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问道四 1、心灵启示录


2014/9/3    热度:246   

济群法师:问道四 1、心灵启示录

 

  一、 走入佛门

  问:学佛与未学佛,生活观念有很大差别,甚至会出现一些矛盾。怎样处理两者的关系?

  答:学佛和未学佛,生活观念和方式确有不同。这种不同,是否就意味着冲突呢?其实未必。社会上,许多人的人生信念和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关键是彼此理解,彼此尊重。

  我们身为佛弟子,对没有信仰的人,首先要学会尊重,切莫因为“我有信仰,你没有信仰”而人为对立,甚至瞧不起对方。在充分尊重他人的前提下,可寻找适当时机将佛法介绍给他们。但不要强行推销,否则反而可能引起抵触情绪。在这个问题上,要有善巧方便,要以别人愿意接受的方式去传播。

  有时,我们也可能碰到这样的问题:因为信仰而给生活带来一些不便,甚至引起他人的误解或非议。若有类似困扰,我们可以表现得含蓄一些,但也不必刻意隐瞒。作为一个公民,有自己的追求,有正当的宗教信仰,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之所以要表现得含蓄一些,主要是为别人着想,不希望他们误解,更不希望他们因误解而造作口业。从我们自身来说,完全可以按自己选择的方式理直气壮地生活。

  问:佛与众生的根本差别在哪里?如何跨越?

  答:佛与众生之间,在一般人的感觉中,似乎有着天渊之别。事实上,距离并不是那么遥远。《六祖坛经》有句话,叫做“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佛,为觉悟之义。在迷的状态,就是众生;而在悟的状态,那就是佛。

  从迷到悟,虽是一念间,但要跨越这一念,转变这一念,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很多人都知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说,难道只是把手中的屠刀放下,就能解决问题吗?

  佛经记载:有位梵志求见佛陀,两手各拿一朵花。佛陀说,放下,他就把左手的花放下。佛陀又说,再放下,他就把右手的花放下。但是,佛陀还让他放下……两手空无一物时,还要放下什么?就是放下内心的执著,这才是我们要放下的关键。如果内心还有执著,即使将外在的一切都放下,仍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佛法修行,重点是解决心理问题,所谓转迷成悟,转染成净,转识成智。所以说,佛与众生之间的平等,是本质上的平等;差别,则是显现上的差别。

  问:是否只有通过坐禅才能观察自己的心?

  答:坐禅并不是唯一的方式,通过反省,也能观察我们的心。当然,反省能够观察到的层面比较有限。通过坐禅,则能培养观照力,对内心有更深层的认识。

  我们的心往往非常混乱,常听得有人说:平时也没察觉自己有多少妄想,可一打坐,妄想反而不绝如缕。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并不是因为打坐时妄想比平时更多,而是因为以往从来没有观照内心的习惯,虽然妄想纷飞,却不知不觉。

  通过禅修,我们才有能力观照内心。就像点燃的蜡烛,必须在无风状态下,才能照清周围景象。而在风中摇曳的烛光,是无法将四周朗照分明的。坐禅,不仅能帮助我们观照内心,止息妄想,还能以此消除负面情绪。

  问:看过法师的《佛教徒的人生态度》,您在文中提到:要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请问佛教对此是怎样定义的?我们又该怎样去做?

  答:价值观离不开人生观,而正确人生观的建立,需要佛法智慧的指引。价值观是探讨人活着的意义。人应该怎么活着才有意义?佛教认为:人身的价值,一是令自己觉悟,完成生命的觉醒和解脱;一是令他人觉悟,帮助众生圆成无上菩提。

  怎样才能做到这两点呢?关键是修学佛法。佛法认为,每个生命都蕴涵着无限宝藏。但我们却为无明所惑,每天在烦恼、妄想中虚度年华。一旦开发这个宝藏,就能成就无量智慧,无量慈悲。不仅自己开心自在,还有能力帮助普天下所有的人。所以说,正确的价值观,是建立在修学佛法的基础上。

  问:有人说学佛要“一门专修”,但四弘誓愿又说“法门无量誓愿学”,当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

  答:开始学佛,其实不必考虑“一门专修”或“法门无量誓愿学”,这两种都为时过早。重要的是打好基础,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修习皈依,以此培养对三宝的信心;二是修习发心,以此确定人生的目标;三是受持戒律,以此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有了这些基础之后,应一门深入,依某一宗派修学,树立正见,修习禅观,体证佛法。然后,为利益更多的众生,才能“法门无量誓愿学”。

  二、 心之种种

  问:佛教中将“生气”称为什么?怎样阻止这种情绪在内心蔓延,尽量不去生气?

