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知无垢光尊者:四法宝鬘论略解 第一品 心趋入法(索达吉堪布 译)


2014/9/3    热度:892   

全知无垢光尊者:四法宝鬘论略解 第一品 心趋入法(索达吉堪布 译)

 

现在很多人的心根本没有趋入佛法。有时候可以看到,不管是在藏地还是汉地,一些所谓的高僧大德,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修行人,他们也自称是修行人,但真正从内心上衡量,其相续并没有趋入佛法。所以,我们一方面要观察自己的相续,另一方面在理论上也要加以了知。

首先,应当自济自救,精进地修持。为什么要精进呢?

无边轮回滔滔大海中,何者欲渡首先当思维,
为修解脱寂乐之胜法,此番恒时精进不懈怠。

因为无边无际的轮回,犹如滔滔不绝的大海,任何一个人想从中获得解脱,都必须要思维能够获得解脱的、寂灭的、殊胜的佛法。然后,在这一生当中,恒时不断地精进修持。

不知大家有没有“我要从轮回中解脱”的念头,如果有的话,就一定要恒时精进、不懈怠。假如没有精进,别说是从轮回大海中获得解脱,就连世间上的一件小事,我们也不可能做得令人满意。

在座的道友“此番”(今生)已经遇到了殊胜的上师和佛法,所以你们心里一定要想:今世我要依靠无上大圆满,获得如来正等觉的果位!如果这一生实在没有办法,也务必要发个善愿,希望自己的闻思修行不要虎头蛇尾,而应脚踏实地,为下一世打下良好的开端,这即是无垢光尊者的意思。

若不精进有什么过患?

难以获致易毁之人身,暇满大舟得时不精勤,
无法脱离三有之苦海,无间遭受众多之苦难。

我们这个人身非常难以获得,纵然得到了,由于死缘众多,生缘极少,也很容易被毁坏,不可能存留于世很长时间。如此难得易失的暇满大舟,今生得到了却没有用来精进修持佛法,就无法从三有轮回的苦海中获得解脱,假如没有解脱,我们将永无间断地遭受六道轮回的痛苦。

轮回中有哪些痛苦?

生死大海浩淼无彼岸,老病浪花汹涌而澎湃,
烦恼波涛充斥三有顶,如此无尽大海实可怖!

无始以来我们在轮回当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生生死死相续不断,没有边际,就像大海一样,根本望不到彼岸。衰老与疾病的浪花汹涌澎湃,一浪接着一浪,永无止息。烦恼的波涛势不可挡,遍布三界众生的相续。如此无边无尽的轮回大海,实在令人恐怖、不寒而栗!

此颂以大海为喻进行了宣说,大海与轮回有很多相似之处,大海有无边无垠、浪花折起、波涛汹涌的特点,轮回也有生死无尽、老病不断、烦恼涌现的现象,通过这些对比,形象地揭示了轮回之苦。

前一段时间,东南亚国家爆发了百年不遇的大海啸,刹那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吞没了十多万人的生命,昔日的家园毁于一旦,场景令人惨不忍睹,尽管这是沿海地区杀生过多的报应,但由此也能对大海的恐怖略见一斑。

若不精进,我们就会沉溺在轮回苦海中,无法抵挡生老病死的层层攻击,这些痛苦,无论对什么样的人,都是极可怕的。尤其老苦,是现在人的头号大敌,大城市的人非常不愿意自己变老,想方设法挽留逝去的青春,然而“青山留不住”,看着皱纹一天天增多,谁也不能阻止无常的到来。除了这些老病死的痛苦,轮回中的烦恼也是不可计数。所以,在座的修行人,虽然这里的气候及生活条件比较艰苦,但精神方面却非常充实,看看过去的同事朋友,整天为了孩子、家庭、短暂的琐事苦不堪言,而你们呢,依靠上师三宝的加持,每天过着清净而有意义的生活。这种人身已经得到,为什么还不精进修持?

心趋入法的界限以什么安立?主要以加行而安立。即对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痛苦、因果不虚等道理,就算没人提醒,自己也有这种强烈的体会,认为“人身真是太难得了”“轮回实在太苦了”,进而想从轮回中出离,这说明自己的心已经入法。有了这个基础,修任何法都会成功的。

昨天已经讲了精进的必要,不精进的过患,以及此过患导致的轮回之苦。今天接着讲:既然精进如此重要,是否所有的事情都需要精进呢?精进的范围到底有哪些?

闻法可断生死之相续,殊胜大乐恒时不分离,
登上寂灭胜法珍宝船,精勤渡越三有烦恼海。

精进的对象就是听闻佛法。

【闻法可断生死之相续】:因为闻法可以断除生死轮回的相续。当然,释迦牟尼佛讲过很多断除轮回的方法,如诵经、念佛、观修、转绕等等,但所有的方法中,闻法的功德尤为殊胜,对此上师如意宝以前在课堂上也强调过。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不管什么身份的人,只要有机会听闻佛法,相续中的业障就能清净,轮回大海就能干涸,生死不断的相续也能依此得以截断。

然而,有人对此并不重视,前段时间,我在各班安排了几位辅导员,帮助大家学习,可是有些道友自视甚高,觉得听别人辅导自己很没面子,所以不愿意参加。这些可怜的人,根本不明白闻法的功德,他们所错过的,以凡夫的肉眼是看不出来的。

与此相比,大成就者对闻法的态度就截然不同。以前法王如意宝年轻时,成就远远超胜了一般人,但显现上他老人家还是在堪布丹增面前听受了《中观庄严论》,并参加了老喇嘛班玛臧布的辅导。试想,上师如意宝都愿意在别人面前听受辅导,我们又有什么资本傲慢?

