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智仁波切: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10、依止上师(索达吉堪布 译)
2014/9/3   热度:1778
华智仁波切: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10、依止上师(索达吉堪布 译) 丙六(依止上师)分二:一、依师之必要;二、依师之次第。 丁一、依师之必要: 一切佛经、续部、论典中从来没有提过不依止上师而成佛的历史。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看出,通过自我造就以及有胆有识而生起五道、十地功德的人一个也没有。包括自己在内的一切众生,对于邪道倒是很有造诣,而对于解脱与遍知的圣道,却犹如无依无靠的盲人迷失在空旷荒野中一般知之甚少。而且从来没有不依靠商主而从如意宝洲中取宝的例子。因此说,善知识和好道友是解脱与遍知圣道的真实向导,我们务必要毕恭毕敬地依止。 丁二(依师之次第)分三:一、观察上师;二、依止上师;三、修学上师之意行。 戊一、观察上师: 凡夫人本来就很容易随着友伴等暂时的外缘所改变,所以我们在何时何地都需要依止良师益友。打个比方来说,普通的一节树木落到玛拉雅山的檀香林中,经过数年之后,就会熏染上栴檀木的妙香,结果这节普通的木材也自然散发出芬芳的檀香味。同样,如果依止一位具相的高僧大德,久而久之,也会熏染上他的功德妙香,所作所为也都变成他们那样。如智悲光尊者在《功德藏》中说:“如玛拉雅树林中,漂落普通一节木,枝叶滋润出妙香,依止上师随行彼。” 如今正处在五浊恶世,当然,众多续部宝典中讲的所有法相样样俱全的上师实在是难以寻觅,但一般来说,可以依止的上师必须具备以下这些功德:一、相续清净:从来没有违犯过外别解脱戒、内菩萨戒与密乘三昧耶戒;二、广闻博学:通晓经续论典;三、具大悲心:对无边众生就像母亲对独子般慈爱;四、通达显密:精通外三藏、内密四续部的仪轨;五、现前断证依靠修持实义于自相续中现前殊胜的断证功德;六、圆满四摄:以布施、爱语、同行、共事四摄法摄受具善缘的弟子。如《功德藏》中说:“圆满诸胜法相者,浊世力致故难得,三戒清净之大地,多闻大悲润心续,精通如海显密仪,断证净慧硕果丰,四摄鲜花齐争艳,善缘弟子如蜂聚。” 尤其是宣说密宗金刚乘甚深窍诀要点的上师,必须具备一切续部宝典中所讲的下列条件:一、获得不间断能成熟的灌顶——成熟相续;二、没有违犯灌顶时所受的誓言和其他戒律——净持律仪;三、烦恼和分别念微弱——相续调柔;四、精通密宗金刚乘基、道、果的一切续部意义——精通密宗;五、面见本尊等依修之相都已尽善尽美——依修圆满;六、现量证悟实相之义——解脱相续;七、心相续周遍大悲心——唯求利他;八、断除了今生世间的贪执——琐事鲜少;九、为了来世精进忆念正法——精进修持;十、现见轮回的痛苦,生起强烈厌离心,并且劝勉他人生起厌离——厌世劝他;十一、以各种各样善巧方便摄受调伏弟子——摄伏弟子;十二、依照上师的言教行持,具有传承加持——具有加持。我们应当依止这样一位上师。如《功德藏》中说:“尤其宣讲窍诀师,得灌净戒极寂静,通达基道果续义,念修圆满证自解,悲心无量唯利他,精进念法琐事少,极具厌离亦劝他,善巧传承具加持,依如是师速成就。” 再讲讲与上述相反应当舍弃的上师相:本来自相续中没有闻思修的少许功德,却自以为我是某某上师的儿子或者贵族子弟(旧时西藏贵族的幼弟和侄子总名)等,种姓方面已经胜过其他人,并且现在我的传承也是如何如何,这简直就像婆罗门世袭相传的门第观念一样。或者,虽然具有少分闻思修行的功德,但并不是以希求来世的清净心来修持,而是担心自己在某处失去上师的地位等。所作所为只是为了今生目标的上师,就称为如木磨(形相是磨子,但不能磨粮食)之上师。 还有些上师没有能力调伏弟子的相续,自己的相续也与凡夫人没有差别,根本不具备丝毫的特殊功德。可是其他一些愚笨之人盲目轻信不经观察而将他捧到高高的位置上,这时候的他自相续被名闻利养改变得面目全非,骄傲自满,目空一切,对正士的功德视而不见,这种上师就叫做如井蛙之上师。 据说,从前有一只年迈的青蛙长期居住在井底。一天,大海里的一只青蛙来到它的面前。 井蛙问:“你是从哪里来的?” 海蛙回答:“我从大海来。” 井蛙问:“你的海有多大呢?” 海蛙说:“大海非常非常大。” 井蛙问:“那么,有我这个井的四分之一大吗?” 海蛙连连摇头:“远远不止。” 井蛙又问:“那么,有没有它的一半大?” 海蛙还是边摇头边说:“不止不止。” 井蛙继续问:“难道有这个井这么大吗?” 海蛙依旧重复着前面的话:“不止不止。” 井蛙不相信地说:“不可能有那么大吧?那么,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于是,两只青蛙一同前去,当见到大海时,那只井蛙顿时昏厥、头颅崩裂而死。 再有,上师他自己从未依止过智者上师,也没有精进修学经续,孤陋寡闻;内心烦恼粗重,不具足正知正念,致使违犯戒律、破坏誓言;相续比凡夫人还低劣,而行为却像大成就者一样,言谈举止高如虚空;嗔恨和嫉妒心十分强烈,断掉了慈悲心的吊索,这就是所谓的如疯狂向导之上师。 将弟子引入邪道、不具备胜过自己的点滴功德、远离慈悲心菩提心的上师,称为如盲人向导之上师,他们不懂得打开取舍的双眼。 如《功德藏》中说:“犹如梵志护门阀,顾虑失毁自地位,闻思非为来世果,犹如木磨之导师。虽与凡夫性不违,愚者起信置高位,获得利养心傲慢,犹如井蛙之上师。孤陋寡闻破律誓,心劣行为高如天,折断慈悲之吊索,若依狂师增罪恶。尤依无胜己功德,无有悲心名声师,如依盲主大错误,欺诈相伴漂暗处。”