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贤法师:法宝论 第三讲 初心识进阶


2014/9/3    热度:298   

明贤法师:法宝论 第三讲 初心识进阶

 

寻宗觅源到大悲

  上一讲论述了大悲心在整个菩提道中的重要作用,下边表格表达的,是大悲心在修行全过程中的作用,我们运用推理的方式来诠释其作用。

表3-1 大悲心
表3-1 大悲心

  首先是声闻缘觉。声闻缘觉之前有一个“凡夫我”。谁来学这个道?是我来学。整个求道过程中,我们反复观察:佛身边的弟子才是真正从佛那里得到法益的第一接法人,有两种:声闻,缘觉。声闻、缘觉是如何成就的?由能仁王给他们以学习成果和修行成果。“能仁王”指的是佛。那么佛的成就从哪里来?从菩萨来。佛所有的修行过程都是修行菩萨道最终获得的成就。菩萨是由菩提心、无二慧、大悲心成就的。上次诠释过这三种因,它们的核心都是大悲心。

  大悲心有哪几类?我们在应用过程中如何理解?实际上,大悲可大致分为无缘悲、法缘悲、生缘悲三种状况。

  对应于我们现前生死的流转过程,可用水车的六种譬喻来说明这三种悲。六种譬喻,说明了大悲心在众生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再向前推一步:在大悲心应用的过程中,与前面的菩提三因有什么关系?就像在电脑上整理文件夹,大悲心把方方面面的内容都含摄进去。其实还有另外的诠释:整个菩提道次第中的“应用”属于大悲心,或者说功能的部分全都属于大悲心。这种功能把我们从凡夫带到初地、带到佛果。这一讲,我们就学习“应用”的问题,由初发心起,来识别入道的阶梯。

  对应颂词有两张表:一是表1-3 《入中论》总科判;二是表3-2 第一地极喜地科判。我们顺着总科判向下梳理:整部论到底有多少内容?讲的是什么?

  《入中论》的总科判中,开头是名义、译礼,中间是论义,后面是末义。论义分三部分:造论分支、所造论体和造论究竟。前面造论分支的总赞菩提三因和分别礼赞大悲已经说完,下面要进入所造论体,即整部《入中论》的核心部分。核心分成两部分:暂时菩萨地和究竟佛地,这是《入中论》分开来讲的两大内容。先看暂时的菩萨地。暂时菩萨地分两部分:分别说十地和诸地功德。分别说十地又分成三部分:极喜等五地、第六菩提心显现地、远行等四地。我们先看极喜等五地。五地中我们先看第一菩提心极喜地。

  第一地极喜地的科判中,分为宣说一地、结尾本品。宣说一地又分为略说本地、广说功德和结尾。我们先看略说本地。

  略说初地

表3-2 第一菩提心极喜地纲要
表3-2 第一菩提心极喜地纲要

  初地的第一首颂词是:

  佛子此心于众生,为度彼故随悲转,

  由普贤愿善回向,安住极喜此名初。

  本颂对应的《入中论自释》内容,参见《入中论导读》75页。月称论师说:

  前已敬礼缘生缘法无缘大悲,今为宣说菩萨十种菩提心之差别,先依第一菩萨心说,颂曰……

  接下来就是以上颂词。本颂在科判中,属“略说本地”。

  略说本地有三个内容:第一解释为什么称为“地”,第二说明菩萨的地次为什么分成十种,第三说明什么叫做“菩萨”。

  为什么称为“地”

  下面的学习仅看《入中论》的颂词是不够的,最便捷的方式是随着《入中论自释》向下学习。月称论师说:

  菩萨无漏智为大悲心摄持者,得名曰地,

  菩萨十种地中的“地”,是指各阶段菩萨的智慧得到大悲心摄持以后便成为“无漏”,所以称为“地”。“漏”是指中间有散失,或所积累功德还不够坚固、圆满,“无漏”是菩萨的所有功德都得到圆满的保护,并且能向下推进。

  这里有几部分的内容,我们要拆解开才能知道。

  首先是大悲心。前面说了大悲心的功能非常特别,需要一点点了解什么是大悲心。从凡夫到佛果都是由大悲心来摄持,而大悲心本有的特性是什么?是不是我们平常理解的,看到乞丐或值得同情的人而生起的慈悲心?这算不算大悲?

