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谕法师:中论讲记 卷二 观三相品 第七


2014/9/3    热度:269   

观三相品第七
   
外人就问了。什么叫外人?理外之人,不是外教、外道,不入谛理的,三乘也可说外人。外人问,经上说,有有为法无为法。好象是《大法鼓经》,我记得有说,法有两种,有为与无为。有为法有三相,生、住、灭,有三相的是有为法。无为法对有为法而立,所以没有三相的称为无为法。
 
这个经上说得很多,广说、略说都有。广说他说生住异灭,略说他仅说生灭。一切生灭法皆是有为法,所以有为法有三相,生、住、灭,没有生、住、灭的是无为法。其实佛说有为法是说其无常、无我,要大家晓得涅槃寂静。对于无常、无我,所以才说一切法空,一切法空就是无为法了。
 
因为世间人执着缘起为「有」,佛说那是有为,皆是生住灭法,无常的,无我的。其实无为法就是有为法,有为法就是无为法。有为法是随缘,无为法是无性。随缘无性,有为法就是无为法;无性随缘,无为法就是有为法。
 
无性是正,随缘是遍知,正遍知是佛的般若德。所以佛说,我不与世间诤,不和世间人诤论,世间与我诤,世间人和佛诤论。佛怎么不和世间诤呢?世间人说有,佛也说有,佛说是因缘有。世间人说空,佛也说空,佛说是因缘空。因缘有,法以因缘有,没有自性,有即空,法性是因缘空。因缘空没有自性,空即有。佛以大智慧如此说,不入其理的就和佛诤论了。
 
我们看︿三相品﹀,首先我们有个概念,三相,生住灭是假,非第一义。
 
第一首偈他说:
 
「若生是有为  则应有三相
 
若生是无为  何名有为相」
 
论主的意思是说,你说有为法有三相,生住灭,那生是不是有为相?生假使是有为相,生应该也有生、住、灭,那生又有生,相续不断了。大家想,那么不就无穷了吗?所以执着生是有为相,落入无穷过。
 
「若生是无为,何名有为相?」生既然无为,无为法没有生、住、灭三相,你怎么说生是有为呢?有为就有生住灭。所以我们掌握到,没有有为相是无性,有有为相是随缘。因为生住灭三相,不可能同时俱有,它是矛盾的嘛!在一个概念里头,不能有矛盾的概念。生,生则不住,生是动的,住是静的。生,生就不灭,生怎么会灭呢?再看住,住就不生,住是停止的,就不生,住则不灭。再看灭,灭则不生,灭则不住。那么说起来,三个矛盾的概念怎么能成为一个命题呢?所以有为法有三相,生、住、灭,不可能的,那是假相,假有啊!
 
比如说生、住、灭无常,无常就没有。如果有无常,那个无常不是常吗?所以他说:「若生是有为,则应有三相。」落入无穷过。「若生是无为,何名有为相?」再看下面一偈。
 
「三相若聚散  不能有所相
 
云何于一处  一时有三相」
 
「三相若聚散,不能有所相。」生、住、灭三相若聚,是一法,一法不成立,不能有所相。若散,个别存在,生归生,住归住,灭归灭,还是不行。因为佛说过嘛!一切法皆是有为相。所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生,如果是有为法,就应该有生、住、灭三相。如果是无为法,就没有所谓生,住、灭也如此。
 
「云何于一处,一时有三相?」这个矛盾的概念不成立的,不能和合。所以他说:「云何于一处,一时有三相?」
 
打铃了是吧?
 
大家要有个概念,不可执为定法。所以《金刚经》说过,无有定法,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执定法为觉,若执定法为迷。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下课!
 
在讲以前,先把以上所讲的大略提示提示。论主说一切法空,外人就反驳了,说:佛在经上说有有为法、无为法,你怎么说一切法空呢?譬如《大法鼓经》就说过,法有两种,有为与无为。有为有三相,三相就是生、住、灭,没有三相的就是无为。
 
其实佛说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虚妄的。对有为法立无为法,有为法既然是虚妄的,无为法也不立,那是佛的本意。外人不知道,执着有为法为实有。如果执着有为法是实有,是遍计执性。知道有为法虚妄如幻,是依他起性。
 
今天就接着上次讲的。
 
「若谓生住灭  更有有为相
 
是即为无穷  无即非有为」
 
有为法有生、住、灭三相,假使我们说生住灭也是有为法,应该也有三相:生有生住灭,住有生住灭,灭也有生住灭,那是不可能的。因为生住灭三相是矛盾的,不能并存于一法。生即非住,因为住是静相,生是动相,它不同;生即不灭。住就非生,住也非灭。灭则非生,灭则非住。怎么能同时在一起呢?皆如梦幻泡影就是。
 
这一偈就说了,如果说生住灭,更有有为相,那就是无穷。生更有生,生更有生……落入无穷过。「无即非有为」,如果说生住灭,没有有为相,那就不是有为。因为有为法有三相嘛!它要是没有生住灭的话,就不是有为了。这是论主提出的结论。
 
外人又讲理由了,说:你说生住灭更有有为相就无穷,那不对的。因为什么原因呢?虽然是生住灭亦生住灭,它不是无穷。他的理由是:
 
「生生之所生  生于彼本生
 
本生之所生  还生于生生」
 
他这个生,在当时的思想,一个有为法生的话,它自体有七法共生,就是:第一个「法」是有为法,第二个就是「生」,第三个就是「住」,第四个就是「灭」。第五个法灭的时候,同时生出新法来,那个新生的果法,就称为「生生」。第六个有生生就有「住住」,第七个就有「灭灭」。
 
灭灭以后又有新「法」生,生「生生」的法就是「本生」。
 
这里头有一个重点:他执持他的有为法实有。生住灭三相,住和灭不过根据生假立,实质上讲呢?就是生和生生。
 
这么讲大家不容易明白,我们举个例子讲。一粒稻谷是有为法,生。把这一粒稻谷种到地里去,有太阳、空气、水的因缘才可生。生芽,就是住。芽长苗,苗长杆,结新稻谷,结新稻谷就是生生。新结成的稻榖又作本生,又作种子了。种到地里去又生,生又住,住又灭,又成新稻谷,循环无断,这个不落无尽过。
 
