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尊法师生平事迹


2014/9/8    热度:784   

法尊法师是五台山现代著名高僧、佛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法师两度入藏,遍访名师,广学经论,译经著书,为汉藏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法尊法师还特别重视僧才的培养,从事佛年,为佛教培养出许多解行并重的僧才,从而形成了一套佛教教育思想。

古人曰:“地不自灵,因人而灵;物不自胜,因人而胜。” 五台山之所以历经千余年佛法不断、香火鼎盛、名闻中外,多得力于历代高僧的苦心经营和弘法布道。法尊法师就是出家于五台山的一位现代著名高僧、精通汉藏的佛学家、卓越的翻译家。他用毕生精力为汉藏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生平事迹

法尊(1902—1980年),俗姓温,名庚公,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十二月十四日生于河北省深县南周堡村。因家境窘困,仅读小学三年就辍学。1919年来到保定学徒做皮鞋,但因长期患病,手艺无成,眼看自已谋生无望,前途渺茫,心里焦虑不安,再加上他目睹了生意场上的尔虞我诈和手艺人之间的明争暗斗,因此整天闷闷不乐,产生了一种厌世思想。于是,在1920年春末,他来到了峰峦叠嶂、苍松翠柏、花繁草绿、泉涌溪流、梵宇林立的清凉圣地五台山,顿觉心明澄净,愉悦轻松,真是静修安身之佳地。他怀着充满法喜的心情,投奔玉皇庙瑞普(法名觉祥)师座下披剃出家,法名妙贵,字法尊。从此,法尊法师步入学佛诵经、翻经著书的释家道场,为中国佛教史上谱写了辉煌一页。

玉皇庙,即为现今的普化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南1公里处。它背靠青山卧佛,面临清水梵仙,周围杨柳婆娑,绿草如茵,山花烂漫,鸟唱蝶舞,是五台山鲜有的一处山光水色、景色宜人的风水宝地。该寺创建于明代,初名帝释宫,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被道教所占,改名玉皇庙。清中叶,玉皇庙又成了五台山佛教寺庙广宗寺的下院。民国十一年(1922年)开始重建寺宇,经过12年时间,建成了规模宏大、雕刻精美的梵宇花宫,并改名为普化寺。法尊法师在这远离闹市、环境清幽的佛山圣地,跟着师父早晚念诵功课,上下午随众劳动。1920年秋天,大勇法师朝礼五台山,并于本寺开讲《八大人觉经》、《佛遗教经》,法尊法师听了大勇法师的讲经后,顿开茅塞,遂对听经产生了浓厚兴趣。

