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 第五册 第五十四节课


2014/9/3    热度:712   

索达吉堪布:入行论广解 第五册 第五十四节课

 

  下面继续学习如何护持正知。

  壬二(一同趋入)分四:一、观察三门状态;二、观后当控制;三、控制后作修心之行;四、成圆满学处之支分。

  癸一(观察三门状态)分三:一、观察身体所做;二、观察心之动态;三、开许放松之时。

  子一、观察身体所做:

  此处强调了学习佛法的修行人,对身体行为也有一些要求。佛陀在有关经典中,对在家人、出家人,行住坐卧方面制定了比较严格的威仪戒条,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我们的身体跟心有密切关系,假如身体的行为如法,自然对调心有一定的帮助。从另一方面来讲,通过一个人的身体和语言,也能了解其内在的心理。当然,我们从表面上看不出一个人内心的好坏、修行境界的高低,但通过他的身体和语言,也能大概了知他世间上的教养修为,以及出世间的修行境界、慈悲心、出离心等等。因此,佛陀在律藏中,一再要求了对身体和语言应该如理护持。

  世间的正式场合中,一般有比较规范的礼仪要求,如社交礼节、日常威仪等,但这些跟佛法上的要求有所不同。世间上的这些要求,如培训公司员工、宾馆服务员,要求他们的身口意应该如何,就是为了做好这件事情,或者为了更好地满足客人的需求。而佛陀在律藏中制定的威仪,目的是为调伏我们的心,让我们最终获得解脱。因此,二者的终极目标有极大差别。

  下面了解一下身体的威仪,也即从一个地方前往另一个地方,在整个过程中,作为观心的人,身体应该怎么做,心应该怎么调整,主要宣讲这方面的问题:

  吾终不应当,无义散漫望,

  决志当恒常,垂眼向下看。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该毫无意义地散乱观望,要一门心思护持自己的正知正念。在走路的时候,目光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而应按佛经中所说的那样,恒时垂视一木轭许的地方(大概一米左右),然后缓缓而行。

  这样的威仪实际上有着重大意义。我刚才也讲了,作为修学佛法的人,自己的身体、语言还是要值得注意。怎么样注意呢?做任何一件事情、前往任何一个地方,首先要观察自己的相续:我今天到那里去,对众生、对自己、对今生来世有没有意义?如果真有一些重大的意义,那么我就开始行动。在行路的时候,威仪应当如法,不能东张西望,而要稳重庄严,徐徐而行。

  有些人平时散漫惯了,一点都不要求自己,走路连蹦带跳,通过这种行为也能了知其内心境界。《般若经》中云:“行住坐卧具正念,视一木轭心不乱。”行、住、坐、卧四威仪必须要具足正知正念,尤其在走路的时候,目光以一木轭左右的距离为标准,千万不能随心所欲地东奔西跑。这种行为不要说我们出家人,就连世间稍具修养的人也不会这样。所以平时看一个人的行为如不如法,也可以了知他的内心如何。

  在佛教历史上,舍利子的持戒极为清净、威仪相当如法,还有一位达特比丘,也是佛陀在世时威仪方面的佼佼者。像他们那样一举一动完全如理如法,我们做起来也比较困难,不要说末法时代的众生,就连当时的个别阿罗汉,有时候也大声发笑、奔跑,虽然他们即生中已经断尽了烦恼,但前世的习气仍有复发的现象。

  在座的有些修行人,真的像阿罗汉那样行持,恐怕也是不现实的,但不管怎么样,我们始终应对自己有种观察的勇气,如果有了这种正知,随时都会有一种控制的能力。当然,这种能力实际上与闻思也是离不开的。我们学院有时候来一些戒律道场的出家人(如五台山、太姥山),他们的言行举止非常庄重,不管是吃饭也好、说话也好,通过威仪也看得出来,这个人是学过戒律的,肯定上过高等的佛学院。世间上也是如此,一个人是否有修养、有文化,通过其言行举止也看得出来。因此,我们平时不管到哪个场合,对自己应该有一种观察,如果所作所为都随分别念而行,那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疯狂者,人们也会给你起各种恶名。