  学大悲心,我们先当了解“心”是什么。弄明心的结构以后,我们就能清楚了知所谓“十”、“地”,还有“菩萨”的这些称谓。关于“心法”,要了解大悲心的“心”,我们可以借助《入中论》学习结构之外的一些常识。

  认识“心”法——五蕴原来是心法

  首先关于五蕴。人们平时所理解的“心”,基本在五蕴范畴之内。我们首先确定心法在色、受、想、行、识中的关系。其实,这种关系像芭蕉树的主杆,层层剥皮之后并无核心,空洞无物。看下面的图示:

图 3-1 心法
图 3-1 心法

  如果不用图表的方式,我们很难理解色、受、想、行、识。几乎每部佛经都会提及这一套专有名词。释迦牟尼佛在印度传法时期,这套专有名词与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一样,都是当时印度教、耆那教等其他教派已熟悉运用的词汇。更精确地说,色、受、想、行、识这套术语不是佛教的专利,释迦牟尼佛是借用先前其他教派的词汇来表达佛门的观点。而以后就一直沿用下来,以至于现在很多人不知道其他宗教还有这样一套术语,还以为只有佛教这样用。

  有一种可能性:如果我们对色、受、想、行、识理解得不够正确,有可能又回到了以前外道的知见中去。据目前的情况看,对色、受、想、行、识这套词汇的用法,多数是不正确的。那么怎样理解才算正确?

  这套词汇所表达的是“心法”,是心的特徵、心的法度、心的特质,这就是它的定位范畴。

  这不是简单的定义——说它是“心”法,那就不是“色”法。回过头来看,“色”是什么?五蕴的外围是“色”。我们通常解释佛经,都把“色”理解成物质,认为实有的、固定的、有障碍特徵的东西就是“色”。但如果色、受、想、行、识都是心法,那就说明“色”不是心外的东西,也否定了它的物质性,否定了它是实有的,或者是有障碍的,也就是说色、受、想、行、识全是概念。

  这样可能会给我们一种颠覆性的恐惧:既然连色都仅仅只是心法,那色、受、想、行、识到底是什么?我们眼见的外部世界到底是什么?自然科学界这么拼命地宣扬科学研究、实物研究的各种成果,而我们如何来理解这个世界?我们既然是来学习中观见,就一定要直白地了解佛当年的本意。释迦牟尼佛创立佛教的本意并不仅是挪用当时一些外道的概念,或让我们也跟着外道学,我们要学的是诸多观点中特定的佛法的部分,有利于成佛的那部分。

  既然是心法,我们应如何看待?

  首先是“色”。我们常将“色”理解为一个“有障碍”的色:红、黄、绿,这些是颜色的色;硬的、软的、热的、凉的,这是固体、液体的色,各种各样的色。那么,物质的世界是原本就有的,还是因为我们确定理解它有以后才发现它的各种形式?它的初始存在是因心而有,还是因为它先有才有我的心?

  凡人的观念是“世界先有,我心后有”,但依月称论师的观点,这是错误的,得反溯回去,心和世界是同时相对应产生的——当心确定世界的存在性时,它才能存在;否则,如果心对于外部世界没有产生“所知障”,它就没有。有障碍,这个障碍是什么?叫做“所知”。

  这有点玄妙:你发现它“有”的时候它就是你的障碍。归根结底,它就是一个概念。我们知道有个东西,那么此物便是我们的一个概念而已。它到底确定真实有、还是确定没有?我们的判断方式是去摸一下、看一下?或者尝试一下、跟它碰一碰?我们有了觉知就确定它为有?但是判断方式,也都是依我们的概念而确立的。暂时先了解另外的一套判断方式,然后再来进行对比。

  “色”是物质性的、有障碍性的那部分。

  再进一层,“受”的部分。既然概念产生了,这个概念对我的影响,我领纳了这个概念,就是“受”。

  “想”的部分,是对于领纳进来的事物,我们加以“分别”。

  “行”的部分是“在持续着”。

  “识”是我们根本心体的层次。

  认识“色”法

  色、受、想、行、识都是心法,那么佛经中到底是怎么确定色法的?无论何种事物,我们总愿意找到它的最小单位,作为它“存在”的认识依据。在佛经中,对于最小的单位有一个判断方式,就是把它进行时间和方位的划分,只要能用前后、左右的方位划分开,它就一定还可以再分,这是常用的判断方法。在划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世间物质没有划分不开的,凡有形的都可再分。如果没有一个划分不开的东西,就不能确定色法是实体上“有”,因为缺少存在的基础依据。

