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传》中的文学史料
2014/9/7   热度:420
《高僧传》中的文学史料 蔡缨勋 提要 《高僧传》,梁释慧皎所撰(注1);此书,如誉之为我国 壹、保存佛偈─为白话诗之先导 胡适先生在其《白话文学史》一书中,曾述及白话诗的来 (一)卷第一 译经上〈昙摩难提传〉: 昔闻孟津河,千里作一曲;此水本自清,是谁搅令浊? 243页 本端竟何从?起灭有无偈。一微涉动境,成此颓山势。 (八)卷第十 神异下〈史宗传〉 东国之歌也,则结韵以成咏;西方之赞也,则作偈以和 (二)卷九 神异上〈佛图澄传〉: 至光十一年,曜自率兵攻洛阳,勒欲自往拒曜,内外僚 澄令童子斋七日,取麻油掌中研之,燎旃檀而咒。有顷 二者所记,佛图澄作法的内容和时间略有差异。且《幽明录》 释道琳,本会稽山阴人。少出家,有戒行,后居富阳县 按此段亦见于《大唐内典录》卷十引〈旌异记〉,其后又收入 吴主孙皓,性甚暴虐,作事不近人情。与婇女看治园地 后少时,有一人姓李名通,死而更苏云:“见祖法师在 所独自搜辑存录者,因限于篇幅,不能详尽披露。 参、实录唱导转读─激发变文之产生 众所皆知,佛教对中国文坛有著深厚之影响,其具体表现 《高僧传》中十科,其第九科经师、第十科唱导,此部 唱导者,盖以宣唱法理,开导众心也。昔佛法初传,于 此段论唱导之目的在于“宣唱法理,开导众心也。”其方法则 夫唱导所贵,共事四焉:谓声、辩、才、博。非声则无 此外,慧皎又载当时有名之唱导师,除“庐山释慧远道业贞华 至于“转读”、“梵呗”,《高僧传》科论云: 然天竺方俗,凡是歌咏法言皆称为“呗”,至于此土咏 此段论“转读”、“梵呗”之意义及其相异处。又说: 夫圣人制乐,其德四焉:感天地、通神明、安万民、成 但“转读”之为懿,贵在声文两得。若唯声而不文,则 此段于“转读”之要领、目的及效用等论之甚详。可见,佛教 注释 250页 (3)见胡适《白话文学史》,页一八二、一八三。 251页 参考书目举要 一、《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卷 “史传部”二
圆光佛学学报
1993年12月出版
页241-251
--------------------------------------------------------------------------------
.
241页
历代高僧传记之鼻祖亦不为过(注2) 。论其价值,不仅对保
存佛教史料具有相当贡献,对中国佛教思想亦有深远之影响。
然而,鲜为人注意者,即本书中亦保存著一部份珍贵的文学史
料,先贤如陈寅恪《陈寅恪先生论文集》、陈援庵《中国佛教
史籍概论》、梁启超《中国佛教研究史》及胡适《白话文学史
》等均曾略述及。于此,笔者不揣鄙陋,掇拾先辈所云,对本
书中之文学史料,重新加以搜辑参勘,厘析并略比类。意不在
深研,但录其材料,或可供学者研治之资,于此而见此书对中
国文学发展之价值及影响。
源有四种,即民歌、打油诗、歌妓和宗教与哲理等。 在〈宗教
与哲理〉这一项底下说:“宗教要传布的远, 说理要说得明白
清楚,都不能不靠白话。 散文固是重要,诗歌也有重要作用。
诗歌可以歌唱,便于记忆,易于流传,皆胜于散文作品。 佛教
来自印度, 本身就有许多韵文的偈颂,这个风气自然有人仿效
。 于是也有做无韵偈的,也有做有韵偈的;无韵偈是模仿,有
韵偈便是偈体的中国化了。”(注 3 )
按今存汉译佛教经论中,其行文方式大多以散文偈颂兼行
, 亦有单用偈颂行文的,如《佛本行赞》、《法句经》、《中
观论》等,少数则是用散文抒写。 用偈颂行文的,由于字句严
整, 声律和谐,便于记诵,有利宣导教化,何况字少而意丰,
足让读者低回沉思,而契入法海。 这种种因素,使得后代的高
僧大德均有以偈颂而寄托佛理, 宣达法要,在本传中即可寻得
几个例子。今逐次叙述于下:
242页
北园有一枣,布叶垂重阴;外虽饶棘刺,内实有赤心。
此二偈, 同出赵正之口,前首讽刺苻坚宠惑鲜卑,隳于政治。
