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佛经语料年代的语言学考察——以《大方便佛报恩经》为例


2014/9/7    热度:767   

翻译佛经语料年代的语言学考察——以《大方便佛报恩经》为例
  方一新
  [长沙]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3期
  77-83页
  --------------------------------------------------------------------------------
  【作者简介】方一新(1957-),男,浙江黄岩人,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汉语史研究。浙江大学 汉语史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28
  --------------------------------------------------------------------------------
  【内容提要】《大方便佛报恩经》,七卷。大藏经题署“失译,附《后汉录》”。学者通常把它当作东汉语料来用,值得商榷。本文尝试从语法(判断句、被动句和疑问句)、词汇(一般语词和“~切”式复音词)的某些角度,对其翻译年代进行推定。本文认为,《大方便佛报恩经》所反映的语法词汇面貌与可靠的东汉译经不同,应该是魏晋以后的译经。
  【摘 要 题】汉语言文字学
  【英文摘要】Da Fangbian Fo Bao'en Jing(大方便佛报恩经)(seven volumes) as a Buddhist sutra whose translator is unknown,is used as the catalog of Buddhist classics of the Eastern Han(汉)Dynasty,which is doubtful.This paper infers its time of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grammar(including declarative sentences,passive sentences and interrogative sentences)and vocabulary(common words and multisyllabic words of“~切”form).And the paper holds that the grammar and the vocabulary of Da Fangbian Fo Bao'eh Jing(大方便佛报恩经)differ from the credible Eastern Han Dynasty(东汉)Buddhist sutra,and it should be translated not earlier tha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魏晋).
  【关 键 词】《大方便佛报恩经》/东汉译经/佛经语料考辨
  Da Fangbian Fo Bao'eh Jing(大方便佛报恩经)/Eastern Han Dynasty(东汉)Buddhist sutra/examination on Buddhist sutra
  【参考文献】
  [1] 方一新.《大方便佛报恩经》语汇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2001,(5).
  [2] 方一新.《兴起行经》翻译年代初探[A].中国语言学报第11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 柳士镇.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M].江苏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 吕叔湘.见字之指代作用[A].汉语语法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