图 3-2 色法
图 3-2 色法

  人的认识是多方面的——上可以达天堂,下可以通地狱,所谓“邪见道路无边际”——在此种情况下,依二乘人的观点建树色法概念,立“地、火、水、风”。这原本是二乘人的“大种性”概念,简称“四大种”。

  常人理解的“地、水、火、风”容易有问题。比如人的身体,会认为骨骼、皮肉这些比较坚固的部分就属于“地”,汗水、血液这些液体的是“水”,有热量的部分是“火”,呼吸、身体气脉中的气就是“风”。若回到《入中论》的框架中,这些理解仍存在问题。

  其实,每一事物,其最小单位皆由地、火、水、风构成。也就是说:任何一个水分子都是由地、火、水、风四种元素构成的,比水分子再小的单位中也都有地、水、火、风;我们所认为坚固性的物质中任何一部分都有地、火、水、风,任何一个火中也都有地、水、火、风;水中一定存在着火性,火中也一定存在水性,这是相互摄入的道理。地、水、火、风的性质,就像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晃荡,形成了各种“类似”的幻相。这是二乘人如此了解世界。现前看到的这个暂时世界,被月称论师直接否定,说这外部世界实际是虚假的,不是真实存在。

  但月称论师把它分成两部分:在凡夫的境界中,这种存在虽然不如理想般的正确,但要暂时认同它,还有法规和世间伦理需要遵循;但从理想而言,这些境界必将变成佛经中所说的如来藏清净名言。“清净名言”就是清净的、干净的世俗社会,“干净的世俗社会”在佛经中是用佛的“净土”进行诠释的,譬如十方的佛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东方净琉璃世界等。

  色法和心法若以刚才的方式来理解,会觉得平时很多概念是与之相冲突的。色、受、想、行、识在现实的生活运用中,佛经将之譬喻为芭蕉,层层向内剥,剥到最里面的时候,发现原来是空心的,实际上什么都没有。

  但我们会认为五蕴有严谨的结构,从对物质的理解到对心的理解,到对念头、持续的行为的理解,会认为各种理解很真实。于色法的理解也是如此,会认为物质是坚固的、是存在的,而这些物质都是由地、火、水、风的四种概念构建的,地、水、火、风的四概念也没有分不开的自体。所以实际上就是如此:由地、火、水、风构建了很多小的概念,由小的概念又集合成为大的概念。

  “心”和“色”的关系

  心和色最后就形成了这样的关系:

图 3-3 心色互起的概念
图 3-3 心色互起的概念

  心和身、身和外境、心和外境,形成了这样对待的关系。

  心和身之间在发生关系的时候,“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形成了。并不实际存在的心法,在行使执著的过程中,依附于正报中的某个实体,形成了我们的一种“根”。

  比如眼根,其实是“能见的心法”附着在眼的色法上,就认为眼根形成了。在大乘佛法看来,眼根是全然不存在的,它只是众缘和合,使眼物质产生了类似于“我在看到东西”、“我在捕捉影像”这样的功能。事实上,外境的色法是心造的,而根也是心造的。因为心执著于身,便觉得根形成了:眼睛的根形成了,耳朵的根形成了,鼻子的根形成了,舌头的根形成了,念头的意根也形成了。

  根和外境之间、心和外境之间也都会发生关系。

  当心和外境发生关系时,十二处形成了。心执著外境便形成了十二处,在六根的基础上,用六根执著六尘,称作“十二处”。比如眼执著于色,这就形成了两种处:眼处和色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由六种根对应着六种尘,这就是十二种处的来源。

  当身和外境发生关系时,十八界形成了。当六根和十二处形成后,不仅识对于境在发生作用,识对于根也在发生作用,根对于境也发生了作用,这就将十二处的两组关系变成了十八界的三组关系,因此形成了十八界。意识在发生关系,色法也在发生关系,根所在的色身与外境也在发生着关系。比如眼睛的色法、鼻子的色法跟外境相应的部分在发生关系,这样比十二处又多出了一组,共有六类,这就扩充成为十八界。

  《心经》中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对色法的说明。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它们都空,即说“十二处”是空的。如果用身、心、外境的三重六种对应关系来说明,就是十八界空。色、受、想、行、识是空,是五蕴皆空,地、火、水、风空是色法空。我们所说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六根,其实都没有实体的对应关系。

