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贤法师:法宝论 第十三讲 般若相无著,“无”个什么“生”
2014/9/3   热度:210
明贤法师:法宝论 第十三讲 般若相无著,“无”个什么“生” 复习四谛与二谛 第十一讲探讨过关于四谛的问题:四谛的法要是不是万能的,是不是所有的世俗问题通过四谛都可以解决?或者说,用四谛是否可以将世俗不清净的诸法都摄持干净,是否能将我们需要的智慧都包含进去? 上次给出的答案是:四谛无法含摄净土、清净名言。 用中观的方式,“名言”常被称为“假名”,而唯识宗将“假名”称为“名言”。“名言”和“假名”在课上会经常用到,很多时候中观也延用一些唯识宗的名相。比如说,虽然中观不承认圆成实性、依他起性,也不承认所谓六、七、八识的划分,但课上也会用到这些名词。 要对唯识宗的难点进行讨论,必须知己知彼。如果不能对所讨论的宗派观点了如指掌,清理邪倒知见很难。一位好的中观学者,必须对唯识宗及大小乘各宗派非常了解,尤其学到内道大中观见,不仅要了解小乘与显教,还要通达大乘与密宗;不仅要了解其宗派思想,还要了解其修行方法。这样才能顺利学下去。 中观派用“世俗谛”和“胜义谛”的方式,摄尽世间万法。从表象看,二谛的分法似乎不允许谈清净名言,比如净土、佛功德、如来藏等问题。但“不谈”并不等于“否定”,而是在间接揭示。所以,四谛中“不摄清净名言”与二谛中“不说清净名言”有区别:“不摄清净名言”,是在否定它;“不说清净名言”,是在间接陈述。 上次说过:“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为让如来藏功德清晰、圆满地显现,必须“取乎其上”,深观空性。 如果“取乎其中”执取如来藏,表面上会讨论很多关于清净名言、如来藏的问题,但由于清理不掉浊恶的纠缠,所以得到的往往不是如来藏的功德,而是一些不需要的浊乱现象。这里说的“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可以说是第五地的核心所在,它说明白了中观学人为什么要“佛来佛斩,魔来魔斩”,为什么“一法不留”,为什么要使用那么多的辩论技巧,连净土宗的智慧也予以否定。其实,这哪里是在否定呢? 上次课提到,二谛、四谛之外,还有很多“谛”,不过那些不常用,常用的只是二谛和四谛。 概论现前地——正觉现前,现见缘起 现在进入第六菩提心现前地。先来看第一首颂词: 现前住于正定心,正等觉法皆现前, 现见缘起真实性,由住般若得灭定。 第六菩提心是六地菩萨现证的果位。 看第六菩提心的名字:“现前地”。是什么现前?“正等正觉的清净法”已现前。 “正等觉”是佛的名号,在印度金刚座菩提树下,释迦牟尼佛所亲证、所彻悟的正等觉法,已经现前了。有人可能会疑惑:为什么释迦牟尼佛成佛时正等觉法才现前,而这里第六地就能现前? 用大海作譬喻进行说明。正等觉是大海,第六地菩萨是一个入海的人,而释迦牟尼佛是一个由海登彼岸的人。佛的智慧是他们所共同经历的,第六地菩萨不仅到达海边,也是一位真正遨游在智慧大海中的修行者,最为核心的是,释迦牟尼佛所亲证的“现见缘起真实性,由住般若得灭定”,“缘起真实性”这扇大门已为这位修行菩萨打开。 颂词说,由于第五地菩萨已得到了清净的静虑波罗蜜多,所以第六现前地的菩萨得住于最胜定心,正等正觉的不共功德妙法,悉皆现前。以此为依,现见甚深的缘起真实本性。由于得到了最胜般若波罗蜜多的缘故,六地菩萨得住于灭定。 概论缘起(生成与逻辑因果关系) “缘起的真实性”并不是每一地菩萨都能轻易见到的。对于缘起,龙树菩萨在《中观论颂》中,并没有明确地说“缘起”是什么,但为了说明缘起的所在和范畴,他举了很多例子,破除修行者对于世间法的执著。 这张表,展现的是龙树菩萨为了说明“缘起”,曾直接使用过的方法。《中观论颂》的文字过于简练,如果直接阅读,可能读不出什么道理。这张表格用现代的语言,列出了其中的要素。