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宝塔赋
2014/9/7   热度:356
天 宁 宝 塔 赋
娑婆世界,百亿日月,无数佛国,皆是毗卢遮那化身释迦,随类恒度众生之道场。伟哉!世尊,无始劫来,现菩萨相,劝发万亿人天大众,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于十方世界出世成佛,亦无数次于南瞻部洲震旦国中济度众生。
法华会上,无边无量大菩萨金光煌煜,一一而携恒河沙数眷属,从地涌出,稽首顶礼。呜呼!此皆世尊无量劫来,于此世间度化而成。
为使众生自觉精进,不生懈怠、厌倦与依赖,如子长成,离母独立,亦化众生,世间无常,释迦示现生灭涅槃。尔后阿育王造八万四千塔,将佛舍利分送世界,亦至震旦吴越,遂使教化盛行矣。
吴越毗陵,又名兰陵,今谓常州,北枕长江川流,东濒太湖浩淼,西毗茅山丘陵,南扼天目山麓。斯地也,朗日沃野而四季分明,钟灵毓秀而物产丰裕,诚为鱼米之乡也。犹史书云“苏常熟,天下足”,故为八邑名都而三吴要辅,春秋吴王四子季札封邑于此。
季札者何?三让家国,与世无争;仁心慕义,止兵息戈。孔子仰德,手书墓碑,遂使人文荟萃,泽被后世;民风淳朴,崇仁归厚。是古圣贤之地而龙德正中,兼民间六龙说,故谓华夏龙城也。彼时之际,释迦云:“东方有圣人。”盖圣贤精神一脉亘续而百代相承,遂开一郡一国之风气,俾使儒风蔚然,名宿迭彰,道德文章为东南冠而全国胜欤。
常州西北万绥镇,依山临江,层峦叠嶂,岗阜连绵,是谓齐梁故里而兰陵古墟。有梁武舍宅为寺,曰名慧炬,复有江南四百八十寺,遂开千年象教欤。此所以诸佛眷顾而菩萨垂青,佛恩浩荡而高僧辈出矣。犹近代高僧圆瑛、虚云、星云、敏智等皆于此会聚而复云游弘法,盖为福祉之地而祥瑞生焉。
唐贞观年间,法融禅师来常筑室,论心性空寂,开南宗顿教之先声。天复年间,维亢和尚施舍利而卜寺址,遂名广福,唐末更名齐云寺。北宋熙宁曾名万寿崇宁寺,徽宗元年诏改天宁寺,南宋又改光孝寺并建塔,元代复为天宁寺,遂沿用迄今。天宁寺基广百亩、巍峨宏峻,佛像庄严,僧众鼎盛逾千人。一时法会如海,梵呗咏唱,哀亮清畅,而动天下,遂号“东南第一丛林”也。
千百年间,屡经废兴,迭毁兵燹,文革浩劫,倾危欲圯。 1981年,文治日臻,政策昌明,俾使“栋宇摩霄汉,金碧灿云霞”景象再现,美尽东南。十方香客,络绎不绝。
是塔因缘,不可思议。天宁寺主持松纯方丈夜梦法融告曰:“释迦宿世读书修道之地,即塔所在之处。”遂发宏誓,募化修建天宁宝塔。且为礼赞盛世,国泰民安;亦秉佛教塔寺合璧,崇拜观瞻有处,犹彼云:“盛世建塔,祈求天宁。”呜呼!松纯之愿也大矣,是天上天下,普皆安宁;十方世界,普皆和平;亦期众生,皆成佛道。
遂由秉杰列图设案、宏规巨构,诸公大家多方会审。佛历2546年,公元2002年4月行奠基仪式,栉风沐雨,昼夜程工,倍尝艰辛,历经五载,直俟2006年除夕,供众奉仰,而竞事成。但见一塔巍耸,直指碧霄,犹释迦之法身,如黄金山巍巍然而屹于三千大千之外,一真法界之内,俯视十方诸世界。至伟矣!集三教之大成而撷毗陵之灵气,扬唐宋之古风而集建筑之精萃,抒佛门之悲情而立众生之信仰。
今夫天宁宝塔,八角十三层,维高一百五十三点七九米,皆为奇阳之数,占地百半十亩,建筑面积二万七千平米,超逾古今而冠绝中外,盖为世界第一佛塔。
佛历2551年,公元2007年季春,天澄日煦,风和云清,两序海众,圣仪如轨,典礼隆重,光开于镜。