  实有还是不实有

  以上这些概念,三转法轮中的讲法略有不同。比如初转法轮时,佛陀应用刚才所提的所谓“外道概念”时,会说“我有眼根,我用眼根来看;我有鼻根,我闻到香味了,我闻到臭味了”。释迦牟尼佛还确定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大都真实有。

  既然真实有,那么释迦牟尼佛在认为本来没有的事物上建立这些“有”,目的到底是什么?目的是让人对生命的认识产生条理。这些名词乍听起来可能会觉得有些繁琐,但它是一种理解方式。连释迦牟尼佛都运用这种方式,它在有为法中是有用的,这样的理解有助于学习后面的道,尤其当我们将初转法轮的核心法要“苦、集、灭、道”确定过后,即使将根、境、识都确定成为“实有”,它也不错。

  因而初转法轮没有像我们奠定中观见时这么严格。那时佛说“眼、耳、鼻、舌、身、意”都是实有的,“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实有的,十二处、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五蕴、四大都是实有的,而且不像我们理解得这么深,不会说每一个极微的事物中有四大。那时释迦牟尼佛曾说“我的骨头就是地大,我的肌肤就是地大,我的身体的冷和热属于火大”,也随顺世间人的说法。

  为什么要随顺呢?因为这样随顺,佛才是众生的同行者,凡夫不会觉得他离自己遥远,才会逐步跟他学习佛道。大致上可以判断:初转法轮所说的佛道是降格的说法——把真理的格局降低到实有的层面。依初转法轮的主要教典成立的宗派,几乎就是根本说一切有部。比如,五百尊者结集造《大毗婆沙论》,这就形成根本说一切有部的理论框架。

  但是,即使根本说一切有部的理论框架已非常扎实,后来形成的经量部还是出现了反对的声音:“你们说地、水、火、风实有,但我亲眼看到佛经中说地、水、火、风是如幻的,如影像一般,并不真实存在。你们说因果实有,因也有实体、果也有实体,所以实在地造因,实有的果报就产生了。但是在初转法轮快结束的时候,我亲耳听到佛说因果是如幻的,地火水风也是如幻的,我发现了相反的说法。”

  后来,经量部的知见与根本说一切有部产生区别。绝大多数观点相同,但讨论到实体事物本性等关键之处,出现矛盾,两边开始争执。

  有部和经部的争执,后来发展到什么程度?一群年老的比丘维护根本说一切有部,其中还有证阿罗汉果位的人。经量部的一群年轻比丘们与他们意见极其不合。这群比丘就说:“有部的那些老比丘,观点已经过时。佛经中所讲的并不都像他们说的那样,但他们执著观点而不发展整个僧团,我们来开始发展吧!”年轻比丘们就四处弘法,扩大弘法范围。老比丘这一边就说:“现在年轻人都走向社会,跟社会适应就是随俗,我们还是坚持在深山修行吧!”他们仍坚持山居僧团的刻苦修持。

  佛教虽然分出二十部派,但因根本说一切有部和经量部最有代表性,故而下面学习只以讨论此二派为主,相对简单,也易于理解。

  虽然佛陀于初转法轮时确定身、口、意暂时实有,但如以上所分析,五蕴是心法;四大表面是色法、实际也是概念,也变成心法;身心和外境的关系,表面上是色,实际也是心法。

  在此情况下,我们应当回头了解“心”是什么。我们说了这么多,了解了四大、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都是为说明一个“心”字。

  “心”到底是什么

  “心”到底是什么?首先,心到底是不是实体?从上述心、身和外境的关系看,当身和心之间建立矛盾关系时,眼、耳、鼻、舌、身、意就出来了;当心和境建立矛盾关系时,十二处就出来了;十八界也如此。

  一般人的概念是“心色之间相互执著”,但当它们都是心法的时候,“心”和“色”是同时生起而产生的概念。色受想行识其实缘起于外道概念,对我们有个提醒:心的自体能不能找到归宿,能不能找到所在?

