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之大悲心初探


2014/9/3    热度:546   

大   纲
  一、前 言
  二、大悲之定义
  三、世间与二乘的悲心
  (一)世人的怜悯心
  (二)二乘的悲心
  1、声闻的悲心
  2、缘觉的悲心
  四、菩萨的大悲心
  (一)浅释菩萨的意涵
  (二)大悲心与菩提愿之关系
  五、生起大悲心的方法
  六、菩萨大悲心的实践
  (一)爱见大悲
  (二)大悲心与六度行
  七、悲与大悲之比较
  八、结 语
  【参考书目】
  一、 前 言
  修学大乘佛法,经中常会提到所谓的“三心”,即:“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以无所得而为方便。”[1]意思是:菩萨在成就上求下化的过程中,所实际从事利益众生的善行如布施、忍辱、禅定…等行为,皆需以“菩提心、大悲心、般若智慧”的基本立场为前题以为开展,如此才能成就无上的菩提道。其中“菩提心”可说是大乘法门的重心,很多经典也都赞叹发菩提心的功德;因为有了菩提心就可称为菩萨,往后便能一步步地迈向菩提道利益诸有情。然而并非发了菩提心的人,就即时成为圣人的,这还得经过一番的努力才行,否则极易因为环境的关系,或个人烦恼无明所使而萌生退意成为“败坏菩萨”[2]。所以在菩萨艰困的修学过程中,则少不了一强而有力的动能作为初发心菩萨“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依持,使其在困厄的环境中仍能勇敢的迈进不懈。而这个动能就是笔者此处所欲探讨不共二乘之──“大悲心”!
  由于大乘佛法的修学,乃紧系著大悲心量的增胜而逐渐扩展,并以此而普泽一切有情的众生。且由斯坚固本身所发的菩提愿,进而维持佛法的延续。以是故,才会引发笔者探讨“菩萨大悲心之殊胜”的兴趣。不过对于初学的我而言,由于所学有限,所以仅能作粗浅的探讨,希望藉此机会能对菩萨的伟大行谊有一正确的些认识。
  本文以探究菩萨悲心何以殊胜之处为主,但约略地著墨世间一般的怜悯心、及二乘悲心的概况。篡文不局限于某经或某论,而采广泛的方式进行,由于范畴不定,故铺陈中难免有遗珠之憾。不过,希望藉由探述中,多少阐扬了菩萨之所以为人尊崇、敬仰与效法的理由。
  文分八段,除前言,第二段做大悲的定义,给予别释。第三段,分别就世间及二乘者的悲行,具体的提出一些例子或依据,探讨一般悲行的行为表现,赞叹其行为但不认同其心态。第四段到第六段分析菩萨的大悲心,细谈菩萨上求下化的过程中,生起大悲心的方法及大悲心与六度的融合之具体实践,做一系列大略的探讨。第七段将悲与大悲探讨的结果,做一个总归分类便利阅览。末后结语,笔者做简单的感想后语。
  二、 大悲之定义
  (一)何谓“大悲”
  首先,了解佛教对于“大悲”的定义为何?
  “大悲”,梵语 mahakaruna。即指诸佛菩萨不忍十方众生受苦而欲拔济之,其心称大悲,乃佛菩萨为救度众痛苦的悲心,且无疲倦之感。[3]如《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一云:
  复次,拔济有性增上苦难,故名大悲;谓从地狱、傍生、鬼趣大苦难中拔济令出,安置人天喜乐等处。
  复次,拔众生出增上淤泥,故名大悲;谓有情类没在慢恼大淤泥中,授正法手拔之令出,安置圣道及道果中。
  复次,授诸有情增上义利,故名大悲;谓教众生断三恶行,修“三妙行”[4],种植尊贵富乐种子感得尊贵大富乐果,形色美妙,众所乐见,肤体细软,光明清净。或为轮王,或作帝释…,或复种植三乘种子,引得三乘菩萨涅槃,如是皆由大悲威力。[5]
  菩萨的大悲是广泛普及于一切众生的,对于沉没在三恶道之苦难众生,或烦恼炽盛的有情众生,皆欲拔济之令置安稳处;更而引导有情,断一切不善之身、语、意三业,修三清净之善行,以趣入圣道。又《成实论》所载:
  菩萨见众生苦,为尽此苦勤修精进。又于无量劫修习所成,故名大悲。
  又以智眼见众生苦,决定发心要当除灭,故名大悲。
  又多所利益故名大悲。亦无障碍故名大悲。[6]
  有情所处的环境充满著「苦”,不过,众生颠倒无知以苦为乐。故菩萨为了让众生知苦离苦,于是发心当灭除众生之苦,更而精进为道勤修广学,以利益众生。
  (二)何谓“大”
  再就大悲之“大”义给予别释。据《首楞严义疏注经》云:“周遍含摄,体无不在,物无不是,非因待小,当体受称,故名为大。”[7]指自体宽广、周遍含容,或指胜、妙、不可思议而言。佛教所指的“大”,并非有大小之对待性的分别,而是超越对待性的。然在世俗法中,免不了要有所适当的分别,所以在《佛性论》卷二中就定位五个层次来作解释:
  “大”义者有五:一为资粮;二为相;三为行处;四为平等;五为最极。
  一资粮者:能作大福德智慧二行资粮故。
  二为相者: 能观三苦众生悉济拔故。
  三为行处者:通三界众生为境界故。
  四为平等者:为于一切众生处,起平等心故。
  五为最极者:过此修外无更胜行故。[8]
  一是广集福慧资粮;二是观众生之苦而悉拔之;三是以三界众生为所缘;四是对一切众生起平等心;五则除此无更胜此之修法。菩萨发心,是为了一切众生,于一切众生起平等心,修自利利他广大行,建立广大之佛事,以具足福智二庄严的。
  从定义上来看,“大悲”具有拔众生苦的意义。然《涅槃经》卷十四则有不一样的看法:“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9]虽解释互不相同,可是本质则是一致的,那就是“拔济众生,离苦得乐”。对大悲心的义涵有了一番认识后,在谈菩萨的悲心之前,让我们先看看一般世俗人与佛教中二乘人,对于悲心的表现有什么样的风貌。
  三、世间与二乘的悲心
  这部分笔者分别从世人的怜悯心,与二乘的悲心两方面作简单的探讨,由此凸显菩萨悲心的殊胜。
  (一)世人的怜悯心
  人,群体互动而居,是不能离社会而独存。人与人之间就在这样直接或间接的互动下,彼此有了亲切的关怀进而同情,对于人的苦难也就生起感同身受的怜悯心了。如历史上先秦儒家对于扶贫济困、敬老助残的思想所提出的主张:“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篇〉》再如墨家有所谓的“兼爱”思想:“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墨子〈尚贤篇〉》让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德之士教人以礼,共同营造一和谐的理想社会。 
  另一方面中国古人也认为救饥如救溺,而施粥就是最便捷、最有效的应急方法,如《金史〈章宗本记〉》﹙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三月﹚所载:“命给米诸寺,自十月十五日至次年正月十五日作糜以食贫民。”所以历代也多曾采用。其它如基督、天主教的“博爱”精神等等,这些都是世人发挥“慈悲心”的具体行为表现。
  离苦得乐是人人所向往、所祈望的,谁不希望离苦而得乐?只是助得了一时,仍依旧在三界中轮回的大苦,却非区区一时怜愍的悲心,所能化解!所以,世间虽然遍布著慈悲心行的慈善家,但是引导不了众生脱离苦难逼迫的三界,即使是生活的多快“乐”,毕竟是不圆满!
