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比丘尼传 4 齐 盐官齐明寺僧猛尼
2014/9/3   热度:220
白话文:比丘尼传 4 齐 盐官齐明寺僧猛尼 盐官齐明寺僧猛尼 译文 僧猛,俗姓岑,南阳(今河南南阳)人。祖上曾迁居到盐官县(今属陕西),到僧猛已是第五代了。她的曾祖叫岑率,任晋正员郎、余杭(浙江杭州北)令。世代信奉黄老之学,又信敬外道诸神。僧猛年幼时,对此慨叹不已,便有了超然拔俗的志向。十二岁时,遭逢父丧,她悲痛号哭以至吐血,几度死而复生,过了三年便趋平静,以表明自己不因丧亲过于悲痛而危及身命。 后来,她又告别了母亲,成为一个出家之人。出家后,她恪守戒规,律己廉洁,奉师恭谨;又不贪口欲,食唯粗粝,只求存命;但行道忏侮,悉心礼佛,未尝稍有懈怠。每当她忏悔自己的罪业时,总是精诚备至,落泪涟涟,能做别人所不能做的事。当时,益州(四川成都市)刺史吴郡(江苏苏州市)张岱,听说她的嘉行之后,对她十分敬重,便延请她到家中传受佛法。 宋后废帝元徽元年(公元四七三年),净虔尼到吴(今江苏苏州)地来,携她赴京城建康,就住在建福寺中。她在这里,遍览众多经籍,常常以夜继日,且逐次加以讲说。心中毫无厌倦。她博闻强记,凡所听闻诵念,必成记忆。因此佛门经、律,无不究研明悉。她澄情净虑,寂然坐禅,澹然不侧。 齐高帝建元四年(公元四八二年),因母亲病重,她返回故里。回来后,她施舍出自己的住宅,建了一座寺庙,取名为齐明寺。寺内构筑殿宇,竹树植立成行,内外清洁宁静,宛似仙人居所。在这里,僧猛广施善举,普爱众生。见到饥苦的人,她就以食相助;见有贫寒无衣的人,她又解衣相施。 有一次,一群人正在围猎,已临近齐明寺的南面,受惊的飞禽走兽,争相投奔僧猛,猎人的鹰犬紧追不舍,相距仅有咫尺之遥。僧猛忙用身体、手臂去阻挡,使飞禽走兽幸免于难,而她自己却惨遭鹰啄狗咬,遍体鳞伤。 当时与她同住齐明寺的共有好几十人,三十多年来,她们从未见过僧猛愠怒的表情。她享年七十有二,于永明七年(公元四八九年)入灭。 当时又有僧瑗尼,她是僧猛徒弟的女儿,也以孝顺扬名于世。她业行高远,颖悟超拔,思力精深。 原典 僧猛,本姓岑,南阳人也。迁居盐官县,至猛五世矣。曾祖率,晋正员郎①馀杭令。世事黄老,加信敬邪神。猛幼而慨然,有拔俗之志。年十二,父亡,号哭吐血,令死而复苏。三年告终,示不灭性②。 辞母出家,行己清洁,奉师恭肃。疏粝③之食,止存支命。行道④礼忏⑤,未尝疲怠。说悔先罪⑥,精恳流泪,能行人所不能行。益州刺史吴郡张岱⑦,闻风贵敬,请为门师⑧。 宋永徽元年,净虔尼入吴,携出京城⑨,仍住建福寺。历观众经,以日系夜,随逐讲说,心无厌倦。多闻强记,经耳必忆,由是经律皆悉研明。澄情宴坐⑩,怕⑾然不侧。 齐建元四年,母病返东,舍宅为寺,名曰齐明。缔构殿宇。列植竹树,内外清靖,状若仙居。饥者撤饍以施之,寒者解衣而与之。 尝有猎者近于寺南,飞禽走欧竞来投猛,而鹰犬驰逐,相去咫尺。猛以身手遮遏,虽体被啄囓,而投者获免。 同止救十人,三十余载,未尝见其愠怒之色。年七十二,永明七年卒。 时又有僧瑗尼。猛之从弟女也,亦以孝闻。业行高邈,慧悟凝深也。 注释 ①正员郎:汉置,散骑侍郎的别称,魏晋因之,相当于后世中之尚书郎中。 ②灭性:旧谓因丧亲遇悲而危及性命。《孝经.丧亲》:「教民无以死伤生,毁不灭性。」 ③疏粝:即粗粝。 ④行道:奉行佛道。 ⑤礼忏:礼拜忏悔。 ⑥说悔先罪:佛家认为,人之身、口、意三业常会做出有悖于理的事,此为罪,乃成为人立登善果之障碍。故于忏悔中去除罪恶,从善而行。 ⑦张岱:字景山,曾官山阴令、益州刺史吴郡太守等。 ⑧门师:家中传授佛法之师。 ⑨出京城:至京都。 ⑩宴坐:坐禅的别称。 ⑾怕:「泊」之本字,恬澹。
----------------------------------------------------------------------------------------------------- 更多白话佛经大全 -----------------------------------------------------------------------------------------------------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