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佛号才念了几年,你怎么是它的对手呢?
2014/9/3   热度:495
佛号才念了几年,你怎么是它的对手呢? 净界法师 如何判定──我们现在是住在真实的心性?或者是住在颠倒的妄想?首先:你看看你心中有没有一个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没有住在一个相状。 古人…他那个善知识看到他起烦恼,就对他说: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一定有一个相状,你被这个相状缠缚了。那么第一个判定就是从相状的有、无来判断真跟妄。 第一个从它的对立跟不对立的角度,所谓的即一切法─真实的心是离一切相,但是又普遍的具足一切圆满诸法。妄想它一旦住在一个相状,它肯定是对立的;所以一个人他的对立心很重,你说有些人嫉恶如仇,这个人妄想心一定打得很重。当然你嫉恶如仇你肯定住在善法,但是你住在善法,你就跟恶法对立了,而恶法本身也是菩提性所显现,所以你的生命就变得非常的狭小。为什么我们讲小乘呢?因为胸量狭小,对立嘛! 所以我们住在相状──第一个、我们感到不安稳。第二个、跟一切法产生对立─有我就没有你,有你就没有我。就使令我们在生命当中,我们失去了广大的大海,而只拥有一个小小的水泡,就是我们对这个相状的执取,产生的两大过失: 第一个、把我们生命弄得非常不安稳、痛苦,第二个、把我们的生命弄得非常的狭小。 当然我们是可以选择的。那么我们会问妄想是从什么地方来呢?当然是阿赖耶识变现的,陀那微细识,习气成暴流。我们过去生不断打这个妄想─你前生很喜欢喝茶,看到茶就产生美好的想像,你今生看到茶叶,还是打这个妄想,阿赖耶识,它是如实把你过去的想像,把它继承下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生打这么多妄想,因为我们前生太多生命累积下来,太多妄想,习气如暴流,非常快速的水流。但是有一个问题─即便妄想的势力,是累积无量的生命,而又是如此强大,但是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达妄本空─妄想不真实,它没有真实的体性,这是我们修行当中最重要的观念! 大乘的正见—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你今天不能够把妄想─达妄本空这个观念参透,你的修行你就障碍重重,你这一条路就非常难走!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个无始劫,所留下来残余的习气,而你的生命只有短短的几十年,你等于是用短短的几十年,跟你过去无量生命当中抗拒。这就是古人说的:一个人只有事修没有理观,修道多辛苦。 你怎么是妄想的对手呢?你想想看:你今生用功的时间,才花多少时间?你过去生打妄想,又花了多少时间?所以我们在修行当中,理观是很重要的,就是观察它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妄想它只是一个没头没尾的假相,我们的心跟境接触了,因缘和合,它就虚妄显现很多的相状出来。但是,妄想显现相状,到这里都还没有构成过失,这个唯识学叫做依他起性─依托众缘所显现的假相,但是你心中住在妄想,就糟糕了!你的烦恼产生了、你的痛苦产生了、你未来无量无边的生死业力,也产生了。 《楞严经》告诉我们:当妄想生起的时候,不是马上对治——是要脱离妄想。你看我们前文花了很多时间在讲:当水里面有污泥时,你怎么样让这个污泥沉淀下来?我们很多人在修行,花了很多时间,一直没有效果,方法错误!我们看到烦恼马上念佛跟它对治;你跟烦恼对治,烦恼一定给你压力的,反作用力嘛!弄得自己很痛苦。而且你不是它的对手,它是无始劫熏习所成,你今生的佛号,才念了几年,你怎么是它的对手呢?你每一次的熏习,都是一种妄想的力量。 所以:本经告诉我们,先求安住再求调伏。安住真如就是─回光返照,正念真如。妄想来的时候,你要问它:你从什么地方来?你看到妄想无起处,探本求源。 所以《楞严经》的思想就是要─观照妄想的源头--达妄本空。妄想的根源是毕竟空的,妄想要有源头,那糟糕了,没有一个人可以成佛。所以当你理观生起的时候,你看到妄想是缘生缘灭的,这时候第一件事情─先脱离妄想。 《楞严经》的方法─是先脱离妄想再对治妄想,这个方法非常重要!一旦你脱离妄想,你就很好对治它,因为它没有根;但是你住在妄想,你就跟它纠缠不清。 所以我们有些修行的观念,你要掌握得住,诸法因缘生,你掌握了一个清净的因缘,当然你产生清净的功德,你陷入一个染污的因缘,你当然产生染污的果报。什么叫诸法因缘生?什么叫因缘?诸位你可以道一句我听听看? 你的心一动,就是一个因缘。因缘是你心念的造作,你住在妄想,这个就是一个染污的因缘;你脱离妄想,你的生命开始逆生死流,回光返照,这就是一个清净的因缘。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讲,过去的生命我们作不了主,我们对于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是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这一部分只有认命;但是未来,是你在掌控当中的,你要住在妄想,你就被过去牵着走,你过去怎么样,你今生还怎么样!所以首先,先脱离妄想,不是对治妄想,先脱离妄想——无住。这时候,你再提事修。 所以我们修行是先理观再事修,本经佛陀在讲修行方法,也是先讲二十五圆通的理观,再讲持咒跟持戒的事修。这个次第非常的重要──先脱离妄想,再对治妄想──这个方法叫做首楞严王三昧。当然:脱离妄想就是不取─不取心中妄想的相状。 -------------------------------------------------------------------------------------------------------------------- 扩展阅读: 净界法师视频讲座:楞严经修学法要 净界法师佛学文集 净界法师佛教问答 净界法师佛教视频专集 -------------------------------------------------------------------------------------------------------------------- 推荐访问: 佛教听书手机客户端下载 /zhuanti/tsweb/ 最新佛教音乐在线收听下载http://vod.fjdh.com/fjdh-vl/179/ 佛教音乐台 佛教音乐大全 http://vod.fjdh.com/music/ 佛教电影大全 http://vod.fjdh.com/fjdh-va/ --------------------------------------------------------------------------------------------------------------------
【楞严经修学法要】---精选篇086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