益自己,是我们生生世世做惯了的。今天,佛要求我们把无始以来一直做惯的放下,去接受一个从未想到的事物,该有多难啊,这肯定要有善知识给予帮助才能办到。所以,选择金刚上师和善知识特别重要。
2.如何择师
(1)作大乘上师的条件
什么是衡量大乘善知识的最低标准?第一、大乘上师要有无造作的菩提心。据佛经所载,若某人有不造作的菩提心,且无余师可寻时,我们便可依止他。我们依止上师,除希望依靠他获得对解脱有利的智慧和方便外,别无所求。若他有不造作的菩提心,就多多少少会给我们灌输一些好的东西。也就是,他绝不可能为获得个人的财产、名誉和地位而利用我们;他会尽己所能来度化、引导我们。所以我们还会多多少少得到一些有用的东西。第二、只具有菩提心是不太圆满的。比如在世间,我们找到一位人品极好的老师,而他却一无所能,我们跟着他又能学到什么呢?同理,若上师人品虽如弥陀、观音一般(菩提心还是必要的),但我们要的是解脱智慧,而他对此却一无所知,老师都没有智慧,我们哪里能得到智慧呢?所以,大乘上师在无造作菩提心的基础上,要或多或少地精通显密教理,特别要精通我们所需要的、正式修法上的智慧。若某人不具有菩提心和智慧,他表面上会说得很好听、做得也很好,但实际上,利益自己的成分很多,考虑其他众生的成份很少,他会为了自己的一些目的利用我们,再加上很多关系处理不好会很麻烦。这时,依止不依止他都是一样,还是以不依止为好。上面讲的这两个要求,是做大乘上师的最低标准。
(2)作金刚上师的条件
做金刚上师只具备上述的最低标准是不够的。无垢光尊者的弟子智悲光尊者,是宁玛巴一位非常伟大的成就者。他著的《功德宝藏论》里收集了很多显宗、密宗对金刚上师的要求。之后,他作了一首偈子,其中讲到:因为现在是末法时代,众生的福报浅薄,要找一位非常完美、如佛陀或大菩萨一样的金刚上师,恐怕难而又难。故尊者说:且不谈很高的要求,对金刚上师比较低一点的要求是:
第一,三戒一定要清净。三戒是指别解脱戒、菩萨戒和密乘戒。
1)别解脱戒清净。别解脱戒分为在家和出家两种。故从这个角度而言,金刚上师既可是在家人,也可是出家人。在家的金刚上师首先要具足圆满、清净的居士戒。
2)菩萨戒清净。作金刚上师一定要有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说到菩萨戒,我要强调汉地存在的一个问题。现在,汉地很多学佛人都认为,我曾在某法会上受了菩萨戒,所以我肯定有菩萨戒。但实际上,他们得到菩萨戒了吗?很难说。问题在于,获得菩萨戒的关键是什么?若举办一个非常隆重的法会,并邀请一些高僧大德,由他们为大家举行一个授菩萨戒的仪式,是否就得到菩萨戒了呢?从外缘上讲,很多条件都具备了:传戒上师是有菩萨戒的高僧大德;他懂得怎样传菩萨戒;仪轨也准确无误;我们去参加了;法会也非常隆重,种种外缘十分圆满。但得菩萨戒的关键是内因而非外缘。内因就是我们从心灵深处是否发过菩提心。比如说,参加授戒法会后,我们应扪心自问:现在我做的一切,是为了利益自己,还是为了利益众生?若是为了利益众生,就要有为了度众生而成佛的念头。若大部分修法的动机是这种念头,就可以得到菩萨戒。反之,若处处都是为了我自己的解脱,那你根本没有菩提心,又怎么会有菩萨戒呢?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这时,首先要煅炼、调整自己的内心?也就是按加行里讲的发菩提心的方法,先修四无量心,再发菩提心。佛法再三强调,所有行持要从内心出发,从内心开始。内在没有任何基础、没有菩提心,只是参加授菩萨戒的法会有什么用呢?传戒法师虽是高僧大德,福德、智慧都很圆满,但是他的圆满对我们有什么用呢?我们自己不发菩提心,他也没有办法强迫把我们变成菩萨,如果有这种可能,释迦牟尼佛早就这样做了。所以得菩萨戒也没有那么容易。一旦得了菩萨戒,就要护持使之清净。
3)密乘戒清净。获得密乘戒需要得到真正的灌顶。现在,我们也会说:我是受了灌顶的,有密乘戒。但是否真正得到要看三个方面:第一、给你灌顶的人有没有灌顶的资格和能力,再进一步说,他自己有没有密乘戒。第二、你本身有没有受灌顶的资格。第三、举行的灌顶仪式是否如法。如果能保证这三个方面都没有问题,才可以说我已经入了金刚乘。否则,是不是金刚弟子还是值得怀疑的。
