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俱舍问答 第五品 分别随眠品


2014/9/3    热度:7641   

索达吉堪布:俱舍问答 第五品 分别随眠品

 

517.为什么说三有的根本是随眠?什么叫随眠?各宗派对此有何解释法?

答:(1)虽说由业可以产生世间,但必须以随眠为前提,即由随眠引发而是业,由业而生世间。如同唯有种子而没有水,则种子不能生芽一样,仅仅凭业而没有烦恼不能生果。如阿罗汉有不定业,但由于无有烦恼而不会投生轮回。所以说三有的根本是随眠。

(2)随眠:藏文意义是从细微开始增长,一般来说,随眠就是烦恼的异名。

(3)有部认为:现行烦恼称为随眠;

经部认为:烦恼的细微种子是随眠;

犊子部认为:烦恼的得绳是随眠。

518.怎样分六随眠,七随眠和十随眠?什么叫欲贪、有贪?

答:六随眠:贪随眠,如是嗔、慢、无明、见、疑随眠等是六随眠。(贪随眠是根本,以贪执为我所,然后余五随眠才得以生长。)

七随眠:欲贪、有贪、嗔、慢、无明、见、疑是七随眠。

十随眠:贪、嗔、慢、无明、见、疑、坏聚见、边执见、见取见、戒禁取见是十随眠。

欲贪:欲贪是指缘欲界的色、香等欲妙而产生的贪心,欲界中才有;
有贪:上二界中生起的贪为有贪,上界贪等至而喜内观入定,又为了遣除有人对上界起解脱想,而立有贪名。

519.五种见属于随眠,为什么傲慢等七种分类不属于随眠的分类?

答:因为五见各自的本体和所执著的相不同,如坏聚见是执近取蕴为我和我所,边执见执断、常二边等。而且五见的作用也不同,所以五见有必要分开。

傲慢虽然分为七种,但其并非从各自本体而分,而是以对境的不同而分,其本体都是对他人比较而令心高举,所以没有必要以七种而于随眠中安立。

520.请分析以界所分的九十八种见修所断,《大乘阿毗达磨》所说的一百一十二见断,四百一十四种修断是如何计算的?

答:见所断唯以界分八十八随眠:
 

三界见修所断共分九十八种,欲界见修五类所断共分三十六种,色界分三十一种,无色界分三十一种。

苦谛是果,执此近取蕴(果)为我及我所而有坏聚见;对于所执近取蕴,执断执常而有边执见,非因谓因,非道谓道,而有戒禁取见;

集灭道谛无近取蕴(果),故没有执其为我的坏聚见,也没有依坏聚见而起的边执见,于道谛无知,非道谓道,故缘道谛有戒禁取见;

《大乘阿毗达磨》宣说一百一十二见断,四百一十四修断。

一百一十二见断:(以界分)

欲界苦集灭道四谛见断各十个随眠,共四十
色界苦集灭道四谛见断各九个随眠(无嗔),共三十六
无色界苦集灭道四谛见断各九个随眠(无嗔),共三十六

修断:以界分,为十六个随眠:

欲界:贪、嗔、无明、疑、坏聚见、边执见
色界:贪、无明、疑、坏聚见、边执见
无色界:贪、无明、疑、坏聚见、边执见

以形象差别分,共四百一十四个:

欲界一地九品,6×9=54个

色界四地三十六品,5×36=180个

无色界四地三十六品,5×36=180个

共四百一十四个。

或:欲界先除嗔九个随眠。九地各九品共八十一品,每一品各五个随眠,5×81=405,405+9=414个随眠。

521.本论若以形象来分修断,有多少修断?如何计算?

答:
 

欲界:三十六;色界:一百零八;无色界:一百零八,共二百五十二修断随眠。

522.详细说明五种见解的各自本体。

答:坏聚见:将近取蕴视为我与我所,即坏聚见。

边执见:视近取蕴为常有或断灭,即边执见。

邪见:认为四谛、三宝、业因果等不存在,即是邪见。

见取见:本来前三种见等是下劣之见反而执为殊胜,为见取见。(等字是说其他劣者亦执为胜。)

戒禁取见:大自在等本不是因反而认为他是因,视非道为正道,身体依靠五火、绝食,这些是戒禁取见。

523.哪些是唯一的见道断、唯一的修道断,既是见道断又是修道断?

答:

四谛十六刹那:

苦 苦 苦 苦 集 集 集 集 灭 灭 灭 灭 道 道 道 道

法 法 类 类 法 法 类 类 法 法 类 类 法 法 类 类

智 智 智 智 智 智 智 智 智 智 智 智 智 智 智 智

忍 忍 忍 忍 忍 忍 忍 忍

忍毁见断,智毁修断,法智忍及智断欲惑,类智忍及智断上二界惑。

忍所毁随眠:八十八见断随眠。

(1)唯一见道断:有顶见断,唯以见道时之类智忍断;

(2)既见道断又修道断:除有顶见断,余八地见断,以见道断与修道(有漏)道断(有部宗观点)。

具缚圣者以见道断;
凡夫以世间修道断(伏断)。

智所毁随眠:

(3)唯一修道断:智所毁随眠唯以修道断。

圣者用无漏智以修道断,或以世俗智断;
凡夫用世俗智以修道断。

524.四种颠倒是什么?从哪些见解中产生?其他见不安立颠倒的理由是什么?