  答:生气,在佛教中称为“嗔恨心”。通常,是对我们不愿听见、看见的人或事的反应。尤其是“自我”受到伤害后,我们往往条件反射般地现起这一烦恼。

  阻止这种情绪的发生,主要是从平时开始预防。其关键,在于淡化自我,并设身处地多为他人着想。同时,积极修习爱心、慈悲心,以此化解并消除嗔恨。

  当嗔心生起时,则应学会观照自己的心,而非顺着这一心理惯性继续。很多时候,事情刚发生时我们并没有那么生气。但因为不懂得及时制止,使之在心中不断蔓延、壮大。事实上,这个嗔心正是我们自己培养起来的。所以,当我们面对逆境或受到伤害时,应以智慧观照内心,而不是随着嗔心跑。那样的话,嗔心就会像星星之火般,顺着风势燃烧起来。

  问:嫉妒心是一种什么状态?当别人嫉妒你时,该如何应对?

  答:嫉妒心是一种什么状态,我想很多人都有体会。当我们看到别人成绩比自己优秀,事业比自己辉煌,就会感到失落或不以为然,进而甚至会去阻挠、伤害别人。因此,嫉妒也属于嗔心的表现方式。

  如果被别人嫉妒,有两种应对方式。一是不去理会,这是比较消极的方式;一是对对方抱以同情,尽力给予帮助,以此化解嫉妒心,这是比较积极的方式。

  问:什么是菩提心?有什么重要意义?如何成就菩提心?

  答:菩提心,是我要利益一切众生的心,这比“解放全人类”的目标更宏大。因为一切众生不仅包括人类,也包括动物,包括六道中的一切生命。我们应从内心发愿,希望尽自己的所有力量帮助他们解脱痛苦。

  发起这一愿望,意味着要彻底打开心量。我们不妨想一想:自己心中装着几个人?有的或许只有一个,有的或许多几个,还有的或许装着更多。发起菩提心,就意味着要把一切众生纳入心中,不论人或动物,不论熟悉或陌生,也不论喜欢或讨厌。总之,对于一切众生,都愿给予平等无别的关爱,无私无我的帮助,这就是菩提心。只要还有一个众生是我们不愿帮助的,就不是圆满的菩提心。

  当我们具备这一愿望后,便能成就观音菩萨那样的大慈大悲。观音菩萨并非生来就是菩萨,也是在不断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的过程中,完成“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生命品质。如果我们像佛菩萨那样胸怀一切众生,尽力帮助他人,也能完成和观音菩萨,乃至十方诸佛菩萨同样的生命品质。

  问:每天都会想些乱七八糟的事,如何才能使心平静下来?

  答:平常的人,确实会有很多念头,很多妄想,这也和我们的生活环境有关。我们每天要读书,处理人际关系,做得很多,也想得很多。其中,想得最多的,一定是自己最在意的事。所以,要让心平静下来。首先要使它变得简单一点。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生活及环境尽量简单。那样,对心的干扰能相应减少。

  二、培养淡泊的心态。如果对很多东西不去在意,心自然比较清净。所有念头都是因为在意某件事引起的,否则,不论发生什么,都如雁过长空,不留痕迹。

  三、以佛法智慧指导我们的心。对每天经历的事,都以佛法智慧观照。看完就把它放下,而不是进一步带动情绪,这样就能保持无所得的心,空空荡荡,自由自在。

  四、有一个修行法门。每天以一定时间诵经、念佛或禅修。

  五、生活必须有规律。

  若能做到这几点,心自然能比较稳定,比较清净。

  问:习气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当习气刚刚形成时,怎样察觉、怎样对治呢?

