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佛教楹联创作


2014/9/7    热度:181   

漫谈佛教楹联创作
张秉全

  在政协宁波诗社一次雅集座上,宁波大学叶元章曾谈起佛教楹联,慨叹不少寺庙悬挂的楹联,平庸的居多,尽是一些成语、套话的堆砌。有些甚至平仄失调,不符合对联的基本要求。他提议诗社成员,为这些寺庙代撰几副对联,给予更换。这当然是一时难以兑现的。
  事实也确乎如此。笔者也随喜瞻礼过不少寺院,所悬楹联,平仄对仗不合的屡见,甚或上联下联反挂的也有。清净、庄严殿堂,悬挂格调低下之楹联,实在有煞风景。
  然而要撰写出典雅、得体的联语,也非易事。首先,作者肚子里要有学问,出言吐语,自然不俗;其次,平仄对仗要合乎规范,五、七言短联,务须平仄对仗工稳。字数较多之长联,平仄对仗可宽一些,但也非漫无约束,至少每句末字,上下联平仄相对。复次,楹联措辞,必须符合当地历史典故及自然环境,使所作之联,具有只能用于此地,别处无法借用之妙。记得杭州岳坟有副七言对,联语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妙就妙在点出特定的环境与典实,别处套用不得。曾听一乡先辈说,当时云南都督蔡锷逝世,京都开吊,各方挽对不少,蔡锷生前的风尘知己小凤仙请衡阳一名士代撰一副挽对,联语是:“不幸周郎竟早死,原知李靖是英雄”。此联一出,京师争传。上联点明蔡锷雄才大略,英年早逝,将其比作周瑜,贴切之至。下联则用红拂、李靖之典,说明自己身份及与蔡之关系,比喻得体,哀楚动人。我的私熟老师、宁波著名学者沈曼卿先生挽其襟兄宁波师范学院郁东明生生联语,却于平实中见功力。上联是“得英才而教育,君应无憾”;下联是“悦亲戚之情话,我何以堪。”截取《论语》、陶文现成的语句,改造成挽对,令人有天衣无缝、恰到好处之感,自非具有饱读经书之学识是难于凑泊的。
  在佛教寺庙里,也有不少楹联是够得上称神笔、妙品的,如温州江心寺大殿有一副楹联,上联为“建炎驻跸,信国输忠,看城廊依然,须识法门资保障”;下联是“康熙清游,襄阳高咏,望江山妙处,且收风景入诗篇。”全用江尽寺典实,贴切而工整,信非大手笔莫办。又如前观宗学舍、寒叶上人为国清寺山门撰一长联,联语是:“古刹著域中,创随代、盛三唐,宗风远播”;“名山传海内,依五峰、临双涧,胜迹长新”。联语融寺之悠久历史、深远影响及自然风光于一炉。堪称佳构。此联亦只能用于国清寺,他寺套用不得。笔者曾应已故七塔寺方丈月西法师之命,为七塔寺圆通宝殿撰一长联,联语是“南海寄观音,曾额补陀,历千载沧桑,依旧钟声鸣闹市”;“东津开梵刹,今称七塔,经多遭兴废,重新绀殿矗甬城。”亦以七塔寺典实立言。虽比不上江心寺那副对联写得典雅、秀逸,但联语只适用于七塔。别处不得假借,则是相同的。
有些寺院的联语,缺乏特色,不论佛殿、观音殿、法堂都可悬挂,实在太空泛了。笔者提议,各地寺庙在修葺殿堂、制作楹联时,不要滥竽充数,马虎从事,宜请通文墨之法师、居士或文化人来撰写,自无内容空泛、文不对题之弊。
最近在(台州佛教)看到几首佛教楹联之作,有所启示,试撰几首,求教于诸法师及居土。录之于下:

 现将军身,擎金刚杵,辅正摧邪,三洲感应威灵显;
 住童子地,护善逝教,降魔惩恶,四海丛林仰赖深。 (适用韦驮殿)

 
唯识演真宗,此日化身称布袋;
灵山承记别,他年说法在龙华。 (适用弥勒殿)

 
 楞严会独选圆通,入三摩地斯第一;
 极乐邦位邻妙觉,证五蕴空号普门。 (适用观音殿)

 无刹不现身,三十二应,广化有情登觉岸;
 寻声而救苦,十二圆通,普施无畏度迷津。(适用于圆通定殿)

 极乐净邦,妙观十六,顿消业障心光露;
 弥陀圣号,三昧中王,速证阿裨种智圆。(适用于三圣殿)

 说法四十九年,导三乘五性,咸登觉岸;
 谭经三百余会,令十圣六凡,共证真常。(适用于大雄宝殿)

 法法全彰,且看月丽天,普印千江水;
 如如不动,若问西来意,惟谈一指禅。

 性海弥天,无今无古;
 澄潭映月,即色即心。(适用于法堂)

 谈一乘教,纯圆独妙;
 诠如实理,色相皆空。(适用藏经楼)

 三界无安,欲免轮回须念佛;
 人生似梦,唯余净土可栖神。(适用于念佛堂)

 五蕴皆空,原以不灭论生死;
 六尘似幻,为示无常现涅磐。(适用于卧佛殿)

 

五明学佛网 声明 语言音乐 文学声明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