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士大夫佛学与文学》序言
2014/9/7   热度:229
张培锋《宋代士大夫佛学与文学》序言
培锋年逾不惑,始负笈门下,养老抚幼,家事丛冗,而三年间孜孜砣砣,不暇稍怠。本来资质聪颖,又勤奋向学,终于以优异成绩结业,贡献出这一篇得到博士学位评审诸位好评的学位论文。身为师长,感到无限喜悦。
关心和研究中国佛教学术的人,总会时时痛切地记忆起陈寅恪先生在《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序》里说过的一段话:“中国史学莫盛于宋,而宋代史家之著述,于宗教往往疏略,此不独由于意执之偏蔽,亦其知见之狭陋有以致之。元明及清,治史者之学识更不逮宋,故严格言之,中国乙部之中,几无完善之宗教史。”陈先生所述的明清时期以后我国佛教学术发展的状况,真是慨乎难言,有关情况,关心的人心知肚明。所幸近年来局面有了变化。根本的转变是人们能够从正面积极地认识和评价佛教与佛教文化了。在此基础—亡,相关学术领域得到更多人的重视和参与,也出现越来越多有价值的学术著作。可喜的是其中多数是学有成就的青年学者,主要是新近培养的博士们的著作,更预示了这一领域的美好前途。像培锋的这一部,就是其中的一种。
但是在令人鼓舞的形势之下,敝以为仍有两个重要的、关系佛教学术长远发展的认识问题需要厘清。
一个是对于历史上的佛教与佛教文化的价值和作用,总的认识仍亟须端正和提高。世界文明发展史明确昭示,对于一个民族和民族文化的发展,外来宗教与文化的输入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而且往往是关键性的作用。佛教对于古代中国正是如此。牟宗三有一个十分精辟的判断:“魏晋之后接着是南北朝隋唐,在这个长时期里,中国文化发展的着重点,或谓民族文化生命的主要流向,是在吸收佛教、消化佛教。”就是说,这七八百年的长时期,佛教乃是推动中国文化发展的主导力量,佛教文化构成这一时期文化成就的主要成分。佛教的输入乃是人类历史上成就极其辉煌、对古代中国发展影响极其巨大的文化交流。这延续长久的交流,不仅输入了一种全新的、具有重大价值的宗教,这一宗教更承载着古代南亚、中亚以及西亚、欧洲和北非的文化成果,大规模地输人中国。大概这长时期文化输入的意义,只有近代中国吸收西方文明差可比拟。但是看看目前学术研究状况,或许研究佛教的人对于自己的研究对象多所肯定(实际上不一定足够),而一般学术领域对于佛教的价值与贡献则很少涉及。研究伦理学和中国伦理史的人很少涉及佛教伦理及其成就,研究政治史、经济史以至史学史、语言学史等也是同样。近年出版的几部有影响的文学史对于佛教也都着墨不多。而实际上,在广泛的学术领域,佛教和佛教文化所起的作用、所占有的位置是相当巨大,往往是决定性的。所以不解决这个认识问题,难以真正全面地开展佛教学术研究,提高研究水平。
再一点与上述相关联,是对于佛教文化的认识。研究中国佛教史的著名日本学者塚本善隆说过这样意思的话:六朝时期佛教的繁荣,实际主要是佛教文化的繁荣。宗教与宗教承载的文化是相联系而有相区别的两个范畴,这就是所谓信仰的和思想、文化的不同层面。在中国强固的理性精神和人本主义传统土壤上,在统一、强大的政治专制体制下,佛教不可能建立起唯一、绝对的信仰权威;特别是在承受“百家争鸣”、“三教”并兴风气熏陶的知识阶层中,信仰更受到相当的抵制而被销蚀。但是佛教以其浓厚的文化性质、佛教文化以其丰厚、卓越的内容赢得了中国人(甚至是反佛的人)的普遍赞赏和认同。一代代中国人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兼收并蓄的气魄积极、主动地认同、赞赏、吸收佛教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造、发挥。古代优秀文化遗产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佛教的,或是受到佛教影响创造出来的。而历来的佛教研究主要集中在佛教本身,特别是作为实体的僧团的活动和作为主要思想内容的宗教哲学。而对一般文化及其影响的研究着力甚少。宗教本来是广大群众的社会实践,文化领域是这种实践的重要部分。特别如上所述中国历史上佛教文化特别发达,成就极其突出,理所当然应当成为佛教史研究的主要内容。
正是基于上述两点,培锋这部著作的选题在方向上是有意义的。宋代是古代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按我国几位著名史学家的判断,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时期;按西方某些史学家的看法,这是中国历史“近世”时期的开端。而在佛教发展史上,这又是从极盛走向衰败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佛教承载着千余年发展的文化积累,仍在持续地发挥重要的作用。而由于僧团活动陷于中衰,官僚文人居士阶层就承担起佛教对于文化传统承前启后、在一般思想、学术领域继续发挥优势的任务。从宋代起,中国佛教的“慧命”基本由居士阶层来延续的。因而对这一阶段居士佛教的研究就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培锋的立意就是试图解决这样的课题。
培锋在就读门下之前已经有一段研究经历,并取得一定成绩。他好学深思,古今中外涉猎颇广,有相当的学术积累。入学之后,转益多师,虚心受教,治学路数和方法又有所转变。转变的轨迹在这部著作里清晰地体现出来。其路数如果简单地加以说明,就是注重资料的翔实和描述的客观,尽可能恢复历史发展的真实图景,在此基础上做出判断和评价。没有先验的理论框架,更不是抄撮已有的成果,从搜集点滴资料做起,这是相当艰难的。相信这样的工作是会对学术领域有所贡献的。至于贡献的大小,则要读者评价了。
前面说到,目前我国的佛教学术研究正在可喜地振兴过程之中。但是一个学科的起衰济敝,非短时期可以呈功。这大概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但就佛教学术而言,这个工作是必须做的。只要有更多的人持续不断地添砖加瓦,学术大厦终究会创建起来。培锋做的就是这样的工作。就学术研究说,他年事正青。可以期待他做出更好的成绩。
潦草写下如上想法,弁于书前,也略表为祝为颂之意。
(张培锋《宋代士大夫佛学与文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4月)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