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佛教眼中的神秘 一、红尘苦海 有爱共渡


2014/9/3    热度:274   

索达吉堪布:佛教眼中的神秘 一、红尘苦海 有爱共渡——“上海慈慧公益基金会”成立致辞

『 2011年3月7日下午 』

 

  主持人致辞:

  大家下午好!首先,非常感谢各位来参加“上海慈慧公益基金会”的成立、揭牌仪式暨新闻发布会。

  昨天上海还是细雨弥蒙,但今天就阳光普照、春日暖阳,这也预示着我们正在进行的是一个充满喜悦、慈善、关爱的事业,我们希望把这一分爱播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今天有一位贵宾是索达吉堪布。他是“上海慈慧公益基金会”名誉理事长,也是四川多芒佛学院院长,国际著名的慈善理论家、活动家、翻译家,被誉为“现代玄奘”的佛学大师。这一次,他和上海慈慧基金会共同创建了“智悲基金”,用于贫困地区的扶贫和就业工程。下面有请索达吉堪布——

  各位领导、慈善人士、企业家,以及各位来宾:

  今天下午我们欢聚一堂,共同庆贺“上海慈慧公益基金会”的成立,这对很多受助者来讲是一大喜事,对热爱慈善的爱心人士来讲,也是一桩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事。我在这里谨代表所有老弱病残的受助人,向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也趁此机会代表基金会,向给予我们大力支持的主管部门、协助单位、新闻媒体、爱心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这个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爱心人士愿意做慈善,也有许许多多老弱病残需要帮助,可是他们之间缺少很好的平台与桥梁,因此,我们今天成立了“慈慧公益基金会”,竭尽所能地为此做一分努力,我心中真的非常欢喜。这种欢喜,并不是我自己获得了名声、财富、地位、利益,而是能令一些弱势群体得到帮助,这才是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

  在此,我发自内心地诚挚祈愿:我们每个人的生命虽然是有限的,但希望慈善的功德、慈善的意义长盛不衰,让它的生命力成为无限。即使有一天我们离开了人间,也希望“慈慧公益基金会”能继续运作下去,不断地帮助有缘之人!

  其实从历史上看,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慈善,故而是世界上最早倡行与发展慈善的国家。但后来在近代,尤其是“文革”期间,慈善事业遭受到了沉痛的打击,在很长时间内一蹶不振。直至当代,在很多有识之士的倡导和推动下,慈善才开始重新复苏并发展起来。

  不过,有些企业家、慈善人士渴望帮助别人,却找不到很好的途径;有些可怜人渴望得到关爱,却找不到帮助自己的人。因此,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平台,让双方面都能各得所需。有句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若是把众人的力量聚集在一起,把弱势群体放在眼里,然后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其中,这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定会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我个人而言,最喜欢做的有两件事情:一是看书,包括世间的理论、古今中外的书籍,拿到手里就不顾白天黑夜废寝忘食;二是想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尽量帮助有缘的人。

  今天在座的各位,不管是穿着、饮食,都不会有很大困难。可是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却仍有无数人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也许你少买一件名牌、少吃一顿大餐,节省两三万元,就能让他们维持几年的生活,甚至让一些贫困的孩子有钱读书,从而改变他一生的命运。温室内的鲜花,永远看不到外面的风吹雨打。所以,希望有些领导、企业家,有时间应该四处走一走,看看周围还有多少人需要脱困。

  在帮助这些人的过程中,当然,民间慈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民政部曾有一项统计显示,2006年募集到的慈善捐款约100亿元,其中通过政府渠道募集的只有35亿元,其余都是民间慈善组织或个人的捐助。由此可见,非政府的社会公益组织,对慈善事业还是起到了很大作用,这对我们今后而言,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当然,我们在做慈善时,理应秉持“一视同仁”的原则,只要有困难的就去施援,而不分国家、民族、信仰、职业、性别等。在此过程中,为了避免有些人以慈善的名义谋求个人福利、以慈善的行为来为自己造福,所有的程序都应该专业化、透明化、公开化,以高效率的方式进行运作,同时也汲取一些国际化的慈善理念。

  或许有人认为:“慈善应该是有钱人才做的事,我们普通人不一定有这个责任。”这种想法不太正确。真正的慈善,并不是钱,而是心。假如每个人都有助人的理念,把慈善作为生活方式、生存目标,而不是等钱花不完时才去做慈善,这样实现社会和谐才有希望。