大家听懂了没有?稻谷种到田里,它可以生长,生长新稻谷,新稻谷就是生生。这个生生又可作种子,又可以生,生生不绝,不是无穷。听不懂举手我看!好!这是外人支持他的有为法成立。
 
这个不成立的啊!譬如我们说稻谷,稻谷是分子组成的,如果没有分子,稻谷就空了。如果稻谷不空,没有分子,应该还有稻谷。稻谷既然是空,空怎么会生?所以禅宗讲:「吃了一辈子饭,没咬破一粒米。」因为米是空的嘛!它是因缘生,无自性,怎么会生呢?所以佛说无生法。
 
外人执着,错误就错在有生法,他执着定有有为法。经上说,若有定法,即非什么啊?〈答: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欸!若有定法,就不是无上菩提。这个理由比较微细一点,因为外人他执着法相,因为他执着法相的关系,不见法性,法性身就是如来。所以经上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所以他说「生生之所生」,生生它生于本生,所以「生于彼本生」。「本生之所生,还生于生生」。换句话说,他执着生生生本生,本生生生生,生生不断,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以下我们看论主怎么反驳他:
 
「若谓是生生  能生于本生
 
生生从本生  何能生本生」
 
如果你说生生就是新稻谷,还可以作种子,「能生于本生」,可是这个生生的新稻谷从本生而来的,那么既然从本生而来,它怎么生本生呢?
 
意思就是说,新稻谷没有啊!它从本生来的。那么如果没有本生,怎么会有生生?没有生生怎么生本生?大家谛听!谛听!善思念之!你稍微旁骛一点,就不懂。
 
我再重复一遍,如果你说生生能生本生,可是生生从本生而来,怎么能生本生呢?生生从本生而来,先有本生后有生生,是不是啊?生生既然是后有的,怎么能生本生?没有本生不能生生生,他怎么有?那颠倒想嘛!思想颠倒!大家听懂了吗?
 
下面一偈就容易懂了。同样的道理,颠倒过来。
 
「若谓是本生  能生于生生
 
本生从彼生  何能生生生」
 
如果说本生能生生生,你的论点,生生生本生,本生生生生。可是,本生是从生生来的,生生没有,怎么能生本生?这一偈比较容易懂,如果你明白上一偈,就知道他的意思了。
 
他这品论得很细,你如果不细细推究,就迷惑了。
 
外人又提出意见了,他说:「这个生生生时,非前非后,能生本生。它不是未生而生本生,也不是已生以后生本生,生的时候就生本生。」换句话说,新稻谷生长的时候就生本生。
 
我们看论主怎么破他:
 
「若生生生时  能生于本生
 
生生尚未有  何能生本生
 
若本生生时  能生于生生
 
本生尚未有  何能生生生」
 
「若生生生时,能生于本生。」如果照你的说法,「生生」生的时候,能生「本生」。「生生尚未有,何能生本生?」这个时候「生生」还没有啊!什么道理呢?「生生」生的时候,我们知道「本生」生「生生」,应该先有「本生」后有「生生」。它生的时候呢,先有「本生」,还没有「生生」。既然没有「生生」,它怎么能生「本生」?所以他说:「若生生生时,能生于本生。」生生这时还没有,没有的法怎么能生本生呢?所以说:「生生尚未有,何能生本生?」
 
大家不要迷惑,记住!佛说无生法,因为什么无生呢?一切法因缘生无自性,无自性所以无生;一切法空,空所以无生;一切法无所有,无所有所以无生;一切法清净,清净所以无生;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得所以无生。生法,仅仅是幻相,假有。假有非实,所以无生。譬如《心经》讲:色即空,空即色。色怎么空呢?色法,色受想行识是假有的,假有就空。空不是断灭空,空就是假有。
 
这么说起来,「假有」般若称为妙有。什么是妙有呢?色受想行识虽然有,是性空。所以有而非有,非有而有,叫妙有。空是真空,不是断灭,因为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称为真空。真空就是妙有,空而不空嘛!不空就是妙有。妙有就是真空,有而非有嘛!非有就是真空。真空就是妙有,所以真空也空;妙有就是真空,所以妙有也空。有空、空空称为毕竟空,毕竟空在经上有很多名字,又叫毕竟净。
 
所以我们就知道,外人的思想错误。就是唯识家讲的遍计执,不会法性。如果会法性的话,就知道「有」是依他起,「空」是圆成实。所以:「若本生生时,能生于生生,本生尚未有,何能生生生?」
 
这两首偈也是一对,明白一个就都明白了。
 
我们再看下一偈。以上讲的大家都懂吗?有谁不懂?好,我们再讲下面一偈。
 
这外人又举譬喻,证明有为法实有。他说:「这个生生生本生,本生生生生。」好比灯一样,灯能照暗。
 
「如灯能自照  亦能照于彼
 
生法亦如是  自生亦生彼」
 
其实这个譬喻不恰当,灯光和暗,不能并存。有明无暗,有暗无明,它不像颜色一样,黑白分明。大家的眼球,黑眼球、白眼球分明。它不可能的,它相克的,不能相生。我们知道,灯能照,及暗才能照。换句话说,有明有暗才可以照,只有明不能成为照,只有暗亦不能成为照。
 
所以论主说:
 
「灯中自无暗  住处亦无暗
 
破暗乃名照  无暗则无照」
 
你这个譬喻不对啊!灯里头自己没有暗,灯照到的地方也没有暗,它不及暗嘛!它能破暗才叫照,没有暗怎么叫照呢?
 