  [4] 史光辉.东汉佛经词汇研究[J].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1.
  [5] 唐钰明.汉魏六朝被动式略论[J].中国语文,1987.(3).
  [6] 唐钰明.中古“是”字判断句述要[J].中国语文,1992,(5).
  [6] 汪维辉.系词“是”发展成熟的年代[J].中国语文,1998,(2).
  [7] 吴金华.试论“R为A所见V”式[J].中国语文,1983,(3).
  [8] 吴金华.南北朝以前的“为……之所”式[J].中国语文通讯,1985,(4).
  [9] 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M].台湾台北: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中图分类号]H10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442(2003)03-0077-07
  《大方便佛报恩经》,七卷。南朝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卷四归于“失译杂经录”,隋法经等撰《众经目录》题署失译,隋唐经录如《历代三宝记》、《开元释教录》等题署为后汉失译(附“后汉录”)。(注:关于《大方便佛报恩经》的历代佛经目录问题,史光辉(2001)有详考,请参看。)学者经常引用此经,把它作为东汉的语料来用。然则此经究竟是否东汉时人所译,颇有值得怀疑之处。笔者曾在《〈大方便佛报恩经〉语汇研究》(见方一新2001)一文中对其翻译年代问题提出怀疑,有所考订;友生史光辉博士也写过《〈大方便佛报恩经〉翻译时代考》(见史光辉2001),从文献著录、词汇、语法等方面对该经的翻译年代作了考辨,证据充分,结论可信。对《大方便佛报恩经》的年代问题,笔者始终很感兴趣,一向比较留意;近来又有若干发现,或许对考定该经的翻译年代有些帮助。故不揣梼昧,尝试从语法、词汇的某些角度,对其翻译年代进行推定,权且当作《〈大方便佛报恩经〉语汇研究》的续篇。(注:本文所引据的《大方便佛报恩经》系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本,该经在第三卷。)管窥蠡测,未必有当,敬请方家教正。
  壹、语法方面
  一、判断句
  判断词“是”的起源问题,国内外已经有许多先生讨论过,现在基本认同“是字句”可上溯至战国,汉代已有较多的例子。参看唐钰明(1992)、汪维辉(1998)。
  尽管系词“是”在汉代特别是东汉使用已经较为普遍,但东汉时否定式则相对罕见,汪维辉(1998)曾经举过三个(凡四见)“不是”的例子:“不是愚痴食人施也,何况能多行?”(禅行法想经,15/181/c)“为不是大佑人者,是以若欲往诣佛师友者。”(法镜经,12/21/b)“其法不是弊魔及魔天之所灭,亦不是天中天弟子所灭。”(阿閦佛国经,11/761/b)
  和“不是”相似的有“非是”,我们调查了早期佛典“非是”的用例。发现在30部东汉译经中,(注:这30种东汉译经是:安世高译《长阿含十报法经》、《佛说人本欲生经》、《一切流摄守因经》、《四谛经》、《本相猗致经》、《是法非法经》、《漏分布经》、《普法义经》、《五阴譬喻经》、《转法轮经》、《八正道经》、《七处三观经》、《九横经》、《大安般守意经》、《阴持人经》、《禅行法想经》、《道地经》、《佛说法受尘经》,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阿閦佛国经》、《佛说遗日摩尼宝经》、《般舟三昧经》(两种)、《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佛说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佛说阿阇世王经》、《佛说内藏百宝经》,昙果、竺大力译《修行本起经》、康孟详、昙果译《中本起经》,支曜译《成具光明定意经》。)只有少数几个例子:“须菩提白佛言:泥洹是限,非是诸法。”(《道行般若经》卷六,8/456/a)“父母言:是故正道,可从是行。其子言:非是正道。”(《佛说阿阇世王经》卷下,15/403/a)(注:另外,还见到一个疑似的例子:“亦无是我所,亦非是我所。”(后汉支娄迦谶译《佛说遗日摩尼宝经》))从魏晋开始,用例渐多,而《大方便佛报恩经》等几部有问题佛经(加*号)的出现次数比东汉译经要多,详下表:
