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佛旁赏佛联
2014/9/7   热度:283
人们游览寺院,常可在众多佛像中看到一尊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它究竟在笑什么?又为什么要笑呢?这就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如果再吟诵一下那塑像两旁饶有趣味的楹联,不仅可以开拓思路,还能领悟联中蕴蓄的诗情和哲理。
杭州灵隐寺的楹联是:“峰恋或再有飞来,坐山门老等;泉水已渐生暖意,放笑脸相迎。”联语言浅意明,发人联想。他永远坐着等待或许再有飞来的山恋!这位弥勒佛与守株待兔者何其相似!然而他有永恒的希望和乐观…… “笑到几时方合口,坐来无日不开怀。”这是济南千佛山上千佛寺里的一副对联。作者认为,这位弥勒佛算是世上无双的“乐天派”了,也许是告诫世人要乐观处事吧! 北京潭柘寺、广州六榕寺有一副内容相同的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上联前半句写弥勒的外貌“大肚能容”;后半句写他的思想境界:度量很大,可以容得“天下难容之事”。下联开始也写他的外貌“开口便笑”,接着写意蕴,憨笑那些“世间可笑之人”。联语明写的是弥勒的形象心境,却暗含了作者的德操精神。 成都宝光寺的一副对联,是用散曲小令的笔法写的:“你眉头着什么急,但能安分守贫,便将得和气一团,常向众人开口笑;我肚皮有这般大,总不愁穿虑吃,只讲了包罗万物,自然万事放宽心。”其意是说,安分者得快乐,大度者少烦恼,即“知足常乐”! “笑古笑今,笑东笑西,笑南笑北,笑来笑去,笑自己,原来无知无识;观事观物,观天观地,观日观月,观上观下,观他人,总会有高有低。”这是四川乐山凌云寺里的一副对联,赞“贵有自知之明”。责己严,待人宽,阐发出人生的深刻哲理。 “东南第一宝刹”南华寺天王殿中,弥勒佛像对门席地而坐,手托土钵,肩搭布袋,佛像两旁有一副别具风致的楹联:“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甚么由来?”作者以相当幽默而有力的白话,在上联中讽刺了佛教信徒的虚伪行径,在下联里奚落了这个不管信徒对己如何,却总是“欢天喜地”的“头陀”,明白地指出了这座弥勒像,只不过是一个没有生命,没有灵魂,没有神通的泥塑罢了。 弥勒佛像旁的这些楹联摆脱了虔颂神佛的传统程式,注入了现实生活的内容,语言诙谐,讽喻深刻,蕴含哲理,具有不同于一般庙宇楹联的特色。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