次首则为自我解嘲调戏之词。 依今诗韵而言,前首中韵脚“曲
”字属入声沃韵,“浊”字为入声觉韵。 觉、沃二韵,古均通
屋韵。 次首的“阴”、“心”二字同属下平声十二侵韵。故上
二偈属有韵偈。
佛生何以晚?泥洹一何早?归命释迦文,今来投大道。
(注4)
按此偈韵脚“早”和“道”二字均属上声十九皓韵。故此偈亦
为有韵的白话诗, 且语气顺畅,造字浅俗,可作后来寒山、拾
得诗的先导。 盖赵正其人年十八;既为著作郎,后官至黄门郎
、武威太守,文学造诣必有可观之处,用之于诗偈, 便觉顺口
而饶富生趣。
(二)卷第二 译经中〈鸠摩罗什传〉言,什尝作颂赠沙门法
和云:
心中育明德,流薰万由延。哀鸾孤桐上,清音彻九天。
(注5)
此偈韵脚“延”和“天”二字,同属下平声“先”韵,属有韵
偈,传中并云:“凡为十偈辞喻皆尔”,足见什虽来自西域,
而汉语造诣之深厚炼达,不下汉僧。惜此十偈,均已亡佚。
(三)卷第二 译经中〈卑摩罗叉传〉:
卑罗鄙语,慧观才录;都人缮写,纸贵如玉。(注6)
此谚中,“录”和“玉”二押韵字,同属入声沃韵。依该传称
,“律藏大弘,叉之力也。道场慧观深括宗旨,记其所制,内
禁轻重,撰为二卷,送还京师,僧尼披习,竞相传写,时闻者
谚曰。”可见此四句白话诗,乃当时赞美卑摩罗叉和慧观之歌
谚。
(四)卷第六 义解三〈释慧远传〉:
既已舍染乐,心得善摄不?若得不驰散,深入实相不?
毕竟空相中,其心无所乐。若悦禅智慧,是法性无照。
虚诳等无实,亦非停心处。仁者所得法,幸愿示其要。
(注7)
此偈为鸠摩罗什所作以答慧远书函。凡十二句,韵脚“不”(
音否,上声有韵)、“乐”(入声觉韵)、“照”(去声啸韵
)、“处”(去声御韵)、“要”(去声啸韵),韵脚不相类
,故属于无韵偈。观其内涵,当是哲理诗。慧远后来亦曾回报
一偈:
惑想更相乘,触理自生滞。因缘虽无主,开途非一世。
时无悟宗匠。谁将握玄契?来问尚悠悠,相与期暮岁。
(注8)
此偈中,韵脚“偈”、“势”、“滞”、“世”、“契”、“
岁”等字,同押去声八霁韵。与前偈比较,罗什用语明白晓畅
,远公此偈则严谨精刻。恐是彼此性格不同所致吧!
(五)卷第七 义解四〈释慧静传〉云:“洛中有《沙门道
经》,亦解迈当世,与慧静齐名,而耳甚长大,故时
人语曰”:
洛下大长耳,东阿黑如墨;有问无不酬,有酬无不塞。
(注9)
按此偈中之“东阿”一词,即指慧静,慧静为东阿人。韵脚“
墨”和“塞”,同在入声职韵。
(六)卷第九 神异上〈单道开传〉:
我矜一切苦,出家为利世;利世须学明,学明能断恶。
山远粮粒难,作斯断食计;非是求仙侣,幸勿相传说。
(注10)
此偈中,“世”、“恶”、“计”、“说”(音税)均属去声
霁韵。此诗在风格及内涵上,已是明显的白话诗,和唐朝的王
梵志、寒山、拾得等不相上下。同传中又记载康泓为开作赞曰
:
萧哉!若人。飘然绝尘。外轨小乘,内畅空身。
玄象晖曜,高步是臻;飧茹芝英,流浪岩津。(注11)
此赞语,“人”、“尘”、“身”、“臻”、“津”同押十一
真韵。传中又载袁宏为南海太守,与弟颖叔及沙门支法防共登
罗浮山,至石室口,见开形骸及香火瓦器犹存,乃为赞曰:
物俊招奇,德不孤立;辽辽幽人,望岩凯入,
飘飘灵仙,兹焉游集;遗屣在林,千载一袭。(注12)
此赞韵脚“立”、“入”、“集”及“袭”均属入声缉韵。
(七)卷等九 神异上〈耆域传〉:
守口摄身意,慎莫犯众恶;修行一切善,如是得度世。
(注13)
此偈为耆域告诫众人之语,言词浅显明白,类似《法句譬喻经
》;“恶”、“世”二字同属去声霁韵,故此偈堪作白话哲理
诗之典范。耆域虽来自天竺,必深趣华言,故用语造境均自然
浑成。
244页
有欲苦不足,无欲亦无忧;未若清虚者,带索被玄裘。
浮游一世间,泛若不系舟;方当毕尘累,栖志且山丘。
(注14)
此诗乃史宗为江都令檀只而作。“忧”、“裘”、“舟”、“
丘”属下平声尤韵。全诗颇具禅味。
(九)卷第十神异下〈杯度传〉:
蒙蒙大象内,照曜实显彰。何事迷昏子?纵祸自招殃。
乐所少人往,苦道若翻囊;不有松柏操,何用拟风霜?