答:四种颠倒是常、乐、我、净。
 

安立颠倒须具足三种条件:(1)于对境始终有颠倒执著;(2)具有计度分别;(3)为增益见。

戒禁取见于对境不是始终颠倒,故非颠倒。如虽然执有漏道能得涅槃是颠倒。然而亦能暂时离染,故非始终颠倒;

边执见中的见断与邪见是损减见,而非增益见,故非颠倒;(余三见,边执见中常见执常,始终为常;坏聚见执我则始终有我;见取见执净、执乐,始终如是,并此三见皆具有计度分别,亦是增益见,故安立颠倒。)

525.一一说明七慢本体,《入智论》所说的九慢如何安立?

答:傲慢:心里想与下者相比我更胜一筹的自满之心;

过慢:认为我已胜过与自己同等者;

慢过慢:认为在其殊胜者当中我更胜一筹;

我慢:认为近取蕴为我;

增上慢:本未获得功德却认为已获得;

卑慢:认为自己与特别优秀者比起来略显低下;

邪慢:本来得到的不是功德而是过患,反而认为获得了功德。

《入智论》所说的九种慢:

观待他者立己三种:(对照《自释》)

·认为我已胜过他(过慢)

·我与他平起平坐(慢)

·我比他低(卑慢)

观待自己立他三种:

·他比我高(卑慢)

·他与我同等(慢)

·他较我低(过慢)

观待自己否他三种:

·没有比我高的(慢)

·没有与我等同的(过慢)

·没有比我低的(卑慢)

九慢包括在傲慢(慢)、过慢与卑慢三者中。

526.未断除修断的圣者为什么不会出现傲慢等?在得圣者后有无实执的观点上,诸大德有何不同立宗?

答:傲慢有见断与修断两种:尚未断除修断的圣者见断自然不起,修断中之我慢与九慢亦不会出现,因为这些慢均是以我见而增上的。圣者于见道位已经断除了我见,虽然修断之慢还没有断,但因为没有了我见,所以这些慢虽然存在但不会出现。

傲慢是这样,其他的还有如:

(1)杀生等缠(等包括盗YIN诳缠)是修所断,邪见所增,邪见已断,缠不现行。所以圣者杀生等缠必不现行。

(2)愿转生为护地大象子的生爱是边见中之常见所增,边见已断,故圣者不出现生爱。

(3)愿尽快死的灭爱是边见中断见所增,边见已断,所以圣者亦不会出现灭爱。

(4)恶作中的不善恶作,是以怀疑而增长,已断疑,故圣者不会明显出现。

关于圣者有无实执:

格鲁派:宗喀巴大师说,在得圣者后,还有一些实执。

萨迦派:果仁巴大师在《入中论释》中说,圣者无实执。

《现观庄严论》注疏的祖师狮子部、解脱部,说于圣者前,虽然有如幻象而无自性的显现,但却没有真正实执。

527.什么叫做直接颠倒执著、间接颠倒执著和再度颠倒执著?

答:直接颠倒执著:对苦集灭道四谛之理没有认识,起颠倒执著。(如一切遍行于苦集谛法相违而执著,是直接颠倒执著。)

间接颠倒执著:非于四谛之理直接误解而认识。(如坏聚见依五蕴而起执我、我所,是直接;边执见依坏聚见而起执常执断,是间接。)

再度颠倒执著:缘间接颠倒执著而起之执著。(如依身见起戒禁取见,依戒禁取见而起嗔心或慢心。)

528.十一种遍行随眠是什么?什么是同分界遍行?不同分界遍行?

答:十一种遍行随眠:

苦谛见断:坏聚见、边执见、见取见、邪见、戒禁取见、疑、无明
集谛见断:见取见、邪见、疑、无明

(不共无明:不与贪、嗔等烦恼相应无明。)

不同分界遍行:十一种随眠除去坏聚见与边执见,余九种随眠可以缘上界,除去二见是因为上地不会将下地五蕴执为我和我所。

同分界遍行:三界每一界的十一种随眠可以缘各界自地的五类所断,并且是产生这些随眠的因,因而是同分界遍行。

529.缘灭、道二谛的六种随眠是什么?若缘灭、道二谛,为什么不成无漏智慧?

答:六种缘无漏随眠:缘灭谛——邪见、疑、无明

缘道谛——邪见、疑、无明

六惑缘灭、道二谛,不会成无漏智慧。因为这并非是以正确、通达的方式去缘,而是以起疑惑、邪见、无明之方式而缘。即有境以烦恼去缘,故不会成圣智。另外,以邪见、疑、无明而缘灭道二谛,并非缘其自相,只不过是对其自相误认为的一种错觉而已,所以有境不会成圣智。

530.邪见、疑、无明怎样缘灭道二谛?缘灭、道谛时在自地和他地方面有何差别?

答:六种随眠对灭道谛起颠倒执著而缘。

灭谛下疑惑、邪见、无明缘自地灭谛,欲界之惑缘欲界灭谛,直至有顶三惑缘有顶灭谛,各地皆有自地的诸行择灭,体不相同,互相非为因果。所以自地之惑不能缘他地灭谛。

道谛下邪见、疑、无明缘静虑六地和无漏九地道谛:

(1)欲界三惑缘静虑六地(初禅未至地,初禅粗分正禅,初禅殊胜正禅、二禅、三禅、四禅)法智品道谛,因为静虑六地的法智方面道谛相互是平等因与殊胜因,又因为法智品道是欲界惑的对治。

(2)色、无色界三惑缘无漏九地类智品道谛,因为无漏九地(六地加上前三无色定。法智方面道谛:法智忍及法智;类智方面道谛:类智忍与类智)的类智方面道谛互相是平等与殊胜因,又由于类智方面道谛是上二界惑的对治。

531.除邪见、无明、疑惑三随眠外,余随眠为何不缘灭道谛?