  当我们从色往里剥“芭蕉”,把色这一层剥完,发现它没有实体,它只是领纳(受)的时候产生的概念,自然会想到,只有“想”的部分,才是它的源头。

  当分析“想”的分别念时,发现只有一个特性能令此分别念存在,那就是“持续”。而分别念持续的本身是“行”,它的作用就是不间断,没有什么别的,要保持“行”的“作用”,根本上还是要有“识别”的功能存在。

  而识别的功能没有任何实体。

  可见,心没有自体。那“我”是什么?当心都找不到自体时,“我”便只能是错综复杂的习惯打造的概念。这是“心”的结论和“我”的结论。

  那么大悲呢?心虽然没有自体,但我们是不是很清楚它产生过功能?它不停地起作用。大悲是让我们“心”产生无所不在功能的作用。所以大悲并不仅是我们平常理解的慈悲或善意,而是“功能”。“无所不在”是说周遍一切处,意识指向哪个地方,它的能力就指向哪个地方。大悲,就是心产生的作用。

  从心到外境,从凡夫到佛,关键就一个词——作用。把“大悲”和“心”连在一起成为一个词——“大悲心”,那就是说,一种没有实体而有作用的功能。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学问,也是将众生从凡夫推到佛的一件事(见表3-1 大悲心)。

  月称论师说,没有实体而有功能的正念就是中观见;而且还说,因为大悲的原因所以著作此论。可以说,月称论师是为阐述中观见而著作此论,也可说就是为让我们明白没有实体而又有作用的功能从何而来,而著作此论。大悲心不是一般的悲情或伤感,不是某种普通的意愿,而是无实体而有作用的心的本质能力。

表3-3 结论
表3-3 结论

  了解了大悲心,向下学习就容易了。因为诠释大悲心,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曾产生过辩论。有人认为大悲心应该是慈悲的心念,即使是有心念的思想,也可以说是大悲心。但汉传佛教的祖师们否定这点,尤其《大乘起信论》,说大悲心、菩提心是指光明,不应用普通的携带分别念的知见诠释大悲心。

  什么是“菩萨”

  从此由得彼心故,唯以菩萨名称说。

  翻开《入中论导读》第77页,《入中论自释》第四行:

  若时趣入初极欢喜地,颂曰:从此由得彼心故,唯以菩萨名称说。

  这是关于“菩萨”这个概念。

  得彼心者,毕竟超过诸异生地,唯应以菩萨名称说,不可以余名称说,已是圣者故。

  第一讲阐释过,“异生”是指不得圣果的凡夫地众人。“异生”和“旁生”不同,我们不要混淆。“旁生”是指存在于这个世界的“非人生命体”,以动物为主;“异生”指人,没有圣人果位。进入极喜地的人,“唯应以菩萨名称说,不可以余名称说,以是圣者故”,因为他们已经是圣者了。

  般若经二千五百颂云:“菩提萨埵,是随知萨埵之增语。谓能随知一切诸法。云何而知?谓如实知无实、无生,亦无虚妄,非如异生所执所得,故名菩萨。所以者何?谓菩提不可执,菩提不可作,菩提不可得。

  有造作、有所得,那与菩提无关了。例如说:“我们现在来为天下的众生发菩提心吧!”这是句很好的话,但这话会不会有问题呢?

  善勇猛!如来不得菩提,以一切法不可得故,一切法不可得故名菩提。如是乃名诸佛菩提,非如言说。善勇猛!若发菩提心——

  重点看这一句:

  谓吾将此心发菩提心——

  看来月称论师知道我们这个念头啊!拿这个分别念所起心来发菩提心,

  及于彼菩提发心——

  对于佛的菩提发心,

  执实有菩提者,此不应名菩提萨埵,应名发生萨埵——

  月称论师还是给了它一个名字:“发生萨埵”。

  何以故?以执有生,执有心,执有菩提故。”

  月称论师严格坚持前面所谈的“心法和色法无实体”的正见:如果你确定菩提心是发得出来的,就不得名为“菩提萨埵”,可以名为“发生萨埵”。到此,辨析正见至极重要。很有可能,我们心念中发了好大一个“菩提心”,还认为自己与佛菩萨好“相应”,但回头发现这是个邪见。这个功德可能靠不住。这就是问题啊!

  又云:“菩提无相,离相自性,如是随知乃名菩提,非如言说。

  知道自性是什么,随知(随所因缘而了知)其性为真实有还是不真实有,这样的人才能被称为真正的菩萨。前面探讨过,我们通过辩论可不可能成佛,虽然是间接的,但是真有这种可能性,为什么呢?因为相似的菩提正见全都由这种辨析而来,只有通过这样才能理清内心邪见与偏执。带着这些执著所作的发心,即使辛苦,也只能种未来因缘,现在不得名为“菩提萨埵”,而是“发生萨埵”。

  善勇猛!了知诸法故名菩萨。

  对诸法有所了证、有所明知,才能称为“菩萨”。这是月称论师直接援引佛经进行诠释。单独抽出这些语句,也再次提醒我们:什么是菩萨?知道一切法无自体。

  也就是说,虽然现在的修行还不大好——心里可能还会有个结,一杯水来了还是觉得是其为实有——但学习《入中论》以后,心里就确定了方向:即使暂时感觉有,但相信佛说它是无自体的;即使现前感受上无法直接认同,但将其当作生命理想。这就是我们的修行!

