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问道四 2、柏林夜话


2014/9/3    热度:237   

济群法师:问道四 2、柏林夜话

 

  一、辩证看佛典

  问:看过金庸先生的学佛经历,起初他读了一些大乘经典,感觉神话成分较浓,难以接受。后接触原始佛典,觉得很相应,这才对佛法生起信仰。我自己也有同感,毕竟我们受唯物论教育多年,对类似神话的描述很难接受。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答:金庸先生的说法,只代表他的一家之言。其实,佛经并不像小说或传奇那样,是编出来的,而是由佛陀阐述其亲证经验,再经弟子们记录而成,并不存在神话的成分。

  佛教有不同语系、不同法门之分,每个人有缘接触什么,又能对什么生起信心,都取决于他自身的认识。正因如此,佛陀才应机设教,开显种种法门。金庸先生喜欢原始佛典,感觉那才比较平实,只是代表他的根机,他的需要。作为他个人来说,当然有自由选择任何一个适合自己的法门。但是,因此评判其他法门,显然是不合适的。

  事实上,大乘经典是以整个法界为平台,蕴涵着更高的知见,更广的视野,更深的修法。在修行上,所要成就的品质和境界也更为高广深远。因为大乘佛教的修行目标是成佛,不仅要成就大智慧,还要圆满大慈悲。

  人对世界的认识,取决于自身的认识能力,难免有诸多局限。所以,我们不要过于主观地看待自己不了解的领域,更不要轻率地下结论。有时,我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为这是对,那是错。事实上,所有这些只是我们看到的现象,只是我们根据有限经验所作的判断。可曾想过,我们看到的究竟对不对?又能看到什么程度?在证得实相之前,每个人都在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我们看到的,只是被我们处理过的影像,并非客观的真实。

  因此在了解过程中,我们应当本着虚心学习的原则,先去理解我们能够理解的那部分,而不是妄加评论。在此过程中,善知识的引导也非常关键,否则我们很可能师心自用而不自知。

  二、弘法现代化

  问:佛法弘扬是否也面临现代化的问题?现代人应如何弘法?

  答:佛法在现代的弘扬,当然需要有契合现代人的表现方式。佛法虽是究竟圆满的真理,但离不开作为载体的文化。在它的流传过程中,也经历了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包装。我们今天接受的佛教,是被传统文化包装过的,现代人理解起来确实存在一定困难。如今,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较以往有巨大差别,这就需要更直接明了、更贴近大众的沟通方式。我们目前所要做的,是把佛法从不适应时代的包装中解放出来,以现代人最容易接受的方式重新诠释,使大众不会因为文字、表达等外在因素而障碍对佛法的认识。

  我在弘法过程中,主要把佛法定位为对心灵的认识和改善。事实上,佛法就是究竟的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透彻内心世界,并通过禅定之力彻底解决心理问题,最终导向解脱,导向生命的完善。佛法在这方面的作用,是世间任何哲学、心理学无法比拟的。

  问:法师谈到弘法的现代化,这样是否会使佛教走向世俗化?是否会影响佛法的纯正性?

  答:现代化和世俗化是两个概念,不可混为一谈。世俗化是带着世俗目的,将佛法作为获取名利等世间利益的手段。现代化则是以当时人们最易接受的表现方式,诠释佛法的甚深义理。

  其实,佛教在每个时代都面临现代化的问题。在唐朝,是以唐代人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传播;在泰国,是以当地人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传播。所以,现代化本身是中立的,不存在任何倾向或问题,关键是我们运用得是否如法,是否应机。

  佛法的传播,是以契理、契机为原则。不仅要适合时代,更不能背离佛教的根本精神,这就需要如实理解佛陀说法的本怀,所谓“愿解如来真实义”。作为弘法者,应通过闻思、修行来把握佛法本质。若能体悟佛法的真谛,就有资格以任何方式去表现。如果背离佛教的根本精神,那这个现代化就很危险了。

  佛教在两千多年的弘扬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误区现象,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对佛法本质的掌握不足或出现偏差造成的。此外,佛教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尤其是当代佛教,是经过十年浩劫的全面破坏后,在改革开放的特殊环境中成长起来,难免存在诸多问题。世俗化的倾向,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当佛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时,在任何时代都可能存在问题,只是程度不同。但我们不能把这些问题和佛法本身混淆起来,要深信佛陀的智慧是究竟、圆满的,这是学佛者应有的认知。

  三、皈依及修学

  问:法师最近一直在大力弘扬“皈依共修”,请问,五大要素中为什么如此强调皈依?