答:贪:贪的对境唯一是所断,而灭谛与道谛并不是所断;

嗔:嗔境应是损害自己者,灭道谛不会损害他者不是嗔境,故嗔不缘;

慢:慢之对境粗动,灭道是寂灭法寂静,不是慢境,故慢不缘;

戒禁取见:此见执不清净为清净,灭道清净,故此见不缘;

见取见:此见执下劣为殊胜,灭道本来殊胜故非其所缘。

532.《俱舍论》中以所缘与相应的方式增长的有哪些?以所缘方式增长,相应的方式不增长的有吗?以所缘方式不增长,相应的方式增长的有吗?

答:以所缘方式增长:

一、遍行随眠:以所缘方式依自地五类诸法而增长。如欲界苦谛见断之遍行随眠,依欲界五类所断以所缘方式增长;

二、非遍行随眠:以所缘方式在同类中增长,不于他类中增长。

非以所缘方式增长:

(1)有境六随眠(邪见、疑、无明各二)缘无漏灭道谛;

(2)九不同分界遍行(十一遍行除身、边二见余九)缘上地境;

以相应的方式增长:

随眠以及与随眠相应的受等相应法以相应的方式增长。

以所缘的方式增长、相应的方式不增长。

以所缘方式不增长、相应的方式增长的,有。(谓缘上地诸遍行随眠。)

即缘上地境的九个不同分界遍行,因为这九个随眠虽缘上地境但不会以爱与坏聚见,见执上境为我所,所以非所缘随增,而九随眠仍可与受等心所相应增长。

533.九十八种随眠中,无记的有多少?不善法随眠有多少?

答:随眠的性质只有有覆无记和不善两种。

有覆无记:(1)上两界所有随眠共六十二种;

(2)欲界坏聚见、边执见以及与之相应之无明。

不善:除(1)、(2)为不善随眠。即欲界除身、边二见余三十四随眠,其中无明取其不与身、边见相应的部分。(欲界苦谛见断下的无明,其与身、边见相应则为有覆无记;若不与身、边见相应则为不善。)

534.这些随眠中哪些是不善业的根本?哪些是无记法的根本?哪些不是二者?

答:不善的根本有三:贪、嗔、痴(痴是不善痴)。

无记法根本:

(1)无记爱:对上界禅定与无量宫等一切爱(即上界贪随眠);

(2)无记无明:三界一切有覆无明,包括上界无明,以及与欲界坏聚见、边执见相应的无明。

(3)无记智慧:无记心相应的一切智慧。
 

另外西方论师说无记法根本有四种:

(1)上两界的爱;

(2)上两界的一切见与欲界坏聚见、边执见;

(3)上两界的慢;

(4)上两界的一切痴。

535.十四无记法是什么?佛陀为何不回答?询问有哪几种回答方式?请一一说明。

答:十四无记法:
 

外道问佛以上十四个问题,佛未作答,就是无记,总有十四法,故称十四无记法。实际上此时佛不回答是有利于众生,因为如果佛说世间常有,则顺世外道不会接受;如果佛说世间无常,则胜论外道不会接受。不回答是为了令其自己领会,然后佛陀逐渐对此作了宣说,于第一转法轮中说世间存在;第二转法轮则说不存在;第三转法轮说存在不可思议如来藏本体,这样逐渐引领外道进入佛门,这是佛一切智智的特点。佛知处与非处,知众生意乐根基,正是由于具十力故,所以为度化众生,而未直接回答。

询问有四种答复方式:一向、分别、反诘、置答。

一、一向询问:如有情都有死吗?

一向作答:所有生的有情都不能脱离死亡。

二、分辨询问:如众生死后生还是不生?

分辨作答:具烦恼的众生生,无有烦恼的众生不生。

三、反诘询问:此人殊胜不殊胜?

反诘作答:你是观待什么而提问的?如果观待天人,则是下劣;若观待恶趣众生,则是殊胜。

四、置答询问:如人我与蕴是一体还是他体?

置答作答:既非一体也非他体,人我本不成立,如石女儿本不成立,当然不存在回答他是白色的概念了。

536.随眠中哪些是自相烦恼?哪些是总相烦恼?请简要说明三世中如何具足所断?

答:自相烦恼:贪、嗔、慢是自相烦恼,均依各别对境而生故,如依美丑高低等。

总相烦恼:无明、疑、见(五见)是总相烦恼,缘所有有漏蕴在一切时分中产生,如可缘一切而生无明等。

具足所断:具足所断是指补特伽罗以缘那些对境的方式而具足所断。

三世中具足所断的情况:

一、具足自相烦恼:

过去、现在的六识相应的贪嗔慢乃至未断之间:
 

二、具足共相烦恼:无明、疑、见(五见)可以缘三时对境而具足。

537.有部承许三时实有的教证和理证是什么?