做金刚上师的第一个条件是三戒清净。第二,要广闻佛法。例如,有些修行人(以前某些在山洞里修行的老喇嘛),修行相当好,戒律清净,又很虔诚,对上师非常有信心。在智慧上,他还是多多少少了解一些,但是,要给别人传法就很困难。因为佛法跟世间学问不同。比如,虽然你只精通世间所有学问的一部分,但在这个圈子里,你就是权威。而佛法不是这样,只有精通了整个佛法后,你才可以融会贯通,了解佛教的真实意趣,若只看了一两部经典,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因为佛法可分为了义和不了义两种。佛传法时,要考虑听众的根器,传对他们有利的相应之法。如果讲实话,而有人不能理解,佛是不会这么做的。假如实际上不是这样,但若暂时这样讲,可使大家都能理解,都很开心,又由这个开心,都能够走上解脱之道,那么,佛就让大家开心,先讲一个方便法。这难道是佛打妄语么?不是,佛要观察众生的根器,应机施教。众生的根机各种各样,因此佛说的法也各种各样。而所有这些法中,真正的佛的思想是什么呢?这只有在精通了很多经论后才会明了。这是佛教与其它学问的不同之处。所以若要给别人传法,就必须广闻多学。
第三,要有大悲心。因为,作为金刚上师就要以悲心摄受其他人。若某修行人戒律清净,又懂得一些显密教法,但他只是独自在山洞里修行,拒绝跟所有的人接触,不愿意摄受他人,那么,他虽是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却不具备做金刚上师的条件。
第四,要精通显密仪轨。特别在密宗里,有很多事业法,它们是度化众生的方便,可以遣除修行的障碍。但这些全是依照仪轨来做的。若什么仪轨都不懂,就缺少了许多度生的方便,所以要精通这些仪轨。
博通经论和显密仪轨是从学识方面讲的,但更重要的一点是:
第五,要有证悟。譬如要灌一个大幻化网的灌顶。在大幻化网中有一百位本尊,其中有五十八位忿怒本尊,四十二位寂静本尊。授灌顶者不但要将所有的本尊都观想清楚,甚至连每尊佛的手里持有什么法器、结何手印、身上有何装饰也要清晰地观想出来。若做不到这一点,他怎么给人灌顶呢?所以做金刚上师一定要有证悟。又如,给别人传讲大圆满,首先自己必须证悟大圆满。如同为人带路,他首先要把路了解得清清楚楚,才可能引人走上正确之路。若带路人都是糊涂的,他怎么为人带路呢?同样,若上师自己都没有证悟,他讲什么大圆满呢?所以传大圆满、传窍诀的人必须是证悟者。
这里的证悟,不要求断掉所有的烦恼,也不要求证悟圆满的智慧,只要求或多或少地断除了烦恼、证悟了智慧。这个智慧不是世智辨聪,也不是文字上的知识,而是通过修证得来的。
第六,要懂得四摄法。即四种大乘菩萨摄受众生的方法。若不懂四摄法,也没有办法度化众生。
对金刚上师较低的要求,就是以上六点。具备这些条件的称为俱德上师。可是,我们西藏有一个说法:小偷和佛,看不出来(在哪里不知道)。在大街上有很多很多的人,其中谁是小偷呢?我们不知道。佛也同样,在成都市那么多人中,肯定有佛的化身,但佛的头上也没有写着“佛”字,所以从外表看不出来。既然这样,我们该怎样去选择、依止金刚上师呢?在密续里讲了三种观察金刚上师的方法。
首先,在还未接触时,向住在这人附近的大众打听,因为这些人应该比较了解他的情况。这是从远的方面讲。第二,从近的方面讲,虽然不接触他,但在这人的附近观察他的行为,仅观察一两天是不够的,因为短期内他是可以做出来的。第三,最后就真正的接触这人仔细观察,这样观察了五、六年、七、八年后,如果你觉得上述六点他都具备的话,就可以去依止。但是我们现在有没有这样的时间呢?对于现在工作繁忙的人来说,怎么可能用七、八年的时间只观察一位上师呢?但是我们要真正地得到灌顶或接受一些密宗的窍诀,对金刚上师必须要严格要求。法王 晋美彭措等那些高僧大德,我们现在不用观察了,他们是很多高僧大德长期以来观察好的,所以依止他们,我们不用费太大的心血。而其他上师,必须要观察。
上面讲的是密宗对上师的最低标准,不符合这样的标准,就没有办法做金刚上师。但是做不做金刚上师是他们的事,依不依止是我们的事。在前面也提到目前汉地的状况:从藏地出来的穿红衣服的人,只要自称是活佛或堪布,人们便不看他的背景,一律去接受灌顶,也不知道灌顶有哪些条件。大家只知道灌顶很好,金刚上师很好,仅此而已。如果依止以后永远不退失信心,到也无妨。而实际不是这样。比如一人来灌顶,大家都去听,等他走了没过一个星期,这些人就开始毁谤:“噢,我们错了,他(上师)没有修证、没有戒律,……甚至连人品都不好。”或者又说:“你的上师不如我的上师,我的传承比你的传承好,我的教派比你的教派好”等等。这些都是目前在汉地的居士里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3.做小乘上师的条件