我们的观念错误。因为事实上有明无暗,有暗无明嘛!不可能和颜色一样,一半暗一半明,那不可能的。
 
照是什么意思呢?照是对待空,所以外人举的例子,就不对。
 
对待的,好比能所一样。能和所,能对待所才叫能,没有所怎么称为能?所对待能才叫所,没有能怎么称为所?这个情形也是空的。对待能才有所,所空。如果不对待能,没有所。对待所才有能,能空。没有所就没有能。这称为法性。
 
法性我们再讲一讲。对待能才有所,都是能啊!所以这个法,说能一切能,说所一切所,这就是天台发挥的一点,说空一切空,说假一切假,说中一切中,就是这个道理。这个是法性。
 
你如果一执着就有两边,执着有有,偏于常边;执着有空,偏于断边。如果会到有而非有,非有而有,妙有;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真空。那就是法性了。这个法性是依他起,如果一落入遍计执,就是妄见。
 
这是很重要的,大家要认清楚。如果你落入妄见,一切错!外人举灯的例子,就落入妄见了。所以论主说,灯中则无暗,住处亦无暗。破暗乃名照,无暗则无照,暗和明是对待空的。
 
我举个例子。大海起浪,万重浪是有法。可是浪都是水,水性湿,没有起没有落。既然没有起没有落,万重浪起而无起,无起而起。无起随缘就起,随缘无性就无起。
 
再比如说,虚空无形无相,无形无相就是横遍十方,横遍十方就是无形无相。虚空是一个,十方是无量,怎么十方无量呢?十方拿出一方又有十方,再拿一方又有十方……无量无边。法性是一即无量,无量即一。一称为正,无量称为遍知。佛的正遍知就是一即无量,无量即一;于一知无量,于无量知一。
 
仔细研究起来,它有两重道理,都是空的。空有两重,《中论》都讲过,一个对待空,一个因缘空。因缘空比较广泛,对待空很少地方用到。所以明和暗是对待空,不是有法。
 
「云何灯生时  而能破于暗
 
此灯初生时  不能及于暗」
 
这是外人又提出意见,他说:我的意思不是那么说,灯未生的时候,它不能照暗,没有明嘛!灯既成以后,有明无暗,也不能照暗。我是说灯生的时候,不是未生也不是已生,这个时候能自照,亦能照人。
 
这个观念也是错误的。灯生时,怎么能照暗呢?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灯生的时候,一半明一半暗。不可能的。我们已经知道,明和暗相克的,不和颜色一样,黑白分明。再一种情形,灯生的时候,没有明也没有暗。既然没有明也没有暗,怎么能够照呢?所以两种情形,都不可能成照。
 
所以论主说:「云何灯生时,而能破于暗?此灯初生时,不能及于暗。」就是它没有明没有暗嘛!灯没有明,不能破暗。也没有暗,不能称为被破,不能成照法嘛!
 
这首偈从两方面讲,一方面灯生的时候,一半明一半暗,不可能的。另一方面没有明也没有暗,也不能成照,它没有及暗嘛!
 
「灯若未及暗  而能破暗者
 
灯在于此间  则破一切暗」
 
如果灯没及暗的时候,没有到达暗的时候,就能破暗,那这儿有灯,全世界的暗都破了,那不可能的。所以这首偈就明白了,灯破暗必须及暗─到达暗。可是明和暗不能到达,事实上有明无暗,有暗无明。
 
还有一点点时间,我们再讲一首偈。
 
「若灯能自照  亦能照于彼
 
暗亦应自暗  亦能暗于彼」
 
如果照你的说法,灯能够自照,也能照于他的话,那么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知道,暗也能自己暗自己,同时能暗别人。
 
打铃了是吧?
 
这首偈容易懂,不多费时间。灯能自照照彼,暗当然也能自暗暗彼。外人错误执着,执着定有。若有定法,即非无上菩提。
 
我们今天讲到此地,时间到了。
 
外人说:有为法能够自生,也能生彼。好比灯一样,自己能照,也能照人。这首偈龙树菩萨先破自生。你说能够自生,也能生彼。当然是先自生,才能够生彼。可是自生是不可能的,所以他说:
 
「此生若未生  云何能自生
 
若生已自生  生已何用生」
 
这个生是说生法。生法要是没生的话,怎么能够自生?我们知道,生的观念是长,所以叫生长。如果不长,那是自我还等于自我,好比种子还是种子,不能说是生。种子生长芽,才称为生,可是生长芽就不等于自我了。
 
所以在观念上,我们应该知道,生是因缘生,不能自生。主要的是,自我还等于自我的话,没生。所以他说「此生若未生,云何能自生?」
 
「若生已自生,生已何用生?」这是有为法,此生就是生法。这是什么呢?已经生了。它既然已经生了,何必再用生?
 
这是以未生、已生破自生。
 
下面总破。
 
「生非生已生  亦非未生生
 
生时亦不生  去来中已答」
 
「生非生已生,亦非未生生。」生法不是生了以后再生,也不是未生而生,这半偈重复上面那一首偈。「生时亦不生,去来中已答。」生时是什么呢?未生已生和合相叫生时。︿去来品﹀中说「已去无有去」,已去是过去,已去之中,无有去法;「未去亦无去」,未去是未来,也没有去法;「去时亦无去」,去时是现在,去时也没有去法。
 
这个法是空的,因为过去没有,过去是现在、未来形成,如果过去不空,没有现在、没有未来,也应该有过去。现在是空的,是过去、未来形成。未来也是空的,是过去、现在形成。
 
︿去来品﹀中已经说过,未去、已去也是这种情形,去时也是这种情形,所以他说︿去来品﹀中已答。
 
已生是过去,过去无生,有为法没有生。「亦非未生生」,也非未来而生。「生时亦不生」,现在也不生。所以一切法无生。
 
怎么一切法无生呢?一切法因缘生,因缘生无自性,无自性就无生。无自性是空,一切法空,所以无生。因缘生是假,一切法假,所以无生。无自性就无所有,无所有所以无生。无自性不可得,不可得所以无生。
 
外人又辩了,他说:我所说的生啊,也不是说已生生、未生生、生时生,我是说因缘生。
 
这时候论主就回答说了:
 