答:教证:“比丘当知,若过去色非有,不应多闻圣弟子众于过去色勤修厌离,过去色是有,故应多闻圣弟子众于过去色勤修厌离,若过去未来色非有,多闻圣弟子众于过去色勤断欣求。”另外,佛说:“现在法无常,何况过去未来之法。”即证过去未来皆有。

理证:

(1)二缘具:意识依意根与法境而生,意根是在过去,法境可通三时,若无过去、未来,则意根、法境皆不存在,意识缺少此二缘(意根是增上缘,法境是所缘缘)不应产生。然而意识能产生,则证明过去、现在、未来三时实有。

(2)有对境:因为识必定有对境才可以生起,没有对境,识不会生的,这个道理是决定的。意识可以缘三时,如果过去、现在、未来境若无实体,则会出现无有所缘境的识,这是不应理的,因为所缘境无实体的话,识亦不应存在。但识是存在的,也就证明过去、现在、未来三时境皆实有。

(3)有业果:如果过去无实体的话,则过去所造的善恶业就不应该有当来的果,因为异熟果一定不会与其因同时,果若现在,因定在过去;因在现在,果定在将来。所以说过去、未来一定实有,也就可以承许三世实有。

538.哪四种宗派承许三世实有?以比喻说明他们之间的不同观点?

答:四种宗派是:

(1)法护尊者:事法转移

法于未来变成现在,现在成过去,事物种类变成他法,但实体却无改变。如金器毁坏不成他器,形状已变,但颜色不变。

(2)妙音尊者:法相转移

三时法相皆同时具足,由偏重某一法相而安立过去、现在、未来。如一男有三女人,特别贪恋一女人时,并未舍弃余二。

(3)世友尊者:阶段转移

作用未生为未来,作用已生未灭为现在,作用已灭为过去。如将一丸子分别放于有一、一百、一千标志的鹘点中,若一则一,若一百则一百,若一千则一千。

㈣觉天尊者:其他转移

从前中后三刹那的角度,以观待过去、现在、未来。如一女人观待母亲她是女儿,观待女儿她是母亲。

539.根据《自释》分析这四种观点的合理性和非理性。

答:第一种执事法有变化而本体不变的观点与数论外道同;

第二种所安立的三世相杂乱,因为三世皆有三世相,即于过去亦具现在、未来法相,于现在亦具过去、未来;于未来亦具过去、现在,所以杂乱。另外所举比喻中,对一女人有贪心现行,对另二女人之贪唯是得绳。此喻与所喻之法不同,因为所喻之法是说于现在法上亦同时具有过去、未来之法相。

第四种所安立的前后相待的观点,有一时法应成三时之过。如过去法前后刹那相观待而应安立为过去与未来,中间应立为现在,则过去法一时成三时之过。

第三种于此四中最善,以作用位而安立三世差别。诸法作用未起名为未来,有作用时名为现在,作用已灭名为过去,并不是体有不同。

经部亦遮破了第三种观点:作用与时间是他体一体?

若他体则作用成无为法,无为法不被时间所摄故,则作用常有;若一体则过去未来应非现在的过去未来,因为时间与作用一体,过去作用已灭,过去的时间应亦无;未来作用未生,则未来的时间亦无有,故于现在位过去未来皆无,则违其自宗于现在位存在过去未来三世实有之说。

540.经部以上怎样破有部所承认三时实有的教证和理证?

答:破有部教证:依过去法修厌离心,并非是说过去的时间是存在的,只是说过去的色法在时间上出现过,依之可以产生厌离心;未来色法亦不是说未来时间是存在的,只是说依之可修无常厌离心,即缘未来色法,而于现在的相续中生起一种厌离心,并不是说未来的色法以未生的方式存在于现在位上。

破二缘具之观点:有部承许意识由过去意根及三世法境而生,故过去未来实有。然而,过去、未来之法境并非因其于现在位实有而成为意识之所缘境,意识是缘过去未来之总相,即追忆过去曾有之相,逆观未来当有之相,于现在位,以追忆及逆观二相安立为有,并非是过去未来法真正于现在位存在,意根缘之而生意识。

破有部有果的观点:有部说有果故,即业有当来异熟果,所以知有三世。然而虽是过去有业,但此业并非不动而存在,名言中,于一个假立相续中,业如种子一样于其中相续转变差别,而会当来果生,并非业于过去位一直存在不变化,直到当来成熟果报。

541.根据有部的观点分析离和断的差别。

答:(1)于见道初位,苦智已生,集智还未起,苦谛一切见断已断,而集谛遍行随眠仍缘苦谛见断,以所缘方式具足,此时苦谛见断是断而未离系(断是断除所断,离是解脱义)。

(2)于修道位九品惑中,前面的上上品已断,后面的上中品等仍可缘已断之修断惑,此时已断之修断是断而未离。

542.随眠有多少对境和有境?欲界中有多少心缘五类所断?

答:所缘对境有十六:随眠十五(三界各五类),无漏法一;

能缘有境有十六:五类所断相应心十五,无漏心一;

欲界中,苦谛见断,集谛见断,修道所断各有五心缘;

灭谛见断,道谛见断,各有六心缘;

分别以苦谛见断,灭谛为例:

所缘:欲界苦谛见断
能缘:(1)欲界苦谛见断遍行非遍行相应心;(2)欲界集谛见断遍行随眠相应心;(3)欲界修道闻思生善;(4)色界修断善心;(5)无垢苦法智心。

所缘:欲界灭谛见断:

能缘:(1)欲界苦谛见断遍行随眠相应心;(2)欲界集谛见断遍行随眠相应心;(3)欲界修断善心;(4)色界修断善心;(5)灭法智品无漏心;(6)同类颠倒执著心(灭谛见断相应心)。

灭谛见断,道谛见断无互相缘的心,因为此二所断皆无遍行随眠。

543.色界、无色界中有多少心缘五类所断?缘无漏法有多少心?

