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佛教疑伪经语言研究的价值
2014/9/7   热度:989
敦煌佛教疑伪经语言研究的价值 于淑健 摘 要:在卷帙浩繁的敦煌佛经写本中,保存有疑伪经约70余种。这些疑伪经生活气息浓郁,保存了大量的口语词汇,且大多属于佚典,是研究中古、近代汉语的珍贵语料。现从语料、俗字、语词、校勘等几个方面分析敦煌疑伪经语言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敦煌;疑伪经;语言;价值;敦煌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H0-06文献标识码:A 疑伪经是佛教中国化、世俗化过程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一般认为,由中国僧人假借佛说而编造的佛经,成为伪经;来历可疑而真伪一时难辨,尚需考证者,则称为疑经。一般经录中常将二者合称为疑伪经或伪疑经。① 在中国佛教史上,东晋的道安是第一位留意并整理疑伪经的高僧。其《综理众经目录》共胪列其“所见”或“所知”的疑伪经26部、30卷。道安在其序言中写道: 经至晋土,其年未远,而喜事者以沙糅金,斌斌如也,而无括正,何以别真伪乎!农者禾草俱在(存),后稷为之叹息;金匮玉石同缄,卞和为之怀耻。安敢预学次,见泾渭杂流,龙蛇并进,岂不耻之!今列意谓非佛经者如左,以示将来学士,共知鄙倍焉。② 自道安以降,历代的经录编撰者都把甄别经本的真伪作为重要任务,安排专门的体例登录疑伪经。如梁僧佑《出三藏记集》在道安所录基础上新增录疑伪经20部、26卷,隋法经《众经目录》收录疑伪经195部、390卷,隋仁寿二年(602)成书的《众经目录》共收录疑伪经合209部、491卷。唐龙朔三年(663),东京(洛阳)大敬爱寺的僧人静泰奉皇太子之命“敕修”而成的《众经目录》(简称《静泰录》)将佛教疑伪经分为“疑惑”和“妄伪”两部分,共收录“疑惑”经典29部、31卷,“妄伪”经典53部、93卷。唐麟德元年(664),京师西明寺道宣所撰的《大唐内典录》除抄录历代经录中所登录的疑伪经目外,还嵬录当时流通的疑伪经25部。武则天天册万岁元年(695),僧人明佺等编撰成的《大周刊定众经目录》中,列出“伪经目录”一目,共收录伪经228部、419卷。开元十八年(730),西崇福寺沙门智升编撰的《开元释教录》承袭隋法经录和唐静泰录的登录方式,分为“疑惑”和“妄伪”两部分,共收录“疑惑经”14部、19卷,“妄伪经”392部、1055卷。贞元十六年(800),西京西明寺沙门圆照编撰的《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对疑伪经的体例、登录次序、考订文字,都因袭开元录。 疑伪经因非“真经”,历代佛典目录学家对这部分经典的处置都十分严厉。道安所持的对疑伪经“共知鄙倍”的态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如法经录认为疑伪经“今宜秘寝、以救世患”,仁寿录则云“别生、疑伪,不须抄写,已外三分,入藏见录”,大周录亦云“并从堪削,以示将来”,开元录则明确指出应“禁断不听流行”。③到了北宋刊刻《开宝藏》,疑伪经更是一律被摒斥于藏外。因此在历代官本大藏经中,疑伪经几乎没有存活、传世的空间。 20世纪初,随着敦煌藏经洞的发现,近六万号遗书呈现于世人面前。在这给以后百余年的学术研究带来丰富素材的文化宝库中,佛教经典及与佛教相关的文献要占到百分之九十左右。诚如周丕显所言:“敦煌藏经洞遗书,以佛经文献最为丰富,敦煌遗书,严格地说,亦可称之为佛经遗书。”④而在卷帙浩繁的敦煌佛经写本中,即保存有疑伪经约70余种。这些疑伪经大多属于佚典,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是研究中古、近代汉语的珍贵语料。我们认为,敦煌疑伪经语言研究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料价值 1.语料的填补空白性 陈寅恪在《陈垣敦煌劫余录》序言中说:“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新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借用佛教初果之名),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⑤ 从汉语研究的角度来看,汉语史、汉语词汇史的构建必定应当是建立在所有传世文献的考察研究基础之上才能称得上是完整的、系统的。