「若谓生时生  是事已不成
 
云何众缘合  尔时而得生
 
若法众缘生  即是寂灭性
 
是故生生时  是二俱寂灭」
 
「若谓生时生,是事已不成。」你说生时有生,已经矛盾了,这个不成。你自己讲的话,自己矛盾。什么原因呢?他成立的观念是「本生生生生,生生生本生。」假使有个「生时」生的话,不是本生也不是生生,自己矛盾了嘛!这已经不成了。
 
「云何众缘合,尔时而得生?」众因缘和合生,无自性,无自性是空,它怎么会生呢?所以他讲:「若法众缘生,即是寂灭性。」什么是寂灭性呢?因缘是有,有法不生,称为灭。因缘生无自性,无自性空,空也不生,称为寂灭。有空称为灭,空空称为寂灭。
 
因缘生,众因缘和合假有,般若称为妙有。妙有无自性就空,不是有个空,如果有个空,空是有,不叫空,空也空称为寂灭。
 
我们平时说,因缘有是有法。诸法因缘生,那是假的啊!无自性,空的。可是翻身讲一句话,打转身,因为假。怎么叫假呢?它无自性。怎么叫空呢?无自性就是那个空,不是另有个空啊!所以说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是佛说的。
 
「是故生生时,是二俱寂灭。」第一个生是生法。这句话应该怎么讲?「是故生法和生时」,这两种都是寂灭,都是无自性的。
 
外人又辩驳了,他说:事实上我看到,未来法到现在,称为生嘛!
 
这个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大家说他的错误在什么地方?谁知道?他落于有法。他说事实上看到未来法到现在叫生,落于有法。
 
所以龙树菩萨说:
 
「若有未生法  说言有生者
 
此法先已有  更复何用生」
 
「若有未生法,说言有生者。」要是有个未生法,就说有生者。「此法先已有,更复何用生?」可是要是有未生法才有生者,既然有了未生法,这个法已经有了,何必再生?所以他落于有法。
 
论主继续破他:
 
「若言生时生  是能有所生
 
何得更有生  而能生是生」
 
「若言生时生,是能有所生。」你的论点,本来是辩驳我而立的。我先说,生法要是有为的话,更有有为相。换句话说,生要是有为,有为有三相,生、住、灭,那这个生应该还有生住灭。生住灭是有为,应该还有三相生住灭。那么说生住灭,生住灭,生住灭……无穷了。所以他说,你要说生时有生法,那它是无穷了。
 
「是能有所生」,要是照那么说的话,你的立论是:「本生生生生,生生生本生。」自己先驳倒了,假使生时要是有生法,那一定是它可能生「本生」,也能生「生生」。
 
我们看起来,外人的思想不够细腻,尽是漏洞。
 
所以他说:「若言生时生,是能有所生。何得更有生,而能生是生?」怎么会更有生,生这个生法呢?那是无穷过。
 
所以他接着说:
 
「若谓更有生  生生则无穷
 
离生生有生  法皆能自生」
 
这是说外人自相矛盾了。假使说更有生,能生这个生法,能生生法的那个生法,当然也是有为的。既然有为的,它应该还有生住灭三相。那么生住灭,生住灭,生住灭……就无穷了。所以他说「生生则无穷」。
 
如果生生无穷的话,你自己说的就驳倒了。你说生生生本生,本生生生生,不落无穷。可是「离生生有生」,离开生生有生法了,那当然无穷。「法皆能自生」,法能自生有什么过呢?不必等本生生生生,生生生本生,它能够自生嘛!
 
大家静静心,你的思路要细腻。我讲得快不快?他后面那首偈「离生生有生」,离开生生有生法,法皆能自生。意思是说,就不是生生生本生,本生生生生。法皆能够自生。
 
所以他说:
 
「有法不应生  无亦不应生
 
有无亦不生  此义先已说」
 
「有法不应生」,因为已经有了,何必再生?「无亦不应生」,这个法没有的话,不应生。无法,不假因缘不能生。「有无亦不生」,既然有不生,无不生,两个不生加起来,还是不生。不可能加起来等于生,不可能的。
 
好比说你没有钱,我没有钱,我们两个加起来,还是没有钱啊!不能说你没有钱,我没有钱,我们两个加起来,变成有钱,那不可能的。
 
或者有人抬杠,说事实上我见到嘛!男人没有小孩子,女人也没有小孩子,男女结婚以后加起来生小孩子。
 
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男女都是因缘生法,空的。男人是不是细胞?女人也是细胞。如果男人不空,没有细胞还有男人。女人不空,没有细胞还有女人。他都是因缘生的,无自性所以空。空怎么生呢?生小孩子如幻如化啊!
 
我们再讲,这个小孩子,也是因缘法,没有。那个小孩子,有小孩子生小孩子吗?还是无小孩子生小孩子?如果说有小孩子生小孩子,父母没有生他以前,小孩子在那里?你说在天边。既然在天边,有了,何必等到父母生呢?不生也有他嘛!你说没有小孩子可以生小孩子,也不对!没有小孩子的太多了,石头没有、树木没有、花草没有,都能生小孩子,不合道理!
 
所以生法是幻相,假有,般若称为妙有。所以「有法不应生」,已经有了嘛!「无亦不应生」,要是无可以生的话,鸡蛋里头没有小鸭的成分,也可生小鸭;石头没有小鸭的成分,也可生小鸭;太阳、空气、水没有小鸭的成分,也可生小鸭。所以说无法也不生。有小鸭的成分是什么原因呢?因缘有。因缘有无自性,就是空的。无呢?因缘无,因缘无无自性,无也是空的。
 
我们大家错误,错误在那里呢?有是定性有,无是定性无,就错了。要会到有是因缘有,无是因缘无。所以他说:「有无亦不生,此义已先说。」这番道理已经说过了,因为在︿观因缘品﹀的时候说过了。︿因缘品﹀怎么说过呢?他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所以一切法无生。
 
以下就总破了。因为有为法有三相,生、住、灭,不成立,那是幻相。生则不住,生则不灭;住则不生,住则不灭;灭则不生,灭则不住。不成立,它幻相嘛!一切法如幻如化嘛!
 