邬金莲花生大士也说:“不察上师如饮毒,不察弟子如跳崖。” 上师是我们生生世世的皈依处,也是开示取舍道理的导师。如果没有经过慎重观察,不幸遇到邪知识,信士一生的善资都将葬送在他的手中,使已得的暇满人身白白地虚度。比如,一只毒蛇盘绕在树下,某人误认为是树影而前去乘凉,结果被毒蛇害死。如《功德藏》中说:“若未详细观察师,毁坏信士善资粮,亦毁闲暇如毒蛇,误认树影将受欺。” 因此,我们一定要详详细细加以观察,正确无误地进行辨别之后,才能全心全意地依止一位具足前面所讲这些功德的上师,从此之后恒常对上师作真佛想。这样一切功德无不圆满的上师就是十方诸佛大悲与智慧的本体,他们只是为了利益所化众生而显现人的形象。如《功德藏》中说:“圆满德相之上师,诸佛智慧大悲体,所化前现士夫相,悉地根本即无上。” 如此殊胜的上师,为了引导所化众生,暂时的一举手、一投足等行为好像与所有的普通人一模一样。但是从了义上来讲,他们的密意始终安住在佛陀的境界中,从这一角度而言又与一切世人截然不同。实际上,上师的任何所为都是顺应所化众生相续具有密意的行为,超凡脱俗,不同寻常;他既能善巧解除弟子的重重怀疑,也能忍耐弟子的一切邪行和忧心劳身,宛如独子的慈母一般。如《功德藏》中说:“不了义随一切众,了义相违诸众生,具密意故胜有情,善遣疑忍忧邪行。” 可见,具有一切德相的上师,就像大船,能救度众生脱离轮回大海;他如商主,能无误指示解脱与遍知佛果的圣道;他如甘露雨,能熄灭业与烦恼熊熊的烈火;他如日月,能遣除重重的无明黑暗,现出朗朗的正法光明;他如大地,能容忍弟子忧心劳身及一切邪行,见行广博,无所不包;他如劫波树(如意树),是今生与来世一切功德利乐的来源;他如妙瓶,成为不可思议诸乘宗派一切意愿的宝库;他如摩尼珠,住在随心所欲(息、增、怀、诛)四种事业大海的源泉中;他的慈心犹如父母,对于无边无际的一切众生无有亲疏、爱憎,一视同仁;他的悲心好似河流,对于普天之下的芸芸苍生广泛怜悯,尤其是对无依无怙的苦难有情更是迫切悲悯;他的喜心宛若山王,不为嫉妒之心所转,不为实执之风所动;他的舍心恰似雨云,自相续不被贪嗔所扰乱。如《功德藏》中说:“解脱有海如大舟,无迷胜道真商主,灭业惑火甘露雨,遣无明暗等日月,囊括诸乘如大地,利乐源如劫波树,圆具法库如妙瓶,上师胜过如意宝,平等爱众即父母,悲心广切等河流,无变喜心如山王,无乱舍心如雨云。”从大悲心与加持方面来说,上师与诸佛相同,与上师结上善缘者即生便可成佛,结上恶缘者也有断绝轮回之日,如颂云:“如是上师等诸佛,害彼亦入安乐道,何人正信依止师,降下一切功德雨。” 戊二、依止上师: 观察完上师之后,接下来就是依止上师。那么,该以怎样的方式依止上师呢?正如《华严经》中所说:“善男子,汝应对自己起病人想。”按照这其中类似的喻义说法,我们要像重疾缠身的病人依止善巧的名医、行在恐怖路途的旅客依止勇敢的护送者、遭到怨敌强盗野兽等恐怖危害时依止解救危难的友伴、去海中宝洲取宝的商人依止商主、想到达河对岸的船客依靠舵手一样,要摆脱生死烦恼的怖畏,必须要依止具有救护力的上师善知识。如《功德藏》中说:“如病依医客依护,怖畏依友商依主,诸乘舟者依舵手,畏生死惑当依师。” 作为弟子所要具备的条件:一、精进大铠:纵遇生命危险也不违背上师善知识的意愿;二、智慧极坚:心情不会因为暂时出现的违缘而改变;三、承侍上师:要有赴汤蹈火承侍上师的精神,也就是不惜生身性命为上师办事;四、依教奉行:上师所说的任何教授,言听计从,将自己置之度外。这样的人单单依靠对上师的虔诚敬信必将获得解脱,如《功德藏》中说:“精进大铠慧极坚,不惜身命作承侍,谨遵师命不护己,唯以敬信得解脱。” 身为合格的弟子还要具备:将上师视为真佛——具大信心;了知上师善巧方便行为的密意——具大智慧;能够受持上师所宣讲的一切正法——广闻博学;慈爱那些无依无怙、受苦受难的众生——具有悲心;恭敬上师所传授的律仪和三昧耶戒——敬护净戒;身语意寂静调柔——三门调柔;内心能容纳上师及道友的一切行为——宽宏大量;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毫不吝惜地全部供养上师——慷慨大方;内心很少出现不清净的分别恶念——具清净观;如果造了恶业立即想到:我的这种恶行必定会受到正士大德的羞辱——具惭愧心。我们务必要具备这些优点来依止上师。《功德藏》中说:“具信慧闻大悲心,恭敬戒律三门调,宽宏慷慨净相愧。” 再者,作为一名弟子,时时刻刻中,所作所为要随顺上师的心意,万万不要做出违背上师意愿的事情,必须严加防犯。无论上师如何严厉呵责制裁,既不怒气冲冲也不怀恨在心,犹如驯服的良马;因为上师的指派等而来来往往也不厌其烦,犹如船筏;能够承受上师所吩咐的一切好事坏事,犹如桥梁;能够忍耐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暑,犹如铁匠的铁砧;对于上师的一切言教,唯命是从,犹如奴仆;断除我慢,常处卑位,犹如扫帚;舍弃骄慢,恭敬众生,犹如断角的牦牛。这些都是《华严经》等佛经中所讲的依止上师的方法。如《功德藏》中说:“极护上师具善巧,厉斥不嗔如良驹,来去无厌如船筏,犹如桥梁承贤劣,犹如铁砧忍寒热,依教奉行如忠仆,断除我慢如笤帚,舍骄慢如断角牛,契经所说依师法。” 而且,我们要以三种承侍令上师欢喜,其中上等承侍为修行供养,也就是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历经苦行孜孜不倦地实地修持上师所传的一切正法;中等者以身语意承侍,也就是自己的身语意侍奉上师,为上师服务;下等者以财物供养,也就是慷慨供养饮食受用等等。我们要通过以上三种方式令上师欢喜。如《功德藏》中说:“若有财物供上师,身语恭敬承侍事,何时一切亦不毁,三喜之中修最胜。” 