历史上,由于佛典目录编撰者对疑伪经都采取“不听入藏”的态度,因而除少数例外,疑伪经在寺院经藏中几乎无迹可寻,主要是通过民间传抄的形式流传。到宋《开宝藏》等木版大藏经刊行后,民间传抄、流布的伪经逐渐散佚,疑伪经成为仅留名在经目中的佛典而已。直到1900年敦煌藏经洞遗书中大量疑伪经的发现,人们才得以见到这些当时的写本。这部分“于地底之发现者”对于我们的佛经语言研究来说大多是全新的语料,在中古、近代汉语语料中具有填补空白的价值。如《首罗比丘经》又名《首罗比丘见月光童子经》、《首罗比丘见五百仙人并见月光童子经》,乃中国人所撰伪经,历代大藏经未收。敦煌文献中有斯2697、3322、6881,伯2464、3019、北8274(重26)、北8275(日87)、北8460(李7)、北8661(衣41)、北7411v(菜80),北大D099等卷。现举该经中“觚”字用例: 首罗问大仙曰:“除此大魔,更有何灾?”大仙答曰:“月光临出,觚有灾也。”(斯2697、北大D099《首罗比丘见五百仙人并见月光童子经》〔10-6〕、伯3019《首罗比丘经》〔5-4〕) 首罗复稽:“除此八人,更有贤不?”大仙答曰:“觚更有之。”“何人是也?”大仙答曰:“秦超世、潘道成、卢惠愿、板国兴、扶男阳、刘道贵、王延寿、赵显宗、张道板、故世安、李罗剎。如诸贤士,皆游巡世间。汝今肉眼,不能别之。”(斯2697、北大D099《首罗比丘见五百仙人并见月光童子经》〔10-7〕、伯3019《首罗比丘经》〔5-5〕) 上揭例:先言“更有何灾”,接答“觚有灾也”。“觚”当即“更”义。例:前问“更有贤不”,后曰“觚更有之”。“觚更”同义连文。“觚”有“更”义,除该经中用例外,笔者尚未见之于它处,《汉语大词典》亦未收此义项。 2.语料时间的确定性 汪维辉说:“判定一种语料的价值高低,不外乎这么几条标准,一是反映口语的程度;二是文本的可靠性,包括时代和作者是否明确,所依据的版木是否最接近原貌……”⑥敦煌疑伪经许多写本都有明确的撰、抄人及时间标志,大多可以推断出其大致的撰、抄时间。现举例列表如下: 从上列写卷来看,敦煌疑伪经大多是南北朝至唐五代时的写本。这为我们了解汉字字形的演变,考察某个词语出现的上限或下限,进而探讨从魏晋至宋初汉语词汇语义的发展变化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时间依据。 3.语料形态的原始可靠性 董乃斌曾指出:“丰富翔实的资料和在此基础上作出的严密细致的论析,从来就是学术论著价值的保证。在这里,资料的可靠与充分无疑是首要的,没有这个前提,任何高论只是无根之游谈。”⑦敦煌疑伪经中大多数为隋唐、五代时期的写本,同其它敦煌文献一样,在藏经洞封存上千年,未经后人窜改,是我们研究中古、近代汉语最为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二、俗字研究价值 敦煌疑伪经中的通俗字体原汁原味地保留了魏晋直至唐五代宋初的原始风貌,俗字形态丰富多样,造字理据各具特点,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当时文字的使用状况。敦煌疑伪经中的许多俗字及同一俗字的不同变体如“(豁)”(斯2224《究竟大悲经》第二)、“(恶)”(甘图016《佛说无量大慈教经一卷》〔7-6〕)、“(哭)”(斯2169《佛性海藏智慧解脱破心相经》)、“(肩)”(中村不折本060《佛说妙好宝车经》)、“(乞)”(中村不折003《法句譬喻经》卷三)、“(鼠)”(中村不折144《佛说波(决)罪福经》卷下)、“(冢)”(斯2076《佛说现报当受经》)、“(抓)”(上博14〔3315〕《佛说观佛三味海经》卷一〔7-1〕)等是我们以前未甚措意的。进一步加强这些俗字的考证和研究,可以为俗字类著作增添新的俗字条目,也可使同一俗字的字样得到进一步的补充。 三、词汇研究价值 1.词汇的口语化、通俗性 敦煌疑伪经许多是为了迎合民众的需要而产生的,依循了汉民族固有的思维方式、文化传承和风俗习惯,适应了民间社会普通百姓的需求,生活气息浓郁,保存了大量的口语词汇。即使今天看起来已经眼生的个别词语,通过上下文的具体分析,也可以弄清其具体含义。如中村不折097号《佛说父母恩重经》: 其儿遥见我来,或在兰车,摇头挵脑,或复曳腹随行,呜呼向母。母为其子,曲身下就,长舒两手,拂拭尘土,呜和其口,开怀出乳,以乳与之。母见儿欢,儿见母喜。二情恩悲,亲爱慈重,莫复过[是]。二岁三岁,挵(弄)意始行,于其食时,非母不知。父母行来,值他坐席,或得饼肉,不敢辍(啜)味,怀挟来归,归向其子。十来九得,恒常欢喜,一过不得,憍啼佯哭。憍子不孝,必有五擿。孝子不憍,必有慈顺。……或时唤呼,瞋目惊怒,妇儿骂詈,低头含笑。