佛说有为法有三相生住灭,是说一切法如幻如化的。所以《金刚经》说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一切众生误执为定有,就错了。
 
所以说:
 
「若诸法灭时  是时不应生
 
法若不灭者  终无有是事」
 
「若诸法灭时,是时不应生。」灭则不生,这是一定的。我们知道生就不灭,灭就不生。所以他说:「若诸法灭时,是时不应生。」
 
「法若不灭者,终无有是事。」大家深深体会!法剎那剎那在灭,你不感觉。因为你不感觉,不知道重要性,所以佛说可怜愍众生!
 
这一秒钟过去了,再永远不会有了,已经灭了,一剎那一剎那始终在灭。各位修行及早啊!我看见很多人,初见的时候年轻,再见老年了。再见呢,衰弱了。多久以后不见了人,死亡了。各位想一想,可怕啊!可是要知道,他老不是一下子老的,一秒钟一秒钟就老。自己不感觉,所以佛说是可怜愍众生!
 
这一剎那又过去了,宇宙之间再永远不会有。如果聪明人,抓住这一秒钟一剎那,念一句阿弥陀佛,就有这功德留下来了。所以奉劝大家,时时刻刻,心不离佛,佛不离心。
 
所以「若诸法灭时,是时不应生。法若不灭者,终无有是事」。没有不成过去的。人生有一种错误的观念。我们一生,就只抓现在,得到现在。不知道现在剎那剎那过去了,有谁抓住的?没有一个人抓住的。法一定要灭,道理唯有佛说出来。现在,按理讲,是过去、未来形成。既然现在是过去、未来形成,你为什么不叫现在叫过去呢?不称未来呢?拿事讲,转眼之间就成过去。现在观念刚一起,马上就成过去。所以说古人有一句话,感叹说:「往事不堪重回首!」可是很少有人觉悟!所以说:「法若不灭者,终无有是事。」
 
以上破生,以下破住。生住灭三相都破。
 
有没有人有疑问啊?大家听的时候,心要清净。不能打妄想,一打妄想就不懂了。
 
「不住法不住  住法亦不住
 
住时亦不住  无生云何住」
 
为什么「不住法不住」呢?不住法没有嘛!没有法怎么住?法不住是没有它,没有它,它怎么住?所以说「不住法不住」。
 
「住法亦不住」。或者有人说:「你说不住法不住,对的。可是住法它住吧!」它也不住啊!因为什么原因呢?上面讲过嘛!住法是有为的,有为法有三相,生住灭。假使生则不住,灭则不住,它怎么会住呢?
 
你说生法住法,没有有为。没有有为,那是无为啊!无为是根据有为立的。没有有为,凭空怎么会有无为呢?所以他说住法也不住。
 
「住时亦不住」。因为住时没有,住时是现在,现在是过去、未来形成,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就没有现在。有过去就是已住,有未来就是未住。已住没有住法,未住也没有住法。他已经讲过了嘛!已住怎么没有住法?已住就是那个住法也不住。已住法是有为法,生住灭,所以不住。未住法就是不住法。不住法没有,也不住,所以说「住时亦不住」。
 
「无生云何住?」有生才有住,可是「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一切法无生」。没有生怎么有住呢?
 
这首偈里两种破法。「不住法不住,住法亦不住,住时亦不住」,我们称它为纵破。「无生云何住?」称它为夺破。这是古人立的纵破、夺破。
 
「若诸法灭时  是则不应住
 
法若不灭者  终无有是事」
 
「若诸法灭时,是则不应住。」灭即非住嘛!住就不是灭,灭就不是住。所以他说:「若诸法灭时,是则不应住。」
 
「法若不灭者,终无有是事。」法假使不灭,没这回事!不相信,谁能有办法把现在留住,把时间留住?所以「不灭」没这回事的。
 
「所有一切法  皆是老死相
 
终不见有法  离老死有住」
 
这是破住。所有的法都是老死相,什么老死呢?生灭。众生不知,称为可怜愍众生!时间一剎那一剎那过去,时间一过去永不回头。我们过一剎那,误认为他生长一剎那,其实老死一剎那。
 
一般众生都迷于现在,说我现在还年轻,现在还力壮。其实现在不停的,因为现在是过去、未来形成。刚一说现在的时候,就成过去,我们老死就这么老死。众生迷惑,非到老死的时候才知道老死的可怕,他不知道年轻的时候就老死了。
 
各位请想,不管你年轻、年老,这一秒钟过去以后,再永远没有了,可怕得很。你到了认为老死之年,那是一秒钟一秒钟累积起来的。我们看见花红的时候,其实它就开始褪色了,肉眼不能察觉。人就是这个样,等到花谢的时候,才知道花老死了;不知道花盛开的时候,也是老死相。你们看山是绿的,它一秒钟一秒钟在变色,你不察觉。好象人不检查不知道有病,一检查他才知道病重了。所以佛说众生是可怜愍众生!
 
大家想一想,可怕啊!现在大家精神旺盛,体格健壮,你想不想到,死神正向你接近了!早看破这一点,早下手用功。佛说一切法,就为治这个病。佛说一切法,不外治老病死。如果众生能够察觉,现在你发现死神正在向你伸手。不可事到临头悔已迟!早下手用功。怎么办呢?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不相信,我问大家,宇宙之间有什么法不经过老死?有谁知道?不知道的众生太多了,所以佛说可怜愍众生嘛!你脸上的皱纹,不是老了以后才有。现在你虽然天天擦粉,可是它天天长,在不知不觉之中,慢慢夺走你的生命。唉!所以佛为了救众生老死这个病,才教众生证涅槃之法,涅槃就没有生死。怎么证法呢?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那个上面讲呢?经、律、论。
 
所以说:「所有一切法,皆是老死相。终不见有法,离老死有住。」我们仔细想一想,没有一件法,离老死有住的。世间好比大海浪,淘尽了多少英雄豪杰。所以大家应该提早觉悟,早下手用功!
 