虽然不能确定“缘起”究竟上是什么,但可整理出龙树菩萨为表达“缘起”所使用过的论理。 诸缘起法的依存关系有两大类:一是生成因果关系的缘起;一是逻辑因果关系的缘起。生成因果关系指从因到果之间,发生着出生、成功、一直到灭去的关系。 在大乘佛法中,任何法从生起到灭去,都是缘起的过程。前面使用的三十七道品与四谛法,不能泛指“一切法”。四谛法有不摄法,关于净土的智慧就没有摄持其中;三十七道品也只是修行的智慧。而“一切法”,需要包含内在的修行,外在的事物,世界的现象,人的思想、烦恼……所有事物都得包含,才能称为“一切法”。 在“一切法”的生成过程中,它们的依存关系显示着另外一种智慧。什么智慧?看表格名字:“空性正见对世间正理直接切入的关系列表”。空性智慧,已经不是圣者才能有的境界,不是用世间语言无法表述的事物。在这里,让空性的智慧直接切入世间正理,来到世间正理的范畴内,让我们可以追寻。 用现前的理性思维,可以看到一些脉络——至少从《中观论颂》中,可以总结出这些规律。月称论师在后面也会用到这些规律,说明缘起的层层因果关系:因与果之间到底是什么逻辑联系,怎样从因发展到果。 空性正见切入世间正理:缘起 生成因果关系指因与果之间彼此是生成的关系;逻辑因果关系指因与果之间是逻辑的、必然的发展关系。逻辑的因果关系范畴大些,生成的因果关系范畴稍小些。 龙树菩萨直接用世间人能理解的正理,诠释什么是佛亲证的缘起法,这是至关重要的智慧。如果不是学习到第六地,用凡夫的语言很难理解到佛的所有智慧,所以这是一个核心的章节。在整部《入中论》中,前五地加上后四地与佛地,篇幅只占全论三分之一,而讲世间正理的缘起切入的篇幅,却占全论的三分之二——整部《入中论自释》有六卷,讲这个章节共用了四卷。 龙树菩萨作了一个非常伟大的实践:将菩萨内心证悟的正理,完全用世间人能理解的方式告诉了大众。这是佛教出现于世的一个创举,没有说“这只有上帝能证到,我们就不要去揣测了”。 用的是什么方式?即便讲生成因果与逻辑因果时,方式还是“破”。不要指望给我们多少直接的正向确认,学到此时,龙树菩萨用清理邪知邪见的方式,让人树立起正确的缘起观。 “缘起观”不是特定的某件事物,而是可以应用到任何事件中。确立缘起观后,可通过这种思维方式由思维修进入观察修,进入实际的觉受或果位,这是修行路径!前面所学的初地到五地,都是在作准备,六地就要用逻辑思维的方式,有步骤地进入实际证悟。过去的论师都是如此代代向下传承,龙树菩萨这部论典的目的亦是为了这些。 月称论师谦虚地说:“我还没有证悟龙树菩萨所说的菩萨果位,用什么方式讲述这部分佛法呢?用教证和理证的办法——依于经教及正理。”“经教”是佛在经典中的言论、讲述,“教”也指祖师们或龙树等大菩萨们在论典中的讲述;“正理”是正规的理性、合理的推论。 月称论师是如此,这里也采取这种方式,依于经教与正理向下推动。 生成因果关系之一:原因与成果的关系 对于空性正见对世间正理直接切入的关系,看龙树菩萨和月称论师如何进行阐述。 在生成因果关系中,一是原因和成果的关系,二是主体和运动的关系。 首先看原因和成果的关系。龙树菩萨有譬喻:就像造一个瓶子,在制造之前,要有水、土等元素,集聚到一起造成瓶子。现在看到的圆底方口的瓶子,与原来的水、土是什么关系? 如果确定是生成的关系,龙树菩萨便说:“既是生成关系,那么现在概念中的瓶子是圆底方口的,这在过去的因中有还是没有?”没有!过去的因中,有的是水、泥土等,而“圆底方口”在以前的水土中并不存在,因此便要有很多其他条件配合,最终才能产生瓶子。 如果瓶子的因与果是真实存在的——比如,现在瓶子是真实有的,那么在因中应该存在瓶子的形象与结构,而因中并没有,其中只存在与瓶子无关的水和土。在此情况下,因中实际上并不存在果的元素。所以这个瓶子,在果中也并没有真实的自体存在。 “自体”的意思,从客观的角度讲,是独立存在、不假他方而成立的个体。但“自体”这一概念,之所以成立,往往由于主观理解。因此“自体”又表现成为因我执而存在的概念。即便是虚无假立的,人们依旧暂时确定它的存在。 