上师的行为变化莫测,没有固定性,无论上师的举动怎样,我们都要认识到那是善巧方便的行为,唯一观清净心。 从前,大智者那若巴已经获得了大成就,后来有一次本尊告诉他:“你生生世世的上师是圣者帝洛巴,你应当前往印度东方。” 那若巴尊者听到此话立即起程奔赴东方。由于对帝洛巴上师到底住在何处没有搞得水落石出,他便向当地的人们打听,结果他们都说不认识,他又问:“那么在此地还有没有谁叫帝洛巴呢?” 人们回答说:“有个以行乞为生的帝洛巴,大家都叫他乞丐帝洛巴。” 那若巴尊者心想:大成就者的行为是不定的,很可能就是他。于是继续刨根问底:“乞丐帝洛巴住在哪里?” 人们告诉他:“就在那边正冒烟的破围墙内。” 他大步流星地来到那里,帝洛巴尊者果真正坐在此处,只见他面前放着一个木盆,里面装满了混在一起的死鱼活鱼,他从中取出一条鱼放在火上烧烤完毕就吃了起来,接着弹一声响指。那若巴上前顶礼膜拜请求摄受。 帝洛巴尊者问道:你说什么?我可是个乞丐呀! 经过那若巴再三诚心诚意恳切请求,帝洛巴尊者才摄受了他。 事实上,帝洛巴尊者并不是由于饥饿难耐实在得不到食物才杀鱼的,而是因为那些鱼是不知取舍道理的恶业众生,他具有超度它们的能力,为了使之与自己结上缘才吃鱼肉的,然后将它们的神识接引到清净刹土。 同样,大成就者萨绕哈巴曾经显现为弓箭手的形象、夏瓦热则现为猎人的身份等等,在印度圣地多数成就自在者都是以下贱种姓等极其低劣的姿态出现。所以,我们对于上师的任何行为都不能视为颠倒,需要唯一观清净心。如《功德藏》中说:“诸行不应生邪见,圣地数多自在者,显现劣种恶形象,恶劣之中极恶劣。” 相反,如果将那些形象看作是颠三倒四的邪行而观为过失的话,就像所谓的“久伴于佛亦见过”一样。意思是说,就算是佛陀,也会有人去见他的过失。 往昔,世尊的兄弟善星比丘在二十四年(关于这一时间,不同经中说法不一)中当佛的侍者,对于十二部了如指掌,完全可以倒背如流地传讲。可是他将世尊的一切行为都看成是欺诳之举,心想:除了有没有一寻光的差别外,我们二人完全相同。生起这种邪分别念后,他说:“二十四年为汝仆,除身具有一寻光,芝麻许德吾未见,知法我胜不为仆。”说完就扬长而去。 当时世尊的侍者阿难请问佛陀:“善星比丘将来会转生到何处?” 世尊告诉他说:“善星比丘现在只有七天的寿命,死后将于花园中投生为饿鬼。” 阿难来到善星比丘跟前,将世尊所说的那番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 善星比丘暗想:有时候他的谎话也可能是真的,不管怎么,这七天中我还是要谨慎行事,等七天过后我再好好羞辱他。于是他在七天当中水米未进。到了第七天的早晨,他感到口干舌燥,于是喝了一口水,没想到水未消化而气绝身亡,死后在花园中投生为一个具有九种丑相的饿鬼。 当我们将殊胜上师的行为看作过失的时候,就要在心里自我谴责:这绝对是我自己的心识、眼识不清净所导致的,上师的行为根本不会有一丝一毫的过失或缺点。从而对上师更加生起信心和清净心。如《功德藏》中说:“自己未调自心前,迷乱观察无量罪,善星精通十二部,见师行为狡诈相,善加思维改自过。” 此外,假如殊胜上师表面似乎对自己特别憎恨,大发雷霆,我们也切切不可气急败坏,心里应当这样想:上师一定是看到了我的某种过失,才如此这般责骂于我,上师观察到以严厉呵责方式调伏自己的时机已到,才这样进行调化的。等待上师心平气和时,再到上师面前作忏悔等。如《功德藏》中说:“倘若上师现忿怒,见己过失呵责调,时机成熟应忏悔,如是智者不着魔。” 平日里,自己在上师身边的过程中也必须恭恭敬敬如理如法:当上师从座上起身的时候,自己绝不能依然如故地坐在座位上,而要毫不迟疑地站起来;上师安坐之时,要向上师请安问候,再观察时机供养相合上师心意的用品等。 上师行走的时候,自身随行也是一样,如果走在上师的前面,后背就会对着上师,所以绝不能走在上师的前面;倘若走在上师的后面,也会有踩上师脚印的可能性,因此也不能走在上师的后面;假设走在上师的右侧,又会处在首席之位,为此更不该走在上师的右侧。而应当在上师左侧稍后的位置恭敬随行。假如在路途中遇到一些危险地带或者担心有恐怖事件发生,请求上师开许后走在前面也无妨。 对于上师的坐垫和乘骑也是如此,绝不能任意踩踏上师的坐垫、乘坐上师的车辆等,也不应粗鲁猛烈开关上师住舍的门或者用力敲门等等,开门关门时动作一定要轻缓。 在上师面前时,必须断除身体上的弄姿作态、表情上的嬉皮笑脸或者愁眉苦脸等,而且口中的一些欺人之谈、未经观察的胡言乱语、戏耍玩笑等滑稽之语,以及没有意义、没有关联的无稽之谈也要一并禁止。应该怀着敬畏之心,杜绝满不在乎的心态等,言谈举止必须做到温文尔雅、寂静调柔。 《功德藏》中说:“上师起时莫安坐,坐时问安供受用,若行莫随前后右,踏垫坐乘等折福,切莫猛厉敲师门,舍弃弄姿笑怒容,妄乱玩笑无关语,三门寂静而依师。” 假设有其他人心怀嗔恨、恶口谩骂上师,自己绝不能与他为友,当然如果自己有能力制止他们的邪见和诽谤等,还是尽可能地加以制止,倘若实在无能为力,也不应和他们畅所欲言。如《功德藏》中说:“詈骂嗔恨上师者,不应为友尽力止,畅所欲言增大罪,失毁一切诸誓言。” 再者,对于上师的眷属和金刚兄弟姐妹们也要同样恭敬,无论相处的时间有多长,都毫无厌烦之心,始终如一和睦友好,就像腰带一样;在日常生活当中,不管遇到任何事情,自己都要放下架子,与他人来往和谐融洽,就像食盐一样;即便对方对自己恶语中伤、无理取闹或施加难以承受的压力,也应当尽力忍耐,就像柱子一样。所以,对于道友,要和睦相处,恭敬依止。如《功德藏》中说:“和睦相处如腰带,融洽交往如食盐,极具忍耐如柱子,亲近师眷与道友。” 戊三、修学上师之意行: 这样依止上师的一切方法已经明确之后,就要像天鹅与蜜蜂一样受持上师的密意。