闲预紫烟表,长歌出昊苍;澄灵无色外,应见有缘乡。
岁曜毗汉后,辰丽辅殷王;伊余非二仙,晦述于九方。
亦见流俗子,触眼致酸伤,略谣观有念,宁曰尽矜章?
(注15)
此歌押下平阳韵,为张奴所作。张奴生平,传中称“不知何许
人?不甚见食而常自肥悦,冬夏常著单布衣。”事迹如寒山、
拾得之流。又有名佉吒者,见张奴后,亦同样题颂一首曰:
悠悠世事,或滋损益。使欲尘神,横生悦怿。
惟此哲人,渊觉先见。思形浮沬。瞩影遄电。
累踬声华,蔑丑章弁。视色悟空,玩物伤变。
舍纷绝有,断习除恋。青条曲荫,白茅以荐。
依畦啜麻,邻崖饮洊。慧定计照,妙真曰眷。
慈悲有增,深想无倦。(注16)
此歌押去声霰韵。语词深奥难解,与前歌同。
以上所举,为《高僧传》中所保存之偈语,共十五首,若
区分之,包括赞(四言)二首,歌二首(四言、五言各一首)
、谚二首(四言、五言各一首),其余九首均为五言偈。
其中除鸠摩罗什答慧远书函中一偈为无韵外,余皆有押韵
,且首尾一韵,无古诗中换韵之现象。可见当日沙门于写作诗
偈时,除著重其教化价值外,亦留意到声调韵味之优美与否?
再者,十五首中出自译经者五首、义解者三首、神异者七
首,神异部份所占比例特多。此或由于神僧之性格好以寥寥数
语点化含灵,使去邪归正,导迷入觉,与诗之语简意丰之特性
谋合。后代禅诗之合流,当导源于此。
245页
贰、拣录轶闻─可参校志怪笔记
六朝时代,鬼神灵异之说昌盛,间有遗闻逸事之流传,因
而志怪笔记、杂史小说之著作,蔚为大观。慧皎躬逢其世,所
撰《高僧传》,志本在传述僧谊,敷陈教化,于文学固非其所
重。然书中所载,亦有不少野史耆闻以参校志怪小说等,足匡
正补漏,于后世戏曲小说之发展大有功焉。兹列举其要者如下
:
(一)卷第十三 经师科论云:
声。…自大教东流,乃译文者众,而传声盖寡。…。始
有魏陈思王曹植深爱声律,属意经音,既通般遮之瑞响
,又感鱼山之神制,于是删治瑞应、本起,以为学者之
宗。传声则三千有余,在契则四十有二。其后帛桥、支
籥亦云祖述陈思,而爱好通灵,别感神制,裁变古声,
所存止一十而已。(注17)
以中土梵唱为曹植“感鱼山之神制”而造,此种说法,又见于
同时代之《异苑》一书中,该书卷五云:
陈思王曹植,字子建,尝登鱼山,临东阿,忽闻岩岫里
有诵经声,清通深亮,远谷流响,肃然有灵气,不觉敛
衿只敬,便有终焉之志,即效而则之。今之梵唱,皆植
依拟造。
按《异苑》成书于《高僧传》之前,慧皎于前段所说或取自于
此。此外,《高僧传》卷一〈康僧会传〉言,会“又传泥洹呗
声,清靡哀亮,一代模式。”会与陈思王同时代,梵呗之制作
流传当于此时无疑。而陈思王“感鱼山之神制”而造,恐是当
时一般人之说法。
佐无不必谏。勒以访澄,澄曰:“相轮铃音云:‘秀支
替戾冈仆谷劬秃当。’此偈语也。秀支,军也;替戾冈
,出也;仆谷,刘曜胡位也;劬秃当,捉也。此言:军
出捉得曜也。”时徐光闻澄此旨,苦劝勒行,勒乃留长
子石弘共澄以镇襄国。自率中军步骑直指洛城。两阵才
交,曜军大溃,曜马没水中,石堪生擒之送勒。澄时以
物涂掌观之,见有大众,众中缚一人,朱丝约项其时,
因以告弘,当尔之时,正生擒曜也。 (注18)
246页
按石勒擒刘曜一事,除载于《高僧传》外,《晋书艺术传》及
《幽明录》均有记载,但内容稍异。如《幽明录》云:
,举手向童子,掌内晃然有异。澄问:“有所见不?”