那么感觉到的“自体”到底是什么?只是水、土与人在制造过程中的智慧(想要给它结构的智慧)。实际上,“瓶子”的结构是虚伪性的,不是在因中就具备了这个果,而是各种条件因缘假合的聚集,并且也不能确定这些条件就是瓶子真正的自性。 就像人的手,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哪里是手啊?其实只是骨肉、筋血等元素而已。从上面所举因与果的推理中,可以知道:当确定瓶子只是水、土、人的思维等元素时,瓶子的造型已经不是自体了,自体应是水、土、人的思维等因素。 但为什么即便确定了水土等因素时,仍感觉瓶子的自体存在?这种存在具备欺骗性、虚伪性,不是瓶子真正的属性。原因与成果关系的缘起,便是要说明这一道理。 稍经分析,便会发现瓶子的现前造型是虚伪的,其自体实际是建立在水、土和劳动等元素上的,但水、土等元素又各无自体,各自推论下去,其自体也不成立;虽不成立,但瓶子的概念、轮廓和造型仍然在心中存在。为什么仍然存在而刷新不掉?原因就是习气! 习气的清理有两种办法: 一是按照之前所讲的方式,进行加行与资粮的用功,让我们有足够的观察能力。现在清理不掉,仍有残余造型在,是因为加行功用不够、观察力量不够。眼睛不具备像显微镜一样的观察能力,只具备观察表层形象的能力,得到的形象不够真实,表象就让我们满足了。 二是利用龙树菩萨提供的正理思维方式,反复熏习,形成习惯,形成另外一种习气。此习气是健康的,若能养成,需令其越来越强大。形成此种习惯思维的愿望,称作“正法欲”。即便在《中观论颂》或《入中论》这类从头破到尾的论典中,“正法欲”也是被鼓励的。 生成因果关系之二:主体与运动的关系 生成因果关系中除了原因和成果的关系以外,还有主体与运动的关系。 《金刚经》云: 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用此说明“来”与“去”在众生表面执著形态中的虚伪性,确定所谓的“来”和“去”、主体和运动间所存在的关系也是“缘起”的,也是因缘条件的假合。主体不是真实有,而来自于运动的客体(即由“主体的运动”所构成的客体概念)也不是真实有。 这里只是大致地讲,以后会涉及具体例子。 表格是总结,先将框架提出来,便知道有哪些用途。 六种逻辑因果关系 诸缘起法的依存关系中,另一个是逻辑因果的关系。“符合逻辑”指通过严密的思维,发现有必然性。有必然性的因果属性在其中,便是“逻辑因果关系”。 第一是主体与属性的关系。 “属性”,也可以称为“形式”,或“相”。“属性”与“相”有关。中国的祖师称唯识宗为“相”宗,称中观为“性”宗,用一个字来表达意思,非常独到。 中观派用尽方法表达空性的“本体”(此处暂时借用这个词,并不表示承认本体存在,也不表示承认这个词的用法),用“性”字来定位中观派,确实很到位。虽然龙树菩萨与月称论师最终也没有说明“空性”到底是什么样的,讲的多是方法论,但别人最终还是将中观派命名为“性宗”。“相宗”(唯识宗)有很多对于心的规律和与世间法规律的分析、命名、归类、总结,条分缕析地让各种名义合法化,这个“相”便是指属性。 在《中观论颂》中,主体与属性的关系是逻辑因果关系的第一类,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类。比如,人有四相:出生(生)、长大(住)、变老(异)、过世(灭)。生、住、异、灭的过程都在人身上发生,人是主体,生、住、异、灭是人的四种属性:人出生的属性、成长的属性、变老的属性、最后灭亡的属性。 就人的主体和属性来说,如果人的主体的自性不能确定,即“他的自体是真实有的”不能确定,那么人的生住异灭、生老病死的属性也都没有真实的自性。这是主体和属性的关系。 第二是主体与作用的关系。 就像柴与火焰,主体是柴,作用是火焰,用这个例子也可以泛指很多事物。柴是主体,火焰是作用,如果柴的主体的存在性、实有性无法确定,那么其燃烧的功能与作用也无法确定。 