  这种观念是有意义的,这样就已进入“菩提萨埵”的范畴。不败尊者对修行的概念进行诠释时,说了几个名词。其中之一称作“观察”,即刚才学习、讨论和分析的全过程。在“观察”之后又说了“观察修”,我们在进行激辩,在清理错误见地,在确立正确见地,确立什么是我们该信的。此过程可定义为“观察修”,这已是修行。

  修行的价值是什么?它不能直接证悟胜义谛,但允许证悟相似胜义。相似胜义不仅是思辨的结果,也是一种证悟。如云:“内地所说的禅宗为什么有悟道与证道之别?”与这个概念有些类似。相似胜义的确立,实际是对人生、诸法不实有的确定。

  有了此种确定之后,对法、对事物的认识,不需要再详细分析,已不会执著其真实。这已然是一种证悟结果了。其实,通过分析和辩论即可达到这种证悟的结果,还不一定非要通过特别严谨的打坐参禅,用功入定。其实苏轼“人生如梦”这句话,是有见地的。我们要看一看前人言论中哪些是于道有益的,如法者不妨应用。

  了解这些以后,学习菩萨的第一地就会很顺利。回顾前面科判,宣说一地和结尾本品。宣说一地中分成三部分:略说本地、广说功德和结尾。

  略说本地的颂词是:

  佛子此心于众生,为度彼故随悲转,由普贤愿善回向,安住极喜此名初。

  略说本地,首先是解释“地”是如何来的。

  “地”是功德不会再遗漏。用了“地”这个词,就像地藏菩萨,大地是生长一切,不是漏失一切。我们说“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但地上的水有没有漏掉?没有。我们泼出去收不回来,那是因为地在承担。会不会说地里的水也漏掉了?一定不会。地里的水不会马上消失,地会承载。各地的智慧为大悲摄持而变成无漏,就称为“地”。《入中论自释》云:

  是功德所依故。

  功德要依靠“地”,不会漏失大悲才称得上“地”。任何功德都要依靠大悲方能获得坚固。大悲到底是什么?大悲就是前面所谈到的一种无实体而又有作用的功能,这种功能是佛给凡夫的作用,也是我们学佛趣向于佛果的作用。平常所理解的大悲心好像是菩萨慈悲我们凡夫,其实大悲心是菩萨对凡夫所起的作用。譬如“千处祈求千处应”、“千江有水千江月”,这就是指大悲的特点。作用,它不是情感,而是这种功能的周遍性、无处不在,这才是大悲心。

  再看下面:

  由功德数量,神力殊妙,布施波罗蜜多等增胜,异熟增长等展转上进之差别,安立极喜地等十地差别。

  这里,我们要学习“增胜”这个词。可将“增胜”拆解成“增上生”和“决定胜”两个词。“增上生”指不停地上升;“决定胜”指确定地超过了、产生决定,即是有一个确定不退转的果位。我们的修行是有意义的,因为在增上生,向上提升;我们的修行是有成就的,因为有“决定胜”,不会一下就退到一无所有。《入中论》也可以说是一部凡夫修学“增上生”与“决定胜”的论典,让自己不停增上,乃至获得一个确定的成果,不再退转。上进过程中获得了初地菩萨果位。

  菩萨地次分十种的原因

  将“地”确定为十种,是因为参考其他典章。月称论师在《入中论自释》76页说:

  如声闻乘由向果差别建立声闻八地,如是大乘亦建立菩萨十地。

  为什么把地次分成“十”?乃由声闻的原因,参考了声闻的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之向果差别。

  阿罗汉的四果是一个非常严谨的证悟过程。《俱舍论》将四种阿罗汉果分成初地到八地:首先是有初果向(第一地),然后才有初果(第二地);同样,有二果向才有二果……

  从初果向的起点到初果又分为十六个刹那。第十五刹那,相当于初果向最后一个次第——阿罗汉的证果十分严谨规范,就像在一念之间。第十五刹那就像是菩萨道的顺抉择,在抉择和证悟交接的部分(即前面所说的观察修和后面直接证悟间交接的部分),如同顺应抉择力量,瞬间获得果证,证悟得道了,思辨过程转成了真正获得受用、产生觉受的过程。

