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答:关于观修无常?


2014/9/6    热度:564   

  问:关于观修无常?
  索达吉堪布答:无常,在每个人每天的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经常观修的人来讲,无常实际上并不遥远,从身边发生的每一件事情中,都可以找到它的影子。所以,我们懂得无常、观修无常极为关键,它是一切修法的重中之重。
  《涅槃经》中云:“一切众生迹中,象迹为上;是无常想亦复如是,于诸想中最为第一。”意思是说,在一切众生的脚印中,大象的脚印是最好的,同样,在所有思维观想中,观修无常最为殊胜。此外,佛陀在其他经典中还说:对舍利子、目犍连那样的一百位圣众作大供养,不如刹那忆念无常的功德大[1]。
  既然观修无常如此重要,在座各位都是学佛的,那对佛教这个最根本的窍诀,就不能掉以轻心、随意忽略了。
  其实,我们周围发生的一切,都是开示无常的善知识。记得在1993年,法王如意宝来香港给大家传过“普巴金刚”(又名“项袋金刚橛”)、“文殊大圆满”的灌顶,而如今,上师已经示现了圆寂;当时白玉中心有一位秋扎喇嘛,前两天我到香港时,听说他老人家也圆寂了;当时贝诺法王还健在,而现在也圆寂了;还有,最近藏地的阿秋法王也圆寂了……这些都说明什么呢?高僧大德们尚且会示现无常,我们这些凡夫人就更不用说了。
  今天在座的各位,再过二三十年,肯定会纷纷离开世间,而且一百年之后,我们绝对会一个不留,这是人生的必然规律。因此,希望大家通过认识无常,能断除对现世的执著。宗喀巴大师在《三主要道论》中也讲过,观修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可以断除对今生的贪恋;观修轮回过患、因果不虚,则可断除对来世的耽执[2]。若能彻底断除这些执著,才能依次生起出离心、菩提心,成为真正的修行人。
  你们有些人可能皈依佛门很多年了,有些则是刚刚皈依,还不知道什么叫无常观。但不管你知道也好、不知道也罢,无常都是世间的真理,是谁也改变不了的客观规律。
  佛教中的无常,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我们常说的“无常四边”——“积际必尽,高际必堕,聚际必散,生际必死。”这四点,很多佛教徒都会讲,但不知道你们观修过没有。如果没有的话,那只是一种文字上的了解,其甚深涵义却很难以挖掘。
  这“无常四边”,实际上在我们生活中随时都可以体现:许多人一辈子辛辛苦苦积累的财富,到头来却全部耗尽;有些高楼大厦非常雄伟,结果却一下子坍塌,像美国世贸中心110层的双子大厦,遭受恐怖袭击后,一号楼倒塌仅用了10秒钟,2号楼也仅用了8秒钟,这么高的建筑物,尚且难抵无常的摧毁,其他建筑物就更不用说了;还有些人原本高高在上、不可一世,过了几年以后却身败名裂;人只要有生,就必定有死,有些是年轻时死,有些是壮年时死,有些是老年时死,有些是突然暴死,死期虽然不定,但都难免“死路一条”。即使很多人渴望长生不老,这方面秦始皇堪为典范,但他最后也是49岁就撒手人寰。
  既然万法皆无恒常性,那对现在拥有的一切非常耽著,又有什么意义呢?若能明白这个道理,对生活、修行就会有很大帮助。否则,对无常一点认识也没有的话,修什么都容易成为人天福报之因。
  现在的香港,跟十年前比起来,在建筑方面、物质方面,可谓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但在佛法的学修上,似乎没有一些前所未有的进步。很多人十年前就喜欢求灌顶,拜佛只求发财升官、平安健康,十年后好像仍是如此。其实佛教的根本,并不是求一些世间法,否则就跟其他宗教、世间理论没有两样了。那么,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呢?是看到三界众生非常痛苦,在这个轮回中,苦占绝大多数、乐只有极少数,故希望拔除自他一切众生的痛苦。
  而根除痛苦的方法,唯一在佛教中才有。为什么呢?因为只有佛陀才具有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就如同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诺贝尔发明炸药,依靠的是一种不共的智慧,同样,本师释迦牟尼佛也是依靠不共的殊胜功德,才发现众生以无明而流转轮回,只有断除了无明,才能彻底获得快乐。所以,若想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就必须依靠佛教中的“内明学”。
  因此,我希望在座的佛教徒,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学佛不能只为求福报,求佛保佑自己身体健康、家庭和合、财源滚滚、官运亨通……其实,就算佛陀加持你得到了这些,人生只有几十年,为了追求这短暂的快乐而耗尽一辈子,值不值得呢?所以,作为一个佛教徒,理应为了今世和来世而修行、为了自己和他人而修行。如果没有这样,那根本方向就搞错了。
