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经》学习笔记(1) 缘起及祈祷文


2014/9/7    热度:628   

《阿含经》学习笔记(1) 缘起及祈祷文
  维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像空中的羽毛,像流水中的落叶,很多的无奈,很多的疑惑,我的人生。
  花开花落,缘起缘灭,很多人如是说;看破,放下,清凉,解脱,太多人教导我。
  在很多的深夜里,我一次次地问自己,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烦恼和疑惑。
  我跪在殿堂中,许久……智慧伟大的佛陀啊!我还是感到无力!
  因缘不可思议,看到《阿含经》,看到希望!于是,准备写下自己学习阿含的点点滴滴,作为对自己的勉励!
  于是,我真心祈祷:
  感恩大自然的养育之恩,
  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
  感恩众多因缘的成就,
  感恩众多善知识的协助,
  使我能够在此时此地安心学习《阿含经》。
  愿我能够树立起正知正见,法随法行,
  最后终得解脱,利益一切众生。
  愿我一天比一天的懂得谦卑与感恩,
  愿我一天比一天的减少“我是我能我慢”。
  愿我的修行是反观自己的身口意,而不求人短。
  愿我的身行去制造和谐,而不引起纷争。
  愿我的学习只为了求真求证,而不是比高比低。
  愿我是用生命去求法求真理,而不是用佛法来点缀自己。
  愿我脚踏实地走在解脱之道,而不急功近利。
  愿我不论过去、现在、未来……
  勇于承担,求真求证,精进不懈,活出当下的精彩…
  《阿含经》学习笔记(2)几个重要观念
  一、学佛的动机——为什么学佛
  如果我们这个人生本是完美与幸福,我们就不会需要佛法,我们也不需要修行了。正因为我们有那么多的痛苦与不安,而看不到这个苦的源头,所以才会有佛法,才会有修行。正如《杂阿含经》760经中,佛陀所说:“世有三法,不可喜、不可爱、不可念。何等为三?为老、病、死。此三法,不可喜、不可爱、不可念。世间若无此三法,不可喜、不可爱、不可念者,无有如来、应、等正觉出于世间,世间亦不知有如来说法,教诫教授。以世间有此三法,不可喜、不可爱、不可念故,如来、应、等正觉出于世间,世间知有如来说法,教诫教授。”
  人世间的痛苦烦恼有很多,而归根究底就是面对老病死,也就是众生无法接受无常的另一面——磨灭。几乎每个人都会恐惧老病死,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恐惧,而佛陀就是让我们反观这个苦与不安的源头——执取一个“我”。佛陀和很多位的觉者,在面对死亡时也不为所动,死亡对于他们不过是随顺著真理实相,进入法性的寂灭而已!正如《杂阿含经》266经中,佛陀所说:“愚夫众生不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长夜轮回,顺色而转。如是不如实之受……。想……。行……。(不如实知)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长夜轮回,顺识而转。诸比丘!随色转,随受转,随想转,随行转,随识转。随色转故,不脱于色;随受、想、行、识转故,不脱于(受、想、行、)识。以不脱故,不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多闻圣弟子如实知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故,不随色转)。如实知受……。想……。行……。(如实知)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故,不随识转。不随转故,脱于色,脱于受、想、行、识,我说脱于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虽然我们的生活里也会有很多的快乐,比如积聚财富,家庭生活等等。但是这种快乐,是基于对外境的抓取上,所获得的相对安全感,而由于这些抓取的本身是无常,所以当我们构筑的理想世界由于无常而有所改变时,我们会深深陷入痛苦之中。另一方面,我们执取的外境越多,我们就会感到越累,因为我们成为了外境的奴隶,如同富人怕盗贼偷去了他的财富,情侣们怕他的爱人变心等等。佛陀并没有否定这些快乐,只是向我们指出这些快乐不是完美的,不是永恒不变的。因为我们往往只看到了“味”(好的一面),而没有看到“患”。