  (二)二乘的悲心
  二乘,指“缘觉”﹙独觉﹚[10]与“声闻”[11]。在悟性上,缘觉较声闻来的猛利;在修行的风格上,一般而言缘觉者虽起平等舍心,而无广利他度人之意愿。声闻者则是“闻声入道”精进修行,不为利他只求自度。如《佛性论》卷二所载:
  一声闻人:自利修行但为自度,不为利他。二独觉人:于利他心无乐无事,但起舍心。无乐者,不乐利他。无事者,了无度人之事。[12]
  1.声闻的悲心
  亲闻佛陀之教说,而精勤不懈的弟子们,对秽浊的世间逐渐产生厌恶后,无不希求早入涅槃以求解脱,故往往是独善其身的居多。由于声闻者过于专注解脱之事,以致于缺乏了广大利他的慈悲作为,因此给了世人负面的评论。虽然声闻行者在悲行这方面的作为不是很积极,但不因此就说他们没有悲心,其中还是有一些事迹足供赞誉的,在《大智度论》卷四十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须菩提…好行无诤定,常慈悲众生,虽不能广度众生,而常助菩萨,以菩萨事问佛。[13]
  须菩提系佛陀弟子中最善解空理者,被誉为“解空第一”。他虽不实际从事度济之行,但心怀悲心,于佛陀说法会中,常任佛陀之当机众,以菩萨应为之事问佛。另外舍利弗也是如此。如《大智度论》卷三十六所提的:
  问曰:小乘(舍利弗)不求成佛,何以故问净佛道事。答曰:舍利弗是随佛转法轮将,虽自无益,为利益求佛道众生故问。[14]
  舍利弗是声闻弟子中最为聪明胜众者,被尊誉为“智慧第一”。在随从佛陀辅翼圣化当中,虽本身并非发菩提大心者,但常以欲求成佛道者之心情问事于佛,利益有情众生。其他尚有被佛誉为“悲行第一”的毕陵伽婆蹉[15],及富楼那的边地教化[16]。这些都是声闻行者在悲心上的表现。
  2.缘觉的悲心
  缘觉圣者部分,笔者仅以摩诃迦叶为代表做陈述。
  在人数众多的僧团中,各人的修行方法,随著自己的偏好有所不同。其中,个性严谨,一生重视苦行与戒律,喜好独住阿兰若处的摩诃迦叶,在修行的风格上,就习惯于独处的生活,也不太愿意随众而住。有一次因乞食与头陀行之事,而对佛陀有了这样的回应:“若如来不成无上正真道者,我则成辟支佛。”[17]可见他是具有独觉根性的。然毕竟是佛陀的弟子,在受佛的教化、引导中,多少会流露出对世人沦沉的不忍,而有慈悲心怀的展现,这可从《佛说摩诃迦叶度贫母经》中寻得一些发现:
  是时摩诃迦叶,独行教化到王舍城,常行大哀福于众生,舍诸豪富而从贫乞。[18]
  迦叶尊者在王舍城乞食时,经常舍富择贫。他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基于苦厄众生现世的贫穷果报,皆是往昔的悭吝不肯布施所致。为此迦叶不忍让贫顿者继续受著贫穷的苦迫,才会有舍富择贫的举动,让贫困者能有植福的机会。从《佛说诃迦叶度贫母经》中所记载的事迹,进一步实际的了解其作为:
  (迦叶)即入王舍大城之中,见一孤母,最甚贫困,在于街巷大粪聚中,傍凿粪聚以为严窟,嬴劣疾病常卧其中,孤单零丁无有衣食,便于岩窟施小篱以障五形。迦叶三昧知此人宿不植福是以今贫。知母寿命终日在近,若吾不度永失福堂。[19]
  从探寻中发现,二乘人的悲心是存有的,不过,所行的悲心并不彻底;因为当他们深入因缘无性而契入真如法性后,便会急于进入实际(涅槃)不再来人世间广化一切有情。所以二乘人虽有慈悲心,但是其终极目的,仍只是以自己了生死、求解脱为出发点的,也难怪因此会引起世人给予诸多负面的评论。
  四、菩萨的大悲心
  从上文的探讨中,对于世人及二乘人悲心的不足,似有不与同行之感。不过,到底菩萨还是应从世人、声闻、缘觉的教法,融合著菩提愿、大悲心与智慧,一步一步修习而来才踏实。本文以下将探讨菩萨大悲心殊胜之处,以为吾人效尤。
  (一)何谓菩萨
  “菩萨”,菩提萨埵之略称。菩提萨埵,梵语 bodhi-sattva,巴利语 bodhi-satta。又作菩提索多、冒地萨怛缚,或扶萨。意译作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道心众生。意即求道求大觉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菩提,觉、智、道之意;萨埵,众生、有情、大心等意。如《大智度论》卷四云:
  问曰:何等名菩提;何等名萨埵。答曰:菩提名诸佛道;萨埵名或众生或大心。[20]
  就是以大智慧上求无上菩提;以大悲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为自觉觉他的大乘行者。菩萨之所以有别于二乘,实由于他发起了无上菩提心之故。因为佛由菩萨而成,而声闻皆因佛法而解脱。如果没有菩萨的悲愿再来,那么佛法将不可能传承流布。也因此菩萨才会得到我们的尊崇、敬仰。如《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下所云:
  菩萨一发心,过诸声闻辟支佛,一切人当因其法得度脱故。菩萨胜于一切,莫能有胜于佛者,故知无能胜菩萨者。所以者何?佛因菩萨心而自致成,诸声闻悉因佛法而得成。[21]
  三乘人的悲心有深浅的不同,但我们当以佛菩萨之行愿为皈依。
  (二)大悲心与菩提愿之关系
  菩萨发心以慈悲为首。如《发菩提心经论》卷上云:“菩萨发心,慈悲为首。”[22]从引发菩提心令入大乘开始,在难行能行的菩萨道中,要能坚固菩提心,又于穷未来际常作利益一切有情安乐的事,遇障缘时能不退堕,这非有巩固的悲心不可。因为“大悲是菩萨的根本。”[23]如《大集经》卷二十九〈无尽意菩萨品〉中所提:
  如人命根,即以出息入息为根本;菩萨如是修学大乘,以大悲为本。[24]
  发菩提心就名为菩萨了,那么菩提心与大悲心,有什么关联呢?如《华严经》〈入法界品〉云:“发菩提心者,所谓发大悲心。”[25]及《瑜伽师地论》〈菩萨地〉:
  诸菩萨悲愍一切有苦众生,为欲济拔发菩提心,是故发菩提心是悲等流。[26]
  又《优婆塞戒经》卷一载:
  善男子,一切众生发菩提心,或有‘生因’[27],或有‘了因’[28],…汝今当知,夫生因者即是大悲,因是悲故便能发心,是故悲心为生因也。[29]
  发菩提心或有生因,或有了因,或有生因、了因。生因者,即是大悲;无上菩提心如无大悲则不能发,菩萨哀悯一切众生而发菩提愿,也因菩提愿而由培固大悲心,可见菩提愿与大悲心彼此是互为增上的。但修发菩提心,还是要从大悲修起。如同谷苗的播种,若没有谷种则稻谷是不可能生成的。发菩提心也一样,没有大悲心则菩提心就不易生起。
  发大心不等于目标的达成,漫长的菩提道也不是一生一世、一劫百劫或千劫可完成。一般而言,须经过三大阿僧祗劫,福慧资粮的一切善行始能成就。[30]所以菩萨在修学的历程中对于任何面临的逆境,也会因为有这强烈的大悲愿心,而严固其初发的菩提心,直至菩提道的修学圆满。
  知道菩提心的根本唯是大悲心,那么大悲心的生起,有什么样的方法促成呢?