  其实一个人的行为如法,可以感化周围很多人,甚至是不信佛教的人,看到有些佛教徒的慈祥宁静,自然也会生起一种恭敬之心。我们身为出家人,如果威仪不如法,会令许多在家人产生邪见,进而诽谤,最终使自他都堕入恶趣。当然,居士们也不要认为:“我是在家人,怎么样做都可以。”这种想法也不对。比如你们现在学习《入行论》,彼此之间的水平和人格,大家都一目了然,虽然当面不一定说,但是背后经常议论纷纷。有些人平时跟道友关系融洽,接人待物、处理事情等各方面非常不错,人人交口称赞,对他也恭敬有加。而有个别的人,尽管大家不会当面说些不好听的话,但实际上每个人都心中有数,知道他就像毒蛇一样不能接近,脾气一会儿就爆发了,不如没爆发之前还是远离一点好。因此作为在家人,身体的一些行为也非常重要。

  真正有素质的人,不管是佛教中的高僧大德,还是世间中的智者,行为跟一般人完全不同,平时他们的威仪穿着让人感觉很舒服,回去以后还一直羡慕。前天中午我家来了两位出家人,当他们进入院子时,行为特别寂静,到了屋里以后,语言也能令人闻而生信。他们说寺院要化缘修建,我马上给了一些钱,算是自己最大方的布施。布施完了以后,他们就回去了,我一直盯着他们的背影看。旁边有个出家人问:“你平时特别喜欢观察,一直问这个、问那个,今天怎么这么轻易就拿出钱布施?”我说:“尽管这两个人从来没有见过,大家只是一面之交,但从他们的行为来看,肯定不像一个骗子。”虽然现在的骗子装得特别像,但我还是觉得他们95%以上不是坏人,不管是穿着还是行为,让人第一眼就觉得“这是一个好人,是个学过威仪的修行人”,一看就有这种感觉。

  现在有些高僧大德,名气比较大,修行成就也相当高,但很多人与他交往时,往往不是被这些所打动,而是被他和蔼的微笑、如法的言行所吸引,最后心甘情愿地皈入佛门。当然,我们作为修行人,最关键的是证悟,有了证悟,感动成千上万的人也没有问题,但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证悟,我觉得如法的行为也能调伏很多众生。

  要知道,每一位出家人或在家居士,都代表着佛教。你所在的地方也有许多众生,现在的凡夫人从来不观察自己,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欢观察别人,不管是对亲人或是素不相识的人,没事就聚在一起品头论足。倘若你的行为给他们带来不好的印象,他们会始终认为佛教徒都是坏人。

  所以,我非常希望大家,不管是走路也好、说话也好,平时的言行举止一定要注意。我们学佛的人跟任何人不交往是不可能的,在交往的过程中,自己的语言行为应该恭敬他人。当然,恭敬也不能太过分了,看见一个人,马上就趴在地上磕头,这种情况也没有必要,智者做事应该掌握分寸,堕入两边不太合理。

  现在有些人也有种毛病,在别人看得见的地方,威仪非常非常如法,但只要谁都看不见,大象马上变成小猴子了,这就是所谓的“诈现威仪”。这种行为也不太好,大家应该值得注意!

  苏息吾眼故,偶宜顾四方,

  若见有人至,正视道善来。

  如果在走路时只看前面一木轭的地方,专注一个方向时间久了,会出现身心昏沉、眼睛疲劳的感觉。为了休息,为了让自己清醒一点,佛陀开许可以偶尔眺望四方。现在有些人整天看电脑、看书,把眼睛都搞坏了,心也经常迷迷糊糊的,这样不太好。做任何事情应该善巧,有一种技巧,如果太精进,白天晚上都专注于一个对境,过段时间可能会生起厌烦心。

  这里也说了,即便是走路的时候,为了清醒自己的心态,偶尔也应该眺望四处,中途看看四周的风景,蓝天白云;如果你去朝山拜佛,到一个亭子里看看远方,这些都是可以的。但在路上行走时,千万不能东张西望。

  大概二十多年前,我去马尔康那一带的寺院里安居,寺院在一个高山上,爬山需要三四个小时,有个老出家人带路,我们一群人跟在他后面。这位老出家人,年轻时在我们寺院求学过十几年,戒律威仪非常好,跟在他后面,感觉他具足了《毗奈耶经》中讲的所有威仪。他在路上从不东看西看,行为特别如法,到了半山腰休息时,停下来到处看看,然后又上去。我心里一直觉得:《入行论》所讲的这个偈颂,他是如理如实地做到了。我虽然到他们寺院里讲经说法,但当时比较年轻,有时候头可能转得比较快。大家都知道,旁边有个非常严肃的人,自己在他面前始终不自在,虽然我在他后面,他可能看不到,但我后面的人应该看得到我,所以有种不同的感觉。

