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个有关宗教的汉字读音及其他


2014/9/7    热度:714   

八个有关宗教的汉字读音及其他
  游品莲
  汉字一字多音的不少,念错它的读音实在难免,但改了就好。怕就怕自己没有觉察,别人又没提醒,一错再错,还以为“一贯正确”,那就会招人捧腹大笑。
  有几个关于宗教的汉字,它们的读音便值得警惕。
  先说”观”字吧!观常读为guan(关),如观点、观测、观察、观念、观光等。但是在讲到“道教的庙宇”时,它便读为guan(贯)。如福州的九仙观、泉州的元妙观、武夷山的:中佑观、北京的白云观(中国道教协会驻地)。全国各地还有“三清观”、 “上清观”、 ”玉清观”。
  北京圆明园里,曾有一个”方外观“guan(贯)”八据说是专门供有名的香妃做伊斯兰礼拜用的。香妃是新疆回族美女。 “方外观”1862年被英法联军烧毁了,只剩下残垣断壁供人凭吊。伊斯兰礼拜本是在清真寺里做的,圆明园里没有清真寺,只好改在“方外观guan(贯)”里做。
  再说“藏”字吧!看见”躲藏”、“珍藏”、“收藏”的时候,要念c6ng,但是见到布达拉宫在西藏的时候,就要读为zang(奘),诸如藏族、藏历、藏医、川藏公路,都得念藏为zang(奘乙
  储存大量东西的地方,如宝藏、府藏、库藏的“藏”,如果读为“c6ng”就错了,应该念为zbns(奘),它们都是储存大量东西的“仓库”。有趣的是“道藏”、 “大藏经”中的“藏”,是“仓库”转义为道教或佛教“经书的总汇”的,所以也要念成zang(奘)。
  佛教中有“三藏”之说,那是指经、律、论三种经书的总汇,因此读为”三藏(zang)”。唐僧玄奘法师(602-664年)学问渊博,经、律、论三种经书全都精通,所以称为“三藏(zhng)法师”,俗称唐僧。
  唐朝的“三藏法师”不止一位,可是后来的人称玄奘为“唐三藏”。本来是通用的名,成了玄奘的专名,这个“藏”,也要念为xans(奘)。
  安徽省长江南岸古称九子山的佛山,因唐代诗人李白写下了“昔在九江上,遥看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诗句,而改称为“九华山”了。
  九华山名气很大,一因山势崔巍,一因佛寺众多。自唐开元年间新罗国王近宗金乔觉来此讲道,辟地藏王道场。贞元十年(794年),享年99岁的金乔觉坐化圆寂,佛教众徒发现他的肉身容貌酷似地藏王菩萨,认为他是地藏王托胎转世。地藏王的“藏”,也念zhng(奘)。
  僧众把金乔觉的肉体,埋葬在“佛国仙城”九华山的神光岭,还修建了“肉身殿”,殿内供奉着”肉身菩萨”,让世人膜拜。其实,肉身殿是”月身殿”,肉身菩萨是“月身菩萨”。 “月”是那“肥”、 “胖”、 “胸”、 “胎”等字所从的“月”,口头上称它为“肉字旁”,它中间的两笔是“一点一挑”,读作rou(肉)。九华山的一些匾额,招牌上还有写作“月”的。只是在旅游宣传文字上印成了“月身殿” “月身菩萨”,变得“月”、 ”月”不分,大概是字库里找不到“月”字。但不管如何,它只能读r6u(肉),不念yu引阅乙
  浙江省东部著名风景区之一的天台山,是我国佛教天台宗发祥地,大诗人李白曾留下“天台四万八千丈”的诗句,但天台山的“台”,不念tai(抬),应该读作tai(胎),否则也会被人讥笑的。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大名鼎鼎的佛经,简称《金刚经》,其中“般若”二字应念成bo re(波惹)。它是梵文的音译,是“智慧”的意思,千万别读作ban(斑)m&(弱)。也是从梵文音译过来的“兰若”,是“阿兰若”一词的省略,本义是指“树林、寂静之处”,转义指寺庙,有的人也误读为“兰ruo(弱)”而出了洋相。
  “皈依”二字,人们并不陌生。它是佛教用语,本来是指剃度入教的仪式,后来引申出”虔诚地信奉佛教”的意思。以后又转义到参加其他宗教组织,于是便有“皈依佛门”、 ”皈依天主”等说。
  “皈”宇正确的读音为gui(规)。有人根据“秀才念字念半边”的经验,往往把“皈”,读成了“反”或“板”。天哟,那不是意思完全相反了吗?虔诚地信奉这种教那种教,你却”反”、 ”板”,岂不是会让佛主或天主发怒了吗?皈依就是归依的意思,正巧“皈”与“归”的读音也相同。
  “呗”常用作语气词,读轻声作bei,但在“梵(fan)呗”一词中,要念作bai(拜)。梵是“梵览摩”的省略,在梵文里的意思是“清净”; “呗(bai拜)是“呗匿”的简称,意思是“赞颂”或“歌咏”。合起来, “梵呗(bai拜)”是指佛教做法事时唱颂经文的声音,如“空山梵呗”。佛寺里有《传统梵呗(b6i拜)选谱》印行,那是佛教歌曲集。
  最后说说“偈”字。偈是梵语“偈佗”的省称,意思是“佛经中的唱词。”偈有两种读音,用在佛教方面,念ji(继);另一个音读jie(洁),那是勇武的意思。
  通常以四句为一偈ji(继),但也有很多句的如《妙法莲花经》中,就有讲述了一大段经文之后,再把同样的意思,用一大段偈ji(继)子重复一遍。
  偈ji(继)每句可以是三四个字,也可以是五六个字或者更多的字,但在同一个偈ji(继)子中,每句的字数宜相等。1930年6月10日夏丐尊45岁生辰,弘一法师为这好友写了《仁王般若经》的“苦”、 “空”二偈送给他:
  生老病死,轮转无际,事与愿违,忧悲为害。
  欲深祸重,疮疣无外,三界皆苦,国有何赖?
  有本自无,因缘成诸,盛者必衰,实者必虚。
  众生蠢蠢,都如幻居,声响皆空,国土亦如。
  1942年2月15日,弘一法师在晋江福林寺试笔,书写了蕅益大师的警训偈句作为自勉:
  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
  以穹窿之量客人,则德日广大;
  以切磋之道取友,则学问日精;
  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
  唐代佛教禅宗大师五世弘忍,年纪大了要选一位接班人,他便请弟子各作一偈ji(继)公开比赛。聪明的上座神秀作的偈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有尘埃。”
  神秀的偈并不坏,有大师风范的自信,有勇猛精进、不断加强自我修养的决心,是位苦行的实干家,僧众都认为写得好,必然中选。
  但是,在厨房里碓米烧火的和尚惠能(慧能),却认为”美则美矣,了则未了”。他自念一偈道: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显然惠能的偈, ”旗”举得高,调子唱得响, “最最最”很动人,更合于佛家的“色空”观念;又经过一番内部的争斗,连尘埃的存在都不承认、彻底“心外无物”的惠能,终于得到衣钵,成为南宗的开山六祖——平凡的一偈,竟使佛僧赢得了不平凡的地位,可见倡“(继)的作用之大!
  (作者工作单位为福建省新闻出版局)

 

五明学佛网 声明 语言音乐文学声明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