舍利子曾问佛陀:“两人在一起,做什么事情功德最大?”佛陀答言:“一人讲法一人闻法,功德最大。”由此可见,闻法的功德不可估量,我们不应当作区区的小事来对待!

【殊胜大乐恒时不分离】:听闻佛法,能获得有利于今生来世的出世间智慧,与远离轮回的大乐恒时不分离。

【登上寂灭胜法珍宝船,精勤渡越三有烦恼海】:如此一来,这种人就已经登上了趋入寂灭的“胜法”珍宝船,只要精勤修持,很快便能渡越三有的烦恼海,趋至最究竟的解脱彼岸。

因此,听闻佛法非常重要。今年我去了汉地很多城市,每到一处,看到那里的出家人和居士,悲伤之感经常油然而生,为什么呢?寺院没有讲法、听法的机会,很多人对最基本的教理都不懂,有些人皈依了一辈子,却连“皈依”是什么也不知道。当时我想:“这些人多么可怜啊,要是有个能传法的上师该多好!”另一方面,学院现在有很多年轻人,每天都在精进地闻思修行,从你们身上,我对佛法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只要大家不断地听经闻法,将法融入自心,相信今后定能在不同的地方将佛法发扬光大!

没有修持佛法,会有什么危害?

即生不修菩提解脱道,来世不闻善趣之名称,
无边恶趣轮番而流转,永处轮回无法获解脱。

假如今生没有皈依佛门修持佛法,并且还造了大量恶业,来世就会投生到旁生、饿鬼、地狱当中。一旦落到了如此下场,那时别说是三宝名号,就算人天善趣的名称也是听不到的,最终只会在恶趣中沉溺流转,永无出期。

在座的道友既然有幸来到学院,来到这块大成就者们加持过的修行圣地,就应该发一个殊胜的誓愿:“这辈子对我来说,什么事情都不重要,唯有闻法修法才最重要!”以此强大愿力的推动,我们即生才会有解脱的机会,否则,没有修持佛法,来世连三宝的名号也是听不到的。

三宝名号的功德不可思议,在此提醒大家,今后若遇众生接近死亡,自己又没有能力超度时,应该多为其助念“南无布达雅,南无达玛雅,南无僧嘎雅”,如此这个众生死后就不堕三恶趣了,《圣大解脱经》云:“欲寿终时,值善知识,教令三称,三宝名字,作如是言:南无佛陀,南无达摩,南无僧伽。如是唱已,其人命终,不到三涂。”这是佛陀所宣的金刚语,对此我们应深信不疑!

没有听到三宝名号的众生,堕入恶趣将很难出离,为什么呢?如果转生恶趣,就失去了修积善法的机会,如同这里的小狗、小麻雀,一旦沦落为旁生,根本念不来一句佛号,每天除了造杀生、嗔心、邪YIN的恶业外,没有积累任何的善法资粮,这样辗转下去,来世想要脱离恶趣,一定是遥遥无期。

因此,我们有生之年务必要多积善业,比方说,明天发愿一年当中不吃肉。尽管这对某些人的习气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但为了长养大悲心,令世人不随意诋毁藏传佛教,此举非常有意义,也非常有必要。付出一点小的代价,就能换来大的利益,这应该是智者的选择!

是故具胜妙智诸士夫,获得圆满闲暇人身时,
诚心精进勤修诸利乐,以此成就自他之二利。

是故,真正具有殊胜智慧的人,必须要在拥有暇满人身时,诚心修持利乐之源的佛法,并以此成办自他二利。

要想真正成办二利,一定要具足佛法的智慧。世间上有邪知邪见的人,表面上看来非常聪明,但实际上,他们根本不承认对自己今生来世最有意义的佛法,如此一来,别说是利益他人,就连自己的暂时利益也是无法成办的。因此,我们在获得人身时,一定要精进不懈地闻思修佛法。

有些人认为修持佛法很重要,但背诵、闻思没什么具体可修的,所以不是修行,并不重要。其实这种想法完全错误,什么是“修”?修就是串习,只不过有时串习一处、有时串习多处罢了,以此标准进行衡量,背诵、闻思绝对是修行!