  因此,从“是”字判断句的否定形式“非是”看,从东汉至魏晋至南北朝,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早期用例很少,至南北朝、隋代,则有较大程度的增加。而《大方便佛报恩经》、《兴起行经》的出现次数和三国西晋时期的译经相近。
  二、被动句
  《大方便佛报恩经》的被动句凡38例,共有七种形式,都有介词、助动词作为区别标志,即:①为……V;②为……所V;③……所V;④为……之所V;⑤……之所V;⑥见V;⑦被V。
  (一)为……V,这是上古汉语被动句式的沿用。
  该经共出现“为”410次,其中“为RV”式被动句1例:
  爱欲所缠故,无智为世迷。(卷五,3/148/c)
  (二)为……所V,这也是上古汉语典型被动句,早见于先秦文献。《大方便佛报恩经》共10例,如:
  为人所恭敬爱念故,其心欢喜。(卷二,3/131/a)
  如我为王贼、水火、县官所逼,若系若闭,心生愁毒。(卷二,3/131/b)
  今我此身若为此毒龙所害者,汝等一切众生皆当失大利益。(卷四,3/144/c)
  (三)……所V,产生于汉代,《大方便佛报恩经》中凡17例,如:
  正欲前进,饥渴所逼,命在呼噏。(卷一,3/129/a)
  王是智人,而于今日如似颠狂,鬼魅所著耶?(卷二,3/133/c)
  覆心重故,爱水所没。(卷五,3/153/b)
  从其用例来看,似乎有省去“为”而刻意组成四字句的情形。
  (四)为……之所V,这是汉魏时期习见的被动句式,(注:据唐钰明(1987)研究,此被动式“在战国末期就已崭露头角了”。但用例很少。另参看吴金华(1985)。)本经出现4例,如:
  气力羸惙,还堕井底,为诸毒蛇之所唼食。(卷二,3/132/a)
  具知太子为弟恶友之所危害,夺取宝珠,苦恼无量。(卷四,3/146/c)
  (五)……之所V,产生于汉魏,经中凡4例,如:
  念念无常,五盖十缠之所覆蔽。(卷一,3/127/c)
  辩才说法有妙音声,多人所识,刹利婆罗门之所供养。(卷三,3/141/c-142/a)
  (六)见V(见字句),源自于汉代。
  该经共出现“见”200次,其中用于被动句的有1例:
  向者乞食,道逢六师徒党萨遮尼干,见毁骂辱。(卷一,3/124/c)
  (七)被V(被字句)
  《大方便佛报恩经》共出现“被”24次,其中表示被动的有1例:
  尔时善友太子被刺两目,干竹刺著,无人为拔。徘徊宛转,靡知所趣。(卷四,3/145/b)
  本例“被”后直接加述补结构谓语,没有出现行为的主动者,一般认为还都算不上是成熟或典型的被动句。处于从“被V”到“被AV”的中间发展阶段,是“被”字句从萌芽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
  吴金华(1985)曾指出,“为……之所”式通常与双音节动词搭配,“为……所”式通常与单音节动词搭配。并以三国吴支谦译《菩萨本缘经》为例作了考察,两式总计20例中,只有一例例外。
  在笔者用来对比的30种东汉译经中,没有出现“被字句”,说明在东汉的翻译佛典中,尚未见到确凿可靠的“被字句”。《大方便佛报恩经》“被字句”虽仅1例,但也已经呈现出和东汉译经不同的情况。
  三、疑问句
  (一)“非”作独词句
  拙撰《〈大方便佛报恩经〉语汇研究》曾指出:《报恩经》中“非”还可以作为独词句使用,如:
  “六师问言:‘汝等诸人设是供养,欲请国王耶?王子耶?’答言:‘非也。’”(卷三,3/136/c)
  “婿言:‘汝识我不?’答言:‘我识汝,是乞人。’婿言:‘非也。我是波罗奈王善友太子。’”(卷四,3/146/a)
  《报恩经》“非也”的答语共有四例,均单独成句。东汉译经中,已经有用在句尾的“非也”,如安世高译《大安般守意经》卷上:“非谓出息时意不念入息,入息时意不念出息,所念异,故言非也。”支谶译《道行般若经》卷七:“反往轻言:‘若所行法非也。’”但这两例“非也”仍然只在判断句中作谓语,还不是独词句。“非也”作独词句的用法,佛典中较早见于三国时期的译经,参看史光辉(2001)。
  拙文还说:“考察先秦时期文献,‘非’一般不作独词句用。”
  史光辉(2001)也有类似的说法:“‘非也’作独词句的用法,东汉以前的典籍未见用例。”