曰:“唯见一军人,长大白晢,以朱缚其肘。”澄曰:
“此即曜也。”其年,果生擒曜。 (注19)
中亦无“相轮铃音”之事。至于《晋书艺术传》及〈佛图澄传
〉所记,内容远较此二书为精详,以其时代较晚而有所折衷也
。
(三)卷第十二 诵经〈释道琳传〉云:
泉林寺,寺常有鬼怪,自琳居之则消,琳弟子慧韶为屋
所押,头陷入肩,琳为祈请。韶夜见两梵道人拔出其头
,旦起遂平复。琳于是设圣僧斋,铺新帛于床上。斋毕
,帛上有人迹,皆长三尺余。众咸服其征感。富阳人始
家家立圣僧,坐以饭之。(注20)
明成祖敕撰《神僧传》卷四,内容均雷同。
(四)卷五 义解〈竺僧朗传〉:
竺僧朗,京兆人。少而游方问道,长还关中,专当讲说
。尝与数人同共赴请,行至中途,忽告同辈曰:“君等
寺中物似有窃者。”如言即反,果有盗焉。由其相语,
故得无失。(注21)
僧朗预见窃盗之神异事迹,又同样见于《冥祥记》及《魏书释
老志》,内容如出一辙。或许《魏书》及《高僧传》均沿袭自
《冥祥记》。
(五)卷一 译经〈康僧会传〉:
皓虽闻正法,而昏暴之性不胜其虐。后使宿卫兵入后宫
治园,于地得一金像,高数尺,呈皓。皓使著不净处,
以秽汁灌之,共诸群臣笑以为乐。俄尔之间,举身大肿
,阴处尤痛,叫呼彻天。太史占言:“犯大神所为。”
即祈祀诸庙,永不差愈。婇女先有奉法者,因问讯云:
“陛下就佛寺中求福不?”皓举头问曰:“佛神大耶?
”婇女云:“佛为大神!”皓心遂悟其语意,故婇女即
迎像置殿上,香汤洗数十过,烧香忏悔。皓叩头于枕,
自陈罪状。有顷痛间,遣使
247页
至寺问讯道人,请会说法。会即随入,皓具问罪福之由
,会为敷析,辞甚精要。皓先有才解,欣然大悦。(注
22)
此段亦见于《旌异记》及《三宝感通录》,文字详略有异,然
皆本于《宣验记》,唯原文用语稍嫌粗俗,慧皎更以典雅,内
容微有不同,今将《宣验记》原文录之于下:
,土下忽得一躯金像,形相丽严。皓令置像厕傍,使持
屏筹。到四月八日,皓乃尿像头上,笑而言曰:“今是
八日,为尔灌顶。”对诸婇女,以为戏乐。在后经时,
阴囊忽肿。疼痛壮热。不可堪任。自夜达晨,苦痛求死
。名医上药,治而转增。太史占曰:“犯大神所为”。
敕令祈祷灵庙;一祷一剧,上下无计。中宫有一宫人。
常敬信佛,兼承帝之爱,凡所说事,往往甚中,奏云:
“陛下求佛图未?”皓问:“佛大神邪?”女曰:“天
上天下,尊莫过佛。陛下前所得像,犹在厕傍;请收供
养,肿必立差。”皓以痛急,即具香汤,手自洗像,置
之殿上,叩头谢过,一心求哀。当夜痛止,肿即随消。
即于康僧会受五戒,起大市寺,供养众僧也。(注23)
从二者之差异, 可知慧皎所更易者,约有几点:易“置像厕
傍。到四月八日,皓乃尿像头上。”为“皓使著不净处,以秽
汁灌之。 ”易“对诸婇女,以为戏乐。”为“共诸群臣,笑
以为乐。 ”易“佛大神邪!”为“佛神大耶!”此处从语意
看,当为“佛,大神邪!”方是,慧皎所载恐误。 易“于康
僧会受五戒,起大市寺,供养众僧也。”为“遣使至寺,问讯
道人,请会说法,会即随入。”云云。
(六)卷一 译经〈帛远传〉云:
阎罗王处为王讲《首楞严经》,云:‘讲竟应往忉利天
。’又见祭酒王浮。”(云:道士基公次被锁械,求祖
忏悔。昔祖平素之日与浮每争邪正,浮屡屈,既嗔不自
忍,乃作《老子化胡经》以诬谤佛法。殃有所归,故死