年轻人要闻思,老年人也不能散乱度日。你们念佛的时候,最好能以“三殊胜”来摄持,也就是先发菩提心,中间尽量心不散乱,最后将功德全部回向。这一点非常重要,以前我讲《大圆满前行》时再三强调过,慈诚罗珠堪布的《慧灯之光》(二)中也有详细的说明。

不管修什么法,发心都要以善心来摄持。比如明天考试时,大家若发愿:“无论我得多少分,都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以此菩提心的加持,功德将会量等虚空。当然,这种习惯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要在平时慢慢培养,若能长期串习,久了以后,做善法自然就会想到一切众生。

所以,平时的起心动念若与闻思的理论相结合,所作所为就会全变成修行。然而,有些人认为窗户紧闭、把自己关在屋里,这样才叫真正的修行。前不久,有个道友发愿“闭三年黑关”,并把所有的窗户都封上了,当时我就劝他:“无垢光尊者并没有这么讲,你最好先修一下出离心和菩提心。”但他不听劝告,偏要执意孤行,结果闭关不到三天,他就溜出来跑到南方去了……

因此,闻思是很重要的,表面上的实修、打卦、跑道场,并不能让我们获得真实的利益。现在有些人的行为很不如法,放着有意义的经论不学,今天跑这个道场,明天拜那个上师,跑来跑去,相续也没有多大改变,烦恼依然有增无减。所以,各位道友啊,人生短暂,稳重地闻思才是第一重要的!

以上是“人身难得”,下面讲“寿命无常”。

即获暇满也无稍可信,一切不定变迁无实质,
刹那无常具备损灭性,数数思维死主迅然至。

今生虽有这么好的人身,但也是无可信赖的,因为一切皆变化不定、无有实质。有些人现在的修行很好,以后却可能退失道心;有些人身体很棒,但死亡却可能突然降临。既然一切都是无常的,身体也是具毁灭性的,我们就要时时忆念“死主马上会把我带走”,抓紧时间,好好利用这个人身精进修行。若能如此,就算以后患了重病,没有力量修持了,自己也不会有一丝遗憾,毕竟在健康的时候,身体一直都用来闻思修佛法,而没有白白空耗过。

《百业经》中说:有个人死后转生天界,依靠天眼观察,他发现转生之因是由于前世以人身积累善业所致,于是他手持天界的青莲、白莲,欢喜地来到人间,降花雨供养前世的尸体。这就是善用人身的结果!

器世界的无常:

此等一切外器世间界,七火一水风吹离散时,
发尖稍许残存亦无有,尽皆空空如也若太虚。

《俱舍论》中说,劫末时器世界的一切,终会被七火一水所毁,最后在劫末风的吹动下彻底离散,连发尖许的残余也留不下来,那时整个世界将变得空空如也。

不仅经论中如此记载,现在的科学家也承认地球会有毁灭的一天。他们认为,地球上的动物、植物、人类等一切生命,均依赖于太阳而生存,现在太阳正处于中年期,将来一旦它的能量耗尽,地球上的万物也必将随之灭亡。

所以,我们现在所见的世界,无论它表面有多么壮观,也都是不可靠的。

内情世界的无常:

内情世间无常动摇众,天及非天人类与旁生,
饿鬼地狱彼等一切众,悉皆沉沦生死瀑流中。

上至非想非非想天,下至无间地狱,没有一处是恒常不变的,全部都是动荡不安、无常变化的本性。

六道当中,天可以分为欲天、色天、无色天;非天也有多种分类;人分东、南、西、北四大部洲;旁生有海居旁生、散居旁生等不同;饿鬼又分外障饿鬼、内障饿鬼、特障饿鬼;地狱共有十八地狱。这些六道众生,除了获得长寿持明果位的大成就者以外,无一不沉溺在生死的瀑流当中,随业力感受着各自的痛苦。无论他们的身体有多大、寿命有多长、长相有多美,全都不离无常的本性。

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通过反复思维,相续中若真正生起了无常之感,今后的所作所为必定会如理如法。有时候我去汉地,看到那里的人,感触会特别深:他们就像能活一万岁一样,从不考虑人生短暂、寿命无常的问题,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成天都在忙碌无关紧要的琐事。还有一些愚笨的人,妄图用科学仪器来测定万法的本质。试想,如果这些仪器真的管用,那为什么不测一下自己的寿命?自认为了不起的科学家、哲学家,眼光一直喜欢往外看,而从不知道返观内心,这些人即使兢兢业业了一辈子,也不可能洞见“庐山真面目”!

以各种喻义思维无常:

于诸每年每月每时节,以及每一刹那皆无常,
损坏毁灭动荡之性质,四时迁变生起厌离心,
思维自寿无常且变异,无有可靠身命离迫近,
明日及自寿尽时二者,何者在前也无有恒定,

今日务必诚心而思索。

每一年、每一月、每一天,甚至每一刹那,都在变化,具有损坏、毁灭、动荡的性质,对此四时迁变的无常性,我们理应心生厌离。上师如意宝在《无常道歌·瀑布妙音》中说:“夏日清凉树林鲜花园,美境宛如欢乐之天境,一旦秋霜冬雪狂风时,导致悲伤心中起厌离。”

不仅外境是无常的,人的内心也在不断变化:有些人去年还是个不错的修行人,今年的思想行为一落千丈;有些人过去顽劣成性、难调难伏,今年却精进闻思,成绩斐然。所以,万法皆无可信之处,对此应远离一切希求。

同时,人的寿命无常变异、没有可靠,对于明日先来、还是死亡先到,根本没办法预料。譬如,明天我与人约定12点见面,但12点时我是死是活,谁也不敢肯定。假如说“你一定不会死”,那请把理由拿出来,如果站得住脚,我可以承认,然经种种观察,所谓不死的理由根本找不到,故明天与死亡哪个在先,我们都不知道。

有时候,我坐在车上也想:“现在的我还活在人世间,但下一秒也许就会翻车、出车祸,再过五分钟,我可能就步入中阴界了。人的生命真是很脆弱、很无常啊!”