  第十六个刹那就是初果。前十五刹那是预流向,也称为“八人地”。八人地,用来形容证悟初果的前面相邻那个部分。在菩萨道中,证入初地前称之为“加行位”。

  加行位和登入初地之间有一个差别,上次在说无缘大悲时,有这样一个问题没有提。阿底峡尊者有一位老师,在修习大悲心与菩提心的时候作布施。有人提出要求:“我现在得了重病,必须要活人的肉,而且要修行非常好的人新鲜的肉。”老师当时就说:“就割我的吧!”于是来割他的肉。等割完以后,那个人拿着肉做药治病去了。

  但他自己难过得很,晚上疼,受不了,翻来覆去,最后想:“我就是再怎样挣扎也不解决问题,像我这样受苦的又不只一个。”他想到地狱众生更苦,那种苦肯定比自己目前要更难熬——自己的苦还有办法麻痹一下;但是地狱众生,即使一刹那之间受的苦,也比自己一年受的苦还要多。

  如此思维时产生了慈悲心,而且悲心十分强烈,观音菩萨瞬间化身成一位白衣大士,来到面前对他说:“善男子,你因念地狱众生苦而大悲心增胜,现在你身体即将平复如初。”说完,他的身体平复如初,痛苦消失,同时登入初地,证悟了初地菩萨果位。

  因此,当一位修行者处在加行位,没有登入极喜地时,如果修行布施,还有一定障碍。比如布施身肉时仍然会觉得痛苦,这时需要正念受苦众生而发起更加勇猛的大悲心,才能脱离这种痛苦,登入菩萨初地,否则依本论典建议,未登入菩萨初地就不要作那种布施。布施还是有“界限”的,没有登入菩萨初地不要施身肉,而可以做外施(用财物、房产、卧具、医药之类布施)。

  初地菩萨功德之自续功德

  解释完菩萨的名义、初地菩萨的“地”和地次划分成十种的原因后,我们进入后面颂词:

  生于如来家族中,断除一切三种结,

  此菩萨持胜欢喜,亦能震动百世界。

  从地登地善上进。

  往下的学习要经常对照科判表来看。略说本地以后,是广说功德。广说功德分成三部分:自续的庄严功德、他续的超胜功德和胜一地功德。

  自续庄严功德,是在自己的身心相续中修行,此行为成为初地菩萨的庄严(佛教有一个名词叫“相续”,就是说我们的身和心在持续,生命在延续,业也在延续,思维也在延续)。自续庄严功德分成三部分:第一是得具名义功德,第二是得生家族等功德,第三是灭尽恶趣功德。

  “得具名义功德”,就是“从此由得彼心故,唯以菩萨名称说”,亦即只能以菩萨的这个名称说。

  “得生家族等功德”,分为五部分:“生于如来家族中”,这是第一种,种性功德;“断除一切三种结”是第二种,所断功德;“此菩萨持胜欢喜”是第三种,所证功德;“亦能震动百世界”是第四种,能力功德;“从地登地善上进”是第五种,增上功德。也就是说,一首半颂词中共说了五种功德。

  第一种是种姓功德:“生于如来家族中”。

  “种姓功德”,菩萨的种姓发生改变。这里并不是说真的改名换姓,而是说已生如来家。就像一个爬山的人,跋山涉水地想见大海,在远山的时候,他觉得大海是没有指望的;等到了沙滩的部分,已经接近大海,就像前面所说的八人地那样;如果是到了大海边已经捧起水来,可以尝到海水的味道,乃至可以进入大海了,这就相当于初地。这“大海”指佛功德的大海,佛是在大海彼岸,而初地菩萨相当于已到海边,直接涉水,品尝了海水味道。

  这时的菩萨,所见到的所有事物,所有现象界的本性与佛的世界是相应的,与佛的说法是相应的。佛说“一切法无自性”,初地菩萨的所见也是如此。因为根本知见变了,这位菩萨“生于如来家族中”,他已经生入如来家。

  “生入如来家”是要有所保障的,也就是“没有再返回三种恶趣的恶业了,永断三途”。我们认为现实社会是六道轮回,有三种善道、三种恶道,但对初地的菩萨而言,他们永断了饿鬼道、地狱道和畜生道,即使来到这个世界,在其境界中也没有地狱、饿鬼、旁生。