  今按:拙文和史君的说法值得修正。考先秦典籍,“非也”作为独词句的用法即已出现,且并不十分罕见,(注:参看俞理明《从东汉文献看汉代句末否定词的词性》,“第二届中古汉语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1年9月,杭州。)例如:
  “公孙丑问曰:‘仕而不受禄,古之道乎?’曰:‘非也。’”(《孟子?公孙丑下》)
  “问曰:‘夫子之任不见季子,之齐不见储子,为其为相与?’曰:‘非也。’”(《孟子?告子下》)
  尽管“非也”作独词句用已经见于先秦典籍,但在翻译佛经中目前看到的最早用例是三国译经,东汉译经尚未使用。明确了这一点,对我们判断《大方便佛报恩经》的翻译年代不无裨益。
  (二)疑问代词“何事”
  《大方便佛报恩经》中,疑问句多见“何事”,“何事”犹言何,什么。如:
  初发菩提心,因何事发?(卷二,3/136/a)
  太子问言:“此是何人,名何事耶?”(卷四,3/143/a)
  诸女念言:“当以何事而报佛恩?”(卷五,3/152/b)
  调查30种东汉佛经,未见使用“何事”这个疑问代词来表示疑问。
  (三)表示反问的句式“用……为”
  《大方便佛报恩经》中“用……为”句凡四见,均出自卷五:
  时五百大臣语婆罗门言:“汝用是臭烂脓血头为?”(卷五,3/150/a)
  婆罗门言:“我自乞丐,用问我为?”(卷五,3/150/a)
  贫婆罗门何急用是脓血头为?我等五百人,人作一七宝头,共相贸易,并与所须。(卷五,3/150/a)
  语其妇言:“人有娠者,便当有子。汝为产故,危害于我。用是子为?速往杀之。”(卷五,3/153/a)
  值得注意的是,表示疑(反)问的“用……为”句式的形成可能有一个过程。早期时“为”可不置于句末,如:“复次阿难,闻是深般若波罗蜜时。教余菩萨:‘用是为学?用是为写?我尚不了其事,汝能了耶?’”(后汉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卷八,8/464/a))“复有婆罗门名牟梨师利,白佛:‘我适提胳,欲著火中,欲令之炽盛。便见怛萨阿竭,身有三十二相,诸种好。’实时其佛言:‘用是火为事?’”(支娄迦谶译《文殊师利问菩萨署经》,14/438/b)“用是为学”、“用是火为事”和后来的“用……为”也许有一定的联系,当然,二者之间的关系还有待于作进一步的研究。
  “为”后来置于句末,和“用”配合起来表示疑问,构成“用……为”的句式,应该不晚于汉末,在东汉晚期的个别译经中已可见到,但用例极少,如:“太子默然而逝,复前念言:‘今我入山,当用宝衣为?’”(《修行本起经》卷下,3/469/a)“时人吉祥即说偈言:‘……超越过梵天,今用刍草为?’”(同上,3/470/b)
  魏晋以后用例渐多,如:“佛言:‘用此问为?且说余义。’”(西晋法炬译《佛说优填王经》卷一,12/71/b)也作“以……为”,“母惟之曰:‘斯怪甚大,吾用菓为?’”(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二《须大拏经》,3/10/a)“用”,宋元明三本作“以”。“用”和“以”相同,都是介词,故可替代。也可凝固为“用为”,如:“甥即乘株到女室,女则执衣。甥告女曰:‘用为牵衣?可捉我臂。’”(西晋竺法护译《生经》卷二《佛说舅甥经》,3/78/c)“有人报言:‘用为见此养身满腹之种?’”(同上卷五《佛说蜜具经》,3/103/a)
  要言之,像《大方便佛报恩经》这样集中出现“用……为”句式的译经,其风格和三国以来译经十分相近,而不是在东汉译经中所能见到的语言现象。
  贰、词汇方面
  从词汇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对判定古籍的写作或翻译年代,是很有帮助的。张永言先生《从词汇史看〈列子〉的写作年代》(见《语文学论集》)就是很好的范例。在《〈大方便佛报恩经〉语汇研究》一文中,笔者已经列举了“耗扰”、“怨嫌”、“北方人”三词,为判定该经的翻译年代提供参考。这里再酌举若干词语,略作考释,以为推衍。
  一、一般语词
  (一)坌身:(脏物)污染、沾染身体。
  王闻是语,举声大哭:“怪哉,怪哉!”自投于地,尘土坌身。(卷三,3/138/b)
  父母闻之,举声大哭。自投于地,生狂痴心。尘土坌身,自拔头发,而作是言:“一何薄命!生亡我珍。”(卷五,3/151/b)