不久前,东南亚爆发了大海啸,之前人们都还沉浸在温馨的生活当中,只是一瞬间,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就纷纷上演了……,所以无常的到来极为快速,令人防不胜防。现在日本的东京虽然经济繁荣、科技先进,但它始终位于火山带,时刻受到富士山的威胁,一旦火山爆发,刹那吞没整个城市,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死亡尚未来临之前,每个人都应诚心思维无常的道理,善用人身修持有意义的佛法。若想进一步了解,《札嘎山法》、《开启修心门扉》中讲得很详细,我就不罗嗦了!

昨天讲了“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尤其是明天和死亡到底哪个先到,谁也无法确定。两三天以前,学院有个喇嘛,晚上睡觉时还好好的,但早上怎么叫都叫不起来,走近一看,原来已死去多时,身体早就硬得像块石头了。所以,今天我们睡下去,明天早上能否醒过来,这是很难说的。

此处的顺序,基本上也是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痛苦、因果不虚,昨天讲了前两个,今天继续讲“轮回痛苦”。

生存之苦比死尚可怖,生于何处也无少许乐,
轮回自性犹如火壕坑,今当寻求从中永脱法。

六道当中,无论转生何处,生存的痛苦都比死亡的痛苦可怕。虽然很多人都怕死,但死亡最多会折磨我们两三天或两三个月,而在整个轮回中不断转生的痛苦,相续不断、遥遥无期,才是真正的可怖之处。不管我们转生善趣、还是恶趣,都不会有少许安乐,正如莲师所说:“轮回无有针尖许的快乐。”由此可见,轮回的本性犹如火坑,一旦深陷其中,唯一只有感受痛苦,因此,我们今生务必要寻求解脱之法。

出离心对修行人来说至关重要,无论老年人还是年轻人,你们每天来这里听法、在家里修法,以及参加各种考试,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一个分数,也不是为了让别人赞叹,而是为了从轮回中解脱。同样,汉地寺院的晨钟暮鼓、梵呗缭绕,并不是为了几个人种种善根而已,若没有出离心的摄持,徒具表面的形式,没有多大意义!

我们应当时刻内省,看自己有没有“要从轮回中解脱”的想法,如果连这个最起码的出离心都没有,天天打坐也不过是无色界的因。所以,一切修行的根本,就是要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不管给人讲经说法,还是自己闭关,都不能离开这个目的,否则,目的没有搞清楚,忙碌了一辈子,临死也不会有什么把握!

为什么六道中没有安乐?

地狱寒热饿鬼饥与渴,旁生彼此啖食蒙昧苦,
人间三种过患八苦恼,非天征战天界死堕苦。

地狱无间遭受寒热之苦;饿鬼恒时感受饥渴之苦;旁生弱肉强食,蒙受愚昧无知之苦;人类不离变苦、苦苦、行苦三大根本苦,以及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不欲临八支分苦;非天常受嫉妒引发的征战之苦;天人生时有放逸苦,死时又有死堕苦。除了这六道以外,我们不可能转生他处,所以,究竟而言,整个轮回都是痛苦。

有些人想:“这个道理我早就明白,现在又翻来覆去地讲,一点儿新意也没有,还不如以前没听过好。”这种想法非常愚痴。要知道,听法有听法的功德,不管你听过多少遍,现在多听一句,就多一份功德,而且听法的功德不可思议。

虽然,听法的功德很大,但关键还在于听了法之后,自己的相续有没有受益。你们平时看《大圆满前行》时,一定要去体会六道众生有什么样的痛苦,这一点,并不是口头上说说,也不是神话故事,而是众生有业就会转生六道,转生六道以后,必定会有如是的痛苦!

以上总说六道的痛苦,下面别说天界之苦:

苦乐迁转遍行苦莘莘,于诸美满天境中毙命,
刹时坠入地狱烈焰中,如是思维当修越三有。

有人问:“其他趣确实很苦,可天界无忧无虑,又怎么会有痛苦呢?”实际上,天界虽然看起来快乐,但也是刹那变化、遍满行苦的,一旦天人在天境中死亡,刹那就会坠入地狱的烈焰,感受难忍的痛苦,《亲友书》云:“欲天界中大乐者,梵天离贪得安乐,复成无间狱火薪,不断感受痛苦也。”

既然六道均无安乐,我们就要策发自己生起出离心,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摆脱轮回的痛苦。可是,藏地有些大名鼎鼎的经忏师,每天为人念经超度,当问及发心,大多不离名闻利养;汉地也有部分出家人,谈起佛法来头头是道,但内心却是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超离三界的这个心,修行就不可能成为解脱之因,辛辛苦苦了一辈子,到头来只是个人天福报,这很划不来呀!

