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注集评》序(二)
2014/9/7   热度:303
《<赵州录>校注集评》序(二)
杨曾文
吴言生教授编著《{赵州录)校注集评》完成,从西安打电话约请我为写序。不久书稿清样寄到,展读之下,感到颇有新意,兹将心中所感表述如下。
在中国禅宗史上,赵州和尚是继马祖之后一位颇有影响的禅师。赵州和尚,法名从谂(778口897),俗姓郝,曹州(治所在今山东曹县西北)郝乡人,或云青州临淄(在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因久在赵州传法,所以被称为赵州和尚。出家后,听说马祖的弟子普愿禅师在池阳(今安徽贵池)南泉山传法,便前往投师参禅,因善于体悟心法禅机受到普愿的赏识。曾问:“如何是道?”普愿答:“平常心是道。”问:“还可趣向不?”普愿答:“拟向即乖。”赵州当下晓悟,曾到嵩山受具足戒,然后又回南泉普愿门下受法。赵州和尚离开南泉后参访各地,曾说:
七岁童儿胜我者,我即问伊;百岁老翁不及我者,我即教他。(《古尊宿语录》卷
十三)
赵州八十岁时(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辗转到赵州城东距著名的赵州石桥十里的观音院居住传法。
赵州在唐代归成德镇管辖。成德镇又名恒冀、镇冀、成德军,唐末称武顺道,治所设在恒州(后改镇州,在今河北正定)。赵州和尚到观音院居住时,正值王绍懿(857—866年在位)继任成德军节度使不久,后经王景崇(866--883年在位)、王镕(883 921年在位)。王景崇、王镕先后都称王。在史传记载中与赵州和尚往来密切的所谓“镇府大王”、“镇州大王”、“大王”、“赵王”当是他们二人,然而在更多的场合应是指王镕。
赵州和尚在世传法40年,于唐乾宁四年(897年)去世,年岁高达120岁,恐怕是唐五代禅师中寿命最长的一位。后谥“真际大师”之号。赵州的禅法在他生前就为世人所重,《景德传灯录·赵州和尚传》说:
师之玄言布于天下,时谓赵州门风,皆悚然信伏矣。
赵州的传记语录,现存《赵州真际禅师语录并行状》二卷,收载于《古尊宿语要》和《古尊宿语录》卷十三、十四。另,《祖堂集》卷十八、《景德传灯录》卷十的“赵州和尚章”中也载有他的传录。
赵州和尚的禅法基本沿续六祖慧能一马祖一普愿以来的禅法思想,经常引导弟子通过“穷理”、“识心见性”来领悟自己本性,强调自信自修自悟。他的“柏树子”、“吃茶去”、狗子“无”佛性以及被称为“三转语”的“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等饶有风趣和蕴含玄机的禅话,十分生动地反映了赵州和尚的“家风”。赵州的事迹、语录、偈颂,在唐宋以后的丛林很受欢迎,经常被引用。
宋代临济宗杨岐派禅师圆悟克勤(1063—1135)据云门宗雪窦重显《颂古百则》所著的《碧岩录》中,引述最多的是云门文偃,其次是赵州和尚的公案。克勤发挥雪窦赞颂赵州禅风的颂古,称赵州和尚“寻常为人处,不立玄妙,不立孤危……孤危不立道方高,壁立万仞”;“赵州有逸群之辩”;赵州“参活句,不参死句·,日日新,时时新,千圣移易一丝毫不得,须是运出自己家珍,方见他全机大用”。评价很高,可以说是推崇备至。
近年教内外研究禅宗历史、禅法和文献的学者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对赵州和尚的研究和介绍也很多,除在禅宗史专著中有介绍赵州和尚生平和禅法外,在许多学术刊物中也常看到介绍赵州和尚的文章。即使赵州和尚的语录,也至少有两个校本出版:1993年净慧法师编校《赵州禅师语录》、2001年张子开点校《赵州录》。然而如同摆在诸位面前的吴言生教授所编著《{赵州录)校注集评》这样的文献编录著作却从未有过。
本书正文以日本春秋社1964年出版的《校订国译赵州禅师语录》为底本,校之以明版多种本子及净慧重编校本等。编者将语录按内容分为525则,并且又从很多禅史及语录等资料辑出佚文90则,附于“补遗”(526至615)之中。皆引用语录中的原话作小标题,以便于读者检索。这部分体现出一个“全”字。
然后,对字句有差异之处加以“校记”;对字句有解释者,加以“笺注”。比较而言,这两部分篇幅很小。
全书最有特色并篇幅最大者是“集评”,几乎将《祖堂集》及“五灯”、历代其他禅宗灯史、语录中一切引用赵州语录的文字网罗殆尽,凡所载录皆加出处,有的出处不只一个,甚至很多。由此可见,所谓“集评”者,不是编者的评论,而是历代丛林中很多禅师通过上堂说法和所谓举古、拈古、颂古等形式引用的赵州和尚的事迹和语录。这对于对禅宗公案、语录感兴趣者,或对从事禅宗研究者来说,能够方便地通过比较、深入了解赵州语录中一些著名字句、语汇所含意境。例如对赵州语录中的“平常心是道”、“柏树子”、“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吃茶去”等等,都有大量引证,有的一直引到现代的禅宗著作或语录。通过对这些从不同角度引证、发挥的语句的比较,可以加深对赵州语录中所蕴含禅机、禅境的理解。网罗资料十分广博,为阅读、利用者提供很多线索和方便。这部分体现出一个“博”字或“广”字。
书的后面附录一是“赵州语录总评”,载录赵州和尚的行状、传记及语录序、历代碑记、诗赞等,可以作为对赵州“知人论世”时的参考。附录二是“赵州录集评引用书目”。
全书洋洋85万字,乍听起来有点令人吃惊。然而此书带有工具书的性质,既可以全读赵州语录,也可以据小标题按图索骥,取其所需;也可以仅参考集评中某些字句。
吴言生1999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对禅宗可以说是情有独钟,近年来潜心研究禅宗,曾在中国人民大学作哲学博士后研究,著有《禅宗思想渊源》、《禅宗哲学象征》、《禅宗诗歌境界》(中华书局,2001)等。近年担任河北禅学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禅学》的主编,联络佛教内外的学者撰写禅学文章,已由中华书局出版两卷。他善于运用电脑信息技术,担任《国学网》中《佛教研究》的主编,及时发表国内外佛教研究的信息和动态,受到教内外学人的广泛欢迎。他这次编著《赵州录校注集评》,可以想见是花了很大功夫的,从体例与篇幅来说无论对他个人或是对于学术界同行,都可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本书是净慧法师主编《中国禅宗典籍丛刊》系列之一。据悉此丛刊规模宏伟,几乎将中国所有重要禅宗典籍收罗殆尽,最后还要制成便于检索的电子版图书。这将为佛教界、学术界阅读、利用和研究中国禅宗提供很大方便。借此机会,祝此计划顺利实施,早日圆满完成。
最后,祝这位年轻的学者今后不断取得新成果。
2003年9月30日于北京华威西里自宅
[本文作者杨曾文教授系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