妻复不孝,子复五擿;夫妻和合,同作五逆。 上述一段文字表述非常通俗,几类于口语。文中“五擿”一词虽不见辞书,然结合语境,也可以揣测其大致含义。该词先与“慈顺”反义对举,下文接言“妻复不孝,子复五擿”,可证“五擿”即不孝顺,义同“忤逆”。需要说明的是,“忤逆”与“五逆”,读音虽同而意思本异。“忤逆”在汉地讲法中指不孝顺父母。而“五逆”,又叫五无间业,佛教则用以称五种招致堕无间地狱报应的恶业大罪。罪恶之大,全然背逆于理,背恩田,违福田,所以叫“逆”。上博48(41379)(38)《受戒文》(101-95):“弟子某甲等合道场人自从无始旷大劫来至于今日……打骂众生。又造五逆无间重罪:杀父,害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五逆”是五种遭指摘的行为,故典籍中又以“五摘”称之。《佛说盂兰盆经疏》上:“罪同者,儒则条越五刑,犯当五摘而恩赦不该;释则名标七逆,戒黜七遮而阿鼻定入。”即其例。上揭《佛说父母恩重经》中的“擿”字乃“摘”之或体,亦指责义。而在敦煌文献中,我们发现,“五逆”多与“忤逆”同义,指对父母的不孝顺。《敦煌变文校注?破魔变》:“于是魔王既观下界,又不见五逆之男,又不见孝顺之子,为(唯)见我南阎浮提净饭大王悉达太子成登正觉之时。”校注出注:“五逆:义同‘忤逆’。”⑧北8672《父恩重经讲经文》(一):“弃德背恩多五逆,惟行不孝从痴咍。”伯3361《押座文》:“自是意情无至孝,却怨庚甲有相妨。四邻忿怒传扬出,五逆名声远近彰。”斯6229a号《写经功德文》:“怀胎母子,贤圣潜威;五逆男女,各各孝顺。”例中“五逆”皆忤逆义。因为“五逆”常与“忤逆”同义,用来指称“五逆”的“五摘”、“五擿”也多来指对父母的不孝了。 2.语词研究对辞书编撰所起的作用 目前,对敦煌文献语词的研究的著作主要有《敦煌变文字义通释》⑨、《敦煌文献语言词典》⑩等。但《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所释对象为变文语词,收词颇受限制。《敦煌文献语言词典》所收录的词条也还有限,无论取材上还是联系上都还大有拓展的余地。加强敦煌佛教疑伪经的词汇研究一方面可以为敦煌语言词典的编撰拓展新的领域,增添大量的词条,弥补以往敦煌语言词典取材过窄、收词有限的缺憾,另一方面,对其它一些大型辞书诸如《汉语大词典》的修订也具有重要价值。以笔者初步爬梳所得的敦煌疑伪经中的100个语词为例,能够为《汉语大词典》增补词条的有66个,添加义项的有9个,纠正《大词典》释义不周甚至是错误的地方词有8个,可以为《大词典》所列词条提供更早书证的有17个。现列表于下: 当然,这些语词远非敦煌佛经中所值得考释的语词的全部,但由此亦可以看出敦煌疑伪经语词研究对辞书的编撰、修订和完善所具有的价值。 四、校勘价值 加强敦煌疑伪经中的语言研究有助于发现写卷抄、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讹误。 1.确定原卷讹误 却后数日,我遣龙树菩萨平除天地……山作金山,山作银山,树作银树。阎浮履地,宫殿楼阁,楼橹却敲。神珠明月,卦着城塝。(伯2186《普贤菩萨说证明经》) 文中“敲”字,《大正藏》本因之,并出校:“敲=殿”。然无论“却敲”,还是“却殿”,均无法解读。该字,浙敦026作“”,斯1552作“”,实皆为“敌”字之俗体。“敌”,《碑别字新编?齐石信墓志》B11作“”。《碑别字新编?魏元龙墓志》作“”。“”、“”均当为“敌”字之俗体。又,该字斯6997作“殿”,“殿”字当是“敌”字俗体之讹。“却敌”,一作“却敌楼”。自晋代始,称设在宫城内的更楼为“却敌楼”。《南齐书?百官志》:“宫城诸却敌楼上本施鼓,持夜者以应更唱,太祖以鼓多惊眠,改以铁磬云。”B12上图附4(812490)C《弥勒下生成佛经》(10-2):“此城有胜德,住者咸欢喜。楼台并却敌,七宝之所成。”亦其例。 2.校正录文错误 复次金刚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来今时布教,一切皆违,不同别教。所有言说,与夺处强,先夺后与,复融与夺。其言若克,皆是违情逆意,不可堪胜。云何而有众生闻即信解?”(《究竟大悲经》卷四) 按:录文中“若克”一词,颇难解读。检核《大正藏》本所据斯2967原卷,“若”实为“苦”之形讹。“苦”为甚词,有“极”、“甚”义。杜甫《戏赠阌乡秦少公短歌》:“今日时清两京道,相逢苦觉人情好。”B13“苦”即用其义。“克”有“苛急”、“苛严”义。《宋本广韵?德韵》:“克:克己。又必也,杀也,急也。”B14“苦克”指刻薄,苛刻。斯2499《究竟大悲经》卷三:“烦恼颠倒性海一,怯身法聚觉即归。昔来所闻种种法,弃恶从善向佛果。