如果柴是缘起性的、众缘和合的,那么也必须确定燃烧的性质是由因缘确定的。 第三是主体与成分的关系。 主体与成分的关系也是如此,比如手与骨肉,如果无法确定主体真实有,那么与成分的关系也无法确认。 曾有外道问佛:“佛陀啊!关于主体和成分的问题,向您提几个问题。人们都说您是一切智,您是证悟佛果的。那么,已证悟的佛果,是在您肉体之内,还是在您肉体之外呢? 或者说,肉体是在您的证悟中,还是您的证悟是在肉体中? 或者说,您圆寂后,是有一个证悟离开了肉体,还是不需要从肉体中离开? 或者说,证悟的佛果,比肉体大还是比肉体小? 或者说,您留意肉体,证悟就来到肉体;留意其他地方,证悟就到其他地方去了? 各种情况您选一种。” 释迦牟尼佛不回答他。原因就是前面说的:如果主体都无法确定它是真实有,那么与成分的关系还能被确认吗? 第四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如果主体是人,那么客体就是眼、耳、鼻、舌、身。如果主体人无法确定其实有存在性,那么客体的实有存在也无法确定,二者之间只能存在一种因果一样的联络。 因本身不实有存在,果本身也没有发生,它们之间可能会有一种逻辑关系。就像梦境一样,如果梦中人不真实,那么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与他只是逻辑关系。 第五是主客互待的关系。 平常遇到的一些需要分析的事件,常常会有主客互相观待的关系。“主客互待”的关系还可以称作“相因待”:互相以为因,我以你为因,你以我为因。或者称为“观待”:彼此互相对待,你将我当主人,我将你当主人。或者说“互为主客”。 “互为主客”的关系在《中观论颂》中有“去者”和“去法”两方面讨论:“去者”与“去法”就是主与客观待的关系。只有“去者”被确定了,“去”这件事才能被确定;“去”这件事确定了,“去者”才能被确定。“去者”与“去法”之间,称为“相因待”,或称为“互相观待”、“互为主客”。 第六是语言与对象的关系。 在《中观论颂》中用“相法”和“可相法”,来说明语言和语言的对象。如果语言本身的实际意义不能被确定,那么语言的对象也不能被确定。 有为实相即是无为 在整个辩论中,龙树菩萨最后说: 有为实相即是无为。 如果对有为法、对人们认为是实有的法进行逻辑推理和缘起讨论,之后就发现有为法是不真实的。接着讨论无为法:有为法是无自体的,无为法也该是无自体的,因为有为法的实相就是无为法,有为法的内核是无为法,有为法的真实意义是无为法。既然有为法是无自体的,那么无为法肯定也无自体。在有为的层面找不到实有的事物,无为法能立足吗? 对于“灭法”,常引用无为法来说明它。如果所有的有为法已经没有自体、不真实了,那么无为法到底是怎样的?能不能确定?曾讨论过“灭法非有无”,这里“灭法”也是无自体的,因为有为法的内核是无为法。任何有为法的内在、实际存在的意义都是无自体,那么无为法也就没有自体了。有为、无为法其实都寻找不到它们安立的自体。 这样来说,确定“灭法”是“有”或是“无”就不对了。在“有无”的层面,即便是确定下来了,最终也还是要被推翻,原因是它的内核必当还是无自体的。所以,在“有无”的范畴谈有为无为、谈“灭法”,都是错误的。 以上是对于缘起的梗概理解。 概述十二缘起 “缘起法”到底能包括多少事物?范围很宽,凡是有生成关系的因果都是缘起法,凡是有逻辑因果关系的也都是缘起法。这其中有原因与成果关系的是缘起法,有主体与运动关系、主体与属性关系、主体与作用关系、主体与成分关系、主体与客体关系、主客互待关系及语言与对象关系的都是缘起法。就目前的思维范畴来说,已没有在此范畴之外的事物了。 也许将来随着科技、知识范畴的扩展,还很有可能会产生这个范畴之外的问题,到那时龙树菩萨可能又重新应世,再来重新立一部论,解决那些问题。但目前来说,这些分类就够用了,已经能将身边所有内、外的法确定成为缘起性。 既然缘起的范围这么宽,到底如何看待缘起? 理解缘起可以有很多方式。 