  其实,我们的生命非常短暂,这几十年应当好好利用起来,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尤其是腰缠万贯的富翁,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倘若没有将财富分配好,一旦离开这个人间,到时候可能后悔莫及。今天早上我跟一位宁波的企业家交谈时,他就说,去年有个企业家身家74亿,后来他得了严重疾病,却仍对自己抱有希望,不愿安排任何后事。结果有一天他突然去世了,那个时候,连董事长的接班人也找不到。对没有无常观念、天天忙于求财的人来讲,这无疑也是一记警告。所以不管你有多少钱,都应提前安排好、分配好,最好能拿出一部分做慈善。

  喜欢做慈善的人,内心是非常快乐的。当看到受助人依靠自己的帮助,摆脱了困境,重拾生活的希望,这种感觉无法言表,只能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而对受助人来说,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有人伸出援助之手,感恩之情也很难用语言表达。

  但可惜的是,现在的这个社会,好多人都只顾自己,只想自己获得幸福、快乐、财富,根本没想过要怎样付出,让别人也同样得到快乐。这一点跟教育也有很大关系,许多人由于在孩童时代,没有受过慈善的教育,从小就不懂得无私奉献,只想着从别人那里一味索取,那他一旦长大之后,所作所为就会全是自私自利;由这种人构成的社会、家庭、组织,也不会有很好的服务大众的理念。

  对我们每个人来讲,谁都希望得到快乐,可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痛苦来自于自私自利,快乐来自于帮助他人。其实你想快乐的话,做慈善是最好的一种途径。“慈”是心怀慈悲,“善”是无我利他,若能真正做到这一点,不管是官员、富翁还是乞丐,内心都会非常充实,前途也会非常光明。

  在汉地,慈善思想历来就源远流长,儒教讲“仁爱”,佛教讲“慈悲”,道教讲“积德”,各教各派表述虽不相同,但都蕴含着救人济世、福利为民的理念。可是到了如今21世纪,人们的目光紧紧盯在经济发展上,完全忽略了内在的精神文明。其实,一个社会的道德若是日益下滑、倒退,那物质上再怎么发展、再怎么进步,也始终无法达到真正的安乐。因此,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就是内在的综合素质要得以提升,要学会利他、付出,并且不求回报。

  对一个企业来说,慈善实际上可以成为企业文化。有些企业把产品出售给他人,只是为了自己得到经济效益;而你若能在兼顾赚钱的同时,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慈善,最后得到的不仅仅是经济效益,而且还有社会效益。因此,希望大家在合理合法的条件下,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参与慈善。在此过程中,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到目标是为了帮助别人,那一切的违缘都会显得微不足道。

  我曾在自己的家乡,看到很多孩子因为穷而上不起学,当我走进他们一个个的家中,看到他们的生活状况、一年的收入,确实感到非常心酸。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如今城市里许多人的浪费令人发指,不说其他的,仅仅是餐桌上的浪费,若能节省下来,帮助这些贫困的孩子读书,他们的一生也会因此而改变。

  于是我后来跟政府经过多次协商,决定对原有的学校进行扩建,无偿招收这些贫困学生。当时有个企业家听到这个消息后,当即发心要帮我一起建学校。今天他也在这里,但他不喜欢出名,只想默默无闻、真真切切地帮助别人,因此,他的名字我就不提了。

  在这个世间上,不计其数的人都想发财,但发财后会做什么呢?给自己买车、买房。对周围熟悉的亲戚朋友,最多可以提供一点帮助;至于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就算是贫困的大学生、常年的病患、孤寡的老人,也不闻不问、漠不关心,从没有想过无条件去利益他们。所以,今天各位的到来,对慈善事业的未来非常有意义。

  当代中国慈善起步比较晚,很多地方都不成熟,我们在摸索的过程中,今后一定要合理合法,只有这样才有发展的前途,同时,还需要大众的监督和大家的配合。“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们若能一直坚持利他的目标,最终定会赢得社会的信任与支持。

  总而言之,慈善是具有意义的,做慈善是最快乐的,慈善公益对社会是有帮助的。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心想事成!谢谢!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