方思悔。)(注24)
此则又见于《幽明录》、《出三藏记集》卷十五、《释法琳辩
正论》。
以上聊举六则《高僧传》中之神异事迹。其实,《高僧传
》中之神异事迹,据笔者统计,约有二百条左右,其中与其它
志怪笔记重复者甚多,亦不乏慧皎
248页
,见于《高僧传》者,除上述二项外,即如后世之传奇、话本
、诸宫调、小说、戏曲、宝卷及弹词等等俗文学,均源自佛经
之变文,而变文则源自佛教之唱导、转读。有关唱导、转读之
内容资料,保存最翔实完整的,当推《高僧传》。胡适《白话
文学史》谓:
份促进沈约声律说的兴起;另方面,由于唱导、转读、
梵呗,激发俗文、变文的产生。
唱导之用意和内容,《高僧传》唱导科论之甚详:
时齐集,止宣唱佛名,依文致礼。至中宵疲极,事资启
悟,乃别请宿德升座说法,或杂序因缘,或傍引譬喻。
(注25)
是“或杂序因缘、或傍引譬喻。”使听者能“事资启悟”。至
于唱导之要领,则在于:
以警众,非辩则无以适时,非才则言无可采,非博则语
无依据。至若响韵钟鼓,则四众惊心,声之为用也。辞
吐后发,适会无差,辩之为用也。绮制雕华、文藻横逸
,才之为用也。商搉经论,采撮书史,博之为用也。若
能善兹四事,而适以人时,如为出家五众,则须切语无
常,苦陈忏悔;若为君王长者,则须兼引俗典,绮综成
辞;若为悠悠凡庶,则须指事造形,直谈闻见;若由山
民野处,则须近局言辞,陈斥罪目。凡此变态与事而兴
,可谓知时知众,又能善说,虽然故以恳切感人,倾诚
动物,此其上也。(注26)
,风才秀发。每至斋集,辄自升高座,躬为导首,先明三世因
果,却辩一斋大意。后代传受,遂成永则。”外,并有释道照
、释昙颖、释慧璩、释昙宗、释昙光、释慧芬、释道儒、释慧
重、释法愿、释法镜等十人并骈次相师,各擅名当世。
249页
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梵呗”。昔诸天赞呗
皆以韵入弦绾,五众既与俗违,故宜以声曲为妙。(注27)
性类。如听呗,亦其利有五:身体不疲、不忘所忆、心
不懈倦、音声不坏、诸天欢喜。(注28)
此数句论“梵呗”之功用。又说;
道心无以得生;若唯文而不声,则俗情无以得入。故经
言:“以微妙音歌叹佛德。”其斯之谓也。……。哀者
,若能精达经旨,洞晓音律,三位七声次而无乱,五言
四句契而莫爽,其间起掷荡举,平折放杀,游飞却转,
反叠娇弄;动韵则流靡无穷,张喉则变态无尽。故能炳
发八音,光扬七善。壮而不猛,凝而不滞,弱而不野,
刚而不锐,清而不扰,浊而不蔽。谅足以起畅微言,怡
养神性。故听声可以娱耳,聆语可以开襟。若然,可谓
梵音深妙,令人乐闻者也。(注29)
之咏经,或“以微妙音歌叹佛德”,或“起唱微言,怡养神,
故听声可以娱耳,聆语可以开襟”,不仅可以收到弘法的效果
,也看出弘法者对经教的音乐性有著深刻的注重和体会。这对
当时刚起萌的近体诗的声律及后代词曲、戏剧、平话等的说唱
必然有或多或少的影响。(注30)
(1) 一般人言及《高僧传》,似乎涵盖《高僧传》、《续高僧
传》、《宋高僧传》、《大明高僧传》等等,本文于此研
究范围,则特指梁释慧皎所撰之《高僧传》而言。
(2) 林传芳将中国佛教史籍分为七类,即僧传类、通史类、宗
史类、经录类、论集类、记事类、地志类等。其僧传类列