  对于苦和不安,我们总是本能的逃避。所以我们的文化中,会出现很多对死亡的禁忌。 例如对话中不提“死”字,送东西不能送钟(送终)等等。我们还会创造出各种各样的娱乐方式,来填补我们心中的不安。也许我们某天会扪心自问,我们为什么活著?生命有什么意义?可是由于我们生活在一个以生产率为导向的社会中,这一点点的反省,也会很容易丧失掉,转而继续奔波去了。
  学佛,不是为了求名求利求好处,虽然佛陀也开示人天善法,但那毕竟是枝枝末节的东西。学佛是远离我们颠倒梦想的世界,而得解脱自在。佛陀亦不谈十四无记,因为谈空说妙,对解脱是没有益处的。
  二、 学佛的目标——涅槃、远离颠倒梦想
  学佛的目标就是成佛,像佛陀成为觉者,得解脱自在。大乘佛法中,也有与十方三世一切众生共同成佛的愿望,但这种愿望的基础也必定是自己的解脱,故我认为两者是不矛盾的。印顺导师在《佛法概论》上写到:“佛陀的正觉,不单是理智的解悟,是明月一般的在万里无云的空中,遍照一切,充满了光明喜乐与清凉。释尊在菩提树下,证觉缘起法相,,得到无上的解脱。”《杂阿含经》第287经中佛陀说:“我于此法,自知、自觉、成等正觉。” 《杂阿含经》第287经中佛陀说:“我已于四圣谛、三转、十二行,生眼、智、明、觉故,于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闻法众中,得出,得脱,自证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释尊发现了“古仙人道”即解脱之道,由于是他第一个发现,所以被称尊称为佛陀,也就是自觉者。此后佛陀说法49年,为了是觉他,只要人人依佛陀的教授而实践,人人可以成佛。
  佛陀证觉缘起法相,从众生痛苦的根源寻找原因,最后找到了根源是“无明”。所以学佛的目标也就是把“无明”变为“明”,以此来断生死轮回,忧悲恼苦。正如《杂阿含经》第294经中,佛陀指出了凡夫与圣者的区别:“彼愚痴无闻凡夫,无明所覆,爱缘所系,得此识身。彼无明不断,爱缘不尽,身坏命终,还复受身;还受身故,不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若黠慧者,无明所覆,爱缘所系,得此识身。彼无明断,爱缘尽,无明断、爱缘尽故,身坏命终,更不复受;不复受故,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佛陀找到了众生颠倒和受苦的根源——无明,故这是学佛的中心——断无明。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无明”?什么是“明”?怎样从“无明”转化为“明”,途径是什么?这样我们就知道了学佛的目标、起点和路程。
  “无明”与宗教里的“原罪”不同,“无明”并没有自性,没有一个实体叫做“无明”。无明就是不知道,不了解,而不是说我们带有一个罪业妨碍著我们了解实相。《杂阿含经》第253经中尊者舍利弗言:“所谓无知,无知者是为无明。云何无知?谓眼无常不如实知,是名无知;眼生灭法不如实知,是名无知;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于此六触入处如实不知、不见、不无间等、愚闇、无明、大冥,是名无明。……所谓为知,知者是明。为何所知?谓眼无常、眼无常如实知,眼生灭法、眼生灭法如实知;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于此六触入处如实知、见、明、觉、悟、慧、无间等,是名为明。”
  所以,“无明”就是对于我们的身心内外、宇宙实相不如实知,起了颠倒梦想,故沦落生死轮回,起各种忧悲苦恼。而“明”就是了解实相,自然不会颠倒梦想,而究竟涅槃,得解脱自在。