下面,我们顺便说一下小乘的上师。做小乘的上师,第一、要戒律清净。也就是说,若是沙弥(尼),则沙弥(尼)戒清净,若是比丘(尼),则比丘(尼)戒清净。第二、要精通戒律。第三、要非常关照跟他学的那些弟子。其它的还有很多,但我们不讲,只讲这三点。
由上可知,在所有的上师中,对密乘的上师要求最严格,特别是对修证的要求,因为证悟不是很容易的事。密法,它绝对不允许你盲目地依止上师,它严格地要求你再三地观察,选择好上师后,再依止他听法、受灌顶。此后,有一个更重要的要求是,从今以后,无论发现他有什么样的过失,你都不要退失信心。这位上师有功德也好,没有功德也好,你要认真地依止,否则又会造业。现在无论在汉地或藏地,都是既有很多真正的金刚上师,也有很多不俱足金刚上师条件的人。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要观察好,选择好。
如果你不能观察,观察不出来的话,又该怎么办呢?他们无论是出家人或在家人,都是修行人,尤其是穿僧衣的出家人,他多少都有一些功德,这是肯定的。释迦牟尼佛也讲过,出家还俗犯戒的人象獐子的尸体一样。因为獐子死后,虽然变成了尸体,但它身上还有非常有用的麝香。其他不修法之人,佛说,就象狗的尸体一样。狗死了以后,身上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可取之物(这是古印度人的看法),它只是一具尸体。也就是说,一个出家人即使再没有功德,也比一般情况下的在家人好,他总是或多或少有些功德。所以在家人的做法应是,从自己的信仰上,要恭敬所有的出家人,不要去观察他们的过失。如果你要依止某出家人,一定要再三地观察。如果你不要依止,却常以为这个出家人这里不如法、那里不如法,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有无功德从外表上是看不出来的,也许这些人都是高僧大德,或者是菩萨的示现。原来印度有八十位大成就者,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今天,如果我们看到他们,肯定会生起很大的邪见。他们中有些是打猎的,有些是妓女或屠夫,总之都是世间种姓最下劣之人,但那些人里也有佛菩萨的应化。所以我们要培养这样的习惯,在信仰上这样恭敬,对我们没有任何损失。这是你们居士的正知正见。
第二.灌顶
为什么要讲灌顶?
目前在灌顶上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大家都认为灌顶非常了不起,所以去接受灌顶;有些人听说没有灌顶就不能看密宗的书,他很想知道密宗的书里到底讲了些什么,越不让看就越想看,为了有资格看密乘的书,他便去接受灌顶;有些人觉得,有资格看很多密宗的书是很了不起的,因此要接受灌顶。而且,人们往往在接受灌顶之后,不认真地护持密乘戒。在汉地的各大城市里面都是这样,包括国外和藏地某些地方也有这种现象。
还有,很多人都认为金刚上师在灌顶时,自己到那个地方坐一坐,听一听,吃一些发下来的加持品,再将佛像搁在头上,这样就得了灌顶,很多人都有这种看法。实际上不是这样。所以我们要讲灌顶。
是否得到灌顶要考虑三个因素:第一、给我们灌顶的人是否具备金刚上师的条件;第二、我们是否有接受灌顶的资格;第三、金刚上师给我们灌顶时,方法是否如理如法。这三方面有一个欠缺,我们就没有得到灌顶。如果以后我们要接受灌顶,就需要观察这三方面的条件。
首先讲一下什么叫做灌顶。很多居士包括汉地的出家人,都不懂灌顶是什么。有些人认为:灌顶后,修行上会有很大的进步,几乎很快就要成就了。有些人认为:这是一个开许,灌顶后就可以看许多以前不能看的经书。需要澄清的是,灌顶后马上成佛,对目前一般人的根机来说是不可能的,曾经有一些这样的人,但他们是利根之人。对普通人来讲,不要说马上成佛,甚至在灌顶后立刻能够看到进步都是不一定的。