大哉!斯塔,八宗宏开而三教兼容,南传佛教之金刚塔刹,五刹凌空,如斗牛之射而日光曜耀,黄金灿烂而熠熠生辉;正侧观之,皆如一佛二菩萨接迎之像。婆罗浮图台基,丛塔如聚,一塔一佛,一佛一世界,大小三千余,可谓三千大千世界也。犹藏传佛教之曼陀罗坛城,时轮回环而千佛林立。汉传佛教之楼阁塔体,唐风宋韵,豪放雅集,大气泱泱而微妙庄严。壮哉!斯塔,楠木梁柱,金顶玉身。八角檐铃,悬诸周边,风过铃响,清音回荡。观之犹如见佛,闻之恰似听法。与比邻无锡灵山大佛,同显如来无量光明。
乾隆六下江南三至天宁,御笔“龙城象教”匾额赫然中悬,上为朴公题书:“天宁宝塔”。浮图台基,四大金刚威镇四方,八吉铜象目注八维。广场宏阔,锡青铜炉,巨广硕大;大肚弥勒,笑逐颜开。九龙岩柱,东西耸立,蔚为壮观,龙柱映塔,见势成形,环柱瑶池,水湍雾袅而曲尽其妙矣。盖寓龙城象教、山高水长而其源不可溯也。
广场西南,佛足玉经山,旷古长河玉,通体碧绿,如澄似湛,秉日月之精华而承天地之灵气,上印佛陀两足尊,何为两足尊?福慧圆满俱皆无漏欤。
昔佛菩萨及行者,为不伤生灵,皆赤足而行,无漏福慧亦于细微处见精神。诚朴公题曰:两足尊迹,相好庄严。
西侧观音祈愿林,但见三十三应身观音栩栩如生。林树之间,无数红丝带飘然临风,大愿大应,小愿小应。菩萨为悲悯众生故,一一皆遂众生愿,然须正心诚意,不可妄想多欲。
复观丹犀层层,千块佛经碑林,错落有致,卓具匠心。白玉雕琢千座白塔,犹如群山起伏。束身绕塔,百数十米、高近三米仿明五百阿罗汉青石浮雕凌然欲动,兀自气势磅礴,遂转侧徘徊而叹未曾有。
拾阶而上,徐入一层大佛殿,顿感金光灿烂,宛如一真法界,毗卢遮那容色微妙、含笑而迎,文殊、普贤、观音,环列东、西、北面,普皆巍峨庄严,慈悲寂静。此时此刻,心不旁鹜,意不外驰,无声法音,弥于全身,恍若虚空而无尘虑,亦如华藏境界,无际时空,无量诸佛,重重叠叠,相为映现,而含藏无尽。呜呼!此诸佛之本源而毗卢之性海欤。
蓦抬首,四周穹顶,观音应身景泰蓝壁像,湛然微笑,俯听世间祈愿、庇佑护持善众。
最胜处,四壁各长九米、宽六米锻铜浮雕,诠释佛祖“八相成道”圣迹:降兜率、入胎、诞生、出家、降魔、成道、转法轮、涅槃。其事其理,或深或浅,起伏跌宕,光彩各异而千载如见。骤低头,噫!遍处御窑金砖,不是皇城而胜似皇城。
二层如愿殿,供奉东方药师琉璃佛、文昌菩萨、送子观音、财神等佛像,俾使众生消灾延寿而学业兢成,子孙绵衍而稼穑丰裕,诚为二转妙果也。
旋下塔基层吉祥大厅,大愿地藏王菩萨净寂垂目。彼菩萨恒誓无尽,以度众生,遂于释迦既灭,弥勒未生之际,代佛以司地狱救赎,及主世间福报吉祥。千年檀香雕以稀世珍宝《龙华三会》,由燃灯、释迦、弥勒分别于过去、现在、未来为众生说,指示功程而受记成佛。
更堪叹地宫群落,八明八暗,明则五彩纷呈,七宝会集。佛舍利、僧舍利、天降舍利、大藏经卷、高僧墨宝、诸佛法像、各宗法器与饰物,包罗万象,皆为佛门至宝。暗为密宫,尘封于何?恰似雪域伏藏,且待后人千年开启。
逐层而上,诸阁亦然,明暗相间而陈设珍藏,亦设各类专题会展:玄奘西行、鉴真东渡、诸佛愿誓,佛本生经,一一故事说不能尽。余如电影演示、历史概述,禅宗法脉、藏教奥义,宛然佛教博物馆也。
十二层古佛殿,供奉天宁寺收藏、八方居士所赠各式金佛、石佛、木佛、泥塑佛等名贵古佛。盖示千年以降,历朝历代皆以道弘而民安。