1921年春,法尊法师来到五台山广济茅蓬(即今碧山寺)参加打念佛七,之后留住此寺参学。这年夏天,听大勇法师讲《弥陀经》等,又听远参法师讲《梵网经》。法尊法师自幼颖慧,再加上他的勤奋好学,在五台山经过一年多的听经、参学,对经论中的名相有了相当理解。是年秋天,大勇法师要到北京广济寺听太虚法师讲《法华经》,恰好法尊法师这年冬也要去法源寺受戒,便随大勇法师一同来到北京,礼谒了太虚法师,并亲聆了这位当代佛教改革领袖深入浅出的讲经。期间,听说要办武昌佛学院,法尊法师十分兴奋,即去请求太虚法师批准他进武昌佛学院学习,得到了面许。是年冬天,在法源寺受戒后,即年夏,在宝华山听到南京宝华山学习传戒法。1922年夏,在宝华山听讲《天台四教仪》。冬初,入武昌佛学院,系统地学习了俱舍、因明、佛教史等,以及大小显密教义。1924年年夏毕业后,回北京参加大勇法师举办的藏文学院学习藏文。通过汉藏两个学院的学习,法尊法师不仅对汉地佛学打下坚实基础,还对藏文和西藏佛教有了一定的认识。1925年夏,由大勇法师率领藏文学院全体学僧出发入藏。在藏的9年期间,法尊法师遍访名师,广学经论,随学随译,为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的又一位佛经翻译家奠定了坚实基础。1934年夏应太虚法师之邀,回到重庆,担负起汉藏教理院的教学和院务管理工作。1935年至山西朝礼五台山及大同云冈等地后,再度入藏求学一年。1936年冬返回重庆汉藏教理院继续管理教务工作。法尊法师不仅注重佛学的传授,而且也注重培养学僧的高尚人格和严谨戒行。他对学僧主张:一智、二行。第一智者,即普通知识。第二行者,即德行。“智者,谓观师功德,不观师过,反省自身,此即是智。若但观察他人过失,而对于自己之过失,则丝毫不问。应知此种有害于正智,蔽障功德。”“行者,谓于所学之佛法,多加思惟。以及如何依止善知识,应如何修行正法。又于所依善知识,应如何生恭敬心、供养心、报恩心。于所学法,应如何生希有心、爱护心、修行心,此为我所应服膺者也。”他强调:“在人中最重者,即是品格,故以品格为基础,方能获得良好之成绩。然人品格之所以无者,大都有二种心所为之害。二种心所者,即谄、诳是也。有此二心所,则能失品格。又于此二心所中,惟谄为害最甚,用美饰悦耳之辞,矫隐自己之真实过恶,障蔽师长善友之教授教诫。有受指责,不能认过,不肯悔除。故慢诳等不及之。”他还教诫学僧严持戒律,因为“持戒为一切功德之基础,能持戒则有成绩”。法尊法师要求每位学僧必须具有三种功德:一、具足品格。二、勤求学问。三、注重德行。法尊法师以他渊博的学识,辛勤地教授,培养了大量佛界人才。教学之余,还致力于藏文经典的翻译,其译著也达到一个颇高水平。法师精通西藏语文,不仅把大量藏文佛经译成汉文,亦把汉文佛经译成藏文,为汉藏文化的沟通作出卓越贡献。1950年春来到北京菩提学会,主持藏文译事。1953年,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当选为常务理事。1956年秋,中国佛学院成立后,法师任副院长,兼授佛学课程。“文革”期间,佛学院解散后,法尊法师被打成黑帮,下放劳动。1972年,落实政策得到平反,恢复自由,继续译经弘法。1980年秋,中国佛学院复课,法尊法师任院长。同年12月14日圆寂于北京广济寺,世寿79,僧腊59。24日,中国佛教协会为其举行追悼会,赵朴初会长亲致悼辞,称他可与法显、玄奘比肩,忘躯求法,高风卓行,百代钦仰。广翻要典,续补佚篇,光大释门,增辉四化。赞曰:“象教东流,译业为先。名德四出,贤哲比肩。赵宋而后,响绝五天。雪岭继兴,法炬复燃。猗欤法师,挺生季世。抗心希古,游学藏卫。译述等身,老而弥励。法称伟作,翻传功济。法师之德,桂馥兰芳;法师之行,如圭如璋。法师之功,山高水长。典型百代,释宗之光。四害即除,法教日昌。方冀哲匠,长寿康强。盛会伊始,痛失栋梁。缅怀功德,哀思不忘!”

法尊法师的灵骨,遵照他生前遗愿,在五台山广宗寺建塔安置。该塔为汉白玉覆钵式,高6米,塔身正面嵌刻有赵朴初会长题书的塔铭“翻经沙门法尊法师灵骨塔”。2001年5月,中国佛教协会和五台山佛教协会在五台山召开了纪念法尊法师百岁诞辰大法会。

法尊法师一生译著颇丰,计有200部之多。法师显密兼通,几乎涉及到佛学的各个方面。主要著作有《西藏民族正教史》、《现代西藏》、《评藏密答问》、《答〈评藏密答问随笔〉》、《从西藏佛教兴衰的演变说到中国佛教之建设》、《西藏佛教的建设》、《读虚大师佛教革命失败史之后》、《驳欧阳渐法相辞典叙》、《驳欧阳渐辨虚妄分别》、《答威菩远佛学社驳文》、《略谈定学》、《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般若八千颂〉与〈现观庄严论〉对照科目》、《大般若经中一百零八句法简介》、《龙树菩萨的六部论》、《甘肃噶登协主却稞寺学习五部大论的课程》、《法称因明学中“心明”差别略说》、《我去过的西藏》等。

 

五明学佛网 工巧明 地理雕塑绘画建筑 历史传记农工商业书法天文舞剧哲学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