比如,栖身于胜妙水池的天鹅不会搅混池水,而是在其中轻盈嬉戏,尽情享受;蜜蜂飞旋在花丛之中时,不会损坏花的色香,而是吸取精华后便悄悄离去。同样,我们一定要不辞辛苦、不厌其烦、不折不扣地依教奉行来受持上师的意趣,也就是说,依靠自己信心与毅力的近取因,将殊胜上师心相续中一切闻思修行的功德如同从一个标准瓶倾入另一个标准瓶中一样融入自己的相续。如《功德藏》中说:“如依胜池之天鹅,蜜蜂品尝花汁味,恒时相处稀奇行,无有疲厌持师意,信心近取得功德。” 当殊胜上师奉持菩萨行而积累广大的福慧资粮时,如果自己也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哪怕只是发心供养微薄的财物受用或身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甚至包括心中随喜在内而同行,那么依靠大德的无上发心力所得的善业资粮有多少,自己也将同样获得。 比如,从前,有两个人一起前往拉萨。一个人除了少量的豆粉外没有其他口粮,他将少量的豆粉放入另一个人许多精白糌粑中混合一起。过了几天,有许多糌粑的人说:“你的豆粉差不多该用完了吧,我们去看看有没有用完。”然后两个人去看结果发现豆粉仍然没有用完。这样看了好几次豆粉一直没有用尽,最后只好与所有糌粑一起吃完。同样的,无论别人做任何善事,自己仅仅通过少许财物或者身语劳作等结上善缘,也将获得同等的善根。特别是对于上师、善知识暂时的指派或信使,乃至包括清扫上师的居室在内,都是积累资粮的正道,应当尽力而为。如《功德藏》中说:“决定行持善法者,胜师广积二资时,彼中皆能结上缘,役使信使清扫等,极劳具果胜资道。” 皈依处以及积累一切资粮的无上福田没有比上师更殊胜的。尤其是上师授予灌顶、讲经说法期间,十方三世诸佛菩萨的大慈大悲和殊胜加持一同融入他的相续,从而安住于与诸佛无二无别的境界中,所以其余时间成百上千次供养不如此时供养一口食物的福德大。 观修一切生起次第的本尊也是同样,如果能认识到形象虽然显现为某某本尊,其实本体除了自己的根本上师以外别无其他,那么上师的加持很快就能入于心中。 在相续中生起圆满次第的智慧,也完全依赖于对上师的诚信恭敬与上师的加持力,只要自己有虔诚的信心,再加上上师的加持,自相续中一定会生起上师心相续中所证悟的智慧。所以,生圆次第等一切实修所修的本体都可包括在上师中,所有经典、续部中都说上师就是真佛。 《功德藏》中说:“何为皈处资粮田,修师瑜伽内外二,所修生圆体摄师,经续说师为真佛。” 因此说,上师的密意始终安住于与诸佛无二无别之中,然而正是为了引导我们这些不清净的所化众生才化现为人的身相。 我们一定要在上师住世期间,全力以赴依教奉行,通过上面所讲的三种承侍使自己的心与上师的智慧成为无二无别。相反,如果上师住世时没有恭敬承侍、依教奉行等,而当上师不在世时却口口声声地说绘制上师的身像、观修上师瑜伽、修习实相之类的话,然后另辟蹊径去苦苦寻找别的高深莫测大法,既不具备使上师心相续中的断证功德融入自相续的诚信恭敬,也不进行祈祷等,这就是所谓的“能修所修相违”。 要想在中阴界面见上师、蒙受上师指引道路等,这也需要自己无限的诚信恭敬与上师的悲心愿力聚合才会显现这样的境界。当然,上师并不是真正亲身去到中阴界,如果自己不具备虔诚的信心,不恭敬上师,那么无论上师再有多么好,也不可能出现在中阴界为你指引道路。 《功德藏》中说:“多数愚者绘像修,上师在世不承侍,不知师意修实相,能所修违诚可悲,无信中阴难见师。” 我们首先用智慧来观察上师,这也是指在还没有结上求灌顶求传法的缘分之前详加观察,如果真是具足法相的上师,我们就依止;假设不具足法相就不要去依止。一旦已经依止了上师以后,不管他的行为怎样都必须看作是善妙的,全部视为功德,生起信心并观清净心。如果生起恶分别念,那么后果不堪设想,换句话说,后患无穷。 在观察上师时,我们还要清楚,一般来说,需要是经典续部中所说的所有功德齐全的一位上师,尤其心相续中具有菩提心是必要条件。概括而言,观察上师归根到底可以包含在观察他是否具备菩提心这一条件当中。如果他的心相续中具有菩提心,那么从今以后不可能不成办弟子们今生和来世的一切利益,这位上师所传的正法也是与大乘道息息相关,无论如何也会令所有的弟子踏入正道。只要是一位不具有菩提心的上师,就必然有着自私自利的牵扯,这样一来,也就不可能很好地调伏弟子的相续,不管他所传的法多么深、多么妙,讲得再怎么天花乱坠,但到头来也只是落在了为现世利益的圈子里。 因此说,观察上师的一切要点可以摄于观察具不具有菩提心这一条件中。如果他的心相续中遍满菩提心,那么无论他的装束等如何,也该依止;假设他的自相续中不具备菩提心,即使表面上暂时的出离心、厌离心、专心修法以及威仪等再怎么善妙,也不可依止。但是,对于那些自相续含而不露安住的高僧大德,我们这些凡夫人无论怎样观察也不能了知他们与众不同的功德所在。而且大多数骗子对于装模作样的欺诱方法也很高明,冒充圣者骗人的现象也到处都有。(实在难以分清真假、辨别是非。)因此,依止自己生生世世有缘的上师非常重要。 那么,怎样判断具有缘分的上师呢?如果你面见某某上师或听到他的语言,甚至只是听到他的尊名也会周身汗毛竖立,万分激动,生起无比信心,心情骤然改变,这说明他是自己生生世世的上师,不需要进行观察。 据说,从前绒顿拉嘎上师告诉米拉日巴尊者说:“你生生世世的上师是住在南方卓窝隆寺庙的圣者大译师玛尔巴罗扎,你应当前往南方去依止他。”米拉日巴尊者仅仅听到玛尔巴尊者的名字,不共信心便油然而生。他暗自下定决心:纵然遇到生命危险我也一定要去拜见上师,并且受持上师的意趣。后来当他亲自去拜见上师的时候,玛尔巴尊者以耕田农夫的形象来迎接他。师徒二人在途中相见时,尽管米拉日巴尊者并不认识上师,但是在当时,自己今世的所有敏锐分别念当下全部消失得无踪无影,他怔怔地立在那里。 