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与佛教音乐
2014/9/7   热度:356
大足石刻与佛教音乐
段绪美
在大足石刻中有19 处存有佛教音乐的实物资料。
这些石刻分布在65个龛窟中,包括伎乐天、伎乐人、罗汉伎乐、佛伎乐、童子伎乐和其它伎乐计151 身,有大小不同的乐组76 个,乐器31 种,240 件。其中北山佛湾、宝顶大佛湾两处有音乐题材的龛窟45个,为最多。
一、伎乐和乐器在石窟中的表现形式在大足石窟中的各种伎乐天(人)和乐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一)伎乐天(人)的表演形式伎乐天就是飞天,是专门在“天宫”中奏乐、歌舞的,是佛教石窟中常见的题材。天宫佛国,歌舞升平,是佛教徒向往的极乐世界。伎乐天在石窟中的表现形式,多半是以两身对称出现在说法图龛、观音龛壁的左右侧顶角飞舞,或手持乐器奏乐、或一手托贡盘进献的;也有刻在楣龛飞舞的;还有四身飞天刻在说法图龛的顶壁,呈顺时针方向紧紧围着覆莲的周围舞蹈的;也有刻在《观经变相》龛的中部或上部飞舞的。
伎乐天的表现形式非常丰富:有天宫伎乐、飞天伎乐、童子伎乐、羽人伎乐、还有佛身边的胁侍伎乐和观音身边的胁侍伎乐。甚至还有佛、罗汉亲自演奏的场景。伎乐人,表现人间的社会音乐生活,在大足石窟中十分罕见,只有3龛,均为南宋造像。即北山佛湾第176号《弥勒下生经变相》龛的正壁主佛莲座下,两身女伎乐人,器乐合奏。宝顶大佛湾第17 号《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龛中的“六师外道谤佛不孝”之一的吹笛女。
还有宝顶大佛湾第30 号《牧牛图》龛第八幅中的老牧人坐在石头上独吹横笛横,表现了牧人怡然忘归的情景。这几个伎乐人的表演,再现了南宋时期的音乐文化。
(二)乐器作图案装饰在大足石窟中有三种情况:一是将不同乐器和其他物品搀杂,连贯地排列成一种固定的组合形式刻在楣龛上,这是一种传统的绘画形式。二是在主像头顶上射出两道佛光,穿过覆莲宝盖两边,化成五彩祥云,祥云呈蝌蚪状,祥云里出现一组乐器,每组乐器的每件乐器均系彩带,悬于空中。佛经中叫作“不鼓自鸣”的天乐。三是将不同乐器散悬在佛龛窟主像顶壁倒悬的圆形宝盖两边,形成对称或不对称状,乐器上也系着彩带,作为龛顶的图案装饰。工匠们这样构图,主要是根据佛教需要,增添了天宫虚幻飘缈的意境。
(三)乐器作为法器出现大足石窟乐器作为法器出现的有铙钹、连鼓、铎、法螺、角、金刚铃、磬等。这些乐器,不但是演奏用的乐器,而且是用作驱赶魔障和降服魔障的法器。这些法器(乐器)至今僧侣做佛事、唱念佛经时仍在沿用。二、乐器种类大足石刻雕塑中的乐器主要有三类,一是弹拨类:琵琶、箜篌、筝。二是吹奏类:笙、贝、笛、竖笛、龙笛、横笛、弓笛、排箫、角、画角。三是打击类:羯鼓、铙钹、细腰鼓、拍板、方响、腰鼓、连鼓、竹板、扁圆鼓等。
三、乐队的表现形式有无人持奏的天乐队(晚唐);有二人用乐器合奏的(宋),所用乐器为拍板、排箫;还有一种叫“小乐器”由一人独奏,使用乐器笛。另一种叫“鼓板”,可能是当时普遍流行的一种合奏形式,不管在南宋石窟乐队中或宋代墓葬乐队中都可看到。主要使用乐器鼓、板、笛三种,有时也用锣、钹等击乐器。这些乐器的合奏,伸缩性较大,有时艺术要求很低,但有时它又可以包含非常美妙的独奏曲部分。合奏形式是多种多样,乐器作为伴奏在当时的勾栏瓦舍间,在某些风景区、茶楼、酒楼、街头、院坝等特别流行。可见,宋代佛教音乐已走向世俗化,与民间的日常生活广泛地结合起来了,具有浓厚的民间特色。
四、音乐的图像表达一是借鉴了北方石窟音乐图像的雕刻艺术。如:敦煌第220 窟北壁的歌舞图中供养舞者伴奏的乐队共是28 人,28 件乐器。北山佛湾第245 龛内顶壁有4 个舞蹈飞天,其伴奏乐队规模约大一点,共有29个飞天(其中21个飞天在殿宇内),29件乐器。两个龛窟使用的音乐图像基本一致。