具体地说,下手用功,有几方面呢?佛说过,出家人有三种事业。谁知道?念佛、诵经、僧众事。早下手用功!因为老死相你逃不过去,唯有这个方法可以使你逃过老死。
 
老死相由粗到细有四种:最粗的是业,莫造业,不要造恶业。再细是什么呢?烦恼,不要起烦恼。再细的是妄想,最后是无明。破了无明就解决了。
 
「住不自相住  亦不异相住
 
如生不自生  亦不异相生」
 
有为法生住灭三相,住呢,不自相住。不自相住有两种解释,是一个道理。一种解释,法是缘起,缘起法没有自性,没有自性,所以没有自相。因为它因缘所生法,所以不自相住。异相,差异法,也是缘起,没有自性,所以不异相住。好比生一样,生不自相生。生要是自相生,应该自还生自,自生自是没有增加,没有生。「亦不异相生」,异相对异相也称为自相。因为一切法缘起无性嘛!这是一种解释法。
 
还有一种解释法,和前面是一个道理。什么道理?都是依他起,换句话说,都是缘起。法只要是有,就有三相,生、住、灭。它不自相住,有住就有生,就有灭。生不是住,灭也不是住,所以自相不住。异相亦不住,住的异相是什么呢?就是生灭嘛!还是生不住,灭不住。
 
这个道理比较微细,大家能听懂听不懂?所以他说:「住不自相住,亦不异相住。」「如生不自生,亦不异相生。」生也是同一个道理。因为法有生住灭三相,生要是自相生,那么就没有住、没有灭,不可能的。皆是老死相嘛!你想想什么法没有生,没有灭?有人说,你说没有生,明明现有生相;没有住,明明现住相;没有灭,明明现有灭相─那是缘起的,如幻如化。生住灭皆是一样。
 
异相亦不生,异相生是什么?有灭有住嘛!灭不生,住不生,所以他说:「如生不自生,亦不异相生。」
 
大家了解这个道理,只有一句话:「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众生偏偏不这么觉悟,他总以为现在是永在的。现在短得实在可怜,非常短暂。所以佛说,如小儿舔刀头蜜一样。
 
《中论》在信解,我们可以会到行证。所以佛传十念法门,最后一项叫念死。如果想到死,还有什么可贪恋的!你贪恋不过是一场空就是了。
 
我不知道大家听到这段论文有感触没有?如果你没有感触,实可怜愍!
 
现在破住破完了,再破灭。
 
「法已灭不灭  未灭亦不灭
 
灭时亦不灭  无生何有灭」
 
前三句是纵破,最后一句夺破。
 
「法已灭不灭」,按纵破的破法,已经灭了,怎么还再有灭?「未灭亦不灭」,未灭就是住,住法未灭。那么法住怎么会灭?「灭时亦不灭」,已灭、未灭当中有灭时。已灭里头没有灭,未灭也没有灭,已灭、未灭加起来和合相,就是灭时,也没有灭。
 
这是讲对待空,已灭是过去,未灭是未来,灭时是现在。过去空,是现在、未来形成;现在也空,是过去、未来形成;未来也空,是过去、现在形成。你要是知道对待空,就夺破到底了。
 
「无生何有灭?」无生何有灭呢?法有生才有灭,没有生,灭什么?一切法无生,因为过去空、现在空、未来空。空则无生,空则不可得,空则无所有。这主要说生住灭三相,都是如幻如化的,般若称为妙有。
 
下面一偈再看:
 
「法若有住者  是则不应灭
 
法若不住者  是亦不应灭」
 
这是什么道理呢?法假使有住,住法怎么灭?住则不灭,所以有住不应灭。有人或者说:「有住不灭,无住就灭了。」那是你取相,不会道理。要是法不住,是没有那个法啊!没有那个法,怎么灭?要是有住呢?住和灭相违,它则不灭。无住,没有东西,什么东西灭?这里是破灭。这个你要会到无性,无性就不灭。
 
「是法于是时  不于是时灭
 
是法于异时  不于异时灭」
 
这是他以各个角度破灭。这个法在这个时候,这个时候不灭。什么原因呢?这个法在这个时候,还住嘛!住法怎么灭?这里头他讲三世。「是法于是时」,换句话说,这个法在现在,它不在现在灭,它住嘛!
 
「是法于异时,不于异时灭」,现在不灭,假使它在过去灭,这个法在过去,过去也不灭。好比说我昨天还看见他啊,他活着,今天怎么死了?昨天你看见他没死,所以在过去,过去不灭。
 
如果在未来,它也不灭。譬如说明天上午八点,我们在某处见面,到了明天,真的见面了,当然不灭了!
 
可是你要知道,在不灭的法当中,你认为不灭,要体会它的灭。怎么体会呢?时间剎那剎那地过。所以古人讲:「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古人没有一个活到现在的。体会到这一点,你就没有贪恋心了。没有贪恋心,贪瞋痴不生。没有贪瞋痴,妄语、恶口、绮语、两舌、杀、盗、YIN不生,三业清净,就可脱离了。
 
所以在有为法当中,要体会它生灭;在生灭当中,求那个不生不灭。什么不生不灭呢?诸法缘起,缘起无性,无性怎么生灭?如果你能体会到生灭称为智,体会到无性称为慧。有智慧者,他这么修的。
 
所以佛传下来体会到不生不灭,叫上求佛道,念念生灭称为下化众生。可怜愍众生,不知道这么会,总认为现在是永存的。为了抢现在这一点甜头,舔刀头上的蜜,实可怜愍!
 