谁知贪佛为毒继,苦克不当大殃祸。”亦可助勘。 (责任编辑:郭妍琳) ① 对于疑伪经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尚存不同的看法。如殷光明认为,广义的疑伪经涉及佛典中的经、律、论三藏,有疑经、疑律、疑论。如《梵网经》是典型的疑律,所谓马鸣菩萨的《大乘起信论》就是中国本土撰述的疑论(殷光明《敦煌壁画艺术与疑伪经》,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② [梁]僧祐《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21-222页。 ③ 王文颜《佛典疑伪经研究与考录》,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 ④ 周丕显《敦煌佛经略考》,《敦煌学辑刊》,1987年第2期。 ⑤ 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36页。 ⑥ 汪维辉《〈周氏冥通记〉词汇研究》,《汉语词汇史新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8页。 ⑦ 董乃斌《出土文献和学术方略》,《文艺研究》,2001年第3期。 ⑧ 黄征、张涌泉(校注)《敦煌变文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541页。 ⑨ 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增补定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⑩ 蒋礼鸿(主编)《敦煌文献语言词典》,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B11秦公《碑別字新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210页。 B12[梁]萧子显《南齐书》(简体字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10页。 B13[唐]杜甫(撰)、[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第二册),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05页。 B14《宋本广韵》,中国书店,1982年版,第509页。 The Linguistic Values of Dunhuang Doubtful and Bogus Sutras YU Shu-jian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Jiangs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nd Commerce, Nanjing, Jiangsu 211168) Abstract:In numerous Dunhuang manuscripts, there are almost 70 doubtful and bogus sutras, most of which are ancient texts once disappeared. Since they are written with plenty of slang language, there is a strong flavor of life, making it a precious material for research into Chinese language of middle ancient times and modern time. The present article analyzes the linguistic value of Dunhuang doubtful and bogus sutras viewed from language data, non-classical words, glossary and collating. Key Words:Dunhuang; Doubtful and Bogus Sutra; Language; Value; Dunhuang Study; Research 出自: 《艺术百家 》 2010年5期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