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答:请堪布开示些幸福的小窍诀?
2014/9/7   热度:846
问:请堪布开示些幸福的小窍诀?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教问答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索达吉堪布答:
1、要有面对痛苦的能力
当今时代,不少人缺乏面对痛苦的能力,他们一厢情愿地认为:“生活是充满阳光的,肯定是一路平安、顺顺利利,不会遇到任何曲折。”然而,现实往往不是这样。
因此,人们在享受快乐时,一定要有所准备——当快乐被摧毁时,自己应该怎样应对?比如你现在有钱,你要想:“如果以后没钱了,变成乞丐了,我该怎样生活?”现在你家庭和和美美,你要想:“一旦家庭出现问题了,我该怎么办?”如果提前有所准备,当遇到痛苦时,就不会垂头丧气、愁眉苦脸,更不会选择自杀。反之,假如没有任何准备,遇到危机就很容易崩溃。
现在的年轻人对感情特别执著,他们认为恋人就是自己的支柱,将一切希望都寄托在恋人身上,每天用各种言辞赞美恋人。由于内心的期望过高,一旦恋人背叛了自己,他们就无法面对现实。其实,这些人应该想想:恋人离开自己,也许正是个机会,可以选择另一条更好的路。
佛教认为,生活中的任何不顺,诸如贫困、生病,都可以转化为修行的良机。因此,当我们遇到不愉快时,要善于从反面挖掘出价值。比如,堵车的时候,没必要怨天尤人,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做其他事。我自己就是这样,遇到堵车了,就会趁机下车散散步、念念经,或者思考一些问题。
此外,当别人骂自己时,也要把它当作修忍辱的机会。当自己被单位开除时,没必要丧失信心,而要想到寻找其他出路。
张海迪说:“即使翅膀折断了,我的心也要飞翔。”这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人发出的感言,如此精神非常可嘉。人和人真的差别很大:有些人特别脆弱,在逆境面前不堪一击,遇到一点挫折就倒下去了;有些人则有面对痛苦的能力,遇到再大的违缘,也能顽强地站起来。所以,大家应该观察一下,看自己是脆弱的人,还是坚强的人?
有时候看来,人生这条路的确不那么平坦,所以我们不能把一切想得太好。昨天,陈院长带我参观至诚书院,看到一件名为“抉择”的雕塑时,我非常有感触。这个雕塑造型独特——一个人悬在空中,双臂向身体两侧平伸,被许多双手往外拉扯着。陈院长说,这表现人在抉择的过程中,被光明与黑暗、爱与恨、幸福与悲伤等矛盾牵扯。由此我想到,对于人生,我们也应该有全面的认识:一方面要憧憬光明,一方面要准备面对黑暗;一方面要梦想成功,一方面要准备迎接失败……若有了这样的认识,自己将来到社会上,定会受益无穷。
不仅对待自己要如此,在看待别人的生活时,我们也要有全面的眼光。现在有些人认为:出家人因为对世间绝望了,才选择这条逃避现实的路。一看见出家人,他们就感慨不已:“好可惜啊,永远没机会享受人生了!”这种看法是偏颇的。出家人没有那么可怜,尽管他们有戒律的约束,但这是为了 促进修行,并不是要把人关在“监狱”里。
在藏传佛教中,有一位伟大的米拉日巴尊者,他一辈子在深山里过着清净的生活,世间人认为他没吃没穿,非常可怜,其实他内心的快乐远远超越任何人。传记中记载,有一次,米拉日巴尊者遇到几个漂亮的少女,她们看到骨瘦如柴的尊者,不屑地说:“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我们千万不要像他一样!”后来,尊者唱了一首道歌,说她们被束缚在无明之中,根本不懂得修行人的自在。
我经常看一些汉地禅宗的书,许多大德也都在寺院或深山里,过着清贫的生活。但作为住惯了高楼大厦的在家人,如果没有佛教的信仰,很难理解这些大德内心的快乐。
2、灭除自私自利心
佛教认为,痛苦来自于对“我”的执著,只要自私自利心存在,痛苦就会一直伴随自己。
不知各位发现没有,其实,人是不会为他人吵架的?人在吵架的时候,往往一开口就是“我”——你对“我”如何不公平,你对“我”说过什么……小到家庭内的吵嘴,大到部落、国家间的争论,都是以“我”为中心引发的。
在佛教中,有一个甚深的理论——人们牢牢执著的“我”,在本质上是不存在的。若能认识到这个道理,就能有效地对治自私自利。对此,初学佛者不一定理解:“我怎么不存在?我不是站在这里吗?我不是坐在这里吗?”实际上,若以佛法的智慧深入剖析,就会发现“我”确实不存在。
下面,结合今天的课题,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佛教的“无我观”:
在不以胜义理论、仅以世俗理论分析时,我们可以说,幸福是基于满足感之上的一种心态,幸福的根本是心。如果不是这样,而认为外境上有幸福,无论谁得到这种外境,都应该拥有幸福。比如,假如俊男美女是幸福的保障,那谁跟他(她)在一起都会幸福;倘若金钱是幸福的根本,那谁有了金钱就会幸福……这可能吗?绝不可能。因此,虽然我们不否认外境对幸福会起作用,但不得不承认幸福的根本是心。
这一点,是从世俗层面讲的。但若进一步以胜义理论分析,就会发现:心也不存在。
请大家看一看:自己的心是什么样?《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首先,我们想一想:刚才的心在哪里?昨天的痛苦和快乐在哪里?这样思维后会知道,从小到现在,自己产生的所有心态,都像昨夜的梦一样,一点一滴都不可得。这就是过去心不可得。
其次看现在心。所谓现在,从粗到细,依次可分解为今年、今天、这一小时、这一分钟、这一秒钟……如此分下去,有没有一个真实的现在呢?没有。既然现在不存在,现在心自然不可得。
再看未来心。未来是还没有产生的东西,所以也不可得。
既然过去、现在、未来的心都不可得,同理可知,过去、现在、未来的身体也不存在。身心既然都不存在,所谓的“我”,自然也就不成立了。
现在有些人口口声声说“万法皆空”,内心却并没有真实感受。而只有依靠佛教的理证,反反复复进行观察、抉择,才能体会到这个道理。
如果通达了空性,就可以获得永恒的大安乐。但在尚未通达空性之前,只有依靠大乘的利他精神,才能获得幸福。当今时代,人们往往以自私自利心做事,这没有多大意义。佛陀和历代大德讲过,一切快乐的根本是利他,一切痛苦的根本是自利。因此,大家应当将幸福建立在帮助众生上,千万不要伤害众生,更不要杀害众生。如果我们养成了帮助众生的习惯,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修持空性,最终就会获得开悟,那时的快乐远远超越物质所带来的一切。
最后,愿每个人都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