总的来说,遇到怎样的上师,也与自己内心清净与否以及业力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对于为自己传授正法窍诀的恩师,不管他行为怎样,我们都要力求做到心心念念不离“他就是真佛”的想法。如果自己没有宿世的缘分,就不会有遇到贤善上师的福气;倘若自己内心不清净,那么即使值遇真佛也不可能将他看作是有功德者,因此值遇自己宿世受过法恩的上师这一点相当重要。 中间在依止上师的过程中,务必做到不顾寒热饥渴等一切困难,遵照上师的言教去执行,满怀信心恭敬祈祷。自己临时的一切所作所为都要请示上师,上师如何吩咐,就如何去做,总之必须以“我意唯您知”的诚挚信心来依止上师。 所谓最后修学上师的意行,也就是说,对殊胜上师的一切行为经过一番认真观察之后,自己在实际行动中也原原本本地按照那样去修持。世间上也有“一切事情即模仿,模仿之中能生巧”这样的俗话。作为修行人,要效仿往昔诸佛菩萨的行为,弟子依止上师也同样是随学上师。上师的意趣行为怎样,弟子相续中也需要得到,就像神塔小像从印模中取出来一样,印模中有什么样的图案,全部会显现在神塔小像上。同样,上师心相续中有怎样的功德,弟子也要与上师一模一样,即便不能完全相同,也一定要具有基本相同的功德。 因此,首先应当善巧观察上师,中间善巧依止上师,最后善巧修学上师的意行,这样的弟子无论如何必定会趋入正道。如《功德藏》中说:“首先善巧观察师,中间善巧依止师,最后善巧学意行,此人必将趋正道。” 所以说,寻觅到一位具有一切功德的殊胜善知识,依止期间要不顾惜生身性命,就像常啼菩萨依止法胜菩萨、大智者那若巴依止圣者帝洛巴、米拉日巴尊者依止玛尔巴罗扎尊者那样。 那么,常啼菩萨是如何依止法胜菩萨的呢? 从前,常啼菩萨到处寻觅智慧波罗蜜多法门。一次来到一片旷野上,从空中传来这样的声音:“善男子,前往东方,将会听闻到智慧波罗蜜多,不要在意身体劳累、昏沉睡眠、寒冷炎热、白昼黑夜,也不要左顾右盼,而当勇往直前,不久你就会获得智慧波罗蜜多的经典、见到具有智慧波罗蜜多法门的说法比丘。尔时,善男子,你当在这位圣者面前听闻智慧波罗蜜多,对他生起本师想,并且恭敬正法,随后依止而行。即使见他享受五种欲妙,也要了知那是菩萨的善巧方便,千万不能失去信心……” 听到这番话,常啼菩萨举步便前往东方。没走多远,他意识到:我怎么没有问问那声音到底需要走多远啊?现在,我根本不知道宣讲智慧波罗蜜多法的地方,到底该往哪里走呀!想着想着,不禁伤心地失声痛哭起来,他一边啼哭一边暗下决心:在没有闻受智慧波罗蜜多法门之前,我决不在意辛劳疲惫、饥渴交迫、昏沉睡眠、白天黑夜等,要像死去独子的母亲一样排除一切其他杂念。哎!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听闻到智慧波罗蜜多法?想到这里,心里异常忧伤。 这时一位如来的身相出现在他面前,首先连声赞叹求法的功德,接着又告诉他说:“距离此地五百由旬的地方有一座名叫‘香积’的城市,周围有五百个七宝性质的林苑环绕,一切功德吉祥圆满。位于十字中央的就是法胜菩萨的七宝宫殿,周围达一由旬,林苑等受用齐全。法胜大菩萨及其眷属六万八千女众聚集一堂,五种欲妙应有尽有,他们尽情享受嬉乐。法胜菩萨三时为身居于此的众眷属宣讲智慧波罗蜜多,你前去他座下,就会闻受到智慧波罗蜜多。” 常啼菩萨听到这话以后处在无所作意的境界中,当下便清晰地听到了法胜菩萨在那里宣讲智慧波罗蜜多的法语,也现前了许多禅定法门,并且目睹了十方世界无量佛陀在宣说智慧波罗蜜多,他们说法之后又同声赞叹法胜菩萨,随即就从视野中消失不见了。 常啼菩萨对法胜菩萨生起了无限的欢喜心、信心和恭敬心。他想:我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前去拜见法胜菩萨呢?我非常贫穷,可以用来供养善知识法胜菩萨的衣裳、珍宝、妙香、珍珠等资具一无所有,我应当出卖自己的身体,将由此得来的资财献给法胜菩萨。自从无始以来在流转生死轮回的过程中,我曾经出卖过无数无量的身体,而且以贪欲之因,无数次身堕地狱,遭受砍割,那样白白地虚度,既不是为了求得这样的正法,也不是为了供养这样的圣贤。于是他便到集市中心高声叫卖:“谁想买人?有谁想买人吗?”魔王波旬对常啼菩萨为正法这般苦行,心生嫉妒而从中作梗,以致于没有任何人听见他的叫卖声。常啼菩萨没有找到买自己身体的人,便到一旁悲伤哭泣,泪水夺眶而出。 此时此刻,帝释天王想观察常啼菩萨的意乐,于是化为婆罗门的身相,来到他的面前说:“虽然我不需要人,可是我要作一次供施,急需人肉、人油以及人的骨髓,如果你肯卖,我可以给适当的价钱。” 常啼菩萨喜出望外,毫不犹豫地用利刃刺穿右手,鲜血顿时喷出,他又割下右腿上的精肉,然后到墙角下准备砍断骨骼取出骨髓。正在这时,一位商主的女儿从楼上见到此情此景,吃惊非小,她来到近前不解地问:“善男子,您为何这般折磨自己呢?” 常啼菩萨向她讲述了为供养法胜菩萨而卖身的经过。 她又继续问:“那么对他做如此承侍会得到什么功德呢?” 常啼菩萨告诉她:“他宣讲一切菩萨的善巧方便以及智慧波罗蜜多,如果依此修学,就能获得具足圆满功德一切遍知的佛果,还能够将妙法如意宝分享给一切众生。” 那位小姐听到此话深为感动地说:“就是为了那些功德中的每一份功德,舍弃恒河沙数身体也值得。但是,请您不要令自己遭受如此的疼痛,供养法胜菩萨所需的一切资具我来给您,并且我也与您结伴前去法胜菩萨处,我也希望得到那些功德,增长善根。” 此时,帝释天王也现出了自己的身相,对常啼菩萨说:“我是帝释天,是为了观察你的意乐而来,你需求什么我可以拱手奉送。” 常啼菩萨说:“请赐给我佛陀的无上功德。” 帝释天说:“这不是我的境界,实在无能为力。” 常啼菩萨说:“那么,我的身体要完好无损不需要您费力,我可以依靠真实谛的加持。” 