  检索30种东汉译经,未见此词。调查一批三国译经,似亦未见到。至晚西晋佛典已有用例,如:“时波斯匿王供殡送母,日正中还。尘土坌身,步往诣园,至世尊所。”(西晋法炬译《波斯匿王太后崩尘土坌身经》,2/545/a)“其发恶心,横加于人,还自受罪。譬如向风扬尘,还自坌身也。”(西晋竺法护译《修行道地经》卷二,15/192/a)“是时,世尊问王曰:‘大王,何故尘土坌身,来至我所?’”(苻秦昙摩难提译《增壹阿含经》卷十三,2/612/c)“更著粗弊垢腻之衣,尘土坌身,右手执持除粪之器。”(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二,9/17/a)
  中土文献中,较早见于《后汉书》:“女人被发屈紒,衣如单被,贯头而著之;并以丹朱坋身,如中国之用粉也。”(《后汉书?东夷传?倭》)
  《汉语大词典》(下简称《大词典》)未收“坌身”,“坌”的第三义“尘埃等粉状物粘着于他物”下举例中有“坌身”,乃《旧五代史?梁书?高劭传》的例子,偏晚。
  (二)作贼:抢劫,作土匪。
  尔时山中五百群贼遥见是人而相谓言:“我等积年作贼,未见此也。”(卷五,3/150/c)
  十二恶律仪者:一者屠儿,二者魁脍,三者养猪,四者养鸡,五者捕鱼,六者猎师,七者网鸟,八者捕蟒,九者咒龙,十者狱吏,十一者作贼,十二者王家常差捕贼。(卷六,3/161/a)
  “作贼”一词30种东汉佛经未见用例,三国译经已见其例:“乃往过去无量世时,波罗 国有一愚人,常好作贼,邪YIN欺诳。”(吴支谦译《撰集百缘经》卷六,4/229/b)“佛言:其夫前世作牧羊儿,妇为白羊母。其四臣前世作贼,见儿牧羊,便呼儿俱举右手指,令杀白羊母,与五人烹之。”(旧题吴康僧会译《旧杂譬喻经》卷上,4/516/b)
  此外,“作贼”也见于西晋法炬共法立译《法句譬喻经》、西晋竺法护译《所欲致患经》等译经。
  《大词典》“作贼”的第二义是“抢劫;剽窃;偷东西”,首例举《隋书》,晚。
  (三)求觅:寻找。
  即自念言:吾子亦当死矣。今当收取身骨,还归本国。举声悲哭,随路求觅。(卷一,3/130/a)
  臣向在外,于六十小国八百聚落中,求觅药草,了不能得。(卷三,3/138/a)
  报言:“大王夫人,欲使求觅太子者,不敢违命。”(卷四,3/146/b)
  “求觅”一词30种东汉译经未见用例,三国已见。例如:“尔时怨王得其国已,即便唱令,求觅本王。”(吴支谦译《菩萨本缘经》卷上,3/55/c)“汝今当知,我受兽身,常处林野,自在随意,求觅水草。”(又卷下,3/67/b)“臣即受教,遍往求觅。”(吴支谦译《撰集百缘经》卷八,4/242/b)
  《大词典》首例举《百喻经》,晚。
  (四)毁骂:骂詈,辱骂。
  尔时以一恶言,不知其恩,毁骂其母,喻如畜生。(卷三,3/141/a)
  尔时三藏年少比丘,见其声恶,即便毁骂,而作是言:“如是音声,不如狗吠。”(卷三,3/142/a)
  由过去世毁骂贤圣,堕在恶道。(卷三,3/142/b)
  检索30种东汉佛典,未见“毁骂”一词,初步调查三国佛典,亦未见到,我们见到的较早用例是西晋佛典。如:“若一切有情,固来毁骂。加诸瞋恚,而行捶打。(西晋竺法护译《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二四,11/841/b)
  《大词典》首例举元关汉卿《绯衣梦》,偏晚。
  二、“~切”式复音词
  汉魏以来,复音词大量产生,其中偏正式复音词数量较多,有一些十分能产的复音词构词语素。这里举“切”为例。“切”经常用在“谓词性语素后面”,组成“~切”式复音词,数量较多。
  在《大方便佛报恩经》中见到三例用在谓词性语素后面的“~切”式复音词例子:
  A.酸切:心酸,悲痛。时诸释女宛转,无复手足。悲号酸切,苦毒缠身,余命无几。(卷五,3/152/b)
  苦切:悲痛,痛苦。时诸释女各称父母兄弟姐妹者,或复称天唤地者,苦切无量。(卷五,3/152/b)
  B.抽切:抽搐。时诸太子闻是语已,身体肢节筋脉抽切。(卷二,3/134/a)
  三例“~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形容词+切”,即“酸切”、“苦切”,“切”作为构词语素,除了表示程度重外,也起到舒缓音节的作用。而这一用法大体上习见于魏晋时期。另一类是“动词+切”,“切”的作用也比较虚化,在强调程度重的同时,还起到舒缓音节的作用,其用法也习见于六朝典籍。