  不管是汉传佛教、藏传佛教,那些持戒大德的行为对自己的心还是有一定作用。看到他们的威仪清净庄严,自己始终有一种惭愧之心:“他们是修行人,我也是修行人,人家坐的时候如如不动,走路也是如理如法,而我呢?”有些人坐时东看西看,正如上师如意宝所比喻的,有时候像乌鸦的头,有时候像公鸡的头[19],这些不如法的行为都不太适合修行人。

  我们作为修行人,威仪是一种调心的方法,有时候它能对心直接起作用。比如说一个人很寂静地合掌,眼神也非常专注,那他的心自然就会专注到三宝佛像上。而另一个人东张西望,闲言碎语,他再怎么样祈祷,也不见得有很大的力量。所以大慈大悲的佛陀给我们规定这些威仪,并非没有意义,它对调心直接或间接有非常大的作用,故不应小看这些行为。

  有些人认为:“外在的行为不是很重要,关键是自己的心,心什么都不执著,才是最重要的。”说这种话的人,往往不执著善法,只耽著恶法。他们觉得对治习气特别累,口头上说不要执著,但平时的所作所为经常不如法。因此,我们没有达到一定境界之前,最好不要说大话,应效仿历代大德的清净行为。这些行为不仅能够调伏自心,还能令见者生信,对三宝的信心、对人生的感悟以及清净观油然生起。

  颂词中还说,如果自己在放眼远望时,恰好看见有人来了,应当用和蔼的目光迎视对方,并和气地打招呼说:“善来!”这是印度当时的传统,是人与人之间最恭敬的礼节,相当于我们平时的“你好,你来了”。在汉传佛教中,大家见面习惯说“阿弥陀佛”,以这样恭敬语来问候,这一点也很重要。

  然而有些人,你本来没有得罪他,但他一见你就怒目斜视,恶狠狠地说:“喂,你给我过来!”好像对你特别不满,让人自然产生一种不同的心态,这种行为不太好。如果我们是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则应像佛陀在因地时一样,对任何人没有傲慢心,好像是众生的服务员。我经常给你们这样讲,虽然自己做不到,但心里却相当羡慕。现在有些高级宾馆或飞机上的服务员,他们的行为非常符合大乘佛教的威仪——“先生,您需要什么?”“小姐,您想喝什么?有什么能为您服务的吗?”尽管他们内心不一定这样恭敬,但这些举止相当不错。我们发了菩提心的人,若能对每个众生也这样,真的是非常好!

  所以我平时也是要求学院中的发心人员,在与任何人交往的过程中,不管是语言还是行为,应当尽量地恭敬别人。当然,每个人的评价也有各种各样,有些人说:“这个人对别人非常慈悲,相当好!”有些人说:“那个人我看都不想看,他在就不想买东西!”这些话并不是出自一两个人之口,大家心中都有一杆秤,每个人的眼睛也是雪亮的。因此,不管你是在家人、出家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甚至打电话、坐车时,自己原来非常可恶的行为,能不能逐渐变得细微如法一点?若能这样,对我们调心自然能带来一定的利益。

  我始终认为,学佛首先要以人格为基础,人格非常好的话,学佛应该有希望;假如你连人都做不好,想成佛恐怕有一点困难。有些人平时为人特别糟糕,但进入佛门后,马上就想获得即身成就,这恐怕是办不到的,只是一种黄粱美梦而已。

  所以,大家平时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应该用一些恭敬的语言。当然,各地打招呼的习惯也不相同,我们学院这一带,早上见面的问候是:“你睡好了没有?”离开的时候是:“晚安!”(好像还没有到中午,大家就开始说“晚安”。)以前上师如意宝说,他求学的石渠那一带,送客人的时候说:“求莲花生大师保佑你!”噶当派大德的传记里说,早上的问候是:“你晚上做善梦没有?”晚上的问候是:“祈愿你不要做恶梦。”各地方的传统都不一致,但不管怎么样,我们发了菩提心的人,说话尽量不要伤害别人,即使有时候烦恼现前,得罪了别人,也要在内心当中忏悔,过一段时间气消了,主动跟别人打招呼,互相沟通是有必要的!