此生显现犹如将醒梦,变化无常终须舍弃离,
眷属受用等等具何益?故当此时一心勤修法。

今生的各种显现,财富、眷属、受用,就像马上要醒来的梦一样,梦醒了什么也没有,同样,人死了生前的东西一样也带不走,既然如此无常,追求这些又有什么用呢?故而,今生唯一应勤修佛法。

不久前,麦当劳的总裁去世。众所周知,“麦当劳”在全世界非常有名,其资产规模之庞大,令无数世人垂涎不已,尽管如此,它的总裁在面临死亡时,灵魂也无法带走一分一厘。这些人生前千般竞争、万般算计,死时却什么都用不上,如此结局,细细想来实在可怜!

因此,若想对自己真正有利,唯一就要勤修佛法。怎么修呢?首先要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然后在实际行动中,处处以善心摄持相续,对于外在的一切显现,受用、眷属、财产、名声,都不能太过耽著,而应视其如梦如幻,敦珠法王的《教言精髓》中说:“犹如鸟聚树枝之眷仆,聚集抑或离散皆相宜,掌握牵引自鼻之绳索,愿能勤修殊胜之佛法。”

《四法宝鬘论》中的四种法,在《莲花生大师祈祷文》里也有相同的内容:

祈祷加持我等之相续,
祈祷加持内心趋正法,
祈祷加持正法趋入道,
祈祷加持修法无违缘,
祈祷加持修行得究竟。

这些内容非常关键。现在很多人的心不能入法,即使入了法,由于被违缘所转,修法也不能获得究竟。本来闻思修很好的一个人,过了两三天,像着魔一样心就突然变了,再过一段时间,所作所为极不如法,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应当时时祈祷上师本尊、莲花生大师,加持自己的修法能够究竟。

人生短暂,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希望大家不要有变来变去的情况,不敢说你们每个人今后都能对佛法有所贡献,但至少也应做一个如理如法的修行人,这是我对大家的期望!

今天讲“因果不虚”。此处虽没有直接讲,但通过分析欲妙的过患,也能间接引出这个道理。

欲妙如毒武器与烈火,恒受苦恼无有快乐时,
聚集护持增盛及傲慢,贪婪悭吝之苦恒束缚,
与众争斗增上有漏惑,放逸散乱毁坏自身心,
所作众多皆背离正法,恒受高尚胜士之谴责。

【欲妙如毒武器与烈火】:此处的“欲妙”并不是财色名食睡五妙欲,而是指世间的财富受用。

将欲妙喻为“毒药”,因为毒药在刚吃时没有感觉,但用不了多久,便能令人肝肠寸断、一命呜呼;同样,具足财富的修行人,短期内看不出这些欲妙的危害,但迟早能令他的修行一败涂地。

将其喻为“武器”,是因为武器可以刺入心脏,断绝众生的命根;同样,贪著欲妙的修行人,终将丧送今生来世的一切善根。

将其比喻为“烈火”,因为烈火无论接触什么,都能将之焚毁无余;同样,世间的财富极具诱惑,纵然修行再好,当拥有财富名声时,也难保不欲令智昏,被其熊熊烈焰所吞没。

在此提醒一点,我们这里的堪布、堪姆,虽然常给人讲经说法,也可算是一名大法师,但千万不要因此而放弃闻思,裹足不前。世间人找到工作后,就把以前所学的束之高阁,以后要学的也不愿过问,但作为修行人,我们必须活到老、学到老,不管拥有什么样的地位、活到多大年纪,都不能停下闻思修的脚步,也只有这样,自己的修行才有把握成功。

【恒受苦恼无有快乐时】:拥有了圆满的财富,苦恼就会形影不离,快乐就会离你而去。这一点,某些大老板、大施主应该深有同感。他们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去宾馆请客不仅要将剩菜打包,连桌上的牙签也不愿放过。财富对他们来说,没有带来真正的快乐,反而成了最大的压力。

【聚集护持增盛及傲慢,贪婪悭吝之苦恒束缚】:财产在最初积聚、中间守护、后来增上的过程中,会给我们带来各种痛苦,自相续恒时为傲慢、贪婪、悭吝等烦恼束缚,没有任何的快乐可言。

【与众争斗增上有漏惑】:与众人竞争,也会增上种种烦恼。

大至国与国之间,小至家庭与家庭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争斗,大多都是因为财产,有时为了一点蝇头小利,甚至不惜血刃相见。不久前,藏地有个人为了争夺一块30元的藏毯,竟然杀了一两个人。无独有偶,汉地也有人因为上厕所没带钱,被看厕所的人拦住不放,仅为了一毛钱,那人就把看厕所的人捅了一刀……