  五、生起大悲心的方法
  (一)缘众生苦而起悲
  在诸苦逼恼的滚滚红尘里,菩萨因众生而成就道粮。因此,菩萨但缘有情众生而起大悲心。如《华严经》卷五十三云: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十种观众生而起大悲,何等为十?
  所谓观察众生“无依无怙”而起大悲。所谓观察众生“生不调顺”而起大悲。所谓观察众生“贫善无根”而起大悲。所谓观察众生“长夜睡眠”而起大悲。所谓观察众生“行不善法”而起大悲。所谓观察众生“欲缚所缚”而起大悲。所谓观察众生“没生死海”而起大悲。所谓观察众生“长婴疾苦”而起大悲。所谓观察众生“无善法欲”而起大悲。所谓观察众生“失诸佛法”而起大悲。是为十,菩萨恒以此心观察众生。[31]
  菩萨缘于众生为欲染所系,在生死轮回中载沉载浮无所依怙,且多造恶业不知醒悟,于诸佛法不知领受而起大悲心。另《瑜伽师地论》卷四十四记载,菩萨以观察世间众生之苦而起大悲:
  诸菩萨于大苦蕴,缘十九苦发起大悲。何等名为十九种苦?
  一愚痴异熟苦。二行苦所摄苦。三毕竟苦。四四苦。五生苦,六自作逼恼苦。七戒衰损苦。八见衰损苦。九宿因苦。十广大苦。十一那落迦苦。十二善趣所摄苦。十三一切邪行所生苦。十四一切流转苦。十五无智苦。十六增长苦。十七随逐苦。十八受苦。十九粗重苦。[32]
  有情生存的世间(三界六道),充满著苦,故有“苦界”之称。如受外界逼迫所产生之苦(如恶贼、天灾等);对不如意之对象感受的苦;对所爱者之毁坏而感受其苦;或见世间一切无常而感受其苦;更有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等等。菩萨见众生受如此多的苦,犹如自身之苦,故而生起大悲。
  (二)《菩提道次第广论》之七重因果
  此处以出离心为基础,超越二乘的自求解脱,进一步思惟一切有情,都被我执烦恼所系,善恶有漏业报所漂,长期沉溺生死大海,为众苦所逼恼的不忍,而深发大悲心的方法。即《菩提道次第广论》中金洲大师所教授的七重因果。分述如下:
  (一)知母:思惟法界有情都是自己的母亲。
  (二)念恩:思惟一切有情于我有恩。
  (三)报恩:思惟当报一切有情恩。
  (四)悦意慈:见一切有情,犹如爱子生欢喜心。
  (五)大悲:思惟一切有情于生死中受无量苦,我当如何令其得离此苦。
  (六)增上意乐:恒常思惟自己应该担负诸有情离苦得乐的重大责任。
  (七)菩提心:欲成无上菩提,度拔一切有情出生死苦。
  从知母到增上意乐,都是偏向利他的方法。而从发起增上意乐后,知道惟有成佛才能究竟利他,为利他而进求无上菩提,才是菩提心。其中,由大悲发动心意;为了要拔除一切有情出生死苦海,欲尽度众生的宏愿,非赖此大悲不可。但是,有情数量众多且行为恶劣暴燥难调难伏,非一次、二次发起的大悲心所能成就,所以应该恒常修习渐令增长。如此发起增上意乐,知道惟有成佛才能究竟利他,为利他而进求无上菩提,在大悲心与菩提愿的相互增上依持下,对于自身的苦乐亳无顾虑,利他之事全不厌舍,圆满一切福智资粮。[33]
  六、菩萨大悲心的实践
  菩萨欲成就佛道所实践的修持行法,主要在“六度”与“四摄”[34],其它尚有共二乘的“四念处”[35]、“四无量心”[36]…等法门。本文仅以六度为主,约略的探讨大悲心在菩萨的六度修学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不过在探讨本主题之前,吾人应该先了解,在菩萨的行持过程中,假如产生了什么心态时是要舍离的,或应该防止怎样的心念生起。
  (一)爱见大悲
  菩萨的悲心是为众生修起的,福德与智慧是从观察众生,解除众生的痛苦而成就。在菩萨大悲心行的运用上,如果有了一丝丝的贪著爱染,那么在热心救世的大悲心行中,本质已是染污了。而这染污就是“爱见大悲”。如《注维摩诘经》卷五所举:
  罗什:未能深入实相,见有众生,心生爱著,因此生悲,名为爱见大悲。
  僧肇:若自调者,应先观己病及众生病,因缘所成,虚假无实,宜以此心而起悲也。若此观未纯,见众爱之而起悲者,名爱见大悲。
  道生:作上二观起大悲之时,名为观中有爱念心,又见众生而欲拔济之者,为爱见大悲。[37]
  在未证得实相深义之前,承认有能爱、所爱二相,而这以顺于自我意欲的爱染所起之悲心,在佛法来看,是染污不纯净的。自誓拔济苦迫有情的菩萨,如果本身尚未能详细推察缘起道理,知诸法无自性,乃因缘所成虚假不实,而以妄执实有众生之心态行拔济之事。则无疑是“泥菩萨过江”了!所以《维摩诘经》卷中〈文殊师利问疾品〉云:“作定观时,于诸众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38]是故菩萨所行当须随时谨慎念头的生起,当起了不当的念头时即应警觉而舍,如此下化众生的任务就能任运自如不违本怀了。
  (二)大悲心与六度行
  大乘佛教不仅追求个人的解脱,而且立志普济一切有情,在修行实践上提出了“六度”的菩萨行。所谓六度即是:a、檀那波罗蜜;b、尸罗波罗蜜;c、羼提波罗蜜;d、毗梨耶波罗蜜;e、禅那波罗蜜;f、般若波罗蜜。
  a.檀那波罗蜜:
  “檀那”梵语 dana,巴利语同。又作旦那、柁那。略作檀。意译为布施、施。即给与、施舍之意。“波罗蜜”梵语 paramita ,巴利语parami 或paramita。即自生死迷界之此岸而至涅槃解脱之彼岸。又作波罗蜜多、波啰弭多。意译为到彼岸、度无极、度、事究竟。此处指菩萨之修行而言。菩萨之大行能究竟一切自行化他之事,故称事究竟;乘此大行能由生死之此岸到达涅槃之彼岸,故称到彼岸;此大行能度诸法之广远,故称度无极。[39]
  布施大体上可分为,世间的布施,小乘的布施,还有就是菩萨的布施。世间的布施,多数是为了果报而布施,如现世的富贵,或来世的人天福报等;其所施出去的一切东西,都惦记著自己在做功德,而生不起舍心。另就小乘法而言,布施是出离世间解脱生死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所以心态上是具有舍心的。
  菩萨的布施主要虽是起于济助众生的大悲心,然其心态是施已无悔的。而其成佛的功德、资粮更是普皆回向一切众生同趣佛道。如《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卷三云:“所施一切舍,彼施已无悔;趣向菩提道,是不望果报。”[40]所以佛道的圆满也就在这样无私的付出中点点滴滴累积而成。如《大智度论》卷三十二云:“布施时,起大悲心欲度一切,为第一甚深毕竟清净智慧得成佛道。”[41]