  《诸法集要经》中讲过:“有为皆无常,如水泡非久,应当行善行,为二世饶益。”这个教证我特别喜欢。世间上的任何有为法,不管是器世界的、有情世界的,没有一个能恒常存在,全部都是无常的,像水泡一样会迅速破灭。无论是你极为执著的感情,还是特别向往的荣华富贵,都不可能永远不变。到了一定的时候,因缘一旦散了,果自然也就没有了。
  或许有人认为:“既然万法都是无常的,生命过不了多久也就灭了,那我们应该及时行乐,没必要去管太多。”这种想法不正确。生命跟身体完全不相同,尽管我们的身体会死亡,但生命却会一直延续下去,迁流不断地形成后世。
  曾有一个人用比喻,说明了后世的存在,我觉得他讲得很好。比方说,我用手机拨一个人的电话号码,拨通了以后,我对着手机说话,声波即刻被转化为电波,然后通过卫星传递,将此传送到对方的接收器中,再把电波转为声波,对方就可以听到我的声音了。
  同样,我们今生的身体死去时,生命便会与之分离,变成一种意识形态的中阴身,在中阴界中照样存在,就像声波转化为电波一样。然后过了一段时间,犹如电波再转为声波一样,中阴身再投生为下一个身体,跟身体结合起来。在这期间,尽管有段时间并没有身体,但生命却一直没有消亡。懂得了这一点后,就会明白众生周而复始地流转轮回,死后并不会一了百了。
  当然,在座的有些人,可能因为世间教育的影响,对生命的永恒存在,有点半信半疑,这对你的修行会有很大危害。因此,我提醒大家:一定要“学习”佛法!当你学得越来越多,怀疑、邪见才会越来越少,信心和智慧也会与日俱增。
  观修生命无常,实际上有非常大的功德。即使你修不了很多法,天天观这个也特别好。以前汉传佛教的印光法师,就在自己的佛堂里,挂了一个大大的“死”字,以此念念不忘死亡,时时提醒自己生命无常。
  藏传佛教中也有一位伟大的上师,有个弟子请求他传最殊胜的法,他一开始时没有传。结果那个人再三请求,上师就拉着他的手,诚恳地说:“我也会死,你也会死!”——或许有些居士听了,不以为然:“这哪是什么大法?上师您应该给我加持一下,给我灌个最高最高的顶,这才是真正的法。‘我也会死,你也会死’,这个我也懂,不用您来传。如果这是法的话,上师您坐在这儿,我可以给您传。”
  然而,那个弟子的信心很足,觉得:“上师讲得确实有道理。上师总有一天会圆寂,我也总有一天会死,死的时候,连这个身体都带不走,更何况是其他东西了?所以,我一定要好好修无常,舍弃今生。”于是他精进地修持此法,终于获得了成就。
  但我们很多人,却并没有这种观念。现在我到一些大城市里,从不少人的言谈举止中,经常感到他们没有修过无常,这一点相当遗憾。我自己虽不敢说修得非常好,但不管是到哪里去,始终都有种无常的感觉。就算平时要出门,也自然而然生起一种念头:“这应该是最后一次出门,应该不会回来吧?”十年前我就是这样,现在也仍是如此。
  比如说,我这次离开香港后,就觉得是永远离开了,以后不会再来了。这是自己多年来修无常的一种串习,平时不管做任何事情,都会觉得“这是最后一次”。但我也不会因此而消极,反而会更加积极,努力把每件事情做好。
  所以,我们佛教徒不能因为一切是无常的,就什么都不管了;因为生起了出离心,看到轮回太痛苦,就什么都不做了。这种消极的态度,是不合理的——怎么你们香港没有时间概念呢?现在过了半个小时,还一个一个不断地来。在我们藏地,大家对听法还是很重视的,七点钟开始的话,七点钟就全部到了。呵呵,你们香港太自由了,太自由有时候也不好。没事,来吧,你自由地来、自由地去,也可以。
  今天我讲的内容不多,还要讲一点点。其实我也没什么可讲的,假如你们有缘的话,听一句“我也会死,你也会死”,也会得到利益;如果没有信心,我声嘶力竭地“哇哇哇”叫半天,你也会觉得这个人夸夸其谈,不知道到底在说什么。
  以前上师如意宝来这里传法时,很多人只能听懂广东话,对我们说的话都不太懂。当时我们只好请了一位翻译,等法王讲完一些内容后,我先译成汉语,他再译成广东话。不过,这次看你们的表情,基本上很多人都听懂了。所以说,你们的语言和习惯也是无常的。
  其实,真正从佛教的教义上讲,哪怕我们能共同学习一堂课,机会也是来之不易。像我刚才讲的“积际必尽,高际必堕”的这个偈颂,是释迦牟尼佛因地时身上挖了一千个洞,才得来的正法[3]。我们如今不需要这样的苦行,就能轻而易举地得到,这也是各位的福报所感。

 

  [1] 《毗奈耶经》云:“我之眷属中,犹如妙瓶者,比丘舍利子,及目犍连等,于如是百人,供斋与供物,不如一刹那,忆念有为法,为无常殊胜。”
  [2] 《三主要道论》云:“人身难得寿无常,修此可断今生执;无欺业果轮回苦,修此可断后世执。”
  [3] 《释尊广传·寻法品》中:释迦牟尼佛于久远之前,为国王甘谢讷巴乐时,四处寻求正法饶益众生。有一婆罗门说自己有正法,但要想获得法,须在身上挖一千个洞,插入千根灯芯做成一千盏灯,点燃后才可传授佛法。国王欣然答应,挖肉做成千灯之后,婆罗门传给他:“积际必尽,高际必堕,聚际必散,生际必死。”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教问答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佛教问答 社区推荐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