是什么真实谛呢?他随即说道:“但愿以诸佛不退转授记之谛实与我自己坚定不移之殊胜意乐的真实谛以及此等真实语,使我的身体恢复如初。”话音刚落,他的身体便与从前一模一样了。这时,帝释天也不见了。于是,常啼菩萨与商主之女一同来到她的父母家中,将事情前前后后的经过讲述一番之后,取了许多供养的资具,就这样商主的女儿及五百名侍女一起坐上马车,连同商主、夫人及诸多随从一起奔赴东方。 当他们一行人来到香积城时,法胜菩萨正在为成百上千的眷属宣讲正法。见此情景后,常啼菩萨获得了比丘入定般的安乐。众人立即下马车,直往法胜菩萨面前行去。 那里有一所七宝组成的智慧波罗蜜多宫殿,由红色栴檀严饰,各种珍珠璎珞覆盖,四方安置四盏如意宝灯,在四个白银香炉中燃着的全是黑沉熏香(沉香。梵义译为“无重”或“去心”。分白、黑及赤色三种),中央的四宝箧内放置有用琉璃溶液撰写在金箔上的智慧波罗蜜多,有众多天人前来供养经函。常啼菩萨、商主之女及五百女仆作了善妙供养,之后来到法胜菩萨为众人传法的座前。常啼菩萨及五百随从将所带来的供品敬献给法胜菩萨,商主之女及其侍女发了殊胜菩提心。因为常啼菩萨问了“前面见到的诸佛是从何而来,去于何处”,法胜菩萨宣讲了《诸佛无来无去品》,随后从法座上站起回到精舍,七年间安住于一等持的禅定中。 在此期间,常啼菩萨与五百女众眷属始终未曾合过眼,也没有安坐一刻,仅仅以站立行走两种威仪度日,一心期盼着法胜菩萨出定演说妙法。 七年即将过去之时,诸天人告诉常啼菩萨:“现在离法胜菩萨出定宣讲正法还有七天。”于是他与五百女众眷属一起去对法胜菩萨将要传法处一由旬以内的地方进行清扫,为了不起灰尘首先需要洒水时,魔王波旬使所有的水都不见了。常啼菩萨便刺破自己身体的脉管,用鲜血洒地压尘,商主之女与五百眷属也刺破各自身体的脉管,洒血压尘。这时帝释天王将所有的鲜血用天境的红栴檀加持(使那块地就变成了红色)。 常啼菩萨及其眷属设置狮子座,一切陈设圆满就绪之后,法胜菩萨入座,宣讲了智慧波罗蜜多。听到智慧波罗蜜多法语后,常啼菩萨获得了六百万禅定法门,亲睹无数佛陀,从此以后在梦中也常常面见如来。据说现今常啼菩萨在妙音无尽如来座下…… 大智者那若巴依止帝洛巴尊者期间,也经历了千辛万苦。承前所说,帝洛巴尊者以乞丐的形象安坐时,那若巴上前拜见后请求摄受,帝洛巴尊者最后答应了。此后上师无论走到哪里都把他带在身边,可是一直没有给他传法。 一日,帝洛巴尊者带着那若巴来到一座九层楼的楼顶上,说:“依照上师言教行持却不知有没有能从此楼顶跳下去的?” 那若巴想:这里没有其他人,这话肯定是对我自己说的。于是他从楼顶纵身跳下,几乎粉身碎骨,受了无量的疼痛和痛苦。 上师来到近前问他:“痛吗?” 他回答:“何止是痛啊,简直就成了尸体一样。” 经过帝洛巴尊者的加持,他的身体恢复如初。上师又将他带到了一处,吩咐说:“那若巴,生火。” 等到火生好之后,上师将许多长长的竹竿涂满油放在火上烤,然后做成非常坚硬锐利无比的竹刺。“依照上师的言教奉行也需要经历这样的苦难”,说罢便将这些竹刺插入那若巴的手指和脚趾间,他身体的所有关节都已僵直,感受了无法忍受的痛苦。 事后上师就到别的地方去了,几天过后才回来取出那些竹刺。那若巴的伤口流出许多鲜血和脓水。帝洛巴尊者做了加持以后带着他走。 一天,上师说:“那若巴,现在我肚子饿了,你去讨一些吃的吧。”那若巴来到许多农夫正在吃饭的地方,讨回满满一托巴(人头盖骨所做的碗)热气腾腾的稀粥,供养上师。帝洛巴尊者面带笑容有滋有味地吃着,显得格外欢喜。 那若巴心想:我以前跟随上师做过那么多事,可从来没有见过上师像这次这么高兴,如果现在再去讨要会不会还得到少许。于是他又带着托巴去了。结果发现那些农夫已经下地干活去了,剩下的稀粥放在原地。他想现在我偷一点也没事吧,于是拿起便逃。没想到被那些农夫看到了,他们追赶上来逮住他,不由分说一顿痛打,差点儿要了他的命。那若巴疼得叫苦连天,实在爬不起来,就只好在原地躺了几天,上师前来为他加持,之后又带着他云游。 还有一次,帝洛巴尊者说:“那若巴,我现在需要许多财物,你去偷吧!”他二话不说便到一位富翁家去行窃,结果被人发觉后抓住,又被打得死去活来。几天后,上师来到他面前问:“痛吗?”他如前回答(何止是痛简直成了尸体一样)。上师做了加持后,又将他带走。这样的大苦行饱尝了十二次,另外还有十二次小苦行,前前后后加起来共经历了二十四种苦行。 所有的苦行圆满,终于有一天,帝洛巴尊者说:“那若巴,你去打水来,我在这里生火。”那若巴提水回来时,上师生完火后,便站起,来到(他面前),左手抓住那若巴的喉窍说:“那若巴,把头伸过来。”说罢,右手脱掉鞋子,拿起鞋便猛击他的额头,那若巴一下子昏了过去,完全失去知觉,等到苏醒过来的时候,他的相续中生起了上师心相续中所有的功德,师徒二人的意趣成了无二无别。 就这样,大智者那若巴所经历的这二十四次苦行,实际上都是上师的吩咐,结果全部成了清净业障的方便,虽然表面上看来似乎只是无义的徒劳,感觉没有一个是正法,而且上师也从来没有宣说一句正法,弟子也未曾实地修行过一次诸如顶礼之类的善法,但是因为遇到了成就者的上师后,全然不顾艰难困苦,百分之百依教奉行,从而使障碍得以清净,在相续中生起了证悟。所有的修法当中再也没有超过遵照上师言教行持的修法了,可见依教奉行的功德利益有多么广大! 相反,对上师的教言置之不理的过失也特别严重。有一次,帝洛巴尊者说:“那若巴,你不要担任布札马希拉寺护门班智达的职务。”后来,那若巴去印度中部地区时,正巧遇到布札马希拉寺护门班智达圆寂了,没有其他人能够与外道辩论。该寺住持便请求他说:“无论如何请您做北门的护门班智达。”经过再三恳求之后,他担任了北门的护门职务。 一次,他与外道辩论,接连几天也不能取胜,于是祈祷上师。一日他定睛一看:帝洛巴尊者出现在自己的面前。他说:“上师,您的悲心实在微弱,不早些降临。” 