有十种书目,并举《名僧传》为首,《高僧传》继之,盖
以《名僧传》成书在先,慧皎亦有所沿袭也。惜《名僧传
》今已散佚,仅存日本沙门宗性《名僧传抄》一卷(存《卍
续藏经》,台北新文丰出版社有单行本)。据陈援庵、曹仕
邦二氏之考订,慧皎《高僧传》,体例严谨,分科精确,
及
其史学修养与精神,乃至对后世佛教僧传之影响,均非
宝唱《名僧传》所能比。陈援庵誉之为“后之作者,都不
能越其轨范。”故若以《高僧传》为我国历代高僧传记之
鼻祖,实当之无愧。请参阅林传芳著《中国佛教史籍要说
》、陈援庵著《中国佛教史籍概论》、曹仕邦著《中国佛
教史传与目录源出律学沙门之探讨》等。
(4)以上三首佛偈,均出自《高僧传》<昙摩难提传〉,见《大
正新修大藏经》五十卷,“史传部”二,《高僧传》,页
三二八下栏。
(5)见《大正新修大藏经》五十卷,“史传部”二,《高僧传》
,页三三二下栏。
(6)同上,页三三三下栏。
(7)同上,页三五九下栏。
(8)同上,页三六○上栏。
(9)同上,页三六九中栏。
(10)同上,页三八七中栏。
(11)同上,页三八七下栏。
(12)同上。
(13)同上,页三八八中栏。
(14)同上,页三九○上栏。
(15)同上,页三九一上栏。
(16)同上,页三九一中栏。
(17)同上,页四一四下栏。
(18)同上,页三八四中栏。
(19)见鲁迅编《古小说钩沉》上册,页二六四。
(20)见注(5),页四○九上栏。
(21)9同注(5),页三五四中栏。
(22)同注(5),页三二五下栏。
(23)见鲁迅编《古小说钩沉》下册,〈宣验记〉,页四四○。
(24)同注(5),页三二七中栏。
(25)同注(5),页四一七下栏。
(26)同上。
(27)同注(5),页四一五中栏。
(28)同上,页四一四下栏。
(29)同上,页四一五中栏。
(30)有关此部份的资料请参考胡适《白话文学史》第一编第十
章〈佛教的翻译文学〉(下)
二、《梁高僧传》(一) (二) 慧皎著 文殊出版社印行 中华
民国七十七年五月出版
三、《中国佛教研究史》 梁启超居士著 佛教出版社印行
中华民国六十七年五月初版
四、《中国佛教之历史研究》 陈援庵著 九思出版社 中华
民国六十六年七月十五日台一版
五、《白话文学史》上卷 胡适著 胡适纪念馆印行 民国五
十八年四月出版
六、《高僧传研究》 郑郁卿著 文津出版社 中华民国七十
六年一月出版
七、《陈寅恪先生论文集》
八、《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研究》 王国良著 文史哲出版社
印行 中华民国七十三年七月初版
九、《梁高僧传索引》 牧田谛亮编 中华民国七十五年初版
宗青图书出版社
十、《中国佛教史籍要说》 林传芳著 京都文昌堂出版 昭
和五十四年
十一、《六朝古逸观世音应验记?研究》 牧田谛亮著 京都
平乐寺印行 一九七○年
十二、《古小说钩沉》(上)(下) 鲁迅编
十三、《法苑珠林六道篇感应缘研究》 傅世怡撰 自印
十四、《中国佛教史传与目录源出律学沙门之探讨》 曹仕邦
撰 新亚学报第六卷一期、第七卷一、二期
十五、《中国俗文学史》(上) (下) 郑笃著 台湾商务印书馆
发行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