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寺庙与诗歌
2014/9/7   热度:307
我是一个很喜欢佛教的人,平时闲暇时就会读一些佛教的书籍,也时常去学校的佛教研究所的网站,或听听佛教歌曲,或看看佛教的寺庙与诗歌等。我还有一大爱好,就是逛寺庙。长安的寺庙特别多,比如香积寺,净业寺,牛斗寺,兴教寺等等。佛教的寺庙与佛教的诗歌,在我看来,颇有相似之处。
它们都营造出了一种幽静的氛围。佛教的诗歌,多采用一些隐秀的意象来生发意境,比如月亮、白云、幽石、鸟道、泉水等等,多描绘世外无人之景,静寂幽约,与尘世的喧嚣形成鲜明的对比。且较少动作性的词汇,多描绘性的词语,也在客观上疏慢了诗歌的节奏,如“白云抱幽石”,“圆月上寒山”等,使禅意于宁静之中淡然而出,而不为造语所迫生。佛教的寺庙也给人这种特别宁静的感觉。有一天,我和舍友在微雨的天气骑自行车到了兴教寺,正值主持过生日,听说有诸多的香客前去祝寿,但我们却一点也没有感觉到喧嚣。当时寺里的竹子也愈发翠得可爱,我们站在那里,确有“空翠湿人衣”的感觉。竹林边的石桌石凳,并不十分湿,但却凉意十足。远处烟雾蒙蒙,恍如隔世,让我们不禁淡忘了自己来自热闹繁华地。记得我们曾经在香积寺里被一只中午打鸣的公鸡吓了一跳,倘若那只公鸡生在兴教寺,恐怕这满山草木都颤动不止了。寺庙的静则多是由草木烘托而出,但也有因草木不得而静的,如青龙寺,每年四月份樱花盛开时节,游人可谓络绎不绝,赏花者少,慕名而去的多,反而弄得一座世外清幽地总不绝人间窸窣语。但是,同是幽静,诗歌所营造出的氛围,让人不由得为静为景所醉,不愿再让思想流动;而寺庙的幽静,却让人不禁浮想联翩,各种为尘世所不屑的遐想便纷至沓来,可见,佛教的诗歌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精神休憩的场所,而佛教的寺庙却极大地调动了人们思考的热情,思维则更为清晰和活跃。
此外,佛教的寺庙也如佛教的诗歌一般,向世人昭示着色即是空的理念。与现代的建筑大为不同的是,佛寺并不显得那么压抑,建筑的布局较为稀疏,但也没有西方的教堂那般富丽堂皇,使人为之震撼倾倒,并被之慑服。佛寺于简朴中显出精细,于平淡中见出庄严,它似乎以它的这种形体构造告诉人们:凡物皆可来,凡物皆可去。它无意于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每一个过客,所以大多数佛都以笑容面对世人,这份从容,这份自适,无人企及。正是佛寺表现出的这种宽容,使人人皆可成佛,佛寺只为个人明心见性提供最佳场所,至于各人所得,冷暖自知。佛教的诗歌也试图展示这种从容处世,万事随缘的心态,“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不为物累,不为己牵,全然置自己于自然之中,任其缘起缘灭,这便是对色即是空了然于心的结果。只不过诗歌以言语道空,寺庙以构架现空,但两者都十分从容。正如《寒山僧踪》中唱的:“寒山鸣钟,声声苦乐皆随风,君莫要逐云追梦;拾得落红,叶叶来去都从容,群何须寻觅僧踪。”佛教人执著而不执拗,无为而无不为,莫强求,这或许可以理解为因空而起吧!
以前总觉得佛教是会让人懒惰的,因为倘若一切皆空,世人又何必匆忙奔走,跌打损伤。后来才渐渐悟出:佛教旨在让世人看清一个事实,那就是凡物皆空,至于何所取舍,因人而定。难怪各色人等皆可以从佛教中领悟生存之理,从某种程度上讲,佛教只是洗涤人心的容器,凡走进来的人只是真切地与自己作了一番交流,真正认识了自己。所以,我觉得,人人心中皆有佛,佛寺与佛诗都可以让人人心中之佛昭显,随时随地可得明心见性。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