  答:皈依是佛法的基础,也是佛法的根本,但以往一直重视得不够,这是现在需要特别强调的原因所在。以往的学人,信心较为坚固,也没有如今那么多的诱惑和考验。相比之下,今天的学人不仅自身信心薄弱,更兼外在干扰较多,难免妄想纷飞,游移于各种选择中。

  现代人学佛,普遍存在信仰淡化的问题,原因有二,一是对皈依的认识不足,二是缺乏相应的修习。虽然表面看来是在学佛,但原有的生活方式及人生观念并未发生多少改变,并未将生活重心由自我转向三宝。如此,自然难以体会学佛的利益。长此以往,佛法也很难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更不可能成为人生的唯一目标。

  所以,当我们确定以三宝为人生究竟皈依后,必须不断进行强化。否则的话,心很容易被各种诱惑带走。同时,我们的习气、烦恼极其深重,若不强化三宝在内心的份量,很难超越原有的不良习性。唯有将信仰提升到人生重心,才能增强免疫力,从而抵挡自身习气和外在诱惑的双重攻击。

  你们在这里参加夏令营,因为环境的力量,会觉得整个身心都沉浸在佛法氛围中。一旦回去,很快会转向固有的生活方式,同时也进入固有的心灵轨道。于是乎,在多数人心中,佛法又会被边缘化,又会成为若隐若现的影子。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当我们身处世俗社会时,更应时时强化自身的正知正念。对皈依的深入修习,正是为了帮助我们强化三宝在心中的地位,这是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修行。真正发心学佛的人,都必须认真对待,努力修习。具体方法,可参照“戒幢佛学研究所”出版的《皈依修学手册》。

  问:佛教讲究真修实证,请法师开示一下基本的实修方法。

  答:佛教各宗派有不同的修证方法。但不论有多少修行法门,基础是共同的,必须由下而上地一步步修习。

  皈依,是修行的重要基础。事实上,它不仅是基础,本身也是高不见顶的修行法门,甚至一直可以修到成佛。皈依的修行,是以佛法僧三宝为所缘对象。而整个佛法修行,正是念佛、念法、念僧的修行。如《阿含经》的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净土宗的即心念佛、即心是佛,禅宗的即心即佛,及很多佛子熟悉的《普贤行愿品》的十大愿王等等,都是皈依的高级修法。

  在奠定修行基础后,我们还要了知:修行究竟修的是什么?不论什么法门,归根到底,是对内心的一种训练,是对健康心理的正确重复。所以,我对修行的定义是:摆脱错误、重复正确。不仅修行如此,做世间任何事也都是这样。唯有不断摆脱错误习惯,完成正确重复,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对于佛法修行来说,正确重复的过程,就是完成正念、正见,就是在圆满慈悲、智慧。重复的是正见,就是在成就正见的修行;重复的是慈悲,就是在成就慈悲的修行。反之,如果我们重复的是贪嗔痴,就是在增长内心的贪嗔痴,在成就自身的凡夫品质。我们现有的凡夫心,正是这样生生世世训练起来的。修行,关键要放弃对凡夫心的训练,以这样的力量训练正念,训练慈悲、智慧的品质。

  四、以戒为师

  问:对于在家居士,是否受持五戒就够了?

  答:作为在家人,严格将五戒持好还有些难度。尤其在现代社会,受持五戒会面临很多考验。不杀生就不容易做到,但更难的是不偷盗。现代企业存在很多偷盗问题,常常在有意无意中就会犯戒。至于不邪YIN和不妄语,在如今这个红尘滚滚的世界,每天面对这么多诱惑,这么多境界的考验,稍不注意也可能违犯。所以,五戒看似简单,但也不容易持得清净,切莫掉以轻心。

  五戒之外,最好还要多受持八关斋戒。八关斋戒是佛陀为在家信众体验出家生活慈悲开设的方便法门,可以为我们种下出世解脱之因。当然,解脱的根本是生起出离心。唯有在出离心的基础上,受持八关斋戒才能使我们走向解脱。

  问:八关斋戒中过午不食的原理是什么?