那么,灌顶到底是什么呢?灌顶是一个高层次的授戒。比如授比丘戒、比丘尼戒时有一个仪轨,授菩萨戒时也有一个仪轨。同样,授灌顶时还是有仪轨。更确切地说,受灌顶就是受密乘戒。如我们去受大幻化网灌顶,幻化网有五条根本戒,十条支分戒。我们首先要看这些戒律能不能做到。如果目前能够做到,你就去接受这个灌顶,如果根本没有办法做到,就不能去受,否则灌顶后会犯戒的。凡是灌顶都是授密乘戒,只是戒条各不一样,有多有少。这些戒律中有一些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但是可以开许,一般人做不到的总有办法用其它的来代替;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也有我们做不到的。所以首先要了解灌顶的那些戒条,若觉得能够接受,才可以去受灌顶,这样才是如法的。
若灌顶时根本不知灌顶就是授戒,而且上师们也不讲。这样,灌顶三、四年后还是不懂。以后看到密乘戒的法本时,才发现两件事:或是根本就没有得到密乘戒,或是密乘戒早就破了。这有两个原因:一是自己没有好好考虑,一是授灌顶的人没有介绍。律经里讲,如果我们给某人授比丘戒或比丘尼戒,必须要给他讲清楚从今以后你能够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佛说,假如拿一把非常锐利的刀交给屠夫,让他去杀生,我们觉得这肯定有很大的罪过。但是这却不如给一个人传戒而不给他介绍戒条的罪过大!授戒不是很好吗?灌顶不是很好吗?为什么会有罪过呢?因为如果他真正得到了灌顶,上师也不给他介绍戒律,第二天他就犯了密乘戒,那么他不是要堕金刚地狱吗?这个灌顶对他到底是利益还是伤害呢?但这是授灌顶者的责任,不是我们责任。可是现在已经破戒了,即使是他们的责任,而受害者却是我们。所以接受灌顶前首先必须懂得灌顶是授密乘戒。虽然得了灌顶后,可以被开许看密乘的书,而且可以逐渐地、间接地增长一些智慧,减少一些罪业,但灌顶主要是授戒。
首先我们介绍了什么是灌顶。下面讲得到灌顶要具备的条件。
只有具备了六种因缘——二因四缘,才能够得到灌顶。二因四缘的第一个是相应因。相应因本来是指人体里的气脉明点等。对于一个六根具足之人,这个条件基本上是具备的,不用考虑。
第二是具生因。它是指灌顶用的法器,如宝瓶、佛像、甘露等。
有了一个瓶子,上面插一根孔雀的羽毛,是否就是一个法器呢?不是。还需要很多其它东西,这些具备后,还需要金刚上师加持它。你们经常说“加持,加持”,什么叫加持?加持就是有一定能力的人,在这里面装一个能力。比如说平时我们喝的水,只是自来水或矿泉水等,只能解渴。但是加持过的水,就有能力消除业障和增长智慧。它的能力之源是什么呢?是不是念一个经就有这种能力了?不是。如果念一念经就叫加持,那凡是认字的人都可以做到。事实上,加持的来源是一定层次的修证,这样的人才能够加持这些灌顶用的法器。现在,有钱的人可以生产金银做的宝瓶,里面需要的很多药物也可以在中药市场买到,外表做得非常庄严。但金子就是金子,金银不会有什么加持吧?同样,佛像、甘露水等也需要开光、加持。在我们眼睛能够看到的物体上,有一个肉眼无法看到的能力,那就是通过他们的开光、通过他们的修证加持得到的,这是金刚上师们的事。如果我们选择了俱德的金刚上师,他肯定有这个能力,我们便不用考虑具生因。
下面讲四缘。第一是因缘。修密乘的金刚弟子所要具备的条件叫做因缘。他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他要对密乘有坚定不移的信心,且在灌顶的现场,能够听到金刚上师讲的话、念的仪轨,需要观想的能够观想,这种人可以说因缘已经具备了。如果对密法没有什么兴趣,或者是以好奇心去接受灌顶,这种人就不具备因缘,他也得不到灌顶。有些人虽然对密法有一些信心,但是到了灌顶现场不认真听,也不具备因缘。
第二是增上缘。这是金刚上师要具备的。如上所讲,金刚上师相当重要。你们中的居士都去过学院,在学院听过很多法,基本上没有问题。但其它地方、不能经常听法的那些居士,虽然非常虔诚,但是因为他们对密法不了解,缺少这方面的知识,所以非常盲目。他们不会选择金刚上师,在这上面发生了一系列问题。