  菩萨所为之布施是不祈望有任何回馈的,而且是愿将一切的功德回向有情,利益所有众生。这样的一切施,即是菩萨的“净施”。如《大智度论》云:
  生大悲心为众生故,不求自利早得涅槃,但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净施”[42]。
  总之,菩萨是以大悲心,为度一切众生故而布施的。[43]
  b.尸罗波罗蜜:
  “尸罗”梵语 wila,原由动词语根 wil(履行之义)转来之名词,含有行为、习惯、性格、道德、虔敬等诸义。《大智度论》:“尸罗,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罗。”[44];《阿毗达磨俱舍论》:“能平险业,故名尸罗,训释词者,谓“清凉”[45]故,如伽他言,受持戒乐,身无热恼,故名尸罗。”[46]广义的说:有无受戒而行善事,皆称得上是尸罗。而狭义则指,佛陀制定戒律,令佛弟子受持,以为防过止恶之用。
  大乘戒[47]是以菩提心为根本,有了菩提心即有菩萨戒。菩萨持戒是本著悲心为度众生,从一切实际生活行动中,导引众生共同实践佛道圆满菩提。如《大智度论》卷十三载:
  慈愍众生故,为度众生故…如此持戒,将来令人至佛道,如是名为得无上佛道戒。[48]
  又
  上上人持戒,怜愍众生为佛道故。[49]
  菩萨生生世世看似只为利益众生而忙碌,然于己亦能因此成就佛道。如《大智度论》卷十四云:“菩萨以大悲心持戒,得至佛道。”[50]所以持戒的意义,如印顺导师在《成佛之道》所说:“克利自己的情欲而持戒,不是别的,就是‘自通之法’[51],本于慈悲而自愿持戒的。这真是现乐,后亦乐的法行。”[52]
  c.羼提波罗蜜:
  “羼提”梵语 ksanti,巴利语 khanti,西藏语 bzod-pa。音译羼提、羼底、乞叉底。意译安忍、忍,忍耐之意。即令心安稳,堪忍侮辱或恼害等,亦即凡加诸身心之苦恼、苦痛,皆堪忍之。依《大智度论》所释“羼提”云:
  云何名羼提?答曰:羼提秦言忍辱。忍辱有二种,“生忍”[53];“法忍”[54]。菩萨行生忍,得无量福德;行法忍,得无量智慧。福德智慧二事具足故,得如所愿。[55]
  二忍修习成就得“无生法忍”。据《大智度论》卷十四云:
  菩萨摩诃萨住二忍中,能具足羼提波罗蜜。…以是羼提波罗蜜具足故,得无生法忍。[56]
  得“无生法忍”[57]的大菩萨,已断一切烦恼,但以大悲愿力尚留余习。因此能以法性身还入世间,行如幻佛事,度如幻众生尽十方际。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云:
  菩萨得无生法忍,烦恼已尽,习气未除故,因习气受,及法性生身能自 
  在化生,有大慈悲为众生故,亦为满本愿故,还来世间。[58]
  菩萨的悲心是超越时间与空间,而能在绵邈旷远的时空中不违本愿“扶习润生”[59],念的就是不舍众生。可知菩萨的气魄与担当,非是二乘人所能相拟的。
  d.毗梨耶波罗蜜:
  “毗梨耶”梵语 virya,巴利语 viriya作精勤、勤精进、进、勤之意。即菩萨在修行过程中本著勇猛勤策精神,依佛教教义,不懈怠地努力上进修学一切善法。可知精进的用意以对治懈怠为主,懈怠不进是难以成就诸事,不过这是就行善法而言。对于欲行恶法者而言,不当的精进反而是堕落的主因。
  菩萨的精进是不同于世间人与小乘者的;一般人多为生活所需,以自我为中心作无限的渴求,而汲汲精进于名闻利养。小乘者则为了生死,精进于自我解脱为目标。菩萨则是从悲护众生为考量,以涅槃解脱之法教化众生,使其获致真正的利益而精进地广学。如《大智度论》卷十六云:
  菩萨观三界五道众生,各失所乐。﹙中略﹚菩萨见是已生大悲心:我于众生为无所益,虽与世乐,乐极则苦,当以佛道涅槃常乐益于一切。[60]
  对世间与出世间之一切万法,乃差别之现象、随缘之事;及真实之体相,乃平等之实在、不变之理,皆须如实通达了知方能真正利益众生。所以菩萨就会精进不断地去努力,以得诸法实相为究竟而真正利益众生,这也才称得上是菩萨的精进波罗蜜。如《大智度论》卷十六云:
  云何而益,当勤大精进乃得实智慧,得实智慧知诸法实相,以余波罗蜜助成以益众生,是为菩萨精进波罗蜜。[61]
  菩萨精进的修学一切善法。精进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但原动力依旧是来自于深重的大悲心。如《大智度论》卷十六云:“菩萨精进,修行一切善法,大悲为首。”[62]因为菩萨精进的所为,为的还是以拔济有情众生为主。
  e.禅那波罗蜜:
  “禅那”梵语dhyana,巴利语 jhana。意译作“静虑”-止他想,系念专注一境,正审思虑;或作“思惟修习、弃恶”-舍欲界五盖等一切诸恶;或作“功德丛林”-以禅为因,能生智慧、神通、四无量等功德。简而言之,即是将心专注于某一对象,使身心在极寂静中能详密思惟,让定慧呈均等之状态。
  禅定的境界是大乘、小乘、外道、凡夫所共修的,禅定的殊胜境界是行禅者所追求的,从初禅到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地,各地有各地的特色。菩萨当以什么样的心念,让自己能在静妙的禅悦中尚能不舍众生增上其悲心呢?如《大智度论》卷十七云:
  得是禅已,怜愍众生。内心中有种种禅定妙乐而不知求,乃在外法不净苦中求乐。如是观已生大悲心,立宏誓愿:我当令众生皆得禅定内乐,离不净乐。依此禅乐已,次令得佛道乐[63]。
  同卷亦云:
  但为众生,欲令慈悲心净,不舍众生。菩萨禅,禅中皆发大悲心。[64]
  菩萨自得禅定,并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其在禅悦妙乐之中,对于众生不知内求禅定妙乐,只一意地攀缘虚妄的外境而起怜悯。由此而生起大悲,立誓将禅境妙乐之法,教导追求虚妄不实外法的众生,离不净乐得禅定乐,次令得佛道乐。
  禅定的境界是共大小乘及外道凡夫的,然菩萨所得之禅定会胜于他者,如《大智度论》卷十七云:
  复次,外道、声闻、菩萨皆得禅定。而外道禅中有三种患,或味著、或邪见、或憍慢;声闻禅中慈悲薄,于诸法中,不以利智贯达诸法实相,独善其身,断诸佛种。菩萨禅中无此事。欲集一切诸法故,于诸禅中不忘众生,乃至昆虫常加慈念。[65]