  三、 学佛的方法——实修实证、如实知
  佛法的实践是不带任何想像的,讲究实修实证,因为法尔如是。成佛的路径,也就是佛陀所开示的八正道。在《杂阿含经》第287经中,八正道被称为“古仙人道”,有永久性、普遍性,是向上、向解脱的德行的常道。因为八正道是解脱所必需走的路,不变不失,故被称为法。此八圣道,如能修习,会自然的引生一定的效果——解脱,故是“法界常住”,是普遍的,是常住的。对于八正道的法性来说,是没有所谓“正法时代”与“末法时代”之说的,因为法(缘起)是安住的,确立而不改的,只要依法修行,解脱自在那是必然的,法尔如是,本来就是这样的。故体方法师在《杂阿含经选集》里提出“佛法之必然功效——人人成就。”
  《杂阿含经选集》里“阿含之空”里提到:“修行最重要的,是要具足“如实智”。“如实”,其所知所观的物件,就必定是真、是实、是谛、是如。如此的就见其如此,所证与法的真相完全吻合,没有一点错误“。这种如实观反对“迷信”和“想像”,佛法讲的“信”,不是一般层面上的信仰(我相信),而是真正的闻思,等自己实修实证后,等自己如实体证后真正产生的信心。
  四、 学佛的次第——先知法住后知涅槃
  体方法师在《杂阿含经选集》提到:“学佛最重要的次第是先知法住,后知涅槃。”“法住”就是万事缘起的必然理则,缘起生灭的内容和过程,缘起的条件与先后。如果把修行比喻成治病,如果离开因缘,不知道病因,我们如何治疗它。生病有生病的原因,病好有病好的原因,所以我们要根据因果法则来修行。如果我们不知道解脱的必要条件,也没有依次修行的话,那么再多的精进和用功,也只是徒劳。
  五、 学佛的入门——正知正见
  佛陀在《阿含经》中明确指出,学佛是自依止、法依止。佛陀只是帮你指出一条解脱之道,却无法替你去修行。自己在解脱之道走,从颠倒梦想走到清醒明觉,需要一张地图,而这张地图,便是正知正见。一个人若真正具有了正知正见,就必然会走在解脱道上,走到彼岸。
  佛陀是依据缘起法自证解脱,而正知正见正是解脱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在修学佛法上我们容易进入的许多误区都是跟我们没有树立起正知正见有关。最常见的误区就是“盲修瞎练”,比如,进入佛门后,迫不及待的就开始找一个法门一门深入,存著对佛法的错误观念,即使再精进的用功,也必然是错误的结果,反而很容易在离解脱道越走越远。
  没有建立起正知正见,很容易在学法的路途中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 道心退失,甚至退出佛门。
  2. 理想化的佛陀观,把智慧型的佛法变为信仰型的佛法。
  3. 闻思不足,浮而无根。
  4. 内心并没有得法,不能自依止、法依止。
  怎样才能算是具足了正见?只树立了观念的正确知见是不足够的,需要去实践体证。印顺导师在《佛法概论》中指出,“正确的知见,这不但正知现象的此间,所达到的彼岸,也知道从此到彼的中道。这不但认识而已,使知道他确实如此,知道这是不变的真理。简单说,这就是四真谛法:‘苦真实是苦,集真实是集,灭真实是灭,道真实是道’。这四谛也称为法,如初见真谛,经上称为‘知法入法’;‘不见于我,但见于法’;‘于法无畏’。能见真谛的智慧,称为‘得净法眼’。八正道的最初是正见,正见能觉了真谛法。 知是行的触角,是行的一端,在正行中,知才能深刻而充实。”
  众生最大的问题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认识就是正知正见,迷失在里面而不自知。有少部分人试著突破,寻找宗教的解脱。可每个宗派和每种宗教都强调自己是正法,别人是邪知邪见,这时我们只能靠著自己的智慧去判断。
  另外,体方法师在《杂阿含经》选集中提到,人类的和乐,必须建立在观念的正确上,也就是确立佛法的“无我”的正见,但是“无我”违背了人类的贪欲,这个正见人类没有的话,那人类只有受苦而已。从古到今,很多宗教都是讲“慈悲”与“博爱”,但是人类还是冲突不断,其根本就是缺乏正知正见。
  六、 学佛的中心——此地、现在、人身