我这么讲,希望我们大家都觉悟。怎么觉悟法呢?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在家众要注意到,出家人更要体会到。念佛、诵经、做僧众事。总归说起来,就是上求下化,不论在家、出家都是上求下化。
 
你如果这么做,是觉悟者;如果不这么做,可怜愍者。我讲一句不好听的话,我们大家都是不知死的鬼啊!禅宗有一句话:「你天大的本领─守尸鬼!」不觉悟嘛!大家听经、听论,要求取觉,觉了以后要行。怎么是觉?怎么是行呢?觉者,诸恶不作;行者,众善奉行。觉者可以自度,行者可以度人。
 
我们再讲一首偈,时间已经差不多了。
 
「如一切诸法  生相不可得
 
以无生相故  即亦无灭相」
 
一切诸法,其相是假,众生迷于假相。迷于假相,对假相之法产生六种欲,眼贪色、耳贪声、鼻贪香、舌贪味、身贪触、意贪法。
 
世间法讲七种欲,世间法讲七欲是三对半:喜怒一对。哀乐一对,哀是悲,乐是快乐。爱恶是一对,有的产生爱,有的产生恶,恶是可恶、厌恶。再还一个是欲,欲求。
 
佛法讲六欲,世间法讲七欲,七欲就是喜、怒、哀、乐、爱、恶、欲。知道一切法缘起无性,六欲也没有了,七欲也没有了。
 
无性法不生,所以佛说无生法。证到无生法,叫入大涅槃。一切法无生,无生则无住,无住则无灭。所以他说,以无生相故,即亦无灭相。
 
大家听经要觉悟,怎么个觉悟法?放下!你不相信,你想一想,现在你心中正对一切放不下。一切法无性,什么放不下?譬如我问你,你放不下什么?你讲不出来,这叫自骗自。所以大家觉悟吧!觉悟吧!不早下手用功,你看我老成这个样子吧!转眼之间,你也老成这个样子。
 
我们先提示一点点前面讲的。龙树菩萨讲一切法空。外人就反驳了,明明佛说有有为法、无为法,既然是有有为法、无为法,怎么说一切法空呢?
 
佛在经上说,有为法有三相,生、住、灭三相,没有生、住、灭的是无为法。
 
其实佛说的意思,有为法是假,无为法是空。假的也空,空的也不可得,称为毕竟空。外人不晓得佛的意思。他认为佛说有为法,有为法是有;对有为法说无为法,无为法也是有。落入有法。
 
龙树菩萨先破有为法,有为法有三相,生相、住相、灭相。
 
现在破到灭相:
 
「若法是有者  是即无有灭
 
不应于一法  而有有无相」
 
「若法是有者,是即无有灭。」如果法是有的话,有自性,那就不应该灭。其实佛法的意思,一切法有是因缘有。法以因缘有就没有自性,没有自性就空。所以有而非有,非有而有,称为假有,也说是妙有。空也是因缘空,因缘空,空没有自性,没有自性,空也空。空空就是有,所以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是为真空。
 
「若法是有者」,如果法是有的话,就没有自性,就是因缘有,因缘有没有自性就空。「是即无有灭」,空怎么会灭?
 
「不应于一法,而有有无相。」有即非空,空即非有。灭就是没有,一个法不可能又「有」、又「没有」,所以「不应于一法,而有有无相」。
 
那么法「有」不可灭,「无」可灭吧?所以下面一偈就说了:
 
「若法是无者  是即无有灭
 
譬如第二头  无故不可断」
 
法假使无,无怎么会灭呢?这是说有也不灭,无也不灭。好比说,人只有一个头,第二个头是假的─假名相,没有实在的。没有实在的怎么可断呢?所以他说:「若法是无者,是即无有灭。譬如第二头,无故不可断。」
 
接着他继续讲:
 
「法不自相灭  他相亦不灭
 
如自相不生  他相亦不生」
 
这个分远近两种解释,先讲远的。
 
自相是缘于自性,诸法因缘生,没有自性,没有自性就没有自相,没有自相,所以自相不灭。为什么法没有自性?这一品他讲对待空,法自性对待空。譬如说,能所对待,对待能才有所,对待所才有能。对待能才有所,那所全是能,所以所空;对待所才有能,能全是所,所以能空。
 
这么讲不容易懂,我举个例子。大海起浪,浪不能自己成立,因水而成立;水性湿不可见,因浪而见。无水就没有浪,所以水全是浪;无浪就没有水,浪全是水。浪和水没有自性,相待而成。我们不可说水自相灭,水灭浪不灭,没有这个道理的。也不可说浪自相灭,浪灭水不灭。
 
「他相亦不灭」。对待水而说,浪就是他相;对待浪而说,水就是他相。水不灭,浪不灭,自相不灭,他相当然也不灭。这个好比自相不生,他相也不生。浪的自相不生,不成立;水的自相也不生,不可见。这是从远的方面讲。现在我们正在修学《四帖疏》,这就是那个「玄义」。
 
再从近的讲,近的「法不自相灭,他相亦不灭」。要是有法就是有为,有为就有三相生住灭。同时有,不可能有生没有住灭,有住没有生灭,有灭没有生住,不可能的。或者有人说,那么有为法自相不成立,无为法可以吧?无为法没有,法都没有,怎么有自相?没有自相,怎么有生住灭?所以自相不灭。
 
「他相亦不灭」。有为法灭的他相,就是生、住。大家都知道,生则不灭,所以他相不灭。住则不灭,所以他相不灭。所以法不自相灭,他相亦不灭。如自相不生,他相亦不生。
 
拿生讲,自相不生,因为生同时就有住、就有灭嘛!「他相亦不生」,生的他相是住相,住则不生;生的他相就是灭相,灭则不生。这都是如幻如化的。
 
拿水的那个例子讲。水就是浪,浪就是水。不可能水生、浪不生,所以水不生。也不可能浪生、水不生,所以浪不生。这么说起来,还是自不生、他不生。第一品就讲过,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一切法无生。因为这个原因,佛说无生法。
 
这一首偈大家从远的、近的去会,如果你只从文字上去解,解不到。为什么从远的、近的去会呢?无自性这种破法,古德说是夺破。生住灭顺其情而破,叫纵破。所以你用两种破法,就破了他了。夺破是从法性方面说,纵破是从法相方面说。
 