  外道对自己所得之禅境产生傲慢自大不正之执见;声闻禅于诸法中,不能彻底了知诸法实相,慈悲浅薄不护念众生,只求自度,断诸佛种;而菩萨尽求一切法,且于禅中念念不忘众生,乃至昆虫。所以在禅境中能不贪著,不随报生,而以智慧方便力回入娑婆,救度一切有情众生。如《大智度论》卷十七云:
  复次,于此禅中不受味、不求报、不随报生,为调心故入禅。以智慧方便,还生欲界,度脱一切众生。[66]
  在一般的观念里,修行是为了要得到解脱、了生死,不过这是小乘人的修行主张。菩萨的修行,是为了度脱众生而不得不修。因此悲心愈是深重的菩萨,就越加努力的修福、慧,以求成佛道,广度众生。所以“菩萨禅要与悲智相应,从一切处去实践,做到动定静也定。”[67]
  f.般若波罗蜜:
  “般若”梵语prajba。又作波若、般罗若、铃剌若。意译为慧、智慧、明、黠慧。即修习诸波罗蜜等,而显现之真实智慧。
  般若是智慧的意思;波罗蜜是到彼岸的意思。合起来说,有到达智慧的彼岸之意。如《智论》卷十八云:
  般若言慧,波罗蜜言到彼岸,以其能到智慧大海彼岸,到诸一切智慧边,穷尽其极故,名到彼岸。[68]
  菩萨为达彼岸,必修种种善行以广植福德因缘,其中尤以六波罗蜜为最。而六度中又以般若波罗蜜为其他五波罗蜜之明导,如《智论》卷五十九云:
  菩萨摩诃萨行布施时,般若波罗蜜为作明导,能具檀波罗蜜。…行持戒时,般若波罗蜜为作明导,能具足尸罗波罗蜜。…行忍辱时…具足羼提波罗蜜。…行精进时…具足毗梨耶波罗蜜。…行禅时…具足禅波罗蜜。…观诸法时…具足般若波罗蜜。[69]
  有了般若为导而行六度时,则能使行者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之高深智慧,也才称的上是波罗蜜,所以有“诸佛之母”[70]之称,可见其地位之重要。
  从第一义诸法实相性空来说,般若不属任何人;若从世俗谛看,般若波罗蜜则独属菩萨。在《大智度论》卷四十三中说:
  第一义中无知者、见者、得者。一切法无我、无我所相。诸法但空,因缘和合相续生。
  佛法有二种。一者、世谛。二者、第一义谛。为世谛故,般若波罗蜜属菩萨。凡夫人法,种种过罪,不清净故,则不属凡夫人。…声闻、辟支佛,虽欲乐般若波罗蜜,无深慈悲故,大厌世间,一心向涅槃,是故不能具足得般若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菩萨成佛时,转名一切种智。以是故,般若不属佛、不属声闻、辟支佛、不属凡夫,但属菩萨。[71]
  第一义谛是心行处灭,言语虑绝的。然而菩萨本著宏深的大悲心愿,与深邃的智慧所使然,进一步以方便善巧地方法,假施设种种文字语言,让众生也能够理解诸法实相。如《智论》云:
  方便者,具足般若波罗蜜故,知诸法空。大悲心故,怜愍众生。于是二法,以方便力不生染著,虽知诸法空,方便力故,亦不舍众生。[72]
  空观之智慧与大悲心,是菩萨得入不退转的两大重要因素,其中如果行者悲心转弱,则很容易退堕二乘直接取证入涅槃的。因此,菩萨应该是悲智一如平等修持,方能圆满具足佛道。
  七、悲与大悲之比较
  悲心的表现,由于表露的不同而有不一样的分别。如《大毗婆沙论》卷八十三所载之比较 :
  问:悲与大悲有何差别?
  答:名即差别。谓名为悲,名大悲故。
  复次,悲以无嗔善根为自性;大悲以无痴善根为自性。
  复次,悲对治嗔不善根;大悲对治痴不善根。
  复次,悲在四静虑;大悲唯在第四静虑。
  复次,悲是无量摄;大悲非无量摄。
  复次,悲在‘异生’[73]圣者身中成就;大悲唯在圣者身中成就。
  复次,悲在声闻独觉及佛身中成就;大悲唯在佛身成就。
  复次,悲但能悲而不能救;大悲能悲亦复能救。如有二人住大河岸,见有一人为水所溺,一唯扼手悲嗟而已不能救之,悲亦如是。第二悲念投身入水而救济之,大悲亦尔。[74]
  悲以无嗔为自体之本性,主要对治嗔心;大悲以无痴为自性,对治愚痴。悲唯有悲念,而无实际之救度行为;大悲则有悲念且能救拔之。如所举之例,有二人于岸边,见有一人落水。二人中之一在岸上搓手著急而未能救拔,这是悲。另一人则下河救之,是为大悲。另《成实论》卷十二所作的对比:
  问曰:悲与大悲有何差别?
  答曰:悲但名心怜愍。能成办事故名大悲。所以者何?悲心或念他恶,故生障碍,大悲于种种深恶,通达无碍。又悲心或有厚薄不等,一切平等故名大悲。又自舍己利,但求利他故名大悲。悲不如是,是名差别。[75]
  怀有悲心的行者,见苦厄众生但有怜悯。虽亦欲拔度,然其不起平等心,遇有障缘便生退心;大悲行者则通达诸法,以平等心自舍己利,济拔一切众生。在《佛性论》卷二中,则将悲与大悲的差别分为八种作说明:
  一为自性差别:悲无量者以无嗔为性;大悲者以无痴为性。
  二为相差别:悲者以苦苦为相;大悲者以“三苦”[76]为相。
  三为行处差别:悲者以欲界为境界;大悲者通三界为境界。
  四为地差别:悲者以第四禅为其地;大悲者以无流如来果为其地。
  五境界差别:悲者以凡夫及二乘为境界;大悲者唯菩萨与佛为境界。
  六为德差别:悲者以离欲欲界德;大悲者离欲三界德。
  七为救济有差别:悲者但有拔苦之心,无拔苦事;大悲者有心有事。
  八为究竟不究竟差别:悲者能小暂救济,不能真实救;大悲者能永救济,恒不舍离故。[77]
  从悲与大悲的差别分类中了解到,菩萨的大悲心是见到众生的苦难,而由然生起极欲拔苦与乐之心,且以无私的平等心实践己愿,对待一切众生、不舍众生,而显现出菩萨不同世人一般悲心的不圆满。
  八、结 语
  藉由悲与大悲的探讨了解到,悲心的本身由于心态的差异而有了高低优劣之分;胸襟与气魄的不同勾勒了悲与大悲的分野。
  佛法的修学重视的免不了是发心的动机,动机的不同,趋向自然就有差异。在赞叹菩萨殊胜之余,我们当有所了解,菩萨的修学并非一蹴可及,他虽是本著拔济众生的悲愿而迈前,但本质上不是为了炫耀己能而起修,更不是以大乘的立场,责斥二乘低贬世间。反而是以慈悲的心境引导二乘、关怀世间,包容体量所有的不圆满。因为,菩萨修学的历程中,这些缺憾都是必经的过程。从这些深刻的体验里,方能粹炼出菩萨宽阔的心胸,与更强固的菩提愿。
  从探索中,更看到大乘菩萨的慈悲表现,也感受到其无我平等同体大悲的精神。菩萨的殊胜就在于以超然的大悲心,深入不圆满的颠沛环境中,了解有情、进而拔济有情,以不舍众生的心情,而生生世世扶习润生,全心全力为有情众生的生死苦迫而回入娑婆,成熟自身、成熟众生。希望藉由此次的探讨,能以此自我警惕与期许,更让我们一起共同效法大乘菩萨的精神与行为为己任!