答:一、色界苦集修三断各为八心缘,灭道见断各为九心缘。

分别以色界苦谛见断,色界灭谛见断为例:

所缘:色界苦谛见断。

能缘:自地:(1)色界苦谛见断遍行非行遍行相应心;

(2)色界集谛见断遍行相应心;

(3)色界修断善心;

下地欲界:(4)欲界苦谛见断遍行相应心;

(5)欲界集谛见断遍行相应心;

(6)欲界修断善心;

上地无色界:(7)空无边处未至定善心;

(8)无垢类智品心。

所缘:色界灭谛见断。

能缘:自地:(1)色界苦谛见断遍行相应心;

(2)色界集谛见断遍行相应心;

(3)色界修断善心;

下地欲界:(4)欲界苦谛见断遍行相应心;

(5)欲界集谛见断遍行相应心;

(6)欲界修断善心;

下地无色界:(7)无色界空无边处未至定善心;

(8)类智品道无垢心;

(9)灭谛见断同类直接颠倒执著心。

二、无漏法是十心的所缘:

欲界:灭谛见断下有三无漏缘惑(邪见、惑、无明)相应心是为一心;道谛见断下有三无漏缘惑(邪见、惑、无明)相应心是为一心;修断善心是为一心。欲界有三心,色、无色界亦各有此三心,再加上无漏法智类智心也缘无漏法,这样,无漏是十心识的行境。

544.请简要说明具随眠的染污心的随增情况。

答:具随眠心:(1)染污心;(2)非染污心。
 

(2)非染污心:有漏善法与无覆无记法是非染污心,以所缘方式增长。非染污心具有随眠,不由与惑相应之义而说,而是根据未断之自地随眠,缘非染污心并且以所缘的方式随增之义而说。

不具随眠心:无漏心,既不具随眠,亦不随增。

545.请宣说随眠烦恼产生的顺序次第,所有众生的烦恼都是以本论所说的次第而产生的吗?为什么?

答:首先对真谛之义愚昧无知(无明),从中产生思虑苦谛有无怀疑,之后依止恶知识进行颠倒讲闻,从而产生认为无有苦谛的邪见,接着产生将蕴执为我与我所的坏聚见,随后产生执著蕴为常有、断灭的边执见,之后产生将边执见执为正确可信的戒禁取见,再后由于执为正确而产生见取见,其后对自之见解贪执,生起慢心,对他见生起嗔心,如是随眠以上述次第而产生。

并非都是这样的次第而生。因为众生生起烦恼的因缘不定,所以随眠前后生起的次第并无一定。

546.请举例说明产生烦恼的三种因,修行人应如何制止烦恼的增长?

答:三因:

(1)未以对治断除随眠:即烦恼的得绳仍存在,如贪心未断,虽暂时可以不现行,但定会现行;

(2)生起烦恼相合的对境存在,如女色现前,则贪心现前;

(3)非理作意:颠倒执著,以不净为净,不乐为乐;如女色现前,因非理作意为增上缘,不净执为净,贪心缘之而随增。

作为修行人,所修的应该是道,即无漏智,所断的即是烦恼。烦恼与智不会同时存在。欲界众生,以食及色欲最粗重,尤其色欲极难拔除,故初修行者,应先远离生贪欲之对境,如女色之容貌、声音等皆当远避,以令内心粗显烦恼少起或不现行,这样一来,心不易散,心不散则闻思容易增上,并且细致;以闻思之力可知如何如理作意。如理,即如其本来之理,以此可对治非理作意,正知正见在,则烦恼缘非理作意而随增则无力;烦恼随增无力,则暂时可以用种种方便对治或用世俗智压服之,令不现行,究竟可以用无漏智将其永断。

547.什么是欲漏、有漏、无明漏?为什么单独宣说无明漏?

答:欲漏:欲界烦恼除痴三十一种,并缠十种,共四十一种为欲漏;

有漏:色、无色界各除无明五,五十二种随眠是有漏;

无明漏:三界十五种无明是无明漏;

单独宣说无明漏之理:轮回根本即是无明,如果断除了无明,那么其他的所有随眠也将断除,为了明解这一点而将无明单独宣说,称为漏。

548.什么是四瀑流?四结合?四种近取?

答:四瀑流:欲瀑流、有瀑流、无明瀑流、见瀑流;

四结合:欲结合、有结合、无明结合、见结合;

四近取:欲近取、我所近取、见近取、戒禁取见近取。

549.解释下列各名词:随眠、漏、瀑流、结合、近取。

答:随眠:随眠烦恼不是色法,是心所的本体,难以通达,极细微之故,又由于从无始时以来就与得绳相联,连续不断,通过所缘的方式增长,如果未断除种子,则再度在相续中辗转跟从,因而称随,由此缘故称为随眠。

漏:以这些烦恼能安置有情于轮回中,或从六处的伤口能漏到轮回中的意思而称为漏。

瀑流:由随眠能冲有情到后世故称瀑流。

结合:由随眠能与后世粘连在一起,称为结合。

近取:由于能取轮回而称为近取。

550.什么叫九结?五见中为什么后二见单独立为结?十缠中为什么将嫉妒、悭吝安立为结?

答:九结:贪结、嗔结、慢结、见结、无明结、疑结、取结、

嫉妒结、悭吝结。

五见中后二见单独立为结之理:

(1)三见与二见同有十八种实体。

三见:坏聚见、边执见唯在苦谛有二,三界共六;邪见三界各四有十二,三见共十八。

二见:见取见三界各四共十二;戒禁取见三界各二共六,二见共有十八。

(2)三见是所取,为二见执为殊胜;二见是能取,执三见为殊胜。

十缠中嫉妒、悭吝安立为结之理:

(1)二者完全是不善业;(2)二者皆自在而起。

551.什么是五种顺下分结?五见及疑为什么摄为三结中?阿阇黎对此如何承许?