  先看A类。
  “酸切”30种东汉译经未见,晋代的用例如:
  “其地狱中受罪众生苦痛酸切,无所归依,皆称‘奈何’!”(姚秦佛驮耶舍译《长阿含经》卷一九,1/125/c)“穆松垂祥除,不可居处。言曰酸切,及领军信书不次。羲之报。”(《全晋文》卷二三王羲之《杂帖》)“我之宿罪,生处贫贱,虽遭福田,无有种子。酸切感伤,深自咎悔。”(元魏慧觉等译《贤愚经》卷三,4/370/c)
  《大词典》首例举南朝宋谢灵运文,稍晚。
  “苦切”30种东汉译经未见,魏晋的用例如:
  “其诸狱卒取彼罪人掷大铁瓮中,热汤涌沸而煮罪人。号咷叫唤,大叫唤,苦切辛酸,万毒并至。”(姚秦佛驮耶舍译《长阿含经》卷一九,1/124/a)“地狱苦切,难可度也。诸佛尚不能奈何,何况我乎?”(失译《杂譬喻经》,4/525/b)“常有人来,持诸刀锯,割剥我身,又破其腹,出其五藏。肉尽筋断,苦切叵忍。”(失译《饿鬼报应经》,17/561/c)
  可以看到,除了失译经(这些失译经的翻译年代不会早于三国)外,两晋、姚秦时期经师翻译的佛经中“苦切”的用例较多。《大方便佛报恩经》的用法恰好符合那一时期的语言特点。
  《大词典》首例举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偏晚。
  类似的复音词还有:
  “痛切”:痛心,伤痛。“惟育养之厚,念积累之效,悲思不遂,痛切见弃,举国号咷,拊膺泣血。”(《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裴注引《魏书》)
  佛典中30种东汉译经未见。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卷八、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七五等均已见到。《大词典》首例举三国魏吴质文,较早。
  “感切”:感伤。“阴姑素无患苦,何悟奄至祸难!远承凶讳,益以咸切。”(《楼兰尼雅出土文书》第42号)“咸”为“感”之省形字,“咸切”就是“感切”。“飞鸟之类,悲鸣感切,挫戾其身,自拔羽翼。”(元魏慧觉等译《贤愚经》卷六)
  30种东汉译经未见“感切”,较早也是六朝的用例。《大词典》首例举《初刻拍案惊奇》,偏晚。
  再看B类。就佛经用例而言,用在动词语素后面的“切”的出现年代也不早于三国。
  有“逼切”:逼迫。“正欲道实,恐畏不是;正欲不道,复为诸女逼切使语。”(吴支谦译《撰集百缘经》卷八,4/244/a)“逼切心狂乱,愁毒恒怨嗟。”(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央掘魔罗经》卷一,2/520/a)《大词典》首例举《后汉书》,略晚。
  有“催切”:催促。“贫穷负债,债主剥夺,日夜催切,天地虽旷,容身无处。”(梁宝唱集《经律异相》卷一三,53/66/b)《大词典》首例举《资治通鉴》,晚。
  有“迫切”:“债主急迫切,诸共衣费者。”(刘宋宝云译《佛本行经》卷六,4/99/c)《大词典》举《汉书》,比佛经早。
  调查30种东汉译经,“逼切”“催切”“迫切”都未见到,魏晋以后始有用例。
  而“抽切”的年代似更晚,除了《大方便佛报恩经》外,暂时未找到其他佛典用例;六朝的中土文献有其例,如:
  “天不 遗,奄焉不永,哀痛抽切,震恸于厥心。”(《梁书?太祖五王传?临川靖惠王宏》载梁武帝诏)
  《大词典》未收“抽切”一条。
  通过语法、词汇的某些用法来鉴定佛经的翻译年代,还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解决。比如,东汉和三国、西晋的年代较近,有些语言现象未必就能一刀两断,区分得一清二楚。又如,如何选择鉴别的标准,提取作鉴别用的有价值的区别性语言特征,也是十分棘手的事,鉴别标准提取得不准确,则结论可想而知。再如,古书浩如烟海,个人所见有限,说某种语言现象只见于某一时代或始见于何人何书,也很难说。本文只是一个初步的尝试,意在抛砖引玉,这条路究竟走不走得通,还得通过实践来检验。衷心希望得到方家博雅的指教。

 

五明学佛网 声明 语言音乐文学声明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