  答:佛教所说的戒定慧,就是帮助我们改正习气的具体方法。社会上,帮助吸毒者改正,是让他们住进戒毒所;帮助犯罪者自新,则是请他们住进监狱中。其实,这些都是“戒”的方式。很多习气的产生,往往和环境有关。到戒毒所或监狱,就是让他们在一个特定的、不易引发习气的环境中改造,使原有的错误需求逐渐萎缩。至于佛教所说的戒,则是对个体行为的自律。通过对不良环境的远离,达到自律、自治的效果。

  持戒之后,须进一步修定。我们的心,之所以会被很多外在事物干扰,会因诱惑而引发某些不良习气,主要原因,就在于没有定力,且本身就缺乏独立性。修定,可以训练心安住的能力。一旦具备相应力量,妄念就无法对心形成干扰了,所谓“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而最重要的,则是开显智慧。生命本具解脱烦恼的能力,欲令习气斩草除根,关键是开发生命内在的无限能量。一旦这种能力得以开发,我们的心就会像虚空那样广阔无垠。如是,烦恼习气就失去立足之地了。

  问:我总是做梦,请问法师做梦吗?您如何克服做梦的心理?

  答:如果平时妄想较多,晚上的梦往往也比较混乱。因为做梦是意识的延续,在睡眠中,意识会继续活动。而出现最频繁的,多半是白天缠绕在我们脑海的那些影像,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我自己是很少做梦的,因为平日就很少把事情搁在心里。从修行角度来说,一方面,我们要积极担当利益社会大众的事;一方面,又要保持无所得的心。尽管忙于种种事务,但做过就放下,不让那些事情在内心留下痕迹。这也是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必须培养的一种能力。如果不具备这一境界,做事会很辛苦,而且和世人忙于事业没什么本质区别。反之,虽然忙忙碌碌,但除了体力上的辛劳之外,不会再有精神上的负担和得失。

  三、 诱惑与需求

  问:现在社会诱惑很大。您是如何面对外在诱惑的?出家人消极吗?

  答:生活在现实中,会面对不同诱惑。相对而言,出家人的干扰比在家众少一些。因为寺院本身有较为清净的环境,但也不是真空,不是无菌病房。

  当我们面对诱惑时,怎样对待呢?其实,这还涉及到对“诱惑”的定义。通常所认为的“诱惑”,是否对任何人都是“诱惑”呢?其实不然。在开示中,我讲过关于需求的原理。每个人的需求不同,你需要的东西,才可能对你构成“诱惑”。而你不需要的,虽然能“诱惑”别人,却不能“诱惑”你。

  我经常会碰到有人问:你们不想吃肉吗?想吃的话怎么办呢?之所以会提出这类问题,完全是站在他们自己的立场揣度。因为他们觉得肉很好吃,身体很需要。但对于我来说,情况是什么呢?如果我在外边吃饭,遇到锅洗得不干净,稍微有点荤油,或有些葱蒜味,吃过马上就会呕吐。所以,对于这些我是避之惟恐不及,根本谈不上被“诱惑”,更不需要抵制“诱惑”。

  可见诱惑并不是绝对的,关键在于有没有相应的需求和贪著,还在于我们能否以智慧进行审视。若能当下将很多东西看破、放下,它就无法对我们构成诱惑,构成心理障碍。

  至于说到出家人是否消极的问题,其实消极与积极也是相对的。世人所说的消极,多半是以自己的人生追求及价值观为评判标准。比如他们热衷于世间名利,便觉得那些热衷此道的人是积极的,反之则是消极的。这是世人认为出家人消极的主要原因。

  我们要知道,出家人虽然不像世人那样追名逐利,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追求。事实上,他们有着更高尚、更远大的人生目标。他们所追求的,是开智慧、断烦恼、证真理,乃至帮助天下所有众生认识真理、走向解脱。这样的人生,难道不是更积极的人生吗?

  问:我工作四年了,经常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不知道走向哪里。我该如何认清人生方向,不虚度此生呢?

  答:对人生有明确定位,才能了知自己究竟需要什么。做到这点其实并不容易,但这恰恰是我们今生能否成功的关键。有了合适的定位,我们就会知道究竟该做些什么,究竟以什么方式来度过今生,而不是随着社会潮流,随着外界诱惑,随意改变生活目标。那样,可能将一生蹉跎在接连不断的选择中,却什么也不曾抓住。

  发现自己适合做什么非常重要。每个生命的起点都不是空白,而是带有某种天赋,或是擅长经商,或是擅长文学,或是擅长行政,这些正来自过去生的积累。所以,我们应对自身条件进行考察,发现自身长处所在。从另一方面来说,生命并非机械运转。机器不懂得怎么做才有价值,但人却可以选择,选择怎么活才更有意义。也唯有人,才能确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佛的意义,正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人生拥有清晰的方向。关于这个问题,多学佛法之后会逐渐明了。但怎样选择,关键还在于自己。

  四、 自利与利他

  问:我们回去后,如何带动和影响身边的人学佛?