答:五种顺下分结:坏聚见、戒禁取见、怀疑、欲贪、害心。

(1)欲贪、害心令有情不离欲界;

(2)坏聚见、戒禁取见、怀疑令有情虽能转生上界而又能令其返回欲界。

有问:得预流果应断五见及疑,为何经中有说断坏聚见、戒禁取见、疑三结,便能得预流果?

回答是五见及疑可摄于三结中,对此有三种解释:

·摄门类:

·坏聚见:通苦谛一门类;

·戒禁取见:通苦道二门类;

·怀疑:通苦集灭道四门类。

断此三结,就断除了第一门类的边执见,亦断除了四门类之邪见与见取见,因为边执见、邪见、见取见与彼三结同门类故;并贪等亦已断除,因为贪等可以缘彼三结而为其境。由此,三结能包含一切见断门类,所以断三结则可以断一切见断。

二、摄根本:

(1)坏聚见是边执见之根本;

(2)戒禁取见是见取见之根本;

(3)怀疑是邪见之根本。

三结是根本,经中直接宣说断三根本,间接说明了断除另外三个根本之所属者,所以只是宣说断此根本即可。

三、阿阇黎世亲论师承许三结为三障:

喻:去往他方有三障:

(1)不愿去;(2)迷路;(3)对路途有疑虑。

与此同理,趋入解脱亦有三障:

(1)以坏聚见担忧断我,由此害怕解脱便不愿趋往;

(2)以戒禁取见依靠他道而迷路;

(3)由疑而于解脱产生怀疑。

此三结是三种能障,如果能断除,则于解脱无有障碍,所以这里是从最主要的角度而说了只断三结便能得预流。

552.什么是五种顺上分结?结的含义是什么?

答:五种顺上分结:色贪、无色贪、掉举、我慢、痴。因为此五种结能起到令有情不离开上界的作用,故称五种顺上分结。(另外此五结烦恼微小,于上二界起,于断见断后方现行,实际是圣者中不还果者方能现起,是已趋近于解脱时方起,故说顺上分。)

553.什么是三种缚?佛经中和《大乘阿毗达磨》中如何宣说三缚

答:三缚:贪缚、嗔缚、痴缚。《法施比丘请问经》云:依靠乐受增长贪心;依靠苦受增长嗔心;依靠舍受增长痴心。《大乘阿毗达磨》说:三缚为三苦,即坏苦、变苦、行苦。

554.什么是随烦恼?有多少种?

答:随烦恼:六根本烦恼以外其他的染污性心所行蕴所摄的烦恼,就是与根本烦恼接近存在的随烦恼。

它共有十九种:十缠、六垢、放逸、懈怠、不信。

555.何为缠?如何承认十种或八种?分别从何根本烦恼中产生?

答:缠能够把有情缠缚在轮回的囹圄中,这些如果存在,就会引发恶行,因此称为缠。

《品类足论》说有八缠:无惭、无愧、嫉妒、悭吝、

掉举、悔心、昏沉、睡眠。

有部说有十缠:无惭、无愧、嫉妒、悭吝、掉举、

悔心、昏沉、睡眠、忿、覆。

无惭、悭吝、掉举是由贪中产生。

覆有三种说法:

(1)由贪生,(2)由无明生,(3)由贪、无明二生。

昏沉、睡眠、无愧由无明生;悔由疑生;忿与嫉由嗔心生。

556.六垢是哪些?怎样从三毒中产生?十缠中哪些是见断?那些是唯一修断和自在性?

答:六垢:诳、谄、骄、恼、恨、害。

诳、骄由贪生,诳:因为担忧失去利养等而作诈现行;

骄:由于自法贪执而心生安乐。

恨、害由嗔生,恨:对所忿恨的对境数数寻伺结怨不舍;

害:对于他有情能作逼迫,并行打骂等。

恼由见取见中生。因将自见解执为殊胜,对他见生起烦恼之心。

谄由邪见引起,由于对业因果持邪见而导致恶心,不断虚伪狡猾的缘故。

557.十缠、六垢是善不善中的哪一种?欲界和一禅有谄诳之理何在?

答:十缠:

昏沉、掉举、睡眠:通不善与有覆无记;余七:唯不善;

六垢:唯不善;谄诳:唯不善
 

欲界、初禅有谄诳的理由:

欲界中为了生于世间获得利益等,令心不直而有谄曲;无功德而谓有功德来诳惑他众。色界初禅大梵天为了摄受眷属,于不知道的问题,却迷惑欺骗马胜比丘。

558.哪些烦恼与哪些识相应?

答:与意识相应:

(1)见断烦恼:唯通第六识;

(2)修断之随眠、傲慢;

(3)具自在性的五缠、六垢;

悔具分别念,唯意识相应
余十是小烦恼地法,具分别念唯意识相应

与六识相应:

(1)修断贪嗔痴,通六识;

(2)无惭无愧:大不善地法,通一切不善心,通六识;

(3)掉举、放逸、昏沉、不信、懈怠:大烦恼地法,通一切染心即通六识。

559.十种随眠与五受怎样相应?

答:贪:身乐、意乐相应,因贪心于六识群体中产生并以喜相趋入;

嗔:身苦、意苦相应,因为其遍于六识并以厌恶相趋入故;

无明(共与不共):五受相应,不违一切而趋入故;

邪见:意乐意苦相应,唯意识地故;

意乐:见行不善业无果则意乐相应
意苦:见行善无果则意苦相应

疑:意苦受相应,对寻求了义法生疑时,生意苦受,唯意识地;

余四见、慢:意乐相应,唯意识地,以喜相趋入;

以上就欲界所产生明显心而言,不明显心则与舍受相应,舍心与这些心均不相违故;
 

560.十缠、六垢与五受是怎样相应的?