【放逸散乱毁坏自身心,所作众多皆背离正法,恒受高尚胜士之谴责】:有了财产,就会放逸散乱,败坏自己的身心。同时,还有许多的琐事要处理,就像有些大老板一样,整天忙于各种人际关系,手机铃声不绝于耳,始终都没有停下来的时候。这些行为皆与正法背道而驰,故会遭到诸佛菩萨、高僧大德的严厉呵斥。

欲妙的种种过患,《亲友书》、《四百论》中也有提及。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没有财产的时候,很多人似乎都能知足少欲,但这不是知足少欲,而是福报没现前的表现。一旦福报现前,有了财富,那时也许贪婪的眼睛比谁都大,兴奋的叫声比谁都响亮了。

实际上,从大乘角度而言,没有财产是值得赞叹的一种福报。尽管世间人认为这很苦,但学过经论的人都知道,贪著欲妙有诸多过患,少欲知足有种种功德,所以,修行人远离财富,是明智之举!

贪念鲜者善法自然增,是故寂灭解脱入道者,
应当具备知足少欲心。欲念穷尽彼即真圣者,
欲念寡鲜乃贤圣种姓。

若对世上的人财物贪念鲜少,善法的功德自然会增上。当然,对凡夫人而言,贪念完全断尽有点困难,但通过学习大德们的教言,经常思维妙欲的过患,最起码也应该减少一点点,以此为基础,闻思修的善法功德才会增上。

这次考试的有些道友,不管讲考、笔考还是背考,每样成绩都非常出色,这充分体现了他们对世间妙欲不重视,而是把精力全力以赴地用来闻思。不然的话,要想一边不舍妙欲,一边让佛法的智慧融入相续,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因此,凡是希求寂灭解脱的人,必须具备知足少欲之心。如果相续中的贪心鲜少,则说明自己具备了圣者的种性。佛经中说:“以菲薄法衣为满足故为圣种,如是以粗砺斋食为满足、以简陋床榻为满足、喜欢闻思修行,称为圣种。”

大家在学院,无论是吃穿住用都比较简单,几个月不洗澡、不换衣服,每个人都能习以为常,更有甚者,有些道友一年四季就只有一套衣服,连件换洗的也没有。在这里,吃饭若有一两个菜,就已经非常奢侈了,这与汉地动不动就四菜一汤,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大家把精力都用在了闻思佛法上,尽管生活是苦一点,但精神上却非常充实。这就是圣者种性的标志!

娇YIN贪着徒增烦恼苦,欲望鲜少自然增善法。
是故追随前辈圣者迹,恒时知足缩减诸资具。

若对人事物的贪念增长,相续中的烦恼将非常猖狂,一旦贪心、嗔心无法对治,修法便不能获得成功。相反,欲望比较少的人自然能成办一切善法,由于相续清净,容易与法相应,修行便能突飞猛进、日进千竿。所以,我们应当追随前辈大德的足迹,恒时少欲知足,缩减一切不必要的资具。

当今时代,人们的欲望极度膨胀,临近疯狂,虽然物质上已相当富足,但为了心中那个天文数字,仍殚精竭虑地追求财富。他们有十万想二十万,有二十万想一百万,有一百万想一千万……贪心的无底洞永远无法填满。

去年,“均瑶集团”的总裁王均瑶过世,在他短暂的39年当中,资产竟有37亿人民币,可以说从他出生至死亡,平均每天有20多万的纯收入,每年几乎平摊一个亿。然而,“假绕金玉满堂,无常终是到来”,正当他壮年之际,发现自己患上了癌症,美国、澳洲的名医对此也束手无策,面对死主,他只有坐以待毙。可能他生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堆积如山的这些财富,在阎罗王向他索命时,就像一堆废纸一样,起不到任何作用,也无法带走一分一厘。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在《一人一生需要几亩地》中写过:有个财主特别喜欢土地,一生中想方设法积累财富,置买土地,以致后来他的土地特别广阔,测量时需要骑马才能穷其边际。可世事无常,一场大病马上就要夺去他的生命,弥留之际,按当地习俗,他要找一块地给自己作坟墓。当他见到这块地时,非常后悔地叹道:“我太愚痴了!其实一个人只要六英尺的地就够了,而我为了这些没用的地,浪费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

有趣的是,我今年在沈阳也遇到了一件类似的经历:由于当地居士对学院极有信心,故我也受到了很好的待遇——被安排到一间总统套房,百般推辞,但盛情难却,不得已只好住了下来。这间套房宽敞豪华,各式家具电器一应俱全,但令人伤心的是,花了这么多钱,我竟然一个也用不上!后来,发现屋里有张床还可以休息一下,躺上去后才知它是“席梦思”,恰好是我背痛的最大克星。万般无奈之下,我只有另觅睡处,最后在某个角落的地毯上,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度过了那昂贵的一夜。呜呼,这么大的房间,我能用的就只有那一块,念及《一人一生需要几亩地》中的情节,真是令人唏嘘不已、感慨万千!