  答:我希望,在座的每位同学都能变成一盏明灯,以此点燃人们内在的心灯。

  从佛教角度来说,我们内心的某个层面,都具备佛菩萨那样的智慧,都和佛菩萨无二无别。我们之所以还是凡夫,只因目前被无明所障。所以,希望你们都能成为光明使者,以佛法智慧开启更多的心灯。

  至于影响周围人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我们可以带他们去亲近善知识,或是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佛心得,告诉他们自己学佛后的改变,还可以向他们推荐一些入门书籍,介绍一些佛教网站,等等。我觉得,能以佛法帮助他人,是最持久的帮助。因为任何物质帮助只能暂时解决问题,而以佛法利他,却能令人彻底改变命运,改变人生,意义极为重大。希望在座的同学都要发菩提心,让更多民众有机会接触佛法。

  问:六度的建立有什么依据吗?

  答:佛教法门的设定,确实是有根据的。六度,属于菩萨道的修行内容,通过这些修行成就佛陀的悲智两大品质。因为成佛并非成就外在的什么,而是慈悲和智慧的圆满成就。

  六度中的前五度,主要是成就福德,而第六度则侧重于成就智慧。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其中也有一些交叉的内容。所以,六度法门的设定是有依据的。除此而外,佛教中还有四谛、三十七道品、三无漏学等修学内容。对于不同众生,佛陀设定了不同的教化方式。虽然法门千差万别,但最终目的是导向解脱,导向成佛。

  问:怎么做,才能真正孝养父母?

  答:孝养父母,首先要了解父母自身需要的是什么?这是作为子女应当观察的,而非根据自已的想法作出决定。了解之后,应尽量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当然,父母的需求有时也未必明智。如果有这样的情况,我们应以佛法智慧来衡量,决定怎样对父母真正有利,而不是一味随顺。此外,还应善巧地以佛法对他们进行引导。这样的话,不仅可以让他们感受心灵安宁,且能尽未来际地获得利益,才是真正的大孝。

  问:普度众生也要靠金钱和权力吗?

  答:仅以金钱和权势,是无法普度众生的,关键是靠智慧和品德。当然,金钱和权势可以给人以物质帮助,但这种帮助达不到度化效果,只能暂时解决眼前的生活问题。真正的度化,是以智慧帮助他人解除内心困惑,帮助他们开智慧、证空性、断烦恼。

  五、 观我与观空

  问:法师曾谈到关于“我”的问题,请问法师,您心目中的“我”是怎样的?

  答:在我的认识中,找不到“我”的存在。若说有“我”,那只是一种错觉。几乎每个人都活在强烈的自我意识中,可是,“我”究竟是什么?《射雕英雄传》中,欧阳锋神智混乱,逢人便问:我是谁?黄蓉告诉他:你不是欧阳锋吗?他又进一步追问:欧阳锋是谁?这个问题,你们能回答得出吗?

  “我”,是现有的色身吗?色身,其实离不开父母的遗传基因,离不开组成它的各种元素,离不开生存所需的各种食物。除了这些,身体是什么?

  “我”,是现有的思维吗?作为一个人,总会有各种想法、情绪。平时,我们也会不自觉地将这些当做是“我”。生气时,觉得是“我”在生气;高兴时,又觉得“我”很高兴;思考时,更觉得是“我”在思考。其实,这些同样是错觉。我们把情绪、想法当做是“我”,但情绪、想法也是因缘所生,并非固定不变的。在不同状态、不同环境下,我们会有各种不同的心态、情绪。哪种情绪,才是真正的“我”呢?

  佛教讲无我,就是要破除对“我”的错觉。这些所谓的“我”,正是妄想所致,并由此带来诸多烦恼。唯有破除我执,才能认清生命真相,还“我”本来面目。

  问:“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何义?能举例说明吗?

