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贤法师:佛宝论 45、梵衍那的巴米扬大佛
2014/9/3   热度:443
明贤法师:佛宝论 45、梵衍那的巴米扬大佛 巴米扬大佛 在克什米尔以西的阿富汗境内,曾有一个国家叫梵衍那,地处今天的巴米扬地区。巴米扬是阿富汗著名的佛教圣地,巴米扬省的首府,位于中部巴米扬河谷。这里是兴都库什山的重要关隘,南北商旅的必经之地,也是佛教徒的朝圣之地。 法显大师和玄奘大师都曾朝礼梵衍那国,并在各自的著作中留下了生动记述。《大唐西域记》说梵衍那“多小川泽”,“众池澄碧,林树青葱”,“王城东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光晃耀,宝饰焕烂。东有伽蓝……伽蓝东有鍮石释迦佛立像,高百余尺”。鍮石是一种矿石(一说黄铜),产于波斯国,像黄金一样不会发黑。用鍮石塑造的佛像非常庄严。 巴米扬海拔2591米,群峰终年白雪皑皑,夏季凉爽宜人。市区西南的斑迪·阿米尔湖由五个小湖组成,湖身狭长,从飞机上俯瞰整个湖区,好似镶嵌在崇山峻岭间的宝石。 这里是佛教造像的盛地。东北郊外的山崖上遍布6000余座大小石窟,窟内雕画着数以万计造型生动的佛像和壁画,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佛教石窟群,石窟群中有两尊傍山巨佛,以浮雕手法雕成。东大佛雕凿于公元5世纪,高53米,体态丰满,颈部粗壮,身体比例匀称;通肩式大衣轻薄,衣纹线分布均匀,赤足而立,没有台座。西大佛雕凿于公元1世纪,高38米,头、颈、躯干和四肢略显粗壮;通肩式大衣有多重衣纹,颈胸间尤为密集;脸型方正,颈项垂直;肩部平直,胸部挺阔。佛像的两侧均有暗洞,洞高数十米,可拾级而上,佛顶平台可站立百余人。两尊大佛气势宏伟,端严温和,令世人无不赞叹崇敬。 然而由于地域、文化和战争的种种原因,石窟在建成后的千百年中,经历了无尽的风雨沧桑。历史上有记载的大规模破坏,前后共有四次。第一次发生在公元8世纪阿拉伯帝国军队征服巴米扬期间;第二次是在13世纪初,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踏上了这块土地,巴米扬石窟没能躲过这次战火的劫难,城陷寺毁后,石窟已面目全非;第三次是在19世纪,占领巴米扬的英军炮击了两尊大佛,从此他们肢体残断,满目苍夷。而在21世纪的第一个春天,两尊大佛再次遭到了塔利班武装的炮轰。原本千疮百孔的佛像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只剩下佛形的洞窟默默地矗立在风沙中。 最危险的地方往往是最安全的地方,而崇尚和平之处却常常被战火和硝烟缠缚。历史总是以这样的方式将这种两面性呈现给世人。贵霜王朝尤其是迦腻色迦王统治时期,梵衍那是受到佛法恩被的地区。这里“伽蓝数十所,僧徒数千人,宗学小乘说出世部”,人民“淳信之心,特甚邻国。上自三宝,下至百神,莫不输诚,竭心宗敬”,当地三处风格多元的佛教石窟使得萨珊王朝、东罗马拜占庭艺术和吐蕃、吐火罗的文化要素在此浑然一体。这里的佛教也对汉传佛教及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魏晋时期来自大月氏国的高僧支谶、支曜、支亮、支谦等把大量佛经和优美翻译带到了中国;犍陀罗造像风格传播到这里后,也影响了西域及中原地区的石窟造像……这里又是兵家纷争之地,政权更迭,战火常燃。随着嚈哒人、阿拉伯人、蒙古人的相继入侵,梵衍那的佛教在寺院倾颓和佛像毁坏中销声匿迹。 巴米扬大佛被炸当晚,我与四位同参共同组建了“佛教造像基金会”。这个基金会虽然没有做出杰出的事业,但当时愿望是非常清净的。
---------------------------------------------------------------------------------------------------------------- 更多明贤法师佛学内容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