答:悔、嫉、怒、害、恨、恼:意苦受相应,意识地起,忧愁相趋入故;

悭:意乐受相应,意识地起,贪因中生,以喜相趋入故;

谄、诳、覆、眠:意乐意苦相应。
 

561.佛经中所说五障是什么?其他烦恼也都是障碍,为何只说五障?

答:经中说:“五障即贪欲、害心、昏眠、掉悔、怀疑。”

独说五障原因:有害于戒定慧蕴故。

(1)欲贪、害心令不离欲界与罪业,有害于戒蕴;

(2)昏沉与睡眠令远离胜观,有害于慧蕴;

(3)掉举与悔心令远离寂止,有害于定蕴;

无戒定慧则对真谛生怀疑,因而只宣说了五蕴。

562.以了知对境的方式如何断除烦恼?

答:了知所缘对境而断除见断(烦恼):

所缘对境:苦集灭道四谛;见断:缘四谛之随眠。
 

苦集见断随眠,缘自界苦集谛,苦集忍生,便完全了知了苦集谛的自相,了知自相后,苦集见断随眠便断。

(2)灭道见断:邪见、疑、无明各二,是缘无漏灭道六随眠,三界共十八。

灭道见断随眠中缘灭道六随眠,灭道忍生时,便完全了知了灭道谛的自相,了知自相后,此六缘无漏惑便断。

563.怎样以灭尽能缘的方式而断除所断?

答:能缘:有境苦集见断烦恼;

所缘:不同分界九种遍行。

能缘断则所缘断,能缘以苦集智忍生时而断,能缘既断,则所缘境即不同分界九种遍行即断,名为以灭尽能缘的方式而断。

564.怎样以断除所缘境的方式而断除所断?

答:所缘境:缘灭道的直接颠倒执著(邪见、疑、无明);

能缘:再度颠倒执著(即缘邪见、疑、无明而起)。
 

上二界各七(除嗔)共十四,三界共二十三。

所缘境断,即灭道见断之邪见、疑、无明断,则能缘亦断。欲界所缘境(邪见、疑、无明)以灭道智忍生时而断,则缘彼之能缘九见断亦断,是名断除所缘境而断。

565.有部宗承许的四种对治是什么?无间道等如何对应?经部以上也如此承许吗?为什么?

答:有部承许四种对治:

一、断对治:能断绝烦恼得绳的无间道,如苦法忍;

二、持对治:能受持依靠无间道断除烦恼之离得,如苦法智,一切解脱道,其上之无间道与胜进道;

三、远分对治:能离烦恼之得绳的道,解脱道以上一切道,即胜进道;

四、厌患对治:依靠何道将此界视为过患进而厌烦无常等相,如缘苦集的行相而起之加行道。

经部之观点:

一、厌烦对治:谓缘苦集起加行道;

二、断对治:谓缘一切起无间道;

三、持对治:谓缘一切起解脱道;

四、远分对治:谓缘一切起胜进道。

566.烦恼是以相应方式断除还是以断除所缘方式而断除?为什么?

答:烦恼是以远离所缘的方式而断,不以相应的方式而断,因为虽然烦恼已断,但不会离开相应法。

567.以比喻说明四种远分的具体含义。

答:一、以法相不同而远:虽然存在于一个群但由于法相不同而远离,如四大。

二、以违品与对治而远:如具戒与破戒。

三、以对境形相隔断而远:如东海与西海。

四、以时间而远:如过去未来两个时间久远。

568.断除烦恼的断得和离得都有越来越殊胜的情况吗?在哪些阶段离得会变得更为殊胜?

答:断得不会更殊胜,而离得有越来越殊胜的情况。

钝根有六时:生起各自对治解脱道时,得沙门四果时,炼根时。

利根者有五时:除炼根时。

569.远离所断的灭法遍知有哪九种?

答:灭尽三界见断烦恼有六遍知:

(1)灭尽欲界苦集见断立一个遍知;灭尽欲界灭谛见断立一个遍知;灭尽欲界道谛见断立一个遍知。

(2)灭尽上二界苦集见断立一遍知;灭尽上二界灭谛见断立一遍知;灭尽上二界道谛见断立一遍知。

灭尽三界修断烦恼有三遍知:

(1)灭尽欲界的所有修断,是断除顺下分的遍知;

(2)灭尽色界的所有修断,是断除色界贪欲的遍知;

(3)灭尽无色界所有修断,是尽除诸漏的遍知。

灭尽三界见修断烦恼共立九个遍知。

570.九遍知是何道何地之果?其中哪些有世间和出世间之果?