大家要深深体会,如果你会不到这个地方,那就依文解字了。抓痒,抓皮肤;抓衣服,不解痒。
 
「生住灭不成  故无有有为
 
有为法无故  何得有无为」
 
「生住灭不成」,这是总说了。已经破过生,破过住,也破过灭,「生住灭不成,故无有有为」。有为法有三相,生、住、灭,生住灭都不成,所以没有有为法。
 
大家会,要会到怎么没有?谁知道怎么没有有为法?谁知道?有为法是假,假非实有,怎么会有有为法呢?所以没有有为法,不归断灭空。我说有有为法,没有错;我说没有有为法,也没有错。我说有有为,无性随缘就有;有是随缘还归无性,还归空。这么说法,叫「出没两边」。所以我们要会到没有有为法,是说有为法假。
 
「有为法无故,何得有无为?」根据有为法立无为法,有为法既然没有了,怎么能又有无为呢?大家要会到,说无为不归断灭,说有为不归定性。
 
诸法因缘生,因缘生就没有自性,那个没有自性就是无为。没有自性就能容纳因缘生,因缘生就是有为。所以你会,会到什么地步呢?说有为是因缘有,因缘有没有自性,所以有而非有,非有而有。这样没有错了。
 
说无为没有自性,没有自性,「无」没有自性就是有。所以,你说空就要是因缘空,空而不空,不空而空。
 
你如果能会到这一步,深得般若法味,得到这个法味,可以知道很多法。
 
色受想行识是有为,有为没有自性,所以色受想行识就空。空没有自性,就是色受想行识。所以《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个我们用演绎法,就知道很多了。六根六尘六识是有为法,所以六根六尘六识空。一打转身,空就是根尘识。苦集灭道是有为法,苦集灭道空,空就是苦集灭道。不堕有边,不堕空边,出没两边。十二因缘空,空就是十二因缘。六度万行空,空就是六度万行。佛的报身化身空,就是法身,法身就是报身化身。佛的实智空,空就是佛的实智。佛的四无所畏空,空就是四无所畏。佛的十八不共法空,空就是十八不共法。这个话不是我乱说,你看般若经,深深体会里头的意思。
 
我们念佛求生西方,阿弥陀佛空,空就是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空,空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十方佛土空,空就是十方佛土。什么道理呢?法性如是。譬如十方,上、下、东、西、南、北、四维,是不是空的?空就是上、下、东、西、南、北、四维。空是其法性,假是其法相。
 
你如果知道假是空,自然知道空就是假,对了。你如果执着定有空,定有假,那就是遍计执,执着一切法。你知道一切法空,心不住一切法;知道空就是一切法,心不住空。心无所住。如果你执着有空、有假,心有所住,乖其法性。要是照我所说的会法叫圆融无碍,不如此会叫格格不入。
 
我记得有人问我,一切法无生,怎么有生死呢?没有生死啊!你虚妄执着,以虚妄造业,虚妄落入生死!你证涅槃,也是虚妄!你会到一切法不可得,就证法性了。一切法无所有,证法性。一切法空,一切法清净,一切法假,一切法有,就达到圆融无碍的地步了。
 
这首偈大家要了解清楚,它很容易使人发生疑问。他说:「生住灭不成,故无有有为。有为法无故,何得有无为?」我讲了这么多废话,怕你落入断灭。你说这首偈明明讲一切法没有嘛!落入断灭。没有也没有,才圆融。
 
譬如六祖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你若落入断灭,糟糕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不是把它写在墙壁上吗?既然写在墙壁上,怎么是本来无一物呢?所以本来无一物也无,写在墙壁上是假。假即空,空就本来无一物。空即假,所以本来无一物也无。
 
大家要注意到一点,千万不要落入断灭,落入断灭就错了。有人说:「唉!经上说心无所住嘛!你执着什么?」他错了,他说心无所住,他住于那个「心无所住」了。如果你会到一切法都是假,都是空,就到了一切法无非佛法的地步了!
 
这首偈大家了解了吗?有谁有疑问的可提出。
 
外人就问了:你说一切法空,我明明见的有法嘛!龙树菩萨就说了:
 
「如幻亦如梦  如干闼婆城
 
所说生住灭  其相亦如是」
 
你见的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的,都是假的。所以假有,般若叫妙有。如干闼婆城,干闼婆是帝释天的乐神。据说印度演戏的都叫干闼婆,他们幻化出城来,我们没见到过,不过我们根据台湾的例子可以知道。演话剧的,要演城的时候,他布景要布置城来。演京戏艺术境界高一点,演的城象征式的。他弄两个竹竿,一块布,两个人架着,一扯开,那就是城。我们怎么说他境界高一点呢?他台上台下可以合作。譬如说演话剧,骑马,你也不可能把马骑上去吧?演京戏就解决了,一根马鞭子,一抬腿,下面就想─哦!他上马了。台上台下合作嘛!
 
还有人说干闼婆城好比海市蜃楼,海市蜃楼我们只听说,没有见到过,因为那个景象很少。在大海里头或沙漠里头时常出现,大海里头出现很多人,好象赶夜市的一样,一窝蜂过去就没有了。我小时候听说大海里头出现一个老头,一个小孩子赶一匹黑驴。大家都跑过去一看,就没有了─海市蜃楼,幻相。
 
所以一切法都是如幻如化,好比干闼婆城一样。所以说生住灭,它也是如幻如化。这就是说,有为法如幻如化,是假。既然是假,不能根据它再立无为法。

--------------------------------------------------------------------------------------------------------------------

扩展阅读:

智谕法师佛教文集

智谕法师佛学讲座视频在线观看下载

--------------------------------------------------------------------------------------------------------------------

推荐访问:

佛教听书手机客户端下载 /zhuanti/tsweb/

最新佛教音乐在线收听下载http://vod.fjdh.com/fjdh-vl/179/

佛教音乐台 佛教音乐大全 http://vod.fjdh.com/music/

佛教电影大全 http://vod.fjdh.com/fjdh-va/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 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