  为什么他们的世界就能完全没有?因为他们真正“永断”了。这个“永断”并不是清辨论师说的“外境依然如故,佛果在内心证”,真正证悟初地菩萨的果位一定是心和外境同时证悟的,当内心永断恶趣种子之后,外境三种恶趣的现象界也就相应消失。

  地藏菩萨发愿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样的愿望、菩提心在产生时,实际已没有地狱。初地菩萨就已彻底永断三恶道,地藏菩萨是示现成十地菩萨的形象来发愿,根本不会有三恶道的现象界。他说度尽地狱的众生,其实在说话的当时就没有地狱的众生可度。学习到此应该知道这个道理,以后我们读诵大乘经典,就知道菩萨站在一个什么境界上,说什么样的话。

  第二种是所断功德:“断除一切三种结”。

  此时已现见人无我,可以断除三种结症:萨迦耶见、戒禁取见、疑烦恼见。

  “萨迦耶见”有多种翻译,可以称为“身见”,就是对身体的执著。但是翻译为“对身体的执著的见解”时,对于“我见”的部分无法兼顾。综合考虑身见、我见、坏聚见几种翻译,还是按照梵文的音译进行翻译比较好,所以就音译成为“萨迦耶见”。

  “戒禁取见”,就是外道不合理的戒也遵守的见地。比如说,涂灰外道就认为裸露全身、上上下下涂满了灰,这样可以修行,而且能得道;持鹤戒的外道,认为保持一只脚立在地上,其他的手脚都上扬,这样长时间就可以得道;持牛戒的外道,认为天天直接吃地上的草就可以得道;持苦行戒的外道,认为用铁钩在身上穿刺、把身体钩起来,这样受苦就可以得道;持火戒的外道,跳到火堆里去烧烤,认为这样可以得道;也有外道用各种蒺藜、用各种针和刺来刺伤身体,认为这样可以得道;现在印度有大量的沙门团,认为抽大麻有益于禅定,而且可以得道。这样的各种非佛戒的戒,称为戒禁取。

  “疑烦恼见”,“疑”是怀疑佛说法。比如《俱舍论》中说“佛说三界皆苦”,是否悲观消极?佛说解脱之道,是否真有解脱可得?总之是对佛所说的法生起不必要的怀疑,如果内心犹疑不信,则不会依教如理修行。

  有了这些见解以后,因为与佛戒不相应,也不能增上佛地的功德,不能向上提升。所以,初地菩萨断除了这些,才能顺利地上进。

  第三种是所证功德:“此菩萨持胜欢喜”。

  以前的修行,十分艰难。其实凡夫修行,才是真正最艰难的,而到了菩萨地,登入菩萨初地已经断除恶趣、断除一些根本的恶种子后,修行反倒是顺利了。所以,此时登入初地的菩萨生极大欢喜,此种欢喜会胜过后面几地的菩萨——并不是说后面几地菩萨法喜不如他,而是因为他彻底脱离了根本痛苦,所以生极大欢喜,欢喜初生,故胜过其他。

  第四种是能力功德:“亦能震动百世界”。

  这一地的菩萨,只要有震动世界的想法,就能应用现在对于世间理解的神通能力,在一念之间让一百个世界发生震动。不过不会像汶川地震那样产生破坏性,这种震动是安全的,可以刹那之间震动一百个世界。

  而且,初地菩萨还可以从一个世界出、进入另外一个世界,再又从另一个世界出、进入下一个世界,从净土出、进入恶浊世界,从恶浊世界又进入净土世界。循环往复,逐个进入一百个世界。一百次的出入,他只要一刹那的时间(一位勇士用刀把五百片叠放的树叶劈成两半,刀口经过任何一片树叶的时间就是“一刹那”)。

  有人问:“初地菩萨可不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他往生任何世界都可以。初地菩萨可以一刹那之间往返出入一百个佛世界,而且他可以选择去或者不去,或者去了又回来。

  第五种是增上功德:“从地登地善上进”。

  “从地登地善上进”就是从这一地再登入其他的菩萨地会非常顺利,跟任何凡夫的修行过程都不一样。有佛经里说,从初地菩萨登入十地,最快的只需要七天就可成。      

-----------------------------------------------------------------------------------------------------------------

更多明贤法师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