  诸佛皆出于人间,终不在天上成佛也!印顺导师在《佛法概论》中明确指出,“理智的正觉,解脱的自由,在人间不在天上。人生,不但是为了追求外物的五欲乐,也不在乎尝受内心神秘的定乐;应重视人间,为正觉的解脱,而励行理智的德行。人类的心眼,早被神教者引上渺茫的天国;到释尊,才把他们唤回人间。”印顺导师进一步指出,佛陀的宇宙教育是以描述十方世界的宇宙概念来细说这个世界的种种;佛陀的时间教育是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时间概念让大家重视此时此刻的善恶作为;佛陀的慈悲教育是以发愿度化一切有情众生的慈悲观念来彰显人类修正其行为的重要性。
  佛陀体悟到,有情的生死流转,世间的苦迫纷乱,根本为执著一个“我”,因此产生了“我见”。强烈的自我感为中心,于是引起一切颠倒的思想与行为。而宗教里的“神”也是“我”的投射,因为众生都害怕“我”的消失,都希望永恒不变。而佛陀正是由于断除了“我”“我见”而脱离苦海,了脱生死。而接下来佛陀开示的四谛法、五蕴、六入处法门都是真对众生颠倒的根本处,直接指出问题。只要众生对于自我的身心如实知,就能远离一切颠倒梦想与忧悲恼苦。所以佛法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只要我们能如实面对自己,树立起正知正见,法随法行,等具备了解脱的条件,当下就能成为解脱者。
  佛法的修行与证悟,都是不离此地——人间,不离此时——当下,不离有情——人身。在《阿含经》第1241经,佛陀告诉波斯匿王:“世尊正法律,现法,离诸炙然,不待时节,通达现见,缘自觉知,是则善知识、善伴党。”现法也就是当下,是从佛法的修习中,现见缘起与寂灭而得自觉自证,在当下就去体证解脱,当你具备了条件,你随时随地都可能自证解脱,也就是佛陀讲的“不待时节”。可是在当下佛法思潮中,把得解脱的希望放到了下一生,这不能不是个遗憾,也是很多人学佛途中的一个重要误区。
  有人说,佛法是消极的,悲观的,厌世的。真正的佛法超越乐观和悲观,是如实观,如实面对这个人生,认识它,然后全然的接受当下的所有因缘。很多人都是追自己想要的,比如美的一面,然后逃自己所不要的,比如黑暗的一面,宇宙的实相是有黑白两个方面,包括光明的一面和丑陋的一面。我们要超越鸵鸟心态,如实面对人生的痛苦,去了解痛苦的根源,然后超越它。佛法不是毁灭人生,不是消灭人生,而是对不完善人生的一种改造,变为“正智为本”的无缺憾的人生。佛法的“厌离”指的是对众生颠倒梦想的厌离,而不是离世、厌世或者是苦行,以为一味的逃避与否定就可以减少自己的业力或者罪障,佛法是让众生看见自己的颠倒与执著,然后才适度的调整自己的行为,所以盲目的厌世与否定是不能够得到解脱的。
  佛法的中心就是四圣谛,苦谛是众生的病症,集谛是众生的病因,灭谛就是病愈,而道谛就是治病的方法。我们学佛很重要的一个重点就是要知道,这一生,这一世,我们的病是能治好的。这是我们学佛的信心所在,这个痛苦是没有自性存在的,是可以对治的。佛法就是可修、可证、可达,不然我们学它干什么。
  七、学佛的指路牌——佛法的不共处
  当我们走在解脱道上,需要不停的反省自己,因为“自我”是非常狡猾,一不小心,我们偏离了航道却还不自知,这时我们需要清清楚楚的对照著路标来检验自己的路线。只要我们掌握了佛法的中心与不共处,那么我们就会有信心、有把握的走下去。
  第一块路标“无常”,我们众生抓取的就是常,害怕无常。于是创造出很多宗教的偶像出来,执取一个恒常不变的存在,然后不断膜拜它,渴望得到救度。
  第二块路标“无我”,而佛法否认一个自性的东西存在,否认一个主宰。所以佛陀一再告诫我们自依止、法依止。另外无我,也就是离开自我的颠倒,因为我们总是从“自我”出发去看待一切事物的,在修行中,就是不固执自我的成见,也就是空海法师所强调的“归0”,不带成见,不带贪、嗔、痴,超越我们原来的思维模式,努力的求真求证。
  第三块路标“反观自身,深观苦集灭道”,学佛,不是把眼光放在佛陀的身上,即使千万遍的膜拜,如果没有深入反观自身,深入了解自己病因、病症和治愈的方法,我们是不可能解脱的。所以学佛是拿著法镜照自己,而不是拿著一把剑去砍众生,或拿著尺子去量别人。