以上讲完了知足少欲的功德,下面讲与凡夫交往的过患。

与凡夫交过患难度测,无义闲谈众多琐事缠,
愤恨争斗生长贪嗔念,恒受痛苦折磨无实质。

与凡夫交往,不仅会浪费自己的时间,作一些无意义的闲谈,并且还会被无休止的琐事牵缠,不断增长自己的贪嗔之念,恒受痛苦折磨而无有实义。

所以,选择道友应该慎重,尽管自己的道友不可能全部是圣者,但至少也要接触那些具有圣者种性(知足少欲、喜欢闻思)的人,麦彭仁波切说:“断除一切诸愦闹,假设不能皆舍弃,则当依止诸正士,此乃彼之妙药也。”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的好坏,常跟周围的影响有很大关系。有些道友离开学院后,由于自己的境界不稳固,所以很容易被外境所转。最初的两三天内,还能老老实实呆在屋里,给自己安排一些功课,但不到一个星期,正知正念就开始动摇了,于是偶尔看一眼电视,随顺一下世间人,最后一发不可收拾,彻底被红尘所同化……

因此,为了保证大家的修行顺利,你们现在不要随便离开学院。要知道,没有清净的环境和道友,闻思修行、清净戒律、出离心、菩提心是不可能成就的。以前法王如意宝曾多次强调:无论是堪布活佛,还是普通僧人,大家不要轻易离开学院。此举并不是法王需要这么多人,而是为了保护弟子的法身慧命,就像《札嘎山法》中所说的:“小孩子走在熙熙攘攘、繁华拥挤的大市场里,如果手紧紧地拽着母亲的衣服不放,就能一路顺利,安然无恙。假设手松开衣服,那就会在来来往往的人流中迷失方向。”我们修行也是如此!

现在还是第一个问题“心入于法”。什么叫心入于法?首先从根本上了知“法”——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痛苦、妙欲的过患、与凡夫交往的危害,然后将自己的“心”与这些“法”尽量融为一体,这就是心入于法。

前面已讲了交往凡夫的过患,今天讲世间凡夫的体相。

如何取悦皆无欢愉时,怎样讨好难得利益日,
悉听尊便终无善妙法。

【如何取悦皆无欢愉时】:与不信佛法的人或修行不好的人交往,根本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不管我们如何取悦,他们也不可能高兴,正如《入行论》所言:“刹那成密友,须臾复结仇,喜处亦生嗔,凡夫取悦难。”

【怎样讨好难得利益日】:世间人多为贪得无厌、忘恩负义之辈,不管如何帮助利益,他们也无法心满意足。比如,你在几年中一直帮助某个人,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而停止了帮助,那么,这个人不但不会记你的恩德,反而对此耿耿于怀,把你当作最憎恨的仇人。藏族有句俗话:“升米养恩人,斗米养仇人。”意思是,你若经常给某人一升米,有次却给他了一斗米,从此以后,在他的心目中,你就会从恩人变成仇人。

【悉听尊便终无善妙法】:一味地迁就世间人,今天听父母的话,明天听亲友的话,只会令自己没有时间修持善法。就像有些大城市里的人一样,虽然很想学佛,但要应酬的人太多,根本没有空闲,所以,修行总是“明日复明日”,永远都不会成功。

密若亲属最终将暌违,是故眷属亲朋与密友,
亲密缠绵依恋皆当舍,独自趋往寂地修胜法,
从今应当虔诚精进修。

再密切的亲眷好友,最终也会各自分离,因此,现在应舍弃对他们的贪恋纠缠,独自一人前往寂静的地方精进修行。

有些人割爱辞亲来到学院,但到了以后,就好像完成重大使命一样,从此不再进取,行为异常放逸。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尤其对老年人来说,自己年轻时造了很多恶业,如果再不抓紧时间念金刚萨埵心咒、阿弥陀佛圣号来忏悔,临终时一定会非常可怜!

大家有福报遇到佛法,并在这里出了家,就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个人身精进修行。想当初自己来学院时力抵亲友的强烈反对,但来了以后,如果就这么懒惰懈怠,这种行为应不应理?你们不妨好好想想。

当然,我也并不是要你们白天不吃饭、晚上不睡觉地用功修行,作为欲界众生,除了前世极有善根的以外,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但至少你们也应合理安排时间,不要一天到晚无所事事,经常请人吃饭,或者说长道短。如果你们有这方面的爱好,住在学院可能不太适合,应该去找一些散乱的地方!

有些老年人平时既不念佛,也不忏悔,一有时间就睡懒觉,而且衣服也穿得不三不四,让人看起来怪怪的。要知道,作为一名出家人,衣著整齐是很有必要的,前些日子我下山时,大家的穿着还算可以,这几天回来,很多人的衣饰又变回去了,远远的地方便能认出——哦,这就是我颠颠倒倒的眷属!(众笑)

佛说以往诸多胜士夫,皆于清净寂地获甘露,
是故吾等为修寂灭法,当自安住幽静之山林。

佛在《三摩地王经》等经典中说:以往的诸佛菩萨、高僧大德均是在寂静的地方修行,才获得了息灭一切痛苦的不死果位。作为后学者,要想修持永离轮回的解脱法,也应效法前人,独自安住于幽静的山林中。

所谓“幽静的山林”,是指前辈大德加持过的圣地,或者他们获得成就的地方,若能安住于此,对修行会有极大的帮助。可是,有些人动不动就想离开学院,到大都市中享受生活,他们的理由也很简单,无非是“姥姥病了”、“哥哥要结婚了”……。当然,学院中人身自由,愿去愿留悉听尊便,但念及你们最初的发心,现在如此轻易舍弃,真是不值得!