  答:八关斋戒是在家居士体验出家生活的一种戒律。

  和在家戒相比,出家戒主要有两条比较特别,分别关于饮食和男女。关于男女问题,五戒的要求是不邪YIN,而出家戒的要求是不YIN欲;关于饮食问题,出家戒有“过午不食”一条,为五戒所无。八戒是为培植解脱之因而施设,故这两条与出家戒同。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和色,是凡夫最容易产生执著的两大问题,也是导致生死轮回的根本力量。所以,修行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逐步减少对食、色的贪著。八关斋戒要求“过午不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此。

  五、出世与入世

  问:怎样看待出世修行和入世修行?

  答:当我们说到出世修行时,往往会联想到出家这种修行方式。若是这么定义的话,似乎与在家居士无关,其实不然。出世可以指出家修行,也可以指出世的超然心态。

  作为在家居士,虽不能在寺院、山林过一种远离尘嚣的清修生活,同样要具备超然物外的出世心态,不为世间种种名利声色所染,这就是佛教所说的出离心。有了这种心态,我们才会过得更自在。

  菩萨道,是以入世的悲心修行。但我们要知道,这种入世仍须以出世的心态为基础。只有这样,入世时才不会陷入对世事的执著中。若无出世的超然,很可能入到哪里就陷到哪里。不仅陷入世事中,同时也陷入生命内在的世俗心中。那时,自顾尚且不暇,遑论利益他人?所以说,入世修行必须以出离心为基础,否则就会随世俗心所转。

  至于说到出家及在家的修行方式,我觉得,出家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但也是有前提的,必须找到一个如法道场,找到一位堪为依止的善知识。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修学道场,出家后也可能会忙于应酬,和世俗生活并无太大差别。

  若是因缘具足,自己也有纯正坚定的发心,走上出家之路,就可放下一切负担,全身心奉献于追求真理、传播佛法。在社会上,毕竟有太多牵挂,太多羁绊,必须完成各种责任后,才有时间修行或弘法利生。但人生几十年是很短暂的,如果我们在尽义务的同时又继续不断地制造责任,可能永远都会身陷其中而不能自拔。比较而言,出家确实比在家的修行条件优越很多。

  问:如何以缘起的智慧看待生活?

  答:以缘起的智慧观照,了知一切皆是因缘假相,如幻如化,无常无我。其中的关键,是将这一智慧审视真正转化为自身认识,感觉它确实如此,必然如此,而不仅仅是一种用来说、用来听的理论。否则,说得再热闹,关键时刻仍无真实力用。当然,未具空性正见和相当禅修基础前,也很难在认识上产生这样确定无疑的感觉,因为我们看到一切时仍会觉得很真实。

  七、 何为菩萨

  问:菩萨属于六道中的哪一道?和佛又是什么关系?

  答:菩萨虽出入于六道,但又超越六道。所以在六道外还有四圣,即声闻、缘觉、菩萨、佛,合为十法界。这里所说的菩萨,是指登地以上的大菩萨。我们刚发菩提心,也可称为菩萨,但并未具备超出轮回的能力。也就是说,生命内在能够制造轮回的力量还在左右我们。当这种力量不再对我们构成影响,就是超越轮回之时,就能像诸佛菩萨那样来去自如。

  通常来说,菩萨是佛的因,佛是菩萨的果。要想成佛,必须经历修习菩萨道的过程。圆满菩萨道的修行之后,就成佛了。但也有一些大菩萨,已和佛无二无别,只是为了度化众生,才以菩萨身份示现。甚至还可能以六道众生的身份出现,事实上,他们的生命品质早已圆满。所以,不能只看表面现象。

  问:是否只有成佛后才有度化众生的资格?