  为察道途险,四处频观望,

  憩时宜回顾,背面细检索。

  我们启程去远方时,为了察看道途上有无危险,可以停下来四处观望。印度以前不像现在,不管在森林中还是城市里,经常会有老虎、狂象、熊、豹等可怕的猛兽,也有毒蛇、恶人、非人、罗刹等各种威胁。修行人在行脚时,无论是一个人,还是和其他人同行,都要先停下来前前后后、四面八方地看看,详细观察去的地方有没有违缘、障碍、土匪强盗等,如果觉得没有这方面危险,就可以前进、继续赶路。

  以前唐僧去印度取经的路上,经常遇到各种险难。藏传佛教一些大德前往印度的途中,也有许多大象、毒蛇、蟒蛇等频频出没。我们现在的环境虽然没有这些危险,但在出行郊游时,也应该打电话先了解一下:路上塌方了没有,高速公路封了没有……通过各种途径来打听,这是很有必要的。

  有智慧的人,做任何事情都考虑得非常周到,绝对不会盲目而行。尤其是上师如意宝,每次不管去国内外哪个地方,很多事情都了解得非常清楚。比如今天我们要赶路,上师早上起来就会问:“今天去的地方有多少公里?中间有没有旅店,那里的条件怎么样?路会不会好走?今天天气怎么样?……”所以呆在上师身边,自己一定要装聪明,有时候晚上都不敢睡,心里一直琢磨“明天我见上师时,可能会问这个问那个”,有时候翻日历,有时候查资料,有时候找地图。如果没有答得上来,上师显现上也不太高兴:“你怎么这么笨啊?连有多少公里都不知道,你原来不是去过吗?”虽然有这种情况,结果跟上师去了一趟后,不管是什么地方,那里的风俗习惯、人们生活、城市人口、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基本上了解得一清二楚。所以,跟有智慧的人一起去,确实完全不同。我这一生当中,对上师的智慧非常羡慕,只要跟上师去一个地方,哪怕是很短的一程路,从中也能学到很多很多,且不说佛教中一些高深莫测的境界,世间上的许多知识也是这样学到的。

  而有些人平时在这方面,好像装在口袋里一样。若问他:“你去过拉萨没有?”“去过。”“拉萨的状况怎么样?到那里有多少公里?”“不知道,反正我去磕头就回来了。”好像迷迷糊糊的,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我有时候真的这样想:“作为一个人,能证悟是最好的,但若实在不能证悟,也要成为一个稍微有智慧的人,眼界要开阔,学识要广博。否则,成天懵懵懂懂的,这样的生活非常不自在。”当然,这些都是多余的事情,但实际上,作为大乘修行人,我们不能除了自己的证悟以外,跟世间的一切都没有瓜葛,这也不合理!

  总之,我们在休息的时候,应回过头来观望,对后方进行详细检查。如果你没有看,一直往前面走,后面跑来老虎把你吃掉也很难说。倘若后面没有小偷,也没有其他的野兽,一切情况都非常好,平安无事,又继续前进。

  前后视察已,续行或折返,

  故于一切时,应视所需行。

  对前前后后做了详细审视之后,如果没有什么违缘,就可以继续前行;如果觉得前面可能会有危险,比如道路塌方、强盗土匪出没,则应改变路线或者返回。总而言之,在四威仪[20]的一切时分,都应当了知必要而行。

  在这个过程中,务必要“应视所需行”,即观察自己的行为有没有必要,对自己和众生是否有利益。我们做任何事情、到任何地方去,首先一定要再三观察,千万不能别人说到哪里去,自己就随声附和,跟着他乱跑,这是没有头脑者的行为。

  以前上师经常说:“我们说话、做事千万不能像发疯者一样,应该如理如法详详细细地观察,心静下来考虑之后再行事。”比如我早上起来时,首先要看今天打算去哪里,去的话有没有意义?如果对众生、对自己有意义,那就一定要去;如果觉得没有意义,光是想去凑热闹或是做一些非法事,就要求自己不要去了,提醒自己:“我无始以来漂泊在轮回中,一直做不如法的行为,现在如果还不控制自己,那什么时候能解脱啊?不如我在家好好看书、背书,把时间和精力用在行持善法方面。”自己对自己有个要求,这非常有必要。以前噶当派的论师们,每做一件事情,首先也是看对众生有没有意义,主要以这种心态为出发点。