一些日本学者喜欢举人的例子: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到慢慢老去,到最后过世。他们用人的一生来说明“缘起”。但这个过程,拿到中观来说还是不够全面,不仅从生到死的过程是这样,就如中国“天人相应”的道理一样,所有事物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都存在缘起的规律。 佛经对于缘起有一致的评价,佛陀也曾无数次地赞叹“缘起甚深,不可思议”,让人们不要探讨还有没有缘起范围之外的事物。因为所有的学问、所有的事件都在缘起的规律中,已不可能超越这一范畴。 那么,“缘起”到底是指什么? 诸佛菩萨让人们用如理的方式进行思维,既对十二缘起的生起过程进行思维,还要对反向的缘起还灭过程进行思维。 但是不要思维缘起的“合法性”,就像不要思维因果的合法性,不要思维释迦牟尼佛到底有没有圆满智慧一样。这样思维,便是从根本上否定甚深智慧。依此形式思维缘起法就可以(参见图13-1 十二缘起的生起与还灭)。 无明为因,生死为果 缘起有大的因与果,大的因便是从“无明”到“受”的部分。 因为有了无明,无明再进行延续和推动,才有了习惯、根本习气; 根本习气再进行推动就使人们对外境进行了解; 人在了解世界过程中得到一些“假名”,得到一些有形、有色、有障碍的法; 产生这些以后,对习惯和习气产生作用,便发挥在“六处”,或称为“六入”,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有了一次看红色的习惯,等第二次通过眼睛看到红色时,就像触电一样兴奋:“啊,红色好看!”这些便发生在“六入”上; 基于六入而产生六“触”,当六入与六尘相应时,“触”便产生了; “受”是产生苦乐的分析,产生厌离或执著。 从无明到受的整个过程是一个大的因。 一个大因出现了,一个大果便出现了:“爱、取、有、生、老死”。 大因与大果之间又各有因果。在因中,最根本的因是“无明”和“行”。没有正见,便没有光明与智慧,因为有这个根本“无明”覆盖,所以“行”才会出现。 根本无明像潜流一样在水下移动,无明与此种移动是根本的因,由此种力量和合诸因才有这五种果。这五种果即是两类因推动而来,是从了解事物一直到产生执著、到产生情感的整个过程。 在这大的生死的果中,也还各有因果。“爱、取、有”是生死忧悲苦恼的因。 “爱”非常形象地表述了人的特徵、习性,或是人的习气中一些触碰不得的东西,比如尊严。 “取”是因为人在习惯、习性上有各自不同的倾向,遇到事物,与自己有缘便留下,无缘便推走。就像交朋友,是好朋友的,电话号码便很快在手机中记下了;不是好朋友,在黑名单上一加,永远进不来了。在人的思维中也有这样的习惯:好的、有缘的便取,坏的、无缘的便舍。 “有”是一种存在、一种累积。累积了这么多好朋友、好知识、好见解、好吃的、好喝的、好穿的。 累积的结果是“生”:生存,出生,生生世世的生死流转。 “生”中最不好的,以及让人们认为十二因缘中最为极致的结果是“老死”。为什么认为“老死”可怕?因为其中包含忧悲苦恼。其他的并不是特别可怕,老死最可怕,因为它直接带给人们的被动之处是忧悲苦恼,此问题太难解决了。 十二缘起生起的过程 前面已介绍过,一些日本学者沿袭过去从内地传译的经典,对十二缘起作了另外的说明,完全放在人的一生中说。 回顾人的一生,从出生前到死亡后,整个时间大概是一百年,只有少数人能超过。回顾这一百年的历程,其实很短暂。成年人回想自己小时候,即便童年、少年恍如梦境,似乎离自己不远,但梦一醒,便发现这些时光早已过去。“回忆前世”,对普通人来说,其实现在谁都做不到。 “无明”指代的是什么?是对于前世的不了解,对前世的无知。一直到出生以后,还带着一部分无明。因为很懵懂,刚来到世界上,夏天很热、冬天很冷,一来不能去了解,二来即便了解了也无法表达,即便表达了也没有人理解。所以婴儿出生之前与之后,都用“无明”的这阶段来概括。 