答:(1)断见断六遍知是忍之果,断修断三遍知是智之果;

(2)一禅未至定之果是九种遍知,正禅之果是断除上二界见修断之五种遍知;(妙音尊者:离贪者于正禅中生起见道并得无来果,则获八遍知。)

(3)空无边处未至定之果是断色界修断的一个遍知,无色界前三无漏定之果是灭尽一切有漏的一个遍知;

(4)断除下两界修断之两种遍知,可以是世间道之果,及圣道之果,余七种遍知皆是圣道之果;

(5)修道类智之果是后两种遍知,修道法智是后面三种遍知;

(6)法智及其同品之果是六遍知,即前三与后三遍知;类智及其同品之果是后五遍知,即断上二界见修断之五遍知。

571.安立遍知的三个条件和四个条件是什么?请说明上两界断见断安立遍知的情况。

答:安立遍知的三个条件:

(1)获得无漏的离得(即抉择灭得);

(2)有顶的一部分烦恼已失毁(一部分烦恼:指五类惑中的任一类惑,即只要失毁其中的一类惑即可);

(3)苦集见断的两类遍行因全部摧毁(十一遍行乃一切烦恼痛苦之根本因)。

以上三种条件具足才能安立为断见断的遍知,见道中集法智是第一个具足此三个条件者,乃安立一个遍知。断修断的三种遍知,具以上三个条件外,且须具足第四个条件超界。

(4)超界:超欲界:安立断顺下分遍知;

超色界:安立断色界贪遍知;

超无色界:安立尽除诸漏的遍知。

上两界断见断安立遍知的情况:

一、集类智断苦集见断:安立一个遍知。

具三个条件:

(1)无漏离得重新获得(前已得,现在增上);

(2)有顶一部分烦恼已失毁(集类智起,上二界集谛见断惑便断);

(3)苦集见断的两类遍行因全部摧毁(前苦类智起,上二界苦谛下遍行因已断;现在集类智起,上二界集谛自类之因亦断)。

二、灭类智断灭谛见断:安立一个遍知。

三个条件:

(1)无漏离得重新获得(前已得,现在增上);

(2)有顶一部分烦恼已失毁(灭类智起,上二界灭谛见断惑便断);

(3)灭尽二因中:a.前苦集类智起时已灭苦集下之遍行因;

b.现在灭类智起时已灭自类中之同类因。

三、道类智断道谛见断:安立一个遍知。

三个条件:

(1)无漏离得重新获得(前已得,现在增上);

(2)有顶一部分烦恼已失毁(道类智起,上二界道谛见断惑便断);

(3)灭尽二因中:a.前苦集类智起时已灭苦集下之遍行因;

b.现在道类智起时已灭自类中之同类因。

注:欲界、上二界之断苦集见断各安立一个遍知,是因为若只是苦谛下遍行因断,则三个条件中第三个条件不具足,所以须集谛下之遍行因亦断后,第三个条件才具足,即才能安立一个遍知。而灭、道谛见断,于灭、道法(类)智起时,前苦集谛下遍行因已断,而自类之同类因亦断,所以,第三个条件具足,故各自可以安立一个遍知,而与苦集不同。

572.哪些补特伽罗具足多少遍知?遍知的综合性是怎样分析的?

答:凡夫:一个遍知也不具足。

见道者:具一至五个遍知,

具第一个遍知:第六刹那集法智;

具二个遍知:第八刹那集类智起;

具三个遍知:第十刹那灭法智起;

具四个遍知:第十二刹那灭类智起;

具五个遍知:第十四刹那道法智到第十五刹那道类忍。

修道者:具六、一、二个遍知,

具六遍知:(1)道类智起至未离欲贪,断前八修断之间,具前五遍知,及断上二界道谛见断之一遍知;

(2)退失者:离欲者又退失。即三果圣者又起欲染,退失三果。断顺下分一遍知不具,唯具前六遍知。

此二皆是指渐次者,即于见道前未离欲贪。

具一遍知:(1)先离贪者后来见道,于道类智时,前六遍知综合而成断顺下分遍知,即第七遍知;

(2)阿罗汉起色界染而退失,则唯具断顺下分遍知(第八第九已舍故)。

具二遍知:(1)无来果者已断色界贪,具断顺下分及断色界贪之二遍知;

(2)阿罗汉起无色界染而退失,则亦具第七、第八二遍知(第九已舍故)。

无学:具一遍知,即第九遍知:前遍知皆已综合故舍。

遍知的综合须具足两种原因:超界;得果。
 

具此二因者,则可以将其中所有离法(或断法)综合起来而安立一个遍知。如得无来果时立断顺下分遍知;得阿罗汉果时立漏尽遍知。预流、一来果,有得果而无超界故无综合;超色界之不来果有超界而无得果,故无综合。

573.这些遍知中同时舍弃的有多少?同时获得的有多少?

答:舍遍知:舍一、二、五、六种。

舍一遍知:(1)退失阿罗汉果:舍第九遍知;

(2)未离色贪无来果退失:舍第七遍知。

舍二遍知:获得阿罗汉果时,同时舍第七与第八遍知。

舍五遍知:以前离贪,现在入见道后于道类智得无来果时,舍前见道五个遍知(断欲界见断三个,断上二界见断二个)。

舍六遍知:渐次圣者离欲贪时,获第七遍知,舍前六遍知。(渐次圣者:以前未离欲,见道后,以修道断欲贪者。)

得遍知:一、二、六(除五)

得一遍知:(1)集法智时,获得第一遍知;

(2)离贪道类智时:获得第六遍知(离贪:前已离贪,入见道后道类智时舍前五遍知而得第六);

(3)具贪欲界第九解脱道时:获第七遍知(具贪圣者断欲界修断惑以后,所有断法综合,得第七遍知);

(4)获得阿罗汉果时:具足一个第九遍知(所有断法综合而成一个遍知)。

得二遍知:阿罗汉起无色界诸缠退失,得第七、第八两个遍知(即舍第九而得七、八二遍知)。

得六遍知:从渐次无来果中退失,获得前六遍知。

(渐次圣者,前于断欲界修断惑时得无来果,舍六遍知,得第七遍知;现在退失无来果,即舍第七遍知,而得前六遍知。)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