如果金刚上师没有灌顶的能力,就得不到灌顶。若灌顶时他只需要念一个经,那么谁都有灌顶的资格。不是这样的。他必须要精通密宗的经典而且要有修证。特别是在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上,要有一定的修证层次,他才可以给人灌顶。这样的灌顶才是如法的。其它的灌顶都是形式。听听那些声音也是有功德的,因为那也是续部里的金刚语。除此以外,得不到什么。因为这里面没有什么可以得的。如同锅里没有瓢,可以舀得出东西吗?所以观察、选择上师很重要。
第三是所缘缘。金刚上师也是标准的金刚上师,我们自己也有信心,且所用法器也很圆满,是加持过的,但是还需要具备一个缘。灌顶中,上师会让我们做很多观想,如果不观想这些,就不具备所缘缘。所以那个时候,要认真听灌顶词,让我们观想的都要一一观想,这些全部都做到,才能够得到灌顶。若你的身体虽然在灌顶的现场,但是心里胡思乱想,是得不到灌顶的。这很容易发生。你们很多人都去学院接受过灌顶,灌顶的金刚上师已经具备了上师的条件,找不到再好的了,而且在法器和灌顶的仪式上也无可挑剔,但是我们有没有认真地去听,去观想呢?若是没有,灌顶还是不圆满的。
第四是无间缘。无间缘是指灌顶的次第不能颠倒,前面的灌顶和后面的灌顶,一个一个不能错乱,但这不是我们的事,是金刚上师的事。
综上所述,在灌顶时,我们自身要做的是首先观察选择好金刚上师,然后到灌顶的现场,认认真真地听,上师让我们观想什么,我们就认真地观想。
刚才讲的两个因四个缘,其中缺少哪一个都得不到灌顶,这在经书里讲得很清楚。经中有一个比喻,比如古代的马车,它有两个轮子,其中缺少了任何一个它就不能走了,同样的,这六个因缘里缺少任何一个,我们就不能得到灌顶。所以,如果我们想得到一个真实的灌顶,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具备这六种因缘。
灌顶完后,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护持密乘戒。灌顶就是接受密宗的戒律,在灌顶的时候已经发了誓,这些誓言必须要做到,否则要犯密乘戒,堕金刚地狱,那是非常非常危险的。犯戒者很危险,金刚上师们也有危险,除非是佛或很高层次的菩萨,因为他们不受因果的影响。凡夫有没有灌顶的资格呢?也可能有。凡夫中修到加行道比较高层次的那些人有资格灌顶,但是他也有可能堕地狱。因为凡夫有可能犯戒,如果犯戒,就有可能堕落。这样的金刚上师,都有堕地狱的可能,那接受灌顶的人当然有堕地狱的可能。所以灌了顶以后的一个重要学处就是详详细细地了解那些戒条,然后要好好地护持戒律。这个非常重要。
现在很多事已经颠倒了。比如,我首先把居士的五戒给你们讲得清清楚楚,然后要求每个人都要受,很多人会十分害怕地说:“这我做不到,五戒中有的对我不适应。”但是,人们对灌顶的态度不是这样。凡是有人授灌顶,大家都会去参加。若连居士的五戒中都有很多做不到,那么怎么接受得了密乘的戒律呢?这说明,我们接受灌顶之前根本没有观察。实际上,居士五戒的要求不是很严格,对传居士戒的上师的要求也不那么严格,对受戒者的要求相对来说也不十分严格,但是这时很多人都会觉得:不行,不行。而灌顶的时候,人们根本没有这种感觉。假如有人灌一个大圆满的顶,那么此地凡是听到这个消息的学密居士,肯定都会去那个地方接受这个灌顶。可不可以这样做呢?刚才我们讲了,即便灌顶的法器,灌顶的仪式以及授灌顶者都非常圆满,但是自己也不一定能够接受。大圆满有很多戒律,你能不能护持这些戒律,这一定要选择!居士的五条戒都要这么认真选择,那么对密乘戒更要谨慎,不能掉以轻心。
当然,若如法的灌顶能够得到,功德也非常圆满。不象别解脱戒,它的功德相当大,但同时它也有危险性。不过如果你能认真护戒,根据密宗的要求如实去做的话,它也不是那么危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密法不是针对登地的菩萨,也不是针对佛,就是针对凡夫人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也不用失望。因为佛都考虑好了,这些密乘戒是凡夫人能够做到的,只是方法一定要正确。所以若能如理如法地做,灌顶还是非常好的。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