  答:未必。若真正有能力帮助众生解脱烦恼,证得空性,帮助他们走向解脱之道或菩提之道,都属于有资格度化众生的人。比如说,世界冠军未必是世界冠军训练出来的,只要研究并掌握训练方法,懂得因材施教即可。

  问:地藏菩萨为什么不愿意成佛?

  答:是否具有“佛”的身份,并不是最重要的。成佛,是成就生命内在的悲、智两大品质,并不仅仅是身份的象征。对于大菩萨来说,其生命品质与佛并无差别。只是在凡夫看来,才有佛或菩萨等名分的分别。至于大菩萨,他们早已超越这些外在束缚。所以,这个问题不用我们关心。

  八、 禅宗相关

  问:据敦煌写本记载,禅宗曾传播到藏地,并在当地导致顿渐之争,后来就退出藏地。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答:你是说,汉传佛教在西藏传播过程中,禅宗的大乘和尚和印度莲花戒论师进行的那场辩论吧?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要知道,胜负也有不同记载。而从另一方面来说,辩论涉及的因素很多。其一,虽然某人所持见地很高,但未必大家都能认同;其二,有辩论必然有裁判,但裁判的思想可能有倾斜,有取舍;其三,被某个时代接受、推崇的见地,未必是最高的,关键在于,什么见地是当时更需要的。所以,很多事情我们无法通过一些表相来判定孰高孰低,不是那么简单的。

  问:什么是禅净双修?

  答:所谓禅净双修,即融合禅宗与净土的修行。其中也有不同类型:比如,参禅者有个话头叫“念佛是谁”。从字面看,是关于净宗修行的内涵。事实上,其修行方式是禅宗的,但似乎也有净土宗的内容,可归为禅净双修的方式之一。还有一类是早年参禅,参了几十年没有消息,或者已经找到一些路头,也有明心见性的功夫,但对生死还没有把握。在这种情况下,用禅修的工夫念佛,成就念佛三昧,回向往生净土。这也是属于禅净双修。

  问:什么是参话头?

  答:参话头,究竟参的是什么呢?参,就是寻找,比如参“一念未生前是什么”,参“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是什么”,让我们顺着这个话头一路追寻下去。在参的时候,无须以意识穷根究底,寻找答案。凡是通过意识思维而得的,皆非参禅所要寻找的答案。它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扫荡我们心中现有的一切杂念。

  我们的心,时时陷在各种念头中,从这里跳到那里,又从那里跳到这里。有的念头会暂时影响我们,有的念头则会长久左右我们。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天的生活都在经历一种心路历程,都是一次心灵之旅。

  念头生起时,我们会进入相对的世界。只要有一个念头生起,就是一个相对世界的显现。因为每个念头必然伴随相应的影像,没有哪个念头是没有影像的。想到一件事情,会有想的影像,而那个被想的影像背后,还会伴随着某种感觉、某种情绪,使我们的心陷入相对世界中。

  在这些念头未曾生起时,我们的心又是什么呢?参“一念未生前”的目的,就是在帮助我们超越生命的相对状态,进入绝待、不二的状态。禅的真义就在于此。所有的禅宗公案,所做的都是这么一件事。当你明白这个道理后,就会明白公案中的那些祖师们为什么要对学人当头一棒,大喝一声。所有这些超乎寻常的方式,无非是帮助他们打破能所,进入生命的绝待状态。

  问:那时我们还有没有知觉?

  答:到那个时候,你的知觉比任何时候都灵敏。因为心进入相对状态时会很迟钝,就像我们特别专注于某件事情时,对周围的反应会变得迟缓。如果心不曾执著某个影像,便空寂澄彻,对一切了了分明。

  问:禅宗与宁玛巴的大圆满,在见地、修行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答:禅宗和宁玛的大圆满,都属于如来藏的见地,即认知自己是佛,本具诸佛菩萨的品质。而契入这一见地的手段则各不相同。如禅宗的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包括后来的参话头,都是一些实修方法。而大圆满则是另外的用心方法。虽然方法不同,但目的都是通过某种特定方式,契入内在明空不二的智慧,并安住于此。所以说,相同的是见地,不同主要表现于用心方法。

----------------------------------------------------------------------------------------------------------------

更多济群法师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