上师说:“我不是说过不让你做护门班智达嘛,现在你将我观想在头顶上,以契克印指着外道进行辩论。”那若巴依照上师所说而行,结果大获全胜,一举击败外道的所有唇枪舌剑。 米拉日巴尊者依止玛尔巴罗扎尊者的情节:从前在阿里贡塘地方有一个名叫米拉希日暮途穷嘉村的富翁,他膝下有子女两个,长子叫做米拉闻喜,也就是至尊米拉日巴。在他们兄妹童年时,父亲不幸去世,家中所有的财产全部被伯父勇仲嘉村霸为己有。他们母子三人饮食财产一无所有,倍受种种艰辛。 后来,米拉日巴从勇敦措嘉和拉吉俄穷那里学了咒术与降冰雹术,压死了伯父的儿子、儿媳等三十五人。因为当地的人们欺人太甚,所以他又降了三墙板高(大约有三尺厚)的冰雹。 米拉日巴对以往所造的恶业追悔莫及,于是生起修法之心。遵从上师勇敦的言教,来到一位大圆满上师绒敦拉嘎面前求法。 绒敦拉嘎上师说:“我这个殊胜大圆满法门,根为生起殊胜,顶为获得殊胜,果为证悟殊胜,白天修白天成佛,晚上修晚上成佛,具有宿缘者不需要修,仅仅听闻就能解脱,这是极为利根者才有缘分修行的法门,现在我将这个法赐给你。”于是上师为他灌顶并传授窍诀。 米拉日巴心里想:我最初学咒术的时候,仅仅用了十四天就已大见成效,学降冰雹术也只用七天就成功了,看来这一法门与咒术、降冰雹术相比更为容易,‘白天修白天成佛,晚上修晚上成佛,具宿缘者无需修’,我既然已经遇到此法,也算是具有宿缘的人。所以他没有修行,整天沉湎于睡眠之中,结果正法与人的相续已背道而驰。 就这样过了几天。 一日,上师对他说:“听说你是个大罪人,这话确实是真的。我对此法也有点过于夸张,看来现在我无法调伏你。在南岩卓窝隆寺有印度大成就者那若巴的亲传弟子——圣者大译师玛尔巴罗扎,他是新密宗的成就者,三地无与伦比,你与他具有前世的缘分,你前去那里好了。” 当时,米拉日巴仅仅听到玛尔巴译师的尊名,内心说不出的欢喜,全身汗毛竖立、无比安乐,热泪盈眶,生起无比的诚信与恭敬,不禁暗想:不知何时才能遇到上师,得以见面。于是他立即起程前往南岩。 与此同时,上师佛父佛母也出现了许多殊胜梦境,知道至尊米拉日巴将要到来。于是玛尔巴尊者便装扮成耕地的农夫到龙达路边迎接他。 米拉日巴尊者首先遇到上师之子达玛多德威在放牧,然后继续向前走,在路口遇到玛尔巴上师在耕地。刚刚见面,就产生了不可思议、不可言表的喜悦之情,灭尽了今世所有的分别念,稍怔片刻。当时他并不认识上师,所以讲述了前来拜见玛尔巴上师的原因。 上师说:“我可以把你介绍给玛尔巴,你来帮我耕这块地。”说完给了他满满一瓶酒就走了。 米拉日巴尊者把留下的酒一饮而尽。刚好耕完土地的时候,上师叫他的儿子来唤米拉日巴一起回去拜见上师。 米拉日巴来到玛尔巴译师面前,顶礼后说道:“上师啊,我是来自拉多地方的一个大罪人,愿将身语意三门供养上师,请求上师恩赐衣食与正法,愿我即生成佛。” 上师说:“罪孽深重,怪不得我,也不是我让你造罪的。不过,你究竟造了什么罪?” 于是米拉日巴详详细细地叙述了造罪的经过。 上师说:“不管怎样,供养身语意很好,但是衣、食和正法三者不能全部给你,要么给你衣食,你去别处求法,或者传授正法,你到别处寻找衣食。二者只能选择其一。如果选择我赐给正法,即生是否能成佛主要还是依靠你自己的精进与毅力。” 米拉日巴尊者说:“我前来依止上师的目的就是求法,衣食可以去别处寻找”。 于是他在上师那里住了几天后,就到南岩一带化缘去了,结果得到了二十一藏斗青稞,他用其中的十四藏斗青稞兑换了一口四角铜锅,剩余的七藏斗青稞装入口袋里,然后带上铜锅等回到上师面前供养。米拉日巴将青稞堆进上师房里并放在地上,几乎占满了整个房间。 上师站起来骂道:“你这个小伙子好大的力气,你想用手力压死我们这些人呀,赶快把青稞给我拿出去!”边说边用脚踢他,“必须将这些青稞弄到外面去。”最后米拉日巴尊者只供养了那口空空的铜锅。 一次,上师说:“许多来自卫藏对我有信心的弟子,经常遭到雅卓打隆巴及浪巴地区人们的殴打,以致不能顺利前来供养饮食。你到那两处降一次冰雹,这也是修法,如果有效,我会传你窍诀。” 于是,米拉日巴到那两个地方降了冰雹,回来后请求上师赐与窍诀。 上师说:“你降了三粒冰雹,就想得到我辛辛苦苦从印度求来的法啊?如果真想要得法,南岩拉卡瓦地区的人们经常殴打我那些来自涅洛若的弟子们,并且对我也是非常轻蔑,你去那里诅咒他们,如果咒术灵验,卓见成效,那么我就把大智者那若巴一生一世成佛的窍诀传授给你。” 在那一处,咒力同样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回来后他又向上师求法。 上师冷笑道:“嘿嘿!你想要我不惜身命求得的那些还带有空行温热气息的窍诀(是指经空行加持,由空行护持且未曾染污的清净法门),作为你造罪业的赏赐品吗?是开玩笑还勉强可以,这实在太可笑了!如果不是我而换了另一个人的话,也可能杀了你。现在你自己去赔偿雅卓地区人们的庄稼,使拉卡瓦所有人们起死回生。假设能做到这一点我就传给你窍诀,否则,不要来我这里。” 受到上师这样的呵责,他伤心到极点,几乎万念俱灰,哭了很长时间。 第二天早晨,上师来安慰他说:“昨晚我对你训斥得太重了,你别不高兴,慢慢来,不要着急,我会传给你窍诀。你是一个勤于做事的人,你帮我儿子达玛多德建造一座房子,竣工之后,我不但传你窍诀,还将为你准备衣食。” 米拉日巴说:“在这期间如果我没有得到法而死去了怎么办呢?” 上师说:“我可以保证这期间你不会死。对法也不能太夸张,据说你是一个十分精进的人,如果能够下苦功夫修我的窍诀,或许即生也能成佛。” 这样谆谆教诲一番以后,让米拉日巴在东山建一座圆形房屋,在西山建一座半圆形房屋,于北山建一座三角形房屋。 当所有的房屋仅建到一半的时候,上师又来呵责,命令他全部拆毁并将土石放回原处。 在背运这些土石的过程中,米拉日巴后背生了一个疮。