十三层五方五佛殿,中央毗卢遮那——大日如来,天然水晶,玲珑剔透,启大光明,源自释迦诞生地,历半世纪,由欧入华,亦为镇塔之宝。东方阿閦佛、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俱系和田、寿山、昆仑无暇美玉,夺天工之妙成,而为红、蓝、白、墨四方玉佛围绕,云何五方五佛?意为毗卢遮那四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而化四佛。此四智合而为毗卢遮那。犹释迦之两肋士文殊之智、普贤之行,二者合而为佛;犹弥陀之两肋士观音之悲、势至之道,二者合而为佛。盖为性质之分别而本质之和合,性质之相对而本性之绝对也。
五方佛如此,众生焉何?无数众生皆于本源一体流出,无数众生精神皆于精神本源一体流出,复聚地水火风空识而幻化种种形,流浪时空,五阴火宅,受大苦恼。是诸众生皆为起心动念而出,亦为止心息念而归,此即毗卢遮那与诸佛、众生之关系。故曰:心佛众生,等无差别。
千年柚木雕成《灵山盛会》四壁画,释迦演法华而万佛皆朝圣,法华者大法器,成佛之经而经中之王欤!故亿兆人天,踊跃欢喜。皆欲回归诸佛之本源而毗卢之性海。
顶层“梵音阁”, 一尊唐钟,赫然悬挂,身披铭文,重十五吨,尤奇哉矣!一百二十米之高悬,令人唏嘘慨叹。挂而扣钟,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若闻一百零八响钟声,即断一百零八种烦恼,何以故?当作斯观想,钟声于心深处震响。霎时,心中狱墙轰然坍塌,心念妄流嘎然而止,犹如残墙断垣,亦为一切执著,皆随余音袅袅,飘没天际。斯心顿融大千与虚空,而虚空即菩提。何以故?菩提无相故、诸法无相故,为虚空相,故心、虚空、菩提三者无二。遂融万物体性、众生体性而诸佛体性。此时际也,惟大欢喜与祝愿,万亿众生皆菩提。日里行间,立此境界,遂断一百零八种烦恼。
亦如偈曰:“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故每临会考,无数学子皆登高撞钟,以图高中,亦为龙城风景也。新年钟声倾城祈福,十方游客俱聆佛音。是以“高钟第一”、“国泰民安”匾额镶嵌两壁。千年香樟木刻《金刚经》全文、巨型贴金漆画《法华妙典》、《华严大法》与《释迦说法图》、《极乐世界图》奉陈六面。是谓处处指归而在在解脱也。
出槛凭栏,苍穹无际,三千大千,化境无限,焉有东西与南北。远眺龙城,高楼林立,道路交错,人车川流;江河兴会,泉池密布,全城景象,宛然于目。环塔周边,风光旖旎。南望天宁禅寺,黄墙黛瓦,殿宇楼阁,层层叠叠;北瞰红梅公园,绿荫成林,水榭蜿蜒,美景迭放。遥想“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俱往矣!然可变者乡野城廓、街市通衢;不可变者, 浩浩气势。气势者何?万古历史之蕴育,千年文脉之氤氲,天时气候之温润,山川地理之通达,四郡比邻,回复往向,八方游人,纷至沓来,盖诸因缘和合也。嗟夫!和者至矣。惟佛之理,和合之本源也。和睦、和谐于中生焉;至善、至上于中出焉,遂使社会安宁而世界和平。天宁宝塔由此而立,集诸因缘之胜矣。
塔为佛世间之精神象征,故积物高广,极令严饰,而为众仰见。凡有塔必有经、像,像为佛身,经为佛语,塔为佛心意。
塔为佛彻底解脱之精神,为佛无遮无障之本性,为佛无限自由之本性,为佛如如不动之本性。故见塔即见佛,当南向面塔,合掌而立,稽首顶礼,口持圣号,遂绕塔三匝、七匝乃至四十九匝。复观想己身如佛如塔,遂佛光纷披而法轮回环。何以故?是人皆有佛性,众生皆为未来佛,亦俱塔精神。故身为佛像,语为佛经,心意为佛塔。然无始劫来,何以佛之为佛而众生之为众生欤?