  第四块路标“导向断除我慢、漏尽解脱、涅槃寂静”。实修包括禅定、四念处等等,都不是练功夫,不是有所突破后,就和别人比谁的境界高。所以修行不是比谁的禅定境界最高,谁的四念处修的最熟练,而是反观自己的我执、我慢是否一天天的减少。如果修行只是为了在那里看谁的功夫最好,谁能双盘,谁能见光,谁有神通,那么越精进用功,我慢就越多,离解脱也就越远。另外,修行也不是口头的,而需要把所学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检验自己是否一天天的进步,是否一天天的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和行为。
  八、学佛的态度——惭愧心
  印顺导师在《佛法概论》中,把“惭愧心”定义为:“自顾不足,要求改善的向上心。这是道德的向上心,能息除烦恼众恶的动力,为人所以为人的特色之一”。在《中阿含经》第45经,佛陀告诸比丘:“若比丘有惭有愧,便习爱恭敬;若有爱恭敬,便习其信;若有其信,便习正思维,若有正思维,便习正念正智;若有正念正智,便习护诸根、护戒、不悔、欢悦、喜、乐、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若有解脱,便习涅槃”。
  在《杂阿含经》第749经中,佛陀告诸比丘:“若起明为前相,生诸善法时,惭、愧随生;惭愧生起,能生正见。正见生已,起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次第而起。正定起已,圣弟子得正解脱贪欲、嗔恚、愚痴;如是圣弟子得正解脱已,得正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惭愧就是看到自己得不足,看到自己的颠倒,自然而然就会反省,这就是“明”的前兆。空海法师在《阿含解脱道次第》中明确指出:“一个人若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就会虚心学习。若能照见自己是处在井底的青蛙,才会愿意、才有可能跳出自我那狭小的框框。修行路上,常常在稍有所得、稍有突破后就志得意满、我慢升起、想为人师。在修行路上,只要还没有找到究竟涅槃的彼岸,都要不断虚心的学习求教,如此才能一层一层的超越”。
  我们在修行路上,要不断的检验自己惭愧心是否升起,如果没有惭愧心,说明我们还在自我的梦幻世界中上演“我能我是我慢”的戏剧。另外,惭愧心与自卑心不同,自卑心是修行路上另一个容易进入的误区,自卑心的升起是由于我们把自己定位于一个次等人民的位置,等待著一个超级偶像,万能的神来救我们,只要有自卑心,也就还有我慢心,看到别人修行境界比你高,你就自卑,那当看到别人修行境界比你底时,你就会起我慢,只要我们还在那里比高比底,说明我们还在颠倒梦想的世界。我们需要明白,我们和佛陀是完全平等的,我们和佛陀有平等的机会来了脱生死轮回,达到自在解脱。佛陀是一个榜样,是让我们学习的,故我们升起虔诚的惭愧心,见贤思齐,不断学习。
  以上,就是我初学《阿含经》的一点心得体会,必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期待指正。最后我选用宗萨任波切在《佛教的见地与修道》中的话为本文的结尾:“因为愚昧,你错误的相信自我就是你,而你就是自我。那个你认为是自己的东西并不是你,只是一种幻相,一种迷惑,最初你误认为它才是你自己,然后又浪费一生来满足它、让它快乐,这样的企图才是唯一没有希望的。这就像除非你知道自己在做梦,否则无法逃出梦的陷阱一样——要让自己解脱,你必须明白自己的错误,然后从其中醒悟过来。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也是这么复杂。”
  ————————————————————————————————————————
  参考资料:
  印顺导师《佛法概论》
  体方法师《杂阿含经选集》
  空海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宗萨仁波切《佛教的见地与修道》
  《阿含经》学习笔记(3)为什么要学习阿含?