  【参考书目】
  【原典】
  01《大集法门经》大正一
  02《杂阿含经》大正二
  03《增一阿含经》大正二
  04《给孤独长者女得度因缘经》大正二
  05《大般若波罗蜜经》大正七
  06《华严经》大正十
  07《大宝积经》大正十一
  08《涅槃经》大正十二
  09《大集经》大正十三
  10《维摩诘经》大正十四
  11《佛说摩诃迦叶度贫母经》大正十四
  12《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大正十五
  13《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大正十五
  14《大佛顶首楞严经》大正十九
  15《优婆塞戒经》大正二四
  16《大智度论》大正二五 
  17《分别功德论》大正二五
  18《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大正二五
  19《大毗婆沙论》大正二七
  20《阿毗达磨俱舍论》大正二九
  21《摄大乘论释》大正三一
  22《佛性论》大正三一
  23《成实论》大正三二
  24《发菩提心经论》大正三二
  25《注维摩诘经》大正三八
  26《大乘义章》大正四四
  27《法界次第》大正四六 
  28《清净道论》中册〈说梵住品〉,觉音造,叶均译。高雄,碧瑞禅寺印赠,八十六       年,元月。
  29《菩提道次第广论》宗喀巴大师造,法尊法师译。台北市,福智之声出版社。
  【现代著作】
  01印顺法师《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市,正闻出版社,七十七年四月初版。
  02印顺法师《宝积经讲记》台北市,正闻出版社,六十一年十二月重版,七十八年十二月十版。
  03印顺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台北市,正闻出版社,四十年九月初版,六十一年十一月重版,八十一年二月修订一版。
  04印顺法师《佛法概论》台北市,正闻出版社,三十八年十月初版,六十一年十月重版,八十一年一月修订二版。
  05印顺法师《华雨集》﹙一册﹚台北市,正闻出版社,八十二年四月初版。
  06印顺法师《成佛之道》增注本,台北市,正闻出版社,八十三年六月初版。
  07印顺法师〈慈悲为佛法宗本〉《学佛三要》,台北市,正闻出版社,六十年十月初    
  版,八十三年十二月重版。
  08印顺法师《华雨选集》台北市,正闻出版社,八十四年三月初版。
  09德孚〈关于慈悲〉《佛教哲学思想论集》,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37,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六十七年十二月初版。
  10朱世龙〈儒佛两家同体精神之对照〉《佛教与中国思想社会》,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90,台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六十七年十二月初版。
  11正果法师《佛教基本知识》,佛陀教育基金会,八十五年八月。
  12福严佛学院,《第七届学生论文集》,八十五年,四月。参考各篇文章之写作方法。
  13仁俊〈从无尽悲愿中,上求下化〉《海潮音》卷四十,三月刊,四十八年三月十五日出刊。
  14益智仁〈儒家的仁与佛家的慈悲〉《海潮音》卷三十九,十月刊,四十七年十月十五日出刊。
  【工具书】
  01慈怡主编《佛光大辞典》佛光出版社,一九八八年十月初版,一九八九年四月四版。
  02蓝吉富主编《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台南县,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出版,一九九四年元月出版。
  03《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社会救济〉,台北,锦绣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一九九三年二月出版。
  --------------------------------------------------------------------------------
  [1] 《大般若经》卷四百八十七?大正7,473b
  2 “成就菩萨”之对称。指菩萨之败坏佛种者。《大智度论》卷二十九载:“败坏菩萨
  者,本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遇善缘五盖覆心,行杂行,转身受大富贵。或作
  国王、或大鬼神王、龙王等。以本造身、口、意恶业不清净故,不得生诸佛前、及天
  上、人中无罪处,是名为败坏菩萨。”﹙大正25、271b﹚。
  [3] 《佛光大辞典》P858。
  [4] 又作三清净,为“三恶行”之对称。指三种智者所爱乐,能招可爱之果之行。(一)身妙行(梵 kaya-sucarita),指亘一切加行、根本、后起等一切善之身业。(二)语妙行(梵vaksucarita),亦为亘一切加行、根本、后起等一切善之语业。(三)意妙行(梵 manah-sucarita),一切善思,亦即无贪、无嗔、正见等三种意业。《大毗婆沙论》卷十七以诸身妙行即身清净,诸语妙行即语清净,诸意妙行即意清净,而称三妙行为三清净。
  [5] 《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一?大正二七,159b;另卷八十三?428b亦有作释。
  [6] 《成实论》卷十二〈四无量定品〉?大正三二,337c
  [7] 《首楞严义疏注经》卷三之二?大三九,867a
  [8] 《佛性论》卷二?大正三一,796c
  [9] 《涅槃经》卷十四?大正十二,696a
  [10] “缘觉”梵语 pratyeka-buddha,巴利语 pacceka-buddha。音译铃剌医迦佛陀、毕勒支
  底迦佛、辟支迦佛、贝支迦佛、辟支佛。又作独觉、缘一觉、因缘觉。指独自悟道之
  修行者。即于现在身中,不禀佛教,观缘起法无师独悟,性乐寂静而不事说法教化之
  圣者。缘觉人唯有自利行,而无利他心,故不起大悲心救度众生,遂难登佛果位,此
  即缘觉之舍悲障。
  [11] “声闻”梵语 wravaka,巴利语 savaka。音译舍罗婆迦。指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之出
  家弟子。即观四谛之理,修三十七道品,厌离生死,欣乐涅槃,断见、修二惑而次第
  证得四沙门果。于阿含等原始圣典中,兼指出家与在家弟子。
  [12] 《佛性论》卷二?大正三一,797b
  [13] 《大智度论》卷四十?大正二五,326a
  [14] 《大智度论》卷三六?大正二五,322c
  [15] 《给孤独长者女得度因缘经》卷下:“是佛弟子名毕陵伽婆蹉常修悲行,佛说此人悲
  行第一。”﹙大正二,850c﹚。
  [16] 《杂阿含经》卷十三、《摩诃僧祇律》卷二十三等所载:西方输卢那人凶恶弊暴,好
  嘲骂。师闻之,征得佛陀允许,乃前往教化其国,为五百优婆塞说法,建立五百僧伽
  蓝,令其具足夏安居等事。
  [17] 《增一阿含经》卷五?大正二,570b
  [18] 《佛说摩诃迦叶度贫母经》大正十四,671c
  [19] 《佛说摩诃迦叶度贫母经》大正十四,671c
  [20] 《大智度论》卷四?大正二五,86a