北山佛湾所见箜篌、筚篥、腰鼓、羯鼓等与敦煌唐代壁画的箜篌、筚篥、腰鼓、羯鼓等乐器大体相似,箜篌均为竖琴一类。方响与敦煌唐代壁画所刻的方响一样,都是16 枚。排箫与云冈石窟第7 窟拱门上伎乐天吹奏的排箫一样,都是横排,竹管排列整齐,为编串形。
宝顶石刻《雷音图》中的雷神张臂手持巨锤猛击连鼓,与敦煌第249窟西魏窟顶上那个虎头人身、两臂生毛的怪人手持巨锤猛击连鼓一样,都是象征雷鸣。东汉王充在《论衡·电虚篇》里说:“图雷之状,累累如连鼓之形。右图一人,若力士之容,为之雷公,使之左手引连鼓,右手推若击之状。”由此看出大足石刻佛教音乐图像题材的发展线索,是受北方石窟音乐图像的影响,这可能当与时北方战事连绵,岁无宁日的社会生活有关。
二是按照佛教和佛经的要求雕刻。如《法华经》云:“若使人作乐,击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实众妙音,尽持已供养,或以还欢喜心,歌呗颂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因此大足石刻所刻乐器大多数都是“不鼓自鸣”的天乐。不过,从乐队的形式可见,在历史的变迁中已从神秘的天乐走向世俗化。
五、大足石刻佛教音乐造像的特点(一) 与石刻造像兴衰密切相关大足石刻造像始于初唐,盛于宋,延至明清。晚唐、五代(后蜀)石窟中有21个音乐龛窟,乐器90 件,18个品种。宋代石刻中有38个音乐龛窟,乐器129件,31个品种。明代石刻中有2个音乐龛窟,乐器10件。清代石刻中有2 个音乐龛窟,乐器11 件。由此可见,音乐造像数量的多少跟时代密切相关。也可看出宋代音乐文化继唐代之后仍在继续发展,而到了明清已经走下坡路了。
(二) 传统乐器和外来乐器的融合从大足石刻可见方响、鼓、筝、琵琶、竖箜篌、笙、笛、排箫、贝、拍板、腰鼓、羯鼓、铜钹等乐器。其中方响、鼓、笛、笙、琵琶等,一般是宫廷乐队使用的乐器,同时也是民间音乐使用的乐器。羯鼓、腰鼓、笛、贝、竖箜篌、琵琶、铜钹等,有些是少数民族乐器,有些是阿拉伯系和印度系的外来乐器。
这充分说明了佛教音乐在其历史传播过程中,不但吸收了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同时还吸收了外来音乐文化的元素。
(三) 佛教音乐世俗化宋代以后,佛教音乐日趋通俗化,并从多方面影响了中国说唱音乐及器乐的发展。大足石刻现有乐器31种,其中18种是唐窟中出现过的,有13种乐器是南宋窟新增乐器,如弓笛、横笛、竖笛、竹板、扁圆鼓等。
这些乐器的产生,促进了说唱音乐的发展,适应了说唱音乐伴奏的要求,推动了宋代民间的文化生活。
大足石刻中的佛教音乐实物资料,对研究中国音乐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研究唐宋佛教音乐的内容、形式及其演变,提供了基础性的参考史料,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著名音乐家赵于1991年11月到大足参观,当看到宝顶大佛湾第17龛中的吹笛女时,他惊喜地说:“这就是弓笛横腔吹!史籍上载有‘弓笛’之说,却始终不知‘弓笛’的具体形象,今天竟在大足石窟中找到了历史依据。”
“弓笛”图像的发现,结束了中国音乐史上关于“弓笛”
是否真实存在的讨论,大足石刻所保留佛教音乐实物资料的价值,由此可见一斑。(作者单位为重庆大足石刻博物馆)
(摘自《中国宗教》2004.8)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