无明导致死亡,由无明直接入胎,之后出胎,出胎的过程称为“行”。 从出胎直到逐渐成长,中间受各种助缘与条件的推动。当婴儿开始认识世界,家长便开始操心了:各种教育、各种知识,给他很多条件……婴儿刚到世界上,便已被安排在一条五光十色的道路上。“识”也是被动的,被家人推动着逐渐认识世界,连世界观、人生观也是父母帮助树立。 直到后来产生对于“名色”的认知。“名色”其实很丰富,包括从单纯的颜色到丰富的颜色,从单纯的无是非到后来的有是非,从单纯的没有好坏分别到后来有荣辱感的生起,都在这范畴之内。 “六入”是基于眼、耳、鼻、舌、身、意积累的判断能力与基础。 “触”是在此基础之上对外境的接触。 “受”就有苦乐了。 完成整个轮回,一个健康的人就形成了。可以说,人的一生便这样立起来,成人了。 已经成人了,剩下的五个阶段便是走下坡路,几乎没有多少安享平静与成果的机会。一旦成人,便有其喜爱、执著,需要办的事情,就去办了,按照自己的理想奋斗。到最后,有了成果或失败。有了这些,便发现人生已经很丰富,但这已是人生即将转折的拐点。 到后面就有“生”,面临着新的生命。要放弃这个生命,与后面的新生命交替。 在交替过程中,有个最麻烦的问题:老与死。老与死中有忧悲苦恼,在等着自己去感受。 前面这一期的从无明发展到老死,对人来说是第一期的缘起,结束后会有一个过渡阶段,之后便又有了从“无明”到“行”到“识”……一个新的阶段。由第一个阶段到第二个阶段便是发生在人生命过程中的缘起,即是生老病死的全过程。 这一过程,小乘经典中称为“苦”。佛的传记中说:释迦牟尼佛已经彻证到人生的五苦、八苦和无量诸苦。八种苦是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和五阴炽盛苦;五苦是将八苦中“生老病死”四苦合一的分类方式。 十二缘起还灭的过程 到第六地现前地时,对于十二缘起,并不只是将它说明为“苦”,而是不加苦与乐的判断,来直接了解它的全过程。对此过程作了解,也不能仅停留在人的生和死的过程中,其实每一心念中都具备十二缘起的过程。生命由根本无明推动,以无明为本质,在“行”的推动中,产生了一些懵懂认识,而进入十二缘起。 任何一个心念都在完成十二缘起的伟大工程。在生命中,要承担的任务太多,人从来到世界到离开世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历程。可以说,每天都在完成“建树世界”与“消灭世界”的过程,每个心念都如此复杂。 一个刹那中,便有很多十二缘起发生。如刀断五百叶,五百个缘起,都仅在一个刹那完成。试想,人的心已复杂到何等程度?一位成年人所能捕获到的一点“自我”信息,其实非常有限,背后有无法把捉的巨大“数据库”在运转。每天从睁眼起床到闭眼睡觉,这期间就是一架巨大的生命机器在运转并记录着。平日为了支持、支撑这些运转,需要众多物资,需要锻炼身体,需要新陈代谢,需要空气、养分、心情。整个运转过程,如果没有一个基础的理解,无法走下一步路:还灭。 还灭的过程也是从无明开始的: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处灭,六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 大乘的道次第到此就是“还灭”。无论如何发展,每个心念多么复杂,只要有入(道)流的功夫,便都解决了。而且,大家一定记住:现在要将功夫做到“处处空”,不可能,只能做到“一个空”。 也就是说,虽然没有什么力量,但是无论心念有多复杂,无明有多少魔军,只要啃住一个小魔头,不放过,整个魔军便随之垮了,要采取这种战术。 只要在一个点上有所突破,那么“一空”就“一切空”了。根据前面的修行理路分析,“一空一切空”的方式还有利于另外一些方面。比如,人无我空性的修习做得不全面,或是六度万行不圆满,其中都可利用一种空性的修行方法使其圆满。 从以上表格中,了解了十二缘起。这些道理在当前修行中,尽可能用简洁的方式处理。 