  听到这里,有人提出一个问题:“我们凡夫什么时候知道可以利益众生?什么时候才不会被外境束缚?这个界限如何衡量?”对此我是这样认为的:假如你通过长期的闻思修行,自己有种不会被外境染污的把握,虽然尚未断除自私自利和我执,但你觉得到城市里给别人讲经说法,不是为了财产名声,自己能够把握自己不会依靠佛法做坏事,初中后的动机肯定都是利益众生,若有这种坚定不移的信心,那你去利益众生应该也可以。此外,有些大德曾说:“何时将上师看作真佛,并对众生产生无比的悲心,那时候才可以度化众生。”因此,如果我们的悲心稍微有点足够,行为也不容易被外境同化,则应尽量发心去利益众生。当然,弘法利生不是为了钱财,现在有些人依靠佛法来赚钱,这种罪过非常非常大。佛经中记载:十不善业中,贩卖佛法来养活自己的过失尤为严重。所以我们作为佛教徒,这方面理应值得注意!

  欲身如是住,安妥威仪已,

  时时应细察,此身云何住。

  身体在做任何事情,或者安住于某种威仪时,首先要用正知正念来观察自己:“这件事情该不该做?我安住的威仪是否如法?”然后在行事的过程中,也要关注身体是否按照前面所思维的那样安住了。

  做任何一件事情,开头、中间、最后这三个阶段,始终不能离开对三门观察的正知。比如我们早上六点起来修半个小时的菩提心,开始修的时候,身体以心性休息坐式[21]或以毗卢七法安坐,这是“欲身如是住”;然后过了十五分钟,你观察一下心态是不是仍专注于菩提心,身体是不是已经倒下去了,如果是的话,应重新调整你的威仪,将身体安住于这种状态坐好;最后圆满的时候,看这一座修得怎么样?心观得怎么样?身体安住得怎么样?虽然时间很短,就半个小时,但如果今天修得很如法,中间没有打瞌睡,一直观想老母有情的痛苦,相续中的悲心也比较强烈,那每天都这样修心的话,还是很有希望的,自己也生起一种欢喜心。

  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这三种心态(初、中、后)都很重要。比如说杀生,刚开始想杀这个众生,产生这样的念头;中间的时候,准确无误地认知对境,知道自己杀的是天授(人名),并不是慈氏(人名);最后将其杀害,并产生一种随喜心。如果有了这三种心态,那造恶业就已经圆满了。

  同样的道理,我们现在做一件善事,也必须具足这三种心态。譬如你今天去听法,从你家里到道场的路上,刚开始的动机是为众生而听法;在听法的过程中,观察自己的心态和身体怎么样,如果你是在打瞌睡,处于迷迷糊糊的状态中,或者一直盼望快点下课,不停地看表,这种心态不太好,应该加以对治;听完了以后,将此善根回向给众生,这样初中后三种心态就比较圆满了。当然,我们作为凡夫人,整个过程不起丝毫自私自利的分别念,这是不可能的,但基本上让心专注于善法方面,也有非常大的功德。

  记得上师如意宝在讲《入行论》时也说:“我们学院到洛若乡有3.5公里,如果我今天想去洛若乡利益众生或是接客人,首先应该发心:我今天下去时,整个过程中不能做任何不好的事情。然后到了大概1.5公里的地方——居士林,要观察刚才的发心有没有失去。最后回来的路上,总结这次下去的心态。如果这次比较成功,没有遇到什么违缘,也没有做不好的事情,说明你的身体时时都以正知护持着,有了正知的护持,那忆念善法的正念肯定也有。”

  同样,现在外面学习《入行论》的人,你们刚开始时想参加学习,但中间是否还能继续下去?最后总有一天,这部论是会讲完的,只要大家的信心不变,到时候必定可圆满传承。倘若初中后三个心态都能圆满,身体也是如理如法地行持,那功德是不可思议的。但假如没有这样的正知,到了中间产生一些分别念,身体已经从佛教团体中转移到不信佛教的世界去了,或是产生一些对今生来世没有意义的心态,那是非常可惜的。因此,大家始终要以正知正念来保护自己!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 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