他想:如果请上师过目只有挨骂;假设请师母看,又会说在夸功。所以没有给他们看,只好独自哭泣。 随后,他招呼道友去祈求传法,师母也请求上师赐法与他。 上师对师母说:“你去准备一些丰盛的饮食,然后带他到我这里来。” 米拉日巴来了以后,上师念完皈依的传承、传完皈依戒以后对他说:“这些都是共同之法,如果想要不共密宗窍诀也需要按照这样去做。”随即又简略地讲述了那若巴传记中苦行的情况,接着问道:“你能够这样苦行吗?看来很困难吧!” 听到这些,米拉日巴生起了强烈的信心,泪流满面,并且立下了“谨遵师命”的坚定誓言。 几天过后,上师出去又将他带到西南方向一处险要位置说:“你在这里建造一幢灰白色、四方形的九层楼,加上宝顶共十层,建好后不会再让你拆毁,并且传给你窍诀,你一心修持时,我将为你准备修行的口粮。” 当他在打地基的时候,上师的三大意子游戏过程中滚来了一块大石头,他也就顺势用来砌地基。二层楼刚刚修好,上师来看,指着那块基石问道:“这块石头是从哪里取来的?” 他讲述了缘由。 上师说:“我的那几位弟子是修生圆次第的瑜伽士,他们岂能作你的奴仆。快取出那块石头送回原处。” 他又从房顶开始拆掉,取出那块石头送回到原处。 上师又说:“你自己再搬回来放上吧。” 他又搬来如前一样放好,继续建造。当第七层楼建起时,他的腰部又生了一个疮。 上师又来对他说:“你暂时把这个工程放下来,在下面修一座带有十二根柱子的内殿。” 他又开始修建,当这一建筑竣工时,脊背上又生了一个疮。 当时,藏绒地方的梅敦村波来求胜乐金刚的灌顶,多勒地方的策敦旺额求密集金刚的灌顶。他们二人来时,因为建房这一事情马上就要完成了,所以米拉日巴就跑去,希望能得到灌顶。他坐在灌顶行列中,结果又遭到上师的责骂和痛打,并被从灌顶行列中赶了出来。当时,米拉日巴整个背上已是伤痕累累,三个疮口流出脓血,疼痛难忍,可是他仍然背上土器继续修建房子。 又有一次,绒地的鄂敦秋多来求喜金刚的灌顶。当时,师母将私房财产——一颗大松耳石给了他,让他作为灌顶供品。他又坐在灌顶行列中,结果也像上次一样挨了一顿痛打和责骂,依旧没有得到灌顶。他想:现在肯定不会得到法了。 于是他漂泊异乡,到了南岩地区。一户人家请他念诵《般若八千颂》,在那里,他看到了常啼菩萨的传记。以此为缘,他想:为求正法,要坚持苦行,恭敬上师,依教奉行,令师欢喜。 于是他便返回来。回到上师那里后还是依然如故地一味挨打受骂,正当他极度伤心、感到绝望的时候,师母派他到鄂敦上师面前去求法。鄂敦上师传给他窍诀后,他进行修持,但是因为没有得到上师的允许,所以未能生起少许功德。 后来遵照上师的吩咐,随鄂敦上师一起到玛尔巴上师面前。一日,在一次会供的行列中,上师严厉呵责了他和鄂敦上师及师母,又狠狠地打了他们,并将米拉日巴赶了出去。他心想:我所造恶业的罪障如此深重,不但自己受苦,还连累鄂敦上师及师母受这样的罪,看来现在实在得不到正法反而只有造罪,还不如自杀死了好。想到这里,他准备自尽,幸好被鄂敦上师劝住。 这时玛尔巴上师怒气已消,将他们师徒二人唤到面前,从此真正开始摄受了他,并传授了许多善妙的教诲,给他取名为米拉金刚幢。胜乐金刚灌顶时,上师现量显示了六十二本尊坛城,赐他密名为笑金刚,所有的灌顶与窍诀以满瓶倾泻的方式毫无保留地全盘传授给他。米拉日巴也是历尽千万苦行,修持正法,终于获得了共同和殊胜的成就。 印度藏地曾经出世的大智者、持明成就者也都是依止真正的善知识,随即完完全全依教奉行,最后与上师意趣成为无二无别的。所以,我们对上师的一切行为举止绝不能视为颠倒,也万万不可怀有狡猾心态,必须以正直的秉性老老实实地依止上师,否则仅仅说一句小小妄语的罪业也是极其严重的。 从前,一位大成就者的弟子摄受了众多眷属。一次,他正在传法时,他的上师以乞丐的形象来到他面前。他不好意思在大庭广众之中顶礼自己的上师,便装作没看到。下午传法结束后,他立即去拜见上师,恭敬顶礼。 上师问:“刚才为什么不顶礼?” 他妄言回答说:“我没有看见上师。”话刚出口,他的两颗眼珠顿时落地。后来他请求上师宽恕,并说了实话。蒙受上师加持后,他的眼睛才得以恢复。 此外,印度大成就者黑行大师有一次和众多眷属一起航船渡海时,他想:我的上师虽然是真正的成就者,但从世间的眷属受用等方面来说还是我更胜一筹。刚刚生起这个念头,航船即刻沉入海中,在水中遇到极大的艰难时,他马上祈祷上师,上师亲自降临解除了他的怖畏。 上师说:“因你生起了很大的傲慢心,所以得到这样的报应。实际上,我也是没有致力于寻求眷属受用,否则,如果我也将精力放在这上面的话,成为与你同样的人肯定不成问题。” 往昔出世了说不尽、数不清的佛陀,他们的大慈大悲也无法救度的我们这些众生直到现在仍然遗留在轮回的大苦海中。昔日涌现了不可思议的成就者高僧大德,可是我们也没有能成为他们慈悲观照的对境,甚至连面见他们的缘分也没有。如今佛法已到了末期,在五浊横流的这一时代,许多人虽然获得了人身,但只是随着不善业而转,不明取舍的道理,犹如无依无靠的盲人漂泊在空旷的荒野中一样。此时此刻,诸位上师、善知识、大德以无量悲心垂念我们,他们相应所化众生各自不同的缘分而以不同补特伽罗的身相现于世间。本来他们安住于佛的密意中,但是行为却随顺我等凡夫人,通过善巧方便摄受,使我们趋入殊胜正法之门,打开我们取舍的双眼,无有错谬、无有迷乱地指示解脱遍知的胜道。实际上,上师的功德与诸佛无有差别,而且对我们来说,上师则以胜过诸佛的恩德予以救护。 因此,我们应当随时随地以三种信心全力以赴谨慎依止上师。 虽遇圣士仍为劣行诱,虽获胜道仍漂非道中, 依止上师之引导终 共同前行圆满矣!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我与如我恶性诸有情,正法调伏自续祈加持。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