现见缘起,入佛智海 颂词中说: 现见缘起真实性,由住般若得灭定。 《中观论颂》中说:现见了缘起的空性,能够亲见一些佛果智慧。龙树菩萨说: 若无有空者,未得不应得,亦无断烦恼,亦无苦尽事。 若没有空法,那么世间、出世间所有功德,没有得的就都不应得,也不应有断烦恼者、苦尽,因为“性定”的缘故。 如果一点空性都不修,也没有证悟到,那么没有得到的修行成果、没有得到的“烦恼习气断除”,这些都不应得到。为什么?因为还没有修证到任何空性。 空性是“临界点”,是“分水岭”:修证到了空性,可以得、也应该得到烦恼障和所知障断除的结果;没有证悟到空性,烦恼障和所知障断除的结果也是不应得的。 是故经中说,若见因缘法,则为能见佛,见苦集灭道。 所以经中云:如果有人能见到因缘法,那么他就能见到佛了。若能见到缘起性空、本来无自体这种真理,他就真能见到佛。就像以前举的例子,由一日到七日一心不乱地念佛,二取执著清净,“阿弥陀佛,及诸圣众,现在其前”的道理一样。能见到缘起便能见到佛,也能见到四谛或二谛的道,这些理便都证悟了。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正法的远去,对于缘起法的陈述也越来越有变化。 有这样一个故事,发生在小乘部派开始初分的时期。佛曾说过一首偈颂: 若人生百年,不见缘起法,不如生一日,而能通达之。 在传播过程中,越来越失真。尤其在阿难尊者过世前几年,有一天从深山里出来游化,听到一些比丘在传颂“若人生百年,不见鸬鹚鸟,不如生一日,而能通达之”。 阿难尊者还在世时,便有人将“缘起法”念成“鸬鹚鸟”了(在梵文中,“缘起法”与“鸬鹚”发音很近似,鸬鹚是在水草中吃虫子、可以飞的一种鸟)。 有位比丘念给阿难尊者听:“如果一位修行人活过了百年,还不如当面见一下鸬鹚鸟;如果见到鸬鹚鸟一面,比活一百年的收获还要大。”阿难尊者觉得很紧迫:正法的传播,如果自己还在时便已至此,以后怎么办? 后来,尊者到一些上首的比丘中讨论此事,因为这关系到正法住世的问题。幸亏,以后有了经论的结集。 现在离阿难尊者的时代又遥远了很多,来学习佛法和修行用功,想要真正地听闻正法是十分不易的。能深入龙树菩萨与月称论师的论典,进入中观班的学习,这是难得的因缘。 智为先导,随缘立言 颂词云: 如有目者能引导,无量盲人到止境。 如是智慧能摄取,无眼功德趣圣果。 就像一位有眼目的人,能带无量盲人到目的地,六地的缘起智慧能摄(收集)此前所有修行成果趣向圣果。前五地功德,皆可作成佛色身因,聚集好以后趣入圣果。 这里将前五波罗蜜多喻为盲人,因为没有智慧引导,不能到出世圣果的“止境”。应该由“缘起性空”这一智慧进行引导,才能使这些功德顺利成就佛果。 下面是“传法的方式”: 如彼通达甚深法,依于经教及正理, 如是龙树诸论中,随所安立今当说。 道的所有次第,皆为通达六地甚深法,龙树菩萨依经典中的佛语、教证中的祖师语与推论正理,在诸论中已多有说明,此处即是依着他的正规途径来宣说。 这是月称论师的谦辞。他说:“我不具备创造的能力,缘起法不是我开导的,甚至也不是佛创造的,佛来人间只是将人间的真相进行诠释,缘起法法尔如是,人们若能看清它,便能获得圣者的果证,若不能看清,任世间因缘如何推动,此因缘本质永不变化。” 法尊法师翻译本论时称作“如是龙猛诸论中”,事实上菩萨的名字不是“龙猛”,而是“龙树”。在印度中世纪后期,有龙猛菩萨这一人物出现,也是中观派颇具影响的一位论师,但他比龙树菩萨晚出现数百年。民国以前,将“龙树”译为“龙猛”,但当时缺乏考据,现在称为“龙树”菩萨较好。 堪为法器,应闻此道 来了解十二缘起法、缘起性空的对机,“谁能做法器(接法者)”: 若异生位闻空性,内心数数发欢喜。 由喜引生泪流注,周身毛孔自动竖, 彼身已有佛慧种,是可宣说真性器。 当为彼说胜义谛,其胜义相如下说。 对何种人可以说“缘起性空”之道?“异生位”是凡夫位,即我们现在都是凡夫。在凡夫的位置上,将要来听闻“空性”,“内心数数发欢喜”,内心一次次地有欢喜涌发出来,乃至因为欢喜而泪流不止,这样的人便有佛陀智慧的种子。