佛以清净身语意,而入清净境界;佛以绝对清净身语意,而入绝对清净境界;佛以清净身语意而获解脱;佛以绝对清净身语意而获绝对解脱。
众生以不清净身语意,而堕不清净之境界;众生以不清净身语意,而堕不清净之相对境界,遂循环生死、轮回六道,分别执著短瞬聚散之物;众生以不清净身语意,而贪嗔痴慢疑五毒俱兴,乃至无始劫来,仍堕相对而未解脱。
故众生身行、言语、心意皆须以佛为榜样,所谓身行清净如佛,不造身业;话语清净如佛,不造口业;心意清净如佛,不造意业。亦《大般涅槃经》云:“如彼金矿,除诸滓秽,以见义故,一切众生同一佛性。”
夫塔之象征非仅为佛如如不动之清净本性,亦为佛解脱众生之本怀与本愿。佛之所行也,非仅解脱一己轮回与回归,更夫解脱众生轮回与回归。焉何解脱?止息心念,但起心动念皆为大愿心。
夫古今中外,一切圣贤皆发大愿心而救赎众生,如儒家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耶稣基督曰:“人子此来,是为救赎古往今来所有之人”;毛泽东曰:“不解放全人类亦不能最后解放自己”。此皆为起心动念之本愿,一切心念皆为实现此恒誓大愿。
但惟佛愿心最为彻底、根本而究竟,是谓菩提心也。然发此大菩提心者,须有大智慧,而大智慧者须明了世间万物之空性。盖为万法相状皆为性质之排列组合,而随缘聚散,生灭无常。惟其本质平等一如,无非粒子与精神。夫惟万法,皆由心生,心生而种种法生,心灭而种种法灭,而万法生灭皆为心之影象与映现。如《金刚经》喻:“说名其法,非名其法,是名其法。”复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斯观”。如我案牍笔墨一应文具,桌椅柜橱等诸家什,俱皆生灭化变、毁坏弃置,复归尘土与空寂,仍还生灭,虚伪不实,乃至屋宇,乃至我身。如我眼前一切事物、生命、大地、天空、世界、宇宙,俱皆如是。遑论情爱瘾嗜、权财名利,是故大千空空无一物,万古空空无大千也。诚慧律云:不见一物,名为见道。然尚须明了空性之为大有、之为恒有,之为终极而之为本源。
所以者何?所谓空性,一切皆空,然空为大空而性为本性,是大空而皆有本性。
所谓空性,万物一体也,万物本源一体也,一体无限大而一体本源无限大。
所谓空性,万物精神一体也,万物精神本源一体也,一体精神无限大而一体精神本源无限大。以此智慧而达佛身语意之绝对清净;以此智慧而达佛如如不动之绝对本性;以此智慧而达佛解脱众生之绝对本怀与本愿。
故说偈曰:
我今绝对清净身,瞻仰绝对解脱塔。
我今绝对清净语,瞻仰绝对解脱塔。
我今绝对清净意,瞻仰绝对解脱塔。
我今绝对清净身,礼敬绝对解脱塔。
我今绝对清净语,礼敬绝对解脱塔。
我今绝对清净意,礼敬绝对解脱塔。
我今绝对清净身,皈依绝对解脱塔。
我今绝对清净语,皈依绝对解脱塔。
我今绝对清净意,皈依绝对解脱塔。
普愿天下一切诸众生,俱皆礼敬、皈依与解脱,尽入宇宙之本源而时空之终极——毗卢遮那无边无际之法性海!
高志其 敬撰
二00七年四月二十三日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