  一、《阿含经》简介
  《阿含经》是《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增一阿含经》等四部阿含经的总称,与之相当的巴厘语经典是《相应部》、《中部》、《长部》、《增支部》。
  《阿含》=一切事相应教=事契经 (不等于小乘经)
  《阿含经》记录著佛陀向弟子们所开示的法要︱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真理,以及解答众生所提出的各种问题。
  二、《阿含经》在佛法中的地位——是佛法的根本
  《阿含》是佛世流传之“教法”,是佛灭后所借结集之“圣教集”,师、弟之间代代传承,为“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所公认的“根本佛法”。
  《阿含经》是记录佛陀的开示录、言行录。是佛陀大般涅槃后,由弟子们所结集而成,并非佛陀亲自所写、所辑。阿含法义本来就很深,加上早期未有文字经典前,都是靠背诵,所以词句都尽量力求精简。凡事有利就有弊。精简又含有深义的经文,众生不是看不懂、没兴趣,就是以为懂,但却曲解法义。加上有很多的精华都是要真修实证才能体悟到,若光从文字上去理解,极易产生误解。这就是阿含经被判为小乘经的重要原因。
  若还不了解阿含经在佛法中的重要性,请先研读印度佛教史、印度佛教思想史、西域及中国佛教史。中国佛教是在整条法流的下游,中游是在一千八百年前的西域及敦煌,上游是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印度。若能看到整条法流的量变与质变,就不会在支流末节上诤辩。在您重视﹁袓师语录、上师语录﹂之前,请先仔细看看佛陀怎么讲,不要本末颠倒了。
  三、《阿含经》的殊胜
  1. 是佛教教、理、行、果种种说法的母体。
  2. 现存最早结集的基本经典
  3. 研读阿含经,有如时光倒流,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听闻佛陀亲临开示。很亲切、很朴实、很实用。
  4. 记录人间佛陀来往各地,解答教内、教外日常生活乃至宗教生活的种种问题,可以做为现代人建立正确人生观的借鉴。
  5. 人间佛陀观异于后出经典之神化佛陀观,可以认识佛陀的本来面目。
  四、研习《阿含经》
  1.佛法
  A. 佛陀所觉悟的法=法性(甚深的缘起性)(狭义)
  B 佛陀所觉知的法=一切的法相,意境法
  C 佛陀所开示的法=文义法+依归法
  “佛法”是佛陀所宣说,但并不是佛陀所创造、所发明。佛陀只是将他所观察到的宇宙人生的实相、真理——>如实的述说而已。再引导众生对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进行如实的深观——>开发智慧——>断诸结缚——>因而远离颠倒梦想、解脱自在。这是现在、此生、此世可修、可证、可达。要解脱,本来就很单纯、不困难,之所以会变得很复杂而困难,那是后代众生﹁聪明反被聪明误﹂所致。
  能称为宇宙人生的实相、真理,必需符合四个条件:一、本来如此。二、必然如此。三、普遍如此。四、永远如此。也就是“真理”是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2. 学习目的
  让我们打开无限的视野——>如实的探讨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真理。让我们以无量的胸襟——>超越一切宗派宗教的框框——>秉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求真精神——>了悟宇宙人生的实相——>远离颠倒梦想——>而解脱自在。如此,必能自利、利他——>自他具利。
  3. 学习方法:
  1. 不要盲目迷信、不要偶像崇拜或著重外相。闻法后,马上去求证。若是真理,一定经得起任何的考验求证。所有疑问的破除,来自于个人的实修、亲证。
  2. 不要急著找修行法门、或一门深入。若没有闻思基础、若没有建立正知正见,越精进用功修行,反而容易离出世间法越远、离解脱道越远。
  3. 不管过去如何辉煌或坎坷,一切归○。从○出发,随时归○,从○开始。
  4. 从净化我们个人身心开始。由“点”扩及到“线”——>“面”,再扩大到整个﹁虚空法界﹂。
  5. 佛陀都是强调:﹁现观﹂、﹁现法涅槃︵现世解脱︶﹂、﹁自知、自觉、自作证﹂、﹁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也就是行者只要依佛陀所开示的解脱道次第而行,今生今世就能达解脱自在的彼岸。真正的正法,一定是现在就能体证、实践的。
  参考资料
  杨郁文《阿含要略》
  空海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五明学佛网 声明 语言音乐 文学声明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