因为正法欲,故有如上的表现,这样的人是可以为其说真正“空性”的法器,应当为他们来说明胜义谛的真理,胜义道理的法相往下面来说。 这一段说明的便是“法器”。在第一讲“本论的受众群”部分,也解释过这一段。后面“生世俗方便的功德”中,也会有中观学人的一些思维。 彼器随生诸功德,常能正受住净戒。 勤行布施修悲心,并修安忍为度生, 善根回向大菩提,复能恭敬诸菩萨。 一位想学习中观见的弟子,随着学习推进,会产生相应的功德,“常能正受住净戒”,他会觉得应当按佛的要求来依教奉行戒、定、慧基本三学。因为只有这样,才不会错失证悟空性正见的机会,才能安保人生,及获得更好的学法条件。 在住净戒的过程中,还会修布施、修悲心。布施他人,能获得更好的闻法条件;修习悲心,可远离恶友与怨结。以前,会对某些人产生嗔恚,对此修安忍,不会再对他们产生嗔恨心和忿恨。因为嗔恨心与忿恨会给自己的生命带来动摇,可能失去学习、修行与证悟空性的机会。如果有善根,会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佛果。前面学习过,怎样的功德是失坏不掉的?在做了功德之后,回向于佛果的功德不会失坏,即便时有小小杂念、嗔恨心,也不会失坏。 在学习空性正见的修行人、学习者,能恭敬诸菩萨,因为知道一位菩萨是何等来之不易。通过以上学习能知道:一位菩提道的实践者、一位修行者是何等难能可贵。菩萨来到人间,真是人间的吉祥。他们会异常地珍惜,自然流露出恭敬,不是普通恭维,而是真实恭敬。他们需要从菩萨那里获得更好的修行方便与智慧,以此确认修行之道是否正确。 善巧深广诸士夫,渐次当得极喜地。 求彼者应闻此道。 善巧于深见与广行之道的大心勇士们,时间不长便能证悟极喜地。现所研究的主题已是六地菩萨的缘起性空智慧,对获得初地菩萨的果证是非常有把握的,很快便能获得极喜地的证悟。 “求彼者应闻此道”,有这样把握、有这样决心与信心的人,应该来听闻这种道。月称论师在后面颂文中也有诠释:若已具备这种条件和发心,不仅应听闻,我作为佛子不为你们讲述也有过失。因为释迦牟尼佛将中观的传承向下传续时,便有此种要求:传承者若遇如上因缘,当为此类弟子宣说。 到底“无”什么“生”? 中观,尤其关于缘起性空的学习,从此便正式铺开了: 彼非彼生岂从他,亦非共生宁无因? 彼从彼生无少德。生已复生亦非理。 对于“无生”,此处已作出诠释。大乘佛法中,经常会有一句关于证悟的话:“悟无生”。研究一下“生”字,它与“因果”有关系。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从因到果的过程就是“生”的过程。有了生法就有灭法,也可以说,“灭法”被确定时,“生法”也是存在的。所以,讨论都围绕着这个主题,但“无生”这个词前面并没有讨论过。 汉传佛教的高僧大德,也都在谈“无生”,“悟无生”,证悟空性、证悟菩萨的果位。在寺院中,“无生”这个词天天都有人说。“无生”到底指什么?是“无”什么“生”?如果这里让大家填空,有没有办法来填几个字?到底“无”什么“生”? 无四生!无哪四生呢?无自生、无他生、无共生、无无因生,这便是月称论师所作的总结。其实是个很简单的道理,但它到底能将人隔得多深呢? 在汉传佛教中,“无生”这个词到处都在说,但几乎没人说“无生”是指“无自生、无他生、无共生、无无因生”。为什么很多谈佛法的人不铺开来说无自生、无他生、无共生、无无因生呢?为什么偏偏将这些都简化掉,就剩一个“无生”?简化了,但大家却不知道无生“无”掉的是什么。
----------------------------------------------------------------------------------------------------------------- 更多明贤法师佛学内容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