  [21] 《伅真陀罗所问如来三昧经》卷下?大正十五、365c
  [22] 《发菩提心经论》卷上?大正三二,509a
  [23] 《大智度论》卷四六?大正二五,389a
  [24] 《大集经》卷二九〈无尽意菩萨品〉大正十三,200a
  [25] 《华严经》卷六十〈入法界品〉大正十,335b
  [26] 《瑜伽师地论》卷三五〈菩萨地〉大正三十,480c
  [27] 因明﹙论理学﹚用语。于三支作法中属于因支。为六因之一。与“了因”对称。生,生起、启发之意。生因如种子,能生物,故称生因。譬如立论者立“声是无常”宗(命题),以“所作性故”为因(理由),证明声为无常,非常住,令问难者听罢,了然“声是无常”乃正理,因而不复固执己见。此因,其启发问难者之正智,恰如种子之生芽,故就立论者说,称之为‘生因’。
  [28] 因明用语。在三支作法中属因支,为六因之一,与“生因”对称。了者了悟或明了之意,如灯光照物,可令人明了一切。譬如论者立“声是无常”宗(命题),以“所作性故”为因(理由),证明声乃无常不能决定常住,令敌者(问难者)听后能了知“声是无常”为正理。此于立者(立论者)而言,藉之以启发敌者之正智,故称为“生因”;于敌者而言,以此而了悟正理,故称‘了因’。
  [29] 《优婆塞戒经》卷一?大正二四,1036a
  [30] 印顺法师《印度佛教思想史》:“六波罗蜜是成佛的因行,发心成佛而修行的,名为菩萨﹙Bodhisattva﹚。佛是福德、智慧都圆满的,依因果律,一定是菩萨长期修集福慧的成果。所以菩萨修行,说一切有部以为要经三大阿僧祇劫;“别部执有七阿僧祇”《摄大乘论释》卷一一(大正三一?231a~b)。龙树评斥说一切有部说:“佛言无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众生,何以故言于三阿僧祇劫?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大智度论》卷四(大正二五?92b)。无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众生,所以说没有一处不是释尊过去生中,舍身救度众生的地方。为法为众生而无限精进,忘己为人,不求速成─不急求自己的解脱成佛,而愿长期在生死中,从利他中去完成自己。菩萨修行成佛的菩提道,无比的伟大,充分的表现出来;这才受到佛弟子的赞仰修学,形成“大乘佛法”的洪流。”P.85。
  [31] 《华严经》卷五十三?大正十,282a
  [32] 《瑜伽师地论》卷四四?大正三十,536c
  [33]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八,p.210,211; 附录〈广论释要〉p.602。台北,福智之声出
  版社。
  [34] 即菩萨摄受众生,令其生起亲爱心而引入佛道,以至开悟的四种方法。若依原语直译,则称为“四种把握法”。四法。即(一)布施摄,又作布施摄事。即以无所施之心施受真理(法施)与施舍财物(财施)。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道。(二)爱语摄,又作能摄方便爱语摄事。谓依众生之根性而善言慰喻,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道。(三)利行摄,又作利行摄事、利益摄。谓行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四)同事摄,又作同事摄事、同事随顺方便。谓亲近众生同其苦乐,并以法眼见众生根性而随其所乐分形示现,令其同沾利益,因而入道。详细请参阅《大智度论》卷六十六;《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
  [35] 印顺法师《大乘起信论讲记》:“专修四念处观,不一定能发悲心。声闻都是修四念
  处的,但都倾向于厌生死,证涅槃。修四念处观,以什么方便,不厌苦而能生愍众生
  苦的大悲呢?以无常苦无我不净的四念处,为起大悲心的观本,为不致落入小乘的正
  观,这是与大乘通途不同的。”p.395
  [36] “四无量心”(四梵住)是共世间的功德,佛陀常劝勉声闻者忆念修持“四无量心”,如《大集法门经》卷上云:“复次四无量,是佛所说。谓若苾刍,发起慈心,先于东方行慈,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然行慈,而彼慈心。于一切处,一切世界,一切种类广大无量,而无边际,亦无分限,此名慈无量。悲喜舍三,亦复如是,此等名为四无量。”﹙大正一,228c﹚不过声闻者修四无量心,主要是用以对治烦恼,调柔心性与性格以利入道的。如《大集法门经》卷下云:“修慈心解脱观,随所作事,皆如实知,发起精进慈心对治。我于心而悉能尽。修悲心解脱观,随所作事,皆如实知。发起精进悲心对治。我于害心而悉能尽。喜心解脱观,随所作事,皆如实知,发起精喜心对治。我于不喜心而悉能尽。修舍心解脱观,随所作事,皆如实知,发起精进舍心对治,我于欲贪之心而悉能尽。”﹙大一,232 b﹚;《俱舍论》卷二十九进一步解释,“慈无量对治嗔,悲无量对治害,喜无量对治不欣慰,舍无量对治欲界之贪嗔。”由此修法达到各自之禅境。有关四无量之依地有三说:﹙一说﹚喜无量为喜受所摄,故依初静虑与二静虑,慈、悲、舍三无量则通依四静虑、未至定、中间定等六地。﹙二说﹚或谓四无量为有漏之根本静虑所摄,不能断诸惑之得,故除去未至定,而仅依五地。﹙三说﹚或谓四无量广摄定、不定地,通欲界地、四根本定、近分定、中间定等十地。所以龙树菩萨认为:“声闻,行是四无量心,为自调自利故。”﹙《大智度论》卷二十?大二五,210b﹚然于大乘,则广说众生缘、法缘、无缘等三种慈,故说法自有不同。《大智度论》卷二十列举三种慈,即:(一)众生缘,为凡夫及有学之人所生起,即缘一切众生而无怨亲之别,普欲令得利益。(二)法缘,为无学或辟支佛等所起,即以慈念缘五蕴之法,令不知人空者得乐。(三)无缘,为诸佛所行,以佛住于实相而无分别,故心无所缘,唯以诸法实相智慧,令众生得。上述三缘于悲、喜、舍也是如是。这是由于所缘有异,故各得三种分别。另参考《瑜伽师地论》卷四四?大正三十,535c
  [37] 《注维摩诘经》卷五?大正三八,378a
  [38] 《维摩诘经》卷中〈文殊师利问疾品〉大正十四,545a
  [39] 《佛光大辞典》p.3445。
  另“波罗蜜”随语源的不同而有“最高、完成﹙parama→parami +ta﹚”及“到彼岸﹙param + i +ta﹚”等两种不同的解释。﹙法光﹚杂志第36期,释厚观,﹙《大智度论》之般若波罗蜜与方便﹚。
  [40] 《大树紧那罗王所问经》卷三?大正十五,378c
  [41] 《大智度论》卷三二?大正二五,302a
  [42] “净施”。据《华严经》卷五十八云:“三轮清净施,于施者、受者,以及施物,正念观察。”﹙大正十,304c﹚;《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卷上(大正二五,875c):“摄伏在三轮,于相心除遣。(中略)此显所舍之物及所施众生并(并)能施者,于此三处除著想心。”;《法界次第》卷下(大正四六,686b):“若布施时,施人、受人及财物三事,皆空不可得,入实相正观。”布施之时,体达(一)、能施之人体达我身本空,既知无我,则无希望福报之心,称为施空。(二)、既体达本无能施之人,亦无他人为受施者,故不起慢想,称为受空。(三)、物即资财珍宝等物,能体达一切皆空,则虽有所施,亦视为空,故不起贪想,称为施物空。即施者、受者、施物三者皆悉本空,摧破执著之相,亦称三轮体空。
  [43] 《大智度论》卷三二:“以大悲心为度一切众生故布施。”﹙大正二五,301b﹚。
  [44] 《大智度论》卷十三?大正二五,153b