前段时间,我去黄梅“五祖寺”时听到一个公案:显庆五年,唐高宗遣使者召弘忍大师入京,大师屡屡推辞,不愿意离开山林。高宗于是派人威胁他:“若再抗旨不从,就要砍掉你的脑袋!”大师听后,平静地回答:“宁可死,我也不愿到闹市中去!”无奈,高宗只有送衣药到山中供养。

我们没有达到一定境界前,环境的影响力不可小觑,甚至从世间角度而言,人们也非常重视环境的潜移默化。孟子小的时侯,最初家住在坟地旁边,由于他生性喜好模仿,见人扯发痛哭,就学得惟妙惟肖,孟母认为这种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不利,所以搬家至集市旁。在那里,孟子又学商人,一板一眼地吆喝买卖,孟母将家又搬到私塾旁边。此后伴随着朗朗的读书声,孟子耳濡目染,最终成就了一代“亚圣”。

世间人都知道选择环境的重要性,我们修行人就更不待言了。假如有人实在想离开学院,那最好先权衡一下自己面对诱惑时,是否能稳操胜券?当然,一两天内,你们也许会“踩刹车”稳一阵子,但时间久了,可能就“放空挡”,肆意妄行了。因此,《心性休息》、《入行论》中都说:修行人无故离开寂静的地方,必定会为修行带来违缘!

依止寂静地方的功德:

清幽胜地诸佛所称叹,无野蛮人增上甚深定,
生起无常厌离法自成,无有喧嚣散乱资具少,
聚积众多信心出离德,不受搅缠自然琐事鲜,
亦无护他情面之八法,逍遥自在修法度朝夕,
勤修闲暇圆满具实义,彼等功德无法尽细述。
独于静谧殊妙林深处,终身勤修甚深之等持。

【清幽胜地诸佛所称叹,无野蛮人增上甚深定,生起无常厌离法自成,无有喧嚣散乱资具少,聚积众多信心出离德】:佛在《无尽慧经》、《富楼那请问经》、《宝箧经》等诸经中,均赞叹了寂静胜地的功德:这里没有野蛮人的骚扰,可以增上甚深的禅定;能对无常生起厌离,善法很容易获得成就;无有喧嚣和散乱,资具鲜少;可使自相续积聚信心、出离心等善根。

到了大城市,人昏昏沉沉的,信心生不起来,邪见也生不起来,整天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回到学院,虽然天气冷了点,但善法很容易增上,信心、出离心也能够生得起来。有些道友以前把房子卖了,发誓永远不再回来,但由于在别处无法生起信心,现在也自食其言,陆陆续续地回来了。这应该就是寂静地方的功德吧!

【不受搅缠自然琐事鲜】:不受亲朋好友的纠缠,琐事不多。

在外面的人,每天电话不断,接都接不完,而在这里,除了我以外,你们应该是很清净的。在此祈请大家,平时除了解决不了的大事外,至于个人的一点小事,“我心情不好了”、“我的房子漏雨了”,希望找管家、堪布堪姆解决,尽量给我一些看书和休息的时间,让我也享受一下寂静地方的甘露法味。不然,每天大大小小几十个电话,有时候还是有点吃不消。

【亦无护他情面之八法,逍遥自在修法度朝夕,勤修闲暇圆满具实义,彼等功德无法尽细述】:也不用维护他人情面,迎合世间八法;逍遥自在,唯以修法度日;精勤行持佛法,令暇满人身具有实义……,寂静地方的功德实在一言难尽。

在座的道友,有些智慧很好,讲考、背考样样精通;有些虽没有这个能力,但也尽己所能地为僧众发心;有些每天安排了很多功课,念了不少咒语……,这种生活清净而充实,依靠上师三宝的加持,真是非常幸福!

【独于静谧殊妙林深处,终身勤修甚深之等持】:所以,我们应独自在静谧的山林深处,终身勤修甚深的佛法。

要注意的是,在寂静地方呆一两个月,虽然也有功德,但人总是东奔西跑,很多人是看不惯的。我个人认为:人格若不稳重,今天对闻思有希求心,明天就退失了,这种人的修行肯定不会成功。各班的堪布堪姆,你们对新来的人一定要长期观察,尽管初学者对佛法的热情可以理解,但如果要真正修行,必须先学会稳重!

如是善说胜法清凉雨,息灭烦恼苦闷之妄念,
等持善聚白莲海充盈,愿于寂地增上诸圆满。

以上这些胜法善说,犹如清凉的甘霖,可以熄灭烦恼苦闷的妄念之火,使遍满白莲的禅定大海更加充盈,希望在寂地修行的人们,依此能增上各种圆满。

已经讲完了“心趋入法”的所有内容,大家事后应静下心来好好体会,无垢光尊者的加持不可思议,愿这个法本能对你们有利!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