  答:色,代表物质的存在。空,在常人观念中是什么都不存在。在一般人眼中,存在(色)和不存在(空)是对立的。存在,一定就是存在;不存在,一定就是不存在。

  从佛法观点来看,色和空却是一体的两面,所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为什么说“色即是空”?比如,茶杯就是一种物质的存在(色)。但茶杯又是什么?不过是一堆材料的组合。离开组成茶杯的各种元素,还有没有茶杯呢?其实是没有的。也就是说,客观上根本没有不依赖条件而独立“存在”的茶杯。

  茶杯的“存在”,无非是两个东西:首先,是名称。我们把这件东西称为茶杯,这个名称有没有绝对性?可以把它叫做桌子吗?如果一开始就把茶杯叫做“桌子”,我们现在就是用“桌子”喝水了。一切名称都是人为安立的,包括我们自己,也可以有很多名字,如笔名、艺名,包括现在流行的网名等等。所以,佛教将名称称为“假名安立”,并非实实在在的。

  其次,茶杯的本身只是一种因缘假相,是由一大堆条件构成。而这些条件本身,又是由更微细的物质单位构成。佛教认为,其中没有一个不可以再分的元素。任何存在,哪怕再微小,也是有形状的。只要有形状,一定可以再分。既然可以再分,就不是固定不变的实体。

  由此可见,“有”和“空”其实是不对立的。佛教说的“空”,并非什么都没有,而是没有固定不变的实质。这些“存在”,本质就是空无自性的,所谓“当体即空”。但我们要知道,“空”并不影响因缘假相的存在,两者是统一的。如果以这样的智慧观照,就能摆脱对世间的执著,就有能力去体悟空性。

  六、 生死与抉择

  问:苏格拉底能在狱中笑对死亡,而多数人却害怕死亡。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像苏格拉底这样,以视死如归的从容去拥抱死亡,禅宗公案中也有许多。禅宗大德们有各种各样的死亡方式,有的坐着死,有的站着死,有的还倒立着死去……这些都体现了他们对死亡的超越。在他们的境界中,不仅超越了对死亡的恐惧,而且对未来的去向清清楚楚,所以才能来去自如。

  常人之所以恐惧死亡,一方面是出于对生的留恋,当我们不想离开这个世界,又不得不离开时,这种痛苦不舍导致了恐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究竟会去向哪里?不知道那个未知世界究竟有些什么,自然就会畏惧死亡。又因畏惧而逃避,每天都在考虑生计问题,却从不为死亡作过丝毫准备。因为忽略了死亡,所以,一旦死亡来临时,自然手忙脚乱。就像不会游泳的人掉到水中一样,其慌乱可想而知。

  西方哲学家说过:学习哲学是为死亡作准备的。事实上,了生脱死也是学佛的重要内容。所有的死亡经历,不是必须到死亡那一刹才降临。对于禅修功夫深厚的修行人来说,完全可以在当下体证死亡经验。如果生前就具备相应的经验,那么,死亡对他们来说就不存在任何问题了。

  问:一个曾有恩于我的人,现在需要我的帮助。为此,我必须提前离开这个令我改变人生态度的夏令营,可我不想离开,内心很困扰。我该怎样做呢?

  答:在人生中,我们会面临很多选择。两相权衡时,选择的标准,往往取决于我们的价值观。在这件事上,一方面你想学佛,一方面你要报恩。当然,报恩也符合学佛的要求,因为佛法也倡导知恩报恩。但是事情总有轻重缓急,你应当考察一下:那个人对你的需要程度有多么迫切,如果不回去会给他造成多大伤害,是否永远无法弥补?如果不是那样,不妨以后用另一种方式去帮助他、回报他。因为这几天对你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最后的取舍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靠你自己用智慧抉择。

  问:学习过程中难免出现竞争,但竞争使我非常烦恼,怎样才能避免呢?

  答:不必带着竞争的心态,但依然可以好好学习。

  问:我想知道,什么原因使一个人在功成名就时能激流勇退?

  答:其实,这往往代表某些人在人生过程中的体悟。我们可以看到,花开到最艳丽时,接着就是凋谢、枯萎;月亮最圆最亮时,接着就是亏损、黯淡。具有一定的人生智慧,就能透彻这种规律,认识到无常的规律,认识到世事的虚幻。于是,在事业做到一定程度后,不再执著于此,而选择激流勇退。否则的话,待到高峰过去之后,再想退出可能也为时晚矣,最后狼狈收场。还有一种情况,则是因为他们找到了生命的更高价值,甘愿放下世间一切去寻找全新的追求,去完成精神的升华。

  问:请法师对在座学员们说一句总结性的勉励。

  答:珍惜人生,把握当下,好好学佛。

----------------------------------------------------------------------------------------------------------------

更多济群法师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