  [45] 就“清凉”一义而言,盖身、口、意三业之罪能使修行者焚烧热恼,戒则能止息热恼,令得安适,故称清凉。
  [46]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十四?大正二九,73b
  [47] 指大乘菩萨之戒法。又作三聚清净戒,简称三聚戒、三聚。聚,种类之意。以此三聚之戒法,无垢清净,含摄大乘诸戒,圆融无碍,故称三聚净戒。即:(一)摄律仪戒,又作自性戒、一切菩萨戒。乃舍断一切诸恶,含摄诸律仪之止恶门。(二)摄善法戒,又作受善法戒、摄持一切菩提道戒,谓修习一切善法。(三)摄众生戒,又作饶益有情戒、作众生益戒,即以慈心摄受利益一切众生,此为利生门。《佛光大辞典》p.665。
  [48] 《大智度论》卷十三?大正二五,153b
  [49] 《大智度论》卷十三?大正二五,160c
  [50] 《大智度论》卷十四?大正二五,162b
  [51] “尔时世尊告婆罗门长者:我当为说‘自通之法’,谛听善思。何等白通之法?谓圣弟子,作如是学,我作是念。若有欲杀我者我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杀彼?作是觉已受不杀生。不乐杀生。如上说。我若不喜人盗于我,他亦不喜。我云何盗他?是故持不盗戒。不乐于盗。如上说。我既不喜人侵我妻,他亦不喜。我今云何侵人妻妇?是故受持不他YIN戒。如上说。我尚不喜为人所欺,他亦如是。云何欺他?是故受持不妄语戒。如上说。我尚不喜他人离我亲友,他亦如是。我今云何离他亲友?是故不行两舌。我尚不喜人加粗言,他亦如是。云何于他而起骂辱?是故于他不行恶口。如上说。我尚不喜人作绮语,他亦如是。云何于他?而作绮语。是故于他不行绮饰。如上说。如是七种名为圣戒。”《杂阿含经》卷三十七?大正二,273b
  [52] 印顺法师《成佛之道》增注本,p.108。
  [53] 又作众生忍。忍,即忍耐之意。谓菩萨于一切众生不嗔不恼,如慈母爱子;又若众生虽以种种恶害加之,菩萨皆能忍耐不起嗔恚;或受众生种种恭敬供养,心亦不起贡高染著,称为“生忍”。
  [54] 又作无生法忍。忍,即安忍之意。无生法,本指不生不灭之法,今仅就不生而言,故称无生。菩萨于无生之法,忍可忍乐,不动不退,称为“法忍”。
  [55] 《大智度论》卷十四?大正二五,164b
  [56] 《大智度论》卷十四?大正二五,164b
  [57] “无生法忍”梵语 anutpattikadharma-ksanti。谓观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谛认之,安住且不动心。又作无生忍、无生忍法、修习无生忍。为三忍之一,《仁王经》所说五忍之第四。《大智度论》卷五十(大正二五,417c):“无生法忍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卷十二(大正四四,701b):“从境为名,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名无生忍。”
  [58] 《大智度论》卷二七?大正二五,261c
  [59] 天台宗用语,又作誓扶习生。用以表示三乘共十地中之第九地菩萨修相之语。其义虽与“留惑润生”之用意类似,然所用以润生者,则有“习气”与“惑”之差别。天台家以为通教菩萨为成佛之故,必利益三界之众生而修利他行,然既已于第七地断除见思二惑,故不再生于三界。是以必须立誓,凭其愿力扶持残余之习气,生于三界而救度众生,成就利他行。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菩萨得无生法忍烦恼已尽,习气未除故,因习气受及法性生身能自在化生,有大慈悲为众生故,亦为满本愿故,还来世间..”﹙大正二五,261c﹚;又《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五之六云:“言誓伏习者,大品云:留余残习以誓愿力,及伏余习,而生三界利乐有情。”﹙大正四六,322b﹚另请参阅《法华经玄义》卷四。至于藏教之菩萨,虽已制伏见思二惑,犹未断之,故有“留惑润生”之说,以此为生于三界之因。如《摄大乘论》卷下﹙彼果智分﹚所载:“烦恼伏不灭,如毒咒所害。留惑至惑尽,证佛一切智。”﹙大正三一,150c﹚;印顺导师之《摄大乘论讲记》作如下的解释:“菩萨不把烦恼断尽,祗是伏而不灭,使其不发生作用。如毒蛇能够害人,但他被咒力所害,就不能发生作用。为什为伏而不断?因行菩萨道者,不能急断烦恼,不然,就堕入小乘的无余涅槃了。所以在未成佛前,必须留惑受生死身,至金刚道才断惑尽,证佛一切智。唯识学者说:分别所起的烦恼,初地断;俱生烦恼则伏不起,但也有故意生起的;八地以上,才决定不起烦恼的现行;至俱生烦恼的种子,留到成佛时才完全断尽。”﹙p.531﹚;别、圆二教之菩萨,虽已断除见思二惑,但由于无明惑之力,仍须生于三界。故扶习润生之说,仅限于通教之菩萨。《佛光大辞典》p.2947。
  [60] 《大智度论》卷十六?大正二五,175a
  [61] 《大智度论》卷十六?大正二五,175a
  [62] 《大智度论》卷十六?大正二五,174c
  [63] 《大智度论》卷十七?大正二五,187c
  [64] 《大智度论》卷十七?大正二五,188a
  [65] 《大智度论》卷十七?大正二五,188a
  [66] 《大智度论》卷十七?大正二五,187c
  [67] 印顺法师《佛法概论》:“禅:这是自心调伏的静定,不一定是静坐,坐不过是初学的方便。菩萨禅要与悲智相应,从一切处去实践,做到动定静也定,如维摩诘所说的那样。《中阿含》〈龙象经〉也说:“内心至善定,龙(喻佛)行止俱定,坐定卧亦定,龙一切时定”。又如弥勒菩萨那样的“不修禅定,不断烦恼”《观弥勒菩萨上生经》﹙大正十四,418c﹚,可作初学菩萨行的模范。因为如悲心不足,功德不足,急急的修定,不是落于外道“味定”,就落入声闻“证实际”的窠臼。禅定是六度的一度,但应先从悲智中努力。”
  [68] 《大智度论》卷十八?大正二五,191a
  [69] 《大智度论》卷五十九?大正二五,479c
  [70] 《大智度论》卷五十八:“般若波罗蜜是无上智慧,诸佛之母,诸法宝中是第一宝。”大正二五,473a
  [71] 《大智度论》卷四十三?大正二五,370c
  [72] 《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正二五,262c
  [73] ‘异生’梵语 prthag-jana 。音译必栗托仡那。全称婆罗必栗托仡那(梵 balaprthagjana,  意译愚异生)。旧译为凡夫,新译为异生。有关异生之语义,据《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五载:异生之意即起异类之见、异类之烦恼,造异类之业,受异类之果、异类之生。
  [74] 《大毗婆沙论》卷八十三?大正,428a
  [75] 《成实论》卷十二?大正32,337c
  [76] 苦苦、坏苦、行苦三种。(一)苦苦﹙梵duhkha-duhkhata ﹚,有漏行蕴中,诸非可意之苦受法,逼恼身心之苦。(二)坏苦﹙梵 viparinama-duhkhata﹚,诸可意之乐受法,生时为乐,坏时逼恼身心之苦。(三)行苦﹙梵 sajskara-duhkhata﹚,除可意非可意以外所余之舍受法,为众缘所造,难免生灭迁流,故圣者观见之,于身心皆感逼恼,故称为行苦。一切有漏之行皆无常而生灭迁流,故皆为行苦所摄。《俱舍论》卷二十二“论曰:有三苦性:一苦苦性。二行苦性。三坏苦性。”﹙大正二九,114b﹚
  [77] 《佛性论》卷二?大正三十一,797a

 

五明学佛网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